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横山中学高中美术教案:正十二面体结构画法
素描几何体——十二面体

素描几何体——十二面体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物体的基本造型个性、理解物体的结构与基本透视。
教学重点:物体的形状个性、结构、透视教学难点:物体的分面、透视教学过程:一、石膏十二面体就是隶属于石膏几何形体训练的其中一个内容,它的特点为:块面齐整、造型简练、明暗表现清楚的几大特点,所以在素描练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下面就它的结构特点与素描画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二、结构特点这节课所介绍的多面体的基本形为五边形,而多面体则由十二个五边形所组成,每个五边形的各条边均与其她的五边形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多面体,结构清楚、明暗效果直接明了,让画者很容易的区分黑白灰的层次感觉,便于绘画练习。
三、素描画法十二面体的素描画法具体分为一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考虑画面的构图,也就就是说把十二面体在纸上画多大,画在什么位置上。
第二步,用直线画出大的形状。
这个步骤画的时候用线不要太重,以便于后边几个步骤中能够进行修理。
第三步画出具体形状。
在进行这个步骤的绘画练习时,要把您所能瞧到的五边形全部绘画出来,但同时要注意,由于角度的不同,所瞧到的五边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各边的长短在视觉上有了很大的差异。
第四步就是画出明暗效果,在十二面体的明暗表现时,由于它的块面特点,所以较为容易区分,不必要再先铺设大的色块,直接表现即可。
但就是再画的时候要注意每一个五边形,由于距离光线的远近不同,五边形本身也就会出现明暗的深浅变化,一般离光近的一边重,其它边要逐渐变浅。
第五步就是进行画面上的调整,在这个环节,要求画者要根据画面应有的效果去对画面进行修正,也就就是说要添加一些细节部分,去除掉一些繁琐的内容。
这样一幅十二面体的素描就画了出来。
四、作业石膏几何体——十二面体临摹五、作品欣赏。
素描第十二课ppt十二面体

几何特征与结构分析
二面角
相邻两个面之间的夹角在正则十 二面体中是相等的。
应用领域
在建筑设计、化学分子结构、游 戏设计等领域中,十二面体的形 态经常被采用。
01
02
对称性
正则十二面体具有很高的对称性 ,属于正多面体的一种。
03
结构稳定性
由于其高度对称和均匀分布的质 量,正则十二面体在几何结构上 是相对稳定的。
2024/1/25
16
明暗交界线确定和过渡自然
1
确定明暗交界线
明暗交界线是素描中表现物体立体感的 关键,它位于亮部与暗部的交界处。在 十二面体的素描中,要准确找出明暗交 界线的位置。
2
过渡自然
为了使画面看起来更加自然,需要在明 暗交界线两侧进行适当的过渡处理。可 以使用渐变的手法,使亮部逐渐过渡到 暗部,暗部逐渐过渡到亮部。
混乱。
2024/1/25
对比与统一
在画面布局中,要注意左右、上下的平衡, 避免画面倾斜或失重。
审美观念培养
通过欣赏优秀素描作品,学习构图、线条、 明暗等处理技巧,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
24
背景元素选择和搭配建议
背景元素选择
根据十二面体的特点和创作意图,选择合适的背景元素,如几何图形、抽象线 条、自然元素等。
立体感。
14
04
光影处理技巧在十二面体素描中应 用
2024/1/25
15
光源判断及投影规律掌握
确定光源方向
判断阴影形状
在素描十二面体时,首先要确定光源 的方向,这决定了阴影的落点和形状 。
根据光源方向和十二面体的结构,判 断阴影的形状和分布,注意阴影的虚 实变化。
理解投影规律
12面体立体构成步骤

12面体立体构成步骤一、引言立体构成是一种将平面设计转化为三维艺术的过程。
12面体作为其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工艺挑战。
本文将详细介绍12面体立体构成的步骤,帮助您从零开始完成一件精美的12面体艺术品。
二、确定结构在开始制作之前,首先要确定12面体的结构。
考虑到对称性和稳定性,选择合适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用正12面体的结构,即有12个相等的五边形面。
三、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是立体构成的关键。
根据设计需求和材料的特性,可以选择木材、塑料、金属或纸板等。
考虑到12面体的复杂性和重量要求,建议使用轻质、坚固且易于加工的材料,如轻质木材或塑料。
四、制作基本框架基本框架是12面体的基础,决定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形态。
使用选定的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切割并组装成一个稳定的框架。
确保框架的每个边和角都精确对齐,以便后续的面能够顺利组装。
五、组装面在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开始组装各个面。
每个面由五个部分组成,需要精确测量和切割,以确保面与面的完美结合。
使用合适的粘合剂或螺丝等连接工具,将各个面固定在框架上。
六、处理细节完成面的组装后,开始处理细节。
这一步涉及到对整个12面体的修整和完善,包括平滑表面、调整角度、填补缝隙等。
确保每个面都与框架紧密结合,没有明显的缝隙或扭曲。
七、完成作品经过对细节的处理后,整个12面体立体构成就完成了。
此时应全面检查作品的结构稳定性、对称性和美观度。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最后的调整和修正。
八、表面处理为了增加作品的质感和美观度,可以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
这包括打磨平滑表面、上色或喷漆、添加装饰等。
根据个人喜好和作品风格,选择适合的表面处理方法。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横山中学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黄河颂》

3.培养文化认同感,让学生了解黄河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4.培养合作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歌结构分析: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诗歌的结构分析,包括起兴、铺垫、高潮、结尾等部分。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对《黄河颂》的细致解读,理解各部分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意义。
-起兴:如“黄河远上白云间”,通过描绘黄河壮阔的景象引起下文;
-铺垫:如“九曲黄河万里沙”,为表达黄河的伟大做铺垫;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结构分析和生字词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如诗歌意象的解读,我会通过对比和举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黄河颂》相关的文化或历史问题。
2.朗读练习: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歌朗读练习。这个活动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黄河颂》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赞美黄河的诗歌,它通过描绘黄河的壮阔景象和伟大历史,表达了对黄河的敬仰之情。它是我们了解黄河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篇章。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诗歌中的具体例子。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一句,展示了黄河的宏伟气势。通过分析这些诗句,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气势磅礴;
-结尾:如“奔流到海不复回”,总结全文,表达对黄河的敬仰。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横山中学高中美术教案:素描静物——梨子的画法

单元(章节)课题静物素描本节课题梨的画法
三维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作画步骤、
和技巧。
加强对形体结构和明暗关系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形体塑造能力、审美
能力
3、通过学生互评,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形体塑造知识“三大面”、“五小调”如何塑造苹果的三维立体关系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讲解示范
1 .确定梨的位置和大小,使得梨在画面中不至于“六偏”(偏左右上下大小),画出梨的雏形。
2 .进一步观察梨外轮廓的方圆变化,既要把梨外轮廓的方圆变化画出来,线条还要准确定。
3.因为梨是球体静物,所以要画出梨子经纬结构线,要注意线条之间的轻重变化,还要注意线条本身的虚实变化。
4.在梨的暗面与投影处画出一层淡淡的色调并用纸笔进行虚化,使得结构素描的语言更丰富,画面更具艺术感。
梨子结构素描完成图
梨子的明暗素描:
1 .用画结构素描的方式,画出梨的外轮廓,同时画出梨投影和梨窝的形状和位置。
线条不要太重。
2 .画出梨的明暗交界线,要注意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和形状,还有轻重变化。
3.用较软铅笔的侧锋铺大色调,快速拉开梨投影、暗面、背景的色调,注意三者色调的区别。
4.用纸笔对暗面色调进行虚化,再用稍微硬一点的铅笔塑造梨的灰面色调,要注意梨灰面的起伏结构。
素描梨子明暗素描完成图
学生学习画梨老师巡回指导
8K素描纸画3个不同形态的梨子课后作
业布置。
美术教案 几何体画法

美术教案-几何体画法石膏几何体画法教案主讲人:教学内容: ?球体明暗调子素描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球体明暗素描的五大调子变化特点;找准明暗交接线,能较好地表现球体的明暗关系;认识学习球体明暗的重要意义,了解球体饱满、团实、圆滑的审美特点,体会不同明暗调子球体素描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球体画法以及明暗五大调理解与表现;教学难点?:明暗交界线的确定与表现;教学方法:讲授、观察、写生等;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审美性原则等;教学时间:一教学时教学准备:1、写生物(石膏球体、聚光灯);2、示范工具材料;3、明暗素描范画及学生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学习了几何体中方体、柱体、锥体明暗素描。
有着“现代艺术之父”之称的着名画家塞尚强调:生活中所有物体,都可以概括为几何形体。
1﹑了解画石膏几何体的意义常见的几何体教材有:锥体﹑球体﹑六棱柱体﹑圆柱体和方体等。
1﹑为什么石膏几何体是初学绘画的必修课?因为几何体在结构上单纯,也是一切复杂形体最基本的组成和表现形式,只有先进行石膏几何体的绘画训练,能让大家比较容易的掌握最基本的素描造型方法,和初步的掌握素描五大调子﹑形体结构以及透视的变化。
2﹑几何体一般采用石膏做材料,在质地上比较单纯,也暂时不用考虑固有色对形体明暗的干扰,有利于初学者集中精力学习光对形体的影响,掌握色调的基本规则。
2﹑几何体的透视原理透视的种类: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
(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在线某一点消失。
(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在线某二点消失。
3﹑透视在绘画的特性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来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
2﹑近实远虚:由于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
十二面球的画法

十二面球的作画要领
作画要领: 注意观察十二面球的基本结构关系。其每一个面为正五边形,作画时要运 用辅助线的技巧找出平行关系,相等关系。还要运用测量的方法测量线的角度 关系。线与线、面与面之间要不断进行比较。
作画步骤
1构图起稿 确定物体在画面的位置及大小 先画出最大的五边形 逐步画出其他的五边形
作画步骤
2画大关系确定物体黑白灰先 3深入刻画细节及质感 4调整完成画面
课堂练习
要求: 准备8开画质一张、2B 4B 6B 素描铅笔、橡皮、画板 3课时完成 课后收作业
基础素描几何体十二面体素描(二)教学教案

教学准备:
画板,画架,素描纸,铅笔,橡皮擦,透明胶,美工刀,十二面体石膏,静物台,射灯
教学ppt
教
学
过
程
1.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十二面体结构素描回顾十二体的形状特征
展示石膏十二面体,让学生观察其明暗变化的关系
对照实物指出十二面体的明暗三大面和五调子
二.新授
1.展示优秀的石膏十二面体的明暗素描作品
3.学生练习
4.老师改画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评
学生作品
画面要求:
写生一张8开的石膏十二面体明暗素描,造型准确,表现其立体感和空间感
总结
加深对十二面体形态特征的理解,进一步熟悉明暗素描的画法,体现十二面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结合上节课的十二面体结构素描讲解并示范明暗素描的作画步骤
强调构图,形体,比例,结构,作画姿势,排线
铺出大的黑白灰关系,注意背光三个面的明暗,虚实变化;
注意区分受光三个面的灰白变化,完善明暗交界线;
由浅到深,循步深入,不能一下子画得过黑,最后画灰面和亮面;
加强背景和投影的刻画,增强黑白灰的明暗对比,体现立体感和空间感;
广电·新艺堂教案
课题
素描基础下第四课(十二面体明暗素描)
教学
重难点:
一明暗三大面、五调子
二十二面体明暗素描的明暗三大面、五调子的变化
三形体,结构,透视,比例
四明暗调子的铺设
教学目标:
一加深了解明暗与造型,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二熟悉明暗素描的观察方法、作画步骤、和明暗调子的铺设技巧。为上好其他绘画专业课奠定造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章节)课题结构素描
本节课题十二面体结构画法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物体的基本造型个性、理解物体的结构和基本透视
过程与方法:通过示范与讲解,在听讲中理解其结构与画法,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提升绘画技能,在实践中树立信心。
提炼的课题
十二面体由于块面较多,结构复杂,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特别是在造型与观察中存在形体不准,观察方法单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物体的形状个性、结构、透视。
教学难点:物体的分面、透视。
教学过程
导入
示范与讲解
一、十二面体的特点
石膏十二面体是隶属于石膏几何形体训练的其中一个内容,它的特点为:块面齐整、造型简练、明暗表现清楚的几大特点,所以在素描练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下面就它的结构特点和素描画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二、结构特点
这节课所介绍的多面体的基本形为五边形,而多面体则由十二个五边形所组成,每个五边形的各条边均与其他的五边形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多面体,结构清楚、明暗效果直接明了,让画者很容易的区分黑白灰的层次感觉,便于绘画练习。
(如图)
三、结构画法(示范与讲解)
十二面体的素描画法具体分为一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考虑画面的构图,也就是说把十二面体在纸上画多大,画在什么位置上。
第二步,用直线画出大的形状。
这个步骤画的时候用线不要太重,以便于后
边几个步骤中能够进行修理。
(如图)
第三步画出具体形状。
在进行这个步骤的绘画练习时,要把你所能看到的五边形全部绘画出来,但同时要注意,由于角度的不同,所看到的五边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各
边的长短在视觉上有了很大的差异。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