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4 大国关系(中美关系)-2019年高考历史国内外热点史实详解与对点训练(解析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04 大国关系(中美关系)

【热点新闻】

新华社华盛顿2019年2月9日电(记者刘晨汪平)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日前表示,中美间存在分歧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双方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正确判断对方的战略意图。两国关系中合作和互利共赢的主流不应改变。

崔天凯8日在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参加了由西密歇根世界事务委员会举办的中美建交40周年对话会。他在会上表示,中美建交与中国改革开放几乎同步,这绝非偶然。这两大历史进程交织向前,给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巨大利益。尽管中美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过去40年,两国关系的主流始终是合作和互利共赢。40年来中美两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两国关系的主流不应改变。

崔天凯表示,当前世界各国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比如恐怖主义、贫困、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跨国犯罪等。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中美携起手来,加强合作,应对挑战,实现共赢。

【热点解读】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1979年元旦,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真正开启了双边关系发展的新局面。201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将迎来建交40周年。回溯中美关系,一共经历了四个时期。

1949-1979年期间,也即二战结束后至中美建交之前的三十年,美国国内始终存在关于“如何对待红色中国”的辩论。国际大环境和双方共同利益,最终促成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1979-1989年是建交初期。双方开始经贸和人文交往的谈判。以人文交流为例,1979年后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大大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了解。与此同时,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也逐渐演变成了中美冲突的两大症结。1989-2009年期间是中美建交基础消失又重建的过程。1991年苏联解体,中美建交最重要的基础和共同利益消失,双方关系岌岌可危。而第三次台海危机、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美在人权和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长期拉锯战等历史事件更是对中美关系构成很大的冲击。在此阶段,双方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2009-2018年则可以说是中美全面竞争的时期。从奥巴马政府时期开始,中国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国,开始对美国的地位发起挑战。随着各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美关系呈现出竞争大于合作的特征。

中美建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关系突破的标志性大事。40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卓有成效,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与日俱增,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更加突出。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且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所以,关于中美关系的知识将会是2019年高考的命题热点,学生在

复习备考时应特别注意。

【史实链接】

中美关系的演变

1.20世纪70年代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因素

(1)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在与美国的竞争中美国处于略势,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也难以继续下去;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涨”阶段,经济发展缓慢,欧洲走向联合并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在资本主义世界美国对欧洲和日本的控制日益力不从心。

(3)中苏两国关系不断恶化,苏联对中国的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中国需要改善外交环境减轻外部压力。(4)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1)试探之旅——“乒乓外交”: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2)旋风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发表,中美正式建交。

热点知识链接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1)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2)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3)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

(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特点

(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平等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4)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5.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建国初期中国的外交

1.三大外交政策

2.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中国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登上国际外交舞台。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是新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加的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在两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外交政策把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改造成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