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镇中段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多元信息成矿预测初步研究
广西南丹大厂矿田羊角尖锌铜矿区地质特征分析

广西南丹大厂矿田羊角尖锌铜矿区地质特征分析羊角尖矿区位于广西南丹大厂矿田中矿带,2005-2009年本队在该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
本文通过对本矿区与成矿有关的地层岩性、岩浆岩、构造等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结合我队在本矿区所做的物化探工作,对本区矿床形成特点、矿体的形态及矿石成分等特征作了详细阐述,总结出夕卡岩化围岩蚀变是寻找夕卡岩型锌铜矿床的重要标志、岩浆岩及成矿围岩为成矿物质来源的规律,为在大厂矿田寻找与本矿区相似的矿床提供参考。
标签:锌铜矿围岩蚀变矿体地质特征羊角尖大厂广西1序言大厂矿田位于广西的西北部南丹县,是世界著名的锡矿产地。
根据大厂矿田成矿特点,前人把矿田分为西、中、东三个成矿带,羊角尖矿区位于矿田中带。
2009年我队在羊角尖区进行地质详查找矿工作,目的是利用钻探手段将历年普查中发现的Ⅰ号和Ⅱ号矿体进行工程加密勘查。
查明矿区主要构造性质、产状,控矿构造因素及矿化富集的构造条件;查明与成矿有关的蚀变特征与矿化关系;研究矿化富集规律和成矿规律等情况。
本人在总结前人在该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此次工作中收集到的资料,就该区锌铜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在大厂矿田下一步地质找矿中提供依据。
2区域地质背景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丹池成矿带中部。
丹池成矿带属华南地槽褶皱系,湘粤桂后加里东准地台、桂西再生地槽右江坳陷东部的丹池褶断带北段。
矿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下统至三叠系上统碎屑岩、碳酸盐岩、硅质岩。
其中泥盆系地层是最主要的赋矿地层,具有沉积厚度大、炭质含量高、成矿元素Sn、Pb、Sb、Ag、W等含量高的特点。
矿田内构造以丹池复式大背斜及丹池大断裂为主,与次级的大厂背斜和大厂逆冲断裂、灰乐断裂等组成紧密线状复式褶断带,控制矿田内矿床呈带状分布(图1)。
其次为北东向断裂,此断层属横向正断层或平移断层,切割北西向断裂、且控制矿体呈定距排列。
在矿田中部,随着龙箱盖花岗岩体的侵入,形成了环状构造及其相应的夕卡岩型矿床,构造控制矿体的形态和产状。
新疆托克逊县桑树园子南山钨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新疆托克逊县桑树园子南山钨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摘要:桑树园子南山白钨矿处于萨阿尔明—库米什金、铜、铅、锌成矿带,矿体赋存在矽卡岩中,呈似层状产出。
通过勘查工作,在地下30~80m 均见到了不同品位不同规模的钨矿体,目前钨矿体在深部尚未完全控制。
工作区外围黑戈壁及英博斯坦均已发现钨矿化,表明工作区及外围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托克逊;白钨矿矿床;矽卡岩;成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的研究一直是地质学者的研究重点。
新疆托克逊桑树园子钨矿床所处成矿带属于萨阿尔明—库米什金、铜、铅、锌成矿带,桑树园子铜成矿亚带,该成矿带铜、铁、铅锌多金属矿化十分普遍,区域已有矿床有忠宝钨矿床、桑树园子南山铜钨矿床、彩华沟铜多金属矿、彩虹铜矿等多处矿床,是新疆西昆仑成矿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
笔者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对矿区成矿地质特征进一步分析总结,进而探讨矽卡岩及矿床的成因,以期对矿床成因认识及指导区域找矿提供参考资料。
1成矿地质背景矿区位于塔里木坂块北缘,南天山晚古生代褶皱带的东段,其北以库米什大断裂为界与天山中央隆起相隔,南临库米什断陷盆地,是巴仑台-库米什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
区域上以北西西向的库米什断裂和克孜勒塔格(伊热达坂)背斜为主体,形成总体近东西向的构造格架,在早中泥盆世,该区属于塔里木坂块陆缘活动带的一部分,形成了一套以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为主的火山喷发-沉积建造,发育有相当规模的海底喷流沉积岩,为钨多金属矿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是寻找钨矿的有利地区。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内仅出露泥盆系下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下亚组(D1a a),多呈捕虏体产出于海西早期的花岗岩岩基中,零星分布,为一套细碎屑沉积中深变质岩。
主要岩性有二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角闪石英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及大理岩等。
地层产状总体为倾向305~315°,倾角45~65°、局部近于直立。
矿床学讲稿3a-矽卡岩

W, Sn, Be, Nb, Ta, Cu, Mo, Au 等 W, Sn, Be, Nb, Ta, Cu, Mo, Li, Bi Au, Cu, Pb, Zn, Mo, Bi 等 Cu, Mo, Pb, Zn, Au, Ag , Hg, Sb, 黄铁矿,重晶石 斑岩 Cu-Mo 矿床, 脉状 Au, Ag, Pb, Zn 矿等 Cu, Pb, Zn, Au, Ag 等
围岩蚀变现象, 变类型 矽卡岩化 形成条件 主要原岩 主要矿物组合 有关矿产 Fe, Cu, Pb, Zn, W, Sn, Mo, Be 等 酸性、中酸性侵入体与碳 酸盐岩或富钙质火成岩、 火山 沉 积 岩 的 接 触 带 附 近,高中温条件 钾长石化 酸性、中酸性侵入体或火 山岩的内部和边缘,一般 为高温条件 云英岩化 酸性侵入体(如花岗岩) 的边部,高温条件 绢云母化 主要为中酸性火成岩,长 绢英岩化 英质片麻岩、片岩类,一 黄铁绢英岩化 般为中温条件 硅 化 发育广泛,高、中低温条 件都可产生 石灰岩、大理岩、 石榴石(钙铝-钙铁) 、辉 白云岩等 石(透辉石-钙铁辉石) 及其它(钙铁镁)铝硅酸 盐矿物 花岗(斑)岩、花 微斜长石、有时透长石、 岗闪长(斑)岩、 正长石、冰长石等 石英闪长岩等 花岗岩类 石英、白云母、 锂云 ( 母) 、黄玉、电气石等 花岗岩类;片麻岩、绢云 母 、石 英 、黄 铁 矿 片岩类;粘土岩类 ( >5% 时 称 黄 铁 绢 英 岩 化) 基-酸性火成岩、片 中高温:石英 麻岩类、碳酸盐岩 低温:蛋白石、玉髓 类 青 磐 岩 化 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部 安山岩、玄武岩、 绿泥石、方解石、铁白云 (变安山岩化) 分中酸性为浅成岩及斜长 英安岩、闪长玢岩、石、菱铁矿、黄铁矿、绿 角闪岩类,中低温条件 花岗闪长斑岩、斜 帘石、黝帘石、钠长石、 长角闪岩等 绢云母和石英等 绿泥石化 由富铁镁矿物(辉石,角闪 安山岩、玄武岩、 绿泥石 石,黑云母)蚀变而成, 常 闪长岩、斜长角闪 于其它蚀变伴生,中低温 岩、斜长角闪片麻 条件 岩等 碳酸盐化 普遍,中低温条件 中基性火成岩;碳 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 酸盐沉积岩;碱性- 石、菱铁矿、菱镁矿 超基性岩
西藏纳木错-嘉黎断裂带铜多金属矿化特征及找矿模型

同方 面对 区 内出露 的地层 、 岩石 、 构造 单元 的划 分 和
0 引言
演 化进行 研究 , 本 区 矿 产资 源 调 查评 价提 供 了参 为
考 资料 。新一 轮 国土 资 源 大 调查 开 始 以来 , 地 区 该
进行了 l O多年 的矿 产 资 源 调查 评 价 工 作 。经 过 综
矿 区位 于拉 屋~嘉 黎 铜 锌 多 金 属矿 带 西端 , 纳
造、 构造角砾岩 和糜棱岩等均 较发育 , 硅化 、 酸盐 化 碳
木错 一 嘉黎 断裂带 南侧 。地层 仅 出露上 石炭一 下 二 及黄铁矿 化等蚀变常见 。从 分支构 造分 析 , 该断 裂具 反多 次扭 动的特点 , 最大水 平 断距 2k m。断 裂带 叠 统来 姑 组 , 要岩 性 为 石英 砂 岩 、 石石 英 砂 岩 、 顺 、 主 长
带 白色 大理 岩及微 晶灰岩 。含矿 岩系 为灰 色 白云石 大 NE向次级 断 裂 。构造 带 宽 一般 数 米 至 数 十 米 , 主要 蚀 变 有硅 化 、 泥 石化 、 云 绿 绢 理 岩及微 晶灰 岩建 造 。含 矿 岩 系 中铅 、 主成 矿 元 内岩 石 蚀 变强 烈 , 锌 为矿 区 内重要 的控 矿 构 造 。 区域 素 呈高 含 量 分 布 , 量 分 数 平 均 值 分 别 为 4 1× 质 5 母 化及碳 酸 盐化 , 储 形 1 和 9 0 0 , o 5 ×1 ~ 远高 于 其他 岩性 层 的平 均 值 , 一 性 导矿 断裂与 这些 次级 断裂 ( 矿空 间 ) 成热 液 循 般 为 同矿 区其他 岩 性 层含 量 的 4 ~5倍 。矿 区 圈定 环 系统 。矿 区主要 矿 体 均 分 布 在 次级 断裂 构 造 中 , 的 3 铅 锌矿体 呈 层 状 , 存 于砂 质 板 岩 与 碳酸 盐 如尤 卡 朗矿 区的 富铅 银 矿 体 均产 于 NNE 向及 NE 个 赋 岩岩性 转 换部位 , 大理岩 控制 , 受 产状 与 围岩基 本一 致 , 板 围岩 为灰色 砂质板 岩 , 底 顶板 围岩 为灰色 微 晶
老挝铜矿资源与成矿预测

老挝铜矿资源与成矿预测赵作新;王泽传;朱延浙;严城民【摘要】老挝已发现铜矿床7处,矿点44处,矿化点13处,异常点5处.重要矿床为班纳莫(Ban Namo)铜矿、富通(Phou Thung)铜矿、福康(Phu Khan)铜金矿、班南吞(Ban Namthong)铜矿、赛奔(Sepon)铜金矿及银水山(Pha Yinshui)铜矿.矿床成因类型分属沉积改造型、夕卡岩型、热液型、斑岩型.据地层条件、岩浆岩条件、构造条件、铜矿床(点)的分布情况,老挝划分出6个成矿远景区.其中万荣(Vangviang)一级成矿远景区、丰沙里-孟赛(Phongsali-Muang Xay)二级成矿远景区、巴色-沙玛奇赛(Pakse-Samakkhixay)二级成矿远景区较为重要.【期刊名称】《地质与资源》【年(卷),期】2015(024)003【总页数】5页(P237-241)【关键词】老挝;铜矿资源;重要矿床;成矿远景区【作者】赵作新;王泽传;朱延浙;严城民【作者单位】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云南昆明650051;云南地矿国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云南地矿国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云南地矿国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北部。
地理坐标(极值)为:东经100°05′~107°38′、北纬13°54′~22°05′,面积约236 800 km2.老挝与我国山水相连.加强老挝铜矿资源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矿业“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合作开发周边国家矿产资源.老挝铜矿资源的勘查研究程度较低,资料零星.亚洲开发银行❶❶亚洲开发银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地质矿产图(1∶100万).1990.编制的老挝1∶100万地质矿产图,介绍了老挝铜矿资源分布情况,推断了矿床成因类型.李方夏❷❷李方夏,编.东南亚地质矿产与矿业经济.1995.、李景春[1]、何文举[2]、施俊法[3]、潘玉军[4]简要介绍了铜矿资源情况.2002年以来,笔者多次对老挝铜矿资源进行考查,并潜心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通过矿床(点)名称、地理位置、矿种类型、矿床特征的分析对比,基本上消除了不同资料中的“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现象.老挝的铜矿资源分布较广,大多数省(市)均有铜矿产出.其中:万象省12处,乌多姆赛省11处,川圹省11处,占巴塞省8处,华潘省5处,阿速坡省5处,沙耶武里省4处,沙湾拿吉省3处,甘蒙省2处,色公省2处,丰沙里省、南塔省、波乔省、琅勃拉邦省、万象市、沙拉湾省各1处.老挝已发现铜矿床(点)69处(表1、2).在7处矿床中,中型1处,小型6处. 夕卡岩型铜矿床中,有铁、铅、锌共(伴)生.据潘玉军[4]研究,老挝的铜矿可大致划分为砂岩型、夕卡岩型、斑岩型(表3).在李方夏(1995)和亚洲开发银行(1990)的资料中,将铜矿床成因划分为热液型、沉积型.潘玉军[4]的夕卡岩型铜矿可能包含了部分热液型铜矿.从丰沙里省部分砂岩型铜矿勘查资料看,潘玉军[4]、李方夏(1995)的砂岩型铜矿大多数可能属沉积改造型铜矿.据地层条件、岩浆岩条件、构造条件、大地构造条件、铜矿床(点)的分布情况,老挝划分出三级铜矿成矿远景区(图1).万荣(Vangviang)一级铜矿成矿远景区位于万象省的万荣县、新黑县、赛宋奔县.2.1 重要矿床万荣一级铜矿成矿远景区有2个重要铜矿床. 1)福康铜矿福康(Phu Khan)铜矿位于万象省赛宋奔县中部.何文举[2]对此铜矿进行过较为详细的报道.从地理位置、主要矿种、矿床规模看,该铜矿可能与部分资料中的“富开铜金矿”为同一矿床.福康铜矿发现斑岩型、夕卡岩型、热液型铜矿.这3种铜矿共查明矿石4.4×108t.铜金属量4.5×104t(属小型铜金矿床),黄金1 870 kg.斑岩型铜矿体产于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及流纹英安质火山杂岩中,岩石具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火山杂岩具同心环状构造.矿区已圈出2个主要矿体和10多个次要矿体.主要矿体长500~1 200 m,厚15~75m,下延深度大于200 m.含铜矿物为黄铜矿、蓝铜矿、斑铜矿及孔雀石.夕卡岩型铜(铁)矿产于酸性侵入体的外接触带.在3个较大的矿体中,矿体长250~700 m,厚5~50 m.矿物成分为黄铜矿、蓝铜矿、斑铜矿、磁铁矿、菱铁矿及孔雀石.铜与金呈正相关关系.热液型铜矿充填于构造破碎带中,含矿母岩为火山岩.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产出,长50~200 m,厚3~5 m.从矿区岩浆岩的活动时期、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福康铜矿的成矿时期可能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2)班南吞铜矿班南吞(Ban Namthong)铜矿位于万象省赛宋奔县北东部,有可能与福康铜矿为同一矿田,属小型矿床.矿区地层为石炭系碳酸盐沉积.矿区中酸性侵入岩较为发育.在侵入体边缘,常发育宽窄不均的夕卡岩化带或热液蚀变带.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于中酸性侵入体边缘.金属矿物以辉铜矿、黄铜矿为主,伴生矿物为毒砂、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局部具锡矿化、金矿化.据中酸性侵入岩的时代,将成矿时期推测为晚石炭世—中三叠世.2.2 成矿远景分析除富康铜矿、班南吞铜矿床外,万荣一级铜矿成矿远景区还发现1个铜矿点、2个铜矿化点、1个化探异常点.南通河(Nam Thong)铜矿与南通河铜化探异常重合,显示了较好的找矿远景.在区域构造[5]上,本区位于琅勃拉邦岛弧带(Ⅲ1)、万象-巴色微陆块(Ⅲ2)、长山微陆块(Ⅲ3)的交接部位.区内断裂(层)构造较为发育,为铜矿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导矿构造和容矿空间.区内出露地层以石炭系—二叠系为主.岩石组合以碳酸盐岩为主,有利于热液型铜矿、夕卡岩型铜矿的形成.本区中酸性侵入岩较为发育.侵入体呈岩株、岩枝、岩脉状产出.多数侵入体边缘发育一定规模的夕卡岩化带,形成有工业意义的铜(铁)矿体.丰沙里(Phongsali)-孟赛(Muang Xay)二级铜矿成矿远景区位于丰沙里省(本怒县、本泰县、孟夸县)和乌多姆赛省(纳莫县、孟赛县、孟本县、孟啊县、孟拉县). 3.1重要矿床丰沙里-孟赛二级铜矿成矿远景区有2个重要的小型铜矿床.1)班纳莫铜矿班纳莫(Ban Namo)铜矿位于乌多姆赛省纳莫县芒海.矿区有较长的开采历史.至今,矿区内保留了较多的前人开采铜矿痕迹.矿区出露地层为上三叠统,属红色陆源碎屑沉积.构造形迹以断层为主,地层多呈断块状产出.沿断层破碎带,发育了数米至数十米宽的构造破碎带.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原生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铜矿、自然铜、黄铜矿、黄铁矿.次生金属矿物为铜蓝、孔雀石、蓝铜矿等.李方夏认为矿床成因为热液型,含矿热液可能源于沉积盆地中的卤水.据矿体产于上三叠统的构造破碎带中,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成矿时期可能为古近纪晚期. 2)富通铜矿富通(Phou Thung)铜矿位于乌多姆赛省孟本县南部.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属红色陆源碎屑沉积,呈断块状产出.矿区闪长岩、酸性斑岩较为发育,呈岩枝、岩脉状产出.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原生矿石矿物有辉铜矿、自然铜、黄铜矿,次生矿石矿物为孔雀石、铜蓝、蓝铜矿.李方夏(1995)认为:矿区上三叠统(?)普遍见有低品位的铜矿化现象,矿(化)体有可能受地层层位控制,矿床成因可能为沉积改造型.3.2 成矿远景分析在区域构造[5]上,丰沙里-孟赛二级铜矿成矿远景区位于思茅-丰沙里微陆块(Ⅱ2)北部地区,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除班纳莫铜矿、富通铜矿外,本区尚发现5个热液型铜矿点、3个沉积改造型铜矿点、1个铜矿化点.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古近系,常称中生代红层.在成矿带划分上,丰沙里-孟赛二级铜矿成矿远景区与我国滇西地区的兰坪-思茅成矿带❶❶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区域矿产总结.1993.相连接.兰坪-思茅成矿带的铜矿化现象较为普遍.铜质来源相对丰富,具“堑沟”沉积环境,有热卤水参与,可形成较有远景的铜矿田(镇源-景谷的登海山铜矿田).在构造较为强烈的地段,可出现保留砂岩型铜矿特点的沉积改造型铜矿(弥渡水田铜矿、二郎铜矿),仍具有较大的工业意义.经综合研究,兰坪-思茅成矿带的成矿物质可来源于红层(近源)之中,也可能来源于红层之下的三叠系火山岩(深源).在强烈构造挤压和线型动力热流变质作用下,即可富集形成有工业意义的铜矿体.巴色(Pakse)-沙玛奇赛(Samakkhixay)二级铜矿成矿远景区位于色公省(拉芒县、塔滕县)、占巴塞省(占巴塞县、苏库玛县、门拉巴木县、巴通盆县、巴江扎伦苏县、巴生县)和阿速坡省(赛色塔县、沙玛奇赛县、沙南赛县).在区域构造[5]上,巴色-沙玛奇赛二级铜矿成矿远景区属万象-巴色微陆块(Ⅲ2)南部地区.本区铜矿化具层控型特点.1966~1967年,日本地质队对占巴塞省苏库玛县、占巴塞县的4个铜矿点进行预查.发现铜矿化受地层层位控制,较为稳定.控矿地层为上三叠统下部的紫红色中厚层状石英岩屑杂砂岩、粉砂质页岩.在长约15 km、宽约5 km的范围内,见铜矿(化)体断续分布.铜矿化主要为孔雀石化、硅孔雀石化.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一般长数米至数十米.铜的含量(质量分数)一般为1%~5%,部分可高达5%~6%.1984~1985年,在苏联的帮助下,勘查范围扩大到波罗芬高原东南侧,涉及到占巴塞省门拉巴木县、巴通盆县的1个小型铜矿床、5个铜矿点、1个铜矿化点,仍认为矿化体受上三叠统控制.英国地质调查所认为,虽然巴色-沙玛奇赛地区的铜矿化仅由一些厚度不大的透镜体组成,但侧向延伸稳定、贵金属的潜在远景较好.如果矿床成因能与德国的Kupferochiefer层控型铜矿相对比,还有可能找到铂族元素.施俊法[3]认为,含矿地层可能属侏罗系,矿石的品位(质量分数)最高为:Cu25%,Au 5×10-6,Ag 100×10-6.本区的会塔德(Houay Takdet)铜矿工作程度较高,属小型矿床.该铜矿位于阿速坡省赛色塔县城附近.矿体产于上三叠统的红色陆源碎屑岩中,属沉积改造型.铜含量一般为1%~2%,局部可达25%.有金(5×10-6)、银(100×10-6)与铜相伴生.1)赛奔铜金矿赛奔(Sepon)铜金矿位于沙湾拿吉省威拉布里.何文举[2]将其称为西庞铜金矿田,并报道了矿区地质矿产概况.在部分资料中,该矿床翻译为“色奔铜金矿”.矿区已发现6个规模较大的矿体:帕登(Padan)、腾哈(Thengham)、纳卡昌(Na Kachan)、班卖(Ban Mai)、卡梯(Katia)、卡班(Kaban).矿床划分为5种类型:①网脉状状石英脉斑岩型铜金矿,②夕卡岩型铜金矿,③碳酸盐岩交代型(卡林型)铜金矿,④构造破碎岩蚀变型金矿,⑤红土型金矿.构造破碎岩蚀变型金矿的含矿母岩为碳质板岩.至2004年,矿区已查明铜金属资源量(储量)40× 104t(中型矿床),黄金资源量(储量)31 t(大型矿床).铜品位5%,金品位大于10×10-6.何文举[2]认为:矿区蕴藏的铜金属资源量135×104t,铜品位3%;金资源量(储量)470 t,金品位大于7×10-6.潘玉军[4]预测,赛奔铜金矿的铜金属资源量为100×104t,黄金资源量为100 t.中石炭统—二叠系为矿区最为重要的容矿岩石.赛奔铜金矿与岩浆岩关系密切,成矿时期可能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2)银水山铜矿银水山(Pha Yinshui)铜矿位于南塔省孟龙县.该矿床由老中国际资源开发有限公司(Lao-China Oriental Minerals Development Co.,Ltd.)勘查开发.公司于2001年进入老挝,2003年完成地质勘查,2005年12月正式投产,累计投入资金200~300万美元.据南塔省政府官员介绍:银水山铜矿品位1.50%~6.05%,矿山面积425 hm2,已查明资源储量7.5×104~12.0×104t,矿床成因为热液型.2005年12月,建成日处理600 t矿石的选矿厂.至2007年4月,已开采铜矿石6 000 t.现准备在矿山建立铜冶炼厂.从地质背景分析,在已知矿区外围尚有成矿条件相似的区块.经过进一步勘查,有可能扩大铜矿资源储量.3)桑泰三级铜矿成矿远景区桑泰(Xam Tai)三级铜矿成矿远景区位于华潘省桑泰县.在区域构造[5]上,桑泰铜矿成矿远景区属桑怒岛弧带(Ⅲ4)南部地区.区内已发现3个铜矿点、2个铜矿化点.这些铜矿(化)点有沿断层呈线状分布的特点,成因多为热液型.从区内酸性侵入岩较为发育,部分铜矿(化)点位于侵入体边缘的情况分析,成矿热液有可能与酸性侵入岩有关.此外,区内中酸性浅成侵入体发育,还应注意寻找斑岩型铜矿.4)孟佩-富库三级铜矿成矿远景区孟佩(Muang Pek)-富库(Phoukout)三级铜矿成矿远景区位于川圹省孟佩县、富库县、孟康县.在区域构造[5]上,孟佩-富库三级铜矿成矿远景区属长山微陆块(Ⅲ3)北部地区.区内已发现8个铜矿点、3个铜矿化点.这些铜矿(化)点大多数属热液成因,部分成因类型不明.从大多数矿区内均出现酸性侵入岩的情况分析,成矿热液可能与酸性岩浆活动有关.5)琅勃拉邦三级铜矿成矿远景区琅勃拉邦(Louangphabang)三级铜矿成矿远景区位于琅勃拉邦省宗佩县、帕乌县、琅勃拉邦市.在区域构造[5]上,该区位于思茅-丰沙里微陆块(Ⅱ2)与琅勃拉邦岛弧带(Ⅲ1)的交接部位.该区已发现南洛河(Nam Leum)铜矿点,矿床成因属热液型.据英国、捷克及斯洛伐克调查队提供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流入湄公河的溪流分布区圈出多个大面积的铜异常.异常可能由安山岩中的浸染状黄铜矿引起,也可能由岩枝状闪长岩引起.该区位于2个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区内已发现热液型铜矿点,有较多的地球化学铜异常.这些资料,反映了该地区有可能发现工业意义较大的铜矿床.【相关文献】[1]李景春,徐庆国,庞庆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地质矿产概况[J].贵金属地质,2000,9(4):235—239.[2]何文举.老挝中-东部大型铁铜金矿矿集区矿床地质[J].云南地质, 2004,23(2):164—178. [3]施俊法,李友枝,金庆花,等.世界矿情(亚洲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174—182.[4]潘玉军.老挝矿产开发之我见[C]//张瑞昆,编.走近老挝.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217—222.[5]朱延浙,吴军,胡建军,等.老挝地质矿产概论[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61—72.。
西藏昂青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西藏昂青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侯俊富;吴连方;张革利;章奇志;索朗顿珠;冯军;袁华山;李力【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7(008)005【摘要】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测试手段,研究并总结了西藏昂青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结果表明:西藏昂青银多金属矿床产于三江成矿带中段玉龙铜矿带莽总斑岩铜矿外围,为接触交代夕卡岩型银、铅、锌、铜多金属矿床.该矿床成矿元素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浅部为Pb、Ag元素,向深部逐渐过渡为Pb、Cu、Zn元素.该矿床成矿年龄为(37.6±0.2) Ma,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带晚碰撞阶段挤压—伸展构造背景下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与莽总斑岩体有关.【总页数】9页(P732-740)【作者】侯俊富;吴连方;张革利;章奇志;索朗顿珠;冯军;袁华山;李力【作者单位】藏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昌都854000;藏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昌都854000;宝鸡西北有色717总队有限公司,宝鸡721012;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拉萨850000;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拉萨850000;中铝西藏矿业有限公司,拉萨850000;中铝西藏矿业有限公司,拉萨850000;中铝西藏矿业有限公司,拉萨8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2【相关文献】1.西藏昂青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J], 侯俊富;吴连方;张革利;章奇志;索朗顿珠;冯军;袁华山;李力2.西藏昂青尾矿库工程地质特征与评价 [J], 陈跃3.河南省罗山县白石坡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J], 李振国;年平国4.对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昂青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原因分析 [J], 索朗顿珠;多吉卫色;贡嘎扎西;江巴多吉5.内蒙古巴林左旗哈达音阿日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J], 闫红圃;陈林;王春松;张得恩;桂新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宁东部桓仁盆地有色金属矿床分布规律

辽宁东部桓仁盆地有色金属矿床分布规律桓仁盆地属辽东-吉南成矿带组成部分, 处于郯庐大断裂以东, 中朝板块华北陆块及其陆缘构造带内, 北邻佳木斯地块, 西接新生代松辽盆地, 处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置部位。
调查区位于辽东-吉南成矿带东中部, 中生代强烈活动的鸭绿江大断裂与庄河-桓仁大断裂(本区称为牛毛坞大断裂, 以下同)夹持的断块内, 与早元古代辽东裂谷、中元古代-古生代太子河-浑江坳拉槽叠加-复合部位。
区域地质构造环境比较复杂。
在太古宇基底基础上, 早元古代叠加了东西向的辽东裂谷构造系, 中-新元古代-古生代在辽东裂谷构造系的基础上又叠加了东西向的太子河-浑江坳拉槽(裂陷槽或称古生代克拉通盆地)构造系。
中生代滨太平洋成矿域时期, 本区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作用, 基底构造活化改造、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构造体系、岩浆侵入和火山作用:三叠纪时期(燕山早期)在区域南部(宽甸-庄河-丹东等地区)侵入了大片的中酸性-酸性岩浆岩。
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燕山中晚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 基底断裂构造活化和北北东-北东向断裂构造作用, 在东西向构造带形成了分布在太子河-浑江坳拉槽北侧的八里甸子构造-岩浆带和南侧的八河川构造-岩浆带;在桓仁-宽甸地区形成了相互平行排列的构造-岩浆带, 由西而东分别为牛毛坞构造-岩浆带、太平哨构造-岩浆带、鸭绿江构造-岩浆带等。
牛毛坞构造-岩浆带为桓仁中生代盆地西部边界构造带, 太平哨构造-岩浆带通过盆地中部, 形成中央隆起带(太平哨条状隆起), 并在步达远地区形成了次级盆地。
在次级盆地内部形成了步达远-沙尖子构造-火山活动带, 桓仁盆地中央有青山沟-回龙山-穷棒子沟-二棚甸子构造-火山活动带。
上述两个次级构造火山活动带, 成为本区中生代盆地中火山喷发-岩浆侵入作用的成矿部位。
在多期次、多方向的构造(断裂)控制下, 桓仁盆地形态成为不规则的“星”状, 以二棚甸子隆起为中心, 东支呈近东西向进入吉林省, 南东支呈北东向延至太平哨青山沟地区, 北支呈北西向延至新宾县南四平和旺青一带。
吉林长白-朝鲜惠山地区铜矿成矿特征及成因研究

吉林长白-朝鲜惠山地区铜矿成矿特征及成因研究杨宏智;张倩;赵岩;时建民;冯跃文;时溢【摘要】吉林东南部长白地区与朝鲜惠山地区均位于元古宙辽吉裂谷内,地质背景相似.本文分析了我国临江铜矿与朝鲜惠山铜矿产出的地质背景,对地层、岩体、构造控矿进行了解析.研究认为临江铜矿为夕卡岩型铜矿,惠山铜矿具有斑岩型铜矿的地质特征,两铜矿同属斑岩-夕卡岩型成矿系统.指出长白沿江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今后找矿工作应注意:北西向、北东向断裂与近东西向断裂交汇部位矿化线索;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与前寒武纪地层接触部位矿化勘查以及斑岩型特征矿化蚀变的甄别.【期刊名称】《地质与资源》【年(卷),期】2015(024)001【总页数】7页(P20-25,74)【关键词】临江铜矿;惠山铜矿;斑岩-夕卡岩成矿系统;找矿方向【作者】杨宏智;张倩;赵岩;时建民;冯跃文;时溢【作者单位】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13;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2;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吉林省长白地区与朝鲜惠山铜矿隔鸭绿江相望,区域上沿鸭绿江一带发育众多大型铜、铅锌矿床,朝鲜一侧发育的世界级超大型检德铅锌矿、惠山铜矿尤为著名.但在我国一侧,同类矿床产出甚少,规模也较小.临江铜矿产出在临江市六道沟镇,距离惠山铜矿直线距离100余千米.由于各种原因,对于朝鲜惠山铜矿的地质研究一直较少,也不十分深入.以往资料未将2个铜矿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本文以产出在长白地区地质背景类似的朝鲜惠山铜矿、我国临江铜矿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地区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并对铜矿找矿方向进行探讨.研究区位于辽吉古裂谷带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东部,南北两侧分别为朝鲜狼林地块和我国龙岗地块(图1).辽吉古裂谷带主要由形成于2.45~2.55 Ga 的太古宙TTG组成,产出有众多金属矿产资源[1-6].裂谷带可细分为边缘带与中央带,总体走向北东东,经过研究区进入朝鲜后走向变为北西向.有研究者[1]将辽吉裂谷称为辽老摩裂谷,意在囊括国内辽吉裂谷与朝鲜境内裂谷部分.本文仍沿用传统称谓,但同样包括朝鲜北部元古宙狼林地块.辽吉裂谷带内的元古宙地层主要包括南北辽河群、吉林省内集安群和老岭群以及朝鲜境内的摩天岭群.地层归属群组不同,可能是因为原始沉积岩相变化以及由其反映的沉积环境的差异所致[7].本区先后经历多期构造作用,裂谷基底及中生代活动明显的鸭绿江断裂构成本区主要的构造格架,主要有北东向、近东西向及北西向断裂.鸭绿江断裂与伊兰-伊通断裂、敦化-密山断裂基本平行,同为郯庐断裂的次级断裂带.鸭绿江深断裂带走向基本稳定,为北东40~50°[8].对于鸭绿江断裂的切割深度多认为已达上地幔,但也有研究者认为鸭绿江断裂切割深度仅为下地壳[9].印支—燕山期是鸭绿江断裂构造集中活动的地质时期,尤以燕山期活动更为强烈.鸭绿江两侧断裂系统发育程度不同:在我国吉林一侧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经重、磁场资料分析也存在少量北西向断裂[10];朝鲜一侧则是北西向断裂最为发育,北东向断裂出现较少[9].朝鲜地质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北西向断裂与近东西向断裂可能属同一构造体系,朝鲜的虚川江断裂、春冬断裂同属该组断裂❶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地质考察团.朝鲜惠山地区地质矿产考察报告.1987..北西向断裂以区域性断层为主,也有与其平行的次级断层.近东西向断裂形成时间较早,以与区域构造线相平行的断裂为主[12].研究区内主要有太古宙片麻岩体和晚侏罗世侵入岩.太古宙片麻岩体为本区最古老的岩石,主要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花岗片麻岩.晚侏罗世侵入岩主要为岩浆岩,有早期闪长岩和晚期花岗岩.晚侏罗世早期闪长岩呈岩基及岩株状产出,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与沉积地层呈侵入接触关系.晚侏罗世晚期花岗岩,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岩体内后期构造较发育,主要以节理及脆性断裂形式出现,多被石英脉、方解石脉充填.临江铜矿位于吉林省临江市六道沟镇,矿区面积约80 km2.矿区主体为铜山矿段,另外还有规模较小的六道沟、冰湖沟和错草顶子等矿段.2.1 矿区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老岭群变质岩、中生代喷出岩及第三纪玄武岩.老岭群地层遭受多期构造影响,依岩性特点将其分为5段:1)角岩为主夹大理岩互层带,属珍珠门组;2)珍珠门组厚层白云石大理岩;3)花山组厚层角岩,钻孔揭露深部有大理岩夹层,东部地区为片岩、千枚岩类;4)花山组角岩与大理岩互层夹石英岩薄层;5)厚层角岩层.中生代侏罗纪侵入岩分布面积较广,从区域上看总体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岩性有两类:一套以中性—中酸性火山熔岩与凝灰岩为主,有安山岩、安山质角砾夹晶屑、岩屑凝灰岩等;另一套为酸性熔岩和凝灰岩,为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岩屑凝灰岩、火山角砾等.第三纪玄武岩分布广泛,上覆于其他地层之上,由以气孔玄武岩为主和拉斑玄武岩为主的两类玄武岩组成,局部见橄榄玄武岩和黑色致密玄武岩.2.2 矿区构造临江铜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均受区域和矿区构造的控制.矿床产出在鸭绿江深大断裂北东侧,老黑顶子背斜的南翼.矿区内除受南北挤压应力外还受到近东西向的扭动应力影响,形成了主体北东向扭性断层组.该组构造控制了区内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矿区地层产状、侵入岩体轴向以及矿体群的展布均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走向290~320°,倾角55~75°.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燕山期主轴向为北西西向的侵入杂岩沿断裂贯入.北东向断裂与东西向断裂带的斜接部位贯入产出花岗闪长岩体,控制了铜山矿床的分布,是矿区最主要的导矿构造.冰沟湖-小铜矿沟断裂(F1):已知延长10 km以上,走向50~60°,倾角70~80°.据工程揭露,矿化集中分布在该断裂两侧.该断裂的次级构造也较发育.平行于主断裂面的裂隙带两盘见平行的多条断裂.断裂南盘有小铜矿沟弧形牵引构造(图2)等.六道沟-铜山断裂(F2):位于F1断裂的南东侧,在六道沟-铜山间与F1断裂平行,走向为50~60°.该断裂成矿后也具多次复活特征.可见有层间断裂带(f1).该组断裂带是矿区内的重要储矿构造.断层形成时间较早,被多期侵入岩及接触变质岩占据,与矿体产出关系密切(图2).2.3 矿区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占矿区面积的80%以上.主要有前燕山期角闪辉长岩、燕山早期中酸性火山杂岩、与成矿有关的燕山中期花岗闪长岩和再度侵入的石英闪长玢岩、燕山晚期酸性侵入岩.前燕山期角闪辉长岩遭受变质作用较重,呈不规则脉状产出,出露面积较小.岩体变质程度较深,在其与石英闪长玢岩接触部位见有夕卡岩化.燕山早期喷发的中酸性火山岩分布在六道沟口附近F1断裂以南及铜山西部一带.与成矿有关的燕山中期中酸性侵入岩有早阶段的花岗闪长岩和晚阶段的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呈岩基、岩株状产出,岩石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体岩相变化从中心的花岗闪长岩到边缘相的石英闪长岩.岩体与基底大理岩地层及早期中酸性喷出岩接触部位多形成夕卡岩,多为矿体产出赋存之处.吉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❶吉林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601队.临江铜矿区地质勘探总结报告书.1980.对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的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为120.5 Ma,属中燕山期侵入岩.石英闪长玢岩主要呈小岩株及岩脉产出.岩石地球化学测定结果显示,石英闪长玢岩与花岗闪长岩边缘相特征极为接近,且玢岩与石英闪长岩的空间产出关系也十分密切.故认为石英闪长玢岩与花岗闪长岩为同源侵入岩.燕山晚期酸性侵入杂岩有花岗斑岩、斑状二长花岗岩、花岗细晶岩等,多呈小岩株及较小岩脉状产出.2.4 矿体及矿石特征临江铜矿由多达几十条矿体组成,单个矿体多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产出,形态变化较大.矿体在空间分布上常见歼灭再现、平行成群产出等特征.矿体产状直接受含矿夕卡岩的形态、产状控制(图2、3).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其余少量矿物有硫铋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镜铁矿、辉铜矿等.非金属矿物以夕卡岩矿物:石榴石、透辉石、透闪石等为主,方解石、斜长石次之.矿石构造以浸染状、致密块状及脉状构造为主,少见角砾状及条带状构造.矿石结构有自形、半自形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等.矿石中见:辉钼矿呈自形片状、挠曲片状产出;多数金属矿物呈半自形集合体状产出;黄铜矿与闪锌矿呈乳浊状结构.黄铜矿与黄铁矿、黄铜矿与辉钼矿等呈交代残余结构.根据矿物结构构造及共生关系判断矿物生成顺序大致为:磁铁矿→早期黄铜矿、斑铜矿伴生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晚期斑铜矿、黄铜矿、伴生方铅矿、辉钼矿→褐铁矿、孔雀石等表生矿物.2.5 围岩蚀变临江铜矿的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夕卡岩化、透辉石-钾长石化、碳酸盐化、沸石化. 夕卡岩化主要分布在花岗岩类与碳酸盐类岩石接触带,也见分布于花岗岩与中酸性喷出岩接触带围岩中,呈透镜状、不规则脉状产出.夕卡岩分带现象不明显,是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围岩.夕卡岩含矿性相差甚远,成分简单的干夕卡岩一般不含矿,复杂的湿夕卡岩常形成矿化富集.透辉石-钾长石化见于矿区东南部石英闪长岩楔形岩枝中,在近接触带的岩体一侧较为强烈.该蚀变以大量微斜条纹长石交代石英和斜长石,透辉石交代黑云母和角闪石为特征.碳酸盐化主要蚀变矿物为方解石,有时伴随少量石英或其他矿物,呈不规则团块状或细脉状产出.沸石化是矿区较晚的一种蚀变,沸石细脉几乎穿插交代所有岩石,尤其在各种火成岩、夕卡岩及角岩中较为发育.惠山铜矿(也称朝鲜惠山青年铜矿)位于惠山市西南2 km,距鸭绿江700 m,与我国长白县沿江煤矿隔江相望.惠山铜矿的前身是惠山煤矿,在进行煤田普查时发现了铜矿化线索,继而转向以铜为主的勘探工作,于1967年正式建矿.3.1 矿区地层矿区产出较老地层为下元古界摩天岭系.该地层自下而上可分为3个统:底部城津统为基性火山岩及陆源碎屑岩建造、碳酸盐建造;中部北大川统为厚层碳酸盐岩;上部南大川统,在惠山矿区出露面积较大,以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为主.南大川统自下而上可分为3段:下段主要为黑云母片岩、二云母片岩夹薄层大理岩;中段以硅质岩、硅化绢云母片岩、硅化黑云母片岩为主,为矿床围岩之一;上段由灰绿色粉砂岩、千枚岩、石英云母片岩、大理岩组成.朝鲜北部古生界、中生界地层与我国华北地台地层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比介绍如下.阳德统地层与我国寒武系地层相当,由粉砂岩、斑点状页岩、鲕状灰岩(内含三叶虫化石)组成,矿区内该组地层与下部地层呈断层接触.楚山统相当于上寒武系至下奥陶系,主要岩性为黏土质灰岩及灰色灰岩互层.曼达统中奥陶系地层,以层状、块状灰岩为主,也有少量白云石化灰岩,为矿体下盘围岩,早期为惠山水泥厂主要原料.平安系与石炭系至二叠系地层相当,主要为砂岩、粉砂岩,上部砾质砂岩夹局部可采煤层.长坡里统相当于三叠系至下侏罗系地层,由砾岩、砂岩、碳质粉砂岩和煤层组成.该层内发育石墨化,石墨带呈透镜状、囊状,延长10~20 m❶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地质考察团.朝鲜惠山地区地质矿产考察报告.1987..新生代地层主要有第三系.底部为长石砂岩、薄层玄武岩含硅藻土层,与我国第三系土门子组地层相当.3.2 矿区构造惠山铜矿位于惠山-利原凹陷的西北端,虚川江断裂和长坡里断裂之间.惠山铜矿更接近虚川江断裂,矿体赋存于虚川江断裂次级的春冬断层和其东侧的马山断层之间(图4).春冬断层走向330°,倾向东,倾角60~70°.断层切穿矿区所有的地层,并多次活动.成矿前该断层活动表现为将古生代地层错断,造成南大川统地层逆冲于古生代地层之上.伴随脉岩侵入,断层再次复活,见断层局部切穿脉岩现象.此次复活同时也破坏了矿体.春冬断层在深部与虚川江断裂带汇合.马山断层走向325~330°,倾向东,倾角65~70°,其与春冬断层近似平行,两侧围岩均为南大川统地层.两条断层明显控制了矿床的形成与矿体的分布(图4).3.3 矿区岩浆岩矿区产出的侵入岩有惠山岩群和端川岩群及鸭绿江岩群.惠山岩群:侵入时代大致为三叠纪,分布在利原-惠山一线.矿区内沿长坡里断裂带东侧分布,由约20个岩体组成,规模不大.主要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和角闪黑云母花岗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侵入体边缘部分常出现夕卡岩化、角岩化及碳酸盐化.端川岩群:侵入时代为侏罗纪,沿北西向及南北向断裂带产出,规模差别较大,呈小岩株、岩基状产出.主要岩性为绢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鸭绿江岩群:侵入时代为白垩纪,与端川岩群为侵入不整合接触关系.早阶段为辉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多以脉状或小岩株的形式产出.晚阶段为文象花岗岩、花岗斑岩,规模不大,多以脉状产出.3.4 矿体特征惠山铜矿包括2个矿区:本山矿区和马山矿区.本山矿区位于惠山铜矿的北端,距鸭绿江约700 m,包括3个矿体,依次称1、2、3号矿体.1号矿体沿春冬断层产出,分布在17~24线之间,长500 m左右,走向330°,在春冬断层走向转变部位矿体膨大产出.该矿体围岩为古生代平安系砂岩,主要矿石矿物为硫砷铜矿和黝铜矿,矿石矿物含量随矿体的膨大而变富.2号矿体为隐伏矿体,发育在曼达统灰岩与砂岩接触部位.在灰岩产状转变部位矿体富集程度好,矿化最好处矿体长200 m,富集铜铅锌元素.3号矿体产于曼达统灰岩之内,矿体长80 m,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3个矿体形态有别,出露深度也不同,但均受春冬断层控制.马山矿区位于惠山铜矿的南部,由4个矿体组成,仅编号为2、3号的矿体具有工业价值.矿体主要围岩为曼达统灰岩,少见南大川统片岩.随灰岩硅化程度的加强,矿石矿物的含量也相应增高.矿石类型主要有:1)黄铜矿、硫砷铜矿和黝铜矿;2)方铅矿、闪锌矿和黝铜矿;3)黄铁矿和黄铜矿.2号矿体长约100 m,宽22 m,走向为350°,倾向东,倾角60°.矿体下盘围岩为灰岩,顶板为硅化灰岩,内有石英斑岩脉穿插(图5).3.5 围岩蚀变特征矿区内围岩蚀变较强,蚀变种类较多,见有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硅化和夕卡岩化.这些蚀变作用大致可以分为3期:1)成矿前蚀变主要发生在本山地区的地表;2)成矿期表现为绢云母化蚀变;3)成矿后蚀变作用以热液蚀变作用为主❶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地质考察团.朝鲜惠山地区地质矿产考察报告.1987.. 根据已有地质资料分析,临江铜矿属较典型的夕卡岩型铜矿.工程揭露矿体多产出在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与围岩灰岩接触的夕卡岩内,矿区局部平面图与钻孔剖面图上均有显示(图2、3).矿石、脉石矿物种类及生成顺序也符合夕卡岩型矿床的特征.朝鲜惠山铜矿受地质研究程度的限制,我国地质工作者对其了解不够详尽.目前了解到的地质概况反映惠山铜矿及围岩蚀变与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接近:矿体产出在中酸性花岗岩内;矿石类型以细脉浸染型为主;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我国长白县沿江村与朝鲜惠山铜矿隔鸭绿江仅数百米.据武警黄金部队在沿江村水泥厂钻孔工程揭示,380 m左右存在厚度不大的金矿化体[11],符合斑岩成矿系统外围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地质特征.长白县十二道沟地区经地质勘探工作发现钨矿化线索[12].对于2个矿床成矿年龄尚未有学者进行相关研究,但吉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❷吉林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601队.临江铜矿区地质勘探总结报告书.1980.对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的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为120.5 Ma.结合花岗闪长岩与铜矿体的产出关系,可推测临江铜矿的成矿年龄应略晚于120 Ma.朝鲜惠山铜矿矿区范围内产出侏罗纪的端川岩群及三叠纪的惠山岩群.根据典型斑岩型铜矿成矿岩体与矿床成矿年龄的先后关系,可推测惠山铜矿成矿年龄与临江铜矿相近.根据对两个铜矿地质和时空特征分析,临江铜矿与惠山铜矿床应同属斑岩-夕卡岩型成矿系统.典型的斑岩-夕卡岩型成矿系统有特定的成矿岩浆岩及围岩.朝鲜惠山铜矿与临江铜矿均产出在元古宙辽吉裂谷内,基本地质背景相似.古老裂谷形成初期拉张裂解阶段,形成了快速沉降火山喷发堆积和慢速沉积堆积旋回,形成了良好的铅锌、菱镁矿、铜、金等矿源层[13].在裂谷形成及演化阶段形成了鸭绿江成矿带内许多有名的矿床,如青城子铅锌矿、赤柏松铜镍硫化物矿床等.区内产出的前寒武系老岭群(朝鲜境内称为摩天岭群)老变质岩地层多种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均较高,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矿源层.前人对华北板块东缘构造体制的研究表明,中生代构造体制的转变,由挤压转变为拉伸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热体制变化、火山喷发、花岗岩侵入与大规模成矿事件[14-15].前已述及该区产出在元古宙辽吉裂谷内,从长白县沿鸭绿江至临江一带多有前寒武纪弱变质灰岩、大理岩及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出露.该地区具备寻找斑岩-夕卡岩型矿床的良好条件.临江铜矿与朝鲜惠山铜矿的产出均受断裂构造控制.临江铜矿内主要断裂F1(冰沟湖-小铜矿沟断裂)为鸭绿江断裂的次级断裂.断裂多次活动切割较深,为中酸性侵入体就位提供了空间,是矿床的导矿构造.其次级断裂基本与之平行,控制了临江铜矿多个铜矿体的产出.该断裂构造走向50~60°,倾角70~80°,与长白地区内主要的北东向断裂产状一致.惠山铜矿的产出受北西向春冬断裂和马山断裂的控制.春冬断裂走向330°,倾角60~70°,马山断裂基本与之平行.朝鲜地质工作研究标明春冬断裂在深部与虚川江断裂汇合,并延伸进入中国境内.该组断裂也是长白地区区域上存在的另一组主要断裂(层).研究显示,我国长白地区存在较好的寻找斑岩-夕卡岩型铜矿的潜力.找矿工作应注意中生代侵入岩与前寒武纪浅变质地层接触部位矿化线索,尤其是轴向为北西向、北东向产出的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类.典型斑岩型成矿系统的矿化蚀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不容易引起重视的硅化、泥化也可能具有矿化指示作用.长白县附近产出一种称为“长白石”的观赏石,就是由叶腊石、明矾石、高岭石等组成,可能就是斑岩型蚀变外围泥化带的体现.由于长白山地区第三纪玄武岩大面积喷发,并上覆于之前地层之上,且玄武岩层较厚,对找矿勘查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鉴于该种类型矿床受构造控制产出明显,找矿时应注意主体北西向、北东向断裂与东西向断裂交汇部位的地球化学异常查证工作.1)临江铜矿矿体多产出于夕卡岩内,呈透镜状、囊状,受构造控制明显.矿石矿物种类及生成顺序与典型夕卡岩矿床基本一致.该矿床为夕卡岩型铜矿.朝鲜惠山铜矿显示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2)2 个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周边低温热液金矿化的产出指示两矿床同属斑岩-夕卡岩型成矿系统.研究区存在较好斑岩-夕卡岩型铜矿床找矿潜力.3)今后找矿工作应注意:北西向、北东向断裂与近东西向断裂交汇部位矿化线索;轴向北西向、北东向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与前寒武纪地层接触部位矿化线索;斑岩型矿床不易引起注意的特征矿化蚀变.致谢:野外地质考察工作得到吉林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长白县国土资源局领导的大力支持.论文撰写过程中与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张朋、张春鹏工程师进行了有益的讨论,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相关文献】[1]宋建潮,胡铁军,王恩德,等.鸭绿江断裂带两侧成矿条件对比及辽东地区未来寻找金属矿产资源的启示[J].矿床地质,2009,28(4): 449—461.[2]CHEN Jiang-feng,YU Gang,XUE Chun-ji,et al.Pb isotope geochemistry oflead,zinc,gold and silver deposit clustered region,Liaodong riftzone, northeastern China [J].Science in China:D(Earth Sciences),2005,48(4):467—476.[3]张朋,乔树岩,姜海洋,等.辽宁鞍本地区铁矿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分析[J].地质与资源,2012,21(1):134—138.[4]张朋,乔树岩,杨宏智.辽宁南芬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金属矿山,2011(12):91—93.[5]张森,赵东方,吕广俊,等.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J].地质与资源,2007,16(3):173—182.[6]张森,张迪,沙德喜,等.辽东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地区金(银)矿成矿特征及成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42(3): 725—732.[7]王成文,刘永江,李东涛.辽河岩群南北区域对比的新证据[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7,27(1):17—24.[8]吴冬铭,李玮,李玉龙,等.关于鸭绿江深断裂带北延的重力场证据[J].吉林地质,2008,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期
地
质
找
矿
论
丛
V0. 6 NO 2 12 .
2 1 年 6月 : 6 01 l 715 7
Co rb i s t o o nd M i r lR e ou c sR e e r h nti uton O Ge l gy a ne a s r e s a c
矿 动力 学理 论研 究 的 区域 矿 产预 测 ; 以及 以成 矿 地
地 质方 法 l 物探 方法 f l 化探 方法 J l 遥 感方 法 I
质 环境 和成 矿规 律 研究 为基 础 , 以计 算 机 为 手 段 的
地质、 地球 物 理 、 球 化学 、 地 遥感 地 质 多元 信 息 综 合
0 引 言
成 矿预 测是 一项 难度 大 、 求高 、 及面 广 的综 要 涉 合 性研 究工 作 , 年来 区域 矿 产 预测 领 域 形 成 了许 近 多 成矿 预测 理论 方法 体系 , 大致 分为 三个 方 向 , 即基 于 地质 成矿 理论 研 究 的 区 域成 矿 预 测 方 向 ; 于 成 基
预 测 。
综合成矿 异常信 息
建立 多元信 息找矿 模型
宁镇 中段 地 区位 于长江 中下 游铁 铜多 金属 成 矿 带 的东 端 , 伏 牛 山 、 有 安基 山 、 山等 数 十处 中小 型 铜 铜 、 、 、 矿床及 矿 点 , 钼 铁 硫 以夕 卡岩型 成矿 作用 为 重
圈定找矿 预测靶 区
流 程 见 图 1 。
图 1 综 合 信 息 找矿 思路 与 流 程
Fi .1 T h o pr e ie i o m a i a e g e c m eh nsv nf r ton b s d
1 地 质 成 矿 特 点
研 究 区 的地 理 范 围为东 经 1 90 0 1 91 1 。00 1 。5
收 稿 日期 : 2 1 — l2 0 00 6
基 金 项 目 : 江 苏 省 财政 补 助地 勘 项 目( 国土 资 发 [ 0 6 2 7号 ) 助 。 苏 20]8 资 作 者 简 介 : 张 术 根 ( 9 8)男 , 南 湘 阴 人 , 授 , 物 学 、 石 学 、 床 学 专 业 目前 从 事 地 质 找 矿 以 及 矿 物 与 相 关 材 料 研 究 。通 信 地 15 , 湖 教 矿 岩 矿 址 : 南 省 长 沙 市 岳 麓 区 中南 大 学 校 本部 , 学 与环 境 工 程 学 院 ; 政 编 码 :1 0 3 Ema :h n s u ezg 1 3 tm 湖 地 邮 4 0 8 ; i za gh gn s@ 6 .o l
息 法 成 矿 预 测 要 素 组 合 。并 以此 为指 导 , 照 地 质 成 矿 条 件 有 利 程 度 、 化 探 异 常 强 度 与 规 模 、 按 物 环 形构造发育程度 、 感解 译蚀变显现强度与规模 , 遥 进行 综 合 判 别 确 定 成 矿 有 利 位 置 , 圈定 区 内夕 卡
触 带普 遍 出现 强烈 的夕 卡 岩 化 , 伴 随夕 卡 岩 型 金 并
属矿化。
岩性 界面 的层 间 断 裂破 碎 带 ; 理 化 学 因素 主要 考 物 虑压 力及 热 圈闭效 果 。成矿 过程 主要 考虑 接触 交 代 成矿 期 的各演 化 阶段 , 顾 金 属矿 物 组 合 和 非 金 属 兼
联 系 人 : 余 旭 辉 。 E ma : u u u @f x i c r — i y x h i o mal o l . n
l8
论
丛
O) 北 纬 3 。23 ” 3 。 1(” 分 属 南 京江 宁 区和 (, ” 20 0一 2 】 ) , O 镇 江句 容市 及丹 徒县 管辖 。宁镇 山脉 系 中生 代块 断 隆起 区 , 西接 宁 芜 凹 陷 , 南侧 为 句 容 凹 陷_ , 东 2 出露 ] 地层 主要为 上古 生 界 至 中生 界 侏 罗 系 , 分 地 段还 部 构 造线 总体 方 向 为 NE 向 或 E 向 , 皱 和 断 裂 E W 褶 中酸性 脉 岩 , 位 到古生 界 中生 界 中 , 侵 侵位 年 龄 为 1 3 8 7Ma 属燕 山晚期 岩浆 活动 产物 。 ( 2 。 2 ~8 . , 。 图 ) 这 些 岩体 与石 炭 系 、 叠 系及 三 叠 系碳 酸 盐 岩 的 接 二
摘 要 : 宁 镇 中段 铜 多 金 属 矿 床 主要 为接 触 交 代 型 矿 床 。文 章 以地 质 环 境 和 成 矿 规 律 研 究 为 基
础 , 用 逻 辑 信 息 法 综 合 提 取 地 质 、 感 、 球 物 理 和 地 球 化 学 多 层 次 成 矿 预 测 信 息 , 建 逻 辑 信 采 遥 地 构
要 成矿特 色 。作者 通过 野外 现场 调查 和室 内综 合研
究 , 结合 前人 资料 , 并 综合 提取 地质 、 球物 理 、 球 地 地 化学 、 遥感 等 多元成 矿信 息 , 立综 合信 息成 矿 预测 建 模型 , 开展 研究 区全 区成 矿预 测 , 研究 思路 与工 作 其
J l . 01 : 7 1 5 n 2 1 1 L 6 7
宁 镇 中 段 夕 卡 岩 型 铜 多 金 属 矿 床 多 元 信 息 成 矿 预 测 初 步 研 究
张术 根 , 旭 辉 , 余 徐 莺
(- q 南大 学 地 学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 沙 4 0 8 ) 长 1 0 3
岩型矿床重点找矿靶 区。
关 键 词 : 多元 信息 ; 矿 预 测 ; 卡 岩 型 ; 多 金 属 矿床 ; 镇 山脉 中段 成 夕 铜 宁 中图 分 类 号 : P 1 ; 6 8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62P 1. 文 章 编 号 : 10 -4 2 2 l ) 20 6 9 0 11 1 (0 10 1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