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男女对读、分组比赛 读、齐读。
三、再读课 文,理清顺 序。
带着问题,再去认真 读课文。
鼓励 学生 用自 己最喜欢的、 最
小组讨论。
习惯 的方 法认 识汉字,学写汉
字,夯实了学生
的基础,为学生
打下 坚实 的基
本功。
交流识字方法
四、规范写 字,书写指 导
观察生字的位置和 本身的结构,书写这 些生字时要注意什 么
交流识字方法
“艺”上窄下宽,注意下面的部分 是个“乙”,要写美观一些,是横折弯 钩,不是横折斜勾。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 词,相互借鉴。
(3)小结:书写美观、正确的,请 为自己再加上两颗星。 没有得到星的同 学可要加油了!
以自 然段 为单 位把课文拆分, 在概 括段 落的 内容 的同 时理 清课 文的 顺序 和结构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描绘了急性子的顾客三 番两次地改变自己的想法,整天 毛毛躁躁,而慢性子的裁缝虽然答应得很好,却迟迟没有给急性子的顾客裁剪衣服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毛毛躁躁,也不能太慢慢腾腾,应该不急不慢,张弛 有度,懂得分寸。
《方帽子店》讲述了一群孩子因为方帽子戴着不舒服,而发明了各种形状的帽子,并受 大家的欢迎,让之前大家都习惯戴的方帽子变为“古董”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成 不变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学会变通才是最好的出路。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习活动
1. 指名朗读生字、 新词。(课件出示 7)
一、复习旧 课,导入新课
箱子 夸奖 歪着头 承认 袖子 负 责 泄气 凭手艺
慢性子 一卷 交货 取衣服 夹起 朗读生字、新词
服务 衬衫 负责 手艺
2. 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八大林寺桃花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八大林寺桃花人教部编版

其他资源推荐
语文学习网站: 提供丰富的学 习资料和在线
课程
语文学习APP: 方便学生进行 自主学习和练

图书馆资源: 提供纸质和电 子图书资源, 供学生阅读和
学习
家长参与:鼓 励家长参与学 生的学习过程, 提供家庭教育 的支持和指导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语文园地素材:可以在一些素材网站上找到与语文园地相关的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素材可 以用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文朗读音频:可以在一些在线学习平台上找到课文的朗读音频,这些音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视频:可以在一些在线学习平台上找到与三年级下册语文相关的教学视频,这些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语文园地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 写作能力
04
八大林寺桃花赏析
八大林寺桃花简介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嵩阳书院的大林寺 历史背景:唐代贞观年间建寺,原名“大林寺”,后毁于战火,明宣德年间重建 桃花特点:花朵较大,花瓣丰满,色彩鲜艳,香气浓郁 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花之一,与洛阳牡丹、南岳红莲并称“花中三绝”03来自语文园地解读语文园地概述
语文园地的目 的和作用:巩 固和拓展知识, 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园地包含 的内容:字词 句、阅读、写 作、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的编 排特点:结合 教材内容和学 生实际,设计 有趣的活动和
练习
语文园地的使 用方法:教师 引导,学生参 与,注重实践
和应用
语文园地内容解析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语文园地概述:简要介绍语文园地的目的和 作用,即巩固和拓展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 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反思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堂小结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语文园地八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1.扌:打扫拉把拔讠:说话课议论辶:近进迁达迅
木:树林槐栏杆2.(1)飞机呜的一下子飞远了。

(2)苹果咚的一声掉进水里。

3.(1)善良的羊和凶恶的狼(2)勤劳的蚂蚁和懒惰的蜗牛(3)谦虚的大海和骄傲的小河
4.(1)小明说,他要请江波到他家去玩。

(2)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3)姐姐说,她太喜欢这本书了。

(4)王宁说,他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5)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6)李楠小声说,她家在少年宫附近。

(7)小姑娘说,她要去北京,她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优秀版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优秀版教案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目标】1.能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的特征的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2.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作为创编童话故事的主角,大胆想象它的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

2.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习作中的不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一、情景导入1.出示动物图片:母鸡、蚂蚁、老鹰、蜗牛。

2.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3.母鸡会下蛋,但它飞不高。

蚂蚁的个头比较小,身体是细长的,头部较大,长有一对复眼,一对触角。

老鹰的上嘴弯曲,脚强健有力,趾有锐利的爪,翼大善飞,勇猛善战。

蜗牛有甲壳,形状像小螺,颜色多样化,头有两对触角,爬行速度非常慢。

二、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感知想象。

1.同学们,你们看看,今天谁来了?(出示课文中的四幅图)2.仔细观察这几幅插图,你发现了什么?3.指名交流,发现这些小动物的不同之处。

预设:生1:第一幅图中的母鸡,飞得比树还要高。

生2:第二幅图中的蚂蚁,长得比树还要高大。

生3:第三幅图中的老鹰,在悬崖边,不敢飞,很害怕的样子。

生4:第四幅图中的蜗牛,跑得飞快。

4.过渡: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多么不可思议的四幅图,赶快去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吧。

5.生自由朗读习作要求,思考本次习作的要求。

6.引导学生交流你知道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吗?预设生1:这次习作的主角是动物,可以是书上出示的动物,也可以自己选一种小动物。

生2:这次习作的小动物,都失去了它们原来的主要特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小动物是完全相反的。

生3:这次习作是要写这些特殊的动物身上发生的奇异的事情,所以需要我们展开想象。

写出来的事情要能突出小动物“变异”后的特征来。

7.小结,同学们,你们分析得十分到位。

确实,这次习作要求我们以这些不可思议的动物为主角,创编童话故事。

大家看过、听过这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发现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二)明确习作要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教学要求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功能。

3.认识拟声词在句中的作用;学习和了解带有反义词的题目;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大林寺桃花》,积累古诗。

重点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课时一课时。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功能。

3.认识拟声词在句中的作用;学习和了解带有反义词的题目,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大林寺桃花》,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多媒体。

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本单元我们训练了复述课文,复述需要注意些什么?复述的方法有哪些?1. 多媒体出示。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1)(2)小组派代表汇报发言。

(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复述课文不能背诵课文,要用自己的话讲出来)2. 多媒体出示。

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1)从这句话中你学会了哪些复述的方法?(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2)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有什么好处?(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3.教师小结:复述课文要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说出来,最好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这样就很有条理,复述不会遗漏重要内容。

(板书:复述用自己的话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三识字加油站1.2.指名拼读生字,注意读准平舌音“嗽”,前鼻音“谚、辩”。

其中,多音字“吐”,在这里读tù,它还有一个读音tǔ,可以组词为“吞吐”。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部编[新教材]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部编[新教材]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 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 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 这里来。
4.ABCC结构的词语:白雪皑皑 想入非非 可怜巴巴 得意洋洋 波光粼粼 白发苍苍
2.
诗中植物:与松、竹、梅、兰等植物有关的诗歌
词句段运用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①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有 时第一和称改为说话者; ②引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 ③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但有 的时候,适当的改写或删减词语也是 有必要的。
故事卡片
我会听,我能记住这个故事
题目:《

主要人物:
故事顺序:先


;然后
;最


习作
有趣的想象
童话故事的特点
1.每个童话里都有一个生动有趣的 故事。
2.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或两个鲜明的 主人公。
3.童话是通过将这些事物运用夸张和 想象等手法编成的故事。
交流平台
复述故事时,可以借助表格、 示意图或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来进 行,不要遗漏重要的环节。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胖驴和瘦马 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狼 大方的魔法师和小气的巫婆
词句段运用
慢兔子和快乌龟 善良的黑熊和凶恶的豹 子 聪明的猪和愚蠢的狐狸
词句段运用
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3.古诗简介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
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自由自在 日久天长 相依为命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6.我会归纳 破格:打破既定规格的约束。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 5.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性格特征——驯良。松鼠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和自己的活动时间,不打扰人们的生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匹配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匹配版】
•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 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4.“悄悄话”游戏,口头转述。
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台来,老师 对这个同学说一段话,请这个同学转述 给下一位同学听,下一位同学再转给下 下一位同学听。游戏结束后,评比优秀 话务员。
“悄悄话”传话内容:
• 胡老师对同学们说:“明天下午我要去 教育局开会,下午第一节语文课临时换 成音乐课。”
尝试取名:
试着给自己想象的童话故事取个类似 的有趣的题目。
① 给自己的故事定一对性格相反的或者长相 互相颠倒的人物。
示例:警察和小偷、老鹰和兔子、老 板和员工。
② 给人物加上一对意思相反或有巨大反差的 词语。
提示:选的词语一定要有反差,故事 才会有趣味。
转述话语,活用语言。 1.创设情境,角色表演。
第二句中的“扑通一声”形象地写出 了椰子掉进水里的声音,也说明椰子掉进 水里很突然。
读读自己查找到的带有拟声词的句子, 并说说这个句子的特点或者你的感受。
拟声词可以给句子增添色彩和情趣,使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乒乓哧唰哗嘭嘘咻 扑哧 吱呀 滴答 扑通 咕嘟 轰隆 喵呜 哗哗 汪汪 咩咩 咚咚 啾啾 嗡嗡 咕咕咕 笃笃笃 咚咚咚 观察这些拟声词,你有什么发现? 使用拟声词口头说句子,把句子说通顺,
你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
2.了解转述。 (1)刚才胡老师说了什么?把胡老
师说的话写在本子上。 • 胡老师对张×说:“我批改了你们的
习作之后,发现黄×同学编的童话故 事特别有趣。”
(2)张×是怎样把胡老师的话转述给黄 ×听的?和刚才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 张×对黄×说:“胡老师批改了我们的习 作之后,发现你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文化自信: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2.语言运用:体会拟声词表现的情景,进行句子仿写,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思维能力: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4.审美创造:积累“桃花”相关诗句,初步感受“桃花”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4.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5.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6.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点】1.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培养热爱阅读故事的兴趣,并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2.能够体会拟声词表现的情景,进行句子仿写,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转述句的表达形式,能够准确进行句子转换练习,能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认知内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教师板书:语文园地二、复述小达人——学习“交流平台”(一)过渡:第八单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在与故事中人物嬉笑开怀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讲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二)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生1:《漏》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可以借助课后的示意图来复述故事。

生2:《枣核》这篇文章可以列一个表格,来帮助我们梳理故事情节。

生3: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生4: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复述时用自己的话讲述,能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

2.多种形式朗读,读准确、读流利。

3.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形声字里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构字规律。

4.了解并运用拟声词,巧用一对反义词拟题,体会其中的趣味,学习转述的方法。

5.积累古诗文,在反复朗诵中体会作者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运用拟声词;学习转述,注意改变人称,去掉语气词。

▶教学策略1.识字利用偏旁识字:“咳嗽、呕吐、唠叨、嘀咕”这几个词语都带有口字旁,表示与嘴巴有关。

“谚、谣、诫、辩”这几个字都带有言字旁,表明与语言有关。

其中“吐”字是多音字。

“辩、辨、辫”形相似,用选字填词的方式辨析。

2.词句段运用运用仿写的方法,模仿范例使用拟声词,体会拟声词的作用。

仔细观察所给故事题目的特点,仿写几个类似的题目。

创设情境学习转述别人的话,关注内容、人称和语气,将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

3.积累古诗回忆以前学过的白居易的诗词,介绍大林寺的地理位置,讲述古诗背后的故事,借助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记忆背诵,积累白居易的诗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本单元学习的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读词串识字,认识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

3.认识拟声词,学习运用拟声词,增强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板块一 交流收获,学习总结1.交流本单元学习的收获。

(1)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几篇课文?(2)你对哪一篇课文印象最深?说说你的理由。

(3)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复述,进行了复述故事比赛。

谁讲得好?说说理由。

(4)关于复述,你学到了什么?小组之间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从复述的要求、复述的方法、复述的步骤等方面引导学生总结。

(5)播放课本“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学生说的话的音频。

2.教师小结并出示复述要求、方法、步骤的思维导图。

课件出示:3.推荐讲故事的网址或音频。

【设计意图】复述是本单元教学重点。

知识与方法需要不断地总结,也需要不断地借鉴、模仿,更需要不断地练习。

本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说、画结合,静态文字与动态音频结合,打开学生的思路,学习总结的方法。

板块二 词串识字,集中学习1.识记带有口字旁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咳ké嗽sòu 呕ǒu 吐tù 唠láo 叨dāo 嘀dí咕(2)学生自读。

(3)教师正音。

①“嗽”读平舌音。

“咕”在这儿读轻声。

②识记多音字。

吐 t ǔ(吐气)tù(呕吐)(4)观察特点,发现规律。

师: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用动作演示。

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有口字旁,都与口的动作有关,口字旁都在字的左边。

(5)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带有口字旁的词语?预设:呼吸、吓唬、哮喘、叱咤、哽咽、喷嚏。

2.识记带有言字旁的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课件出示:谚yàn 语 谣yáo 言 告诫jiè 辩biàn 论(1)学生自读。

(2)师:观察这四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词语中的字都含有“讠”)(3)教师相机指导识记词语。

①字谜识记:“诫”,少说话。

“谚”读四声y àn ,不能读成二声。

②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谚语:我们学过哪些谚语?你能背诵一两条吗?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有天气谚语、农业谚语、哲理谚语等。

谣言:你听过什么样的谣言?谣言可信吗?告诫:诫,有劝诫的意思。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这段时间,老师经常告诫你们什么呢?(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老师经常告诫我们不要______________。

(4)“辩”的形近字辨析。

师:观察“辩”,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找一找“辩”的形近字。

(课件出示习题)课件出示:辩辨辫()论()析()别分()争()()子3.扩词积累。

学生开火车组词。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要素作为主要材料。

“识字加油站”中就是将带有相同偏旁的生字连字成词,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口”与“讠”提示汉字的意思,使抽象的生字变得形象、可感。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使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基础上与生活经验挂钩,从而知其意、懂其情、读出味、记得牢。

板块三读词句段,学习运用1.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表达特点。

(1)课件出示句子,朗读题目和内容。

课件出示:读一读,体会两个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再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3)师生合作体会句子。

第一句是第25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里的,“噌”是个拟声词,它与“一下子跳起来”这个动作连在一块,表现出急性子顾客的急。

第二句中的“扑通一声”形象地写出了椰子掉进水里的声音,也说明椰子掉进水里很突然。

2.交流自己查找到的带有拟声词的句子。

学生读读自己查找到的带有拟声词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子的特点或者你的感受。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拟声词给句子增添的色彩和情趣,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3.创设情境,试用拟声词。

(1)课件出示拟声词。

课件出示:●乒乓哧唰哗嘭嘘咻●扑哧吱呀滴答扑通咕嘟轰隆喵呜●哗哗汪汪咩咩咚咚啾啾嗡嗡●咕咕咕笃笃笃咚咚咚(2)观察这些拟声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拟声词口头说句子,把句子说通顺,并选择一两句写下来。

(4)加个拟声词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①顾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上,对裁缝说:“我想做件棉袄。

”(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顾客把一卷布料“________________”一声放到桌上,对裁缝说:“我想做件棉袄。

”②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粘满泥水,撞在了一块儿。

(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老虎和贼“___________”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粘满泥水,“_________”的撞在了一块儿。

(5)教师巡视检查,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在句子中体会词语的含义是三年级新课标中提出的学习方法之一。

从课本范例入手,体会拟声词的作用,接着让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拟声词的句子,做到了将书本与积累相结合。

接着又出示多种形式的拟声词:一个字的,两个字的,AA式的,AAA式的,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有利于学生积累。

从这些词语中选一个词语说话写话,由知识的掌握提升到能力的具备,为习作积累好词佳句。

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发现故事题目包含的趣味,结合阅读经验交流自己积累的有趣的题目,与同学交流。

2.学会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3.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体会诗意和情感。

积累古诗。

▶教学过程板块一细读题目,发现趣味1.感受故事题目包含的趣味。

(1)课件出示故事的题目。

课件出示:《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胖驴和瘦马》《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狼》《大方的魔法师和小气的巫婆》(2)读题找趣。

①教师指名读故事的题目,并引导思考:这些题目有趣在哪里?②题目里的一对反义词是什么?这些词语对应的人物是谁?(3)交流趣题。

①说说自己觉得好玩有趣的题目。

②学生自由交流。

(《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开心的蚂蚁和伤心的大象》《骄傲的公鸡和谦虚的孔雀》)(4)尝试取名。

试着给自己想象的童话故事取个类似的有趣的题目。

①给自己的故事定一对性格相反的或者长相互相颠倒的人物。

示例:警察和小偷、老鹰和兔子、老板和员工。

②给人物加上一对意思相反或有巨大反差的词语。

教师提示:选的词语一定要有反差,故事才会有趣味。

【设计意图】故事的题目是故事的眼睛,题目富有趣味,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板块由发现已给题目的趣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拟写有趣的题目,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对上一次习作课的进一步提升,挖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板块二转述话语,活用语言1.创设情境,角色表演。

胡老师对着张×同学说:“我批改了你们的习作之后,发现黄×同学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

你看,这是他的作文。

”张×同学接过老师递过来的本子看了看,说:“写得真好,您给他批了一百分。

”张×回到了教室,走到了黄×课桌前。

张×说:“刚刚胡老师夸你呢。

”黄×说:“胡老师夸我什么?”张×说:“胡老师夸你的习作写得好,说你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

”2.了解转述。

(1)刚才胡老师说了什么?把胡老师说的话写在本子上。

课件出示:胡老师对张×说:“我批改了你们的习作之后,发现黄×同学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

”(2)张×是怎样把胡老师的话转述给黄×听的?和刚才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课件出示:张×对黄×说:“胡老师批改了我们的习作之后,发现你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

”(3)对比句子,发现异同。

教师引导:说话的内容相同,但是对象不同,人称也发生了变化。

这就是转述。

(4)课件出示课本中的示例,引导发现异同。

课件出示:●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3.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习题,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转述。

课件出示:●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4.“悄悄话”游戏,口头转述。

(1)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台来,老师对这个同学说一段话,请这个同学转述给下一位同学听,下一位同学再转给下下一位同学听。

“悄悄话”传话内容:①胡老师对同学们说:“明天下午我要去教育局开会,下午第一节语文课临时换成音乐课。

”②胡老师对同学们说:“朱×同学参加学校独唱比赛得了一等奖,你们给他办个庆祝会吧。

”(2)游戏结束后,评比优秀话务员。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语言,还要用语言。

转述句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高。

创设情景,贴近生活,对比异同,找到转述句与原句的变化,“悄悄话”游戏创造使用转述句的情境。

一系列活动后,学生对转述由了解到熟悉再到得心应手。

板块三日积月累,背诵古诗1.自由读古诗。

(1)师:谁能背诵以前学过的白居易的古诗?教师指名背诵;学生齐诵或接诵。

(2)课件出示古诗《大林寺桃花》。

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

(3)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节奏。

课件出示: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教师讲述古诗背后的故事。

(课件出示故事)课件出示:《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江州(现在的九江)庐山大林寺即景吟成的一首七言绝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