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安装施工规范标准[详]
井下固定抱索器猴车安装技术标准

井下固定抱索器猴车安装技术标准井下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井下猴车安装的总体要求、技术内容、安装质量检验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本矿井下猴车的安装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安全规程》、《RJY系列灯矿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使用说明书。
3 技术内容3.1 乘人装置站房和线路上的主要设备,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5。
3.2 乘人装置站房和线路上的主要设备及驱动装置机架、张紧装置导轨、横梁、重锤和线路横梁等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参考《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J127-89)和《煤矿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标准》或现行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3.3 钢丝绳(运载索和张紧索)安装参考《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J127-89)、《架空索道用钢绳检验和报废规范》(GBJ127-88)和现行《煤矿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3.4 所有参加设备安装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面试取得岗位工种上岗证。
4 设备安装质量标准4.1 机械部分的安装与调试在安装工程开始前,安装单位应参加土建部分的验收,当土建施工满足设计图纸尺寸要求时,才能进行设备安装工作,必须参照JB/T500010-1998标准安装、调试。
4.1.1 安装前必须先放好索道线路或井巷中心线和腰线。
4.1.2 按设计要求预埋好驱动装置机架、迂回轮架、张紧绞车横梁、张紧索单滑轮横梁和井巷托(压)索轮横梁,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4.1.3 上站、下站和线路所有设备安装完成之后,根据技术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而后安装供电、电气安全保护、通讯信号和照明系统。
4.1.4 从部件到组件工人盘动试车,检查电动机、制动器、减速器和全部电气部分,一切正常并符合有关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后,进行运载索和张紧索的安装。
4.1.5 空索试运行以慢速和运行速度试车时间总和不得少于4h。
空索试运行时,应对所有设备进行观察和监测,没有问题或处理后,再进行下一步吊椅安装工作。
猴车安装措施

华坪县龙泉剥皮芝煤矿猴车安装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徐正宏审核:编制单位:剥皮芝煤矿技术科编制时间:二0一五年三月二十日一、工程概况:按照矿矿井机械化改造方案,在矿井副井(2号风井)架空乘人装置,机电科及施工队负责机头、机尾部分的安装。
为了保证安全施工,特制定本措施。
二、施工准备(一)工具、材料:(二)准备工作1、准备一辆料车运输安装设备。
2、提前将活动抱索式架空乘人装置机头部分用叉车运至安装地点。
3、准备好起吊用的葫芦、绳套、马镫等起吊工具和材料,并提前对井口井口房工业广场行车及起吊用的工具和材料进行检查,在确保完好可靠的情况下方可投入使用。
4、设备下井前,提前将井底落平点机尾位置清理出来。
5、提前在平板车的中央两端位置分别焊固间距60mm的限位卡槽。
6、提前将工具材料准备齐全,从供应仓库领取机头组件、机尾组件,并装车、封车、运输到位。
三、施工步骤:机头、机尾安装工程分两部分:一是设备运输,二是设备安装。
具体包括:(一)、设备装车、封车、运输到位、向指定地点卸设备。
活动架空乘人装置机尾在地面直接封车、下井、运输到位。
(二)、活动架空乘人装置机头部分的安装。
1、目前,安装机头位置的巷道顶板及侧帮有淋水。
现场安装前应对电机用塑料布包扎。
待巷道淋水问题解决后,再拆下。
2、清理驱动梁上面残留的喷浆料,确保梁表面清洁无杂物。
清理现场,使现场周围无杂物。
3、将机头驱动梁正上方预先打好的吊挂锚杆上安装锚盘一个。
4、将5吨手拉葫芦1个通过绳套(钢丝绳直径φ15.5)挂到起吊点(吊挂锚杆)上。
5、通过绳套(钢丝绳直径φ15.5)将机头组件挂到手拉葫芦的吊钩上。
拉动葫芦将机头组件起吊到位。
6、打卡子将活动架空乘人装置机头组件固定到机头驱动梁上。
7、通过预先找好的巷道中心线适当调整机头组件的位置。
确保驱动轮中心与巷道中心线的偏移不大于2mm。
8、调平找正。
通过水平管、水平尺调整机头组件的面板,适当加垫铁,使面板与驱动梁之间没有间隙,并确保面板处于水平状态。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标准

架空乘人装置要求某煤业集团公司质量标准化要求一、运行架空乘人装置的巷道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沿线非上下人地点蹬座中心至巷道一侧不得小于0.7米,在人员上下的地点(站台)蹬座中心至巷道一侧不得小于1.2米,且不得因巷道有风门、管道等设施而缩减。
2、乘坐人员时脚蹬与巷道底板间隙不小于0.1米,钢丝绳与底板不小于1.8米;无人乘坐时脚蹬与巷道底板间隙不小于0.2米,钢丝绳与底板不小于1.9米;在站台:乘坐人员时脚蹬与巷道底板间隙不大于0.2米,无人乘坐时脚蹬与巷道底板间隙不大于0.3米。
3、两股钢丝绳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人员乘坐间距不得小于5米。
4、架空乘人装置巷道断面的净高,从巷道底板(轨道面)起到托绳轮下沿的高度,必须达到2m。
二、站台的设置应避免人流和车流的交叉和相互干扰,机头、机尾处的站台必须设计在水平巷道中。
所有站台,地面必须要防滑,无障碍物。
三、站台的长度不小于两吊椅间距。
四、驱动装置必须有制动器。
五、站台内必须有充足的照明,沿线应设适度的照明。
六、车房、站台及巷道内每100米设信号装置,要求声光俱全,集中上板。
安全规程要求第三百六十八条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巷道倾角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数值。
(二)蹬座中心至巷道一侧的距离不得小于0.7m,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2m/s,乘坐间距不得小于5m。
(三)驱动装置必须有制动器。
(四)吊杆和牵引钢丝绳之间的连接不得自动脱扣。
(五)在下人地点的前方,必须设有能自动停车的安全装置。
(六)在运行中人员要坐稳,不得引起吊杆摆动,不得手扶牵引钢丝绳,不得触及邻近的任何物体。
(七)严禁同时运送携带爆炸物品的人员。
(八)每日必须对整个装置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标准

精心整理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标准一、机头部分的安装图1、机头主视图图2、机头剖视图图3、机头俯视图图4、机头横梁图4,按图二、机尾部分的安装图5、机尾主视图图6、机尾俯视图图7、剖视图机尾部分的安装为架空式安装,采用间距1.5m的11#矿用工字钢横担固定(机尾滑道横梁的数量为6根11号矿用工字钢),工字钢底面与轨面平行。
矿工钢的间距1500mm的误差在±10mm之内,矿工钢的高度误差在±10mm之内。
钢梁固定后测量钢梁之间的距离和高度误差满足±10mm的要求,在钢梁和滑道之间用调整垫板,保证滑道的直线度不大于2/1000,左右调整滑道使滑道中心线与设备总图中的乘人装置中心线重合,然后固定滑道。
打开滑道的端板,起吊机尾放入滑道内,固定滑道的端板。
首先使机尾位于滑道的前端,在机尾的前后距离0.5m处固定滑道限位,防止机尾在滑道内大范围内移动。
二、图8、张紧主视图图9、张紧俯视图、张紧梁张紧部分为重锤+滑轮组+蜗轮卷绳筒张紧。
锤的重量,具有体积小、调整方便等特点。
张紧绳两个绳头,一端用于吊挂重锤组,另一端卷入蜗轮卷绳筒,主钢丝绳伸长重锤高度不足时,可摇动卷绳装置直接把重锤提起。
张紧部分采用架空式安装,在机尾涨紧硐室内横担一短图12、单托轮图13、托压轮图14、双轮托轮有三种,第一种是标准单托轮,用于直线段钢丝绳托绳,第二种是托压轮,用于小于5度的小变坡点,第三种是双轮托压轮,用于5~12度的巷道变坡点,如变坡角度大于此值,则用两排或三排双轮托压轮实现最大30度的巷道变坡角度。
托轮的横梁全部采用架空式横梁安装,单托轮、托压轮可采用11#矿工钢作横梁,托轮横梁采用托梁(牛腿)固定的方式。
托压轮、双轮托压轮横梁的中心线与乘人装置中心线应保证垂直,所以应严格控制左右牛腿的位置。
在巷道顶板上精确标识出乘人装置中心线。
用U形螺栓吊挂各托轮,左右粗调各托轮位置,使托轮轮槽中心位于设备总图中左右钢丝绳中心线上,误差不大于±5mm。
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安装标准、技术要求

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安装标准、技术要求1、巷道倾角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数值。
2、横梁及预埋件:(1)每根横梁安装应符合图纸要求:距离地面高度一致;横梁与巷道中心线垂直;横梁安装应水平。
(2)横梁安装与巷道壁砌固应牢固,表面整齐,确保横梁负重不晃动、窜动。
(3)机头地面安装预埋件高低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水平误差不大于1/1000。
3、机头部分:(1)机头传动部分安装符合图纸要求:中心位误差不大于2mm;高低误差不大于2mm;水平误差不大于1/1000。
(2)机头各部分完整无缺少零件,护罩齐全。
各处表面及油漆面应色泽一致、美观、整洁。
(3)手动转动各部件灵活可靠。
(4)机头各部分润滑油情况符合说明书要求。
(5)驱动电机与减速器之间,必须安装工作制动器,驱动轮处应安装安全制动器,且制动器工作可靠,符合制动力矩要求。
4、托、压绳轮:(1)安装位置正确,无歪斜,不垂直等现象,并紧固牢固可靠。
(2)手动转动灵活可靠,无卡阻现象。
5、钢丝绳的编结质量:(1)钢丝绳编结接头长度不少于钢丝绳直径的1000倍。
(2)钢丝绳编结后接头应整齐、均匀、无扭曲叠股等现象6、尾轮部分:(1)尾轮安装符合图纸要求:中心误差不大于2mm;水平误差不大于1/1000;高低误差不大于2mm。
(2)尾轮必须有护罩,转动应灵活可靠,无异响。
(3)尾轮滑道安装合理,尾轮总成在滑道内运行平稳,无卡阻现象。
(4)重锤部分安装合理,重锤升降自如,无卡阻现象;重锤在最低位时,低部距深坑底距离符合设备使用要求。
7、电气设备安装应符合《电气设备安装通用技术标准》。
8、从部件到组件人工盘动试车,检查电动机、制动器、减速器和全部电气部分,一切正常并符合有关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后,进行运载索和张紧索的安装。
9、空索试运行时间总和不得少于4h。
空索试运行时,应对所有设备进行观察和监测,没有问题或处理后,再进行下一步吊椅安装工作。
10、空载试运行:从上站和下站各安装一个空吊椅进行空载试运行,运转正常后,以1/8、1/4、1/2均匀安装吊椅,直至全部安装完毕。
猴车安装技术

1、安装、调试安装步骤与调试1 安装前必须先定好井巷中心线和腰线;2 按设计要求预埋好尾轮架横梁、张紧绞车横梁、张紧索单滑轮横梁和井巷托(压)索轮横梁,驱动装置架梁待安装驱动装置时埋设;3 上述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驱动装置、张紧装置、线路托轮架、托(压)索轮、运载索和张紧索的安装;4 上站、下站和线路所有设备安装完成之后,根据技术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而后安装供电、电气安全保护、通讯信号和照明系统。
5 从部件到组件人工盘动试车,检查电动机、工作制动器、轮边制动器及配套液压站、减速器和全部电气部分,一切正常并符合有关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后,进行运载索和张紧索的安装;6 空索试运行试车时间总和不得少于8h。
空索试运行时,应对所有设备进行观察和监测,没有问题或处理后,再进行下一步吊椅安装工作;7 吊椅的安装:吊椅是依靠其上的抱索器固定在运载索上,根据线路坡度的大小不同,抱索器的夹紧力(扭矩值)按下表选取;抱索器要避开运载索编接接头端部的距离不得小于运载索直径的20倍。
为延长运载索的使用寿命,应不定期地移动抱索器的夹紧位置(向运行下方移动),其移动距离不小于300mm。
移动时间间隔按下式计算:L'τ=0.56v式中:τ——移动夹紧位置的时间间隔,h;L'——线路斜长,m;v——运行速度,m/s。
8 空载试运行:从上站和下站各安装一个空吊椅空载试运行,两者运行时间总和不得少于8h,以上述相同的方式,以设计4倍、2倍和设计吊椅间距布满全线试运行,其运行时间总和不得少于8h;9 重载试运行:必须采用模拟人员有效载荷的重物进行重载试运行。
试运行载荷按设计的1/2、2/3和有效载荷分别进行.。
2、技术要求1 乘人装置站房和线路上的主要设备,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5;2 乘人装置站房和线路上的主要设备及驱动装置机架、张紧装置导轨、横梁、重锤和线路横梁等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参考《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50127-2007)和《煤矿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标准》或现行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3 钢丝绳(运载索和张紧索)搬运、储存、检查、安装和报废,参考《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50127-2007)、《架空索道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规范》(GB9075-88)和现行《煤矿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4 钢结构的搬运和储存,参考《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50127-2007)的有关规定执行。
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安装施工规范标准

猴车安装施工规猴车是煤矿井下长距离运输人员的一种普遍的工具,属一种架空无极绳绞车,在钢索上加装吊椅乘坐人员,适用于井下斜巷及平巷人员运输,但些设备钢梁安装时岩巷帮构孔难度大,在调试过程中容易脱绳伤人,试运行时间长(由于钢丝绳扭应力无法释放,无法固定乘人吊椅,需长时间的运行使钢丝绳扭应力消除后方可上吊椅),钢丝绳弹性变形随运行时间的增大,紧尾轮在尾部滑道无法继续向后滑动,而失去紧力,钢丝绳在没有到使用极限就得被迫换绳,此设备在斜巷调试过程中存在脱绳,极大的威胁着调试人员的安全,为此采用有效的方法和必要的加装安全设施进行安装调试。
1.钢梁安装:1.1 安装钢梁时,以巷道腰线为基准线,根据设计高度和设计间距确定横梁的安装位置。
(中线垂直,腰线平行)1.2 具体安装方式须根据巷道实际情况确定,如下图示为各种安装方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安装必须保证横梁底面与巷道底面与巷道腰线平行,横梁的长度方向必须水平且与安装中心线垂直;并做出中线标志。
双贯通梁式双支座式半挑挂顶式T 型顶板式双托梁式半贯半托式U 型锚杆式1.3 若巷道允许使用焊机,则将横梁与描杆(支撑座)之间焊牢。
1.4 机头机尾横梁标高尺寸偏差不大于±10mm。
1.5 托轮横梁标高尺寸偏差不大于±15mm。
1.6 全部横梁水平度为千分之三。
1.7 常见的工字钢梁安装是不合理的状态有如下几种:如下图,为巷道截面图,应保持工字钢水平。
如下图,为巷道的俯视来看。
如下图,为巷道侧视图,工字钢底面应平行于巷道底面。
正确的方式为1.4,其余三种均为错误的安装方式,其中序号5为高度测量方式错误。
1.8 驱动装置、迂回装置的横梁的安装驱动装置一般由两根横梁固定,在任何情况下,两根横梁的底面必须平行于巷道底面(或腰线),横梁的长度方向一定要在水平面,且与安装中心线垂直,在水平巷安装时,两根横梁底面必须在同一水平面;在斜巷上安装时,两根横梁底面必须在与腰线平行的同一平面。
架空乘人装置安设标准

架空乘人装置安设标准(一)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标准1、架空乘人装置机头、机尾混凝土基础牢固可靠,不得出现开裂现象;驱动轮转动灵活、无异常摆动和异常响声。
主运行钢丝绳应使用表面无油的钢丝绳,其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00倍。
重锤上下活动灵活,不卡、不挤、不碰支撑架,配重安全设施稳固可靠,重锤地坑内无积水。
2、吊椅中心至巷道一侧突出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0.7m,双向同时运送人员时钢丝绳间距不得小于0.8m,固定抱索器的钢丝绳间距不得小于1.0m。
乘人吊椅距底板的高度不得小于0.2m,在上下人站处不大于0.5m。
乘坐间距不应小于牵引钢丝绳5s的运行距离,且不得小于6m。
除采用固定抱索器的架空乘人装置外,应设置乘人间距提示或保护装置。
3、固定抱索器最大运行坡度不得超过28°,可摘挂抱索器最大运行坡度不得超过25°。
运行速度超过1.2m/s时,不得采用固定抱索器;运行速度超过1.4m/s 时,应当设置调速装置,并实现静止状态上下人员,严禁人员在非乘人站上下。
4、架空乘人装置横梁严格按照设计距离进行安装,横梁需进行防腐,横梁应编号管理。
5、各乘人站设上下人平台应设置信号通信装置,且钢丝绳距巷道壁不小于1m,路面进行防滑处理。
6、架空乘人装置回风巷照明灯安装在机头机尾横梁上,机头为4盏照明灯,机尾为2盏照明灯;进风巷道可全线安装照明灯具。
7、架空乘人装置机头位置悬挂岗位责任制、司机操作规程牌板(1000mm×800mm)。
(二)架空乘人装置具备保护1、超速、打滑、全程急停、防脱绳、变坡点防掉绳、张紧力下降、越位等保护,安全保护装置发生保护动作后,需经人工复位,方可重新启动。
应有断轴的保护措施。
2、减速器应设置油温检测装置,减速机运行时,温升不得超过35°,外壳温度不得超过75°,当油温异常时能发出报警信号。
3、驱动系统必须设置失效安全型工作制动装置和安全制动装置,安全制动装置必须设置在驱动轮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猴车安装施工规
猴车是煤矿井下长距离运输人员的一种普遍的工具,属一种架空无极绳绞车,在钢索上加装吊椅乘坐人员,适用于井下斜巷及平巷人员运输,但些设备钢梁安装时岩巷帮构孔难度大,在调试过程中容易脱绳伤人,试运行时间长(由于钢丝绳扭应力无法释放,无法固定乘人吊椅,需长时间的运行使钢丝绳扭应力消除后方可上吊椅),钢丝绳弹性变形随运行时间的增大,紧尾轮在尾部滑道无法继续向后滑动,而失去紧力,钢丝绳在没有到使用极限就得被迫换绳,此设备在斜巷调试过程中存在脱绳,极大的威胁着调试人员的安全,为此采用有效的方法和必要的加装安全设施进行安装调试。
1.钢梁安装:
1.1 安装钢梁时,以巷道腰线为基准线,根据设计高度和设计间距确定横梁的安装位置。
(中线垂直,腰线平行)
1.2 具体安装方式须根据巷道实际情况确定,如下图示为各种安装方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安装必须保证横梁底面与巷道底面与巷道腰线平行,横梁的长度方向必须水平且与安装中心线垂直;并做出中线标志。
双贯通梁式
双支座式
半挑挂顶式
T 型顶板式
双托梁式
半贯半托式
U 型锚杆式
1.3 若巷道允许使用焊机,则将横梁与描杆(支撑座)之间焊牢。
1.4 机头机尾横梁标高尺寸偏差不大于±10mm。
1.5 托轮横梁标高尺寸偏差不大于±15mm。
1.6 全部横梁水平度为千分之三。
1.7 常见的工字钢梁安装是不合理的状态有如下几种:
如下图,为巷道截面图,应保持工字钢水平。
如下图,为巷道的俯视来看。
如下图,为巷道侧视图,工字钢底面应平行于巷道底面。
正确的方式为1.4,其余三种均为错误的安装方式,其中序号5为高度测量方式错误。
1.8 驱动装置、迂回装置的横梁的安装
驱动装置一般由两根横梁固定,在任何情况下,两根横梁的底面必须平行于巷道底面(或腰线),横梁的长度方向一定要在水平面,且与安装中心线垂直,在水平巷安装时,两根横梁底面必须在同一水平面;在斜巷上安装时,两根横梁底面必须在与腰线平行的同一平面。
若驱动装置为落地安装,则必须按照设计图做好设备基础,基础中心线与乘人装置安装中心线必须一致。
迂回装置一般由三根横梁构成,请根据图纸中尺寸安装。
如果机头、机尾上方空间足够,可以机头上方与横梁平行方向预装两根工字钢(比横梁宽)以便于机头、机尾的吊装,也能方便后续的维修。
2 钢丝绳预加紧力释放扭应力(2块 4-8h 检查增加)
由于猴车钢丝绳属于一种无级绳绞车钢丝绳,一根钢丝绳两端叉接后,在紧力的作用下,同象捻的钢丝绳会产生很大的扭应力,由于两端叉接钢丝绳扭应力无法消除,钢丝绳在运行中由于扭应力的存在,不停地发生自转,会把固定在钢丝绳的吊椅旋起,在运行中产生刮帮现象,另外由于钢丝绳的自转而与托绳轮产生磨擦旋转力使钢丝绳脱出绳槽。
在有条件的矿可在编绳前对钢丝绳进行必要的扭应力预释放,使钢丝绳安装到设备上运行时不产生自转,将钢丝绳在地面开阔地方一端固定,一端加1.5
倍与猴车重载时的紧力拉动,并让其自由旋转释放扭应力,反复拉动数次,直到钢丝绳在拉力的作用下不产生自转为止,然后下放到井下进行上绳,可减少猴车空运行时间。
3.插接钢丝绳
3.1 放绳的方法
放钢丝绳时,必须保证不得让钢丝绳发生扭曲变形,但不能让钢丝绳呈螺旋状扭转,否则,钢丝绳将会在运行时产生自旋现象,并无法消除。
先将整卷钢丝绳平放在能旋转的支架上,然后将绳头固定在上端机头/机尾的横梁上,拉着钢丝绳中部渐渐往下接至下端机尾/机头,整个过程必须通过钢丝绳卷筒的旋转来放绳。
注意事项:在斜巷往下放绳时,一定要给钢丝绳卷筒加装可告的制动装置,一盘使用木板或枕木直接压制,以防止钢丝绳卷筒旋转过快而使钢丝绳扭曲变形,从而发生架空乘人装置损坏或人身安全伤害。
3.2插接钢丝绳
3.2.1插接前必须用葫芦将钢丝绳预拉后,确定钢丝绳实际所需长度,预拉的方法是:将尾轮置于导轨的最前端,在机头处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拉葫芦固定,再用葫芦收绳至拉紧状态,然后确定钢丝绳的实际需要长度,采用不变径接法,插接长度为钢丝绳直径的1000-1200倍。
不不将钢丝绳预拉,将会导到尾轮导轨长度不够的后患。
如果受现场条件限制,导轨长度不够长时,采用下述方法将钢丝绳预紧,可以使钢丝绳在运行过程中基本不会再伸长或伸长量很小;接绳前将钢丝绳的两端头分别用葫芦拉紧,葫芦的接紧力不超过钢丝绳的破断拉力的六分之一(因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为6)要达到运行时基本不伸长或伸长量很小,则每次拉紧时间为20小时以上,拉紧天数在二天以上。
注意固定钢丝绳端头的绳卡不能太紧
或太松,若太紧则容易损伤钢丝绳,太松则卡不紧。
3.2.2确定钢丝绳的实际长度,将两端各距绳端1000D(D为钢丝绳直径)位置用软铁丝扎住;将两端接头部分的绳股分开用麻线将各股的钢丝绳头缠住,割掉麻芯,每端各錾掉3股,然后正对交叉;将两头靠拢拉紧,去掉事先捆扎的铁线箍,以一端留下的3股分别代替另一端被錾断的3股,注意各对应股的捻向不能弄错,两端留下的3股分别向前捻进,同时被暂断的3股分别向后退散,向前捻进时,必须用力将绳股压入股沟,保持捻距不变,互相捻进的钢丝绳长度称为摩擦长度,保证摩擦长度大于1米,各钢丝股的摩擦长度须保持一致。
将后退和捻进的两端各股头各留下75D,多余的錾掉,将各接头处的股索头插入钢丝绳的中心时,应将接头处要插入钢丝绳中的股索分别从钢丝绳中穿过,让两股绳压住要插入绳芯中的股索;将要插入钢丝绳中的股索头调直,并将錾下的绳芯纤维缠在上面,以填补钢丝绳中心的缝隙,但缠上纤维后,其直径不能太精,否则股索插入后,会造成钢丝绳股间缝隙过大,插头容易从缝隙中冒出来,缠上纤维后,股索直径可按下式计算。
股索直径=钢丝绳直径*0.36
4.驱动装置与迂回装置安装
4.1驱动装置的安装
4.1.1 将驱动装置底板减速机输出轴位置画上中心线。
在安装时,将底板上的中心线与横梁中心线对齐。
4.1.2 核对减速机、电机、工作制动器型号是否与图纸要求相符。
4.1.3 安装减速机、电机、工作制动器,保证安装要求。
4.2 迂回装置的安装
4.2.1 安装导轨:先确认迂回轮架上两对滚轮的最大间距,再将一根导轨
固定在横梁上,固定位置为导轨侧表面到安装中心线的距离等滚轮间的最大间距的一半加上约2mm的滑动间隙(取两端和中间多点测定),将另一根导轨安放在横梁上离中心线的距离比另一根运一点,以不妨碍吊装迂回轮为准且不固定。
4.2.2两侧导轨安装的中心线直线度不大于1/1000,两中心线相对于架空乘人装置中心线的平行度不大于0.5/1000,两中心线的高度差为3mm。
4.3.3利用原巷道上方预布的梁,并挂好吊装用的手拉葫芦两套,将迂回轮装置吊起,移动另一根未固定的导轨,将滚轮放入导轨,调整好间隙后,再将两根导轨与横梁用螺栓紧固。
迂回轮装置中的滚轮在轨道滚动灵活。
4.3.4 安装紧小车、滑轮组和重锤及单滑轮。
4.3.4.1 安装前必须将减速机加满润滑油;详细见减速机说明书。
4.3.4.2 按图示要求安装好滑轮组、单滑轮。
紧钢丝绳头与紧小车卷筒固定可靠,卷筒定位插销必须插牢。
5.托绳轮/压绳轮、钢丝绳、重锤安装
5.1 托绳轮/压绳轮的安装(开机精调轮)
5.1.1先将托绳轮/压绳轮与吊架装配好;
5.1.2 安装托轮与吊架组件时,应将横梁上的安装中心线标记至托轮轮衬中心线的距离为钢丝绳间距的一半,并使托绳轮轮槽圆周面与横梁垂直;
5.1.3对于不符合安装要求的横梁(如横梁不水平,不与安装中心线垂直),则在安装托轮吊架组件时,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旋转吊架或改制吊架等),保证托轮的位置正确,托轮固定后,两端面必须在竖起平面,并确保安装后的钢丝绳在托轮轮槽中心。
5.1.4????压绳轮(变坡点除外)轮槽表面只接触钢丝绳即可,不需要压紧钢丝绳,钢丝绳通过托压时,钢丝绳必须从托压轮轮衬轮槽中心线通过。
直线段钢丝绳从头至尾必须为直线,不能有人为弯曲变坡现象;将钢丝绳架上后,空运行24小时后,再检查各托绳轮是否位于轮槽中心,再将托绳轮下调至合适位置。
5.1.5变坡点托压轮,必须调整各轮,使钢丝绳通过变坡点成弧线,而不能为折线。
5.1.6变坡点与驱动轮出绳处的有效距离不小于6m。
5.1.7各轮安装精度
5.1.7.1安装后在同侧的所有托绳轮和压绳轮,其钢丝绳与托轮和压轮槽中心线应重合,并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其偏差不大于2mm;
5.1.7.2安装后在侧的所有托绳轮和压绳轮,各轮槽顶面高差不应大于2mm;
5.1.7.3 所有托压轮轴均需保证处于水平状态。
否则会造成钢丝绳向轮体侧或外侧掉落而损坏架空乘人装置或发生人身安全伤害。
5.2安装转弯装置
5.2.1依据转弯装置横梁安装图检查转弯装置横梁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整改;
5.2.2在横梁上做好安装中心线的标记;
5.2.3安装吊架及转弯轮固定板;
5.2.4安装转弯轮及双压绳轮;
6.安装钢丝绳及紧钢丝绳。
6.1插接好钢丝绳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置
1.钢梁安装
2.钢丝绳预加紧力释放扭应力
3.尾轮定位及钢丝绳紧
4.托绳轮调整
5.机械防脱绳装置和机械捕绳装置的安装
6.电气部件安装
. . . .
测量器具:
1.水平度坡度测量多功能坡度测量仪
2.钢丝绳扭力释放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