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下英语俚语的翻译研究

合集下载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探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探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探究功能对等理论是一种翻译教学理论,旨在通过将源语言的功能转移至目标语言以实现翻译的巧妙而准确的表达。

本篇文章将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在功能对等理论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结构、词汇表达和语言习惯等,因此直接将源语言的结构、词汇和习惯转移到目标语言中并不总是可行的。

功能对等理论强调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重新设计翻译,并且保持与源语言相同的功能。

对于英语翻译来说,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翻译不仅仅是将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还涉及到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转移。

在英语翻译中,应该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来重新表达源语言的意思。

如果源语言中使用了某个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成语,翻译时应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用法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

这种文化转移不仅能准确地传达意思,还能使译文与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产生共鸣。

词汇选择是英语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在翻译中保持相同的功能,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相似。

在选择词汇时,应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来进行选择。

如果源语言中使用了一种具有形象意义的词语,但在目标语言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翻译时可以选择使用类似的词语或者改变整个句子的结构来实现相同的功能。

语法结构也是英语翻译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结构,因此直译源语言的句子结构可能会导致目标语言中的歧义或不自然。

在翻译中,应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重新调整句子结构,以保持相同的功能和意义。

这涉及到的是语义的转移,以便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译文的意思。

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态度和语言风格是英语翻译中的一个挑战。

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可能有着不同的语气、语法表达和句子结构等,而这些语言要素往往与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有关。

在翻译中,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来表达源语言的态度和风格。

这要求译者具有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差异的能力。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探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探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探究【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在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探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然后分析了英语翻译的特点以及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接着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语翻译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说明。

在结论部分深入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启示以及英语翻译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了解到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以及指导意义,为英语翻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启示。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英语翻译、视域、策略、案例分析、启示、发展趋势、结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正文、引言1. 引言1.1 研究背景功能对等理论是现代翻译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如何维持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功能均衡。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也变得愈发重要。

在英语翻译领域,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源于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语言转换,更重要的是传递信息和实现交际目的。

翻译不应只关注原文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还应当注重译文的传达效果和交际功能。

在英语翻译中,传统的翻译方法往往只侧重于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言表面现象,而功能对等理论则强调应该同时关注语言形式和实际意义的传达。

随着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翻译的特点、规律和难点。

本文旨在探讨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方法和策略,为提高英语翻译质量和效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lies in its potential to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ranslations. By 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le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applying them to English translation, translators can produce more accurate and culturally appropriate translations that better convey the intended message of the source text. This not only benefits the target audience by providing them with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but also helps to preserve the integrity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Additionally, studying English translation through the len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can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s a whole,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intricat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opening up new avenues for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the field. Ultimately, this research ca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translation industry by promoting higher standards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fostering greater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2. 正文2.1 功能对等理论简介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范式,其核心思想是在翻译过程中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英汉习语翻译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英汉习语翻译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英汉习语翻译本文根据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反映了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了英汉习语的对等问题并对其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释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翻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功能对等;英汉习语;翻译一、引言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

因为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习语通常包括俗语,谚语,成语,典故,格言,英语中还有俚语,汉语中有歇后语等。

习语不仅使用形象而且寓意深刻,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各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习语,人类的语言就没有生气,变得枯燥乏味;没有习语,人类的文化显得单薄,索然无味。

因此,在英汉翻译中,习语的翻译更是值得研究。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是大家公认的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他最有代表的理论是“动态对等”理论,后发展为“功能对等”。

他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的信息。

“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以及文体对等四个方面。

到了20世纪90代,奈达考虑到双语交流中语言和文化等因素的不同,提出对等中有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

在奈达看来,翻译的目的就是寻找与原文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

索达的动态或功能对等理论实质上是等效翻译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

三、英汉习语中的对等不同国家的习语有其相似的地方,但也蕴含着其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内容以及其鲜明的民族特征,因此,在形式和内涵上,英汉两种语言有三种对等关系:完全对等、部分对等和零对等。

1、完全对等完全对等是指形式和含义(包括句法含义和文化含义)完全等值。

这在英汉语中的比喻中经常见到,比如,as sly as a fox 像狐狸一样狡猾,as light as feather轻如鸿毛;as cold as ice 冷若寒冰;castles in the air 空中楼阁;crocodile’s tears 鳄鱼的眼泪;dark horse 黑马;sour grape 酸葡萄;be armed to the teeth 武装到牙齿;like father,like son 有其父必有其子等。

英语俚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英语俚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英语俚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与外界接触机会的日渐频繁,在日常生活中,从书刊杂志或是电影电视上,随处都可以听到或看到英语俚语的使用。

但是,在中国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和课本所选用的材料通常并没有把俚语列入学习范围内,所以在真正的跨文化交流中,往往会出现学了很多年英语的人没办法理解某些常用的俚语表达,造成了交流障碍的现象;或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也会因为俚语基本功的欠缺,而出现误译或错译的例子,这些都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那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理解并翻译好这些俚语以达到成功的交际,便成了值得各位译者思考的问题。

二、英语俚语的定义与特点(一)定义英语俚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形式,通常形象生动、表现力强,并富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和内在涵义( connotation) ,常常在非正式或活泼、友好的场合中使用。

对于俚语的定义,《朗文现代汉英双解词典》解释为“在严肃言语或文章中通常难以接受的字句;被视为很不正式或不礼貌的字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定义为“一般用于朋友或同事之间谈话,但不适于好的写作或正式场合的字词。

”从这两种版本的释义不难看出,作为英语学习,如果只通过正规的课堂和严肃的课本教育,是很难真正体会到英语俚语的含义和魅力。

而对于翻译人员来说,如果没有多年的留学背景或在国外生活的经验,要全面掌握俚语的运用并做到英汉双语俚语自由的切换,的确是非常不容易。

(二) 暗语、黑话、行话与俚语的关系与差异大部分俚语的形成源自黑话( argot) 、暗语( cant)或行话( jargon) 。

但是随着使用环境和背景的不同,俚语同这三者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黑话”(Argot)一词起源与法语,意为“为数很少的人才能理解的语言。

”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起犯罪团伙或黑帮社会所用的语言。

“暗语”(Cant) 一词意为“某一阶层、宗派等所用的惯用语、隐语、或术语,目的是为了保守秘密防止他人知道而采用的一种语言形式。

功能对等理论下英语俚语的翻译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下英语俚语的翻译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中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途径探索2 浅谈英语影片名的翻译3 男权社会下康妮女性身份的诉求--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研究4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5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6 试论霍桑小说《胎记》中的象征主义7 A Feministic Study of the Theme of “The Chrysanthemum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8 商业英语广告的劝说功能与修辞分析9 论《重返巴比伦》中女性的身份的自我建构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805 990 74 911 中美文化中面子理论的对比分析12 丛林法则下生存: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的主要人物分析13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的探讨14 汉语量词“条”“支”“枝”的认知研究及其英文表达15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16 中英文商标翻译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7 The Real Sinner in The Scarlet Letter18 电影字幕汉译的归化与异化19 《到灯塔去》的意识流分析20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形象分析21 从英语演讲的修辞运用看语言性别差异22 《道连葛雷的画像》叙事艺术的分析23 从翻译目的论看归化异化的互补性24 中英文新闻标题对比研究25 An Analysis of Word Formation of China English26 唯美主义与心理失衡的关系——以《道连葛雷的画像》中人物分析为例27 《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情节28 礼貌原则下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探析29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30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31 《远大前程》匹普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悲剧命运成因之比较32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from the Rhetorical Perspective33 合作原则在小说《傲慢与偏见》对话分析中的应用34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The Big Bang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35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应用36 合作原则视角下中美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的对比研究37 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38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39 Jane Austen’s Opinion towards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40 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使用研究41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42 Emerson’s Ideas on Nature and Social Harmony43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44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45 论应变能力在同声传译中的应用46 Sexism in English and Its Causes47 To Obey or Rebel –A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48 浅析《格列佛游记》的讽喻特色49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反叛精神50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51 英汉基本姿势动词(立、坐、躺)的语义实证比较研究52 功能对等角度下《最后一片叶子》的翻译策略53 爱伦•坡的《乌鸦》中的浪漫主义分析54 自然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表现55 从中美商务谈判语言看中美文化差异56 The Heroine’s Love Tragedy in Wuthering Heights57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58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59 探析《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60 哈里的迷惘与自我救赎——《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哲学解读61 《收藏家》中空间与人物心理关系的解读62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63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64 论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权主义主题思想及对中国女性文学之影响65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66 托尼•莫里森《柏油孩子》的后殖民生态批评解读67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分析68 V 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Pragmatic Approach69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70 浅析海尔看中国名牌战略实施现状及关键因素71 An Interpretation of Feminism in Byatt’s Possession72 论文学翻译中“原作之隐形”存在的必然性73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74 《厄舍屋之倒塌》中的哥特元素分析75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伦理困境76 《红字》中的圣经典故与象征意义77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Problems and Suggested Solutions78 英语幽默的认知语用分析79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研究80 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81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歇后语的翻译82 论中西婚姻观的差异83 多芬中西方市场营销的文化解读84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夜色温柔》中主人公迪克的堕落85 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卖花女》86 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87 Analysis of Love Tragedy in The Apple Tree in Light of Realism88 商务英语信函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89 对小说《野草在歌唱》的功能文体分析90 从曼诺林角度研究圣地亚哥形象91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92 Effects of Chinese Culture on Promotion of Automobiles--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93 残酷的战争和脆弱的爱情----再读《永别了,武器》94 从动态对等角度论英语俚语的翻译95 从中英婚俗看两国文化差异96 从美国核心价值观分析美国家庭学校产生的必然性97 试析《老人与海》的悲喜色彩98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99 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00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主义101 从文化角度谈动物习语的翻译102 英汉双语词典中的语用信息103 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104 从《简爱》和《达洛维夫人》浅谈女权主义的发展105 英文商标名翻译的原则与策略106 政论文的英译特点107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108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人性109 《紫色》中的女性主义解读110 论《双城记》中的爱情111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美学原则的运用11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13 法律英语的特点114 The Gothic Beauty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115 从社会生物学角度分析《雾都孤儿》中人物性格116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117 王尔德家庭道德观在《认真的重要性》中的体现118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119 Reconstruction of Black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Beloved120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121 简奥斯汀对英国小说的贡献——以《傲慢与偏见》为例122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Red, Red Rose 123 An Analysis of Sexism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124 试论《永别了,武器》中的悲观宿命论(开题报告+论文)125 从叶芝的诗歌看象征主义的发展126 Hemingway’s In dividual Heroism from Santiago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127 概念整合对英语移就的认知解读128 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对广告翻译的分析129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分析130 从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看法律条文英译汉131 论《红字》中的道德观132 论《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133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探究134 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的应用与翻译135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三中译本----各译作对原作忠实度的对比评析136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137 On the Factors Leading to Different Destinies of Rhett Butler and Ashley Wilkes in Gone with the Wind138 A Comparative Study on Gratitude Expressing Approach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Relatives 139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赶”的英译140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141 希望和宿命论之间的挣扎-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形象142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143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以红茶为例144 《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性格分析145 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研究146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Setting and Characters in Howards End147 On Aesthetic Value of Thomas Hardy’s Poems148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149 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150 论象征主义在《喜福会》中的体现151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52 从语言功能考察汉语公示语英译153 中式菜谱的翻译154 The modern American and Death of a salesman155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婚姻观156 拉尔夫•埃里森《隐形人》中的凝视与自我建构157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言语幽默158 中西方婚礼礼服颜色的对比研究159 The Analysis of Pearl in The Scarlet Letter160 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161 理智的动人诗篇——《马语者》162 从《绝望主妇》对比中美女性家庭观163 中西方价值观对比研究164 新闻中新兴词语的翻译原则及策略165 空间介词在英汉时间表达中的隐喻性用法对比研究166 从电影《阿凡达》透视美国文化167 浅谈商务英语广告的翻译168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169 从餐桌礼仪看中美文化的差异170 试论提高初中英语作业的效果171 论汉语景点名称的英译172 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173 小说《忠犬八公的故事》和电影《八公》动物叙事技巧的比较174 浅析“翻译文学”的本体认知与功用价值175 论原声电影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作用176 在孤独中寻找自我——析《没有指针的钟》J.T.马龙的救赎177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178 浅谈英语习语的特点及其汉译179 浅谈电影台词的翻译技巧--以《追求幸福》为例180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181 杰克的悲剧与海明威的世界观182 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183 On Dickinson’s Choice of Nature as the Theme of Her Poems184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185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186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美两国幽默的特点187 词汇教学中词汇的深层认知处理研究188 论《小妇人》中的家庭教育问题189 从英汉习语的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90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191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192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193 浅谈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194 中西方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对比研究195 浅析Gossip Girl中禁忌语的一般功能196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197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198 [毕业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道德心理契约下的社会诚信建设199 《远离尘嚣》人物分析及悲剧写法200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探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探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英语翻译探究一、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籍华裔翻译学者赵元任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指出翻译应该以传达原文的功能为目标。

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首先是一种交际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与原文相同的交际目的,而不是简单的词语和句子的转换。

赵元任在《汉英翻译原理》一文中提出了“世界翻译长期的难题,错误的起因,乃是缺乏扼要精确的原则,指明遗漏的精神细胞,至今仍是欠缺了”这一观点,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进行交际传达,并提出了“意译”的概念,认为翻译应该以传达意义为主要目标。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翻译实践中的应用1. 词语选择问题在翻译实践中,词语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翻译应该以传达原文的功能为目标,因此在选择词语时,应该考虑原文的交际目的,并在译文中寻找相应的词语来传达相同的意义和目的。

在翻译时,不能简单地将原文中的词语进行机械替换,而应该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综合考虑,选择能够最好地传达原文交际目的的词语。

2. 句子结构调整问题在翻译实践中,由于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有时候需要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交际功能。

根据功能对等理论,可以适当调整句子的结构,甚至对原文进行增删改造,以便实现与原文相同的交际目的。

原文中的被动语态结构在翻译时可以转换为主动语态结构,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目的。

3. 文化背景和习惯的考虑在考虑文化背景和习惯方面,有时候会出现文化差异导致翻译难以达到相同的交际功能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传达的习惯,在翻译时选择恰当的译词和译文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交际目的。

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对原文进行简单的机械替换,尽量寻找能够最好地传达原文交际目的的方式。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英语习语的汉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英语习语的汉译
二、词汇 英语中由六个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上构成的词为大词。 为了使英语演 讲显得庄严、正式,其中大词的使用频率比其它文体中的高, 但不能用得过多。 这些平时口头交际中难得出现的大词,由于 音节的增多必定在重音、节奏、语流、停顿方面带给观众听觉 上的冲击,使他们产生庄严感。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演 讲相比较于以往更趋于口语化,这有利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另 外 , 演 讲 者 极 少 用 you 而 多 用 第 一 人 称 , 特 别 是 we, 演 讲 内 容 就更易得到观众的认可, 使得观众感觉到自己也是其中的一 分子,找到了归属感,精神上很愉悦。 三、修辞 修辞是一门用语言来表达的艺术, 演讲者若想使演讲充 满美感,既生动活泼,又浅显易懂,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是必 不可少的。 (一)排比 排 比 (parallelism)就 是 将 结 构 相 同 或 相 似 、内 容 相 关 、语 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并列使用。 它是一种非常有力的修辞手 法,它能使演讲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平添了语言的韵律美,又 使得语调铿锵有力,气势恢宏,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历史上 的著名演说中使用的排比比比皆是。 如Martin Luther King在“I Have a Dream ” 中 说 道 : “Let freedom ring from the prodigious hilltops New Hampshire! Let the freedom ring from the mighty mountains of New York! Let the freedom ring from the heightening Alleghenies of Pennsylvania! Let the freedom ring from the snow鄄 capped Rockies of Colorado! Let the freedom ring from the curva鄄 ceous peaks of California! ...”其中数次使用,且一声高于一声的 “Let the freedom ring from...”充 满 了 让 自 由 之 声 响 彻 全 美 国 的 热情期望,听来令人心潮澎湃。 又如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 职演说中说道 :“For us,they packed up their few worldly posses鄄 sions and traveled across oceans in search of a new life.For us, they toiled in sweatshops and settled the West;endured the lash of the whip and plowed the hard earth. For us,they fought and died, in places like Concord and Gettysburg;Normandy and KheSahn.” 三 个 连 续 的 “For us,they...”美 国 的 发 展 历 史 及 其 为 之 作 出 贡 献的人民的形象栩栩如生, 为下文奥巴马号召全体国民共度 难关做好了铺垫。 (二)比喻 比喻(comparison)分明喻和暗喻,它能将抽象的理 念 和 理 论变得通俗易懂,演讲的语言就此生动活泼起来,使观众瞬间 领悟, 会心一笑。 如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就职演说中就用了 “Through much of the last century,America’s faith in freedom

功能对等理论下习语的英汉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下习语的英汉翻译
5 . 结语
p e o p l e a t a p a r t i c u l a r t i m e o r p l a c e .作为 自由的百科全 书。维 基百科对 习 语 也 有 自 己 的定 义 :A n i d i o m i s a p h r a s e w h o s e m e ni a n g c a l l n o t b e d e t e r -
在上述例子中乊所以没译成猫狗上因为汉语中丌习惯也没有用这两种意象表达雨下的大译成大雨倾盆让目的语读者一目了完全对等翻译法有些英语习语的形象意义不汉语中的形象意义一致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相同性
功 能对 等 理 论 下 习语 的 英 汉翻 译
胡 阳
摘 要 :习语作 为人类的 文化遗 产,言简意赅 ,寓意深刻 ,形 象生动 ,是文化的栽体。 由于它 乡土气息浓厚 ,含 义隽永 ,所 以广泛用 于人们 的 日常 交际和报纸 、杂 志及一 些文学作品 当中。但 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体 系的不同 ,英汉 习语在 意义与表现形 式上 存在着 明显 的差 异 , 习语 的 荚 汉翻 译 中往 往 也 存 在 一 些 问题 。 本 文 主要 从 功 能 对等 理 论 出发 ,探 讨 习语 英 汉 翻 译 的 策 略 和 技 j 。 首 先 ,本 文 介 绍 了 习语 的 定 义 、分 类 ,并 对 英 汉 习语 的 特 点 进 行 对 比分析 。其 次,介 绍了功能对等理论 的内涵及其对翻译的要求。再次 ,本文分析 了习语英汉翻译 中常见的错误及其 原 因。最后 ,本 文探 讨 了功能对 等理论 下习语 英汉翻译的原 则及其技巧 ,总结 出英汉 习语的一些翻译方法。 旨在 帮助人们 更好 地理解并 准确地翻译英汉 习语 ,在 定程度 上,这 对促进 中英 两大语 言之 间的沟通 以及 中西语言文化 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 ;习语 ;英汉翻译 ;特征 ;翻译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中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途径探索2 浅谈英语影片名的翻译3 男权社会下康妮女性身份的诉求--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研究4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5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6 试论霍桑小说《胎记》中的象征主义7 A Feministic Study of the Theme of “The Chrysanthemum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8 商业英语广告的劝说功能与修辞分析9 论《重返巴比伦》中女性的身份的自我建构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805 990 74 911 中美文化中面子理论的对比分析12 丛林法则下生存: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的主要人物分析13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的探讨14 汉语量词“条”“支”“枝”的认知研究及其英文表达15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16 中英文商标翻译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7 The Real Sinner in The Scarlet Letter18 电影字幕汉译的归化与异化19 《到灯塔去》的意识流分析20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形象分析21 从英语演讲的修辞运用看语言性别差异22 《道连葛雷的画像》叙事艺术的分析23 从翻译目的论看归化异化的互补性24 中英文新闻标题对比研究25 An Analysis of Word Formation of China English26 唯美主义与心理失衡的关系——以《道连葛雷的画像》中人物分析为例27 《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情节28 礼貌原则下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探析29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30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31 《远大前程》匹普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悲剧命运成因之比较32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from the Rhetorical Perspective33 合作原则在小说《傲慢与偏见》对话分析中的应用34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The Big Bang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35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应用36 合作原则视角下中美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的对比研究37 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38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39 Jane Austen’s Opinion towards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40 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使用研究41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42 Emerson’s Ideas on Nature and Social Harmony43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44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45 论应变能力在同声传译中的应用46 Sexism in English and Its Causes47 To Obey or Rebel –A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48 浅析《格列佛游记》的讽喻特色49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反叛精神50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51 英汉基本姿势动词(立、坐、躺)的语义实证比较研究52 功能对等角度下《最后一片叶子》的翻译策略53 爱伦•坡的《乌鸦》中的浪漫主义分析54 自然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表现55 从中美商务谈判语言看中美文化差异56 The Heroine’s Love Tragedy in Wuthering Heights57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58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59 探析《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60 哈里的迷惘与自我救赎——《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哲学解读61 《收藏家》中空间与人物心理关系的解读62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63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64 论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权主义主题思想及对中国女性文学之影响65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66 托尼•莫里森《柏油孩子》的后殖民生态批评解读67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分析68 V 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Pragmatic Approach69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70 浅析海尔看中国名牌战略实施现状及关键因素71 An Interpretation of Feminism in Byatt’s Possession72 论文学翻译中“原作之隐形”存在的必然性73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74 《厄舍屋之倒塌》中的哥特元素分析75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伦理困境76 《红字》中的圣经典故与象征意义77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Problems and Suggested Solutions78 英语幽默的认知语用分析79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研究80 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81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歇后语的翻译82 论中西婚姻观的差异83 多芬中西方市场营销的文化解读84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夜色温柔》中主人公迪克的堕落85 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卖花女》86 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87 Analysis of Love Tragedy in The Apple Tree in Light of Realism88 商务英语信函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89 对小说《野草在歌唱》的功能文体分析90 从曼诺林角度研究圣地亚哥形象91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92 Effects of Chinese Culture on Promotion of Automobiles--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93 残酷的战争和脆弱的爱情----再读《永别了,武器》94 从动态对等角度论英语俚语的翻译95 从中英婚俗看两国文化差异96 从美国核心价值观分析美国家庭学校产生的必然性97 试析《老人与海》的悲喜色彩98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99 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00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主义101 从文化角度谈动物习语的翻译102 英汉双语词典中的语用信息103 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104 从《简爱》和《达洛维夫人》浅谈女权主义的发展105 英文商标名翻译的原则与策略106 政论文的英译特点107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108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人性109 《紫色》中的女性主义解读110 论《双城记》中的爱情111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美学原则的运用11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13 法律英语的特点114 The Gothic Beauty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115 从社会生物学角度分析《雾都孤儿》中人物性格116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117 王尔德家庭道德观在《认真的重要性》中的体现118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119 Reconstruction of Black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Beloved120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121 简奥斯汀对英国小说的贡献——以《傲慢与偏见》为例122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Red, Red Rose 123 An Analysis of Sexism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124 试论《永别了,武器》中的悲观宿命论(开题报告+论文)125 从叶芝的诗歌看象征主义的发展126 Hemingway’s In dividual Heroism from Santiago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127 概念整合对英语移就的认知解读128 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对广告翻译的分析129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分析130 从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看法律条文英译汉131 论《红字》中的道德观132 论《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133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探究134 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的应用与翻译135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三中译本----各译作对原作忠实度的对比评析136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137 On the Factors Leading to Different Destinies of Rhett Butler and Ashley Wilkes in Gone with the Wind138 A Comparative Study on Gratitude Expressing Approach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Relatives 139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赶”的英译140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141 希望和宿命论之间的挣扎-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形象142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143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以红茶为例144 《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性格分析145 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研究146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Setting and Characters in Howards End147 On Aesthetic Value of Thomas Hardy’s Poems148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149 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150 论象征主义在《喜福会》中的体现151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52 从语言功能考察汉语公示语英译153 中式菜谱的翻译154 The modern American and Death of a salesman155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婚姻观156 拉尔夫•埃里森《隐形人》中的凝视与自我建构157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言语幽默158 中西方婚礼礼服颜色的对比研究159 The Analysis of Pearl in The Scarlet Letter160 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161 理智的动人诗篇——《马语者》162 从《绝望主妇》对比中美女性家庭观163 中西方价值观对比研究164 新闻中新兴词语的翻译原则及策略165 空间介词在英汉时间表达中的隐喻性用法对比研究166 从电影《阿凡达》透视美国文化167 浅谈商务英语广告的翻译168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169 从餐桌礼仪看中美文化的差异170 试论提高初中英语作业的效果171 论汉语景点名称的英译172 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173 小说《忠犬八公的故事》和电影《八公》动物叙事技巧的比较174 浅析“翻译文学”的本体认知与功用价值175 论原声电影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作用176 在孤独中寻找自我——析《没有指针的钟》J.T.马龙的救赎177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178 浅谈英语习语的特点及其汉译179 浅谈电影台词的翻译技巧--以《追求幸福》为例180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181 杰克的悲剧与海明威的世界观182 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183 On Dickinson’s Choice of Nature as the Theme of Her Poems184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185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186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美两国幽默的特点187 词汇教学中词汇的深层认知处理研究188 论《小妇人》中的家庭教育问题189 从英汉习语的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90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191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192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193 浅谈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194 中西方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对比研究195 浅析Gossip Girl中禁忌语的一般功能196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197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198 [毕业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道德心理契约下的社会诚信建设199 《远离尘嚣》人物分析及悲剧写法200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