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早春优质多产种植技术

平菇早春优质多产种植技术人工增温当菇棚内温度低于8℃时,平菇生长迟缓,在4℃以下时平菇生长受到抑制。
为了保证平菇的正常生长发育,菇棚内的温度最好调控在10℃~20℃,采取人工烧火或其他加温措施,但加温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一定要排出菇棚外。
合理增湿春季出菇期气温在10℃~25℃,适宜平菇生长,增加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减少阳光直射,防止春末气温陡然升高形成高温高湿的出菇环境。
根据气温的变化每天喷水1~3次,以保证菇棚内的湿度。
但不宜喷水过多,菇棚内的空气湿度不宜超过95%。
加强通风菇棚通风和保温相互矛盾,温度低平菇不能生长,通风不良又会引起病菇、畸形菇增多,保温和通风协调管理,才能保证平菇正常生长。
一般情况下气温高时多通风,气温低时少通风。
合理使用增产剂能使平菇增产的增产剂的种类很多,配制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目前市场上有不少这样的商品,有粉剂也有液体,壮菇素、增菇灵、育菇灵等,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应用时可参照商品规定的用量使用。
及时补充菌袋水分菌袋内的培养料在出菇期因两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使水分不断散失,当料内水分失去一半以后,就会影响正常出菇。
通常在出菇两茬后,料面出现缺水症状,造成干燥、裂纹,不易形成菇蕾。
这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因缺水而不出菇,或出菇少、质量差。
目前生产中常用的补水方法有浸泡补充法和压力式补水法。
浸泡补充法是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倒入水池或专门制作的盛水容器内,菌袋用铁条在料面上呈三角形打几个洞。
注意铁条要穿透培养料,使料内能吸足水分。
一般浸泡5~8小时,使菌袋吸水后的重量达到原来重量的90%左右。
压力式补水法。
一般用和农用喷雾器相连的平菇专用补水针,这种补水针一端呈注射用的针头状,另一端和喷雾器的出水皮管相连,将补水针插入培养料内,压动喷雾器的加压杆,这样喷雾器内盛装的营养就会在一定的压力下注射到平菇的菌袋内,起到补足水分和营养的作用,一般每袋需插3个孔左右,补水至原料重的90%。
夏季高温平菇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高温平菇高效栽培技术夏季高温条件下,平菇的栽培技术相对于其他季节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是通过一些高效的栽培技术,我们仍然可以在夏季获得丰收。
本文将介绍一些夏季高温条件下平菇的高效栽培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很容易让平菇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选择抗病虫害品种非常重要。
在品种选择上,应该选择一些对高温、干旱、病虫害抵抗力较强的品种,这样可以减少在夏季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控制温度和湿度夏季高温条件下,容易出现温度过高和湿度不足的问题,这对平菇的生长会有很大的影响。
需要通过合理的通风和增加喷雾的方式来降低温度,增加湿度,为平菇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3. 合理施肥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平菇的生长速度较快,因此需要增加施肥的频率和用量。
但是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导致土壤中养分过多,造成平菇产量减少或者品质下降。
4. 合理灌溉夏季高温条件下,土壤容易干燥,因此需要合理进行灌溉,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
但是在灌溉过程中也要避免过量,以免导致土壤中水分过多,对平菇的生长不利。
5. 控制病虫害夏季高温条件下,各种病虫害会更容易侵袭平菇,因此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通过喷洒农药和增加病虫害监测频率的方式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保障平菇的生长。
6. 加强管理夏季高温条件下,需要加强对平菇生长环境的管理,包括定期清理菌棒表面的菌丝,保持菌床的整洁,以及对菌棒进行适度的修剪和处理。
通过以上的高效栽培技术,我们可以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获得更好的平菇产量和质量。
这些技术只是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实际栽培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
希望大家在夏季栽培平菇时能够取得丰收,有一个好的收获季节。
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平菇是一种广泛栽培的食用菌,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夏季是平菇高产的季节,下面将介绍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
一、基本要求1.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平菇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因此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种植。
2.合理的培养基:平菇培养基的配方应合理,以保证平菇的健康生长。
3.科学的管理措施: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
二、种菇方法1.菇种选择:选择优质的平菇菌种进行种植,确保其繁殖力和产量的高低。
2.菇棒制备:将菇种培养于菇棒上,待菌丝长满菇棒后,即可移植到栽培盒中。
3.栽培盒准备:栽培盒的材质应具有透气性和保湿性,可选择木质或塑料材料制作。
4.菇棒移植:将长满菌丝的菇棒均匀地插入栽培盒中,注意保持菇棒之间的距离,以利于菇丝生长和通风。
三、温度和湿度控制1.温度控制:平菇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摄氏度,夏季温度较高,应加强通风降温,尽量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2.湿度控制:平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夏季湿度较低,应定期进行喷水增湿,保持适宜的湿度。
四、光照控制1.阳光照射:平菇需要一定的光照来促进菇丝的生长,但直接暴晒会导致菇体变黄,因此应选择适当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2.遮光措施:夏季阳光强烈,可在菇棚上覆盖遮光网,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
五、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夏季病菌易滋生,因此要加强病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虫害防治: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蚜虱等,可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控制。
六、采收和保养1.采收时机:平菇的最佳采收时机是菌盖完全展开但尚未散孢时,此时菇体鲜嫩、口感好。
2.采收方法:用刀将菇柄切断,注意不要损伤周围的菇丝。
3.保养方法:采收后要及时清理废菇体,保持栽培环境的清洁,避免病菌滋生。
以上即是关于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的介绍。
通过合理的种植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平菇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
野外怎样种植平菇高产

野外怎样种植平菇高产野外种植平菇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农业活动,但通过准确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可以实现高产。
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 场地选择:选择一个适宜种植平菇的场地非常重要。
最好选择在平坦且有适当的日照和通风条件的地方。
避免选择潮湿的地区,因为这可能导致菌丝腐烂。
2. 土壤准备:土壤应该是肥沃的,富含有机质。
可以将堆肥或废弃的植物材料混入土壤中,以增加有机质的含量。
优质的土壤可以提供平菇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湿度。
3. 菌种选择:选择优质的菌种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耐寒、耐热和高产的品种。
在选择菌种时,应该注意生产商的信誉度和质量保证。
4. 菌丝接种:将菌丝接种到培养土中。
培养土应预先消毒,以防止其他细菌或真菌的污染。
接种后,密封层的培养土应保持湿润。
5. 环境控制:维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对平菇的高产非常重要。
保持室温在20-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并确保通风良好。
可以使用增湿器、加热器、风扇等设备来调节温度和湿度。
6. 灌溉管理:保持适度的湿润度是平菇生长的关键。
灌溉时应避免直接将水喷洒到菌丝上,以免破坏菌丝结构。
最好使用喷雾灌溉的方法,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培养土的表面上。
7. 遮光管理:平菇对光线的需求不高,甚至会抑制其生长。
因此,野外种植平菇时,应使用遮光网或其他遮光材料来阻挡阳光。
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防止产生苦味和增加产量。
8. 疫病防治:定期检查平菇的生长情况,并注意疾病和虫害的迹象。
如发现病害,应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使用化学药剂或生物农药进行喷洒。
9. 收获与储存:平菇在子实体成熟后即可进行采摘,以免逾期过熟。
将采摘的平菇储存在干燥、清洁的容器中,冷藏保存可延长保鲜期。
10. 质量监控:种植平菇的过程中,应随时注意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
记录关键的生长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监控和优化平菇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质量。
以上是野外种植平菇高产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反季节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反季节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反季节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反季节生产是一种利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实现农作物突破传统季节性因素限制,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生产方式。
主要采用温室大棚或地下室来模拟出必要的环境条件,改变原有的季节影响,使得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反季节平菇栽培技术便变得尤为重要,下面将详细说明其要点。
一、选择合适的场地
种植反季节平菇前,应先选择合适的场地,一般应选择无污染的水土,地势宽阔,避免选择湿润的坡地,以保证菇类的质量,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二、施肥
反季节平菇的栽培应该采用适当的施肥措施。
在施肥时,应注意控制施肥量,尽量不要施用氮肥,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菇蕈体积增大,营养失衡,而且叶面也会变黄,影响菇蕈的质量。
三、培养土壤
为了保证反季节平菇的高产,应采用适当的培养土壤,土壤质地要轻、透气性好、肥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机
械强度和水分保持能力,能满足菇蕈的需求,使其正常生长发育。
四、灌水
在种植反季节平菇的过程中,应适当灌水,以保证菇蕈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但要注意不要过量灌水,以免影响菇蕈的品质。
五、喷药
为了提高反季节平菇的产量,应采取适当的喷药措施,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菇蕈的质量。
六、收获
反季节平菇的收获期一般是18-20天,应按照菇蕈的生长情况,及时收获,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
以上就是反季节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希望能够对平菇栽培者有所帮助。
反季节生产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多种因素,如场地选择、施肥、培养土壤、灌水、喷药等,以保证反季节平菇的高产高效栽培。
早秋高产优质平菇科学栽培8大要点

早秋高产优质平菇科学栽培8大要点
1. 选择适宜的菇种:早秋适宜种植的平菇种类多样,如口蘑、灵芝菇、姬菇等,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菇种。
2. 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早秋的天气温度适中,平菇生长需要在18-25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同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
3. 选择优质的菇种菌种:菌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平菇的生长和产量,选择具有较高菌丝发育速度和耐逆性的优质菌种进行种植。
4. 土壤准备:早秋平菇需要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因此在栽培前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保证土壤肥力和透水性。
5. 控制病虫害:平菇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侵袭,如菌核病、蚜虫等,可以采用生物防治、调整栽培环境等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控。
6. 种植密度和排列方式:根据菇种的生长特点和农艺要求,合理确定平菇的种植密度和排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产量和品质。
7. 种植技术掌握:栽培平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技术,如发酵料的制备、菌袋的包菇和接种、日常的管理和维护等。
8. 及时收获和处理:早秋平菇生长周期较短,一般为20-30天
左右,因此要及时观察生长情况,合理安排收获和处理工作,确保平菇的品质和保鲜度。
夏季平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夏季平菇高产栽培新技术近年来,平菇在我国发展很快,但一般在秋冬和春季生产,夏季高温高湿易发生病虫害,很少有人栽培。
而夏季市场上鲜菇少,售价高。
为此,笔者进行夏季平菇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原料处理主料玉米芯,要求无霉变,使用前先暴晒2天。
辅料麦麸,磷肥,多菌灵,石灰粉。
配方:①玉米芯99%,磷肥2%,麦麸44%,多菌灵0.2%,尿素0.3%,石灰粉3%,水150%。
②玉米芯50%,木屑40%,磷肥2%,麦麸5%,石灰粉3%,水150%。
③玉米芯60%,麦秸糠30%,磷肥2%,麦麸5%,石灰粉3%,水150%。
2、建堆发酵在水泥地上拌料。
先把麦麸与石灰粉拌匀,再加入到料中。
因麦麸属营养物质,与石灰粉混合后可有效的降低污染,提高成功率。
每次投料要求不低于500kg,这样可以加快发酵,提高发酵质量。
拌料最好在晴朗天上午进行,利用日光提高料温。
建堆后加水,以见到水渗出地面为宜,然后堆闷2小时,让玉米芯吃透水后再翻料,最后覆膜发酵。
建堆后,料内嗜热微生物活动剧烈,温度很快升到60℃以上维持10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复堆后当温度再升到60℃以上维持10小时,即可摊料降温到30℃以下接种。
3、接种发苗品种为苏平一号,引自河南省科学院真菌试验厂。
为了提高成功率,笔者采用熟料生产。
用20厘米*40厘米高密度聚乙烯袋装料,绳扎口,常压灭菌4小时。
出锅后待料温降到30℃下在接种室两头接种,并字形排袋发菌。
培养室要遮光、通风,料温超过30℃立即进行倒堆散热。
一般20天左右即发满袋。
4、出菇管理菌袋发好后,移入大棚或栽培室进行出菇管理。
解掉袋口绳子,但不用打开袋口,待出现原基或菇蕾后再打开袋口,以防料面水分散失,影响出菇。
同时要在菇棚地面、墙壁、空间进行喷水,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
棚顶用玉米秆或草帘覆盖遮阳,夜间打开所有通风口进行通风降温,掀起棚前薄膜加快降温,白天再放下棚膜。
有条件的棚顶盖遮阳网效果更佳。
同时结合夜间通风、喷水降温等措施来调控棚内温度为25℃左右,以保证平菇正常生长。
平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4.玉米芯、玉米秸培养料 。将玉米 芯粉碎至黄豆粒 大的小块 ,用清水浸泡 24小时 ,捞 出沥干 即可使用 ;玉米秸切 成 6~9厘米长的小段 ,然后碾劈备用。
意 :不能 在 泥土 上或 不 清洁 的地 上 进 气 温而定 ,气温在 10 ̄(2左右 ,可 堆 3~
行 ,不能用污水 ,料 与水一定要拌 和均 5层 高 ,温度在 l5—20℃ ,堆积 2层 为
匀 ,拌好 的料应立 即处理 ,不能隔夜 。 宜 ;20℃以上可将筒 子垒成花堆或平放
二 、塑 料 袋 栽 培
装袋播种 。操作者 的双手 、用具 、容 器 保 持 在 65%左 右 ,一 般 经 20~3O天 ,
均 需用 0.1%高锰酸钾 溶液 消毒 ,然后 菌丝 即可长好 。
将 菌种挖 到容器 中碾成花生 米粒大 小 ,
当菌丝 布满 全 料后 ,经 5 10天 ,
菌种用量 占干料重 的 10% 一15%。具体 袋 内就 出现菇蕾 ,这 时要及 时解开袋 口
在地面上 ,以防袋 内料温过高 而烧死菌
塑料袋栽培是一种既经济又省工 的 种 ,待料 温稳定后 (接种后 13天左右 )
栽培方式 ,并且便于管理 ,能充分利用 再堆放成 6—7层或更多层。
菇 房空 间 ,减 少病 虫 害 ,易 于栽培 成
5.管 理 。 播 种 后 两 天 料 温 开 始 上
方 法 :将 塑料 袋一端 套 1个 棉塞 扎好 , 去掉 塞子 ,露出菌蕾 堆 。菌 蕾形成后 ,
竖 直起 来 在底 部铺 一 些菌 种 ,然 后装 迅 速生 长 ,经 2~3天菌 柄延 伸 ,参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 料来 源 厂 。 且 生长 / 、 期短 、 本 而 央 l 周 成 低 , 应 城 乡大 面 积 栽 培 。要 使 平 菇栽 适
二、 栽培 场地
栽 培平 菇 的 菇 房要 有 一 定 的 散 光 。
培 获 得高 产 , 把 好 以 下几 关 : 需
一
能 保 温 、 湿 , 通风 换 气 , 面 平 整 光 保 可 地
方式 利于 通风 发 菌 , 适于 床 架栽 培 。
四、 发菌 管理
播种 后 料 温 不 得 超 过 3 c O c。超 过
心作 培 养 料 生产 平 菇 , 把 各 配 方 的原 先 料 拌 匀 , 把 多 菌 灵 溶 于 水 中 , 料 时 再 拌
B 应 加 强 通风 降 温 , 寸, 同时 , 抖 动 盖在 要
睫
I G ZIO G u KI - I NG , 。 一 一
平 菇 的 高 产 裁 培 技 术
轹安县正村 刍农盥照
平菇 适 应 性强 ,栽 培 技术 粗 放 , 栽 进 行床 栽 或 制 作 菌砖 。
心 毒 台
|
离培 养 , 至 废 弃深 埋 。 菌 后期 , 果 甚 发 如 温 度 过 低 , 应 保 温 、 温 。 证菌 丝正 还 升 保
理 。 论 菌 床 、 砖 、 袋污 染或 害 虫严 无 菌 菌 重 日 都应 移 出培 养场 所 , 寸, 喷洒 药 剂 , 隔
侵入和抑制子实体发 生过多。 用消过毒 的刀纵切开 ,切面向上排列在阳畦上 ,
缝隙用细沙填满 。 然后覆盖2 3 m  ̄ c 厚的
细 土 , 后 灌 加 有 过 磷 酸钙 、 酸 二 氢 最 磷 钾及白糖的水溶液 , 比例为2: . : : 0 2 1 1 O、麸 皮 5 、 豆 饼 粉 3 、 多 菌 灵 % %
0. %: 2
料环 套 好 , 用 报 纸 二 层 封 口 , 后 用 再 然
2 棉 籽 壳 9 %、 多 菌 灵 0. ~ 、 8 1 0 1 %石膏2 : .5、 %
3 棉 籽 壳 9 % 石 膏 2 、 磷 酸 钙 、 6 、 %过
作 。 床 、 砖 要揭 去 覆 盖 的 薄膜 , 菌 菌 菌袋 要 敞开两头 , 以利通风 , 同时增加空气
中相对 湿度 。 可向地 面 、 墙壁 、 空间喷 水 , 持 相 对 湿 度 8 % 9 %, 忌 直接 保 0 ̄ 0 切
向幼 蕾 喷 水 。随 着 菇 体 的长 大 , 增 加 应 菇 房湿 度 , 天 要轻 喷 、 喷 , 强 通风 每 勤 加 换气 , 保持 空 气 新 鲜 、 润 , 利 子 实体 湿 以 正 常生 长 发 育 。
( ) 砖 栽 培 三 菌
覆上3 4 m  ̄ c 厚的土 。 土两侧喷水并用泥
抹 平 。然 后 再 排放 第 二 层 菌 棒 并 覆土 , 可 排放 6 9 。 上 一层 仍 要 覆 土 并 抹 ~层 最 平 。 好 墙 后 喷一 次 大 水 , 覆 土 湿润 , 做 使
按 常规 管 理 出 菇 。
装 满 培 养 料 ,最 后 播 一层 菌 种 压 实 , 用
木 棒 在 料 中 央插 一 空 洞 , 叠 袋 口 用塑 折
产 的重 要 因 素 。其 关 键 有 三 :
( ) 棒 、 墙 式覆 土 保 湿 一 菌 砖 屋 内 按 菌 袋 或 砖 的 长 度 铺 设 一 条 1 ~ 0 m 的 土 埂 。把 发 好 菌 即将 出 2 c厚 5 菇 的菌 袋 脱 去 塑料 袋 ( 其 为 菌 棒 )将 称 。 菌 棒 或砖 整 齐 排放 在 土 埂 上 。 排 一 层 每
1 棉 籽 壳 8 % 玉 米 面 3 、 石 灰 、 7 、 %生
0
六、 培养料 保湿
如 何 使 培 养 料 保 湿 是 平 菇 能 否 高
用 生 料 生产 ,以 两头 开 口 为 好 , 便
于通风透气 , 定点 出菇 。 装袋 时将 一 头 折 叠 , 放 一 层 菌 种 , 放 培 养 料 并 压 先 再 实 。 到 袋长 一 半 日 再 放 一层 菌 种 , 装 寸, 再
滑 , 围 环 境 清洁 卫 生 。 周
常 生 长 发 育 ,同时 要 保 持适 当 湿 度 , 不 可 脱 水 过多 。 免 影响 现 蕾 、 以 出菇 。 过 经 2  ̄ 0 菌 丝 长 满 后 ,给 予 散光 照 射 。 5 3d
每 天 给 1 c 的 温 差 刺 激 ,有 利 于 子 实 0c
1 0 m 右 。 培 养 料 表 面 要 撒 一 层 菌 .c 左
种 , 后 用 木 板拍 料 面 , 上 薄 膜 , 周 然 盖 四 压严。
( ) 袋 栽 培 二 菌
培 养料 不 经 过 灭菌 或 消 毒 , 用 开 仅 水 烫 几分钟 或 0 5 石灰 水 浸泡 , . 甚至 只 用 清水 浸泡 后 .调节 至所 需 要含 水量 就 进 行栽 培 。此方 法虽 用种 量大 ,但投 资 少, 生产 成本 低 , 方法简 便 , 利于 推厂 。 ( ) 四 常用 培 养 料配 方
五、 出菇管 理
平 菇 现 蕾 后 , 注 意 通 风 、 湿 工 应 增
培 养 料预 处 理 的 方法 不 同 , 分 为 : 可
( ) 料 栽培 一 熟 此 方 法 用 料 量 少 , 量 高 , 投 资 产 但 大 , 产 成 本 较高 , 般 不 被 采 用 。 生 一 ( ) 二 半熟 料栽 培 此 方 法 投 资 少 , 量 较 稳 定 , 用 产 但
体 的 形 成 和发 育 。
、
培养 料
平菇 是 木 腐菌 . 统栽 培 方 法 是 用 传
三、 上料 与播种 方法
不 同栽 培 方 法 . 料 和播 种 的 方 法 上
不同。 ( ) 栽 一 床
阔 叶 树的 椴 木 作 为培 养 料 。 由于 木 材 资 源越来越少 , 目前 , 养 料 多 利 用农 副 培 产 品 下脚 料 及 锯木 屑 来 代 替椴 木 。 据 根
边拌料边加水 , 勿使拌水流失 , 含水量 达 到 6 % 即 用 手握 料 中度 用力 指 缝 间 5(
有水 渗 出 但不 下 滴 为 宜 ) 拌完 料后 堆 。
菌床 和 菌 砖 上 的 薄膜 散 热 。 将 菌 袋 翻 或 堆 降温 。要 检查 菌砖 、 袋 有 无 杂 菌 虫 菌 害发 生 , 如果 发 现 杂 菌 、 虫 , 及 时处 害 要
钙 1 、 草 1 5 、 1 、 膏1 ; %稻 .茗糖 % 石 % 5 阔 叶 树 木 屑 6 % 麸 皮 1 %、 、 7、 O 石 灰 2 、 籽 壳 2 % 尿 素 O. %、 菌 灵 %棉 0 、 5 多
0. %: 2
动木模 制 作菌 砖 .即先 在模 子 内铺 塑料 薄膜 , 培养 料 装 入模 内 , 将 按平 培 养 料 , 播入 菌种 。压 实后 , 去模 子 , 脱 并用 塑 料 薄膜将 菌 砖 全部包 严 , 以利 发菌 。 用种 量
6 玉 米心 ( 为 花 生 米大 小 ) 、 碎
9 %、 膏 2 、 灰 4 、 菌 灵 0. % 0 石 %石 %多 2、
磷肥 3 、 素 0 5 。 名尿 . % 以上 配 方 中 . 用棉 籽 壳 、 屑 、 米 木 玉
5m c 。菌 丝发满 后 , 以 灵活 移动 。这种 可
1. 茗、 灰 0. %: 5 石 5
囊露搿 ≥≥ 零 鬟
橡 皮 圈 系 紧 。 袋 接种 后 , 温偏 高 时 , 菌 气
可 松 散 直 立 放 置 , 忌 大 堆 密 集 , 止 切 防 发 热 烧 坏 菌种 。袋 温 稳 定后 , 叠放 呈 再
墙形 , 般4 7 。 一 ~ 层
4 棉 籽 壳 7 % 麸 皮 1 %、 磷 酸 、 0 、 过 2
用 长 9 c 、 5 c 、 1 c 的 活 0 m宽 0 m 厚 2 m
( ) 口覆 营养 土 保 湿 二 袋 营 养土 配方 是 : 肥沃 土 4 k , 木 5g草 灰 5 g 加 水 量 为抓 一 把 土 在 1 高 处 松 , k m
在 一 起 焖 1 h 让 其 充 分 吸 足 水 , 酸 2 . 将
碱度 调 至 P 7 5 右 ,然 后 可 装 袋 , H .左 或
河南农业 2 1 00年第 1 2期( 上)
HE NANNONGYE
常为 干料 重 的1 % 1 % ~ 。菌砖 之 间相 距 0 5
手 , 能 落 地 散开 为 宜 。 装袋 栽 培 管 理 土 同 常 规 方 法 。只 是 在 袋 两 头 各 装 入 2 ~ 3 m 的 营养 土 。出菇 期 每 天 给营 养 土 c厚 喷水1 2 。 按常规。 N 次 其他 ( )B 覆 土保 湿 三 B畦 袋 栽 平 菇 收 完 潮 菇 后 ,脱 袋 晒 1 — 2 使 菌 棒 表 面 结 一 层 皮 , 防 病 虫 害 d。 以
种 量 较大 , 般也 不 被 采 用 。 一 ( ) 三 生料 栽 培
用床 架 栽 培 的 一般 用 生 料栽 培 。 将 处 理 好 的培 养 料 运进 菇 房 . 铺 上 层 菇 先 床 ,依 次 向 下 逐 层 进 料 。培 养 料 厚 度
l c 左 右 , 面 平 整 干湿 一 致 。 种 用 m 2 床 接 具 要 清洁 ,用 “ ”字 形 穴 播 ,穴 距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