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8
2、不平衡性:
• ①不同发展阶段,不平衡: • 思考:有几大发展阶段?(P 3 ) 其中有两大加速期: • 学前期:1岁左右,也称生理上的断乳,第一次反抗期; • 青春期:也称心理上的断乳,第二次反抗期。 • ②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不平衡: • 思考:心理有哪些方面? (见前言里的补充内容) • 感知觉发展快; 思维发展慢………. • ③不同儿童的发展,不平衡: • 因不同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间会存在个别差异。
25
C、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和方向的最重要客观因素。
• 人既是自然实体,更是社会实体,发展主要不是靠遗传和 生理成熟,发展依靠学习和经验。
• ( P 30 表2—4;表2---5 ) • 同卵双生子在不同环境里长大,个别差异可能会加大; • 异卵双生子在相同环境里长大,个别差异可能会减小。 • (P 26 表2—1 )
(二)关键期 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
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两大表现:语言方面、感知觉方面。
17
(三)敏感期或最佳期 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 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
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关键期错过了难以弥补;敏感期错过了发展缓慢。
•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关键期的两大表现:
16
(一)转折期和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 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 我们把可能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的对成人的反 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称为危机期 。
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危机期不是必然出现的。 如:毕业找工作,是人生一大转折,但不一定出现危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优选全文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优选全文

第三节 行为主义
斯金纳提出了两种影响的行为后果——强化和惩罚 ➢ 强化会增加行为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惩罚会减弱行为再次出现的可 能性。 ➢ 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 积极强化就是给予奖励, ✓ 消极强化是通过拿走令人不快的事来进行奖励。 ➢ 在运用强化时,如果是紧随在某种行为之后,其效果是最明显的。如 果某种反应不再获得强化,它最后会“消退”(extinguished),也 就是说,回到原来的水平。
生乳儿只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怕、怒、爱,它们各有 其发生的主要情境和典型表现。 关于儿童行为的方法研究 • 观察法 • 实验法—自然实验和条件反射实验
第三节 行为主义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发现一种由学习所形成的的反应形式,操作性条件反射。 在斯金纳箱中饥饿的小白鼠 或鸽子无意中碰到按键而得到 食物,其按键行为由于得到食 物而得以强化。这种通过动物 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 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及操 作条件反射。
第四节 认知主义
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或行为是儿童的心理或行为在环境影响下不断通过
同化、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从而使儿童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
体的动作。 ➢ 顺应: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
• 研究方法—首次使用观察记录手段录音来减少研究偏差 • 特别强调先天,过于忽视学习与经验的作用;认为时间会影响理解和
操作的模式,强调生物演变——时间表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心理活动是由不同意识水平的
三个部分组成: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 意识(conscious):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是人能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

深入探讨了儿童个体意识和潜意识的情感发展。
艾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
解释了儿童情感发展与个体身份建立之间的关系。
霍金斯连接理论
描述了儿童与主要照顾者之间产生情感连接的基本过程。
儿童社会发展的理论
1
皮亚杰社会发展理论
介绍了儿童如何通过互动和合作来学习和发展社会技能。
2
博傅社会认识理论
讨论了儿童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如何通过社会互动逐渐形成。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
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重要性和研究方法。
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详细解释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 主要阶段。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讨论了文化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认 知发展的影响。
信息处理理论
介绍了信息处理理论,说明儿童 如何处理和利用信息。
儿童情感发展的会学习理论
强调了模仿和观察在儿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教育心理学
探讨了如何利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来改进教学和 学习环境。
儿童临床心理学
介绍了如何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来评估和治疗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结论和要点
1 儿童发展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儿童的行为和环境互动。 2 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都受到不同理论的影响。 3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ppt课件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ppt课件
第四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2、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几种理论观点。
重点概念:成熟势力说 行为主义学说 精神分析学说 认知发展学说 社会学习论 关键期
1
第1课 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与生理成熟的制约
遗传、生理成熟两种因素
二、环境和教育的制约
• 理论观点:强调儿童心理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
经系统的 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 代表人物:格赛尔 • 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7
行为主义学说(环境学习理论)
• 理论观点:强调儿童的行为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学
习的决定因 素是外部刺激。行为主义说又称 环境学习理论。
• 攻击性 • 性别角色的获得 • 亲社会行为
11
作业
• 1、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2、这些因素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具体
表现在哪几方面?
• 3、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中主要的理论观点有
哪些?
• 4、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
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 5、班杜拉的主要理论观点有哪些?
11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早期剥离实验早期剥离实验22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33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当环境的影响与社会要求一致时当环境的影响与社会要求不一致时??当环境的影响与社会要求一致时??当环境的影响与社会要求不一致时第二节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的理论观点一成熟势力说二行为主义学说三精神分析学说四认知发展学说五社会学习论成熟势力说强调儿童心理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境因素)起主要作用? 3. 儿童是积极参与到发展过程中去,还是被动
接受社会和生物影响? 4. 发展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 5. 发展的最显著方面是所有人类表现出来的“
共同的东西”,还是每个人表现出来的特定性 的、个体式的发展?
.
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争论
1 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发展是以逐渐的、量的变化为特征,还是突然发 生的、质的变化。
超我服从于完美原则(perfection principle)。
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良心,一是自我理 想。前者是超我的惩罚性的、消极性的和批 判性的部分,它要求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 者是由积极的雄心和理想所构成,是一个抽 象的东西,希望个体为之而奋斗。儿童到了 大约5岁的时候,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超 我开始形成。
.
得了苯丙酮尿症的儿童,其智商在20- 80分之间。如果在个体生命的早期发现, 通过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并一直坚持到8岁 左右,可以减轻大脑神经受损伤的程度, 然后通过教育来提高个体的智力水平。
.
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3. 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 态的。
不同的心理或行为,不同年龄阶段,遗传和 环境的作用大小也不同。
.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 者均衡发展,即超我监控自己的行为,以 适应社会的道德规范。自我一方面应处理 好本我的本能要求,另一方面又应符合超 我提出的规范要求,以期发挥自己的功能。 如果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本我或超我有一 方占优势,支配另一方的发展,这时就会 导致心理发展异常。一旦三者的关系完全 失调,就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病。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reality principle)行 动。即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需要。
自我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 .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克服不信任感。婴儿的生理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基本 信任感;如果自身的生理需要总不能得到满足,则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信任感, 即怀疑感。 ❖ ②自主行对羞怯怀疑(1岁到3岁):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 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如果能顺利解决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将有利于儿童对 未来社会秩序和法律生活的适应;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儿童就会产生对自己的羞 怯和对他人及生活的疑虑。 ❖ ③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3岁到6岁):该阶段的儿童精力旺盛,尝试着做一些超出 自己能力的事情,他们的目标和行为常和父母的要求发生冲突,令儿童感到内疚。 ❖ ④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6岁到11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 验着能力的实现。儿童开始了学校生活,需要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儿童在这个 时期所形成的勤奋精神将与其以后的工作态度有关,如果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学 习及其他方面的任务,就会产生自卑感。
❖ ⑦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40岁至65岁):热心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家庭、 养育后代。不愿或无力承担这种责任的人就会变得颓废迟滞或自我中心。
❖ ⑧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65岁以后):回首往事,觉得一生充实、有意义 而产生完善感。对往事感到悔恨会产生悲观的情绪。
7
❖ 二、认知发展理论
❖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为标准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认识发展的速率是不同的,有快有慢,并不 是同样年龄的儿童其认识水平就相同,因此要做到因材施教。 ❖ ⑤皮亚杰很重视社会交往对儿童认识发展的作用。教师应采 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
10
❖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他在心理的个体发 展和种系发展上做了许多探讨,特别是在关于人类 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 赖关系等有很独特的论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课件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课件

2. 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 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
▪ 第二阶段: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1-3岁)
▪ 第三阶段:主动与内疚阶段(3-6岁) ▪ 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阶段(6-12岁) ▪ 第五阶段: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
▪ 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独阶段(20-40岁)
二、 行为主义的发展观
▪ 行为主义创始人是华生(Watson,1878-1958), 代表人物除了华生,还有斯金纳 (Skinner,B.F.,1904-1990)和班杜拉 (Bandura,A.,1925-)。
第28页,共51页。
(一)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 对行为主义的影响
▪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对行为主义是有影响的。然而,这两种学说 又是有区别的。
第22页,共51页。
▪ 在里必多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 固着和倒退(regression)。
▪ 固着是一部分里必多停滞在较初期的发 展阶段上;
▪ 倒退是里必多倒流到初期的发展阶段。 停滞固着的点越多,倒退的可能性也就 越大。
▪ 无论固着还是倒退都是不正常现象。
第23页,共51页。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第11页,共51页。
三种相互作用对发展的影响
▪ 早期:被动式影响占主要地位。
▪ 成熟期:主动式影响越来越重要。 ▪ 唤起式影响:一直很重要。
第12页,共51页。
三、基本问题对教育的意义
▪ 思考与讨论
第13页,共51页。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理论
▪ 一、 精神分析的发展观 ▪ 二、 行为主义的发展观 ▪ 三、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 四、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 五、 其他发展理论(补充)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优质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优质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教材第三章《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第四章《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具体内容涉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和特点,以及皮亚杰、维果茨基等心理学家的主要理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

2. 使学生了解并熟悉皮亚杰、维果茨基等心理学家的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皮亚杰、维果茨基等心理学家的心理发展理论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发展阶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成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理论讲解:a. 讲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

b. 分析皮亚杰、维果茨基等心理学家的主要理论。

4.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如何运用心理发展理论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儿童心理发展基本概念2.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3.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4. 皮亚杰、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5.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有哪些异同?c.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运用心理发展理论解决儿童心理问题。

2. 答案:a.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连续性与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b.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都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连续的、阶段性的,但在心理发展的驱动因素上有所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实
成年早期18-25 亲密---孤独
性爱.婚姻

成年中期25-50 繁衍---停滞
家教.传统
关心
成年晚期50-- 自我整合---绝望 人类.亲友
贤明
列昂节夫——以主导活动为标准
年龄 0-1岁 1-3 3-7 7-11 11-15 15-17
主导活动 直接的情感性交际活动 操作实物的活动 游戏活动 学习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 专业的学习活动
人生每一时期都存在特定的矛盾
特定矛盾规定了该阶段的发展任务
年龄
主要矛盾
中心环境 形成品质
婴儿期0-1.5 信赖---不信赖 母亲
希望
儿童早期1.5-3 自律/主---羞耻.怀 疑
学前期3-6 主导性---罪恶感
双亲 家庭
意志力 目标
学龄期6-12 勤奋---自卑
邻居.学校
能力
青年期12-18 同一性---同一性扩散 同伴
单元练习
• 以下观点正确的是____ A 心理发展是不连续的 B 心理发展没有什么阶段可言 C 心理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 以发展快速期为分界点,发展进程就呈现出一个个不同阶段
• 皮亚杰划分发展阶段的依据是____
• 艾里克森理论中青年期的发展任务是____
单元练习
• 以下观点错误的是____ A 年龄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 B 年龄是心理发展的原因 C 各年龄阶段会出现本阶段特有的典型特征 D 心理发展和年龄之间存在大体对应关系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优 秀课件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的动力
基因的力量
掌握语言?
Kanzi
Panbanisha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的动力
高尔顿:
英国名人家谱分析
“322/977”VS “1/977”
——《遗传的天才》
遗传决定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的动力
发展结果 形成交往需要 直观动作思维 符号表征能力 形成理性态度 形成公共道德 发展职业技能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的历程
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理论依据:
➢ 皮 亚 杰 ——以认知发展为标准 ➢ 弗洛伊德——以情欲投射为标准 ➢ 艾里克森——以主要矛盾为标准 ➢ 列昂节夫——以主导活动为标准
阶段的含义
➢ 各年龄阶段存在 典型心理特征,但 不绝对。
➢ 年龄与心理发展 之间不是因果关系。
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4——维果斯基与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
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教育效果取决于成熟程度
印刻现象 早期剥夺 学习的关键期
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教育效果取决于成熟程度
B
C
D
评价
形式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弗洛伊德——以情欲投射为标准
0-1岁:
口唇期
1-3岁:
肛门期
4-5岁: 前生殖器期
6-11,12岁: 潜伏期
11,12----: 生殖器期
评价
生殖器期 潜伏期 前生殖器期 肛门期 口唇期
艾里克森——以主要矛盾为标准
心理•社会危机: 心理需求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
皮 亚 杰 ——以认知发展为标准
0-2岁: 感知运动阶段
2-6,7岁:前运算阶段
7-11,12岁: 具体运算阶段
11,12-14,15岁: 具体运算阶段
1896-1980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只能对当前感知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行思维
客体永久性 和心理表象
因果性观念
前运算阶段:2-6、7岁
什么是运算? 运算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是可逆的,
8-15岁儿童概率推理通过率
概 60 率 50 推 40 理 30 通 20 过 10 率0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13岁 14岁 15岁 年龄
发展的快速期即将出现前的一段时间,教育效果最好。
单元练习
•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 •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
• 以下观点正确的是____ A 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B 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C 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 D 教育差别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大于遗传差别的影响 E 遗传因素具有可控性与可变性
8-15岁儿童概率推理通过率
概 60 率 50 推 40
理 30 通 20 过 10 率0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13岁 14岁 15岁 年龄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年龄和教育 与 心理发展的关系
年龄与心理发展的对应关系
生理发展 经验增长
心理发展
➢ 年龄是心理发展 的时间维度。
➢心理发展与年龄之 间存在对应关系。
守恒的。 什么是前运算?
运算阶段发展的前期。 前运算阶段的成就:
儿童形成了运用符号表征客体的能力。
符号
词 语:“枕头” 心理表象:头脑中的枕头 动 作:两个手掌合在一起放在脑边 物 品:书本——洋娃娃的枕头
前运算阶段:2-6、7岁
符号表征
假装游戏
前运算阶段:2-6、7岁
局限1:自我中心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的历程
阶 段 性
——发展的历程
阶 段 性

连 续 性 ?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的历程
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理论依据:
➢ 皮 亚 杰 ——以认知发展为标准 ➢ 弗洛伊德——以情欲投射为标准 ➢ 艾里克森——以主要矛盾为标准 ➢ 列昂节夫——以主导活动为标准
华生: “给我12个健全的婴儿…”
环境决定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的动力
三 个 孤 儿 院 被 领 养 儿 童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的动力
Gottesman’s ‘Limit-Setting Model’ (1974):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的动力
遗 传 因 素 的 可 控 性
前运算阶段:2-6、7岁
局限2:单一维度的
前运算阶段:2-6、7岁
局限3:不可逆的 2+3=5
5-3=2


左 右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什么是运算? 运算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是可逆
的,守恒的。
可逆性
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数量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大小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容积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50%儿童通过各守恒任务的年龄范围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局限:还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
2x3=6
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现实性
把这些球放到盒子里: 猜猜看,你第1个拿出的是什么球?
第2个拿出的是什么球?
可能性
第3个拿出的是什么球?
假设演绎思维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