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主观题汇总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专题一古今中外民主政治建设题型综述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
这一主题主要涉及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法、近代西方的代议制民主政治、近代中国人民的民主政治道路的探索、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知识点。
复习建议:重视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视角,把握中外各国政治建设的主要活动,结合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民主思想的发展综合分析这些活动对本国及世界政治民主化的影响;同时,要注意比较各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区别,认识其发展规律和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典例(2018·全国I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
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
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
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
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历史高考热点真题答案及解析

历史高考热点真题答案及解析对于历史爱好者和高中生而言,历史高考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
历史高考涵盖的知识广泛而深奥,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理论。
在备考过程中,高考热点真题的解析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方法。
本文从历年历史高考真题中选择了几个热点问题,对其答案进行解析,希望能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些参考。
1. 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中国近代史是历史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其中的热点问题尤为重要。
以2019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为例,有一道题目是关于维新运动的问题。
题目要求分析维新运动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这个问题是对学生对维新运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察。
正确的答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维新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新起点。
维新运动的发生打破了封建主义的束缚,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变革的机遇。
维新运动中兴爱国团体的崛起,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其次,维新运动的推进为中国后来的革命奠定了基础。
维新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吸引了大量的青年学子投身其中。
许多维新派的活动家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先驱者,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最后,维新运动使中国的意识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维新派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文化革命,进一步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新篇章。
2. 世界历史热点问题除了中国近代史,世界历史的热点问题也是需要学生重点关注的内容。
例如,2018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中有一道题目是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问题。
题目要求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正确的答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美国独立战争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建立起民主政体的国家。
这种民主制度不仅在美国国内得到了巩固,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催生了一系列的民主运动和革命,从而推动了北美洲、南美洲和欧洲等地的民主发展。
其次,美国独立战争改变了国际政治的格局。
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失败使得其丧失了对美洲殖民地的控制权,使得欧洲列强之间的平衡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2019年全国卷历史高考真题考点分布汇总

25
单选题
政治统治与思想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6
单选题
程颢理学思想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7
单选题
明清商业的发展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8
单选题
西方与戊戌变法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9
单选题
五四运动与爱国主义的提升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0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教育的转型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019年全国卷历史高考真题考点分布汇总
卷别
题号
题型
考点
核心素养
全国Ⅰ卷
24题
单选题
商周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5题
单选题
西汉加强中央集权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6题
单选题
唐代的社会观念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7题
单选题
明代地区经济差异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8题
单选题
近代传统观念及社会结构的变化
42
论述题
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的互相影响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45
材料题
明治维新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6
材料题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47
材料题
司马相如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5题
单选题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历史解释
41题
材料题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2题
论述题
史学研究的观念
史料实证
45
材料题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主观题专项练习13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主观题专项练习1338.(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美国是自由世界的核心,民主的保护神,人民的朋友,专制者的敌人。
所有封建专制统治者都把美国当眼中钉。
美国是人类社会的成功模式的榜样!”——毛泽东,□□□□年7月4日《新华日报》请回答:(1)毛泽东在《新华日报》上高度评价美国,可能出现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3分)为什么这一时期毛泽东会高度评价美国,请说明理由。
(6分)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中美建交前夕(2)建国初期,毛泽东有可能在报纸上这样评价美国吗?(2分)试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9分)(3)被毛泽东高度评价的美国政治制度有何基本特征?(6分)39.(26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农业和农民问题突出,阅读材料材料一:要理解农民的反抗,必须从这样的论断出发,即现代化、资本主义入侵传统的农民社会……对于农民社会来说意味着名副其实的灾难。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发展资本主义的阻力来自三个方面:农民本身,农民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领导人,以及组织健全的整个传统社会。
在前工业时期,农业既是社会的心脏,又是社会的躯体。
所有这三者注定要成为资本主义的牺牲品。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三: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繁荣与发展,与农民工群体的扩大密切相关。
——2012年8月31日《农民日报》请回答:(1)请以近代中国为例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分析欧洲“农民本身,农民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领导人,以及组织健全的整个传统社会”是如何成为资本主义的牺牲品的。
(8分)(3)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迥异,请结合苏俄(联)20世纪前半期有关史实,简述其探索发展农业的历程。
(6分)(4)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农民工群体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6分)38.(26分)参考答案:(1)B.(3分)理由:抗日战争时期,中美结盟,美国大力援助中国人民抗日;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追求民主自由;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工人权利等(任答2点6分)(2)不可能(2分);建国初期,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杀新中国;新中国外交政策对苏联一边倒;抗美援朝;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等(任答3点9分)(3)美国是共和制国家,其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
高中历史 主观题讲解——背景原因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
制观念。(10分)
指导语:东西方法律传统虽然不同,但都要在治国安邦、处理 社会冲突等方面发挥作用,注意从这些角度概括二者的法制观 念。
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司法;当法律与人伦冲 突时,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法制关乎社会稳定、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 守法;守法是正义行为;
全国 中国矿业政策 Ⅱ卷 制度自信
“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说 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 简析其意义。”
全国 早期殖民和台湾统 “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简析台湾的收复
Ⅲ卷 一民族认同
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历史主观题25分题型突破
近3年全国卷第41题回顾
年份 卷别
试题内容(素材)
2019 全国 现代中、美、苏、日钢铁业发
年
Ⅰ卷 展情况
道路自信
全国 中国海关税率的变化制度自信
Ⅱ卷
全国 罗马帝国与汉朝的国家治理模 Ⅲ卷 式
民族认同
2018 全国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
年
Ⅰ卷 制度自信
全国 大豆的起源和传播 Ⅱ卷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国 上海和曼彻斯特的城市化对比 Ⅲ卷 制度自信
(二)设问内容看分三类题型:背景原因类 特点变化类 影响作用类
二、材料题解题基本技巧
通过阅读来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 条件。对材料一般要进行两次阅读:第一遍粗读,大体 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人物、背景及历史事件。第 二遍细读,要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把材料中与答题点有 关的信息进行重点标记,去除与答案无关的信息,并对 有效信息进行处理,去粗取精。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 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省略号)划分层次, 转折性的词语,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之间的联系, 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
2019年高考主观题精选(文化生活部分)-精品文档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 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 创新。
2019年高考题: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 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 ,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 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 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 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 。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 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 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 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从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 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 、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 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10分) (3)结舌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 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
2019年高考题第34题: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喜欢在风景秀丽的名山大 川题字、题诗,这些字画诗词成为各地历史文化 遗产被历代传诵,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往。 有人认为埃及狮身人面像上的“河南驻马店 某某到此一游”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 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 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 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人墨 客的题字、题诗与游人“到此一游”式涂鸦的区 别。
2019年高考历史重点试题(5)

2019年高考历史重点试题(5)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1、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
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
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c 〔〕表一Array Array表二A、“天人感应”的思想B、中国古代早期C、中央集权的加强D、“君权神授”的2、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政治的动物。
”这里的“政治”比较确切的理解是“住在城邦里。
”由此可见,古希腊“城邦”与“政治”紧密相关。
以下有关希腊民主政治与城邦制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CA、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B、城邦为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提供了直接性C、这里的“人”主要是指希腊城邦中的成年男子D、公民把城邦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3、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的是BA.社会上层青年为国家民族贡献抗日力量B.美国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日C.国民革命军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D.国民政府作了抗日国防准备4.《什么是民主》一书中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
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
至于审判方面,那么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2019年高考历史备考重点热点问题

2019年高考历史备考重点热点问题(仅供参考)一.重点热点问题中国古代史1.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政治经济等措施。
2.中国古代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变化等内容及相互关系。
3.关注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4.继续关注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史1.国共关系的发展过程、意义、教训、启示等问题2.19世纪下半期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问题(通过材料,在经济、教育、军事、政治等方面设置问题)。
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相关问题。
中国现代史1.建国初期的制度创新(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改造、外交政策等方面)2.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崛起以及现代外交调整的关系等。
世界古代史关注罗马法的现实意义和古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
世界近代史1.英、美、德等国依据本国国情进行的制度创新(注意概念的准确把握)。
2.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近代西方思想启蒙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
世界现代史1.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相互借鉴与影响(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探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相互借鉴等)。
2.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或秩序)的形成、演变。
以及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秩序问题(如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的大国博弈)。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背景、演变过程、影响等(选取新情景、新材料进行说明)。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关注梭伦改革、商鞅变法、阿里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二.学生临考指导1.第三轮复习应抓大放小,查漏补缺,回归课本。
2.考前的训练重点在选择题,大题多浏览。
3.教会学生答题的基本规律和公式。
如原因和影响的分析一般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着手。
4.教会学生主观题的得分技巧:答题时注意规范化(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答题时点要多而全、语句要简短、突出关键词;尽量使用专业词句,戒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