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的养殖方法[小肉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鸡的饲养管理

肉鸡的饲养管理1、选好雏鸡:选择健康的雏鸡,是养鸡能否成功的关键。
因此,购买雏鸡时须严把质量关,进行严格挑选,以确保种源可靠、鸡种纯正和雏鸡健康。
2、防寒保暖: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大,如果温度过低,鸡只易互相挤压取暖,增大消耗,降低饲料利用率,同时,容易发生腹泻或呼吸道疾病。
因此,要根据温度变化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3、把握湿度:育雏期间,舍内温度较高,易造成相对湿度过低、空气干燥、粉尘飞扬,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当舍内相对湿度过低时,可采用洒水、喷雾、火炉上加水盆等措施来增加湿度。
4、科学防疫:根据当地鸡病流行情况,制订免疫程序,并按要求及时接种各种疫苗。
商品肉鸡接种疫苗的方法主要有滴鼻点眼法、气雾法、饮水法和注射法。
所选用的疫苗应来自正规厂家或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进口疫苗,正确贮存和使用。
5、合理用药:由于肉鸡生长速度快,组织代谢旺盛,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尽量不要大剂量的使用对肾脏刺激性大和影响采食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和红霉素等。
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用药程序。
6、重视消毒:消毒是养鸡成败的又一个关键环节,除进鸡前需要彻底消毒外,还必须加强平时的卫生消毒工作,场区门口和鸡舍门口要设有消毒池,并经常保持消毒药水的有效浓度。
饲养用具应固定使用,饮水器每天进行洗刷消毒,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对其他用具也要定期进行一次消毒。
饲养管理人员要穿工作服,限制外人参观鸡场,更不准运鸡车进入生产区。
7、适时分群:分群饲养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均匀的重要因素。
一是在雏鸡到达育雏室时,挑出弱雏、小雏单独隔离饲喂,残雏应予以淘汰,以净化鸡群。
二是在雏鸡首次免疫时,把个头小、长势差的雏鸡单独隔离饲喂。
三是肉仔鸡公母分群饲养,公母分群后可分别调整日粮水平,更好地提高饲料利用率。
8、供足饮水:饮水不足,会影响肉鸡生长。
因此,要设置足够的水槽,水温保持在10℃左右。
保持鸡舍内外排水畅通,舍内清洁干燥。
9、搞好卫生:舍内垫料不宜过脏、过湿,灰尘不宜过多,用具安置有序不乱,经常杀灭舍内外蚊蝇。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肉鸡的养殖技术包括选种、圈养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下面将对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种肉鸡的选种应选择肉型、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目前市场上较常见的肉鸡品种有普通肉鸡、肉乌鸡、土鸡等。
选种时要注意选择健康活泼、体格饱满、毛色亮丽的鸡苗。
二、圈养环境1. 养殖场地:肉鸡的圈养环境应选择通风良好、光照适宜、无积水、无异味的场地。
地面应平整、硬实、易清洁,避免残料、粪便堆积。
2. 温度控制:肉鸡对温度较为敏感,合适的温度有助于鸡的生长发育。
鸡苗出生后,需要保持28-32摄氏度的卧窝温度,逐渐降低至22-24摄氏度,以后每周降低1至2摄氏度,直至稳定在15到18摄氏度。
3. 饮水设备:肉鸡的饮水设备要保持清洁,水质清澈无杂质,能够满足肉鸡的日常饮水需求。
4. 饲料设备:肉鸡的饲料设备要保持干燥、无污染,饲料架高度要适宜,方便鸡只采食。
三、饲养管理1. 饲料配方:根据肉鸡的生长需要,科学合理调配饲料。
一般情况下,肉鸡一日要求精料和饲料的比例为1:3,适当添加一些营养和促进生长的添加剂可以提高鸡只的生长速度。
2. 定时定量饲喂:肉鸡要定时定量饲喂,饲料要按照标准进行配给。
每天必要的饲料量是鸡重的2%到3%,分配为两次供给,一次为早餐,一次为晚上。
饲喂过程中要适量投喂,避免浪费。
3. 饮水管理:肉鸡要保持充足的饮水,每天要检查饮水器,及时清洗和更换水源。
热天气可以适量添加一些饮水药物,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4. 定期清理:肉鸡的粪便要定期清理,保持鸡舍干净卫生。
清理后要做好消毒工作,预防细菌和疾病的传播。
四、疾病防治1. 疫苗接种:肉鸡要按照规定接种预防疫苗,预防常见的鸡病。
2. 疾病监测:肉鸡的生长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3. 药物防治:对于发现的疾病,要及时使用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医嘱规定使用药物。
4. 防止交叉感染:肉鸡要进行合理的隔离和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保持鸡群的健康。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肉鸡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
肉鸡养殖技术的掌握和日常管理要点的把握对养殖业的发展和肉鸡的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肉鸡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的要点,希望能够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一、肉鸡养殖技术1.选择肉鸡品种在肉鸡养殖中,选择合适的肉鸡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市场上的肉鸡品种可以分为肉型鸡和蛋肉型鸡两种。
在选择肉鸡品种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养殖设施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品种进行养殖。
2.养殖场的选址和建设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是肉鸡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养殖场地应该选择在离市场较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水源丰富的地方。
养殖场的建设应该符合当地的规划设计要求,确保鸡舍的通风、采光、排水等设施完备,以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
3.科学饲养管理肉鸡的饲养管理是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的关键因素。
首先要保证饲料的质量,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要控制饲料的喂养量和喂养时间,保持鸡只的饮食习惯和饲料的新鲜。
加强饮水管理,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保证鸡只的饮水需求。
4.疾病防控在肉鸡养殖中,疾病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进行鸡群的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鸡只。
其次要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加强饲料卫生和饮水卫生管理,防止鸡只因为饲料和水源而受到感染。
加强鸡群的免疫保健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提高鸡只的免疫力。
5.环境控制在肉鸡养殖中,合理的环境控制对鸡只的生长和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首先要保持鸡舍的温度和湿度适宜,提供合适的光照条件,保证鸡只的生长和繁殖需要。
其次要保持鸡舍的通风和换气,确保鸡舍内空气清新,避免二氧化碳和氨气等有害气体的积聚。
二、肉鸡日常管理要点1.定期检查在肉鸡养殖中,定期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养殖者应该定期对鸡群的健康状况、饲料饮水情况、鸡舍环境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科学喂养科学喂养是肉鸡养殖中的关键环节。
养殖者应该合理控制饲料的供给,保持鸡只的饮食习惯,保证饲料的新鲜和质量。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肉鸡饲养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促进行业发展。
下面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场地选址和环境准备1.场地要求选址应远离工业区,污染源以及人口密集区,地势应平坦,土地应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地酸碱度适宜;同时要方便通行,土地产权清晰,养殖场区周边设施完善。
2.环境准备要做好场地的环境卫生管理,加设洗手设备,消毒水池等卫生设施。
场地内要保持干燥,避免积水或泥泞。
同时,排出室内的异味气体,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通风。
二、饲料管理1.饲料类型肉鸡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饲料组成不同,雏鸡期可以选择高蛋白饲料,生长后期可以加入谷物饲料等,鸡苗在刚孵化完需要喝葡萄糖饮料进行补充营养。
2.饲喂方法根据鸡的生长状态和不同的饲料需求,定时定量的喂食。
适量补给蛋白质和矿物质,防止饥饿和过度饱和。
三、疫病防治1.日常防护对肉鸡场内的病菌、虫害等常见疫源进行消杀,及时清理饮水和饲料设施,保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过度混养和密度过大。
2.疫苗预防对疫苗免疫要坚持按照要求来进行,避免空窗期的产生,减少因免疫不当所导致的病患。
四、管理规范1.定时检雏为了及时发现弱小幼雏,及时处理畸形和患病幼雏,必须定期检查、分层、分口,以损失最小化。
2.安全设施要加强管理,厂房门窗、周界围栏应完好无缺,防止外来致命威胁如鸟类、昆虫等的侵入。
3.员工培训为了促进饲养技术的不断提升,必须对员工的业务技能、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水平。
总之,现代肉鸡饲养在管理上要做好环境卫生、饲料管理、疫病防治、管理规范等几方面的技术要点,提高养殖效益,保证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肉鸡养殖技术肉鸡养殖方法

肉鸡养殖技术肉鸡养殖方法一、选种:1.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鸡种,例如一些地区对瘦肉鸡的需求较大,则选择肌肉发达的瘦肉鸡种。
2.选择健康、生长迅速、食量大、耐饥饿和耐力强的肉鸡种。
3.选种时注意鸡的品种特性和外观特点,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鸡种。
二、繁殖:1.制定鸡舍环境:确保鸡舍温暖、通风良好,地面干净,饮水系统和饲料系统正常运行,以提供适宜的环境给母鸡孵化。
2.选育优质肉鸡种公母鸡:公鸡要选择外貌完整、体格健壮、行动敏捷的,母鸡要选择体形高大、产蛋率高的。
3.排蛋:适时从鸡舍中采集鸡蛋,并根据蛋的大小和外观进行分类,保留健康的蛋用于孵化。
4.孵化:将选好的鸡蛋放入孵化设备中进行孵化,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通风保持良好,孵化期一般为21天。
5.孵化后的鸡苗:孵化后的鸡苗要及时喂食,保持饮水系统畅通,饲养环境干净,也要注意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饲养管理:1.饲料供给: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提供合适的饲料,包括浓缩饲料和添加剂。
2.健康检查:定期检查鸡的健康情况,注意观察食欲、水分摄取、排便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和寄生虫问题。
3.维护环境卫生:定期清理鸡舍,保持洁净、干燥,减少病菌的滋生,也要定期更换饮水器和饲料器。
四、病害防治:1.接种疫苗:按照养殖周期和当地流行病情,定期为鸡群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2.预防病害: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管理饮食供水的卫生,注意预防寄生虫和病毒感染等疾病。
五、销售:1.遵循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鸡的养殖量和出售时间。
2.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与当地的超市、餐馆、批发商等建立合作关系,寻找稳定的销售渠道。
3.理顺销售流程:确保鸡的质量、包装和配送等各个环节都能满足市场要求,提高销售效率和盈利能力。
六、盈利:1.合理控制饲养成本: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饲料供给,控制饲养成本,最大程度地提高盈利能力。
2.提高养殖效率:注意鸡的生长情况和饲料摄入量,合理调整养殖密度和饲养时间等,提高养殖效率。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肉鸡养殖技术是近年来养殖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随着人们对优质肉制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肉鸡养殖已成为农户和养殖户的一项重要产业。
要想获得高质量的肉鸡产品,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为养殖户提供参考和指导。
肉鸡的养殖技术:1.选址和场地准备:肉鸡养殖需要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环境清洁、水源充足的场地。
场地的呈现出设计合理,便于清洁和管理。
要做好场地的起坎、排水和防风设施的建设。
2.饲料配制与喂养管理:肉鸡的饲料配制需要根据鸡的生长期和体重进行科学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鸡只,需要有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确保鸡只的健康生长。
定时喂食、科学合理的饲养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3.疫病防治:肉鸡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疫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要定期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和防疫药物使用,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保持饮水和饲料的干净、卫生。
4.环境控制:为了确保肉鸡的健康生长,养殖场需要进行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
养殖场内应设备遮阳、保温、通风等设施,确保鸡只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5.饮水管理:养殖户在养殖肉鸡时一定要保证鸡只充足的饮水,饮水要干净无污染。
及时清洗饮水设备,保持饮水设备的干净卫生。
肉鸡的日常管理要点:1.养殖场的清洁管理:定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病死鸡,保持鸡舍的清洁。
对饮水器、饲料器具及时做好清洗和消毒。
2.健康观察:养殖户要时刻关注肉鸡的生长状态,定期对鸡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患的鸡只。
保持养殖场的生产环境清洁卫生,预防鸡只发病。
3.紧急预案:对于突发疫情或其他问题,养殖户需要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确保在发生问题时能够迅速有效的处理,保障鸡只的健康。
4.用药和疫苗接种:养殖户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按照规定的用量和方法进行使用,防止因错误用药造成鸡只的损失。
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鸡只的免疫能力。
如何做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如何做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期是指肉鸡在0~21日龄这段时期。
育雏期的管理应注意开食、饮水的方法,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卫生等环境因素的控制。
(1)雏鸡的蘸嘴与饮水:雏鸡舍的温度较高,加上运输过程,雏鸡体内水分消耗很大,因此,雏鸡进舍后应立即蘸嘴、饮水。
饮水方法如何,对雏鸡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①蘸嘴:目的是让每只雏鸡都尽快的学会喝水,虽然蘸嘴比较麻烦,但实践证明。
对提高雏鸡成活率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和长途运输后。
蘸嘴的方法是手轻轻握住雏鸡,用拇指和食指固定鸡头部。
让鸡喙浸于水中1~2次,注意不要将雏鸡的绒毛弄湿。
②饮水:第一次饮水应用温开水,在水中加入2%~5%的白糖或葡萄糖和0.05%~0?1%的维生素c。
将饮水器均匀的摆放在育雏器上,水不要加得太多,少给勤添。
饮水时要注意观察鸡群,蘸嘴后的雏鸡一般会自己饮水,如果发现不会饮水的鸡只,要人工强制饮水,必须确保全部鸡只都喝到水。
育雏舍内最好准备一个水缸,装满清洁的饮用水,这样可以使水温与室温相当,防止饮水过凉引起雏鸡生病。
饮水器要每天清洗1次,夏季炎热季节最好清洗2次。
饮水器内要不断及时补充新水。
在整个育雏期饮水一定不能间断。
从育雏的第2天开始饮水中要加入防雏鸡白痢的药物。
地面平养的为使垫料不弄到水里,饮水器下要垫块小砖头。
(2)开食及饲喂:一定注意雏鸡入舍后一定先饮水,后喂料,这样做有利于雏鸡的消化。
待全部鸡只都喝到水,饮水后2~3个小时再将饲料放入开食盘中供鸡啄食。
无论采用开食盘、塑料蛋托饲喂,都应注意少喂勤添以防饲料污染和浪费。
开食盘数量可按80~100只鸡雏一个,随日龄增长再添加。
有的养鸡户图省钱、省事,用厚纸或塑料布铺在地上,撒上料喂鸡,这种方法不仅浪费饲料,而且易造成饲料污染,增加鸡发病的机会,不利鸡的生长发育。
开食料可以采用粉状雏鸡饲料,也可以玉米面加少量蛋黄或奶粉当作开食料。
开食:一天喂给玉米面加少量蛋黄或奶粉为理想,100只鸡两个鸡蛋黄即可。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肉鸡养殖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肉鸡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科学合理地开展肉鸡养殖,将会对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一、圈舍建设良好的圈舍条件对肉鸡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好圈舍建设工作是肉鸡养殖中的关键环节。
应选择离水源较远、周围环境较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搭建鸡舍。
圈舍的设计要符合肉鸡的生长特点,能够提供合适的养殖环境。
在圈舍内部,要做好地面平整和隔离保温工作,同时要安装好适量的通风设备和适度的光照设备,以保证肉鸡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二、种鸡选育良好的种鸡选育是保证肉鸡出栏时具有良好品质的关键。
在选择种鸡时,应选择具有健康状况良好、体形匀称、毛色亮丽、活动性强和食欲旺盛等特点的种鸡。
还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鸡种,以提高其适应能力和生存率,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好种鸡的饲养和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种鸡的生长和繁殖性能。
三、饲料管理饲料管理是肉鸡养殖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饲料搭配和科学的饲料添加剂是保证肉鸡健康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的关键。
应选择质量优良、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并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整饲料搭配和喂养方式。
合理添加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和酶制剂等,以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及时清洗水槽和更换饮水。
四、疫病防治肉鸡是易感染各类疾病的动物,因此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确保肉鸡生长良好。
在日常管理中,要定期给鸡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并根据鸡群疫情做好消毒工作。
在鸡舍内要保持干燥卫生,定期更换垫料,并坚持进行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以防止疫病传播。
五、生长管理肉鸡的生长管理是肉鸡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肉鸡的生长阶段,要做好饲料管理、疾病监测和环境卫生工作,保证肉鸡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在肉鸡生长过程中,要定期检测肉鸡的生长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肉鸡的健康快速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鸡的养殖方法[小肉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养殖场在饲养管理小肉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温度、湿度、饮水、光照、饲料、防疫管理及环境卫生差等诸多技术操作缺陷问题,下面是精心为你的小肉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1.饲料营养根据小肉鸡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特点,及时更换该鸡种相应饲养期的饲料,4周龄至出栏期饲养的重要手段。
中期机体发育快,长肉多,日采食量增加,获取的蛋白质营养较多,可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后期能量需要明显高于前期,而蛋白质较前期降低。
所以,后期易使用高能量饲料。
按肉仔鸡实际蛋白质需要量,理论上讲,供给蛋白质水平应该随周龄的增加而递减,这样可以保证初期高蛋白质水平和后期降低饲料成本,但生产实践上每周换料一次难以执行,一般分为二、三段,这样就可适时由上段饲粮转换成下段饲粮。
能量在提高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方面起主导作用,后期催肥效果明显。
肉仔鸡中后期应采取自由采食,增加食欲,提高采食量的做法。
在中后期配合饲料中应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并添加油脂,尽量少用或不用糠麸类饲料。
按饲养阶段组成新的饲料配方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因素:①饲料的品质和价格,要考虑摄入营养的利用,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代谢率,使更多的饲料成分被利用。
②气温情况,所推荐的营养指标一般于20℃~25℃的温度适用,如果气温变化很大,营养含量也应随之调整,才能保证每只鸡获得平衡的营养成分。
③预计出栏的体重和毛鸡的价格,即以高能量的饲料不一定最合乎高生产效益,了解这一关系后就可以算出增加饲料成本,是否可以由增重部分创造高的经济效益。
2.饲料形状适用于中后期的小肉鸡饲料可加工成颗粒料,一直喂到结束。
由于鸡喜欢啄食粒料,目前已有不少单位逐步采用颗粒料,它既可保证营养全面,又能促进鸡多食,减少饲料浪费,缩短采食时间,有利于催肥,饲料利用率也高。
3.增加采食量肉用仔鸡实行自由采食,应保持较大的采食量,其目的是增加肉用仔鸡的营养摄人量,提高饲料转化率,达到最快的生长速度。
确定饲料量的多少,一般气温条件下按该鸡种每周或每日的标准耗料量,如遇高温、换料或应激时采食量而有变化,用投料量减去剩料量计算出实际采食量,若实际采食量较低,营养摄入量难以满足快速生长的需要。
增加采食量的主要方法有:①增加给料次数,每昼夜不少于6次,颗粒饲料不少于4次,这样可以刺激食欲。
②提供充足的采食槽位,食槽分布均匀。
③增加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增加夜间采食量,利用凉水拌喂。
若采食量下降过多,可用提高饲粮能量、蛋白质、氨基酸、钙磷等营养水平的方法,调整原有饲料配方。
饲养中每天做好耗料记录,以便及时了解采食量,健康鸡群采食量不断增加,若采食量不增加或减量,应细心查明鸡群或饲料质量,这类原因大致有:①料性突然更换;②喂料时间改变或不固定,忽饥忽饱;③饲料品质下降或变质;④由湿拌料改喂干粉料;⑤环境不适或管理方法不当;⑥鸡群发生疾病。
如不及时发现或改进,会引起鸡群生长不良,甚至造成较大损失。
一、存在问题1、空舍消毒不严格鸡舍废物打扫不 __、冲洗不干净,更有甚者根本不冲洗;冲洗后消毒时,甲醛使用数量不足,鸡舍密封差或达不到24h以上,消毒效果不佳。
2、温度控制不到位温度是影响鸡群健康的重要因素,不严格执行温度要求标准,注定造成养殖失败。
为节省供热成本,在不该脱温时脱温,难以达到肉鸡生长对温度的适宜需求;忽冷忽热、温差过大是造成鸡群感冒直接诱因,同时造成肠道拉稀,呼吸道症状、采食量降低或达不到正常标准等一系列病症;鸡群在防疫、断喙时要求比正常温度高1-2度,大部分养殖户人为将温度降下来,不但会造成鸡群拉稀(黄色粪便),而且会使得鸡群免疫效果差,甚至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个别鸡舍保温性能差,温度难以控制好;天气变化时,忽视鸡舍温度调节控制;冬季外界温度高时,不注意通风,出现热死鸡的现象。
3、扩群分群不及时为了省煤,冬、春季节扩群速度太慢,扩群不及时造成鸡舍空气污浊,生存环境差,易于引起呼吸道病和肠道疾病,严重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扩群不及时,造成鸡群密度增加、料位水位不足,最终影响鸡只采食量。
4、饮水质量无保障饮水管道长期不清洗消毒;饮水器中落入的饲料经过发酵腐败,鸡只饮用变质的水源,无形中将引起肠道疾病,最终导致料肉比升高;个别养殖户在4-5天就撤掉小饮水器,换成大饮水器,导致鸡只饮水不足,更有甚者,从一日龄就开始直接使用大饮水器,导致鸡只饮水严重不足,导致大量死亡;饮水器故障造成饮水器没有水,特别是温度高时给鸡只造成伤害更严重;饮水器漏水,造成鸡舍湿度过高,引起球虫病的发生;饮水温度过高或鸡舍温度太高时,出现个别鸡只洗澡现象。
5、光照控制不合理光照过强引起鸡群啄羽、啄肛现象;活动量太大,能量消耗;光源设置不均,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6、采食质量无保障个别养殖户在小鸡阶段喂料,采用铺设塑料纸散料喂养,数量不够或时间太短,有的直接用小料筒或大料桶,导致鸡只采食量小,部分鸡只吃不上料;饲料保存在高温环境中,维生素氧化,品质下降,料肉比提高;个别养殖户饲料保存缺乏仓库设施,不按技术规范保管,导致肉鸡采食霉变或污染饲料。
7、环境卫生脏乱差鸡粪乱倒乱放,大量病菌经传播媒介,鸡群就会发病,直接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环境卫生不打扫、消毒,成为病菌藏污纳垢场所,随时威胁着鸡群健康;进入生产区、鸡舍无消毒设施,有的也形同摆设,人成为疾病传播的罪魁祸首;鸡舍内不能定期带鸡消毒,发现鸡群出现问题时已为时过晚;鸡粪不及时清理,鸡舍氨味、硫化氢、二氧化碳浓度大,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影响到疫苗抗体的产生,威胁到机体健康。
8、防疫免疫效果差疫苗非正规渠道,质量无法保障;未按保存贮藏规范要求操作,特别在农村未有停电应对措施,造成疫苗失效;防疫操作时,稀释好的疫苗未在1--2小时内用完,不能保证每只鸡获得足量有效效价;饮水免疫水量不足或太多,饮水器清洗不够干净,免疫前后三天联续使用消毒剂和抗病毒药物,影响防疫效果。
二、整改建议1、严把温度关温度控制是关系养鸡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雏鸡的饮食、活动和休息,造成卵黄吸收不良,抗病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
具体办法:看鸡施温,在最适宜的温度时,始终看见有5%左右的鸡张口呼吸,鸡只在鸡舍内分布均匀。
控温的原则是:前期高,后期低;弱雏高,强雏低;小群高,大群低;阴雨天高,晴天低;夜间高,白天低。
温度的变化,应根据日龄增长与气温情况逐步平稳进行,绝不可忽高忽低变化无常。
与肉鸡鸡背同高处,不同日龄的温度要求是:1--3日龄34--35℃;4--7日龄32--33℃;8--14日龄30--31℃;15--21日龄28--29℃;22--28日龄26--27℃;28天以后不低于24℃,严寒冬季,可适当提高舍内温度1--2℃。
2、严把湿度关—7日龄鸡舍相对湿度要求在65%左右,7天后随着鸡的饮水量和排粪量增加,水分也相应提高,一般要求在60%左右。
高温高湿易因雏鸡体内热量不易散发而闷气、食欲下降、抵抗力下降、生长缓慢;高温低湿易引起雏鸡腹内蛋白吸收不良,绒毛干枯发脆,脚趾干瘪脱水且易受寒气侵袭患呼吸道病。
3、严把密度关网上平养时1—2周龄40只/㎡、3—4周龄30只/㎡、5—6周龄25只/㎡、7周龄至上市20只/㎡;立体笼养时1—2周龄60只/㎡、3—4周龄40只/㎡、5—6周龄30只/㎡、7周龄至上市25只/㎡。
适宜的相对密度,会使鸡只有充足的采食、饮水、休息,降低应激反应,确保鸡群健康。
4、严把通风关要求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加大通风量。
通风有助于释放鸡舍内的有毒有害气体。
在现代化鸡舍一般采用自动环控设置,风速按照0.5m/s控制,能确保鸡舍内氨气浓度在10mg/m?、硫化氢浓度在2mg/m?、二氧化碳浓度在1500mg/m?以内。
在冬季通风时一般要求做选择在外界温度较高时,且舍内温度要比要求温度略高于1--2℃,可以解决通风与保温的矛盾。
5、严把防疫关一是做好空舍消毒。
对耐腐蚀的墙壁、地面,用2-3%火碱或10%石灰水进行消毒,对鸡架饮水设施(饮水器、饮水管道)等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最后将所有养鸡设备放入鸡舍进行密闭薰蒸消毒24-48小时。
具体操作是: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4克、甲醛28毫升,分多点设置,用瓷器盛装,舍温升到20度以上,湿度达到70%以上熏蒸消毒。
二是做好带鸡消毒。
每1--3天应用0.2%--0.4%的过氧乙酸带鸡消毒1次,最好在每日温度最高的晌午进行,10日龄前的小鸡要用温水带鸡消毒,即可除尘除臭,又可调节舍内湿度。
三是做好疫病预防。
7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2倍量点眼;9日龄刺鸡痘(推荐每年在5—10月份)2倍量刺中;12日龄早8点开始全群停水,停水2小时候后用传染性法氏囊疫苗2倍量饮水;16日龄 __H5N1亚型颈部皮下注射0.3ml/只;21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2倍量饮水;28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2倍量饮水。
防疫前后共3天时间不要带鸡消毒、饮水消毒,不要用抗病毒药物。
四是做好人员消毒。
养殖场首先严禁外来人员出入或窜舍。
场区工作人员及工作检查人员出入,必须进行脚盆、水盆、紫外线全面消毒,穿戴工作服有序进入,不得高声喧哗,随意乱窜。
6、严把饮水关进鸡后饮凉开水(26度左右)3-5天,鸡一般饮水的温度26℃左右,水温达舍温之后鸡宁可挨渴也不喝,同时还有洗澡现象。
饮水器应该摆放均匀,在鸡1.5m活动范围内,不能断水;经常调节饮水器高度,7日龄内使饮水器边缘与鸡背同高,7日龄以上饮水器底部与鸡背同高。
饮水器必须及时清洗消毒,做到每天一次清洗饮水器。
为便于发现鸡群的问题,有条件时,每天记录鸡群饮水量。
7、严把光照关光照强度是影响鸡群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太强是造成鸡只猝死和腹水症多发的主要诱因,太弱又影响采食和生长。
一般遵循前期强后期弱的光照原则,建议:1—3日龄为18W/㎡;4—14日龄3W/㎡;15天至出栏1W/㎡。
光照实行0—3日龄24小时光照制;4日龄后23小时光照制;全封闭鸡舍实行:0—3日龄24小时光照制,以后实行1h黑暗与2h光照间歇制。
8、严把喂料关少添勤添是增加采食量的最主要的方式。
添料次数要求30天以后每天喂2次,20-30天每天喂3次,10-20天每天喂4次,1-10天由每天8次逐渐降到4次。
料桶数量要充足,料盘按50--80只/个设置,每次加料为容量的1/3,即减少饲料浪费,又避免饲料变质。
9、严把无害化关死鸡、粪污会成为传播疾病的根源,老鼠、狗、猫、苍蝇、蚊子、飞鸟和野生动物会成为传播媒介。
目前,对于死鸡处置最简单的方法是深埋,如一次存栏10000只肉鸡场,修建一个直径为1.85m的圆形化尸池,加盖密封即可。
对鸡粪的处理方法是修建1个100㎡且具有防渗、防漏、防雨设施的贮粪棚,内有堆积发酵、凉晒、干粪收集功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