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思想观念的对比调查
关于年代观念差异的调研报告

关于年代观念差异的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由于时代发展速度较快,每个年龄段之间的代沟比较严重,每个年代的观念的差异越来越大。
每个年代人的想法都不同,为了更好的去了解各个年代人的观念差异,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做了一个关于年代观念差异的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如:重庆永川区的渝西广场、大南门、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
随机对不同年代的165个居民和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调查的内容主要分为,不同年代居民的婚姻状况;不同年代居民的学历背景;不同年代居民的职业和工作首要考虑的问题;不同年代居民的对违反社会道德的看法;不同年代居民的幸福指数;不同年代居民认为最幸福的事;不同年代居民对幸福指数各因素的感受,涉入住房、生活、工作、健康等各方面,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二、调查概况调查结果显示永川区居民60年代的离异情况较为严重,有12%的居民已离异,70年代稍好点,有7.5%的居民已离异,80年代只有2%的居民已离异,90年代存在早婚现象,有7.5%的已婚,这说明这7.5%的居民由于某些原因而没有选择读书,而是选择了结婚。
在80年代中有50%的人是未婚状况,70年代中有7.5%的人是未婚,这体现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为了学业、事业都选择了晚结婚,也可能是因为我国男多女少的原因。
60年代居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初中学历的占36%,小学学历也有12%的人,但是也有44%的居民是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这说明60年代的时候国家还是比较重视文化的。
70年代的居民的文化水平比60年代的高很多,其中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占47.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3.5%其中有17.5%是本科以上的文化程度,这看出来我国在70年代的时候居民文化水平普遍上升。
在调查的居民里80年代的居民在初中文化以下的只有4%,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的居民占到96%,其中大专和本科以上的占到了52%,是总人数的一半。
由于本次调查的是永川的居民,永川作为职教城大专学生的90年代的人居多,这次接受调查的90年代中有90.2%是大专文化程度,有4%的是本科以上的文化程度,可见我国现在居民的文化水平10年就有新的提高。
亲属观念调查问卷模板范文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居民对亲属观念的认知和态度,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本问卷预计耗时约10分钟,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1)男(2)女2. 您的年龄段:(1)18岁以下(2)18-25岁(3)26-35岁(4)36-45岁(5)46-55岁(6)56岁以上3. 您的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异(4)丧偶4. 您的职业:(1)学生(2)企业员工(3)公务员(4)事业单位员工(5)个体经营(6)自由职业者(7)其他5. 您的教育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中专(4)大专(5)本科(6)硕士及以上二、亲属观念认知6. 您认为亲属关系在家庭中的重要性?(1)非常重要(2)比较重要(3)一般(4)不太重要(5)不重要7. 您认为亲属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非常积极(2)比较积极(3)一般(4)比较消极(5)非常消极8. 您认为以下哪种亲属关系对个人成长最有利?(1)父母与子女(2)兄弟姐妹(3)祖父母与孙子女(4)其他亲属关系9. 您认为以下哪种亲属关系对个人成长最不利?(1)父母与子女(2)兄弟姐妹(3)祖父母与孙子女(4)其他亲属关系三、亲属观念态度10. 您是否愿意与亲属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1)非常愿意(2)比较愿意(3)一般(4)不太愿意(5)不愿意11. 您是否认为亲属间应该相互关心、支持?(1)非常认同(2)比较认同(3)一般(4)不太认同(5)不认同12. 您认为以下哪种亲属关系对个人成长最有利?(1)父母与子女(2)兄弟姐妹(3)祖父母与孙子女(4)其他亲属关系13. 您认为以下哪种亲属关系对个人成长最不利?(1)父母与子女(2)兄弟姐妹(3)祖父母与孙子女(4)其他亲属关系四、亲属观念实践14. 您在家庭生活中,与亲属互动的频率如何?(1)每天(2)每周(3)每月(4)偶尔(5)很少15. 您认为以下哪种亲属关系对个人成长最有利?(1)父母与子女(2)兄弟姐妹(3)祖父母与孙子女(4)其他亲属关系16. 您认为以下哪种亲属关系对个人成长最不利?(1)父母与子女(2)兄弟姐妹(3)祖父母与孙子女(4)其他亲属关系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本次问卷!您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改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变化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变化调研引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解放和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思想得到解放。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渐渐发生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那些变化,我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了本次调研。
通过走访不同的群体,用他们的切身感受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变化。
一、调研背景通过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走向国际舞台。
经济大发展的同事也彻底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得人民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学习马克思主义,除了掌握课本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深化认知与理解,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
所以学校通过假期实践教学环节,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使我们进一步自主学习,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进一步激发我们对理论的学习兴趣,提高我们对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水平,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理论思维的能力。
二、调研目的1. 通过分析调研数据研究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那些变化,并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 掌握撰写调研报告的基本格式和方法,为以后的论文写作打基础。
三、调研实施过程1. 考虑到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以及本着快捷、方便、节省的原则,本次的调查问卷我采用的是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
在问卷网做好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微信、空间等方式实现网上调查。
三代人婚姻观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三代人婚姻观调查一.调查背景婚姻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都是一件必须要面对的人生大事,可以说婚姻是两个人之间最美好的誓言。
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令人羡慕的美满婚姻呢?结婚和离婚的故事不断在我们身边上演,似乎我们已经看多了夫妻之间的离离合合,这些对社会造成了一些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人。
那么,现在的中国人对婚姻到底是什么态度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三代人的婚姻观进行了调查。
二. 调查目的现代人的婚姻状况是对于现代年轻人是否成熟的面对社会,对家庭责任的一种体现。
通过对18-38,39-59以及60岁以上三代人的调查,体现出三代人的婚姻观差异,从中得出较为良好的婚姻观,更好的帮助现代年轻人树立一个正确的婚姻观。
三.调查方案1. 调查对象:兰州市18岁以上的成年人2. 调查方法:此次调查采用问卷式调查,在兰州市各地随机发放,进行问卷调查。
3. 调查时间:2014年4月25日——2014年5月27日4. 调查地点:兰州市各地,主要包括东方红广场、兰州市客运中心、五泉山公园、汽车东站、小西湖公园、太平洋电影城、国芳百盛等地。
5. 调查人员:第十一组全体成员6. 调查费用: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共50元此次社会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5份。
调查人群共分为三个阶层,分别为18岁—38岁、39岁—59岁以及60岁以上(包括60岁)三阶段人群,即我们平时所讲的三代人。
其人数分别为197人、159人、129人,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0.62%、32.78%、26.60%。
此次485名被调查者中有男性242名,女性243人,各占总人数的50%。
四.数据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经总结后形成下表:现对每组数据做具体分析:1.对恰当结婚年龄的调查结果做条形图如下:若按三代人进行分类,则18岁到39的人认为最适合结婚的年龄为25-27岁,出现频数为96次,占总人数48.73%,其次认为最合适年龄为28-30岁,出现频数为47,占总人数的23.86%。
60、70、80后(三代人)婚恋观调查。

60、70、80后(三代人)婚恋观调查。
这是我在2008年写的一个分析报告帖子,网络转得到处都是,刚去搜索回来发自己博客,也算物归原主。
值得深思的是,三代人都选了现在进行时的婚姻是凑合婚姻。
文/环珮空归这是新浪博客进行的一次关于国人婚恋观的网络调查,问卷涉及到27个问题。
参与调查人群分为三个不同的年代,即60后,70后,80后。
此份分析报告的数据截止时间为2008年1月16日17时30分。
据统计,在不到三天时间内,共有27857人填写了问卷,其中60后4716人,70后10988人,80后12153人。
根据参与人数可以看出,60后远远落后于其它两个年代。
但这并不代表60后的人羞于敞开自己的心扉,事实上是因为此时的网络被更年轻的70后80后们占据着,他们有条件看到了这份调查表。
下面我们将27个问题笼统归并为婚前、婚后、关于父母三个类别,便于逐条连贯的进行分析。
一婚前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从《诗经》的首篇《关睢》到现在,它坚定的横亘在人类的情感思想中,从没有消失过。
从形态上来说,它是抽象的,却作为一种动力间接的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进步。
资料表明,三代人对爱情的期望值都很高,同时超过了70%。
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结果。
我们虽然不断用各种新闻报道文学体裁揭发爱情的欺骗性和不可预知性,有人甚至为此激烈的徇情或入狱,但大部分人还没有绝望。
他们相信,爱情是存在的,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这已足够。
爱情,不能因物质的繁盛充盈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断送到我们这几代人的手里。
它不该属于濒危词汇。
与爱人相识的途径。
60后偏重于陈旧老套的被动与人介绍,其它两代人多为周围熟悉的人,比如同事和朋友。
特别是80后,与爱人萍水相逢跃居到第二位。
这说明我们的人力资源在增加,情感视野也逐渐开阔了。
从古代的媒妁之言一路变化走到现在,那么,下个年代的人会通过什么途径结识?匪夷所思的,将不仅是爱情的结局,更是爱情的开端。
这加剧了我们对爱情的神往,真够新奇与刺激的——因没人知道自己的准爱人会在灯火阑珊的哪个角落出现呀。
新时代新思想新发展——我家三代人的生活变迁实践报告

新时代新思想新发展——我家三代人的生活变迁实践报告我们的家乡坐落在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檀江河畔。
檀江不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而且土地丰腴。
它面积宽广,人口众多。
一代名将蔡锷故居、大学士魏源故居均在境内。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家乡檀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新农村的建设。
在暑假期间,我对檀江做了一个具体的调查。
一、物质方面首先说吃,爸爸生活在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还没开始复苏,人们还不能吃饱穿暖。
豆腐,萝卜、白菜,都很难吃上一顿,更不用说鸡蛋、猪肉、鱼一年也不能吃上几次。
到了现在,每家每户的饭桌上几乎天天有六七个青菜,还有肉或熟食。
其次谈谈穿吧,看着现在满大街样式新潮、色彩艳丽的衣服,你很难会想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衣情况。
爸爸小时候穿的是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衣服,穿坏、穿破时也舍不得扔掉,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洗干净又穿在了身上。
而且那时的衣服布料粗糙,样式单一,颜色基本上就是蓝、绿、灰。
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岁月里,“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
他们都为能穿上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而骄傲。
鞋子却是奶奶一针一线,纳底儿做的。
在住房方面,六十年代的住的都是茅草房,烧的都是木材,对环境污染不是很大。
再看现在,家家都住上瓦房、楼房。
据了解,改革开放前,未实行计划生育,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房屋数量不够,一家人通常挤在一个屋里。
到了现在,人们再也不会为住房问题担忧。
而且屋内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
客厅中有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各种家电应有尽有。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在交通方面,我们檀江与相邻的几个村子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
村村通工程,把公路铺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改变了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旧貌。
檀江水库大桥的使用,使檀江的公路更畅通了,而且也加强了各村之间的交流。
水库新闸的竣工不仅提高了防洪能力,还设计了一条生态鱼道,它也成为檀江的又一景观。
出行方面,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车,已经进入家庭。
三代人教育错位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421”家庭模式的普及,三代同堂的家庭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三代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往往存在错位,这不仅影响了下一代的成长,也给家庭关系带来了不少困扰。
本文将从我的亲身经历出发,谈谈三代人教育错位的心得体会。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错位1. 祖父母的教育观念在祖父母这一代人,他们经历了艰苦的年代,深知生活的艰辛。
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孩子的物质生活,认为只要孩子吃好、穿好,就是尽到了做长辈的责任。
然而,这种观念往往导致孩子过分依赖长辈,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2. 父母的教育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一代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们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希望孩子能够在学习、兴趣、社交等方面有所成就。
然而,由于工作繁忙,父母往往无法陪伴孩子成长,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 孩子的教育观念在现代社会,孩子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受到各种影响。
一方面,孩子渴望独立,追求个性;另一方面,他们又容易受到网络、影视作品等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价值观扭曲。
二、家庭教育方式的错位1. 祖父母的溺爱祖父母由于对孩子的疼爱,往往容易溺爱孩子。
他们在生活中包办一切,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依赖心理,缺乏自理能力。
2. 父母的过度关注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往往无法陪伴孩子成长。
为了弥补这种缺失,他们会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过度关注,导致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同时,父母过于严苛的要求,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3. 孩子的自我为中心在现代社会,孩子容易受到各种诱惑,导致他们形成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使得孩子缺乏团队协作精神,难以适应社会竞争。
三、三代人教育错位的影响1. 影响孩子的成长三代人教育错位,容易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他们可能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无法适应社会竞争;也可能因为家庭关系紧张,影响心理健康。
80、90后年轻人思想动态调研报告

80、90后年轻人思想动态调研报告村里80、90后年轻人都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有哪些困惑?如何以现代文化引领他们在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中健康全面成长?这是自治区经信委住库木库都克麻扎村工作组在住村工作一开始就高度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
四个月来,工作组积极开展入户走访、谈心交流活动,共召开各类座谈会5次,与80、90后年轻人个别谈话150人次,发放调查问卷30份,初步掌握了全村年轻人的思想动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坚持以现代文化引领,加强对80、90后年轻人教育引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村里80、90后年轻人基本思想动态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库木库都克麻扎村(以下称十村),位于叶尔羌河东侧、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
全村共有农户189户、村民731人(全系维吾尔族),其中80后、90后年轻人分别占23.2%、20%。
由于村里没有企业,村里年轻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庭院养殖,大部分年轻人在农忙期间务农活,农闲期间外出打短工。
据个别谈话及问卷调查,工作组发现:近年来,随着南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村里年轻人的思想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积极活跃、健康向上,总体思想状况良好,并呈现出一定的务实争先的总体趋势。
主要表现在:(一)关注村域经济发展。
被调查者都有过养殖、农活、短工、修理和厨艺等方面的从业经历,能参加村里各项劳动及维稳工作;大部分年轻人不愿远离家乡,希望能就近就地就业;也有部分年轻人想学一门技术后自己在家干事创业;还有的想利用村里的种养殖资源,发展自家庭院经济等等。
总之,年轻人期望拥有良好的村域经济发展环境,有发展致富的愿望。
(二)热衷现代文化生活。
在被调查者中,初中毕业的占80%,高中以上的仅占10 %,大都愿意学习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对自己就业有帮助的技能。
有43%人表示对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爱好,还有20%人爱好电脑。
大多数都能配合村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与乡、村组织的文化体育等各项活动,在活动中体现自身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代人思想观念的对比调查
内容摘要: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其思想观念是不同的。
那么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地域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于我国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时间早于内陆城市,沿海区域生活的人们的思想观念明显先进与内陆城市的人们。
其次,生活阅历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
除此之外时代的不同也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那么三代人的思想观念又有什么区别呢?本报告旨在研究三代人对于生活、家庭以及教育的看法。
关键词:三代人思想观念婚姻教育
一、三代人对于生活的看法
(一)衣食方面
首先,不同的地域的人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就以我生活的环境来说。
我出生在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于1947年5月1日成立,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所以我想说说关于内蒙古人的思想观念。
生活阅历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
首先我的爷爷奶奶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也经历了饥荒的考验,他们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父辈们虽然生在了和平年代,但由于祖辈们的教育以及不完全的学校教育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还是相对保守,改革开放后,人们也懂得了追随潮流,穿衣打扮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此后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内蒙古在1947年建省,我的奶奶1958年的时候从河南来到了内蒙古,我很难想象那时的内蒙古是什么样的,听奶奶说,那时这里还是成片的大沙漠,什么植被都没有,他们是最早的一批来这里开荒的人,那时的气候很恶劣,但为了生存就要努力去改变,去适应,于是,他们就在沙漠之上建造了这座城市,是他们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基础,那时候每天要一直不断的干活,人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生存,奶奶是逃饥荒逃到了这里,她说过一句话,非常能代表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她说“人吃人,狗吃狗,老虎饿的啃砖头。
”不经历那个时期不知道那时的苦,奶奶说有时他们连刷锅的水都没的喝。
所以奶奶一直很节俭,老一辈的人都是这样的,有些衣服能穿一辈子,而现在的我们呢?刚买回的衣服觉得不合心意,就摆在一边不再理会,柜子里永远有穿不完的衣服,而我在奶奶的衣柜里发现很多陈年的衣服,衣服上还有那时的时代的气息。
老人们总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
(二)三代人的精神需求
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虽然陈旧,但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受儿女的影响,各种新鲜思想相互融合,这使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有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精神需求也更高。
为了观察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我来到了二一九公园,我选择的观察时间是晚饭之后,周边的群众都到这里来散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但人群中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在老年人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每个老人的手里都拿着类似音乐播放器的小玩意,听着音乐会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周围的坏境,沉浸在大自然之中,还有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听着一个老人在那里弹唱。
这就是老年人的生活,他们的精神需求很简单。
当我打算离开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我走到了公园的正门,在这里,我发现最让我震惊的事情,远远的我就听到了非常动感的音乐,走近后,我发现这里有很多人,无论男女老少手里都拿着一根跳绳伴着动感的音乐在那里轻盈的跳跃。
下至4岁的孩子,上至40岁的中年人都在跳,旁边没有拿跳绳的老人伴着音乐,脚下也在跟着跳动。
看到他们轻松的跳跃,我感到自己好像比他们老了很多,80、90后的我们本应是这个时代最具活力的一代,但是我们每天大都面对着电脑,一味的去努力追求学习和工作上的成就,却忽视了我们的精神需求。
我们都是处于亚健康的人,我们不能等到老了之后才懂得运动。
二、三代人对于家庭的看法
(一)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
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也在变。
中国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国家,老一辈人们受这一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农村,女人的社会地位特别低,女人只是一种生孩子的工具,正是这种想法的影响,很多家庭不断尝试,一定要生一个男孩出来。
但由于经济状况以及政策的影响,就出现很多贩卖儿童、残杀儿童的事件。
随着时代的变迁,重男轻女的现象有了缓解,对于我父母那一代人来说,生女儿也是件好事,母亲们会说女儿是自己的贴身小棉袄。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男人面对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工作方面要全力以赴,但提到结婚问题时,男人面对的压力更大,大学毕业已经二十多岁,找个理想的工作最快也要两年,刚步入工作岗位时想的是要好好打拼,干出成绩后再去谈恋爱,但那时已经三十岁左右,即使找到了合适的女朋友,对方也会开出巨额的礼金。
而现在的房价一直在涨,很多男士都望而却步,所以男人要面对很重的经济负担。
女性也在这时候登上了经济、政治的舞台。
女士的社会价值也在不断的提高。
社会也更加关注妇女的权益,虽然没有真正地做到男女平等,但女性的权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二)对于婚姻的看法
中国古代,也曾有过男女爱情至上、纯性自由的年代,有过对“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1]夫妻关系的追求,但自封建婚制建立,几千年间严厉的礼教压制了
自然的感情;男女合婚,为两个家族联盟,至于两情是否相悦,则与婚姻无关。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全然剥夺了当事人的婚姻自主权。
直到20世纪初,现代化大浪拍打冲击着中国古老的封建主义根基,也掀起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百年大潮。
祖辈们的婚姻多属于父母一手包办的婚姻,指腹为婚的非常多,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的影响,到了父辈这一代时,都倡导自由恋爱,但父母的决定仍然占多数,新一代的80、90后的婚姻观念有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再重视婚姻,闪婚的现象屡见不鲜,似乎大家都已司空见惯了,离婚也不再是什么抬不起头的事情,离婚率也在逐年攀升。
“我国离婚总对数从1979年的31.9万对上升到1993年的90.9万对,15年里增加了59万对,平均每年增长7.8%;与此同时,我国的离婚率和结婚率的比也从1979年的0.06‰和5.04%分别提高到1993年的1.57‰和9.96%,平均每年分别增长6.4%和5%。
90年代的中国,平均每10对结婚的就有1对离婚。
”[3]
三、对于教育的思想观念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由于祖辈们所处的时代、文化教育水平及严谨的行为方式与现代人不同,所以祖辈们对于教育比较感性严谨,认为孩只要能识几个字就足够,非常淡化对孩子的教育,认为孩子只要身体强壮就是健康,对于文化教育的思想很保守。
到了父辈之一代人,由于他们受的教育少,导致他们如今的生活窘困,所以他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他们会尽一切努力来为子女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因此出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也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在以前,祖辈们认为其子女只要是一个有益与家庭的人就足够了,但现如今,我们培养出的孩子不仅要求她应该是个有益与家庭的人,更是一个有益与社会的人,一定要充分发挥他的社会价值。
(二)国家制度的影响
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很大程度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197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98所,2007年则增加到1908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数目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近30年,普通高等学校的数目增加了1310所,增加了2.19倍。
普通高校数主要在1978—1985年文革以后的恢复调整时期内进行的。
调整后,我国普通高校数变化相对平稳,学校数长期保持在1000所左右,2000—2007年,伴随着
高校扩招,高校教育管理权的下放,使我国高等学校的数量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普通高校的数目由1041所增加到1908所,八年间增加了867所,增加了近一倍”[4]。
早在199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创造良好社会
教育环境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纠正错误的教育方法。
”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庭知道教育的重要性,端正了思想。
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总体来看,祖辈们对于物质需求很低,但他们有很高的精神追求,他们的思想虽然很落后,但是他们丰富的阅历却是年轻人无法比拟的。
父辈们处在我们和祖辈们之间,他们考虑问题会更加周全,他们的奋斗力是最强的,处于新一代的我们思想观念很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创新性,勇于尝试,思维活跃。
但我们依然要认真思考,端正自己的态度。
三代人之间的思想观念虽然有很多的不同,但他们的思想也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来适应社会的生活。
我相信在未来我们之间的思想观念的差距会越来越短,人们的思想会更加融合。
参考文献
[1]《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2]《孟子•滕文公下》
[3]张德强《嬗变中的婚姻家庭》.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218-219
[4]杨晓青,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7,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