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各单元讲义(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各单元讲义(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各单元讲义(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各单元讲义(全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第一单元内容提要

1.认识化学研究的对象,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初步了解学习化学的方法。

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以及对空气和呼出气体成份的探究,了解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和操作要求,练习并初步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二、重点难点内容讲解

(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利用物质的好象变化,使其向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并合成新物质。

应用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研究新物质,新能燃,生命现象,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等前沿科学。

2.化学研究的对象

(1)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

(2)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如半导体,超导体,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纳米材料等。

(3)研究文章内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

3.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保持并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要学好化学,理解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和理解的新东西较多,如:分子和原子`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勤于动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化学学习中,学习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

方式。

重视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学好化学,除要注意化学的学科特点外,更要注意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联系,学好数学`物理`生物等是学好化学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在化学这门科学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除做好化学实验外,还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和测试思想,同时通过了解世界上关于环境、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深入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关注现代化学科学的新进展,立志为化学科学做出自己的贡献。时刻注意浏览有关化学发展的前沿信息,深入了解现代化学的研究进展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对社会有益的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规范使用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独特的语言符号,要学好化学,就要规范使用化学用语,要逐步积累,对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化学方程式的熟悉和应用。

4.绿色化学(特点)

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的排放;

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活动与探究:点燃蜡烛,仔细观察蜡烛在点燃前后有什么变化。提供资料: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气变浑浊。所以,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蜡烛的组成:石蜡、棉线烛芯。

填表

问题和讨论

1.对探究活动如何观察和描述?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光、热、颜色、状态、气味、沉淀、气体等现象的发生,都可以帮助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活动与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提供资料: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探究过程:填表

结论:

①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高于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②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远远的小于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③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明显高于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

名称

仪器示意图

主要用途

使用时注意事项

试管

1.少量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容器

2.盛放溶液

盛放溶液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

时不超过1/3

加热液体时应使试管受热均匀,试管

倾斜与桌面成45°,试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地方

烧杯

1.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2.反应容器

用于溶解时,所加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3,并用玻璃棒不断轻轻搅拌

2.加热前外壁要干燥,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1.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加热

量液时应竖直放置,使视线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取凹液面最低点刻度

(带铁夹铁圈)

铁架台

1.固定各种反应器和其它仪器

2.铁圈可代替漏斗架使用

装置要稳,要使铁圈、铁夹与铁架台

底盘位于同一侧方向

夹持玻璃仪器不能太紧,应在铁夹内

侧衬石棉绳

酒精灯

实验室常用热源

酒精量不超过容积2/3,不少于容积1/4

2.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使用外焰

3.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

精灯;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使用完毕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蒸发皿

用于液体的蒸发、浓缩和物质的结晶

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可直接加

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3.高温下不宜骤冷

漏斗

1.过滤液体

2.倾注液体

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接收容器的器壁集气瓶

1.收集气体,贮存少量气体

2.进行气体与其它物质间的反应

3.用于组装少量气体发生装置

1.不能用来加热

2.固体和气体反应剧烈时(如铁和氧气的反应),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

3.收集气体时,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燃烧匙

用于固体物质在气体中燃烧

一般为铁或铜制品,遇有能够与铁、铜

反应的物质时,应在燃烧匙底部放一层细沙或垫石棉绒

胶头

滴管

滴加液体药品

使用前先捏紧胶头,再放入液体中吸收

滴加药品时,滴管不要插入或接触容

器口及内壁

锥形瓶

用作反应容器易使反应物摇匀;常用于中和滴定、接收蒸馏液体等

1.盛液体不要太多

2.加热时应垫石棉网

平底

烧瓶

1.保存溶液

2.用于组装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1.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2.一般应固定在铁架台上使用

圆底

1.用于蒸馏煮沸或在加热情况下的反应

2.组装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1.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2.使用时要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夹

用来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

的中上部

加热时,用手握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

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3.防止锈蚀和烧损

药匙

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药匙的两端分别为大小两个匙)取粉末状固体量较多时用大匙,较小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中考总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3)变化与性质有什么区别? 二、探究空气中CO 2含量及与CO 2 相关的问题:(1)怎样检验CO 2 ?(2) 怎样证明 吸入的空气中CO 2 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三、药品的取用:(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液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四、物质的加热:(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五、药品和仪器的处理:(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部分中考链接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冰雪融化 B. 榨取果汁 C. 瓷碗破碎 D. 木柴燃 烧 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苏教版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苏教版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1、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不能:置换) 炼钢设备:转炉、电炉、平炉。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2、白口铁的用途:用于炼钢、灰口铁的用途制造化工机械和铸件。 低碳钢和中碳钢用来制造机械零件,钢管。高碳钢用来制刀具、量具和模具。 3、锰钢中合金元素为锰,韧性好,硬度大;不锈钢中合金元素为铬、镍,抗腐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4、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 5、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6、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 7、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

(如KNO3、CuSO4) 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 8、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HCl,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组成与结构)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B、Cl-C、2Cl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10、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人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精编版)

(本资料)由班内网出品 知识典: 同步课堂: 同步背单词: 化学 第Ⅰ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化学变化是原子运动的结果;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是物理变化,也 可能是化学变化。 2.同位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如12C、14C等。 3.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不同。如Fe2+、Fe3+。 4.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例如金刚石、石墨。 5.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表中有18个纵 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十五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16个族。 6.注意跨辈儿错误:“MnO2中有两个氧原子”是错误的!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范畴及关系: 2.确切地说,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可燃物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 象)(发光不等于有火焰 ........,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黑火药燃烧发生爆炸就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3.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不变。如分解KClO3的反应,氯酸根经化学反应后就不复存在了。 4.碘(I)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三、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书写化学式的时候,+价在前,-价在后。有机物(C)元素写在前。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O、Si、Al、Fe。 4.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是:O、C、H、N、Ca、P、K、S、Na、Cl、Mg。

初三化学学习资料

初三化学学习资料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酸、碱、盐 1、固体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2、氯酸钾溶液中不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只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 3、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4、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5、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酸性)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 6、X-和Cl-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H X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i.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H X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ii. 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酸除了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化学方程式汇总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总汇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 2 NaOH + CuSO 4 ==== Na 2SO 4 + Cu(OH)2↓ (2) CaCO 3 + 2HCl ===CaCl 2 + CO 2↑ + H 2O (3) CO 2 + Ca(OH)2 ===CaCO 3↓+ H 2 (4)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⑴ S + O 2 SO 2 ⑵ 4 P + 5 O 2 2 P 2O 5 ⑶ C + O 2 CO 2 ⑷ 3 Fe + 2 O 2 Fe 3O 4 ⑸ 2 H 2O 2 O 2↑ + 2 H 2O ⑹ 2 KClO 3 2KCl + 3O 2↑ ⑺ 2 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⑻ 2 H 2O 2 H 2 ↑+ O 2 ↑ ⑼ 2 H 2 + O 2 2H 2O ⑽ C 2H 5OH + 3 O 2 2 CO 2 + 3 H 2O ⑾ 2 HgO 2 Hg + O 2↑ ⑿ CO 2 + Ca(OH)2 CaCO 3↓+ H 2O MnO 2 △ MnO 2 △ △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⑴ 2 H 2O 2 H 2 ↑+ O 2 ↑ ⑵ 2 HgO 2 Hg + O 2↑ ⑶ 2 H 2 + O 2 2 H 2O ⑷ H 2 + Cl 2 2 HCl ⑸2 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⑴2 H 2O 2 H 2 ↑+ O 2 ↑ ⑵S + O 2 SO 2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⑴ 2 Mg + O 2 2 MgO ⑵ Fe + CuSO 4 FeSO 4 + Cu ⑶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 ⑷ 2 NaOH + CuSO 4 Na 2SO 4 + Cu(OH)2↓ ⑸ CaCO 3 CaO + CO 2↑ ⑹ H 2 + CuO Cu + H 2O ⑺ Fe 2O 3 + 3 H 2 2 Fe + 3 H 2 O ⑻ Fe 2O 3 + 3CO 2Fe + 3CO 2 ⑼C 2H 4 + 3 O 2 2 H 2O + 2 CO 2 △ △ 高温 高温 高温 △

初中化学总复习必背资料

. 精选文档 初中化学总复习必背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离子,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 反应MnO 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 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例: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36克。其意义是:20℃时在100克水中溶解36克NaCl , 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 MnO 2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目标: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 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 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 定质量固体?砝码与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与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就是什么?如何放置? (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复习目标: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就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 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就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就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 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与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 化? 六、化合反应氧化物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 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 放些细纱?

初中化学复习资料

中学化学实验中学生常见的错误 1.加热固体物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完毕,先移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中取出,使水倒流,试管破裂。 2.把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没有将试管夹夹在离管口1/3的位置,而是夹在试管的中部。 3.倾倒液体时,掌心没有对着瓶上标签,试剂瓶盖没有倒放在桌子上。 4.用量具(量筒和滴定管等)量取液体时,视线往往在上方,量出液体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大。没有掌握“量具上的刻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读法。 5.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没有将导管先插入水里,或插入水中太深,气体无法逸出。 6.使用滴管时,将滴管口伸入试管并触及试管内壁。 7.在做实验时,试剂瓶塞张冠李戴,如将盛氯化钡溶液的滴瓶管放到盛稀硫酸的滴瓶上,或者相反,造成试剂污染。 8.药品用量太多,如硝酸与铜反应,铜量太多,生成大量的毒气,既影响健康又浪费药品。 9.用玻璃棒蘸取一种溶液后,没有用蒸馏水洗干净就去蘸取另一种溶液;或用药匙取粉末药品时,没有用纸将药匙擦干净,就去取另一种药品,造成严重污染。 10.试验氨的溶解性时,用湿的试管收集;检验试管或集气瓶是否充满氨气时,红色石蕊试纸没有用水润湿。

11.做中和滴定实验时,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了后又用待测试液洗,使待测溶液的实际用量大于用移液管所取的量,使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量增多,造成误差。 1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没有用棉花堵住试管口,使高锰酸钾进入导管污染水槽。 1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将集气瓶倒置在水中,集气瓶没有灌满水或者根本没有灌水。 14.实验结束时,没有将所用玻璃器皿洗干净,桌面也没有整理好,影响下一节课的实验。 15.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用手拿着酒精灯或者酒精灯的位置不当,不是太高就是太低。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

人教版初中所有化学方程式总结

初中化学反应常见基本的化学方程式: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点燃Fe 3O 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 2====加热2CuO 4.铝与氧气反应:4Al+3O 2====2Al 2O 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O 2====点燃2H 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 4P+5O 2====点燃 2P 2O 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 2====点燃 SO 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 2====点燃CO 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 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 2====点燃2CO 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2O 2====点燃 CO 2+2H 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 2H 5OH+3O 2====点燃 2CO 2+3H 2O (3)氧气的来源: 13.加热氯酸钾:2KClO 3====加热 2KCl+3O 2↑(实验 室制氧气原理1) 14.加热高锰酸钾: 2KMnO 4====加热 K 2MnO 4+MnO 2+O 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2H 2O 2=====MnO22H 2O+O 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 2O====通电2H 2↑+O 2↑ 17.生石灰与水:CaO+H 2O==Ca(OH)2 18.二氧化碳与水:H 2O+CO 2==H 2CO 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 4===F e SO 4+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 2+CuO====加热Cu+H 2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2.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 2====点燃CO 2 23.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 2↑ 24.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 2O 3====高温4Fe+3CO 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5.煤炉的底层:C+O 2====点燃 CO 2 26.煤炉的中层:CO 2+C====高温2CO 27.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 2CO+O 2====点燃 2CO 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8.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29.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H 2O+CO 2↑ 30.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CaCO 3====高温 CaO+CO 2↑ 31.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CO 2===CaCO 3↓+H 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 Cu+CO 2 其它反应: 3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2O 2====点燃CO 2+2H 2O 35.酒精燃烧:C 2H 5OH+3O 2====点燃 2CO 2+3H 2O 36.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O 2====点燃2H 2O MnO 2

深圳中学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A4版)

初中部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上由一种分子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 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微观上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8、原子9、分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化学变化是原子运动的结果;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是物理变化,也 可能是化学变化。 2.同位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如12C、14C等。 3.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不同。如Fe2+、Fe3+。 4.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例如金刚石、石墨。 5.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 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十五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16个族。 6.注意错误:“MnO2中有两个氧原子”是错误的!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范畴及关系: 2.确切地说,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可燃物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 象)(发光不等于有火焰 ........,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黑火药燃烧发生爆炸就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3.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不变。如分解KClO3的反应,氯酸根经化学反应后就不复存在了。 4.碘(I)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三、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书写化学式的时候,+价在前,-价在后。有机物(C)元素写在前。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O、Si、Al、Fe。 4.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是:O、C、H、N、Ca、P、K、S、Na、Cl、Mg。 5.乙酸=醋酸:CH3COOH。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尿素:CO(NH2)2 四、溶液 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大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 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人教版)

MnO 2 △ MnO 2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 2CuO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 点燃 2Al 2O 3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O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 2 点燃 2P 2O 5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 2 点燃 SO 2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 CO 2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一氧化碳燃烧2CO + O 2 点燃 2CO 2 甲烷燃烧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酒精燃烧C 2H 5OH+3O 2 点燃 2CO 2+3H 2O (3)氧气的来源: 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HgO Hg+ O 2↑ 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K2MnO4 MnO2+O2↑ 过氧化氢制氧气2H 2O 2 2H 2O+ O 2↑ 氯酸钾制氧气2KClO 3 2KCl+3O 2↑ 电解水 2H 2O 通电 2H 2↑+O 2 ↑ 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O == Ca(OH)2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 2O + CO 2==H 2CO 3 三、质量守恒定律: 镁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 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 4==FeSO 4+Cu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CuO △ Cu+H 2O 镁还原氧化铜Mg+CuO △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碳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 CO 2 炭还原氧化铜C+2CuO 高温 2Cu + CO 2↑ 炭还原氧化铁3C+2Fe 2O 3 高温 4Fe+3CO 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化合反应) 煤炉的底层:C + O 2 点燃 CO 2 煤炉的中层:CO 2 + C 高温 2CO 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2CO+O 2 点燃 2CO 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碳酸分解H 2CO 3 == H 2O + CO 2↑ △

初中化学总复习必背资料全

WORD 完美格式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初中化学总复习必背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离子,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 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例: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36克。其意义是:20℃时在100克水中溶解36克NaCl ,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 Cl - HNO 3==H + + NO 3- H 2SO 4==2H + + SO 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 OH - NaOH==Na + + OH - Ba(OH)2==Ba 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 MnO 2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

人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99236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Fe 3 O 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 22Al 2 O 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 2+O 2 2H 2 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 22P 2 O 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 2 SO 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 2 CO 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CO 2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 2 2CO 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 2+H 2 O==H 2 CO 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 2O==Ca(OH) 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 4+5H 2 O==CuSO 4 ·5H 2 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 2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 2H 2 O+O 2 ↑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MnO2+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2H2↑+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CaO+CO2↑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 25、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 H2+CO 26、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 4Fe+3CO2↑ 其他 27.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OH+CuSO 4==Cu(OH) 2 ↓+Na 2 SO 4 28、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2O 2 CO 2 +2H 2 O 29、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 2H 5 OH+3O 2 2CO 2 +3H 2 O 3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 2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Fe 2O 3 2Fe+3CO 2 32、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 3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 2NaOH+CO2==Na2CO3+H2O 34、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 的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H2O+CO2↑ 35、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 理):Na 2 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人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重要)

2012年中考总复习(化学) 第Ⅰ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化学变化是原子运动的结果;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是物 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2.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不同。如Fe2+、Fe3+。 3.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例如金刚石、石墨。 4.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表中 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十五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16个族。 5.注意跨辈错误:“MnO2中有两个氧原子”是错误的!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范畴及关系: 2.确切地说,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可燃物燃烧一定有发 ,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光发热的现象)(发光不等于有火焰 ........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黑火药燃烧发生爆炸就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3.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不变。如分解KClO3的反应,氯酸根经化学反应后就不复 存在了。

4.碘(I)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三、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书写化学式的时候,+价在前,-价在后。有机物(C)元素写在前。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O、Si、Al、Fe。 4.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是:O、C、H、N、Ca、P、K、S、Na、Cl、Mg。 5.乙酸=醋酸:CH3COOH。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尿素:CO(NH2)2 四、溶液 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g >10 >1 >0.01 <0.01 (20) 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2.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 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放出热量,是化学过程。 NaOH溶于水放热。 NH4NO3溶于水吸热;H2SO4(浓)和水混合、固体 .. 的粒子;而不是 3.蔗糖的水溶液、乙醇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电 .. 因为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粒子(事实上蔗糖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蔗糖分子和水分子)。 但凡是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带电),而不是自由 移动的电子。 纯硫酸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阴、阳离子,故不能导电。当它溶于水形成硫酸溶液后 产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才能导电。

2020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2020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 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 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 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 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 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注重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