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非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能表(表-)

合集下载

原料MSDS

原料MSDS

原料MSDS
简介
这份文档是有关原料的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原料MSDS提供了有关原料的详细信息,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危险性评估、安全操作建议等,以帮助用户了解和管理原料的风险。

物理性质
- 外观:(描述原料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 气味:(描述原料的气味特征)
- 密度:(提供原料的密度数值)
- 熔点:(提供原料的熔点温度)
- 沸点:(提供原料的沸点温度)
化学性质
- 化学名称:(提供原料的化学名称)
- 分子式:(提供原料的化学分子式)
- 分子量:(提供原料的分子量数值)
- pH值:(提供原料的酸碱度)
危险性评估
- 危险性分类:(描述原料的危险性分类,如易燃、腐蚀等)- 危险特性:(列举原料的主要危险特性,如刺激性、腐蚀性等)
- 毒性:(提供关于原料毒性的相关信息)
- 爆炸性:(描述原料是否具有爆炸性)
- 燃烧性:(描述原料的燃烧性质)
安全操作建议
- 使用建议:(提供使用原料时的安全操作建议)
- 储存建议:(提供储存原料时的安全建议)
- 废物处理:(提供处理原料废弃物时的安全建议)
- 急救措施:(提供原料接触后的急救措施建议)
请注意,本文档是根据已确认的信息编写的,如有需要,请参考最新的MSDS并核实相关内容。

以上是关于原料MSDS的简要信息,如需详细了解,请参阅最新版本的原料MSDS。

理化性能标准要求表

理化性能标准要求表
15
15
15
15
高锰酸钾消耗量,Mg/L
水,60℃,6h≤
10
重金属Mg/L
4%乙酸,60℃,6h≤
1.0
丙烯腈单体,mg/kg≤
50
65%乙醇,20℃,2h≤
正已烷,20℃,2h≤
30
30
60
高锰酸钾消耗量,Mg/L
60℃,2h≤
10
重金属(以Pb计)Mg/L
4%乙酸,60℃,2h≤
1
脱色试验
冷餐油或无色油脂
乙醇
浸泡液
阴性
阴性
阴性
PC料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蒸发残渣,Mg/L
蒸馏水≤
4%乙酸≤
正已烷≤
20%乙醇≤
30
30
30
30
高锰酸钾消耗量,Mg/L
15
15
15
15
高锰酸钾消耗量,Mg/L
水,60℃,6h≤
10
重金属Mg/L
4%乙酸,60℃,6h≤
1.0
丙烯腈单体,mg/kg≤
11
AS料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蒸发残渣,Mg/L
水,60℃,6h≤
4%乙酸,60℃,6h≤
20%乙醇,60℃,6h≤
正乙烷,室温6h≤度心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料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蒸发残渣,Mg/L
4%乙酸,60℃,2h≤
正已烷,20℃,2h≤

化学品理化特性表200种

化学品理化特性表200种

化学品理化特性表200种(总7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目录丙烯酸丁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1)丙烯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2)硝酸锌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过氧化二苯甲酰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6)过硫酸铵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丁酮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8)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9)甲基叔丁基醚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0)三聚氰酸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2)季戊四醇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3)硬脂醇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4)多聚甲醛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6)1,2-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8)1,3-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9)1,4-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21)环己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2)二丁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3)三乙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5)甲基二氯硅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7)异丁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9)邻叔丁基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0)对叔丁基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1)环己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2)二氯甲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3)三氯甲烷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34)硫脲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5)六亚甲基四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7)抗氧剂AT-10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8)抗氧剂AT-76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9)抗氧剂AT-3114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40)催化剂JH-CMMS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41)抗氧剂AT-168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42)甲氧基钠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43)氧气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4)硝酸钾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5)硝酸钙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7)液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9)盐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1)丙酮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3)次氯酸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5)二甲氧基甲烷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6)乙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7)香蕉水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9)甲醇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60)氰化亚铜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2)硝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4)硫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6)铬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8)铬酸酐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9)氰化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70)丁醇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72)异丙醇的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73)硝酸银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4)间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75)环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7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7)200#溶剂油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9)聚氨酯漆固化剂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80)聚氨酯漆稀释剂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81)N,N--二甲基甲酰胺理化及危险特性 (82)丙烯腈理化及危险特性 (84)二氧化硫的特性 (86)异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87)醋酸丁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88)醋酸乙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90)甲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92)环己酮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93)三氯化铝(无水)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95)氢氧化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97)硝酸铅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99)电石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101)乙炔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103)氰化亚铜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104)丙烯酸丁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丙烯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硝酸锌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过氧化二苯甲酰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过硫酸铵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甲基叔丁基醚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三聚氰酸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多聚甲醛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1,4-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三乙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甲基二氯硅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异丁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催化剂JH-CMMS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抗氧剂AT-168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甲氧基钠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氧气的理化及危险特性硝酸钾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200种化学品理化特性表(83页)

200种化学品理化特性表(83页)

200种化学品目录丙烯酸丁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1)丙烯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2)硝酸锌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过氧化二苯甲酰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过硫酸铵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丁酮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6)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7)甲基叔丁基醚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8)三聚氰酸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9)季戊四醇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0)硬脂醇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1)多聚甲醛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2)1,2-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3)1,3-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4)1,4-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5)环己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6)二丁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7)三乙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8)甲基二氯硅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9)异丁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0)邻叔丁基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1)对叔丁基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2)环己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3)二氯甲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4)三氯甲烷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25)硫脲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6)六亚甲基四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7)抗氧剂AT-10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8)抗氧剂AT-76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9)抗氧剂AT-3114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0)催化剂JH-CMMS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1)抗氧剂AT-168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2)甲氧基钠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3)氧气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4)硝酸钾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5)硝酸钙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6)液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7)盐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8)丙酮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9)次氯酸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0)二甲氧基甲烷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1)乙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2)香蕉水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3)甲醇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4)氰化亚铜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5)硝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6)硫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7)铬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8)铬酸酐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9)氰化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0)丁醇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1)异丙醇的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2)硝酸银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3)间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4)环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5)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6)200#溶剂油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7)聚氨酯漆固化剂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8)聚氨酯漆稀释剂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9)N,N--二甲基甲酰胺理化及危险特性 (60)丙烯腈理化及危险特性 (61)二氧化硫的特性 (62)异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3)醋酸丁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4)醋酸乙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5)甲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6)环己酮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7)三氯化铝(无水)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8)氢氧化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9)硝酸铅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0)电石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1)乙炔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2)氰化亚铜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73)丙烯酸甲酯理化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8类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8类腐蚀品

目录类酸性腐蚀品发烟硝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硝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发烟硫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硫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亚硫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氢氟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氢溴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溴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氟硅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氟硼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氯化亚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2)三氯化铝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五氧化(二)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6)甲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三氟乙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8)苯酚磺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苯甲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正磷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2)亚磷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3)多聚磷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4)氨基磺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氯铂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6)硫酸羟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7)硫酸氢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三氯化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2)三氯化铁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三氯化碘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4)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5)乙酸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6)醋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7)三氯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丙烯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9)甲基丙烯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0)丁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丁烯二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2)甲(基)磺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3)邻苯二甲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4)四氢酞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5)氢氧化钠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7)氢氧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8)氢氧化钾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9)氢氧化锂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0)硫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1)乙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2)四甲基氢氧化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3)水合肼[含肼≤64%]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4)环已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5)二亚乙基三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6)三亚乙基四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7)二(正)丁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8)1,2-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9)1,6-己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0)1-氨基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3)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4)二乙醇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5)异佛尔酮二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6)哌嗪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7)类其他腐蚀品氟化氢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8)氟化氢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9)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0)甲醛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1)次氯酸钠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2)氯化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3)氯化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4)汞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5)发烟硝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硝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发烟硫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硫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亚硫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氢氟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氢溴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溴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氟硅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氟硼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氯化亚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三氯化铝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氯化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四氯化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五氧化(二)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甲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氟乙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苯酚磺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苯甲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原材料安全数据表

原材料安全数据表

原材料安全数据表第一部分产品名称MYJ锂亚电池及电池组第二部分组成/成分氯化亚砜7719-09-7 OSHA 1.0ppm(5.0mg/m3)最高限度ACGIH 1.0ppm(5.0mg/m3)最高限度锂7439-93-2 TLV/PEL 略碳1333-86-4 ACGIH 3.5 mg/m3 TLV/TWA第三部分危险证明**危险**内部成分极度危险,泄漏液体具有强腐蚀性,吸入危险,当高温度时电池可能爆炸。

不要使电池的温度升高到制造商设定的最高温度之外,以免有泄漏的危险。

如果电池或电池组不慎泄漏:主要的接触方式:吸入致癌性:NTP,IARC,OSHA没有列出健康危害:短期偶然接触对皮肤、眼睛以及粘膜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氯化亚砜或者硫酰氯蒸汽可能会导致肺水肿。

长期吸入会导致肺病。

接触征兆:眼睛和粘膜受到刺激。

病症恶化:哮喘、其它呼吸系统病、皮肤过敏、湿疹。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保持眼睛睁开,立即采取医疗救护,眼睛接触会导致酸性灼伤。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不要用热水,不要擦拭皮肤,如果发生灼伤,立即采取医疗救护,皮肤接触会导致酸性灼伤。

吸入: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若呼吸困难,供给氧气,若停止呼吸,采取人工呼吸。

吸入会导致肺水肿。

摄入:立即饮入一定量的水(或者牛奶),禁止诱吐,假如已经失去知觉,不要用嘴喂食,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闪点、自燃点、易燃度略危险特性-不要使用水灭火灭火材料:Lith-X粉、D型灭火器、干燥氯化锂、石墨粉、G-1。

专门的灭火程序:首先用Lith-X粉、D型灭火器、干燥氯化锂、石墨粉覆盖,不要使用水、潮湿的沙子、CO2、ABC以及NaHCO3灭火器,佩戴自给型呼吸器;正压呼吸器(SCBA),或者空气净化呼吸器(APR)。

不常见的火灾或者爆炸:不要使电池短路、充电、过放电(电压到0.0V)、刺破、压碎以及过热,避免引起电池泄漏甚至爆炸,如果有白色光焰,可能是锂片着火,应该使用D型灭火器,不要使用水。

(完整版)原油理化特性表

(完整版)原油理化特性表
储运注意事项
原油、原油伴生气的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其闪点低,且闪点和燃点接近,只要有很小的点燃能量,便会闪火燃烧。在管线、输油设备和容器上的静电放电对含油气浓度较大的场所,易产生爆炸、着火,其危险性和危害性是很大的。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原油气浓度超标时,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眼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原油理化性能及注意事项
物质名称
原油、石油
物化特性
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有色并有绿色萤光的稠厚状液体,主要成份为芳香族烃的混合物,
大部分原油的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自燃点:350℃)。
沸点(℃)
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
密度
密度为0.8 ~ 1.0克/立方厘米
凝点
30 ~ -60°C
溶解性
不溶于水
危险特性
原油是一级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健康危害
原油蒸气、伴生气一般属于微毒、低毒类物质,在高浓度下可能会造成急性中毒,长期在低浓度下可以造成慢性中毒。
泄漏紧急处理
油品一旦泄漏,由于它的沸点很低,在常温下具有较大的蒸气压,在环境温度下将迅速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急剧膨胀。蒸发逸散的油品蒸气在短时间与空气混合,向周围扩散。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及原油伴生气的比重比空气重,扩散后容易滞留在地表、水沟、下水道、电缆沟及凹坑低洼处,并沿着地面,沿下风向扩散到远处,延绵不断,往往在预想不到的地方遇火被引燃,并迅速回燃,从而引起大面积、灾难性的爆炸或火灾事故。

化学品理化特性表200种

化学品理化特性表200种

目录丙烯酸丁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1)丙烯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2)硝酸锌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过氧化二苯甲酰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过硫酸铵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丁酮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6)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7)甲基叔丁基醚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8)三聚氰酸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9)季戊四醇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0)硬脂醇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1)多聚甲醛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2)1,2-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3)1,3-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4)1,4-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5)环己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6)二丁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7)三乙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8)甲基二氯硅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9)异丁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0)邻叔丁基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1)对叔丁基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2)环己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3)二氯甲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4)三氯甲烷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25)硫脲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6)六亚甲基四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7)抗氧剂AT-10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8)抗氧剂AT-76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9)抗氧剂AT-3114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0)催化剂JH-CMMS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1)抗氧剂AT-168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2)甲氧基钠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3)氧气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4)硝酸钾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5)硝酸钙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6)液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7)盐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8)丙酮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9)次氯酸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0)二甲氧基甲烷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1)乙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2)香蕉水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3)甲醇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4)氰化亚铜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5)硝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6)硫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7)铬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8)铬酸酐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9)氰化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0)丁醇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1)异丙醇的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2)硝酸银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3)间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4)环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5)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6)200#溶剂油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7)聚氨酯漆固化剂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8)聚氨酯漆稀释剂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9)N,N--二甲基甲酰胺理化及危险特性 (60)丙烯腈理化及危险特性 (61)二氧化硫的特性 (62)异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3)醋酸丁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4)醋酸乙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5)甲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6)环己酮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7)三氯化铝(无水)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8)氢氧化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9)硝酸铅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0)电石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1)乙炔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2)氰化亚铜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73)丙烯酸丁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过氧化二苯甲酰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过硫酸铵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甲基叔丁基醚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三乙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甲基二氯硅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异丁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六亚甲基四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催化剂JH-CMMS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抗氧剂AT-168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甲氧基钠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氧气的理化及危险特性液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次氯酸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二甲氧基甲烷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料(非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能表(表
序号
化学品名称
理化性能
火灾危险性
分类
1
植物油皂脚
属于油脂类,可燃液体,燃点较高。
丙类
2
季戊四醇
白色或黄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甜味,可燃。分子量:136.15;熔点:261~262℃;沸点:276℃(4kPa);着火点:370℃;对光惰性,在空气中性能稳定,于真空中加热时,能慢慢升华而不分解。但温度超过180℃,晶格结构将由四方晶形转化为立方晶形。能溶于水、正丁胺及乙醇胺等,易溶于热水,不溶于苯、丙酮、石油醚等。本品能与多种金属形成络合物,能发生硝化、氧化、酯化、醚化反应。用于代替天然甘油生产醇酸树脂;基本无毒。
丙类
7
脂肪酸
可燃液体,也称为酸化油;由植物油皂脚水解而成。
丙类
丙类
3
苯甲酸
别名:安息香酸;为白色有丝光鳞片状结晶,无臭或稍带苯甲醛气味;比重:1.2659;熔点:122。13℃;沸点:249℃;100℃升华,加热370℃分解成苯和CO2。微溶于水,溶于乙醚、苯等,用于制造醇酸树脂;基本无毒。
丙类
4
乙二醇
脂肪族二元醇,分子量:62.07;为无色、无臭的透明粘稠液体,略有甜味,沸点高,难挥发,极易溶于水;密度:1.1132(24/4℃);闪点:111.11℃;熔点:-12.6℃;沸点:197.2℃;着火点:394℃;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限为3.2%。遇明火、高温或氧化剂时可着火燃烧。易吸湿,能与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混溶,不溶于乙醚和四氯化碳。能大大降低水的冰点。有毒,误食70~100ml可致死。
丙类
5
二乙二醇
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味甜,,凝固点-11.5℃。
丙类
6
丙三醇
无色、无臭有甜味的粘稠液体,熔点20°C,沸点290°C(分解),密度是1.260(20/4°C)。因其粘度大,结晶困难。但将纯甘油冷却可得到晶状固体,约在°C固结,可与水混溶,吸湿性强,能吸收空气中水分,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对石蕊试纸呈中性反应。化学性质:甘油的化学性质活泼,能参与醇类物质发生的各类反应形成酯、醚、胺和卤化物。甘油极易氧化,热稳定性好。水不与甘油反应并且能抑制甘油溶液的脱水,但在空气中由于受到微生物的作用而极吸水,甘油能进行酯化反应、醚化反应、环化反应,成盐反应各酯交换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