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4[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18分)1.5( )=20÷50=( ):100=( )(填小数)2.如果34a =45b (a ≠0,b ≠0),那么b :a =( )。

3.从30的因数中选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 )。

4.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72,一个内项是12,另一个内项是( )。

5.走同一段路,甲用了2小时,乙用了3小时,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 )。

6.在7:4=28:16中,内项增加4,要使比例成立,外项7应该乘( )。

7.已知m n=a (m ≠0,n ≠0),当m 一定时,n 和a 成( )比例关系;当n 一定时,m 和n 成( )比例关系;当a 一定时,m 和n 成( )比例关系。

8.—张图纸的比例尺是60:1。

如果在该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度是72cm ,那么它的实际长度是( )cm 。

9.学校的操场是一个长250m 、宽100m 的长方形,小明按一定的比将操场画在一张图纸上,长画了10cm ,他所用的比例尺是( ),按此比例尺宽应画( )cm 。

而小亮选用的比例尺是,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显然,( )画的操场大一些。

10.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5cm ,高是9cm ,把它按1:3的比缩小,得到的图形面积是( )cm²。

11.根据4×7=2×14,在能组成的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最大的一个比例是( )。

二、判断。

(每题2分,共10分) 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成反比例关系。

( ) 2.图上距离总是小于实际距离。

( )3.今年,爸爸的年龄÷小明的年龄=5,所以爸爸的年龄和小明的年龄成正比例。

( )4.把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扩大为原来的4倍,就是把这个长方形按1:4的比放大。

【三套试卷】【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材检测题(带答案)

【三套试卷】【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材检测题(带答案)

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3题;共6分)1.已知mn=c,=a(a,b,c,m,n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下面比例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D【考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解析】【解答】因为mn=c,=a,所以mn=c,ab=c,即mn=ab,进而可得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mn=c,=a,可得出mn=ab,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下面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A. 2:5和4:7B. :和2.5:1C. 0.8:0.3和8:30【答案】B【考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解析】【解答】选项A:2×7=14≠20=5×4,即不能组成比例;选项B:=×2.5,即可以组成比例;选项C:0.8×30=24≠2.4=0.3×8,即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据此进行解答。

3.下列各项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 速度一定,时间与距离B. 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C. 人的身高和体重D. 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答案】D【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解析】【解答】选项A,速度一定,时间与距离成正比例关系;选项B,分数值一定,分子与分母成正比例关系;选项C,人的身高和体重不成比例;选项D,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成反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D。

【分析】成正比例关系:两个量相除,商一定;成反比例关系,两个量相乘,积一定。

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4.在一定的时间里,制造一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制造零件的个数成正比例。

()【答案】错误【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解析】【解答】在一定的时间里,制造一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制造零件的个数成反比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5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5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5单元达标检测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19分)1.有3、5、6三个数,再添上一个数( )可以组成比例,组成的比例是( )。

2.已知一个比例是由两个比值是4的比组成,又知道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5,这个比例是( )。

3.根据4.5×4=3.6×5写出一个比例是( )。

4.如果2m =m n =15,那么m =( ),n =( )。

5.如果x =6y ,那么x 和y 成( )比例;一部电视剧的总集数一定,每天播放的集数和播放的天数成( )比例。

6.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3.6cm ,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km 。

7.一个扇形,半径是30cm ,圆心角是60°,在平面上用110的比例尺画出来,画出的扇形的半径是( )cm ,圆心角是( )°。

8.在一张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7 cm ,乙、丙两地间的距离是9 cm 。

已知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40 k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km 。

9.有12张扑克牌(同一副牌中不同花色的J 、Q 、K 各4张),洗一下反扣在桌面上,至少摸出( )张牌才能保证有两张牌的颜色(红或黑)是相同的;至少摸出( )张牌才能保证四种花色的牌都有;至少摸出( )张牌才能保证有三张是同一花色的。

10.木箱里装有红色球5个、白色球4个,至少要取出( )个才能保证两种颜色的球都有,至少要取出( )个才能保证有两个白色球。

11.把若干个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放在一个盒子里,至少取出( )个球就能保证有4个球同色。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每小题1分,共5分)1.1.2、0.4、0.75和0.25这四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 2.已知12a =13b ,则a ∶b =3∶2。

( )3.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第四单元测试 人教新课标 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第四单元测试 人教新课标 含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一、填一填。

(30分)1.12的因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因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

2.如果4a=6,那么a 与b 成( )比例关系;如果8y x =,那么x 与y 成( )比例关系。

3.8:2=24:( ) 1.5:3=( ):3.4 4.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 1 cm 的线段相当于实际距离( )km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5.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其中一个外项是1,另一个外项是( )。

6.一幢楼房模型的高度是7 cm ,模型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400,楼房的实际高度是( )m 。

7.如果23a b =(a ,b 均不为0),那么:a b =( ):( ),a 与b 成( )比例关系。

8.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0 cm ,它的高与面积成( )比例关系。

9.一个零件长10 mm ,画在图纸上长5 cm ,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二、判一判。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0分)1.一个人的身高与体重成正比例。

( ) 2.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不成比例关系。

( ) 3.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需要3分钟,那么锯成4段需要6分钟。

( ) 4.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关系。

( ) 5.如果:1:2x y =,那么x 与y 成正比例关系。

( ) 三、选一选。

(12分)1.一个长为4 cm 、宽为2 cm 的长方形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2cm 。

A .32B .72C .1282.如果0.20.75a b ⨯=⨯(a ,b 均不为0),那么下列比例中正确的是( )。

A .:0.2:0.75a b =B .:0.2:0.75a b =C .:0.75:0.2a b =3.能与13:14组成比例的是( )。

A .14:13B .3:4C .4:34.在比例尺是6:1的图上,量得点A 到点B 的距离是1.2 cm ,点A 到点B 的实际距离是( )。

a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比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a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比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故选:C
2.【答案】B
【考点】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
【解析】【解答】解:因为x= ,所以xy=5(一定),即x与y的乘积一定,所以x和y成反比例,故选:B
【分析】判断x和y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3.【答案】C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一个人的身高与他的体重(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4.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4,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比是()。
A. 0.4:1 B. 5:2 C. 2:5
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10天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这个比例可以是12:4=3:1。
故答案为:12:4=3:1(答案不唯一)。
【分析】第一个比的比值是3,那么第二个比的比值也是3,两个外项的积是12,而且这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的比值都是整数,两个整数相乘,积是12的数有:1×12=12,2×6=12,3×4=12,那么这个比例可以是12:4=3:1,或3:1=1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比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4单元《比例》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
1.因为0.6:3= , :4= ,所以0.6:3和 :4可以组成比例,这是根据()判断的.
A.比的意义 B.比的基本性质 C.比例的意义 D.比例的基本性质
2.如果x= (x、y均不为0),那么x和y()
【分析】根据式子进行推导,找出一定的量,然后看两个变量是乘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再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即可。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共3套)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共3套)附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一、填空题.(45分)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如果每个笔筒里放1支铅笔,最多放()支铅笔,剩下的()支铅笔,还要放进其中一个笔筒里,所以,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支铅笔.2.如果把100个苹果放入99个抽屉中,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个苹果.3.如果把10个苹果放入3个抽屉中,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了()个苹果.4.有25个玩具,放在4个箱子里,总有一个箱子里至少有()个玩具.5.我校六年级男生有30人,至少有()名男生的生日是在同一个月.6.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时,如果一位同学任意出四次,至少有()次出的手势是一样的.7.你所在的班中,至少()人中,一定有2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8.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至少有()个小朋友出生在一周.9.100只鸽子飞进49个巢,无论怎么飞,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个含鸽子最多的巢,它里面至少有()只鸽子.10.从8个抽屉里拿出17个苹果,无论怎么拿,一定能找到拿出苹果最多的那个抽屉,从它里面至少拿出()个苹果.11.98个苹果放到5个抽屉里,无论怎么放,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个含苹果最多的抽屉,它里面至少有()个苹果.12.从()个抽屉中(填最大数)拿出50个苹果,才能保证一定能找出一个抽屉,从它当中至少拿出8个苹果.13.有一个布袋里有红色、黄色、蓝色袜子各10只,最少要拿()只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2只颜色不相同的袜子.14.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6个,混合后放在一个布袋里,一次至少摸出()只,才能保证有两只是同色的?15.六(一)班的同学参加考试,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75分,每人的得分都是整数,并且班上至少有3人的得分相同,那么六(一)班至少有学生()人?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18分)1.10个孩子分进4个班,则至少有一个班分到的学生人数不少于()个.A.1 B.2 C.3 D.42.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A.1 B.2 C.3 D.43.在367个2000年出生的儿童中,至少有()个人是同一天出生的.A.1 B.2 C.3 D.44.把16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至少有一个抽屉放()本书?A.2 B.4 C.6 D.85.11个小朋友同行,其中至少有()个小朋友性别相同?A.2 B.4 C.6 D.86.抽屉里有4支红铅笔和3支蓝铅笔,如果闭着眼睛摸,一次必须拿()支,才能保证至少有1支蓝铅笔?A.2 B.3 C.4 D.5三、解决问题.(37分)1.把9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多少本书?为什么?2.至少需要多少人,才能保证一定有2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3.麻湖小学六年级学生有66人是9月份出生的,至少有多少人出生在同一天?为什么?4.把一些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保证其中一个文具盒至少有4支铅笔,至少要有多少支铅笔?5.把m个物体放进n个空抽屉中(m>n且m,n为自然数),则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了2个物体.请选用一种方法证明这句话是对的.第五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3 1 22.【答案】23.【答案】44.【答案】75.【答案】36.【答案】27.【答案】138.【答案】29.【答案】310.【答案】311.【答案】2012.【答案】713.【答案】1114.【答案】415.【答案】28二、1.【答案】C2.【答案】B3.【答案】B4.【答案】C5.【答案】C6.【答案】D三、1.【答案】924(()1)⋅⋅⋅⋅⋅÷=⋅个个,4(1)5+=个.可以用算式或文字说明.2.【答案】112113⨯+=3.【答案】663026÷=⋅⋅⋅⋅⋅⋅ 2(1)3+=人4.【答案】413-= 331()10⨯+=支5.【答案】可以使用设数法,如:m 4=,n 3= 4311÷=⋅⋅⋅⋅⋅⋅ 1(1)2+=个可以说明一个抽屉中至少放了2个物体第五单元测试一、填一填。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优卷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优卷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15分)1.甲数是乙数的52,乙数和甲数的最简比是(),比值是()。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135,另一个内项是()。

3.如果7a=9b ,那么a :b=():()4.用18的四个因数组成比值是32 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5.a :b=c :d(a ,b ,c ,d 均不等于零),那么()×()=()×()。

6.k xy (一定),y 与x 是成()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

7.a ×b=c ,当a 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当b 一定时,()和()成正比例。

8.a b =c ,当b 是不变量时,a 和c 成()比例。

9.在比例尺是5:1 的图纸上,量得零件长是2.5cm ,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10.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相距5cm ,实际距离是()。

11.在一张精密零件的图纸上,比例尺是5:1,量得零件长是40mm ,这个零件实际长()。

12.甲数÷乙数=54,甲数与乙数的比是():(),乙数是甲数的()倍。

13.在“每个足球60元,买了5个足球”中,包含的量有()和(),隐含的量是()。

14.一百米赛跑,跑的()和()成反比例。

15.单价书总价=本数(一定),书的总价和单价成()比例;本数书总价=单价(一定),书的总价和本数成()比例;单价×本数=书的总价(一定),书的单价和本数成()比例。

二、判断题。

(10分)1.5a=6b ,那么b a =65。

() 2.当A :B=132时,那么3A=5B 。

() 3.32,0.1,92和4这四个数不能组成比例。

() 4.(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除以两个内项的积,商是1。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cm ,它的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6.圆的周长一定,圆周率与圆的直径成反比例。

()7.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成反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综合训练训练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书写(2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

一、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的比能与14∶2组成比例的是( )。

A .18∶1B .1∶18C .12∶16D .4∶122.下面每组式子中,表示x 和y (x ,y 均不为0)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3x =5y B .x =y3 C .y =8x D .y =x8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比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大小不同,形状相同B .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它们的边长比和面积比能组成比例C .在比例尺中,图上距离都比实际距离小D .全班总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成反比例关系4.在一幅地图上,用20 cm 的长度表示30 km 的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1∶1500B .1∶15000C .1∶50000D .1∶1500005.一个圆形花坛,按1∶100缩小后画在图纸上,直径是2 cm ,花坛的实际占地面积是( )m 2。

A .6.28B .628C .3.14D .3146.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正确的是( )。

A. B. C.D.7.根据图中的6个数据可以组成不同的比例,下面错误的是( )。

A .1.5∶2=3∶4 B .2.5∶4=5∶2 C .1.5∶3=2∶4 D .5∶2.5=3∶1.58.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不成比例的是( )。

A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B .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梯形的面积和高C .a ×b4=1,a 和bD .在一块菜地上种南瓜和茄子的面积9.如果把一个长方形按n ∶1放大,那么放大后的图形与放大前的图形的面积比是( )。

A .2n ∶1 B .n ∶1 C .n 2∶1D .2n 2∶110.在比例尺是1∶4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80 cm ,长与宽的比是5∶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测试
一、填空.(40分)
1.4 2.5a b =(a 、b 都不等于0)那么:a b =( ):( ). 2.在括号里填上“成正比例”“成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1)盐水的浓度一定,盐的质量与盐水的质量.( ). (2)正方体的棱长与它的棱长总和.( ). (3)小东的身高和他跳高的高度.( ). (4)圆锥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 (5)小明家的收入一定,他家的支出和结余.( ).
3.一个零件长5 mm ,画在图纸上长15 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4.一幅地图比例尺是
,写成数字比例尺是( ).
5.如下图,将右边的三角形按( ):( )的比放大,可以得到左边的三角形,放大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面积的比是( ):( ).
6.用4、18、4.5和x 这四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其中x 的值可能是( ).
7.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是25,其中两个外项是2
3
和4,这个比例是( ).
8.下图是水龙头打开后出水量情况统计.根据这幅图回答问题.
(1)这个水龙头30秒的出水量是( )L ,如果这个水龙头出水量9 L ,需( )秒的时间. (2)这个水龙头打开时间和出水量成( )比例.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12分) 1.下面能与1.5:0.5组成比例的是( ).
A .1
3
:1
B .
130
:1
C .30:1
D .12:4
2.x 与y 成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 A .5x y -=
B .34
y x =⋅
C .1200x y ÷=
D .20x y +=
3.把一个图形按4:1放大后,这个图形的面积应该( ). A .扩大到原来的4倍 B .扩大到原来的8倍 C .扩大到原来的2倍
D .扩大到原来的16倍
4.成正比例的量是( ). A .A 和B 相乘积是C (一定) B .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C .圆柱体积一定,高和底面积
D .被除数和商(除数一定)
三、解比例.(16分) 1.5.4:1.8:15x =
2.118::316
x =
3.113::274
x =
4.
71575
x
=
四、操作题.(8分)
在方格纸中画出三角形按3:1放大后的图形,再把放大后的图形按1:2缩小画出图形,并求出面积.
五、解决问题.(24分)
1.A 地到B 地的距离是1050 km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是2.1 c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如果
C、D两地实际距离是2450 km,在地图上量应是多少厘米?
2.A、B两地甲乙同时相对而行,3小时后两人行驶了全程的
6
15
,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用比例解答.)
3.一间房子用面积8 dm2的方砖铺地需要96块.如果改用边长是4 dm的方砖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答.)
4.李明和张方同时从学校到少年宫,当李明走了全程的2
5
时,张方走2.4 km;当李明到达少年宫时,张方走了全程
的15
16
.学校到少年宫全长多少千米?
第四单元测试
答案
一、
1.【答案】2.5 4
2.【答案】(1)成正比例
(2)成正比例
(3)不成比例
(4)成反比例
(5)不成比例
3.【答案】30:1
4.【答案】
1 5000000
5.【答案】1 3 9 1 6.【答案】1(答案不唯一)
7.【答案】2
3
:
5
3
=
8
5
:4
8.【答案】(1)6 45 (2)正
二、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三、
1.【答案】45
2.【答案】3 2
3.【答案】21 8
4.【答案】35
四、【答案】略
五、
1.【答案】1:50000000 4.9 2.【答案】9.6
3.【答案】48 4.【答案】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