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储量估算的新方法

合集下载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分析与找矿模型探讨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分析与找矿模型探讨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分析与找矿模型探讨作者:胡永才来源:《硅谷》2014年第23期摘要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属于一个近年来找矿中发现的超大型矿床之一,到目前为止探明的夕卡岩型矿体中铜、银、金、铅、钼、锌储量均达到大型规模以上。

在本文研究中向简要分析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并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及本人多年考察资料整理分析甲玛铜多金属矿成矿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甲玛铜多金属矿找矿模型。

关键词甲玛铜多金属矿;成矿因素;找矿模型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3-0175-01青藏高原地区拥有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复杂且岩浆活动频繁,因此造就了本地区丰富的成矿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比较典型的多金属成矿地带。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首次发现了大型多金属成矿区——甲玛铜多金属矿,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像,矿找工作一直以来进展缓慢。

在本文研究中收集相关研究文献资料,重点针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因素与找矿模型进行分析,旨在为以后甲玛铜多金属矿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1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西藏地区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整体上由北向南依次分布四个不同的次级构造单元,即:班戈(早燕山期陆缘岩浆弧)——措勤(晚燕山期弧后盆地)——念青唐古拉断隆——冈底斯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陆缘岩浆弧)[1]。

本文研究中选取的甲玛铜多金属矿主要位于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的中段偏北部地区。

相关矿区勘查文献报道,甲玛铜多金属矿中主要的矿体为夕卡岩型的铜多金属矿体以及角岩型的铜钼矿体。

夕卡岩型的铜多金属矿体主要处于出露地层,一般集中在白垩统林布宗组(K1l)砂板岩、角岩以及上侏罗统多底沟组(J3d)灰岩、大理岩底板位置;而角岩型的铜钼矿体则主要位于林布宗组角岩层,而在少量的岗斑岩脉也有铜钼矿化现象。

2 甲玛铜多金属矿区成矿分析西藏的甲玛铜多金属矿是在多个地质板块相互撞击下形成的伸延结构,在较厚的地壳下部或者上地幔的局部熔融花岗岩浆经不同走向的断裂通道上侵,在这个过程中在花岗岩的岩浆顶部、内外接触地带变形成了一个细脉浸染型的矿化斑岩型矿床,而从岩浆活动的中心地带向外逐渐外延过程中含有矿气液,沿着多底沟组、林步宗组接触地带或者经岩体外接触地带而进入,当和多底沟组中的中厚层灰岩接触之后,便形成了矽卡岩及铜多金属矿床。

多金属矿资源利用研究——以甲玛铜多金属矿为例子

多金属矿资源利用研究——以甲玛铜多金属矿为例子
资源 利用研究
— —
以 甲玛铜 多金属矿 为例子
李 明 俭
( 双鸭 山新时代矿业有限公 司, 黑龙江 双鸭 山 1 5 5 1 0 0 )
摘 要: 西藏 甲玛铜 多金属矿赋存 着 c u 、 Mo 、 P b 、 z n 、 A u 、 Ag等多种金属组分 , 同时 , 伴 生石榴石 资源和硅灰石 。这两种伴 生矿 石的 储 量是 十分丰富的 ,其 中石榴 石是 以钙铝榴石和钙铁榴石 为主的。但是在我 国的矿产开采和利 用技 术发展过程 中这 些资源尚未综合利 用。 这就造成 了很 大的 经济损失和污染环境。本文就矽卡岩型矿床 下的石榴石和硅灰石的地质特征 , 综合利用产生的效益、 市场需求等方 面进行初 步探 讨 , 并提 出综合利用方 面的建议 。 关键 词 : 多金 属 矿 资源 ; 甲 玛铜 ; 利 用
矿产资源是 人 类生存和 发展的 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 矿中用手挑出直径大于 2 e m 的围岩、 夹石及其他杂贡混 ^ 物, 使矿石达 过程中能够利用的有用组分有限的, 所以在利用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 到 人工富集的目的。 然后是 帅选分离, 可以根据破碎成度所留下的细碑 l 勿 挥矿产资源的效用, 得到最大的利益。甲玛铜多金属矿是—个 c u为主 , 来进行筛选。浮选分离是可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分离 , 根据浓度来进行分 共生 Mo和 P b ,伴生 Z n 、 A u 、 A g等有用组分的多金属和非金属的矿床 析。硅灰石针状粉超细粉淬力 Ⅱ 工没备主要有冲击式杉 } 礴 . 、 气流磨 、 搅拌 组合系列 , 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 、 斑铜矿 、 方铅矿 、 闪锌矿 、 黄铁矿 、 磁黄 磨、 振动磨。目前超细粉碎的方法主要是机械粉碎, 该法生产的超细颗粒 铁矿、 辉钼矿等 , 非金属矿物主要包括石榴子石 、 透辉石 、 钙质斜长石 、 硅 产量大 、 成本低、 工艺简单。经过这四个流程可以更进一步的对硅灰石进 灰石等。 行回收利用。 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来看硅灰石的开发利用, 由于硅灰石具 有针状、 纤维状晶体形态和白度高等一系列优异特陛, 可广泛应用在陶 1 甲玛铜 多金属矿 中石榴 石和硅 灰石的特 征 1 . 1 石榴石的基本特征 瓷、 化工、 冶金 、 建筑、 机械 、 电子、 造纸、 汽车、 农业等部门。 应用领域、 主要 陶瓷工业釉面砖、 卫生瓷、 日 用瓷 、 美术瓷 、 电力瓷 、 高频低损耗无 石榴石产于块状矽卡岩的下部 , 是 以单矿脉的形式存在于大理岩中 用途有 : 的, 它的形状主要呈针状 、 丝状、 鳞片状或纤维状产出 , 其所组成的集合体 线电瓷 、 化工陶瓷 、 釉料 、 色料等; 化工工业油漆 、 涂料 、 颜料、 橡胶 、 塑料的 常成致密块状。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超大型矿床 , 而作为矿体夹石的主要非 充填料等。 3综合利 用下所带 来的效 益分析 金属矿物石榴石的睹量也十分巨大 , 在很多的矿体中都能够勘探到石榴 石 的存在。另外 , 石榴石矿石结构构造多呈 自形、 半 自形粒状 , 粒径多数 3 . 1 综合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 在甲玛铜多金属矿矽卡岩型矿石中,石榴石和硅灰石作为主要的脉 1 ~2 0 m m之间。石榴石是甲玛矿床中主要的矽卡岩矿物, 可见石榴石矽 —部分在采矿过程中作为废石排放至废石场中, 其余大 卡岩 , 颜色变化多 , 以绿色和黄绿色为主, 成分以钙铝榴石和钙铁榴石为 石矿物组分之一 , 部分在选铜过程中与其他脉石矿物堆放一起 , 作为尾砂被排放至尾矿库 主。 中。这样就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因未进行综合回收, 每年损失石榴石 1 2硅灰石的基本特征 同样的对于超大新矿床的甲玛铜多金属矿中的硅灰石的成分也是 和硅灰石的储量各自大约 1 0 万吨。由于综合利用工作滞后, 造成企业经 很高的, 储量巨大。 硅灰石矿体夹石 , 在多数的钻孔中可见到 , 厚度变化较 济利益的巨大损失, 在世界石榴石和硅灰石需求量不断增长的今天, 这是 进行二次利用 , 大, 4 . 2 1 4 8 .7 m, 大音 . 夹石厚都在 4 ~ 6 m之间 , 平均厚约 1 1 . 7 m 。 硅灰 十分 瞄的。所 以经过了综合利用将可以节省很多资源, 石与石榴石是类似的分布状况, 它们分不在同一范围内, 产于块状矽卡岩 带来更I 大的经济效益。 3 2综合利用带来的环境效益 的下部 , 并 以单矿脉的形式存在于大理岩中。硅灰石的矿石构造有两种 : 作为主要脉石矿物的石榴石和硅灰石作为废石或者尾砂被堆放在尾 块状和条带状。硅灰石矽卡岩 中有矽卡岩条带 , 主要由石榴石、 透辉石等 大大增加了尾矿库的负担 , 当堆放量超过尾矿库的承受压力时, 组成 , 为矿石中主要构造形式。硅灰石是甲玛矿床中主要的矽卡岩矿物 , 矿库 中, 易发生泥石流, 形成巨大的地质灾害, 危害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 可见硅灰石矽卡岩, 含量>9 0 % 以上 , 这 也是与石榴石相 同的, 它与石 外尾矿库中有大量的有害元素 , 一 旦尾矿库溃坝, 这些有害元素就会伴随 榴子石、 透辉石等共生。 泥石流而下 , 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地表水、 地下水和周围农 田、 土地 , 2综合利用的方法 并进步污染了农作物, 经挥发也污染空气。相反, 如果j 物得到合理 2 1对于石榴石综合利用的方法分析 不但能够变废为宝, 提高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 还能 甲玛石榴石呈大小不等的结晶颗粒, 具有硬度适中、 熔点高 、 化学稳 的综合利用,

Micromine软件在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以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为例

Micromine软件在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以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为例

Micromine软件在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以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为例发布时间:2022-11-27T07:24:13.65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5期作者:任绍渊唐钰镇[导读] Micromine软件是可以应用于整个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过程的软件,任绍渊唐钰镇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拉萨市 850200摘要:Micromine软件是可以应用于整个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过程的软件,其功能涵盖了固体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矿体三维建模、矿体品位及资源量估算等方面,该软件是基于数据“层”模型、数据流“池”技术实现不同阶段的数据模型、数据操作的一体化工作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各种先进的软件在矿山地质勘查工作中得到不断应用及实践。

其具有勘查线生成与编辑、地质块段法资源量计算、剖面法资源量计算及各类图件制作、输出的功能,基于本文而言,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复杂矿体资源量计算中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关键词:Micromine软件,资源量估算,甲玛矿区1矿体特征甲玛矿床是由产于深部隐伏的斑岩型钼(铜)矿体、围绕斑岩体并沿下白垩统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与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灰岩-大理岩层间构造带产出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产于斑岩体上部裂隙系统中的角岩型铜钼矿体以及产于外围构造破碎带中的独立金矿体构成的“四位一体”矿体组合形式。

斑岩型矿体主要受控于矿区褶皱、断裂构造,矽卡岩矿体主要受岩体接触带以及推覆构造导致的层间扩容空间控制,角岩矿体主要受控于斑岩体侵位过程中导致顶部脆性角岩破碎产生裂隙系统,而外围独立金矿体主要受岩体外围的张性断层控制。

依据赋矿围岩不同,甲玛矿区共划分出13个矽卡岩矿体,受推覆构造控制的矽卡岩矿体有2个;受滑覆构造控制的矽卡岩矿体11个;3个角岩矿体以及2个斑岩矿体。

矿床整体赋存海拔标高处于5300-3420m之间,是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2 Micromine软件应用分析2.1资源量估算方法本次估算基于Micromine软件,运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但不同矿体类型采用的地质统计学方法有所不同。

西藏自治区甲玛矿区牛马塘矿段铜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简析

西藏自治区甲玛矿区牛马塘矿段铜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简析

西藏自治区甲玛矿区牛马塘矿段铜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简析本文主要根据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牛马塘矿段铜多金属矿勘探工作成果,对牛马塘矿段铜多金属矿控矿构造进行简要分析。

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构造控制,同时在矿床形成后对矿床起到了改造作用。

标签:西藏甲玛构造特征控矿构造1矿床地质特征甲玛矿区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板片中南部。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亦称拉萨微型陆块,南北分别为班公湖-怒江、雅鲁藏布江两条缝合带围限,更北为羌塘-三江地体,更南为印度板块。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被动陆缘期的碎屑-碳酸盐岩系,包括上侏罗统多底沟组,下白垩统林布宗组以及少量第四系。

矿区的矽卡岩型矿化发生于岩体与上侏罗统多底沟组接触带附近,以及和岩浆热液导通的多底沟组和林布宗组界线的层间破碎带,角岩型矿化主要发生在下白垩统林布宗组受岩浆热液影响而发生角岩化的部位。

2控矿构造简析2.1大地构造环境根据矿区内花岗岩采样及化学分析结果,在构造判别图解SiO2-TFeO/(TFeO+MgO)中,甲玛花岗斑岩投点于后碰撞造山环境区域,从野外地质产状来看,甲玛花岗斑岩的产出受区域挤压构造运动的控制,主要表现在:(1)花岗斑岩单个岩体沿NNW 向构造展布,明显主要受控于近NNW向的拉张走滑构造控制;(2)甲玛花岗斑岩分布整体呈近东西向,平行于雅江缝合带,整体受控于亚洲-印度大陆碰撞运动,是后碰撞造山期的产物。

2.2推覆构造2.2.1 红-塔背斜该背斜是本矿区的主褶皱,轴迹呈北西向,位于一号矿带的南西侧,从红旗岭-东风垭纵贯整个矿区。

红-塔背斜北东翼岩层倾向北东,倾角30°~45°,南西翼靠近核部地层倾向南西,下部转为北东,倾角为50°~70°,轴面倾向北东,该背斜的两翼地层内部褶曲发育,为一同斜倒转的复式背斜。

矿体主要生长在红-塔背斜的北翼,分布于次级的牛马塘背斜和夏工普向斜部位。

西藏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勘查与研究新进展

西藏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勘查与研究新进展

西藏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勘查与研究新进展西藏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也是中国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

近年来,针对这些矿床的勘查与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一、勘查技术不断创新钻探阶段是铜多金属矿床勘查的关键环节,传统的钻探技术仅仅通过观察钻孔岩心来推断矿床隐伏位置与规模,但会存在误差。

近年来,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铜多金属矿床的勘查,如地球物理勘测、遥感技术、多普勒雷达技术、地震勘查、卫星遥感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勘探效率和成果。

二、矿体成因机制得到深度探讨近年来,通过对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的矿体成因机理的研究,认为矿化作用与地壳演化和构造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数理化模拟等手段,得以更加深度地探究矿体成因。

同时,也在以往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矿体演化规律、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机制、超大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及资源评价等问题。

三、环境保护抓得更紧在勘查与研究的同时,环境保护建设也是关键之一。

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所在区域属于西藏高原自然保护区,根据相关政策,矿业勘查和开采必须遵守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目前,工作人员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确保该项工作健康、安全的进行。

综上所述,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勘查与研究在技术创新、矿体成因机制、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也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其勘查与开发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矿床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首先是矿床规模,据统计,甲玛矿床的铜金属储量为8.28百万吨,其中含铜量达到了0.50%,同时还有近2吨的黄金储量,同时还有显著的银、铅、锌、钼等多种金属。

可以看出,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具有非常丰富的多金属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

其次是矿床勘探技术,如遥感技术、地震勘查等,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在甲玛等矿区的实际应用可以帮助勘探公司有效地提高矿化带的勘查效率,减少盲目投掷成本,同时也可以避免对矿区的环境造成过度破坏。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地质找矿探讨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地质找矿探讨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地质找矿探讨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冈底斯地区的超大型矿床,其丰富的钼矿产于矽卡岩型和角岩型矿,以及斑岩型矿石中。

笔者通过对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区的简介,主要地质构造及元素分布分析,找矿分布及多种找矿模型的探讨,供该行业参考。

标签:甲玛铜多金属矿区找矿模型1引言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找矿一直是西藏找矿勘查的主要项目,作为中国超大型的矿床,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具有极大的开采及研究价值,并且在不同矿型的研究中找到了突破点。

2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及地质概述2.1金属矿床总况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处于特提斯区域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体板片的中南方向,属于超大型矿床。

矿区及其邻近区域地层主要属于被动陆缘火山沉积岩,如上三叠统麦隆岗组T 3m,中下侏罗统叶巴组J1-2y,上侏罗统却桑温泉组J3q以及多底沟组J 3d。

前期岩基主要通过地壳的增厚、壳源的岩浆活动、同碰撞剪切以及逆冲推覆为特征的碰撞汇聚和挤压增生环境而形成的,在后期,岩基凭借壳慢物质的流动、慢源或是壳慢混源岩浆活动、大规模的断裂和剪切为特征的陆内俯冲及构造转换环境形成,如图1为矿床外景。

2.2金属矿区的地质构造金属矿矿体在水平方向上呈北西西走向,倾向北北东,在走向上矿体长三千四百米,倾向方向延伸则超过两千米,总体成隐伏和半隐伏。

按照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一般可分为九个矿体,大部分以似层状在多底沟组与林布宗组接触部位的矽卡岩发现,少部分以似层状、透镜状及脉状在多底沟组顶部或是林布宗组底部发现,其余的矿体多产于顶板角岩中和底板大理岩等中的热液型矿区。

2.3找矿分类及其元素分布找矿主要根据矿石的构造分类,一般矿区的矿石类型有浸染状矿石以及细脉浸染状矿石[1],几乎占到总体储量的总体,其他类型主要为稠密的浸染状矿石及块状矿石。

可以通过矿区的主要有用矿物组合来进行矿石的分类,其主要类型有黄铜矿系矿石、辉钼矿系矿石、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系矿石、黄铜矿-辉钼矿系矿石、方铅矿-闪锌矿系矿石等六类,其他类型是黄铜矿-黄铁矿系矿石等等。

毕业论文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马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毕业论文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马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甲马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1. 前言甲马矿区铜铅多金属矿地质勘查是《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发展规划(1991-2000年)》中的重点开发项目之一,工作的总体目的与长远目标是为有色金属矿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1.1矿区交通位置、范围1.1.1位置、范围查区位于“一江两河”开发区中部,属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马乡和斯布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91°43′06″-91°50′00″;北纬29°37′49″-29°43′53″。

东西长约8-11km,南北宽约6-11km,面积约106km2。

1.1.2交通条件从甲马矿区东段沿简易公路北行21km到川藏公路,西行23km至墨竹工卡县城,西行68km到拉萨市。

从矿区中西段沿简易公路北行15km到川藏公路,西行61km至拉萨市区,东行7km 至墨竹工卡县。

1.1.3 矿区自然地理、经济概况查区位于冈底斯山脉东段郭喀拉日居山主峰果沙如则东北部,属高山深切割区,海拔4610-5407.5m。

铜铅多金属矿带通过的铅山、铜山分别高5042m、5302.50m,而与之相对的夏工普沟底和布朗沟头仅4500m,相对高差达540m以上。

坡度大、海拔高、相对高差大是本区地形三大特点。

甲马乡和斯布乡均属农牧区,人口约6千人,农闲时剩余劳动力较多,出产青稞、小麦、畜皮及牛羊肉等,经济落后。

位于甲马乡川藏公路边由甲马矿区供矿、墨竹工卡县卡嘎电站供电的年选原矿12.5万吨的选厂已建成投产,对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如需继续扩大生产,电力还可由附近的平措电厂、直孔电站或由羊湖电站解决。

2.区域地质特征2.1 区域地质背景查区位于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一级构造单元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段。

按中生代以来形成的构造格局,本区属于该板片次级构造单元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图2-1);南临雅鲁藏布江板块结合带,北为念青唐古拉弧背断隆,即所谓拉萨微型大陆。

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远景预测

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远景预测

两 类 矿 体 。 主 矿 体 呈 层 状 、 层 状 产 于 多 底 沟 组 碳 似
1 成 矿 地 质 背 景
甲 马 铜 多金 属 矿 床 位 于 冈底 斯 陆 缘 火 山一 岩 浆
弧 中 段 的 甲马 一 日多 弧 内 局 限 盆 地 , 盆 地 是 在 具 该
酸盐 岩 与林 布 宗 组 砂 板 岩 的 过 渡 转 换 部 位 ( 1 , 图 ) 与 上 下 围 岩 产 状 一 致 , 步 弯 曲 , 控 性 明 显 ; 向 同 层 走
状、 条带 状 、 疏 浸 染 状 构 造 ; 成 矿 元 素 在 空 间 上 稀 主
具有深部及东段 以 C u和 C u+Mo为 主 、 表 及 西 段 地 以P b和 C u+P b+Z n为 主 的 变 化 趋 势 ; 矿 体 中 该
铜 、 均 达 大 型 规模 , 伴 有 锌 、 、 、 等 多 种 有 铅 并 钼 金 银 用 组 分 。 十 余 年 的生 产 和科 研 工 作 表 明 , 矿 岩 石 赋 层 夕 卡 岩产 状 与 上 下 围 岩 协 调 一 致 , 分 具 典 型 层 部 纹 状 、 带 状 构 造 。稳 定 同位 素 、 土 配 分 模 式 、 条 稀 微
控 制 长 度 约 4 0 总 体 延 伸 稳 定 , 部 具 有 分 支 0 0 m, 局
复 合 现 象 ; 矿 岩 石 主 要 为 层 纹 状 、 带 状 透 辉 石 夕 赋 条
陆 壳 基 底 的 火 山 岛 弧 背 景 上 堆 积起 来 的火 山一 沉 积 盆 地 。 火 山 岛 弧 分 别 于 中侏 罗 世 和 晚 白垩 世 至 早 第 三 世 经 历 了两 次 强 烈 的 火 山 喷 发 , 成 了 盆 地 形 边 部 的 叶 巴组 ( J Y) 林 子 宗 组 ( 2一E。 火 山 沉 和 K 、 ) 积 岩 地层 , 晚侏 罗 世 至 晚 白 垩 世 形 成 盆 地 中 部 多 底 沟组 ( 碳 酸 盐 岩 和 林 布 宗 组 ( Z 、 木 龙 J d) K. ) 楚 组 ( c 、 克 那 组 ( t 及 设 兴 组 ( ^) 碎 K。 ^) 塔 K。 ) K2 s 等 屑 岩 沉 积 。呈 北 西 西 向 横 贯 矿 区 的 主 断 裂 F 和 轴 . 向 呈 北 西 西 向 的 背 斜 S .构 成 矿 区 的 主 体 构 造 格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15 50 0.5 0.5 158
Ag 次轴
0 - 10 20 80 0.5 0.5 132
短轴 0 80 20 10 0.5 0.5 32
图中所示,两种元素在各个方向上的变差函数
比较相似,因 此 推 断, 所 有 变 差 函 数 都 是 各 向 同 性
表 3 组合样本中各元素与 Cu 的相关系数统计
元素 Au Ag Mo Pb Zn
相关系数( r) 0.6338 0.88 0.6579 0.6382 0.6166
进行权值校正协同克里格法插值的第一步是得 到 Cu 含量和 Ag 含量的变差函数,以及两者的交叉 变差函数。 把所有钻孔点两两组合成点对,计算其 距离 值, 再 以 球 状 模 型 拟 合 理 论 实 验 变 差 函 数。 Cu、Ag 三个变差函数轴的方向定位及其计算结果见 表 4,变差函数见图 8。
表 4 Cu 和 Ag 变差函数参数
参数
主轴
方位角 / ( °) 270
倾角 / (°) 0
容差 / ( °) 15
滞后距 / m 50
基台
0.45
拱高
0.55
变程 / m 150
Cu 次轴
0 - 10 20 80 0.45 0.55 135
短轴 0 80 20 10
0.45 0.55 28
主轴 270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 矿床是目前我国同类矿床矿石品质最好、成矿元素 多、探明的资源量已经达到超大型规模的矿床[1] 。 对于该地区的储量 估 算 采 用 过 传 统 断 面 法[2] 、 SD 法[3] 和地质统计学方法[4] ,其中协同克里格法( 地 质统计学方法中的一种) 最能反映该地区多种金属 之间的协同区域化[5] 现象。
5期
王琦标等: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储量估算的新方法
·1003·
3 拟牛顿法权值校正
对权值系数进行约束需要满足式(3) 中的最小 化问题约束条件。 笔者采用拟牛顿法[12] ,其流程如 图 5 所示。
控制误差时,xk,1 = xk,p+1 即为最优解,Hp+1 可通过如下
计算公式求得:
Hp+1
= Hp
以 Cu 和 Ag 协同区域化为例,对其中一列有限 的条带状数据进行协同克里格[13 18] 插值计算。 估 值计算时 Cu 和 Ag 的变差函数以及两种元素的交 叉变差函数均采用球状模型,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块 金效应[13 18]( 表征变差函数原点处的连续性) 为 0 的协同克里格权值系数,其结果如图 4 所示。
4 处理结果
4.1 数据预处理 采用权值校正协同克里格法估计矿床储量,首
先要选取区域化变量。 区域化变量必须具备随机性 和结构性的双重性质,即在受限的地质范围内既要 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又要具有随机变化的统计特征。 由于甲玛矿床是 Cu、Mo、Au、Ag、Pb、Zn 等的复合多 金属矿床,并且有大量的钻孔化验数据,所以选取金 属元素的含量作为区域化变量。 本次采用 Cu 含量 数据来进行说明。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储量估算的新方法
王琦标1 ,蒋鑫1 ,庹先国1,2 ,毛小波1 ,李怀良2
(1.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2.西南科技 大学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四川 绵阳 621010)
摘 要: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的钻孔分析数据多呈条带状分布,采用协同克里格法对这种条带状数据进行插值时, 易出现端点数据权值偏大的情况。 笔者介绍了协同克里格算法的相关理论,以此为基础,对端点数据的权值进行 校正,使越远的数据点权值越小,并且给出了校正算法的程序代码。 以 2012 年甲玛矿区勘探工程的 Cu 含量数据 为例,分别进行了协同克里格法插值和权值校正的协同克里格法插值,实验结果表明,权值校正的协同克里格法能 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对于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的地质属性、储量估算等空间数据建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储量估算;协同克里格法;条带状分布;权值校正;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 中图分类号: P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8918(2015)05-1001-07
表 1 甲玛矿床 Cu 特异值处理结果
参数
均值 / % 标准差 / % 变化系数
特高品位代替前 0.32 1.0148 2.1
特高品位代替后 0.2193 0.3745 1.7
甲玛矿区化学样的样长多为 1 m 或 2 m,样品 长度各不相同。 在利用权值校正协同克里格方法进 行资源量估算时,要求所有参与计算的样品具有相 同的样长,即需要进行样品组合。 理论上,组合样品 的长度最好与实际采矿台阶的高度一致。 甲玛矿区 实际采矿台阶高度为 10 m,但考虑到该矿床为矽卡 岩型多金属矿床,矿体“ 分枝、复合” 现象比较明显, 而且地下开采部分夹石剔除厚度为 4 m,露天采矿 部分夹石剔除厚度为 8 m,因此,取 6 m 长度作为组 合样长,一方面可把夹石剔除,另一方面可把小范围 内( 大于 6 m) 的变异也反映出来。 组合样中 Cu 特 征值的统计结果见表 2。
表 2 甲玛矿床 Cu 样品组合处理的统计结果
元素 组合样数 最小值 / % 最大值 / % 平均值 / % 标准差 / %
Cu 3570
0.0014

0.8302
1.6116
4.2 协同克里格法储量估算 4.2.1 变差函数及结构分析
对组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从表 3 中可以看出, 组合样品中 Cu 含量数据与 Ag 含量数据相关程度 最大,所以笔者以 Ag 作为辅助变量对 Cu 的品位进 行估值。
图 1 地表及钻孔点三维模型
图 2 数据被断层边界截断 图 3 数据被搜索邻域截断
图 4 协同克里格引起的条带状效应
图 4 显示的这些权值体现了采用协同克里格估 值时的条带状效应:对于单个钻孔数据的估值,待估 点离钻孔数据最远的两端,其样品点所获得的权值 异常偏大,而离待估点较近位置的权值则普遍较小。 根据克里格估值方法中的屏蔽效应[13 18] ( 即若块金 效应为 0 或很小时,则在待估区内的样本权系数最 大,稍远一点则其权系数显著减少),图 4 显示的权 值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特别是当数据的分布在断 层或者搜索范围截出不平稳的数据时,就会出现端 点数据处的权值明显大于或小于中间数据的权值的 现象,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校正。
第 39 卷第 5 期 2015 年 10 月
物 探 与 化 探
GEOPHYSICAL &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Vol.39,No.5 Oct.,2015
doi: 10.11720 / wtyht.2015.5.20 王琦标,蒋鑫,庹先国,等.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储量估算的新方法 [ J] . 物探与化探,2015,39( 5) :1001 - 1007. http: / / doi. org / 10. 11720 / wtyht. 2015.5.20 WANG Q B,Jiang X,Tuo X G,et al.A new resource estimation method for the Jiama polymetallic copper deposit in Tibet[ J]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 cal Exploration,2015,39(5) :1001-1007.http: / / doi.org / 10.11720 / wtyht.2015.5.20
图 5 拟牛顿法校正权值流程
图中拟牛顿法的计算过程为:为了使距离最近 的已知点获得最大的权值,使最远的已知点获得最 小的权值,首先需要对距离 d 按升序排列,然后用协 同克里格计算权值,在第 k 个区域化变量的权值下, 给定初始迭代值 xk,0。 为求最优解 xk,1,通过下降方 向 Sp+1 = -Hp+1 ∇f( xk,p+1 ) 得到迭代公式 xk,p+1 = xk,p + Sp,其中 p 为迭代次数,f 函数为最小化方差计算公 式。 如式(2) 所示,当∇f( xk,p+1 ) 的范数达到给定的
在矿产储量和品位计算之前,先对钻孔数据进 行预处理,包括特异值处理与样品组合处理。 首先 根据 Cu 的含量数据,在正态概率纸上作累积频率 曲 线( 图7) 。从图上可以看出,Cu含量累积频率曲 线总体上为一直线,表明数据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1004·
物 探 与 化 探
39 卷
图 7 甲玛矿床 Cu 含量累积频率曲线
距离为 di,则式(2) 的最小化问题中的权值有如下
约束:
如果 di <dj,则 λk,i >λk,j( i,j = 1,…,m) ,并且
Km
������������λk,i = 1。
(3)
k=1 i=1
2 钻孔条带状效应分析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最主要的数据来源是沿着 钻孔获取到的数据,其中包括地面钻孔数据、钻孔化 验数据、小体重数据等。 原始数据为截止到 2012 年 甲玛矿区勘探工程得到的数据,包括 58 个钻孔,共
估点 Z(u0)处的协同克里格的估计量为
Km
������������ Z∗(u0) =
λk,i Z( uk,i ) ,
(1)
k=1 i=1
其中 λk,i 是第 k 个区域化变量中的第 i 个样本点权
值,由最小化方差求出σ2 u0源自=E{ Z( u0 )

Z∗( u0) } 2
→ min。
(2)
设样品数据点 ui( i = 1,2,…,m) 与待估点 u0 之间的
1 协同克里格算法原理
在用协同克里格法[13 18] 进行储量估算时,对于 由 K 个变量构成的协同区域化变量 Zk( x),k = 1,2,
…,K,有相邻 m 个位于位置 ui = ( i = 1,2,…,m) 处 的数据点,将中心点的品位数据设为 Z( uk,i ) ,i = 1, …,m;k = 1,…,K;K 为协同区域化变量个数。 在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