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学科渗透心理教育案例

合集下载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
《小狮子的自信心》
小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非常听话乖巧,但是在班上却总是不敢开口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连回答老师的问题都显得紧张。

这让他的老师和家长都很担心,觉得他的自信心有些不足。

为了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心,学校开展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课程中,老师向学生们讲解了自信心的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的案例让学生们了解到不自信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其中一节课上,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小狮子的故事。

故事里,小狮子因为曾经失败的经历,丧失了自信心,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勇敢和强大。

但是在一次远足活动中,小狮子遇到了困难,身边的朋友们都鼓励他勇敢面对,最终小狮子克服了困难,并且感到了自己内心的力量和勇气,重新获得了自信。

在课后,小明向老师倾诉了自己的内心困扰,老师耐心地倾听了他的心声,然后鼓励他要相信自己,勇敢面对困难。

同时,老师还在日常的教学中给予小明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逐渐树立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渐渐地开始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勇气,他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更积极地参与班级和校园的活动。

他的成绩也在慢慢提升,家长和老师都为他的进步感到
高兴。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老师的关心与辅导,小明逐渐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树立了更强的自信心。

他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也更乐观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这个案例也让其他的同学们受益匪浅,他们也逐渐明白了自信心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小学英语心理德育教育案例

小学英语心理德育教育案例

因为懂你教育更加美好有句话说得好,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在我看来,教育的核心是人,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不能只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而要真正的懂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可以快乐“生长”。

我自觉,一方面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深谙0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我们是因为懂得才知“为什么而教”,绝不是因为要完成教学任务指标来教书。

我们的目的应该是重新认知如何让教育更美好这个教育理念,真正懂得教育是一种相遇、一种唤醒、一种成长、一种成全,真正让这群00后学生可以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获得英语文化的熏陶。

还记得一节英语课上,王某某同学突然“呼”地站了起来,指着坐在身后的陈某某同学大声向我报告:“Miss Wang,陈某某把一张纸贴在我背后!”顿时,其余学生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在这两个学生身上。

这么大的干扰,绕开是不可能了,我只好暂停课堂。

“陈某某,把纸条读给大家听听。

”几乎不假思索,我下了一个貌似合理的命令,但在陈某某同学还没反应过来时,我下意识地感到有些不妥,于是,我即刻改变了要求,“不用了,你先把纸条拿过来我看看!”“我是一头pig!”纸条上写着这样一句毫无创意的恶作剧句子,旁边画着一头憨憨的胖猪。

好险!当时我就暗暗庆幸刚才瞬间的理智。

是的,假如我武断地让陈某某同学当堂念纸条上的内容,不敢想象当下的以及将来的陈某某同学将会如何尴尬和不堪。

后来,陈某某同学递上纸条时,眼睛几乎不敢看我,全班同学也正翘首以待……在全班学生的注视下,我轻轻地俯在陈某某同学耳边,几乎是耳语:“老师舍不得让你念出来了!收好它,但你知道怎么做吗?”陈某某同学先是狐疑地看着我,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走回座位,在经过王某某同学时,轻声却诚恳地对他说了句“对不起”,王某某同学也洒脱地回了句“没关系”。

纸条的风波难以置信地就这样了无痕迹地平息了。

我不知道这件事将会给我的学生留下什么样的记忆,什么样的影响,但,我已然能感受到他们坦荡而真诚的交往、自信而灿烂的笑容……古人云,“积善小而为之,积小善而养大德”,我认为教师的德不应该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细微末节。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小学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因此,小学英语教学成为了语言教育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需要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案例描述本案例来自一位小学英语教师,她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小学生英语。

她将英语单词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起来,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实例,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并记忆英语单词。

例如,在教授“apple”这个单词时,她会拿出一张苹果的图片,然后指着图片说:“This is an apple. It's red and round. When you eat it, it's juicy and sweet.”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可以理解“apple”的含义,而且还能记住它的发音和拼写。

三、案例分析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采用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1、语境教学:教师将英语单词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起来,使孩子们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和应用这些单词。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直观教学:教师使用了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教学工具,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单词的含义。

这种方法符合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

3、语音教学:教师在教授单词时,注重发音和拼写的训练,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语音和拼写习惯。

这对于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4、情感教学:教师通过生动的描述和真实的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英语单词的情感色彩。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和热爱。

四、结论与建议这个教学案例展示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强化语境教学:教师可以更多地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使孩子们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应用英语。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第一篇范文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思考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思考: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必要性1.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与学科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

2. 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这种“重知识、轻心理”的现象导致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

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3. 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其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科教学效果。

二、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策略1. 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关键。

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设计: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例如,语文课上,通过讲解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文章,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数学课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等。

3. 课堂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教师应以平等、尊重、关爱的心态对待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4. 课外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学校可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表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评价研究

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评价研究

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评价研究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各科教学中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热点,针对此问题进行评价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1 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理念大力倡导全面发展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旨在通过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更好地传递各领域知识的核心理念,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1.2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各科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意味着在教学方案中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情商学科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情商水平,更好地了解并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面对生活、面对压力、解决问题时更加自主和主动。

1.4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各科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重视传授学科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健康的人格、积极向上的心态,开拓学生综合能力的快捷之路。

二、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研究2.1 教材准备教材准备是保证各科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

教育者必须选择适合师生双方,并满足教育部门要求的教学用书及辅助教材。

2.2 课程设计在教学方案中尽可能多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科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和人类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思考问题的兴趣和习惯。

2.3 教学实施课程设计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教师运用方法,教师既要在讲解教材的时候特别注意学生自身的心理变化,也应该在学科知识的讲解中融入自己的一些心理健康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2.4 效果评估评估是有效实施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环节。

通过定期评估、调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三篇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三篇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三篇案例一:建立积极心态的教育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最近在研究上遇到了困难,感到压力很大。

他常常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情绪低落,研究成绩也开始下降。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小明恢复积极心态,学校决定采取以下措施:1. 老师与家长共同协作,给予小明更多的关注和鼓励;2. 组织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小明认识到问题是正常的,并提供研究技巧和策略;3. 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让他感到快乐和自信;4. 鼓励小明参与团队活动,提高他的合作能力和自尊心;5. 建立学校友善的研究环境,减少研究竞争和压力。

案例二:情绪管理的教育背景小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经常因为情绪失控而引起纠纷和冲突。

她缺乏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导致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紧张。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小华学会情绪管理,学校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组织情绪管理培训班,教导小华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2. 提供心理辅导服务,让小华有机会倾诉和寻求支持;3. 与小华的家长合作,共同制定适合她的情绪管理计划;4. 鼓励小华参与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释放情绪并培养情绪表达能力;5. 建立积极的班级氛围,让小华感到被接纳和支持。

案例三:压力管理的教育背景小杰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面临着升入初中的考试压力和学业压力。

他经常感到焦虑和紧张,无法集中注意力。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小杰有效管理压力,学校采取以下措施:1. 设立压力管理课程,教导小杰认识到压力的正常性和应对策略;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让小杰有机会倾诉和寻求支持;3. 与小杰的家长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4. 鼓励小杰参加放松和减压的活动,如运动、音乐和艺术;5. 培养小杰的自我调节能力,教导他放松和专注的技巧。

以上是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三篇,通过建立积极心态、情绪管理和压力管理等教育措施,帮助小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目前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学习压力大、焦虑情绪高涨等。

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渗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为了当前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背景介绍】部分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旨在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提供更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1.2 问题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时,他们缺乏应对的能力和情感支持。

如何通过英语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提升自信心,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够通过语言学习,培养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情况,分析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和英语学习的影响。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有效结合这两个领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成绩。

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基础教育各学科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英语课堂上的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和生硬的说教上,否则,不论教师说得如何动听和感人,学生不但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因此,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教学内容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善于设计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案例过程:
在讲授family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从而引出father和mother。

然后我在启发学生family所代表的含义,即:F=father,m=mother,i=I,l=love,y=you,也就是Family= 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 让学生感受到了只要爱爸爸妈妈就组建一个幸福快乐的family,自然地向学生渗透了爱父母的教育。

同时出示父亲节和母亲节,并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两个节日时,你会为父母做些什么,让学生学会感恩。

案例评析:
案例反思:
课堂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教材是德育渗透的主要载体,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教学内容和德育渗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要善于设计学生易于更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渗透、感染和熏陶,在本课时中,我让学生记住父母亲
节,并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些节日中,能为父母能做些什么等活动,进行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无痕”的德育渗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学科渗透心理教育案例
主题与背景: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每个学生德、智、体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那么学生发展的内涵应怎么定位呢?这一直是十几年来素质教育探索的问题。

随着教育体制、考试制度的改革,仅仅把学生的发展定位于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

新的人才观认为发展还应当包括身体的、心理的、伦理的、文化的许多方面。

知识和技能可以速成,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人生处事的积极,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是难以速成的。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教会他们求知,教会他们办事,教会他们健体,教会他们审美,教会他们创造,但往往容易被忽视的是教会他们做人,同时,还要让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最后一点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实施素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全国中小学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年级正处于过渡阶段,心理也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定的时期。

那么如何处理人生中的一些困惑和烦恼?消除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生成。

把人生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对青少年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本案例所选用的材料是译林版三年级Unit4内容是阅读理解,阅读材料是《Where’s the bird?》。

案例描述:
本阅读材料在我的精心引导下,学生们津津有味地读着文章,文章中开头是这样的“Rich or poor,young or old,we all have problems。

And unless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we can easily become unhappy。

Worrying about our problems can affect how we do at school。

It can also influence the way we behave with our families. So 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 ?……当读到This is an important lesson for us:we can solve a problem by learning to forget。

有一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我就问“Do you understand the passages?”快嘴的戴文卿同学说
S:Yes, but I can’t do that.
T: Why ?
S: I can’t stand Wang Wenmao.
T: Why can’t you stand him ?
S: He often hurts me.
T: How does he hurt you ? ”
S: He often says I am an ugly little duck. He often tells others I am not beautiful.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这时我迅速介入,接着她的发言对全班同学说,
T: But I like you .I think you are very beautiful. The other students also like you .
接着我问其他学生, What do you think of Dai Wenqing ?
Ss: We like her. She is kind . She is helpful .She is beautiful.……
这时侯, 戴文卿这个女孩脸上的怒气马上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舒展的笑容,我
知道我没有让她失望.接着我又微笑着问经常说她丑陋的那个男学生王文茂.
T: Do you hate her ?
S: No, I don’t. 该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针对这一话题,我让学生讨论.
T: What is beautiful ? What kind of people do youlike ?
S1: He must be friendly.
S2: He must like helping others.
S3: He always thinks of others more than himself.
……
讨论结束后,我询问其他的学生,
T:Who else can’t solve a problem by learning to forget.
班里的一位男生曹国建站了起来.
T: Why ?
S: I am angry with Zhang Bing .
T: Why are you angry with Zhang Bing ?
S: Yesterday we were on duty. Yesterday morning ,he was late for school, so he didn’t clean the classroom with us. Yesterday afternoon, he still didn’t want to clean the classroom,I told him to clean the classroom with us. “ Grandpa can’t clean the classroom,” He said to me “You go to die !”.Then he beat me. I can’t stand him.
作为班主任的我听了以后很生气,又给曹国建同学当爷爷,又骂人,太嚣张了.可想到-----“气头上没有好办法,”这句话, 我平静了下来, 微笑着问张彬,
T: So are you ?
张彬低下了头,没有出声. 我看着曹国建委屈又生气的样子,(因为他是小组组长.) 急中生智想起刚刚读过的,为主题班会准备的一篇文章-----<<宽恕他人,高尚而又伟大的情操>>.文章是这样的:
韩国总统金大中经过漫长岁月的奋斗和努力,终于在耄耋之年当上了总统。

在正式就职之后,他做了一件令世人敬佩的举动,就是公开在青瓦台总统府,招待了曾经迫害过他的四位前任韩国总统,包括:金斗焕、卢泰愚、金泳三和崔圭夏。

他以具体行动化解了政治仇恨,也展现了伟大的恕人之道。

在轰动一时的光州大审中,他曾被政府判处死刑,当时他曾立下遗书,要求他的家人和同志不要报仇,让政治迫害就到他为止。

他的宽广心胸和宏伟的情操,赢得无数世人的尊敬。

原谅别人是一种伟大而高尚的情操,也是最困难的一个行为;但通过饶恕的举动,其实可以使自己少受一些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故意让自己掉入仇恨、愤怒的深渊不能自拔。

并以此为毒品,使自己上瘾,结果真正伤害的是我们自己。

憎恨别人,如同烧毁你的房子却只为了要赶走一只老鼠。

饶恕本来就是一件十分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要把仇恨从心中抹去,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胸襟。

尤其最容易造成我们心中伤害的,十之八九都是来自我们周围最亲近的人,越亲近的人,给我们的伤害越大,也最无法释怀。

但是静下心来,诚实地问问自己,当我心中被这么大的怒气所捆绑时,我有什么好处?我会更快乐吗?我会更自在吗?
饶恕并不是给人一条生路,而是给自己一条路;不是释放别人,而是释放自己,饶恕别人就是放自己一码,让我们的心从不能自拔的痛楚中挣脱出来,使自己能好过一些,毕竟伤害已经造成,久久不能释怀的愤怒,只会造成二度伤害,得不偿失。

与其一直注视着那件使你愤恨的事,倒不如转移方向,去看到其它的需要,用爱去从事各项关怀行动。

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时,仇恨就会被挤
出去。

我们不需要一味地、刻意地去消除仇恨,而是不断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仇恨自然没有容身之处。

对自己好一点吧!我们何不抛弃仇恨,放下愤怒,给自己真正自由的空间!
当我把这篇文章呈现朗诵给同学们听的时候,很多同学潸然泪下,我对孩子们说: “的确,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没有时间去仇恨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要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善良来征服他人,在家里,我们要孝顺父母,做个好孩子;在学校,我们要努力学习,做个好学生;在社会,我们要诚实做人、做事,当个好公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