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论语十则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论语》十则ppt课件

《论语》十则ppt课件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4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è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yùn ),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 xǐng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 chuán )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在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耳,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 段解: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做法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11页
4.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旧的 领悟
可以
(知识)
以 (之) 为 师 矣。”
凭 (这一点) 做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12页
【译】孔子说:“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进 而悟出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 获取新的知识
↗ • 有所发现
பைடு நூலகம்
吾日三省吾身。 吾,人称代词,我
余忆童稚时。余,人称代词,我
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通假字:
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
诲女知之乎 通“汝”,你
是知也 通“智”,聪明智慧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32页
结语
谢谢大家!
•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22页
• 10.子 在 川 上曰:“逝 者 如 斯 夫

代词,这,指河水
• 河,河流 流逝的时光。逝,流逝
不 舍 昼 夜。”
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 流逝,日夜不停。”
段解:学习态度。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论语》十则ppt课件

《〈论语〉十则》课件

《〈论语〉十则》课件
《论语》十则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名丘,字仲 尼。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 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他在政 治思想上主张“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在教育思想 上主张“有教无类”、“因 材施教”。他的一生言行被 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 传于世。
一山:泰山 一水:黄河 一圣人:孔子
内容梳理
求 学
《论语》十则
做 人
学而时习 温故知新 学思 结合
人不知而不愠 仁以为己任
一日三省
重要句子
学而时习之。 时:时常。 习:温习,复习。
吾日三省吾身。 吾:人称代词,我。 三省:多次反省。
温故而知新。 故:学过的知识。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字词学习
论语 lún
愠 yùn
说 yuè 三省 xǐng
罔 wǎng 吾 wú
笃 dǔBiblioteka 殆 dài关于《论语》十则
本课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 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学习时要 熟读,深思,牢记。
小知识:《大学》、《中庸》、《孟子》、 《论语》合称为《四书》。
山东的一山一水 一圣人——
格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拓展练习
《论语》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请你试着填
写。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
子曰:“工欲善其事,
。”
子曰:“
,夕死可矣。”
子曰:“知(智)者乐水,
。”
子曰:“
,不相为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
忍,
。”
子曰:“人无远虑,
。”
子曰:“父母在,

10《论语》十则PPT优质课件

10《论语》十则PPT优质课件

学习要求 1、抓重点字词来理解全文,并能背 诵; 2、吸引前人的思想精华,改正学习 态度,提升思想修养水平; 3、积累文言词汇。
2020/12/9
5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一、读准:字音、停顿。 二、读懂:利用注释整体感悟。 三、读透:理解内容,化为已用。
2020/12/9
6
读准 • 1、听读,在文中标记需要注意的字音。
此则讲的是思想品质修养:要向一切
人学习,要学习长处,借鉴短处。
2020/12/9
20
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虚数,几个人 走 “于其间”的合
音,在其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们的 顺从,学习 代缺点
优点,好的方面
2020/12/9
21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
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
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2020/12/9
23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
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
孔子的思想体系核心:仁。
2020/12/9
24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也。寒”冷的冬天 这样以后 凋谢
大概,也许
强加
于人。
2020/12/9
26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 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 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 在别人身上。”
2020/12/9
3

《论语十则》ppt课件

《论语十则》ppt课件
25
下课喵~~~
26
第一则讲人要从职业、交友、学习的角度每天反省自己。 第二则是孔子要求人们对待先进和落后的态度。 第三则是孔子强调对人要宽恕并能推己及人。 第四则讲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第五则是孔子认为追求“富与贵”或厌恶“贫与贱”时,都 要坚持仁道。
21
第六则表述了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先行而后言。 第七则是孔子主张“成人之美”。 第八则是孔子认为应该通过修养仁德来求取官职。 第九则表述了孔子听了美好音乐的感受。 第十则中孔子倡导人的自然常态,要和大自然亲近,享用 自然之乐。
交往
10
德行优秀的人,贤人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 贤而内自省也。”
承接连词
看齐
11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 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遵“守其,恕奉乎行!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
这里指一个字
大概 用自己的心来推向别人的心想要12读书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
毅,任重而道远。” 这里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5
相传孔子出生地——
6
《论语》书影
7
《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二十篇,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我国 第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 内容有孔子的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们之间的相互谈论,真实地反映出孔子的言 行,思想和学说。全书几乎无所不谈,涉及众多方面。 《论语》大概包含以下几种思想,即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仁者 爱人”、“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都是这些思想的表现。
6、行 终身行之者(奉行,遵守) 先行其言(实行)
7、忠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给) 吾亦为之(做)
8、而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承接) 富而可求也(表假设)

《论语十则》课件ppt

《论语十则》课件ppt

孔子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和特长。
启发诱导
孔子倡导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 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04
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的伦理观
孔子的“仁”和“礼”
“仁”是孔子的伦理思想核心,指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是一种道 德情感和道德要求;“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实现“仁”的手段 和途径。
3
对世界的影响
孔子的政治思想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国家政治思想的现代意义
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01
孔子的政治思想强调德治,主张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对现代
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对现代人格培养的意义
02
孔子的政治思想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自律,对现代人格培养有
积极意义。
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子张是孔子的另一位弟子,他以擅长外交和政治事务而 著名,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以擅长经商和外交事务而著 名,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论语的十则的意义
论语的十则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所体现 的儒家思想。这些思想包括仁爱、忠诚、诚实、谦虚、中 庸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主张人们应该自觉地遵守社 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孔子提倡“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论语》的概述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是儒家经典之一。
《论语》共分二十篇,主要内容包括孔子的言 论、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对于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指导。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28张]PPT课件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28张]PPT课件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同“又”。 立:站得住的意思。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
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 逾,越过;矩,规矩。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 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 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 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 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 矩。”
感言: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 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 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 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 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 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 最高的境界。
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 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他 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 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 视同仁),“因材施教”。
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 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 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论语》——
❖ 重点字词:“女”通“汝” “知”通 “智”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 表达的意思?
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参考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 求知的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 说不知道,这种态度才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 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 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十则》课件

《论语十则》课件

PPT课件适用人群
职场人士:PPT课件也广泛应用于职 场培训、会议演示、工作汇报等领域, 帮助职场人士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工作 成果和业务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师群体:教师可以使用PPT课件进 行教学设计、课程演示、学生互动等,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PPT课件可 以用来制作商业计划书、融资演示等, 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向投资人展示自己 的创业项目和商业价值。
测试与调整
检查PPT内容是否 完整、准确
检查PPT排版是否 美观、清晰
检查PPT动画效果 是否流畅、自然
检查PPT播放时间 是否合适,是否需 要调整
PPT课件发布与分享
发布平台选择
学校内部网络:方便学生和老师下载和观看 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扩大传播范围 教育类网站: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提高课件的学术价值 视频网站:如优酷、爱奇艺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观看
正文:使用适中的字体大 小,如宋体或微软雅黑, 便于阅读
段落间距:适当增加段落 间距,提高阅读舒适度
字体颜色:选择与背景色 对比度高的颜色,如黑色 或白色,提高可读性
字体样式:根据内容选择 合适的字体样式,如加粗、 斜体等,突出重点
字体大小:根据内容重要性 和屏幕大小选择合适的字体 大小,如12-16pt,便于阅 读
色彩:使用柔和、淡雅的 色彩,避免过于鲜艳或刺 眼的色彩
图片:适当使用与内容相 关的图片,增强幻灯片的 视觉效果
字体:使用清晰、易读的 字体,避免使用过于复杂 或难以辨认的字体
动画:适当使用动画效果, 增强幻灯片的互动性和趣 味性
文字排版与字体选择
标题:使用大号字体,如 黑体或微软雅黑,突出重 点

《论语十则》课件ppt

《论语十则》课件ppt

02
孔子曾多次担任鲁国大夫和司寇,致力于推行德治、礼乐等政治主张。他还进 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活动,广收门徒,传授儒家学说。
03
在晚年,孔子继续致力于教育事业,并整理了古代文献,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 文化遗产。
孔子的重要思想和贡献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关 爱。
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有教无类”,注重个性差异和 因材施教。
论语十则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其中有些是直接引用孔子的言论,有些则是引用孔子弟子的言论。这些语录在《论语》 中并不是按照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来排列的,而是较为随意地散落在各篇章中。
论语的十则涉及的人物
论语的十则涉及的人物主要是孔子、颜渊、子贡、子路、子 夏、仲弓、冉求、宰我、季康子、子禽等。这些人物都是孔 子的弟子或当时的名士,他们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和论述。
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提倡教育要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结合,注重个人修养、家庭 教育、治国安邦等方面的培养。
孔子的教育内容
仁义礼智信
孔子认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即注重道德修养、礼仪规范、智慧判断 和诚信为本。
诗书礼乐
孔子还提倡学习诗书礼乐等方面的知识,认为这些知识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提升 人的素质。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政治 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 为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对亚洲政治文化的影响
孔子的政治思想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政治文化也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韩国的“礼治”和日本 的“和为贵”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的实践
孔子的治国方略
01
孔子提倡“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主张通过礼制和道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有:同“又”。 立:自立。 不惑:遇事不疑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
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从,遵从的意思; 踰: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先生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 岁能够自立;四十岁遇事不疑惑;五十 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 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 但不超越规矩。”
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 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 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
归仁:归,称赞。仁,仁人。 目:纲目,具体的要点。 事:从事,照着去做。
• 重点字词:饱、敏、慎、就、正、焉、君子
• 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习的态度、表现和要求
译文:
先生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 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 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 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 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译文:
颜渊问先生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 己,使言语行动都符合周礼,这就是仁。一 旦人人都能克制自己,使言行都符合周礼, 那么天下人就称赞你是个仁人了。(由此看 来),实行仁道要先从自己做起,难道还要 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道的具 体要点。”先生说,“不符合礼的东西不看, 不符合礼的话不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 符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迟钝, 请让我照着您说的这些话去做吧!”
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 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
译文 先生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 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 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 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 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 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 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 ‘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
译文: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先生说: “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 “(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 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做到 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 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先生说:“使 老人安享晚年,使朋友信任我,使年少的人得 到关怀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尊老敬老、真诚
【评析】 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 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 度膨胀,必然要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 资源,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 的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义 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 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 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 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 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 (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这则谈的是学习和修养问题。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 重点字词:“女”通“汝” “知”通“智”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 表达的意思?
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译文:
先生说:“由!我教诲你的道理, 你知道了吗?对待知识,知道的就 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 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
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这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 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山的沉 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 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或者 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 意义。
7、子曰:“饭疏食、饮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即弯着胳膊。
先生说:“吃粗粮,喝白开水,弯着胳膊 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 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 浮云一样。”
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 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 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 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
盍:何不 裘:皮衣。 共:动词,指共同享用。
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 憾:抱怨,埋怨。
伐:夸耀。 施:张大,夸大。
先生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是 忧愁悲伤。”
【评析】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 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 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 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利 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 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 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 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论语》——
•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 共二十篇。 • 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 类型 1、语录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 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