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09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

及到周地,看到周人相互谦让,非常惭愧。

姬昌断虞、芮之讼,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

诸侯纷纷拥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姬昌成功缘于他的礼信公正B. 西周礼乐制在当时影响深远C. 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D. 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主因【答案】A【解析】【详解】“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

周人相互谦让,诸侯纷纷拥戴姬昌”说明姬昌的礼信公正影响大,故A项正确;周武王建立西周,周公作周礼,此时西周及礼乐制还没有建立,故B项错误;“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C项错误;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次因,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下表为东汉邓禹家族和据《景君碑》记载部分官吏概况表,据此可知A. 社会危机日益严重B. 朋党集团势力膨胀C. 门第成为选官标准D. 专制皇权受到威胁【答案】B【解析】【详解】东汉的社会危机包括土地问题、宦官专权等政治经济问题,题中未体现此问题,故A项错误;东汉功臣邓禹家族封侯和将军者不可胜数,以及《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可知东汉时已形成家族集团、官吏集团等利益集团,故B项正确。

《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不能体现“门第成为选官标准”,故C项错误;专制皇权主要指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此表未体现,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分类汇编——卷9解析版新人教版.docx

2019届高考历史分类汇编——卷9解析版新人教版.docx

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91、商周时期 , 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 有一定数量的“食田” , 能文能武, 生活无忧 , 春秋战国之际, 士发生分化 , 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 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 或发展为新兴地主。

士阶层的分化 ()A. 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 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 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2、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A. 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 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3、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

要从分裂走向统一,实现和谐融洽的“尚同”社会,首先要建立一种普遍承认和人人服从的政治权威,以统一人们的是与非,义与不义。

据此分析,墨子认为尚同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是( )A.认同统一的思想和意识形态B.崇尚法治,反对人治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实现各家各派的思想融合4、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 错误的是 :(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5、 1600 年,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捍卫和发展了太阳中心说的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1602 年, 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 他们的思想都被称为“异端”。

与这些所谓“异端”相对立的思想分别是()A.天主教思想和儒家正统思想B.加尔文教思想和宋明理学C.哥白尼学说和儒家正统思想D.启蒙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6、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

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

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14页word

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14页word

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2分)注意事项: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第小题1.5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的氏族社会始于A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2、今桂林与长沙之间,历史上的水路交通最早开通于A战国 B 秦朝 C西汉 D隋朝3、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人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 B曹巍 C唐朝 D北宋4、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图中的A (1)B (2)C (3)D (4)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6、甲午战争后,列强竟相对清政府代款,是为了(1)取高额回扣利息(2) 长期把持中国海关(3)进一步控制中国命脉(4) 扩大在华政治势力A、(1) (2) B (1) (2) (3) C (1) (2) (4) D (1) (2) (3) (4)7、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治体制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的出路8、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

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 B可使美国在华获得的权益居列强之首C表明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 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9、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10、列关于二次革、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11、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1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A日本侵略军战线太长 B抗日根据地有力牵制敌军C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 D英美主张接受“近卫声明”13、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主要是针对A近卫关于“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 B汪精际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成立伪政权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后的政策转变 D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破抗战1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1) 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2)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3)农民基本利益(4)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 (1) (2)B (1) (2) (3)C (1) (3) (4)D (1) (2) (3) (4)15、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急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中,不包括A没收官僚资本 B完成土地改革C合理调整工商业 D节减国家机构经费16、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主要的是A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B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反右倾”的后果 D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17、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18、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9、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2019届高三高考联考模拟试卷分项版专题9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高三高考联考模拟试卷分项版专题9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高三高考联考模拟试卷分项版专题9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

这表明(_________ )A.商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促成西欧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2.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T 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C.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D.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3. 有经济史学家估算, 16 ~ 18 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 GDP 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①资本市场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________ ④海外殖民掠夺A.①② ________ B.②③C.③④ ___________ D.①④4. 1602年,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上市交易的股份公司,它成功地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集中的资本,然后派遣更多更大的商业船队前往南洋,通过买卖交易换回当时欧洲没有的货物。

东印度公司的成立的直接原因是A.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欧洲贵金属货币短缺C. 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5. 读下面某时期世界贸易图,从中可以看出()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中国等亚洲国家牢牢掌控着世界贸易主动权C.世界贸易集中地正逐渐向大西洋沿岸转移D.贸易交往的主要内容为原材料二、综合题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 历史(九)解析版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 历史(九)解析版

绝密 ★ 启用前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历 史(九)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

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

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万年永保臣天子”。

这表明西周时期( ) A .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B .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 C .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 D .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解析】据材料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

可知,官员是周天子的受命官员,但也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体现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C 正确;材料中说的是册命仪式,没有体现血缘关系,A 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等级秩序,B 错误;材料说的是官员的册命仪式,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最高执政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D 与材料无关。

【答案】C25.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

这表明古代雅典( ) A .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 B .宣扬公民平等参政 C .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D .直接民主弊端明显【解析】据材料“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等信息可知,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A 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必须履行责任,没有体现平等,B 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没有体现限制个人自由,C 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必须履行公民的责任,没有体现直接民主,D 错误。

2019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15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15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15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 .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 .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2. “它站起来反对 18 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 )A .《巴黎圣母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间喜剧》C .《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老人与海》3. 在 1543 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 1859 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 )A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 .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 .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 .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4. 1977 年 10 月 21 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 ( )A .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 .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 .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二、综合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 (1587—约 1666) 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 岁以后,面对明末农民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 致富” 之术。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测评正文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测评正文Word版含答案

单元小卷(九)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大中小型建设项目投资表。

它表明“一五”计划时期()年份投资额(亿元)投资比重(以总额为100%)大中型小型大中型小型1953年34.6855.7638.361.71954年43.8755.2044.355.71955年60.0240.3459.840.21956年85.1270.1654.845.21957年79.1064.2255.244.8“一五”时期302.79285.6851.548.5A.已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小型工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C.大中小型工业的投资比重相当D.投资比重向大中型工业倾斜2.“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A.最早传唱于20世纪60年代B.反映了农民的土地需求得到满足C.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调整D.表明集体化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3.1958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目的是“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

中国现代户籍制度由此确立。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从长远看,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保障了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实现D.形成了稳定合理的经济结构4.1959年9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市场形势的回顾和展望》的社论,提到“关系民生最大的粮食零售量,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9%,比去年下半年增长了30.9%”。

这说明()A.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B.“大跃进”造成中国城市人口猛增C.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成绩斐然D.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粮食短缺5.1962—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此期间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

2019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12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12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12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2. 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3.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_________ 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 _________ D.实行严刑峻法4.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5. 《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剧烈变动 ______________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___________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6. 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09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有人描述 19 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 ( )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 ( 关税 ) 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二、综合题3. 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1501 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 ~ 1563 年,英国人约翰· 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 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 ~ 1776 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 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

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 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2) 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 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4) 对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三、选择题4. 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A .奴隶贸易的兴起 ____________________B .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C .内燃机的应用D .垄断组织的形成5. 历史总是多样的,但不同之中也偶有一致之处。

17 ~ 18 世纪,当欧洲各国纷纷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时,中国明清政府仍继续坚守“重农抑商”的政策,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 ( )A .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 .结果都增强了各国的经济实力C .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D .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四、综合题6.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 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

到 17 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材料二 ( 清末 ) 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

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1) 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 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

五、选择题7. 图 1,2,3 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

其突出反映了 ( )A .英荷争当世界霸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C .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______________D .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8.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

他强调的是 ( )A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B .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C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D .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9.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______________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______________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10. 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过程的一条航路的示意图,对这一航路表述正确的( )A.该航路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B.葡萄牙殖民活动据点延伸至非洲C.英国凭借此航路成为日不落帝国D.哥伦布首开此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11. 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1497年达·伽马航向印度洋、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 )A.地中海时代被大西洋时代所取代B.欧亚陆地强国霸权的结束C.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D.欧洲资产阶级开始主宰世界12. 1570~1780年期间,西方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

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A.英国、西班牙____________________ B.荷兰、葡萄牙C.英国、荷兰 ____________________ D.荷兰、英国13.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

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个历史时期的是( )A.黑奴贸易十分盛行B.荷兰成为贸易强国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14. 根据百濑弘教授在《清代西班牙元的流通》中所作统计,从1700到1835年,由西方流入中国的白银迅速攀升,总额为12亿两左右。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西班牙是欧洲最发达的地区B.白银主要来自美洲C.中国率先成为“世界工厂”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5. 1786年,《中国人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等的研究报告》第11卷问世,里面几乎仅收录关于可能会使商人感兴趣的资源——硼砂、褐煤、水银、氨草胶、马、竹以及产毛动物的报告。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B.鸦片战争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工业革命16.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

……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 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② 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③ 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④ 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A.①③ _________________ B.①②④C.②③④ ________ D.①②③④17. 下图反映的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的比例。

该图说明当时英国( )A.大力加强资本输出___________ B.禁止粮食和原料出口C.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________ D.推行贸易保护主义18. 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该项技术革命是( )A.蒸汽机的改良 ____________________ B.电力技术革命C.内燃机的发明 ______________ D.通信技术发明19.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A.核能的运用促进了经济垄断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20. 影响下面表格中经济指数变化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p21. 年份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3年世界工业发展指数 20 27 41 59 100 世界贸易指数 24 36 48 68 100 A.股份公司的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 证券交易所的设立C . 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______________D . 垄断组织的发展六、综合题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根据1860年《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

……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

法国1862年与比利时和德意志建立了关税同盟,1863年与意大利……1867年与葡萄牙分别签订了类似的贸易协定。

……英国与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和德意志缔结关税同盟条约。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材料三下图反映了16~20世纪地球变化。

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有人说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p23. 16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马车的最大平均速度每小时10英里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蒸汽火车,平均每小时65英里。

蒸汽轮船平均每小时36英里 20世纪50年代螺旋桨飞机,每小时300~400英里 20世纪60年代喷气式客机,每小时500~700英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角贸易”示意图》与《14世纪欧亚贸易商路图》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体现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际贸易中确立该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国际贸易的角度阐述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的原因。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

到了17~18世纪,形成了以乡村工商业为依托的中小城镇,这时期中小城镇大约已达到了700多个,这一类属于商业小城镇。

以利物浦发展为例,它由一个小山村发展成为一个仅次于伦敦和布里斯托尔的大商业港口城市,1709年经常出入利物浦的船只已达1 092艘,货物27 210吨,1750年进出口吨位达到65 000吨。

材料二自18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生产力和生产的组织形式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