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血府逐瘀汤

合集下载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及副作用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及副作用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及副作用血府逐瘀汤简介血府逐瘀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伤寒杂病论》。

它由桃仁、红花、川芎等多种中草药组成,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血府逐瘀汤主要用于治疗血瘀、瘀血症以及一些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的疾病。

功能主治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具体如下: 1. 疏通经络:血府逐瘀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改善血液供应不足的问题。

经络疏通可以有效缓解局部疼痛,增加组织的氧气和营养供应,提高组织的代谢能力。

2. 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可以加速血液的流动,改善血液的黏稠度,防止血液在血管中凝固成块。

它对于一些慢性病引起的血液淤滞、湿瘀、气滞等问题特别有效,可以消除瘀血,解除疼痛。

3. 缓解疼痛:血府逐瘀汤对于一些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的疼痛问题,如痛经、月经不调、胸痛、腹痛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舒缓经络,疏通气血,缓解疼痛症状。

4. 改善皮肤问题:血府逐瘀汤可以改善一些皮肤问题,如淤血、瘀斑、瘀青等,以及一些因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皮肤干燥、暗沉等问题。

它能够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使皮肤恢复健康。

副作用血府逐瘀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

但是相较于西药,中药的副作用较少且较轻微。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使用血府逐瘀汤时可能出现以下副作用: 1. 消化不良:一些患者在使用血府逐瘀汤时,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的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是因为血府逐瘀汤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时会引起胃肠道的反应。

对于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减少使用剂量或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2.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对血府逐瘀汤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

如出现皮肤发红、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3. 不良反应:在使用血府逐瘀汤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一般在停药后会逐渐消失,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血府逐瘀汤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并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病史以及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情况。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而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心绞痛,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血府逐瘀汤也有着一定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是《伤寒论》中的一种方剂,主要由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等生物碱类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能够有效地改善心脏循环系统的微循环,促进冠状动脉的血液流畅,从而减轻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血府逐瘀汤中的桃仁、红花等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可以改善心脏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症状。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临床上,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一般需要长期服用。

通过中药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可以缓解心绞痛的症状,改善病人的心脏供血情况,减轻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

血府逐瘀汤还可以改善心脏微循环,预防心脏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需要遵医嘱服用,不能随意更改剂量和用药时间。

并且患者在服用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密切关注心脏功能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血府逐瘀汤虽然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有着一定的疗效,但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适合使用。

特别是对于有明显出血倾向、有肝肾功能不全、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慎重使用,甚至禁忌使用。

在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行使用中药方剂。

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瘀第一方

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瘀第一方

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瘀第一方胸中血瘀是常见的一种中医病症。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饮食习惯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胸中血瘀发病人数明显增多,严重降低了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

鉴于此,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中血瘀的相关情况。

1.认识胸中血瘀1.1症状胸中血瘀的症状通常包括胸痛、头痛、长时间不能痊愈,或是长期呃逆不止、干呕、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等。

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嘴唇、双眼、舌质有异常等表现,例如嘴唇发黑或两眼暗黑,舌头上甚至还有瘀斑、瘀点。

这些症状都可能是胸中血瘀的表现。

1.2原因胸中血瘀的原因通常是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导致。

当血液瘀积在胸中时,就会导致气机的运行受到阻碍,从而引起胸部疼痛,并且痛有定处,像是被针扎一样的感觉。

体内的瘀血瘀阻在上焦,会遏制清阳之气的升发,清空失养,便会导致头部疼痛。

胸中有血瘀,还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行,并造成胃气上逆,出现呃逆干呕等多种症状。

1.3胸中血瘀的危害血瘀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阻碍血液供应和氧气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影响其正常功能。

这可能导致疼痛、肿胀和冷感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组织坏死或功能障碍。

血液凝聚和堆积在特定区域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和局部组织受压,引起疼痛和肿胀。

血瘀被认为是一些慢性病风险的因素。

它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血栓形成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1.认识血府逐瘀汤2.1血府逐瘀汤治疗常见疾病血府逐瘀汤是一种非常经典的中医方剂,被誉为中国古代治疗血瘀证的第一个专方。

它主要用于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胸中血瘀证,其中包括一些特定的症状和疾病。

血府逐瘀汤诸多中草药物通过相互配伍,共同发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胸中血瘀引起的各种症状。

血府逐瘀汤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症状和疾病:头痛:一些突发的头痛,特别是没有明显外感或内伤原因的头痛,可能是由于血瘀所致。

血府逐瘀汤可以活血化瘀,缓解头痛。

胸痛:对于冠心病等引起的胸闷、胸痛,中医称之为胸痹。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主治•血府逐瘀汤是一种传统中医方剂,具有活血祛瘀的功能。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不畅的情况,从而减轻瘀血引起的各种疾病症状。

•血府逐瘀汤还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缓解疼痛、消肿止痛。

主要用途•风湿病:血府逐瘀汤有良好的治疗风湿病的效果,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血液循环不畅:血府逐瘀汤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问题,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内外伤痛:血府逐瘀汤对于损伤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适用于外伤、骨折等状况。

•妇科疾病:作为一种常用的妇科方剂,血府逐瘀汤能够调理女性的经期问题,改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痔疮:痔疮多与淤血有关,而血府逐瘀汤能够消散淤血、舒缓肛门部位疼痛。

用量注意事项•血府逐瘀汤的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每次服用血府逐瘀汤的剂量为10~30ml,每日3次。

•在服用血府逐瘀汤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疾病的康复。

•对于长期服用血府逐瘀汤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的稳定。

•服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就医咨询专业意见。

总结血府逐瘀汤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药方剂,其主要功能为活血祛瘀,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用量、饮食调理等方面的问题,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同时,在服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意见。

血府逐瘀汤的正确应用,对于改善疾病症状,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古典名方-血府逐瘀汤

中医古典名方-血府逐瘀汤

中医古典名方-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唐山市玉田县人。

自幼习武,曾经是武举人,长大后弃武从医,20岁的时候已经誉满玉田,后因为秉性正直,被人迫害,离开家乡,来到北京开了一家药铺“知一堂”,30岁的时,已经成为京城名医。

早在青年时代,王清任在阅读古代医书的过程中,就发现古人对于脏腑的记述不仅失于粗略,而且多有自相矛盾之处。

如对于肺、肾、脾、肝等的说法就各不相同,这是由于古人没有经过亲自实践而导致的结果。

王清任对古代医书中的这些错误早有更正之志,却又苦于条件的限制,无法对人体进行直接而详细的解剖。

到了1797 年,王清任在滦州稻地镇行医,碰上当地正流行小儿疹疾,小孩十有八九死于此症。

穷苦之家大多用草席裹尸,草草掩埋。

野狗啃食,狼藉不堪,坟场上破腹露脏的尸体,数以百计。

王清任路过坟场,便不避污秽,每日清晨赴坟场仔细观察群儿尸体。

连看10 日,观察了100 多个小儿尸体,看全了30 余具尸,方才弄明白古代医书中所描绘的脏腑与人的实际脏腑不相符合,即使是件数的多寡也不尽相同。

只是胸中隔膜一片,看时都已破坏,未能验明是在心上心下,是斜是正。

王清任在奉天、北京等地行医时,又跟踪到刑场去观看犯人,虽然看见了脏腑,胆是隔膜已破,因此都没有达到目的。

由于王清任对脏腑的认识都来源于坟地或刑场上的尸体,这些尸体由于保存条件差,往往胸腔中瘀积有大量的积血,王清任并不知道这些血来源于胸腔中血管的破裂出血,反而把横膈膜当成人体血液汇聚、储藏的地方,并把它命名为“血府”。

虽然“血府”这个名称的来历并不正确,但是,胸部由于有心、肺的存在,其中心是全身血脉的主宰,血液从心脏流向百脉,又从百脉重新回到心脏。

而肺则是百脉汇集的地方,百脉从肺中获取氧气,并携带这些氧气周流全身,给全身提供营养支持。

王清任根据他多年的临床实践,对中医学气血理论作了新的发挥,他强调补气活血与活血逐瘀两个临床治疗原则,在治疗各种瘀血症及半身不遂等疑难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中医十大名方之血府逐瘀汤

中医十大名方之血府逐瘀汤

中医十大名方之血府逐瘀汤中医十大名方之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气血平衡,一汤保治百病!入夏后,气温转变过快,很多朋友的身体不太能够适应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根据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临证60余年,认为气血以流畅为贵,若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在治疗上尤为推崇血府逐瘀汤,为了众位好友的身体健康问题,今天在下就来给大家介绍中医十大名方系列的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的介绍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著名中医大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药方组成: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用水煎服,其主要功效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治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妇人血瘀、经闭、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

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从古到今,不论何种人群,气郁血瘀一直是各类疾病中最普遍的病因之一,特别是重大的病症中,血瘀这个致病因素广泛存在,严重的血瘀定会首先影响精气神中的“神”。

但血瘀又不是单独存在的,比如,气郁会导致血行不畅,气虚会导致运血无力;寒病会使血脉凝滞,热病会煎熬血液使其黏滞;湿邪也会堵塞脉络血管……造成人体“精气神”不同程度的缺损。

所以,在这张千古名方中,除了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五味药活血化瘀外,还用生地、当归清热养血,桔梗、枳壳、柴胡理气解郁,最后用甘草调和诸药。

祛瘀和养血同施,活血和行气同伍,寒热同治,升降兼顾,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常见病症的名方。

血府逐瘀汤的治疗案例血府逐瘀汤究竟治什么病?在《医林改错》书中,列举了如下病证:头疼、胸疼、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名曰灯笼病、蝥闷、急躁、夜睡梦多、呃逆俗名打咯忒、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1. 血府逐瘀汤的概述血府逐瘀汤,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重要的中药方剂。

它由桃仁、红花、川芎、茜草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

血府逐瘀汤是根据中医理论中“血瘀则痛”的观点而研制的,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包括瘀血的疼痛、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等。

2. 血府逐瘀汤的主要成分血府逐瘀汤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桃仁: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作用。

•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的作用。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作用。

•茜草: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

这些成分共同发挥作用,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3.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主治血府逐瘀汤主要的功能和主治包括以下方面:3.1 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中的桃仁、红花、川芎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瘀血的消散。

因此,血府逐瘀汤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包括痛经、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

3.2 舒筋止痛川芎是血府逐瘀汤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舒筋止痛的作用。

它可以缓解肌肉和关节的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的消散。

3.3 散结消肿红花是血府逐瘀汤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具有散结消肿的作用。

它可以减轻瘀血引起的肿胀和疼痛,促使淤血的部位恢复正常。

3.4 清热解毒茜草是血府逐瘀汤中的一味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减少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4.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血府逐瘀汤通常作为中药方剂使用,可以口服或者外用。

4.1 内服血府逐瘀汤内服后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作用。

它适用于以下情况:•痛经:血府逐瘀汤可以缓解痛经引起的腹痛、腰痛等症状。

•伤口瘀血:血府逐瘀汤可以加快伤口的愈合,减少瘀血的堆积。

•风湿性关节炎:血府逐瘀汤可以减轻关节疼痛、肿胀,改善关节功能。

4.2 外用血府逐瘀汤也可以作为外用药使用,一般可以通过浸泡、敷贴的方式施用在患处。

外用血府逐瘀汤适用于以下情况:•骨折或关节脱位后引起的软组织损伤:外用血府逐瘀汤可以减轻疼痛,促进软组织的修复。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病,开列于后。

头痛头痛有外感,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发散可愈;有积热,必舌干、口渴,用承气可愈;有气虚,必似痛不痛,用参耆可愈。

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下放,用此方一剂而愈。

胸疼胸疼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疼,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可愈。

在伤寒,用瓜蒌、陷胸。

柴胡等,皆可愈。

有忽然胸疼,前方皆不应,用此方一付,疼立止。

胸不任物江西巡抚阿霖公,年七十四,夜卧露胸可睡,盖一层布压则不能睡,已经七年。

召余诊之,此方五付全愈。

胸任重物一女二十二岁,夜卧令仆妇坐于胸,方睡,已经二年,余亦用此方,三付而愈,设一齐问病源,何以答之?天亮出汗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盗汗,盗散人之气血。

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论。

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下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

用血府逐瘀汤,一、两付而汗止。

食自胸右下食自胃管而下,宜从正中。

食入咽,有从胸右边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叶之下转入肺前,由肺下至肺前,出膈膜入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将胃管挤靠于右。

轻则易治,无碍饮食也;重则难治,挤靠胃管,弯而细,有碍饮食也。

此方可效,全愈难。

心里热(名日灯笼病)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血瘀。

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

三、两付,血活热退。

瞀闷即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

三付可好。

急躁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

一、二付必好。

衣睡梦多夜睡梦多,是血瘀。

此方一、两付全愈,外无良方。

呃逆(俗名打咯忒)因血府血瘀,将通左气门、右气门归并心上一根气管,从外挤严,吸气不能下行,随上出,故呃气。

若血瘀甚,气管闭塞,出入之气不通,闷绝而死。

古人不知病源,以橘皮竹茹汤、承气汤、都气汤、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生姜泻心汤、代赭旋覆汤、大小陷胸等汤治之,无一效者。

相传咯忒伤寡,咯忒瘟病,必死。

医家因古无良法,见此症则弃而不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血府逐瘀汤
【摘要】目的观察解析血府逐瘀汤的疗效。

方法选择病历110例主治胸中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烦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或妇科疾病等。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71%。

讲述血府逐瘀的功效,性、味、主治病以与本方关的病症。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解析血府逐瘀汤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活血袪瘀;行气止痛;冠心病
组成:桃仁12 g,红花6 g,当归9 g,生地9 g,川芎8 g,赤芍6 g,牛膝9 g,桔梗5 g,柴胡6 g,枳壳8 g,甘草3 g。

功效:活血袪瘀,行气止痛
2 临床资料
入选的11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站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

其中的治疗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27~55岁,平均(38.32士6.26)岁,病程0.5~10年,平均(3.39士1.01)年。

对照组男22例,女30例;年龄25~10年,平均(38.26士5.16)岁:病程1~9年,平均3.36士0.89)年。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 主治
胸中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烦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
分析:心主一身之血脉,肝为藏血之脏,血液需要心气推动,肝气疏调,肺气宣降,才能在脏内运行不息,环周不休。

本方所治诸证,均是瘀血为患,瘀血内阻,血运障碍,故成头痛,胸痛、肋痛,月经不调等证。

方中重用桃仁、红花活血袪瘀为君药;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养血活血,袪瘀泄热;牛膝袪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共为臣药。

君、臣相配,袪瘀而不伤阴血。

柴胡疏肝解郁,升发清阻;桔梗开宣肺气,引药上行,枳壳行气宽胸,与桔梗合用,一升一降,使气机得以恢复而升降自如,以达气行则血行之效,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相合既行血分之瘀滞,又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袪瘀又能生新,此法配伍得当。

禁忌:因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故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食品。

临床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偏头痛、高血脂症,失眠、妇科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等。

3.1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可用黄芪30 g,丹参30 g,生地10 g,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10 g,川芎10 g,柴胡6 g,桔梗10 g,牛膝10 g,桔壳10 g等。

3.2 治疗脑血管病证,治疗血管性痴呆可用桃红10 g,红花10 g,川芎10 g,当归10 g,熟地6 g,赤芍10 g,枳壳10 g,柴胡6 g,黄精10 g,石菖蒲10 g,酒大黄6 g,三七粉1.5 g (冲服)等。

3.3 治疗妇科疾病。

治疗痛经可用当归15 g,生地10 g,桃红12 g,红花10 g,枳壳12 g,柴胡15 g,赤芍10 g,川芎10 g,牛膝15 g,桔梗10 g,元胡1 g,甘草10 g等。

3.4 治肝胆疾病。

治疗肝硬化。

当归20 g,生地20 g,桃仁20 g,红花20 g,枳壳15 g,赤芍20 g,桔梗25 g,牛膝15 g,柴胡20 g,川芎15 g,甘草15 g 等。

综上所述:可见血府逐瘀汤经过加减,可治疗以血瘀,气滞、内阻为主的多种病证。

临床研究:
①血府逐瘀汤加减配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②有此方治疗失血、精神病,性功能低下,阴茎萎缩、不孕证,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低热不退,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③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58例,治愈19例,有效2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1.03%;对照组53例,分别为11例、23例、18例,总有效率为65.38%。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参考文献
[1] 徐晓阳.血府逐瘀汤在疑难重症中的应用.河北中医,2000,22(3):191.
[2] 鲍广义.血府逐瘀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河南中医,1999,19(5):48.
[3] 孔祥廉.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切吸加胶原酶溶核术后腰痛50例.湖南中医杂志,2000,16(3):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