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合集下载

数字指示秤

数字指示秤

3.4.2 3.4.3
使用中检验的最大允许误差,是首次检定最大允许误差的两倍。 净重值的最大允许误差
最大允许误差均适用于除皮后的净重值,预置皮重值除外。 3.5 称量结果间的允许差值 不管称量结果如何变化,任何一次称量结果的误差,应不大于该秤量的最大允许误 差。 3.5.1 重复性
对同一载荷,多次称量所得结果之差,应不大于该秤量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3.5.2 偏载
5.1.4 5.2
若已确定秤的使用条件和地点,则应检查其是否合适。
2.4
使用中检验 检验使用中的秤是否符合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使用是
否正确、可靠。通常使用中检验是一种监督性检验。
第 1 页,共 13 页
JJG539-1997
3
计量和技术要求 划分等级的原则 准确度等级
3.1
3.1.1
准确度等级和符号见表 1。 表1
中准确度级 普通准确度级
4.2.1
检定标志的位置应当是: a.不破坏标志就无法将其拆下; b.标志容易固定; c.在使用中,不移动秤就可以看见标志。 4.2.2 25mm。 5 首次检定 只有当秤(含进口秤)通过了定型鉴定或样机试验,并取得了制造许可证,才可进 行首次检定。首次检定应进行下述检查和测试。 5.1 外观检查 检定前对秤进行下列目测检查: 5.5.1.1 5.1.2 5.1.3 法制计量管理标志 固定
注:首次检定包括: a.新制造、新安装秤的检定; b.进口秤的检定。
2.3
随后检定 首次检定后的检定。
注:随后检定包括: a.周期检定; b.修理后检定; c.新投入使用强制检定的秤使用前申请的检定; d.周期检定有效期未到前的检定。该检定通常是根据被检单位或使用者的要求,或是由于某 种原因,印封或铅封失效。

数字指示秤检定操作规程

数字指示秤检定操作规程

数字指示秤检定操作规程一、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保证检定时操作程序规范化,使检定结果准确可靠,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程序适用于中准确度级、普通准确度级的数字指示秤的首次检定,随后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二、技术依据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三、技术要求及检定条件技术要求:按照JJG539-1997规程要求进行检定。

环境条件:1、环境温度:常温2、相对湿度:小于85%四、使用主要仪器及配套设施五、检定程序5.1检定前的准备5.1.1收录被检秤的技术参数:Max、准确度等级、分度值(是否多分度值)、生产厂家,了解有关检定信息(是否首次检定、随后检定、使用中检验),必要时向用户索取技术资料和使用说明书。

5.1.2组织计量标准设备:Max <1t的秤,组织等于Max的M1级砝码;(建议Max v 10t全部用砝码检定)Max > 1t的秤,一般组织50% Max的M1级砝码。

应能组合成Min、500e (或50e)、2000e (或200e )、50% Max、Max 的砝码组合。

组织m支e的M1级附加砝码(应有15个0.1e的小砝码)。

5.1.3搬运、装卸砝码时应轻拿轻放,保护砝码不受损坏和注意搬运人员安全;装载设备吊装大砝码时,检定人员应将安全注意事项与装载人员进行勾通,并遵守有关安全规则,确保砝码不受损坏和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5.2首次检定5.2.1外观检查:按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5.1.1〜5.1.4条款对被检秤进行目测检查。

5.2.2称量测试:5.2.2.1测试前的准备:a、移动式的秤应在平板或平台上进行测试,并调整水平;b、检查秤的供电情况,对首次使用的电源要用电测仪器测量电源参数,供电质量应符合秤的使用要求;c、不大于10 t的秤预加一次载荷到Max,Max》0t的秤可用>50% Max载重车辆往返通过承载器》3次,试验后应检查秤的承重机构、显示等有无异常变化,卸载后秤的指示一般为0。

jjg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解读

jjg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解读

jjg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解读一、概述JJG 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是我国对数字指示秤进行检定的主要规范标准。

该规程在原JJG 539-1997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增加了7项内容,修改了3项,并删除了1项。

这一规程旨在确保数字指示秤在贸易结算等领域的应用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计量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主要变化内容1. 法定计量单位:新规程明确规定,数字指示秤必须使用千克等法定计量单位。

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计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防止因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而引发的计量混乱和误差。

2. 修订内容:与原JJG 539-1997相比,新规程在内容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完善。

这些修订涵盖了从秤的分类、技术要求、检定方法到结果表达等多个方面,使规程更加完善、科学和实用。

3. 增加和删除内容:新规程在原基础上增加了7项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涉及技术要求、检定项目、检定方法等方面,使得规程更加全面和细致。

同时,新规程还删除了1项内容,这一删除主要是为了简化流程,提高可操作性。

4. 修改内容:新规程对3项内容进行了修改。

这些修改涉及到了计量性能要求、检定方法等方面,通过修改这些内容,使得规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能满足数字指示秤的检定需求。

三、主要内容解读1. 计量性能要求:新规程对数字指示秤的计量性能提出了明确要求。

例如,对于最大允许误差、最小分度值等关键指标,规程都给出了具体数值范围。

这些要求是确保数字指示秤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2. 检定方法:新规程详细规定了数字指示秤的检定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直接比较法、替代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全面评估数字指示秤的性能,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结果表达与判定:新规程明确指出,在对数字指示秤进行检定时,应将测量结果以法定计量单位的形式表达。

同时,规程还给出了判定规则,通过对比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确定数字指示秤是否符合要求。

四、总结JJG 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是我国对数字指示秤进行检定的核心规范。

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施加相当于zui大秤量80%的标准载荷,秤垂直起吊后在360°范围内每旋转0°,同一载荷在不同位置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5.5规定的该秤量的zui大允许误。
注:适用于能进行旋转的吊秤
5.7鉴别阈
在处于平衡稳定的秤上,轻缓地放上或取下一个等于实际分度值1.4倍(1.4d)的附加载荷,此时秤的示值应发生明显地改变。
5.8置零准确度及除皮准确度
置零后或者是除皮后,置零装置和除皮装置对称量结果的影响应在±0.25e范围内,对于多分度秤e应为e1。
JJG539—2015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电子衡器类zui大允许误差:
检定的zui大允许误差
表4给出了检定加载或卸载时的zui大允许误差。
检定加载或卸载时的zui大允许误差
JJG539—2015
检定zui大允许误差
用检定分度值e表II
±0.5e
0≤m≤500
0≤m≤50
56称量结果间的允许误差
无论称量结果如何变化,任何单次称量结果的示值误差应符合5.5规定的给定载荷下的zui大允许误差。
561重复性
同一载荷多次称量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5.5规定的秤在该载荷下zui大允许误差的值。
62偏载
同一载荷在不同位置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5.5规定的该秤量的zui大允许误。
56.3旋转
±1.0e
500<m≤2000
50<m≤200
±1.5e
2000<m≤10000
200<m≤1000
5.5.2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査的zui大允许误差
后续检定的zui大允许误差应执行检定的规定;
使用中检查的zui大允许误差应是表4规定的相应秤量下检定zui大允许误差的两倍。
5.5.3zui大允许误差亦适用于除皮后的净重值,预置皮重值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的具体内容如下:
1.准确度等级的划分:根据数字指示称的准确度要求,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如0.1级、0.2级、0.5级、1级等。

2.计量性能要求:包括最大允许误差、最小称量、稳定性等。

最大允许误差是数字指示称在称量点上的允许误差,最小称量是数字指示称能够准确测量的最小质量,稳定性则表示数字指示称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计量性能不变的能力。

3.检定分度值:检定分度值是指数字指示称的刻度值,它反映了数字指示称的精度。

检定分度值越小,说明数字指示称的精度越高。

4.引用文件和术语:为了确保数字指示称的计量准确性,需要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如JJG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术语和计量单位。

5.概述:对数字指示称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是为了确保数字指示称的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规范,对数字指示称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指示秤校验规程

数字指示秤校验规程

数字指示秤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数字指示秤校验的操作,确保数字指示秤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中准确度等级和普通准确度级的数字指示秤(以下简称秤)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数字指示秤主要有电子案秤、电子台秤、电子吊秤和固定式电子秤四种类型。

3.0供电电源按照制造厂商技术说明书中规定的供电方式接通被测秤的电源。

4.0环境条件应在环境温度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一般为-10ºC~40ºC,温度变化一般不超过5℃/h。

5.0校验方法5.1外观检查计量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标识应标注在秤的明显易见位置,并应表示在永久固定于秤体的铭牌上,或在秤自身不可拆卸的部分上。

标志和标识必须清晰可辨、牢固可靠。

由不同制造商生产的称重指示器和称重传感器组成的秤,则每个独立单元应有各自的说明性标识。

5.1.1计量法制标志内容:a)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标志和编号;b)检定合格标志(适用于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5.1.2计量器具标识内容:a) 制造厂名称;b) 秤的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c) 准确度等级标志;d) 最大秤量,可表示为Max,多分度秤可表示为Maxi:.../.../...;e) 最小秤量,可表示为Min;f) 检定分度值,可表示为e,多分度秤可表示为ei:.../.../...,实际分度值,可表示为d;g) 检定分度数,可表示为n;h) 工作温度范围;i) 限制使用场合的特殊说明:若n>3000时,应注明“不允许室外使用”;j)封签是否完好,铅封的直径应不小于5mm,并且有相关标识。

5.2检定前的准备a)开机预热,预热时间等于或大于制造厂商规定的预热时间,一般不超过30 min;b)带水平调整装置的秤,应将秤调整到水平位置;c)对于可旋转的秤,测试前应将秤调整到处于自由悬挂状态;d)预加载一次到接近最大秤量或确定的安全最大载荷,卸除全部载荷;5.3每项检定结束后,在进行下一项检定前,应有必要的恢复时间。

数字指示秤检定操作规程

数字指示秤检定操作规程

数字指示秤检定操作规程一、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保证检定时操作程序规范化,使检定结果准确可靠,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程序适用于中准确度级、普通准确度级的数字指示秤的首次检定,随后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二、技术依据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三、技术要求及检定条件技术要求:按照JJG539-1997规程要求进行检定。

环境条件:1、环境温度:常温2、相对湿度:小于85%四、使用主要仪器及配套设施五、检定程序5.1 检定前的准备5.1.1 收录被检秤的技术参数:Max、准确度等级、分度值(是否多分度值)、生产厂家,了解有关检定信息(是否首次检定、随后检定、使用中检验),必要时向用户索取技术资料和使用说明书。

5.1.2 组织计量标准设备: Max≤1t的秤,组织等于Max的M1级砝码;(建议Max<10t全部用砝码检定)Max>1t的秤,一般组织50% Max的M1级砝码。

应能组合成Min、500e(或50e)、2000e(或200e)、50% Max、Max的砝码组合。

组织m≥2e的M1级附加砝码(应有15个0.1e的小砝码)。

5.1.3 搬运、装卸砝码时应轻拿轻放,保护砝码不受损坏和注意搬运人员安全;装载设备吊装大砝码时,检定人员应将安全注意事项与装载人员进行勾通,并遵守有关安全规则,确保砝码不受损坏和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5.2 首次检定5.2.1 外观检查:按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5.1.1~5.1.4条款对被检秤进行目测检查。

5.2.2 称量测试:5.2.2.1 测试前的准备:a、移动式的秤应在平板或平台上进行测试,并调整水平;b、检查秤的供电情况,对首次使用的电源要用电测仪器测量电源参数,供电质量应符合秤的使用要求;c、不大于10 t的秤预加一次载荷到Max,Max≥10t的秤可用≥50% Max载重车辆往返通过承载器≥3次,试验后应检查秤的承重机构、显示等有无异常变化,卸载后秤的指示一般为0。

JJG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JJG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J J G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539—2015数字指示秤Digital Indicating Weighing Instruments(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归口 单 位 : 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济南市计量检定测试院永康市华鹰衡器有限公司本规程委托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Digital Indicating Weighing Instruments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伟(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池辉(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陆品(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赵力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参加起草人:刘平(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李峻(济南市计量检定测试院)潘发兴(永康市华鹰衡器有限公司)目录引言本规程是对JJG 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进行修订。

本规程在编制格式上执行了JJF 1002-2010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与JJG 539-199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有以下不同:——增补了与计量检定相关的一些必要的术语,修改了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中注的内容(见);——规定了数字指示秤必须使用的法定计量单位(见);——在通用技术要求中增补了一致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见6);——在计量器具标识中增加了限制使用场合的特殊说明:若n>3000时,应注明“不允许室外使用”(见6.5.2);——增加了环境条件的要求(见);——增加了检定项目一览表(见);——称量检定中删除了50%最大秤量点;——明确了吊秤称量测试施加载荷的方法(见7.5.7);——明确了扣除皮重的皮重值的选取(见7.5.9.1);——修改了重复性检定的要求(见7.5.10);——删除了称量滚动载荷的秤的检定内容;——提供了检定记录格式和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见附录A、B、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JJG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的应用和思考)
JJG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以下简称“新规程”)自2017年5月30日实施以来已近两年时间。

在实际检定工作中,笔者发现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新规程的要求有差别,并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对新规程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大家探讨。

“计量的安全性”问题
新规程6.1条计量安全性是这样要求的:秤不应具有易于做欺骗性使用的特性,在其明显易见位置应注明“本秤不具备欺骗性使用的特征”的字样;禁止任何不破坏铅封就能对秤进行与计量性能有关的参数调整,经检定合格后必须加检定机构的铅封。

但是,在实际检定工作中发现,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所使用的数字指示秤绝大部分不符合新规程有关计量安全性的要求,其具体情况如下:
1.“本秤不具备欺骗性使用的特征”的问题
市场上绝大部分的数字指示秤都没有在其明显易见位置注明“本秤不具备欺骗性使用的特征”的字样,即使有这样的“字样”,也是标注在秤的背面非明显易见的位置。

因此,建议新规程细化这项规定,要求该字样与秤的称量显示屏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对该字样的字体大小要有明确规定。

2.秤体上“铅封”的问题
检查中未注明“字样”的商家的数字指示秤,绝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显示屏上的数字键输入密码并进行简单的操作,以达到修改与计量性能有关参数的目的,这个过程不需要破坏“铅封”,而这些密码和操作方法很容易从秤的销售商那里得到的,所以这些秤体上的“铅封”就是一个摆设,即使加上检定机构的铅封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3.上述数字指示秤都具备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标志和编号
如果在计量性能符合规程要求的情况下,针对以上存在的两点问题对“计量的安全性”做出否定结论,这将导致市场上相当数量的“数字指示秤”不合格。

如果回避“计量的安全性”的问题,这又违背了“新规程”的初衷。

“计量器具标识内容”问题
1.“检定分度数”的问题
新规程6.4.2条h)要求标注检定分度数n,k)若n大于3000时,应注明“不允许室外使用”。

但是,实际上绝大部分数字指示秤没有这样的标注。

2.“最大皮重值”的问题
新规程6.4.2条i)要求标注最大皮重值,并且与最大皮重值有关的检定项目有“除皮准确度”和“除皮后的称量”。

但是,在实际检定工作中没有发现一台数字指示秤标注有“最大皮重值”。

检定人员为了完善检定原始记录,不得不假设一个个“最大皮重值”,从而计算出一排排假设的数据;
3.“工作温度范围”的问题
新规程6.4.2条和7.2.1条要求标注工作温度范围一般为-10℃~40℃。

但是,实际检定情况还是没有这样标注的字样。

“检定结果的处理”问题
1.新规程既没有说明判定检定合格的具体判定原则,也没有说明新规程实施前后生产的秤在检定结果的处理上有无区别对待。

例如,两台分别是2017年5月30日前后生产的数字指示秤,按照检定规程的要求,每台秤的检定项目都有10项。

怎么判定合格与否在规程中没有详细说明。

但是,在实际检定工作中又必须做出判定,笔者的判定原则是在“计量性能检定”项目中,如果有一项不合格就判定该秤为不合格,对通用技术要求的检定项目(特别是计量的安全性)只好放宽判定,否则,市场上绝大部分的数字指示秤都要被判定为不合格。

但是,这样的判定原则有违新规程制定的要求。

2.新规程7.6.1是这样要求的“经首次检定或后续检定合格的秤,发给检定证书或贴检定合格标志,并施加检定机构的铅封”。

针对这一条笔者的看法是:其一,检定合格的秤必须发给检定证书和检定合格标志,而不是二者选其一;其二,粘贴检定合格标志应该有具体要求,而不是随意张贴在哪里都可以,应该要求秤的制造商在明显易见的位置预留出规定尺寸的空白,专门用来粘贴检定合格标志;其三,秤的显示仪表应该设计一个专门用于计量性能参数调整的开关(一般称为标定开关),并在这个开关上安装可以加铅封的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