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4.1电阻
14.1电阻学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4.1电阻学案 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在教学电阻这一概念时,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本质,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是欧姆;2. 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电阻的公式进行计算;3. 能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问题。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应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电阻器;2. 电流表;3. 电压表;4. 导线;5. 电池;6. 计算器。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电阻器时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2. 讲解:介绍电阻的概念,解释电阻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器进行电阻的计算。
3. 实践: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电路,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计算电阻的大小,并讨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变化规律。
五、活动重难点1. 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电阻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电阻的公式进行计算,并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电阻的知识解决问题。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电阻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进行加强。
可以进一步拓展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子设备中的电阻调制技术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使他们对电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应用;3. 学生对电阻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电阻的概念是理解整个电阻知识的基础,而电阻的计算方法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入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阻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1电阻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4.1 电阻一、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电阻的定义,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 电阻的符号和单位:介绍电阻的符号为R,单位为欧姆(Ω)。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4. 电阻的计算:教授电阻的计算公式,即R=ρL/S,其中ρ为导体的电阻率,L为导体的长度,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 使学生掌握电阻的符号和单位,能够正确表示电阻。
3. 让学生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电阻变化。
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重点:电阻的符号、单位和计算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阻演示器、导线、灯泡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变化,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
2. 讲解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 介绍电阻的符号和单位:讲解电阻的符号为R,单位为欧姆(Ω)。
4. 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5. 电阻的计算:教授电阻的计算公式,即R=ρL/S,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6. 例题讲解:通过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电阻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六、板书设计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和计算公式七、作业设计1. 请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会发生变化。
(1)一段长度为2m、横截面积为0.5cm²的铜导线的电阻。
(2)一段长度为1m、横截面积为1mm²的铝导线的电阻。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课件1:14.1电阻

反馈练习
1、 0.2MΩ=__2×__1_0_5_Ω=___20_0__KΩ
2、两条粗细相同,电阻相等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
线的长度是( A )
再见!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一、电 阻
电
你知道这些
舞台灯光的亮度需要调节,
阻 是如何实现
的吗??
收音机的音量需要调节,
变电路中电流大小来实现的,
那么电路中电流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活动1 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试验器材与电路图
-
思考 1、通过什么看电流的大小? 2、能有几种方法改变电流大小?
归纳总结
1、电路中接入同一导体时,_改__变__电_池__的__节__数_,即 改变导体两端的____电__压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 小。 2、保持电路两端电压相同时,改变 改__变__连_接__在__电__路_中__的__导__体_,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 大小。
为什么电压相同时, 选用不同的导体,电 路中的电流不同呢?
思考
1、在试验中如何将导体的电阻“显示”出来? 2、根据猜想你需要怎样的一些导线? 3、你还需要哪些试验器材? 4、会连接试验的电路吗?
A
能选出适当的导体吗?
B
C D
-
试验结论
• 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跟长 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 在材料、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 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 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跟材 料有关。
14.1《电阻》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教学软件:物理仿真实验软件
-辅助材料:电路图模板、数据记录表、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4章第1节《电阻》。在正式开始之前,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在上一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学习了电流、电压和欧姆定律。
2.非常好!那么,大家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阅读,教师解释伏安法的原理。
2.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测量电阻的实验。请大家按照教材中的图14.1-2连接电路,并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实验完成后,请各组汇报测量结果,并讨论如何减小实验误差。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减小误差的方法。
五、探究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
1.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如何测量电阻。那么,电阻在电路中有什么作用呢?
题型五:综合题
题目:一个电路由一个电源、一个电阻R1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2组成。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50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2A。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至100Ω,求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答案:首先,当R2为50Ω时,根据欧姆定律I = V / (R1 + R2),可以计算出电源电压V = I * (R1 + R2)。然后,当R2调至100Ω时,再次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I' = V / (R1 + R2)。由于电压V不变,电流I'会变为原来的一半,即1A。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实验结束后,请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并总结出影响电阻大小的规律。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导体的材料不同,电阻也不同。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课件14. 1 电阻

四、电阻器
【定值电阻】 1、定义:有一定电阻值的电路元件。
2、作用:限制电流,保护电路。 【其他电阻】 实际电路中的各种元件都有电阻。 1、实验用铜导线,阻值很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2、灯泡其灯丝电阻为几十欧到几千欧。 3、电流表的电阻也很小,近似可看作等于零。 4、电压表的电阻很大,近似看作无限大。 5、人体的电阻约为几十千欧至几千千欧。
2.关于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粗细相同的两条导线,长的电阻大 B.长度相同的两条导线,细的电阻大 C.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两条导线,粗导线的电阻大 D.对于大多数导体来说,当温度升高时,它的电阻就会增大
导体两端的电压恒定,比较通过的电流大小
2、根据猜想你需要怎样的一些电阻线? 锰铜 A 镍铬 B 镍铬 C 镍铬 D
3、你还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完成实验电路?
【结论】 1、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3、横截面积、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4、除此之外,电阻还与导线的温度有关。 5、电阻是导电体特性,大小取决于其自身特点。 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纯水、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空气、酒精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原来不易导电 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也有可能变成导体。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超导体】电阻为零的导体 不管那种类型的导电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课堂达标
1.下列关于电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长导线的电阻比短导线的电阻大 B.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大 C.铁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 的一种属性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14.1电阻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 14.1 电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1.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3. 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U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公式为I=U/R;4. 电阻的单位:欧姆(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符号表示;2. 让学生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应用。
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电阻器、电压源、电流表、导线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导线、电阻器、电压源、电流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电阻器、电压源、电流表等仪器,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电阻的概念及符号表示:讲解电阻的定义,电阻是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用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四个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电阻的大小。
4. 欧姆定律: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电流I与电压U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为I=U/R。
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应用。
5. 电阻的单位:介绍电阻的单位欧姆(Ω),让学生了解电阻的计量单位。
6.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一个电阻器在电压为10V时通过的电流为2A,求该电阻器的电阻。
”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解答。
7. 随堂练习:出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电阻的概念、符号表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欧姆定律:I=U/R;电阻的单位:欧姆(Ω)。
2024-2025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14.1电阻教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14.1电阻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探究式学习,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让孩子们在观察、操作和实践中掌握电阻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理解电阻的概念,认识电阻的单位,学会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难点:电阻的计算公式、影响电阻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欧姆表、电阻器、导线、电池等。
学具:电阻测量实验套件、笔记本、画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照明电路中的灯泡亮度不稳定,让孩子们观察并思考可能的原因。
2. 探究电阻概念:通过实验,让孩子们观察电阻器在不同电流下的发热情况,引导他们发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3. 学习电阻单位:介绍电阻的单位欧姆,让孩子们了解电阻的计量方式。
4. 实践测量电阻:分组进行电阻测量实验,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欧姆表,学会正确测量电阻的方法。
5. 电阻计算公式: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让孩子们理解电阻的计算方法。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难点:电阻的计算公式、影响电阻的因素。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电路,尝试分析电路中电阻的作用和影响电阻的因素。
同时,鼓励他们进行家庭小实验,探究电阻的其他特性。
在下一节课上,我们将交流和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实验成果,进一步深化对电阻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电阻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他们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1电阻(共16张PPT)

导线
电阻(欧)
银
0.016
铜
0.017
铝
0.027
钨
0.052
铁
0.096
锰铜(铜、锰、镍的合金) 0.44
镍铬合金(镍、铬、铁、 1.1
锰的合金)
观察与思考 3
钨丝 加热
观察小灯泡
的亮度变化和 电流表的示数 变化。
观察与思考 4
玻璃
观察小灯泡 的亮度变化。
加热
知识巩固
1、下列关于导体的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
14.1 电阻
活动一: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实验器材
两节电池、电流表(0-0.6A)、开关、导 线、灯泡、牙签、吸管、两根镍铬合金丝、 橡皮筋、铅笔芯
观察与思考 1
AB
(1)连上AB
(2)有怎样的作用呢?
观察与思考 2
AB
在AB间连入 不同的导体,
是
(C)
A、导体中有电流时,导体才有电阻
B、导体的电阻大小取决于导体中电流的 大小
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
D、导体的电阻大小取决于导体两端电压 的大小
2、关于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长的导线比短的导线电阻大 B、粗的导线比细的导线电阻小 C、铜导线比铁导线电阻小 D、以上讲法均不准确
3、待测电流未知时,先试用大量程; 4、要连待测导体的导线夹子不能直接相 连,通电时间越短越好!!!
活动2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5)分析和结论。
1、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 阻越大
2、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 阻越大
3、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材料不同, 电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