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版《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
2015版《中国药典》分享解读

h
新版药典收录药品数量达5608个,比2010年 版药典新增1082个,覆盖基本药物目录和医 疗保险目录的大部分品种,更加适应临床用 药。
h
一部:中药 二部:化学药 三部:生物制品 四部:附录和药用辅 料标准
一部:中药
收载品种2598种 新增品种 440 个 修订品种 517 个
h
不收载品种7种
对提升药用辅料质量,特别是高风险药品的安全性、 弥补我国药用辅料 标准短缺、 提高药用辅料监管能力、 推进药用辅料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 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在药典四部增加了直接服用中药饮片的微 生物限度检查要求
《中国药典》增补本是将《中国药典》编制 工作常态化的重要手段,要及时跟上国际国 内医药工业的发展步伐,根据临床需求,积 极吸纳科研成果。
h
• 《中国药典》是为保证药品质量可控、确保人民 用药安全有效而依法制定的药品法典。”是国家 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
• 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都必须遵守 《中国药典》
2015版
2010版 2005版 2000版 1995版 1990版 1985版 1977版 1963版 1953版
总 《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全面满足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体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用药的需要; 目 标 ( 安全保障和质量控制水平:中药标准引领国际发展,
新增品种各论 13 个, 其中包括预防类 4 个品种,治疗类 9 个品种
不收载 2010 年版《中国药典》 品种 6 个
四部:附录和药用辅料标准
2015 年版《中国药典》 最大的变动之一是将原药典各部附录整合, 并 与药用辅料标准单立成卷,首次作为《中国药典》 第四部
内容包括凡例、 通则和药用辅料
我国炮制用辅料标准现状研究及工作建议

我国炮制用辅料标准现状研究及工作建议该文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炮制规范中炮制用辅料相关内容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整理出了药典、全国炮制规范、地方炮制规范这三级标准中对炮制用辅料的通用性要求、个性化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等的收载情况,根据炮制用辅料存在的“药辅同源”、“食辅同源”的特点,对标准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炮制用辅料全国性标准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对炮制用辅料标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针对标准体系不完善、缺乏总体性要求、标准水平低、标准引用混乱、标准研究工作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工作建议,为下一步炮制用辅料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标签:炮制用辅料;标准;炮制规范;中药炮制Status and suggestions for adjuvant standard for Chinesemateria medica processing in ChinaYANG Chunyu1,CAO Hui2,WANG Xiaotao1,TU Jiasheng3,QIAN Zhongzhi4,YU Zhiling5,SHANG Yue4,ZHANG Baoxian1*(1.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2.School of Pharmacy,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3. School of Pharmacy,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China;4.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Beijing 100061,China;5.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Hong Kong 999077,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status of adjuvant standard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ocessing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edition,the National Spec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ocessing,and the 29 provincial spec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was summarized,and the the status including general requirements,specific requirements,and quality standard in the three grade official specifications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medicineadjuvant homology” and “foodadjuvant homology” features of adjuvants.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adjuvant standard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ocessing in China;In addition,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tandard system of adjuvant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ocessing,such as lack of general requirements,low level of standard,inconsistent standard references,and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standard,and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s system of adjuvant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ocessing.[Key words] adjuvant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ocessing;standard;spec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ocessing;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ocessing中藥炮制用辅料(简称炮制用辅料)是指对中药饮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和主药起到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从而改变药性的作用。
2015药典培训之辅料

Page 8
一、微晶纤维素
照下式计算微晶纤维素的相对黏度:
ηrel=v1/v2
根据计算所得的相对黏度值ηrel,査附表,得[η]C值{特 性黏数[η](m l/g )和浓度C(g/100ml)的乘积},按下式计算 聚合度(P ),应不得过350。
P=95[η]C/m
式中m 为供试品取样量,g,以干燥品计算。
一、微晶纤维素
1.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在水、乙醇、乙醚、稀硫酸或5%氢氧化钠溶液中几乎不溶。 2.鉴别 相比10版药典,15版增加了鉴别2,即黏度测定,这里增加了乌氏黏度计的使用 3.醚中溶解物 相比10版药典,15版增加了醚中溶解物,不得过0.05% 4.干燥失重 10版药典标准为5.0%,15版改为7.0% 5.炽灼残渣 10版药典标准为0.2%,15版改为0.1% 6.电导率 相比10版药典,15版增加了电导率的测定 7.含量测定
Page 9
Page 10
Page 11
二.玉米淀粉
1.性状 10版药典规定在冷水中不溶,15版改为在水中不溶。冷水指2~10℃。 2.灰分
10版药典规定玉蜀黍淀粉不得过0.2%,15版改为0.3%。
3.铁盐 10版药典规定不得过0.002%,15版改为0.001%。
4.外来物质
15版新增项目,取鉴别(3 )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 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5.重金属
15版取消了含量测定
Page 3
一、微晶纤维素
电导率
取本品5.0g,加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40ml,振摇2 0 分钟,离心,取上清液,在25℃±0.1℃;依法测定,同 法测定制备供试品溶液所用水的电导率,两者之差不得过 75μS/cm。
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0251药用辅料

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0251药用辅料药用辅料系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是除活性成分或前体以外,在安全性方面巳进行了合理的评估,并且包含在药物制剂中的物质。
在作为非活性物质时,药用辅料除了赋形、充当载体、提高稳定性外,还具有增溶、助溶、调节释放等重要功能,是可能会影响到制剂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成分。
因此,应关注药用辅料本身的安全性以及药物-辅料相互作用及其安全性。
药用辅料可从来源、化学结构、用途、剂型、给药途径进行分类。
按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物、半合成物和全合成物。
按用于制备的剂型分类可用于制备的药物制剂类型主要包括片剂、注射剂、胶囊剂、颗粒剂、眼用制剂、鼻用制剂、栓剂、丸剂、软膏剂、乳膏剂、吸入制剂、喷雾剂、气雾剂、凝胶剂、散剂、糖浆剂、搽剂、涂剂、涂膜剂、酊剂、贴剂、贴膏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植入剂、膜剂、耳用制剂、冲洗剂、灌肠剂、合剂等。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溶媒、抛射剂、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着色剂、黏合剂、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润湿剂、渗透压调节剂、稳定剂、助流剂、抗结块剂、助压剂、矫味剂、抑菌剂、助悬剂、包衣剂、成膜剂、芳香剂、增黏剂、抗黏着剂、抗氧剂、抗氧增效剂、鳌合剂、皮肤渗透促进剂、空气置换剂、pH调节剂、吸附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消泡剂、增稠剂、包合剂、保护剂、保湿剂、柔软剂、吸收剂、稀释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助滤剂、冷凝剂、基质、载体材料等。
按给药途径分可分为口服、注射、黏膜、经皮或局部给药、经鼻或吸入给药和眼部给药等。
同一药用辅料可用于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剂型,且有不同的用途。
药用辅料在生产、贮存和应用中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生产药品所用的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即经论证确认生产用原料符合要求、符合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供应链安全。
二、药用辅料应在使用途径和使用量下经合理评估后,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受温度、pH值、光线、保存时间等的影响;与主药无配伍禁忌,一般情况下不影响主药的剂量、疗效和制剂主成分的检验,尤其不影响安全性;且应选择功能性符合要求的辅料,经筛选尽可能用较小的用量发挥较大的作用。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材及饮片方面的规定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材及饮片方面的规定凡例内容七、《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 英文缩写为 C h P。
十一、药材和饮片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及拉丁名,其中药材和饮片拉丁名排序为属名或属名+ 种加词在先,药用部位在后;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名称不设拉丁名。
十二、正文中未列饮片和炮制项的,其名称与药材名相同,该正文同为药材和饮片标准;正文中饮片炮制项为净制、切制的,其饮片名称或相关项目亦与药材相同。
十三、正文分为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三部分。
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饮片除需要单列者外,一般并列于药材的正文中,先列药材的项目,后列饮片的项目,中间用“ 饮片” 分开,与药材相同的内容只列出项目名称,其要求用“ 同药材”表述;不同于药材的内容逐项列出,并规定相应的指标。
上述编排系为减少正文篇幅,药材和饮片仍应作为两个独立的品种。
+ 五、单列饮片的标准,来源项一般描述为“ 本品为X X 的加工炮制品” ,并增加〔制法〕项,收载相应的炮制工艺,其余同药材和饮片标准。
十六、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一般按干品制定,需用鲜品的,另制定鲜品的质量控制指标,并规定鲜品的用法与用量。
十七、药材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注明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及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均属药材的来源范畴。
药材原植物的科名、拉丁学名的主要参照依据为《Flora of Chirm》和《中国高等植物》等。
药用部位一般系指已除去非药用部分的商品药材。
采收(采挖等)和产地加工系对药用部位而言。
十八、药材产地加工及炮制规定的干燥方法如下:①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 干燥” ;②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 晒干”或“ 低温干燥” (一般不超过60°C);③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 阴干”或“ 晾干” ;④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 暴晒”或“ 及时干燥” 。
药用辅料质量标准的现状及控制要点

药用辅料质量标准的现状及控制要点
药用辅料是指除药效成分以外所添加的物质,用于加工制药的原料,是制药的重要组
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除药效原料外,所有添加剂均视为药用辅料。
近几年,我国药典委员会针对药用辅料质量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制定了《药典》药用辅料质量标准汇编(2015版),具体要求了药用辅料的含量、种类、性质以及检测方法。
2015年,药典委员会进一步收容310种新的药用辅料,且完成了强化对药用辅料质量的系列管理,改进了检验条件,覆盖了全部辅料的检验要点,还探讨了中成药的添加性能、药材辅料掺合物的界定、辅料鉴定术等内容。
2017年,药典委员会又收容 387 种新的药
用辅料。
(1)原料监督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对药用辅料的原料严格把关,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监督,加
强对药用辅料的整体质量控制。
(2)检验管理
药用辅料生产和检验过程中,应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切实做好样品管理,保证药
用辅料质量达标。
(3)工艺控制
药用辅料的生产过程,要严格把关工艺控制,保证辅料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需要加
强过程监控,严格把关,保证药用辅料生产质量。
(4)细节处理
在药用辅料生产过程中,要重视设备的操作、仓库的管理、生产环境的清洁等一些细节,加强质量管理,保证药用辅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药用辅料的质量标准现在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还需要加强质量控制,严格
把关,确保药用辅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保障药品安全有效。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版《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典编纂和修订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收录了药物本身的各种性质,而且还收录了一些与药物有关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对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问题的探讨进行详细的分析。
#### 一、药物名称
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药物名称的规定是,在列入药典中的药物,应当有一个完整的、可靠的名称,以便消费者和消费者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该药物。
同时,药物名称中不得出现不正确、模糊或引人误解的词语,以及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词语。
#### 二、使用方法
2015年版《中国药典》还规定了对于使用方法有关的问题,即使用该药物时,应当遵循科学的使用方法,如选择合适的用法、用量、剂量、用药时间等,避免不必要的危害,以及不当或者错误的使用方法。
#### 三、成分含量
2015年版《中国药典》还对于成分含量有着明确的规定,即所收录的药物中,必须列明该药物中各成分的含量,以便消费者了解该药物的成分,避免使用不当。
总之,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问题的探讨,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药物名称;二是使用方法;三是成分含量。
这些内容都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最小的伤害。
版《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

附件:2015年版《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品种反馈问题答复意见聚山梨酯80(供注射用)【脂肪酸组成】项下对照品溶液浓度为每1ml中各含0.01mg的溶液(2015年版《中国药典》勘误第二批)认为该浓度下进样的对照品峰面积过小。
脂肪酸组成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对照品仅仅作为定位用。
乳糖【性状】描述中白色的结晶性颗粒或粉末的理解问题。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溶液应澄清无色(不超过0.5号浊度标准液的浊度)。
认为标准过于严格,建议修订浊度限度为:与1号浊度液对比,不得深于对照。
【含量测定】项下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基线不稳,建议以乙腈-水(61:39)为流动相。
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响应值太低,导致积分不准确,重现性不好,系统适应性RSD不符合要求。
系统适用性试验理论板数以乳糖峰计算低于5000,达不到要求,建议修订为不低于4000。
1.对性状正确的理解应为:白色的结晶性颗粒,或者白色粉末。
2.乳糖作为注射剂的冻干保护剂使用,为保证药品的安全,药典标准应严格。
3.含量测定项下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基线可以稳定。
每1ml各含1mg的溶液浓度合适,系统适应性RSD可以符合要求。
由于示差折光检测器需要较长时间稳定,建议增加稳定时间。
乳糖峰理论塔板数可以达到要求。
硬脂酸镁【镉盐】【镍盐】两个检测项目,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0406第二法)测定,均未规定具体的原子化方法,建议两个检测项目标准中均加注“以石墨炉为原子化器,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0406第二法)测定。
按照本版药典通则040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规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的检验,通常不指定原子化器。
检验人员应根据所测元素、仪器性能及工作经验选择相应的原子化器,即使选用了火焰原子化器,可根据被测元素及仪器性能改变燃气和助燃气的种类及比例控制火焰温度,以获得较好的火焰稳定性和测定灵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015年版《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品种反馈问题答复意见聚山梨酯80(供注射用)【脂肪酸组成】项下对照品溶液浓度为每1ml中各含0.01mg的溶液(2015年版《中国药典》勘误第二批)认为该浓度下进样的对照品峰面积过小。
脂肪酸组成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对照品仅仅作为定位用。
乳糖【性状】描述中白色的结晶性颗粒或粉末的理解问题。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溶液应澄清无色(不超过0.5号浊度标准液的浊度)。
认为标准过于严格,建议修订浊度限度为:与1号浊度液对比,不得深于对照。
【含量测定】项下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基线不稳,建议以乙腈-水(61:39)为流动相。
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响应值太低,导致积分不准确,重现性不好,系统适应性RSD不符合要求。
系统适用性试验理论板数以乳糖峰计算低于5000,达不到要求,建议修订为不低于4000。
1.对性状正确的理解应为:白色的结晶性颗粒,或者白色粉末。
2.乳糖作为注射剂的冻干保护剂使用,为保证药品的安全,药典标准应严格。
3.含量测定项下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基线可以稳定。
每1ml各含1mg的溶液浓度合适,系统适应性RSD可以符合要求。
由于示差折光检测器需要较长时间稳定,建议增加稳定时间。
乳糖峰理论塔板数可以达到要求。
硬脂酸镁【镉盐】【镍盐】两个检测项目,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0406第二法)测定,均未规定具体的原子化方法,建议两个检测项目标准中均加注“以石墨炉为原子化器,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0406第二法)测定。
按照本版药典通则040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规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的检验,通常不指定原子化器。
检验人员应根据所测元素、仪器性能及工作经验选择相应的原子化器,即使选用了火焰原子化器,可根据被测元素及仪器性能改变燃气和助燃气的种类及比例控制火焰温度,以获得较好的火焰稳定性和测定灵敏度。
油酸山梨坦(司盘80)【脂肪酸组成】项下“其他脂肪酸”限度的描述与EP有差异,EP为“碳链大于18的脂肪酸含量不大于4.0%”。
EP8.0及其相应的版本中,确为"碳链大于18的脂肪酸含量不大于4.0%”的规定。
研究发现,从GC图谱上无法直接对大于C18酸进行归属,亚麻酸峰之前(C18酸)还存在花生酸(C20酸)、顺-11-二十碳烯酸(C20酸)、以及其他的未知杂峰,根据出峰顺序无法直接判断碳链大于18的其他脂肪酸,如按EP的标准,标准执行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在判定时容易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对多批油酸山梨坦(司盘80)脂肪酸组成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已知7组分脂肪酸外,未知杂峰总量在2.5%左右,而碳链大于18的其他脂肪酸仅在1%左右,EP所述的碳链大于18的脂肪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得到确认。
综合考虑产品质量的可控性、标准的可操作性等因素,最后确定采用“其他脂肪酸不大于4.0%”,该规定较EP的“碳链大于18的脂肪酸限度为4.0%”的规定更为科学合理。
乙醇【检查】项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这三个波长或波长范围,是对应了哪些物质或者官能团?药用辅料乙醇的标准参考二部药品乙醇的标准,由于乙醇的生产工艺复杂,杂质种类较多,标准规定的目的在于限定不同波长范围内杂质的量。
氯化钠(供注射用)【硫酸盐】的质量标准限度要求过高,中国药典中要求20ppm,而美国和欧洲药典的限度是200ppm。
建议与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的要求协调统一。
在标准提高起草阶段收集到的样品企业自检报告中硫酸盐检查项均符合规定(≤0.002%),复核所按拟定标准复核,硫酸盐检查项均符合规定(≤0.002%)。
《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氯化钠(供注射用)中硫酸盐检查项限度不得过0.002%,与《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及2005版二部氯化钠品种项下硫酸盐检查的限度一致,在本次标准起草时未做修订。
氢化蓖麻油【脂肪酸组成】项下供试品处理过程复杂,方法重现性较差,建议与欧洲药典保持一致。
美国药典对该项目无要求。
中国药典脂肪酸组成检测方法较成熟,在多个油脂类辅料检测方法中应用广泛。
羟丙基倍他环糊精标准过于严格。
如果研究证实某个限度已足够安全,过严的标准只会增加复杂程度及耗费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
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可用于注射剂,为了保证注射剂的安全设定该项目,目前已经有辅料供应商可以达到药典要求。
麦芽糖【含量测定】采用的氨基柱填料容易水解,色谱柱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填料的流失;乙腈为流动相对环境和人员产生的毒性伤害。
建议参照日本药典中的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柱,基线较平稳;且流动相为水,可以避免中国药典方法采用乙腈为流动相对环境和人员产生的毒性伤害。
根据验证结果和复核所的复核意见,该项目采用氨基柱的结果是理想和可靠的,系统适用性完全满足要求,基线平稳,结果的准确性是有保障的。
因为采用混合流动相,示差折光检测器受流动相比例影响,基线平衡需要的时间比采用单一流动相(水)的时间长。
日本药典中该项目采用强阳型阳离子交换色谱柱,以水为流动相。
氨基柱虽然比强阳型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容易水解,但作为两相色谱柱,其适于分离的物质种类明显比阳离子交换柱广泛,同时价格比之便宜很多。
乙腈是实验室最常用的流动相之一,虽然有一定毒性,但各实验室均有废液处理制度,符合环保要求是通过实验室认证或认可必须满足的条件,不需要担心流动相对环境和人员产生的毒性伤害。
企业经过验证后,可以将日本药典方法作为其内控的方法使用。
麦芽糊精【DE值】项下用50ml滴定管预先加入葡萄糖对照品溶液24ml,摇匀,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腾,保持微沸,加1%亚甲蓝溶液2滴,继续用葡萄糖对照品溶液滴定。
在滴定过程中蓝色会越滴越深,不是药典规定的直到蓝色消失,后经调整加入葡萄糖对照品溶液的量,发现麦芽糊精用50ml滴定管加入葡萄糖对照品溶液20ml时最为合适;正式滴定时,预先加入比预滴定少0.5ml的葡萄糖对照品溶液。
最后滴定至21.8ml蓝色刚好消失,滴定终点为21.8ml,所以如果在预滴定时追加加入24毫升葡萄糖对照品溶液是过量的。
该品种标准起草及后续样品检验中葡萄糖对照品溶液的消耗体积在25ml以上且复核所的复核意见未对此项目提出疑义。
企业提出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有:对照品溶液配制的浓度是否过高,如对照品取样量大,消耗的体积就会小;另外注意碱性酒石酸铜试液配制(是否放置时间过久)。
本方法中葡萄糖对照品溶液属于临用临标的溶液,加入24ml是预实验阶段,调整预加入的体积量(即减少体积至20ml),对试验结果是没有影响的。
轻质氧化镁【炽灼失重】项下未规定炽灼温度,建议增加炽灼温度和在药典中增加炽灼失重的通则。
该品种炽灼失重采用的温度为700-800℃,《中国药典》中采用的炽灼温度一般为700-800℃或500-600℃(如残渣需要用于重金属检查时)。
因该品种重金属项目另外明确规定了样品处理方法,因此该项目的温度即为700-800℃,不需要特别规定。
另外,炽灼失重项目只出现在极个别品种中,没有特殊的要求,没有将其单列通则项的必要。
二氧化钛【水中溶解物】项下“…加水稀释至200ml,摇匀,用双层定量滤纸过滤…”。
发现滤液发白,静置一夜后变澄清,怀疑发生透滤现象,最终炽灼遗留残渣超过0.25%的限度。
建议起草单位选择中速或慢速滤纸再进行实验。
【含量测定】根据企业反映滴定终点从黄色转为橙红色颜色变化不明显,终点无法准确判断,即便终点变化明显,按照计算方法得出的空白和样品消耗的滴定液差距只有2.5ml,用2.5ml滴定液来判定含量介于98.0%~100.5%之间物质也不恰当。
建议酌情修改。
【水中溶解物】试验中滤纸的选用,除另有规定外,一般采用中速或慢速滤纸,如需要采用快速滤纸,则应在标准中标明。
【含量测定】通过查阅文献,目前暂时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代替。
二氧化钛含量测定,各国药典中的方法均不理想,反应条件剧烈:在日本药典中,先经熔融分解,再采用强酸、强氧化剂去除有机杂质,最终得到无机杂质的总量,即为二氧化钛的含量;在英国药典中用硝酸铈铵滴定液,标准中该滴定液无配制标化方法,也未提供滴定度,而《中国药典》滴定液中也未收载该滴定液,因此,在目前的《中国药典》中,也不便于采用;在美国药典中,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液滴定,实验原理为先将二氧化钛在剧烈条件下用强还原剂还原,然后再用高锰酸钾滴定,标明实验过程中小心注意大气中氧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分析认为该方法的实验条件难以控制。
因此,目前国外药典中收录的方法均不理想。
而《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录方法中显色不明显问题,方法中有空白试验,可以帮助显色终点的判断(应注意同法作空白),以保持终点颜色的一致。
因为显色不明显的情况存在,也不可以通过降低滴定液浓度以增加滴定体积。
大豆磷脂及大豆磷脂(供注射用)【含量测定】磷含量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加硫酸20ml与硝酸50ml,缓缓加热至溶液呈淡黄色,小心滴加过氧化氢溶液,使溶液褪色…”,建议改为“…加硫酸20ml与硝酸50ml,缓缓加热数小时至硝酸除净,约余20ml硫酸,溶液呈淡黄色或几乎无色,小心滴加过氧化氢溶液,使溶液褪色…”。
加硫酸20ml与硝酸50ml后颜色为橙黄色,加热过程中颜色慢慢变成淡黄色(即样品硝化过程),变成淡黄色后即基本硝化完,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不能在溶液还是橙黄色的时候加过氧化氢溶液,此时样品硝化未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