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文词曲
明代诗文词曲

二、公安派
? 明代万历年间,受 “童心”说影响而出现的一个诗 文流派,以湖北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 代表,故而得名。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不满拟古之风,反对艰深古奥、诘屈聱牙,有变古 创新精神。作品多能直抒胸臆,流露个性,清新洒 脱,意达词畅。 对清代袁枚的“性灵说”有影响。
? 袁宏道诗: 《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
?唐顺之《文编》 :收秦汉,唐宋八大家散文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盛行天下。
?归有光被誉为“明文第一” “今之欧阳修”。
?杂记五十篇是他散文精华,最有价值和影响。代表 作《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思子亭 记》《世美堂后记》《张自新传》等。
归有光散文的特点及贡献
总体上:重真情,质朴美。
? 2、几社:明末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王光承 等创建的文社组织。政治态度、文学主张都与复社 相同。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朝政府 的危亡。 陈子龙的七律《秋日杂感》十首
? 夏完淳《细林夜哭》 《别云间》 《狱中上母书》。
第四节 明代的词、散曲与民歌
? 一、 明代的词 ? 衰微,但在词学研究方面有一定成绩。
? 于谦是台阁颓风中一枝独秀的诗人, 《上太行》: ?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 《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三、李东阳与“茶陵派”
? 【茶陵派】指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出现的,
? 小品《满井游记》《虎丘记》。传记 《徐文长传》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袁中郎集》:“其诗文变板
重为轻巧,变粉饰为本色,致天下耳目于一新。”
宋元明清诗词曲

宋元明清诗词曲1.天道五代:冯道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pàn],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道道甚分明。
2.励学篇宋代:宋真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3.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通:哪)4.劝学诗/偶成宋代: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5.《春日》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颂古五十五首其一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7.偈[jì]二十七首其一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8.颂平常心是道宋代:慧开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9.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宋代: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0.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1.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tóngtóng]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2.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3.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14.登飞来峰宋代: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自缘一作:只缘)15.王安石和《酒色财气》宋代:王安石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
明代古诗词大全600首

明代古诗词大全600首秋日即事诗三章送元辅张罗山(恭录一章)原文明代:朱厚熜拂暑金风动衮裳,满天商吹动新凉。
农家万宝收成后,十里遥闻禾黍香。
飨原文明代:朱厚熜太庙礼成,赐张元辅。
戊子新正吉,春享祖庙亲。
祀事欣已成,肃驾回宫宸。
登辇偶一顾,舆南一辅臣。
貌奇真才杰,形端气志伸。
外焉秉贞一,内则抱忠纯。
诚正辅吾躬,清白饬乃身。
予喜荷天眷,赍贤作邦仁。
庶几皋夔辈,望以康斯民。
鹤冲天题莼魰小像和葆馚原韵原文明代:钱澄之云沙月渚,梦里曾游处。
春草夜来生,催佳句。
为金门待诏,总交付,渔家住。
赖诗朋酒侣,唱和新声,谱入舞巾歌苧。
扁舟晓暮,难趁秋风去。
觅取故乡鲈,和烟煮。
又飞觞刻烛,且同听、燕山雨。
吾衰心未许,扶醉追欢,不减旧年情绪。
朝中措平山堂和欧公韵原文明代:归庄山连霄汉草连空,楼阁碧虚中。
第五泉边试酌,飒然两腋生风。
千秋胜概,残阳绿树,暮霭疏钟。
非复当年栏槛,风流犹想仙翁。
题福源寺罗汉松原文明代:归庄福源建自梁大同,创寺之年植此松。
历千余载寺再废,此树不改青葱茏。
大二十围高难度,攫拿天际如虬龙。
石根铁干苔斑驳,狂风摇动声铮鏦。
夜然长明镫,晨撞万石钟。
声光震耀生灵怪,柯叶常有白云封。
水车之役大木尽,斧斤欲加鬼不容。
天王柏,上方松,昔年来游有题咏,何况此树六朝之遗踪。
松之名者,今有报国古岱宗。
彼以神京名岳显,此独晦匿于震泽之滨缥缈峰。
大材僻处自矜贵,赏玩不辱于凡庸。
大抵植物有如此,人生何必皆遭逢。
嗟哉人生何必皆遭逢。
三月望日游虞山原文明代:归庄虞仲山头眺夕晖,严公祠畔揽芳菲。
香车粉黛山如笑,画舫笙歌水欲飞。
病客彷徨扶竹杖,故人邂逅启荆扉。
乱余少见繁华景,潦倒尊前未拟归。
留别平南四景其四畅岩怀古原文明代:林淳程祠寂寂碧云欹,迁客长歌归去词。
欲觅遗踪何处是,空馀清梦绕岩碑。
留别平南四景其三将滩古渡原文明代:林淳千古英雄识汉才,天书西下百蛮开。
江湖满地波声恶,薏苢归途莫浪猜。
留别平南四景其二燕石巢云原文明代:林淳石燕何年俯水涯,绿萝深琐暮烟遮。
明代著名诗词歌赋

明代著名诗词歌赋
1.《岳阳楼》
【明】杨基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2.《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刘伯温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4.《登太白楼》
【明】王世贞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5.《系中八绝·老病初苏》
【明】李贽
名山大壑登临遍,独此垣中未入门。
病间始知身在系,几回白日几黄昏。
6.《春日山居即事》
【明】王廷陈
草动三江色,林占万壑晴。
篱边春水至,檐际暖云生。
溪犬迎船吠,邻鸡上树鸣。
鹿门何必去,此地可躬耕。
7.《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明代诗词 明代诗词特点

明代诗词明代诗词特点1、清· 龚自珍· 《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清·龚自珍·《夜作》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点评:龚自珍可谓满清为数不多的诗词大家,虽无唐宋一流诗人的气度和格局,但是也有很多优秀作品。
(句意隐晦、思想曲折的弊端。
)3、明·唐寅·《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点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名不虚传也,五百年后,为吾知己。
世人皆谓其风流,然此风流非彼风流。
前半生放纵不羁,孤高自傲,不可一世,奈何生不逢时。
后经宁王叛乱,性情大变,绝意仕宦。
余生潦倒病困,诗文画盈车,却换不来一碗粥,一包药,一件棉衣,落花缤纷,斯为绝唱矣。
明诗中的清流,一代奇才!4、唐寅·《把酒对月歌》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点评:伯虎兄诸多诗词中,余绝爱此首,深得我心。
当邀友二三,春酒一缸,置于花树下,对酒当歌,慷慨痛饮,只愿复醉不复醒;或于秋江白月,澄水轻舟之上,拥炉煨酒,以诗唱和。
夜静啸月长歌,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明代黄道周诗词明代黄道周诗词明代黄道周的诗词,有以下几首:1、《绝命诗》朝代:明代作者:黄道周纲常万古,节义千秋。
明代元宵节诗词

明代元宵节诗词1.《灯市》戴九玄好逐风光东市去,还看月色禁城来。
年华最胜惟灯节,帝力于人得酒杯。
高阁连云绮罗艳,娇歌入夜管弦催。
绣筵金盏知无分,瘦马行吟日几回。
2. 《燕京元夕曲三首》王廷陈大道朱楼锦绣围,歌中万户绕春辉。
楼前火树嶙峋照,化作红云片片飞。
香车一一渡星桥,翠袖双双引玉箫。
但讶游人争辟易,不知夫婿汉嫖姚。
万柳千花巧自妆,春风吹散绮罗香。
谁教月色模糊甚,恼杀幽并游冶郎。
3. 《灯市词》赵符庚乡里儿女十八春,描眉画额点红唇。
灯前忽遇城中女,笑指明妆不可人4. 《灯市》梁于涘霜华月彩琉璃瓦,千影万影灯光下。
自出自游各女郎,丛丛自唤街前马。
笼灯喝道金吾来,踏踵挨肩谁走开。
半隐街灯频换曲,僛僛不肯下楼台。
5. 《元宵曲》蔡士吉姨儿妗子此门谁,问着前门佯不知。
笼手触门心暗喜,郎边不说得钉儿。
6.《元夕》陈宪章村南村北此宵同,好景难消一老翁。
在处恐妨年少乐,踏歌归去月明中。
7.《潞安元夕》程嘉燧迷方到处即为家,元夕山城罢放衙。
身槁欲灰逢火树,眼昏生晕乱银花。
愿看辽水烽狼净,喜见并州竹马哗。
佳节太平难际遇,传柑灯宴说京华。
8.《元夕熊子叔抑过集时谪常州》皇甫汸国论何年定,乡心此夕摇。
雁飞天畔驿,龙隐日南桥。
谪宦恩非薄,之夷路讵遥。
谁怜梁傅泪,曾洒汉文朝。
9.《安平元夕对闽客作》皇甫汸邑少弦歌惟戍鼓,村无烟火只渔灯。
吴趋彩艳闽珠灿,一样思归两未能。
10.《元夕集司马公宅》屠隆同是春宵醉,今宵乐未央。
花明天不夜,尘暖月生香。
人语朱楼细,箫声碧海长。
绛河低欲没,犹进九霞觞。
11.《壬辰元夕》李濂髫时元夕理情赋,回首风尘三十春。
往事只余床上藁,浮生无那梦中身。
狂来倚瓮青醅尽,老去观灯白发新。
走马过桥君莫笑,百年谁是太平人。
12.《汴中元夕》李梦阳细雨春灯夜色新,酒楼花市不胜春。
和风欲动千门月,醉杀东西南北人。
13.《元夕斋中独坐》施渐独怜今夜静,红烛对人清。
户密凝香气,窗虚纳市声。
华镫自斗彩,满月却嫌明。
一步疏檐下,春星纵复横。
《明代诗词300首大全集 》(151—300篇)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在将近300年的明代历史上,诗歌总的来说是相当繁荣的,无论诗人或诗作的数量,都超过前代。
但是明代诗歌发展的道路是很曲折的,呈现复杂的状况。
明代诗文并没有什么杰出的大家,但是诗文数量却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流派,持不同的文学思想,立不同的文学主张,标榜门户,互相争论,使文坛十分热闹。
他们多数是经元入明的,经历了元末明初的动乱,对社会民生及治乱兴亡有较深的认识和体会,所以往往能写出一些揭露封建社会黑暗,具有社会意义的作品。
其中宋濂以文名,高启以诗称,刘基则诗文并著。
明代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昌盛而正统诗文相对衰微的时期。
然而这种力量消长的变化并不表现于诗文数量的减少,而是表现在作品思想和艺术质量的蜕化。
从时间上看,明代享国的时间分别大致与唐代和宋代相等,都是约三百年左右;从数量上看,明代诗文作家及作品的数量也远在唐宋之上。
仅《千顷堂书目》著录的明人别集就大约有近五千种,《明诗综》收录的诗人也有三千四百多人;然而从质量上看,明代的诗文作家很难找到像李白、杜甫、苏轼那样在诗文方面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巨匠,缺乏唐宋诗文作家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
在中国词学史上,明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明代词学的地位比明词创作在词史上的地位要重要得多。
一方面程朱理学的盛行,八股取士制度的确立,小说、戏曲等俗文学的繁盛,这些不仅对词的创作构成严重的束缚,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词学的发展。
词兴于唐,盛于两宋,至明代已经衰微。
其原因,主要是由明代特定的社会环境所造成,同时也与明词作家不专工、不当行相关。
明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上推行封建专制政策,以八股取士,严格箝制人们的思想。
所谓“以经术程士”、“悉屏诗赋”,正是八股取士后的一种社会风尚。
明代文士中,尽管有的并不为时俗所囿,也曾填词,但在他们当中,“求其专工称丽,千万之一耳”(钱允治《国朝诗馀序》),有成就的作家不多。
明人填词,或者“才为句掩,趣因理埋,体段虽存,鲜能当行”(同前);或者连句读也分辨不清。
经典明朝诗词

经典明朝诗词经典明朝诗词(明代) 晚期是指明神宗万历到明亡。
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变动异常激烈,词也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与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往往密切相关。
秋闺曲明· 谢榛目极江天远,秋霜下白蘋。
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
塞下曲明· 谢榛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王元章倒枝梅画明· 徐渭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别云间明· 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卜算子明· 夏完淳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绝句明· 夏完淳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远。
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两同心明· 夏完淳梦到扬州,依然南浦。
绮罗如梦锦如尘,香车宝马知何处。
翠烟笼,十里隋堤,茫茫飞絮。
举目魂消肠断,春光如许。
琼花消息竟飘零,荒台古苑春无主。
想莺花,十二楼前,迷离烟雨。
婆罗门引明· 夏完淳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
春归不阻重门。
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
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
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
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
登楼望,柳外销魂。
寻芳草明· 夏完淳几阵杜鹃啼,却在那,杏花深处。
小禽儿,唤得人归去,唤不得愁归去。
离别又春深,最恨也,多情飞絮。
恨柳丝,系得离愁住,系不得离人住。
一剪梅明· 夏完淳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日西东。
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饷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
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烛影摇红明· 夏完淳辜负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
佳期一梦断人肠,静倚银釭待。
隔浦红兰堪采,上扁舟,伤欵乃。
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
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后七子的创作
前七子: 1.李梦阳《秋望》,散文《游庐山记》;
2.何景明 《鲥shí鱼》
后七子 1.李攀龙《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2.王世贞《戚将军赠宝剑歌并序》 3.宗臣《报刘一丈书》,书信体讽刺小品
宗臣《报刘一丈书》P178
几种人物的表现: (1)干谒者:趋炎附势、奴颜婢膝、谄媚无耻 (2)当权者:倨傲做作,虚伪贪婪 (3)守门人:为虎作伥、敲诈勒索 (4)交识者:妒忌、恐惧(5)闻者:赞美、艳羡 (6)作者:不随流俗、刚直不阿、洁身自好 文章主旨:通过答书形式,借题发挥,对明代中叶
李东阳《寄彭民望》
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
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盘。
对友人胸怀大志而穷途潦倒命运的不平和关心。
四、明代的八股制义文
八股制义文
简称八股文,别称制义、制艺、时艺、时文、 八比文,
是明代科举考试中使用的特定文体。其题目取 自四书五经。
2.写作格式
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束股 大结 每篇开始以两句点破题意,称为“破题”。 然后承接破题而进行阐发,称为“承题”。 接着转入“起讲”,即开始议论。 后再为“入手”,意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 以下再分起股(起比、提比)、中股(比)、后股
(比)、束股(比)四部分。每股都有两排排比对 偶的文字,共为八股,所以称为八股文。 末尾又有数十字或百馀字的总结性文字,称作大结
(四)八股文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八股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而存在,它的一些 表现手法及理论曾对明清两代的散文、诗歌, 乃至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但从总体上来说,它在内容上要求贯穿“代 圣人立说”的宗旨,刻板地阐述所谓圣贤的 僵化说教,形式上又有严格的限制,加上它 以官方规范文体的面目而出现,严重束缚了 作者的创作自由,同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负 面的影响,造成萋靡不振的创作风气
2. 进入正德、嘉靖以后,八股文的创作走向兴盛, 名家有归有光、唐顺之、胡友信、茅坤、瞿景淳。 “唐家派”作家时或将古文作法融入八股文之中, 从而给八股文创作带来某些新的特点。如归有光 《有安社稷臣者》。
3. 到了明代后期,八股文的创作经历了一次 新变。时代环境不断更迁,作家遂“包络载 籍,刻雕物情,凡胸中所欲言者,皆借题以 发之”。代表人物有赵南星、汤显祖、陈子 龙、黄淳耀等。
《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三、李东阳与“茶陵派”
【茶陵派】指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出现的,
以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 成员有彭民望、谢铎、张泰、何孟春等人。
宗唐法杜的复古主张,重音调法度。过渡性
3. 由于八股文成为官方所规定的科举应试文体, 而一般文土如果想通过科举这一关,跻身仕 宦的行列,势必要对这种应试程文苦苦研习。 这就造成了明代八股文的流行。
(二)八股文的发展与兴盛
1. 明代洪武至成化、弘治年间,八股文的发展逐 渐趋于成熟,句式由“或对或散,初无定式”,渐 趋于严格化对偶性(受骈文影响大)。并出现了一 些创作名家,如王鏊、钱福等人。王的 《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邦有道危言危行》等文。
《明史·选举二》:“科目者,沿唐、宋之 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 《易》、《书》、《诗》、《春秋》、 《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 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 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人黄姬水《答沈开子》感叹道:“窃曾 恨我明立国,于时辅臣如宋学士诸公,皆 沿习宋儒程、朱之学,尽废词赋,专以经 义取士。由是滥觞,百年间文体委靡卑弱 甚矣。”
第二节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运动
(1465-1573)
一、前后七子: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 九思、边贡、徐祯卿、王廷相,号称前七子,提出 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
嘉靖、万历年间,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 宗臣、徐中行、梁有誉等后七子对前七子加以响应。
前后七子互相标榜,形成声势浩大的文学复古运动。 对打击台阁体、八股文有一定作用。但他们盲目尊 古,创作上模拟为能,尊汉魏、黜宋元,把文学创 作引进了一条死胡同,影响文坛达百年。
第八章 明代诗文词曲
第一节 明代前期诗文 第二节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运动 第三节 明代后期诗文 第四节 明代的词、散曲与民歌
第一节 明代前期诗文
(1368-1465)
一、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 宋濂长于散文,高启专于诗,刘基诗文兼作。
宋濂:《王冕传》《送东阳马生序》《阅江楼记》 刘基:寓言集《郁离子》195则,《卖柑者言》,诗
他们在八股文中往往借题议政,悲时悯俗, 抒发个人胸襟,手法上讲究灵活多变,不是 一味地刻求成式。如赵南星《鄙夫可与事君 也与哉》《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
(三)八股文的体制与特征
八股文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写作格式。 1. 命题、内容: 题目取自四书五经,尤以四书命题占多数。
文章论述的内容要根据宋儒朱熹的《四书章 句集注》等书而展开,不能随意发挥。 《儒林外史》的杜少卿作《诗说》 《红楼梦》的贾宝玉的批驳
体裁特征是对偶性。所谓的股,有对偶的意思. 从起股、中股、后股、到束股,每股都有两排
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故称八股文。
(一)八股文与科举的关系
1. 在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上层统治集团选拔 人才的一种常用手段,也是广大士子借以走 上仕途、建树功业而获取名利的一条途径。
2. 明代的科举制度,是由唐、宋时代科举体制 传袭而来,并且兴起以八股文作为考试规定 文体的做法。
歌《古戍》
高启,《池上雁》《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吴中四杰: 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二、台阁体 于谦
台阁体是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在杨士奇、杨溥、 杨荣等台阁重臣间所形成的一种诗文创作风格,体现 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题材狭窄,风格 雍容典雅。属于御用文学。流弊达80年之久。
于谦是台阁颓风中一枝独秀的诗人,《上太行》: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