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2024年跌倒、坠床防范和报告制度(三篇)

2024年跌倒、坠床防范和报告制度(三篇)

2024年跌倒、坠床防范和报告制度(一)跌倒预防制度1、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预防知识教育,做好防范措施预防跌倒发生。

2、熟悉病室患者的情况,对跌倒高危患者尽量安置于一级病房或分类专人管理。

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

3、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酌情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

4、加强环境管理,病区物品放置统一;病室地板应保持清洁、干燥,病房内避免有障碍物。

5、对有潜在受伤可能者,如有药物反应的患者、行走不便患者、年老患者和血压较高患者需重点____与护理,严加防范。

厕所、洗澡间应铺防滑垫。

6、____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二)跌倒报告处理制度1、一旦发现患者跌倒或坠地,立即平卧,在报告医生的情况下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

重点评估有无颅脑损伤、内出血、骨折等症状,有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注意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

2、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治,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3、启用跌倒风险评估单,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4、及时、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5、由当班护士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总结分析原因,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并提交护理部。

6科内护士长____分析讨论、再次评估,必要时____护理查房或请护理会诊。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可____对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补充改进、反馈并落实预防跌倒措施。

____中山同方医院护理部年____月____日第二篇:跌倒坠床防范防范跌倒坠床措施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年龄较大,住院期间突然周围环境改变以及疾病原因引起意识,精神视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

高危人群:脑血管病及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意识混乱烦躁年龄大于____岁应用降压药物。

措施:1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评估其行为能力,确定为高危对象的患者,护士应立即与家属沟通,告诉其危险性。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医院作为患者接受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场所,保障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

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制定并实施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制度,旨在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措施,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水平。

二、制度内容1.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对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重视程度。

通过案例分析、培训等形式,使医护人员掌握防范意外事件的知识和技能,树立全员参与患者安全管理的意识。

2. 患者评估与监测对新入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于存在高风险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意外事件的隐患。

3. 环境安全管理医院应定期检查病区环境,确保地面干燥、无障碍物,并设置防滑标志。

对于病房、卫生间等易发生跌倒的区域,应安装扶手、防滑垫等设施,以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

4. 患者教育与沟通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防范跌倒、坠床的重要性,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床栏、轮椅等设施。

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不适,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5. 应急预案与处理制定应急预案,明确意外事件发生时的应对流程。

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根据患者伤情进行救治,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和备案。

6. 持续改进与反馈医院应定期收集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相关数据,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鼓励医护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患者安全管理水平。

三、组织实施1. 成立患者安全管理小组医院应成立患者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制度。

小组成员包括医院领导、医务部门、护理部门、后勤部门等相关人员。

2. 制定实施细则患者安全管理小组应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防范及报告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防范及报告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防范及报告管理制度为加强患者安全管理,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1. 加强患者入院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

2. 明确各级医务人员在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中的职责和义务。

3. 规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报告、处理和分析工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住院患者。

三、入院宣教1. 入院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房环境、设施设备及使用方法,确保患者及家属了解并能够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2. 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及家属规范整理床周用品,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3. 对高龄、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等高危患者,应加强安全教育,告知其可能发生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四、风险评估1. 医护人员应对新入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风险评估,识别高危因素。

2. 对高危患者,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使用防护床栏、留陪护人员陪伴、使用约束带等。

3. 定期对高危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安全措施。

五、防范措施1. 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

2. 保持病区环境整洁,地面干燥,及时清理积水,设置防滑标志。

3. 患者使用的鞋子应防滑,避免穿着易滑的拖鞋。

4.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六、报告制度1. 一旦发生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当班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并由科室负责人上报医务科。

2. 发生意外事件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观察和处理,记录事件经过、原因及处置措施。

3. 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七、处理和分析1. 对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详细完整版)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详细完整版)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一、管理责任1.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员工掌握防跌倒、坠床等技能。

2.安排专人负责跌倒、坠床预防,并建立台账和报告制度。

3.落实责任到人,明确各级责任和管理权限。

二、评估和风险识别1.对每个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并记录在病历中。

2.定期检查住院环境,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及时进行整改。

3.建立安全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三、安全设施和装备1.设有安全护栏、防滑地毯、调节床垫、插电保护等安全设施,确保患者安全。

2.配备坠床预防产品,如护床网、护头垫等,及时防止患者坠床。

3.安装室内监控摄像头,监测患者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四、床位管理和护理1.合理安排患者床位,避免拥挤,确保行动方便。

2.定期更换床单被褥和清洁卫生,保持床品干净、整洁,减少感染风险。

3.针对高风险患者,加强监护和关注,做好跌倒、坠床预防工作。

五、员工素质和技能1.招聘具有相关护理、医学等专业背景的员工,具备跌倒、坠床等防范知识和技能。

2.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员工跌倒、坠床等应急处理能力。

3.强化员工责任心和服务精神,充分关注患者需求,主动发现和解决潜在危险。

六、信息化管理1.应用信息化技术,对患者跌倒、坠床和防护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2.将监控视频、患者病历等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为防跌倒、坠床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远程监控和预警系统,及时反馈患者动态,实现24小时安全巡视。

以上是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的详细完整版。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评估风险,加强安全设施和装备,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避免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预防病人跌倒坠床管理制度范文(3篇)

预防病人跌倒坠床管理制度范文(3篇)

预防病人跌倒坠床管理制度范文(一)所有住院患者在入院评估时进行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

(二)新入院患者使用“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对跌倒/坠床的高危风险因素进行初次评估,评估在患者入院____小时内完成。

(三)凡是初次评估有跌倒/坠床高危风险因素的患者,需使用“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评估。

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上,只需记录评估时间、危险因素的总评分分数及护士签名;并根据其危险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跌倒/坠床的发生(四)评分≥____分或年龄≥____岁或年龄≤____岁的中、高危患者,需在患者床头挂“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牌,并列入交班内容,加强交接班,所有工作人员对有跌倒/坠床风险患者应予以特别关注。

(五)做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跌倒/坠床的危害及预防的重要性。

(六)住院患者入院____小时内完成首次评估;评分≥____分或年龄≥____岁或年龄≤____岁每周评估一次;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患者转到其他科室时、发生跌倒后均需重新评估,并再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宣教并记录。

(七)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立即启动跌倒/坠床应急预案:1.迅速进行有效的处理,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2.立即向护士长报告。

科室按规定在OA网上填写“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登记表”,于24h内按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上报护理部。

3.护士长要组织科室成员认真分析讨论,制定改进措施并追踪改进效果。

(八)鼓励积极上报跌倒/坠床事件,发生跌倒/坠床的科室有意隐瞒不报,发生后与护士长绩效考核挂钩。

(九)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十九、病人跌倒/坠床的伤情认定制度(一)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二)建立并落实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三)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入院指导明确,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

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制度范文(4篇)

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制度范文(4篇)

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制度范文跌倒和坠床是老年人和弱势群体中常见的意外事故。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管理制度对于减少跌倒和坠床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____字的跌倒和坠床预防管理制度的范本:一、引言跌倒和坠床是常见的意外事故,尤其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造成了许多伤害和不便。

为了增加对护理对象的安全保护,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跌倒和坠床事故的发生,本机构制定了跌倒和坠床预防管理制度。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确保护理对象的安全,减少跌倒和坠床事故的发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事故的后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机构内的所有护理对象,包括老年人和弱势群体。

三、管理责任1. 机构管理层:负责制定和监督跌倒和坠床预防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制定预算和提供必要的资源。

2. 护理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指导和培训护理人员,实施跌倒和坠床预防措施,并及时报告和处理事故事件。

3. 护理人员:负责落实并执行跌倒和坠床预防工作,如定期巡视、评估风险、提供协助和监控等。

4. 护理对象及其家属:应配合和积极参与跌倒和坠床预防工作,接受相关指导和培训。

四、预防工作流程1. 风险评估1.1 制定风险评估工具:制定一套标准化的风险评估工具,用于评估护理对象的跌倒和坠床风险。

1.2 评估频率:根据护理对象的情况和风险等级,制定评估的时间和频率。

1.3 评估内容:评估包括个人风险因素、环境风险因素和医疗护理风险因素等。

2. 风险干预2.1 个人干预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个人干预措施,如提供辅助工具、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等。

2.2 环境干预措施:针对环境风险因素,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如安装护栏、调整家具布局等。

2.3 护理干预措施:根据医疗护理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定期更换床单、检查卧床护理等。

3. 措施跟踪与修订3.1 跟踪措施的执行情况:定期跟踪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2 修订预防措施:定期进行措施评估,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改进预防措施,以提高效果。

跌倒坠床预防管理制度

跌倒坠床预防管理制度

跌倒坠床防备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防备和减少医院内患者的跌倒和坠床事故发生,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病区、门诊和其他医疗服务区域。

二、责任和义务1. 医院管理层责任•组织订立跌倒坠床防备政策和措施,确保全员掌握并有效执行。

•配置必需的设施和设备,供应良好的医疗环境。

•配备并培训专职护理人员和相关医务人员,确保其具备识别高危患者和采取相应措施的本领。

2. 科室负责人责任•负责跌倒坠床防备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订立跌倒坠床防备的具体规程和流程,并定期检查和修订。

•组织对科室内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

3. 医务人员责任•在接诊时认真评估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并记录相关信息。

•搭配护士对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备措施。

•在发生跌倒坠床事故时,立刻采取应急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4. 护理人员责任•定期评估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并记录相关信息。

•监测高危患者的活动情况,确保他们的安全。

•供应必需的帮助和支持,帮忙患者进行日常活动,防备跌倒坠床事故的发生。

•在发生跌倒坠床事故时,快速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

三、跌倒坠床风险评估1. 定期评估•对每位患者在入院时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

•对高危患者每日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时调整防护措施。

2. 评估指标•年龄:65岁以上或弱势群体。

•疾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平衡障碍、运动障碍等。

•用药:存在令人眩晕或疲乏的药物使用。

•环境:存在高度或不稳定的环境条件,如湿滑地面、暗处等。

3. 防护措施•为高危患者供应专人陪护服务,监测他们的活动。

•为高危患者供应防滑鞋、助行器等辅佑襄助工具。

•对高危患者的床边、洗手间和走廊等位置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院内的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四、培训和教育1. 医务人员培训•医院将定期组织跌倒坠床防备培训,并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

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制度1、保持环境安全(1)保持地面清洁、干燥。

及时清除水渍、污垢,及时擦拭地面,保持床旁、洗手池、厕所等活动区域的地面干爽。

拖地时,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

(2)保持通道通畅。

及时清除行走途中的障碍物,各类物品定位放置。

(3)保持室内光线充足,恰当使用夜间照明设施。

(4)患者常用之物就近摆放,便于患者取用。

(5)对于环境中的跌倒/坠床隐患应及时排除。

各种仪器的电线需卷放好,以免松散垂在地上,绊倒患者。

定期检查扶手、轮椅、平车等设施的性能,如有损坏,需尽快通知设备和总务处维修。

2、入院时对所有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的健康教育。

(1)患者入院时,均应进行防跌倒/坠床知识宣教,让患者及家属配合做好防范措施,预防跌倒/坠床发生。

(2)各科室根据科室情况制订本科室的预防跌倒/坠床宣教内容。

3、提供安全防护措施(1)入院即日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防跌倒/坠床知识,请家属自备患者所需物品,如:眼镜、合适的鞋裤、助行器等。

(2)安排高危的患者邻近护士站,以方便观察。

(3)选用合适的坐椅,必要时加上安全带。

(4)使用轮椅、平车时需加安全带及上床栏。

(5)患者“呼叫器”响时,尽快作出回应。

(6)指导陪护者提供正确的陪护方法,身体虚弱、行走不稳者下床活动时必须有人陪同。

(7)告知患者或家属床档、摇把的正确使用方法,以防跌倒/坠床。

适当使用床边护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或专人看护。

4、及时准确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1)所有患者入院或转入时,必须按照《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因素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以筛查高风险病例进行重点预防,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2)患者入院/转入时,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进行评估(4小时内完成):年龄≥70岁、意识不清、运动障碍、视力障碍、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等,其他患者应在24小时内完成评估。

(3)评估频次:1)首次评估总分<4分,暂不做持续评估;若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出现危险因素时,需及时进行再次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制度
一、评估患者跌倒医学上相关危险因素
(一)视力减退或受损:如白内障、青光眼。

(二)心血管系统:如体位性低血压、晕厥。

(三)下肢功能不良:如中风、小儿脑变
(四)步行及平衡状态不良
(五)排尿系统不良:如夜尿病。

(六)认知不良:如老年性痴呆
(七)使用药物:如利尿药、降压药、镇静剂、精神药
(八)以前有跌到记录
(九)地面、厕所、浴室地砖湿滑
二、预防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
(一)当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对患者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性给与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高危患者床头/尾挂警示标识并履行告知义务。

(三)高危患者病例中有风险评分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记录。

(四)高危患者及病情变化者每班评估患者的相关因素。

(五)向患者交代如需要协助,可使用呼叫仪求助,确保患者可是随手接触到呼叫仪。

(六)病床高度适中,床两边加护栏。

(七)增添必要的设备,在楼梯、浴室等处装扶手,并将扶手调整到适合的高度。

(八)将环境中的危险因素移除,室内家具的摆放定位放置,需要用的物品尽量放在手能拿到的位置。

(九)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鞋子。

(十)给予跌倒高危患者安全的辅助器材:如拐杖、助步器等,并将其放置于床边。

(十一)楼梯的收边处有防滑处理,浴室、洗手间的地面保持干燥,地板应有防滑设备
(十二)协助生活护理及移除协助。

(十三)向家属、陪护、患者交代有关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