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概述.ppt
合集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PPT精品医学课件

• 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 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 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等重点监测的疾病也 被纳入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
1.1传染病疫情报告基本知识
疫情报告要求
•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都应建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簿 • 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对发现的传染病疫情,首诊医
师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要求负责填写传染 病报告卡; •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 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 • 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由采供血机构相关人员 填写报告卡 • 传染病报告卡由报告单位传染病管理人员负责统一管理。
24小时报告时限
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 携带者的报告
•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 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1.3疫情报告时限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 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 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 现场调查核实: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 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 核实,并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对误报、重报信 息应及时删除。
• 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 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审核。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 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 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等重点监测的疾病也 被纳入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
1.1传染病疫情报告基本知识
疫情报告要求
•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都应建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簿 • 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对发现的传染病疫情,首诊医
师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要求负责填写传染 病报告卡; •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 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 • 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由采供血机构相关人员 填写报告卡 • 传染病报告卡由报告单位传染病管理人员负责统一管理。
24小时报告时限
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 携带者的报告
•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 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1.3疫情报告时限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 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 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 现场调查核实: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 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 核实,并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对误报、重报信 息应及时删除。
• 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 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审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第二类信息需求者,他 们关注的并不是关于紧 急行动的信息,而是有 关事件安全性和事实真 相的信息,这类人包括 :突发事件可能波及的 人群、媒体、幸存者和 救援人员的亲属。
发事件之后,风险沟通对
于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及
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
风险 评估
性不断凸现。
路漫漫其悠远
心理学
风险 沟通
传播学
• 2009年我国首次正式将“风险沟通”写入卫生 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卫生新 闻宣传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卫生新闻发布 要按照公开、透明、及时、全面、准确的原则 ,以理顺机制、完善制度、规范工作为重点, 加强危机传播和风险沟通”
路漫漫其悠远
一、风险沟通的基本概念
(一)风险 • 风险是指某些事件发生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
可能性。 • “风险”是某一危险因素导致损害的可能性或
概率。(2002年,WHO)
路漫漫其悠远
• 以下状况会增加突发事件的风险
人口密度增大 流动人群增加
跨境旅行活动频繁
恐怖活动增加
新发传染病的出现
路漫漫其悠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沟通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6
您将对以下内容有所了解:
• 风险沟通的概念 • 风险沟通的作用 • 风险沟通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 风险沟通的基本方法 • 风险沟通的公众策略
路漫漫其悠远
我国对风险沟通的研
究开始于1996年。在经历
了“非典”பைடு நூலகம்甲型流感流
行等全球性的公共卫生突
路漫漫其悠远
危机中最严重的五种 沟通问题是:
– 官员或专家公开发表 的意见不一致
– 信息发布迟缓 – 专制的家长式的态度 – 未对谣言与流言及时
第二类信息需求者,他 们关注的并不是关于紧 急行动的信息,而是有 关事件安全性和事实真 相的信息,这类人包括 :突发事件可能波及的 人群、媒体、幸存者和 救援人员的亲属。
发事件之后,风险沟通对
于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及
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
风险 评估
性不断凸现。
路漫漫其悠远
心理学
风险 沟通
传播学
• 2009年我国首次正式将“风险沟通”写入卫生 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卫生新 闻宣传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卫生新闻发布 要按照公开、透明、及时、全面、准确的原则 ,以理顺机制、完善制度、规范工作为重点, 加强危机传播和风险沟通”
路漫漫其悠远
一、风险沟通的基本概念
(一)风险 • 风险是指某些事件发生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
可能性。 • “风险”是某一危险因素导致损害的可能性或
概率。(2002年,WHO)
路漫漫其悠远
• 以下状况会增加突发事件的风险
人口密度增大 流动人群增加
跨境旅行活动频繁
恐怖活动增加
新发传染病的出现
路漫漫其悠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沟通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6
您将对以下内容有所了解:
• 风险沟通的概念 • 风险沟通的作用 • 风险沟通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 风险沟通的基本方法 • 风险沟通的公众策略
路漫漫其悠远
我国对风险沟通的研
究开始于1996年。在经历
了“非典”பைடு நூலகம்甲型流感流
行等全球性的公共卫生突
路漫漫其悠远
危机中最严重的五种 沟通问题是:
– 官员或专家公开发表 的意见不一致
– 信息发布迟缓 – 专制的家长式的态度 – 未对谣言与流言及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PPT

国际物流与贸易受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导致国际物流受阻,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进 行。
国际形象与声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影响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声誉,对国际关系产 生影响。
06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建
议与展望
加强预防措施
建立完善的预防体系
01
制定全面的预防计划,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
潜在的公共卫生事件。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国际信息共享平台,实时监测和通报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提高全球应对能力。
感谢观看
THANKS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01
02
03
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导 致大量人群感染疾病,甚 至死亡,对公众健康造成 严重威胁。
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导 致社会恐慌、混乱和不稳 定,影响社会正常运转。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导 致经济活动停滞、生产和 消费受阻,对经济发展造 成负面影响。
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Βιβλιοθήκη 应对措施预防措施监测与预警
健康教育
建立全面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及时发现 潜在的公共卫生事件,通过预警系统提前 通知相关部门和公众。
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 意识和能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环境卫生改善
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开展清洁和消毒 工作,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提供技术支持
国际组织与合作机构向疫情严重国 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受援 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挑战与展望
政治和经济因素影响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对中受到政治和经济 因素的影响,各国利益诉求不 同,导致合作进程受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导致国际物流受阻,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进 行。
国际形象与声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影响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声誉,对国际关系产 生影响。
06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建
议与展望
加强预防措施
建立完善的预防体系
01
制定全面的预防计划,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
潜在的公共卫生事件。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国际信息共享平台,实时监测和通报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提高全球应对能力。
感谢观看
THANKS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01
02
03
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导 致大量人群感染疾病,甚 至死亡,对公众健康造成 严重威胁。
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导 致社会恐慌、混乱和不稳 定,影响社会正常运转。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导 致经济活动停滞、生产和 消费受阻,对经济发展造 成负面影响。
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Βιβλιοθήκη 应对措施预防措施监测与预警
健康教育
建立全面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及时发现 潜在的公共卫生事件,通过预警系统提前 通知相关部门和公众。
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 意识和能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环境卫生改善
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开展清洁和消毒 工作,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提供技术支持
国际组织与合作机构向疫情严重国 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受援 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挑战与展望
政治和经济因素影响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对中受到政治和经济 因素的影响,各国利益诉求不 同,导致合作进程受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风险应急沟通ppt课件

7月17日,省级专家组向当地提出劝阻和禁止农民 宰杀和食用病(死)猪的建议,但建议并没有很好 的转化为行动,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18日,省CDC将标本送国家CDC检测。当日,卫 生部派出疾控、临床专家组一行7人到达成都。
19日上午,在成都召开了国家、省、市疫情分析会。 随即赶赴资阳,成立了国家、省、市、县联合专家 组。
初步调查
7月16日,四川省CDC使用免疫荧光法,用羊抗 人IgG标记病人血清后和病死猪肉进行反应,结 果为阳性,提示病人的发病与病死的猪有关系
经主动搜索,至7月18日,共发现7例病例,死 亡5例,病例高度散发,均宰杀或加工处理过病 死猪。
实验室检测排除流行性出血热,初步考虑为感染 性败血症,死亡原因为中毒性休克,病人发病与 接触病死猪有关。
调查核实
雁江区CDC当日派员到医院调查并采集血 样
7月12日送血样至省CDC检测流行性出血 热抗体
7月12日下午,雁江区CDC接到资阳市第 三人民医院报告“再次收治1例疑似流行性 出血热病人,病危”
区CDC再次前往调查,实施调查过程中第2 例病人死亡
回顾性调查
回顾性调查,6月24日至7月12日共发现5 例类似病例,其中4例死亡。
均有接触不明原因死亡病死猪史,分布散在, 病例间无任何接触史。
送血样至省CDC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体,7 月14日检测结果显示病例血清出血热抗体 IgG、IgM阴性。
问题1
经初步调查后,县市卫生部门应进行哪些 方面的沟通?
7月15日12:00,鉴于血清学检查结果不支 持出血热,资阳市卫生局向省卫生厅报告 “资阳市发生不明原因疾病,共计发病5人, 4人死亡”;病人急性起病,有高热、头痛 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症状并 死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及风险评估共6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பைடு நூலகம்沟通及风险评估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概述PPT(共 39张)

危机中最严重的五种 沟通问题是:
• 官员或专家公开发表 的意见不一致
• 信息发布迟缓 • 专制的家长式的态度 • 未对谣言与流言及时
做出响应 • 未满足公众知情权
四、风险沟通的基本方法
㈠风险沟通的主要环节 1、组织和信息准备 ⑴组织准备 • 在常态下,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小组,明
确小组各成员责任,确定新闻发言人,建立专家咨询 组。风险沟通小组负责组织联络,制定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风险沟通计划,做好相应信息、物资等准备工 作。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风险沟通小组迅速启动工 作机制,根据专家咨询组的建议制定风险沟通方案, 确定沟通方式、对象、内容和时间等,及时有效地开 展风险沟通,引导舆论,消除公众恐慌心理,提高公 众应对意识和能力。
第二类信息需求者, 他们关注的并不是关 于紧急行动的信息, 而是有关事件安全性 和事实真相的信息, 这类人包括:突发事 件可能波及的人群、 媒体、幸存者和救援 人员的亲属。
第一类信息需求者, 有关危机应对行动的 信息应当提供给:先 遣急救员、幸存者、 公共卫生和医护工作 者。
第三类信息需求 者,他们关注的 是有关事件安全 性和能够用来安 抚民众的信息。
• 社会:维护或构建社会信任、促进社会矛盾或争
议的解决,缓解或避免风险对于公共利益的损 害。
㈡风险沟通的原则 • 准备原则 • 及时原则 • 选择原则 • 真诚原则
提早准备,及时主动 信息真实,口径一致 有利应对,维护信誉
成功沟通的五个关键 因素:
• 提早计划 •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 表示理解与同情 • 显示权威性和专业性 • 保持诚恳与开放性
一、风险沟通的基本概念
(一)风险 • 风险是指某些事件发生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演示课件

Ø 1995年,发生在日本东京地铁的沙林毒气事件, 造成5510人中毒,13人死亡。
忻州特大放射事故案
1992年11月19日,山西省忻州市一位农民 在工地干活,捡到一个亮晶晶的小东西,便放 进了上衣口袋里,几小时后,便出现了恶心、 呕吐等症状。十几天后,他便不明不白地死去。 没过几天,在他生病期间照顾他的父亲和弟弟 也得了同样的“病”而相继去世,妻子也病得 不轻。后来经过医务工作者的调查,才找到了 真正的病因,那个亮晶晶的小东西是废弃的钴 -60,其放射性强度高达10居里。
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 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 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 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emergency public health events)
2008年50年未遇的 无情的冰雪!
这不 是赶集? 是灾难!
人!人!人!
上述事件均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吗?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的基本界定
突发事件(emergency): 是指突然发生,造 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 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 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与危害
(一)主要特征(main charactor)
7.应急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许多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是一个 社会问题,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甚至全 社会都要动员起来参与这项工作。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处理涉及多系统、多部门,政策性很 强,因此,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才能最终恰 当应对,将其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忻州特大放射事故案
1992年11月19日,山西省忻州市一位农民 在工地干活,捡到一个亮晶晶的小东西,便放 进了上衣口袋里,几小时后,便出现了恶心、 呕吐等症状。十几天后,他便不明不白地死去。 没过几天,在他生病期间照顾他的父亲和弟弟 也得了同样的“病”而相继去世,妻子也病得 不轻。后来经过医务工作者的调查,才找到了 真正的病因,那个亮晶晶的小东西是废弃的钴 -60,其放射性强度高达10居里。
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 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 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 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emergency public health events)
2008年50年未遇的 无情的冰雪!
这不 是赶集? 是灾难!
人!人!人!
上述事件均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吗?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的基本界定
突发事件(emergency): 是指突然发生,造 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 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 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与危害
(一)主要特征(main charactor)
7.应急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许多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是一个 社会问题,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甚至全 社会都要动员起来参与这项工作。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处理涉及多系统、多部门,政策性很 强,因此,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才能最终恰 当应对,将其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及应急处置理论知识ppt课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理论知识
1
主要内容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 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置 • 调查报告撰写的格式及要求
2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 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 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 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事件
31
(三)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 确定流行的存在 报告发病数超过预期水平 可能的人为原因 当地医疗机构的快速调查访谈
• 暴发的定义: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 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 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如食 物中毒、托幼机构的手口足病、风疹、流行性 腮腺炎等暴发。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突发性和意外性 频发性 综合性和系统性 阶段性
多元性 危害性 群体性(公共性) 国际性
5
• 1、突发性和意外性
• 突发事件虽然存在着发生征兆和预警的可能,但往 往很难对其作出准确预测和及时识别。
• 意外性是指其发生、发展可能出乎意料,这是一个 相对的概念。如果监测系统敏感健全,更多的突发 事件是有可能预料或预见的,使我们可要有计划地 应对。
• 2、多元性
•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复 杂,导致突发事件的种类也呈多远化的特点,包括 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食物中毒、不明原因引起的 群体性疾病、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 职业中毒等
6
• 3、频发性 •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多灾害国家之一,尤其是近年来
许多地区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 保护,导致自然灾害频发,抗生素滥用及病原微生 物的变异导致一些新发传染病、再发传染病及不明 原因疾病的频繁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滥用和管理不 善导致化学污染、中毒和放射事故也逐年增多 • 4、危害性 • 突发事件涉及范围广,影响范围大,严重危害人们 的身心健康,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1
主要内容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 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置 • 调查报告撰写的格式及要求
2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 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 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 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事件
31
(三)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 确定流行的存在 报告发病数超过预期水平 可能的人为原因 当地医疗机构的快速调查访谈
• 暴发的定义: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 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 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如食 物中毒、托幼机构的手口足病、风疹、流行性 腮腺炎等暴发。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突发性和意外性 频发性 综合性和系统性 阶段性
多元性 危害性 群体性(公共性) 国际性
5
• 1、突发性和意外性
• 突发事件虽然存在着发生征兆和预警的可能,但往 往很难对其作出准确预测和及时识别。
• 意外性是指其发生、发展可能出乎意料,这是一个 相对的概念。如果监测系统敏感健全,更多的突发 事件是有可能预料或预见的,使我们可要有计划地 应对。
• 2、多元性
•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复 杂,导致突发事件的种类也呈多远化的特点,包括 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食物中毒、不明原因引起的 群体性疾病、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 职业中毒等
6
• 3、频发性 •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多灾害国家之一,尤其是近年来
许多地区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 保护,导致自然灾害频发,抗生素滥用及病原微生 物的变异导致一些新发传染病、再发传染病及不明 原因疾病的频繁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滥用和管理不 善导致化学污染、中毒和放射事故也逐年增多 • 4、危害性 • 突发事件涉及范围广,影响范围大,严重危害人们 的身心健康,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解不安全感、提升满意度,并采取有效行动进 行自我或家庭防护、抵御风险的侵扰;
政府:加强对风险的综合管理与协调控制能力,
塑造政府部门形象、提升政府的美誉度;
社会:维护或构建社会信任、促进社会矛盾或争
议的解决,缓解或避免风险对于公共利益的损 害。
㈡风险沟通的原则 准备原则 及时原则 选择原则 真诚原则
2、沟通对象确定 对于政府领导,要描述突发事件概况,已经或将要采 取的措施和对策,卫生应急过程存在的问题,解决这 些问题的建议,政府领导在卫生应急过程中的责任 等。 对于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通报事件概况,还要提出 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的应对措施等。 对于突发事件的受害者,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 疾病发生的原因,目前的诊治手段,疾病的预后,以 及相关部门采取的措施和效果等。 对于专业人员,则要从专业的角度描述疾病的流行病 学特点,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救治指导意见等。 对于大众,则要根据不同事件公众的关注点,有针对 性地提出相关信息,如疾病的传染性如何、是否可以 预防和治疗、该如何预防、在何处可以获取有关信息 等。
一、风险沟通的基本概念
(一)风险 风险是指某些事件发生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 可能性。 “风险”是某一危险因素导致损害的可能性或 概率。(2002年,WHO)
以下状况会增加突发事件的风险
人口密度增大 流动人群增加
跨境旅行活动频繁
恐怖活动增加
新发传染病的出现
高风险地区人 口增长
㈡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客观地对风 险做出评价。包括危害的鉴定、受风险威胁程 度的评估、危害特性和风险特性的确立等。
3、沟通方式和时机选择
不同的沟通对象,就应当适合采取不同的沟通 方式。沟通方式多样化,主要包括新闻发布 会、媒体传播、网络媒体、电话采访、口头沟 通、电子邮件、书面沟通等。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博士,2004.9
应急风险沟通可以避免以下不良行为或影响:
过度医疗 不理性的公众行为(如疯狂抢购、家庭过度消毒等) 采用不当手段获取医疗服务 不必要的旅游限制 对卫生部门的建议和措施提出质疑 对医疗服务的担忧 对政府措施的质疑 小道消息和谣言满天飞
风险沟通的作用
能够争取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合作,减少和规避风 险,平息不良影响,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塑造和维护政府良好的形 象;
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及公
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风险 评估
不断凸现。
心理学
风险 沟通
传播学
2009年我国首次正式将“风险沟通”写入卫生 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卫生新 闻宣传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卫生新闻发布 要按照公开、透明、及时、全面、准确的原 则,以理顺机制、完善制度、规范工作为重 点,加强危机传播和风险沟通”
能够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政策建议;
能够实现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能够及时向媒体提供信息,告知公众潜在的风险, 并帮助公众做出正确反应,采取有效行动;
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并参与行动。
三、风险沟通的目的和原则
㈠风险沟通的目的——维护或修复社会信任
目标受众:增进他们对于风险的理性认知,继而
四、风险沟通的基本方法
㈠风险沟通的主要环节 1、组织和信息准备 ⑴组织准备
在常态下,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小组,明 确小组各成员责任,确定新闻发言人,建立专家咨询 组。风险沟通小组负责组织联络,制定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风险沟通计划,做好相应信息、物资等准备工 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风险沟通小组迅速启动工 作机制,根据专家咨询组的建议制定风险沟通方案, 确定沟通方式、对象、内容和时间等,及时有效地开 展风险沟通,引导舆论,消除公众恐慌心理,提高公 众应对意识和能力。
第二类信息需求者, 他们关注的并不是关 于紧急行动的信息, 而是有关事件安全性 和事实真相的信息, 这类人包括:突发事 件可能波及的人群、 媒体、幸存者和救援 人员的亲属。
第一类信息需求者, 有关危机应对行动的 信息应当提供给:先 遣急救员、幸存者、 公共卫生和医护工作 者。
第三类信息需求 者,他们关注的 是有关事件安全 性和能够用来安 抚民众的信息。
㈢风险感受
风险感受是公众对风险的主观认识。
㈣风险沟通
风险沟通就是与目标受众双向交流与潜在的、 不确定的风险有关的信息,其目的是为了降低 风险造成的影响、避免危机的发生。
双向互动性
关于风险的 各种信息
有目的的传 播活动
风险沟通
二、风险沟通的作用
“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在控制疾病暴发方面取 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我们直到最近才认识到,对 于疾病暴发控制来说,风险沟通和实验室分析以 及流行病学调查一样关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概述
田丹 主任医师 辽宁省健康教育中心
您将对以下内容有所了解:
风险沟通的概念 风险沟通的作用 风险沟通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风险沟通的基本方法 风险沟通的公众策略
我国对风险沟通的研
究 开 始 于 1996 年 。 在 经 历
了“非典”、甲型流感流行
等全球性的公信息准备 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各有特点,在进 行风险沟通时应掌握不同特点,有所侧重:
对于重大传染病疫情,应重点关注该传染病的传播 能力,是否有特异性的预防或治疗方法等; 对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重点关注该病是否有 传染性,目前病因调查的进展如何;若病原学病因 一时未明,则其流行病学病因可能是什么;在进行 沟通时尽量不用“不明原因”的表述方式,而代之 以群体性发热、群体性腹泻等专业名词,以免引起 不必要的恐慌; 对于中毒事件,应重点关注发生中毒的总人数、死 亡人数,中毒的原因,毒源是否已经控制等;对于 预防接种群体性反应,则应尽快判明是否为群体性 癔病。
提早准备,及时主动 信息真实,口径一致 有利应对,维护信誉
✓ 成功沟通的五个关键 因素:
提早计划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表示理解与同情 显示权威性和专业性 保持诚恳与开放性
危机中最严重的五种 沟通问题是:
官员或专家公开发表 的意见不一致 信息发布迟缓 专制的家长式的态度 未对谣言与流言及时 做出响应 未满足公众知情权
政府:加强对风险的综合管理与协调控制能力,
塑造政府部门形象、提升政府的美誉度;
社会:维护或构建社会信任、促进社会矛盾或争
议的解决,缓解或避免风险对于公共利益的损 害。
㈡风险沟通的原则 准备原则 及时原则 选择原则 真诚原则
2、沟通对象确定 对于政府领导,要描述突发事件概况,已经或将要采 取的措施和对策,卫生应急过程存在的问题,解决这 些问题的建议,政府领导在卫生应急过程中的责任 等。 对于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通报事件概况,还要提出 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的应对措施等。 对于突发事件的受害者,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 疾病发生的原因,目前的诊治手段,疾病的预后,以 及相关部门采取的措施和效果等。 对于专业人员,则要从专业的角度描述疾病的流行病 学特点,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救治指导意见等。 对于大众,则要根据不同事件公众的关注点,有针对 性地提出相关信息,如疾病的传染性如何、是否可以 预防和治疗、该如何预防、在何处可以获取有关信息 等。
一、风险沟通的基本概念
(一)风险 风险是指某些事件发生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 可能性。 “风险”是某一危险因素导致损害的可能性或 概率。(2002年,WHO)
以下状况会增加突发事件的风险
人口密度增大 流动人群增加
跨境旅行活动频繁
恐怖活动增加
新发传染病的出现
高风险地区人 口增长
㈡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客观地对风 险做出评价。包括危害的鉴定、受风险威胁程 度的评估、危害特性和风险特性的确立等。
3、沟通方式和时机选择
不同的沟通对象,就应当适合采取不同的沟通 方式。沟通方式多样化,主要包括新闻发布 会、媒体传播、网络媒体、电话采访、口头沟 通、电子邮件、书面沟通等。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博士,2004.9
应急风险沟通可以避免以下不良行为或影响:
过度医疗 不理性的公众行为(如疯狂抢购、家庭过度消毒等) 采用不当手段获取医疗服务 不必要的旅游限制 对卫生部门的建议和措施提出质疑 对医疗服务的担忧 对政府措施的质疑 小道消息和谣言满天飞
风险沟通的作用
能够争取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合作,减少和规避风 险,平息不良影响,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塑造和维护政府良好的形 象;
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及公
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风险 评估
不断凸现。
心理学
风险 沟通
传播学
2009年我国首次正式将“风险沟通”写入卫生 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卫生新 闻宣传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卫生新闻发布 要按照公开、透明、及时、全面、准确的原 则,以理顺机制、完善制度、规范工作为重 点,加强危机传播和风险沟通”
能够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政策建议;
能够实现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能够及时向媒体提供信息,告知公众潜在的风险, 并帮助公众做出正确反应,采取有效行动;
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并参与行动。
三、风险沟通的目的和原则
㈠风险沟通的目的——维护或修复社会信任
目标受众:增进他们对于风险的理性认知,继而
四、风险沟通的基本方法
㈠风险沟通的主要环节 1、组织和信息准备 ⑴组织准备
在常态下,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小组,明 确小组各成员责任,确定新闻发言人,建立专家咨询 组。风险沟通小组负责组织联络,制定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风险沟通计划,做好相应信息、物资等准备工 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风险沟通小组迅速启动工 作机制,根据专家咨询组的建议制定风险沟通方案, 确定沟通方式、对象、内容和时间等,及时有效地开 展风险沟通,引导舆论,消除公众恐慌心理,提高公 众应对意识和能力。
第二类信息需求者, 他们关注的并不是关 于紧急行动的信息, 而是有关事件安全性 和事实真相的信息, 这类人包括:突发事 件可能波及的人群、 媒体、幸存者和救援 人员的亲属。
第一类信息需求者, 有关危机应对行动的 信息应当提供给:先 遣急救员、幸存者、 公共卫生和医护工作 者。
第三类信息需求 者,他们关注的 是有关事件安全 性和能够用来安 抚民众的信息。
㈢风险感受
风险感受是公众对风险的主观认识。
㈣风险沟通
风险沟通就是与目标受众双向交流与潜在的、 不确定的风险有关的信息,其目的是为了降低 风险造成的影响、避免危机的发生。
双向互动性
关于风险的 各种信息
有目的的传 播活动
风险沟通
二、风险沟通的作用
“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在控制疾病暴发方面取 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我们直到最近才认识到,对 于疾病暴发控制来说,风险沟通和实验室分析以 及流行病学调查一样关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概述
田丹 主任医师 辽宁省健康教育中心
您将对以下内容有所了解:
风险沟通的概念 风险沟通的作用 风险沟通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风险沟通的基本方法 风险沟通的公众策略
我国对风险沟通的研
究 开 始 于 1996 年 。 在 经 历
了“非典”、甲型流感流行
等全球性的公信息准备 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各有特点,在进 行风险沟通时应掌握不同特点,有所侧重:
对于重大传染病疫情,应重点关注该传染病的传播 能力,是否有特异性的预防或治疗方法等; 对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重点关注该病是否有 传染性,目前病因调查的进展如何;若病原学病因 一时未明,则其流行病学病因可能是什么;在进行 沟通时尽量不用“不明原因”的表述方式,而代之 以群体性发热、群体性腹泻等专业名词,以免引起 不必要的恐慌; 对于中毒事件,应重点关注发生中毒的总人数、死 亡人数,中毒的原因,毒源是否已经控制等;对于 预防接种群体性反应,则应尽快判明是否为群体性 癔病。
提早准备,及时主动 信息真实,口径一致 有利应对,维护信誉
✓ 成功沟通的五个关键 因素:
提早计划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表示理解与同情 显示权威性和专业性 保持诚恳与开放性
危机中最严重的五种 沟通问题是:
官员或专家公开发表 的意见不一致 信息发布迟缓 专制的家长式的态度 未对谣言与流言及时 做出响应 未满足公众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