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脉冲压裂技术

等离子脉冲压裂技术
等离子脉冲压裂技术

等离子脉冲压裂技术

苏权生

(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摘要:等离子脉冲压裂通过等离子体产生高能等离子束,高能等离子束周期性的作用在生产目的层位,在周期性冲击波作用下地层流体产生谐振,疏通储层天然流通通道并产生新的微裂缝沟通地层和井筒,从而提高储层渗流能力,实现油井增产水井增注。

关键词:脉冲,等离子,谐振,微裂缝,渗流能力

以经济有效的手段获得油气井高产是油气田开发的目标,在地层中压开人工裂缝有利于油气的产出。最先应用的爆炸压裂技术,虽然产生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其伤害井筒、难以控制、造成近井压实带等问题难以解决,从而逐渐被水力压裂所取代。目前,水力压裂已发展成为一项成熟而完善的技术,在油田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产生的裂缝参数受地层应力影响,对一些特殊储层的改造效果不甚理想,亟需进行其它增产技术研究,补充水力压力技术缺陷,在此基础上,等离子脉冲压裂技术应运而生。

1.等离子脉冲压裂技术原理

1.1 基本原理

通过等离子发射控制器,在密闭条件下产生高能量等离子束,通过射孔孔眼周期性的作用在地层岩石和流体,能够在近井地带形成多条不受地应力影响的径向裂缝,使得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沟通;同时在周期性力作用下,地层流体产生谐振,对储层天然流通通道进行疏通、清洗,从而大幅度提高储层渗流能力。

等离子脉冲压裂主要增产原理包括:

(1)机械作用:高能等离子束在近井地带产生微裂缝,有效沟通天然裂缝,提高油层渗流能力,增加油井产能;

(2)脉冲冲击波作用:高能等离子束产生强水力冲击波,引起地层流体谐振,对油层的机械杂质堵塞起到解堵作用;

(3)热效应:等离子束的高温可溶解近井地带的蜡质和沥青质,解除油层孔道堵塞,改善地层流体的物性和流态,加快原油向井底的流动速度,提高储层的驱油效率,有效降低表皮系数,从而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

1.2 技术设备

等离子脉冲压裂设备主要是等离子发生器、控制装置、辅助装置等,如图1所示。施

工作业时用电缆车把等离子发生器下入到目的层段,然后进行等离子脉冲压裂作业,作业结束后可以上提等离子发生器,进行第二段作业,工艺简单、方面、快捷、安全、环保。

(1)电缆车

(2)测井电缆

(3)测井电缆接线

(4)等离子发射器外壳

(5)电压变压器

(6)高压电盘

(7)连接线

(8)储存电容器组

(9)控制装置

(10)辐射电极

(11)等离子束释放通道

(12)产生等离子束外壳

图1 等离子脉冲压裂设备装置

1.3 技术参数

等离子体发生器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等离子脉冲压裂设备技术参数

2.等离子脉冲压裂技术优势及适用范围

2.1 技术优势

等离子脉冲压裂是一种新型的储层改造技术,能较大幅度的提高注水井的增注能力,提高生产井的生产能力,表现出了较强的技术优势。

(1)清洁环保,无需使用其它化工产品,不会污染储层;

(2)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对高含水储层,增产效果同样显著;

(3)对于前期使用过其它增产措施的注水井,同样能提高增注量;

(4)对施工井周围1.5km范围内的井,同样具有增产增注作用;

(5)对于任何复杂储层都具有增产作用;

(6)设备轻便,能耗小,效率高,操作安全性高;

(7)作业周期短,不超过24h;

(8)作业投资回收期短,不超过2-3个月。

2.2 适用范围

等离子脉冲压裂属高能气体压裂的一种,对任何复杂储层都能起到增产作用,增油效果大于90%。因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其它增产措施组合适用,为了提高措施的经济性、有效性,需要对施工井进行评价,有针对性的选井选层。

对注水井:

(1)增加注水井注入能力;

(2)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

(3)选择特定的层位进行增注作业,提高单层增注量。

对生产井:

(1)增加油井产油量,降低含水率;

(2)对作业井半径1.5km范围内的油井同样能起到增产效果。

选井原则:

(1)评价油藏地质因素对增产增注幅度的影响,提高经济回报效益;

(2)选择累计单井产量不超过控制可采储量75%的油井进行作业;

(3)优先选择生产能力高,因其它作业造成储层污染,产能降低的油井。

3.等离子脉冲压裂现场应用

等离子脉冲压裂是俄罗斯Novas能源服务公司开发的一种全新的储层改造技术,目前已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捷克,中国等国家应用了上千口井,技术成熟,增产增注效果显著。

3.1 油井改造作业

(1)俄罗斯西西伯利亚油田

西西伯利亚油田438井储层岩性为细砂岩,储层孔隙度18%,渗透率30.7×10-3um2,措

施前日液9.0t,日油7.0t,含水22.2%。2009.08应用等离子脉冲压裂技术进行改造,措施后日液30t,日油22t,含水26.7%,措施有效期超过一年,增油效果显著。

西西伯利亚油田1894井为新井,储层岩性为细砂岩,孔隙度17.5%,渗透率4.2×10-3um2,该井于2008.10应用等离子脉冲压裂技术进行新井解堵作业。同层位临井1890井距离1500m,1894井措施前1890井无产能,在1894井进行作业后第4天,1890井生产日液25.2t,日油20.8t,含水17.5%,同层位临井受益效果显著。

(2)中国华东石油局

华东石油局su285井是一口新井,储层岩性为细砂岩,孔隙度18%,渗透率8.0×10-3um2,射孔作业后含水率100%,无油显示。该井于2003.04进行等离子脉冲压裂解堵,作业后日油2.7t,含水率从100%降低到46.7%,增产效果显著。

(3)中国东北石油局

东北石油局QK1-1井是一口老井,储层岩性为细砂岩,孔隙度16%,渗透率18×10-3um2,措施前日油1.9t,含水93.8%。该井于2003.12进行等离子脉冲压裂老井增油作业,措施1个月后日油5.1t,含水49.1%;措施7个月后,日油7.5t,含水62.4%,增油作业效果显著。

3.2 水井改造作业

(1)俄罗斯西西伯利亚油田

西西伯利亚8741井是一口水井,储层岩性为细砂岩,孔隙度17%,渗透率8×10-3um2,措施前日注水量为30m3/d,注水压力125atm。该井于2009.04进行等离子脉冲压裂水井增注作业,措施后注水压力125atm,日注水量140m3/d,在注水压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日注水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西西伯利亚1003井是一口注水井,储层为砂岩,孔隙度16%,渗透率3.1×10-3um2,措施前注水压力145atm,注水不进。该井于2008.03进行等离子脉冲压裂水井增注作业,措施后1个月注水压力145atm,日注水量194m3/d,措施后14个月注水压力140atm,日注水量189m3/d,水井增注效果明显。

4.结论及认识

(1)等离子脉冲压裂工艺适应性强,能适合各种复杂储层油井增产作业;

(2)适应高含水油井的增产作业,对同层位临井(1.5km范围内)也有增产作用;

(3)储层改造针对性强,有效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提高物性较差小层的吸水能力;参考资料:Novas公司等离子脉冲压裂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应用中高压脉冲电源的研制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等离子体应用中高压脉冲电源的研制 姓名:钟生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李胜利 2003.5.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l脉冲功率电源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工程应用中的关键设备,其总体能量转化效率和脉冲功率的容量是影响等离子体技术工业化应用的重要因素十本文首先综述了一系列典型的脉冲电源回路,以及当前国内外脉冲电源研究的最新进展,提供了了几种新的电源结构。结合脉冲功率电源在环境工程应用中的要求和以往的设计经验,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 在研制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用化电源中,分别对高压脉冲放电回路的原理电路进行了数值分析和仿真分析。f根据分析结果,对电路进行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在电源控制回路中的设计中,考虑了一般的电路保护项目,加入了零电压启动的闭锁回路,并利用Rogowski线圈实现了放电电压幅值的自动保护功能。最后针对现场运行时复杂的放电环境,提出了绝缘匹配方案。、l 在脉冲高压开关电源的研制中,给出了电源的总体设计方案。在其中的Buck变换器设计中,首先通过数值计算,给出电路元件的参数,然后利用Simulink对电路仿真分析,发现功率晶体管在开关瞬间在集一射极之间有浪涌电压出现,根据结果对电路加入了保护电路。(经电路实验,验证了电路保护设计的成功;在半桥逆变回路设计部分,给出了电路的原理分析,依据电路设计参量选取了相应的电路参数;高频高压变压器作为半桥逆变回路的关键设备,影响着电路工作的可靠性和性能,主要针对它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和分布参数分析。1 关键词:脉冲功率电源’/Rogowski线圈、/Bllck变换器;半桥逆琴高频变压器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工艺的应用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工艺的应用 【摘要】鸭平4井位于玉门油田鸭西白垩系是典型的低渗透储层,井深3456m,水平段210m,实施了2段6簇的压裂,同步实施了裂缝监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压裂共入井液量1961.4 m3,总沙量159 m3,最高砂比26.2%,平均砂比14.5%;该井是玉门油田实施多段多簇压裂工艺的第一口井,是开发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的新突破,探索了一条中深水平井压裂改造的新途径。 【关键词】玉门油田压裂低渗透油藏 1 鸭平4井油藏储层特征 鸭平4井水平段方位角基本在NW280-290°之间,二者基本呈90°夹角,因此有利于沿井筒形成横切裂缝。图1?鸭平4井裂缝方位及体积改造裂缝形 态 对比邻井,该井具有储层厚度较大,缝高易扩展,储层物性较好,液体效率低的特点。该井水平段较短,为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及施工效率,采用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工艺,实现体积改造(SRV)。在水平井筒周围储层,形成一定密度的裂逢网络;从而提高增产改造体积。 2 实施分段多簇压裂设计方案 根据该井施工排量的要求,本井分两段进行压裂,每段3簇,每簇射孔段1m,孔密16孔/米,每段共计射48孔,具体射孔参数见表1。 2.1 第一段采用油管传输射孔 采用102枪127弹,孔径10.2mm,穿深680mm,相位角60°。该射孔条件下,8 m3/ min的施工排量,总孔眼摩阻小于1MPa;若压裂施工时仅1簇进液,则计算显示其孔眼摩阻将大于8MPa,则第二层被压开,这时有两簇进液,理论计算出的孔眼摩阻超过2Mpa。 2.2 第二段采用电缆射孔 采用86枪,22.7g深穿透射孔弹,孔径8.12m,穿深为729mm,相位角60°。该射孔方式在8m3/min的施工排量下,总孔眼摩阻小于3MPa;仅1簇进液时孔眼摩阻将高达20MPa,则第二簇被压开,两簇进液时的孔眼摩阻超过5MPa,同样,这种情况能够保证第三簇也能够被压开。 采用分簇射孔工艺,根据摩阻预测,每段射孔孔眼数为48孔,3簇施工时8m3/min的排量较为适宜,既能保证总孔眼摩阻很低,又能起到限流作用(限流摩阻>12MPa)从而保证压开每个射孔簇。

毛细管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研究现状综述

2018年11月电工技术学报Vol.33 No. 22 第33卷第22期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Nov. 2018 DOI: 10.19595/https://www.360docs.net/doc/55259477.html,ki.1000-6753.tces.171500 毛细管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研究现状综述 王亚楠丁卫东程乐李悦孙安邦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49) 摘要毛细管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是一种高性能微型电推进系统。它利用放电电弧在腔体内部烧蚀管壁材料,材料消融产生的等离子体在压力梯度下加速喷射产生推力。毛细管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输出参数可调节范围宽的特点。与传统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相比,在低功率条件下,其推功比和总体效率有较大提升,在微小卫星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毛细管型推力器研究包括推力器结构设计、关键部件及电源研制、工作机制研究、工作特性诊断、性能参数优化等,本文调研了日本、美国、德国等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毛细管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 关键词:等离子体毛细管放电烧蚀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电推进系统 中图分类号:TM89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n Capillary Based Pulsed Plasma Thruster Wang Yanan Ding Weidong Cheng Le Li Yue Sun Anb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Abstract The capillary based pulsed plasma thruster is an advanced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The material of the inner cavity is ablated by the arc, and the plasma generated by the ablation accelerates the injection to generate thrust under pressure gradient. The capillary based pulsed plasma thrust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reliability and wide range of adjustable output parameter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ulsed plasma thruster, the thrust ratio and overall efficiency are greatly improved under the low-level circumstance. As a result, it has great prospect in the micro satellites application. The research on capillary-based thrusters includes the design of thrusters, the development of key components and power supply, working mechanism, the diagnosis of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performance parameter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Japan, the USA, Germany, etc., and also conclud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plasma thruster. Keywords:Plasma, capillary discharge, ablation, pulsed plasma thruster, electric propulsion 0引言 随着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生物医学、材料处理、环境保护、薄膜沉积和物质合成转换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7]。电推进技术是低温等离子体在航天技术领域的重要应用,是一种先进的推进技术。传统冷气推进的技术难度较低,易于实现,且功耗低,但是其比冲较低(一般仅有60s 左右),由于卫星体积、重量的限制无法实现较大的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先进空间推进技术实验室和北京高效能及绿色宇航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LabASP-2017-04)资助。收稿日期 2017-10-31 改稿日期 2018-02-26 万方数据

关于水力压裂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关于水力压裂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水力压裂技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设备和技术应用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全球各地的石油开采中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是目前仍在广泛应用的评价认识储层的一种重要方法,水力压裂技术也是油田煤矿等产业生产中确保安全、降低危险的重要技术。近年来,水力压裂的几部发展很快,在压裂设备材料上也有了较大突破,压裂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应用中和其他行业的应用中的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 【关键词】水力压裂;发展现状;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施工对压裂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压裂设备性能、压裂液等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压裂技术应用也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水力压裂设备和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笔者在此对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具体内容如下。 一、水力压裂设备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 (一)端部脱砂压裂技术 现代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发展应用速度快,各种新技术工艺也都得到了综合运用,过去压裂设备和技术主要应用于低渗透油田,现在应用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大,在国内许多大型油田的中高渗透地层中不但应用了压裂设备和技术,且在技术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压裂技术应用于中高渗透地层时,实现短宽型的裂缝能够更好的控制油气层的开发,所以端部脱砂压裂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应用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年来端部脱砂压裂技术在浅层、中深地层、高渗透以及松软地层都得到了应用,该技术的相关设备也在应用中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二)重复压裂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出现越来越多的失效井和产量下降的压裂井,二重复压裂技术正是针对该类油井改造和提高产量的有效技术措施。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对重复压裂设备和技术的研究都很重视,经过实践检验其应用效果也十分显著,重复压裂的成功率能够达到75%左右。在美国还有油田企业在应用重复压裂技术的同时还采用了先进的强制闭合技术和端部脱砂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重复压裂技术设备能够用于改造低渗透和中渗透的油层,在直井、大斜度井以及水平井中都具有很高的应用效果,对提高产能具有很好的作用。 (三)高渗层防砂压裂技术 高渗层防砂压裂技术不但能够实现高渗透油藏的压裂,还能够同时完成充填防砂作业。传统的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很容易造成对高渗透油层的破坏,导致导流能力下降,而高渗透防砂压裂技术是结合的端部脱砂技术,使裂缝中的支撑剂浓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韩育宏1,陆 彬2,李 庆1,刘志强1 (1.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2.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摘 要:水中高压脉冲放电可引起多种物理和化学效应,该技术处理废水具有高能电子、紫外线、臭氧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是集光、电、化学等多种氧化于一体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这一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技术原理、高压脉冲电源、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以及催化剂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此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关键词: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高级氧化技术;废水处理 R esearch on W astew ater T reatment by High 2voltage Plused Discharge Plasm a H AN Y u 2hong 1,LU Bin 2,LI Qing 1,LI U Zhi 2qiang 1 (1.College of Phys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China ; 2.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China ) Abstract :The pulsed high 2voltage discharge in water leads to both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the comprehensive action of high 2energy electron ,ultraviolet light ,ozone etc.The technology that integrates light ,electronic and chemical oxidation into one process has a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high 2voltage pulsed power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 and application of catalyst of the technology.Then we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K ey w ords :pulsed high 2voltage discharge ;plasma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wastewater treatment 目前水污染治理中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对难降解有机物得处理,以羟基自由基作为氧化剂的高级氧化技术是去除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办法.在众多的高级氧化技术中,高压脉冲体放电等离子水处理法已引起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几乎是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的天然组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很多,例如产生等离子体的方式、反应器结构、反应过程中各参数的控制等.到目前,还没发现有工业化应用的等离子污水处理设备,所作的研究都是为等离子体降解水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介绍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降解的机理、高压脉冲电源、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以及催化剂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 1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的作用机理 高压脉冲放电是常压下产生等离子体的主要方法,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脉冲前程短,脉冲宽度窄,因而在电场内不使离子加速的情况下,单使电子加速,从而形成无需屏蔽的高能自由电子,这些高能自由电子碰第27卷 增刊 2007年 10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27Supp.Oct.2007

第9章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_PPT_

第09章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 9.1 发展过程及主要类型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ulsed Plasma Thruster,简称PPT)是等离子体推力器的一种类型。PPT的概念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50年代之后,为了适应超音速电动力学和非平衡等离子体性质的研究以及作为空间飞行器控制系统动力源的等离子体加速器的研究,发展了结构不同、形式各异的脉冲等离子体源或加速器。例如,1956年,Bostick W.H.首先提出了用金属作推进剂的PPT[1]。1957年,L.A.Artsimovitch 及其同事研究了用金属丝作推进剂和平行轨道电极结构的脉冲等离子体加速器[2]。后来,又出现了用气体和爆炸丝的Kolb或T形管方案[3]。而S.W.Kash和W.L.Starr系统地研究了用爆炸丝或电极烧蚀的同轴电极PPT[4,5]。B.A.Osadin对一级和二级端面烧蚀型PPT进行了试验[6,7]。 A.S.Gilmour 和 D.L.Lockwood 则研究了用金属镁、铅、锡作阴极的平面型脉冲真空电弧推进装置[8]…等。对这些装置,若按采用的工质(推进剂)划分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类型,如果按照电极的结构又可分为平行轨道式,同轴式,钮扣式,T管及线性压缩式等种[9],如图9.1所示。 图9.1 PPT的分类 采用气态推进剂(氮、氬气)的PPT,因推进剂流量与投入的加速能量相互独立,容易在大功率下运行。但是由于推进剂投入与加速能量投入难于同步,推进剂利用率低,而且快速动作控制阀门不易解决,应用受到限制。用液态水银和固体金属锌作推进剂,由于喷射流的沉积物导电性能都不理想。直到找到固体氟塑料(主要是聚四氟乙烯,俗称太氟隆,英文名为Teflon)作推进剂,烧蚀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简写成APPT)或称太氟隆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简写成TPPT)便很快获得了应用,而且成为第一个应用于航天器控制的电火箭发动机。这里就以它作为PPT的代表加以介绍。 9.2 TPPT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在巳获得应用的TPPT中,有同轴电极型和平行轨道电极型两种结构,其结构原理图如图9.2所示。每种结构又有单喷口或双喷口的形式。虽然第一个上天的是同轴型TPPT,但用得较多的是平行轨道电极型推力器(图9.2b)。一般说,平行轨道结构的TPPT,其推进剂供给结构简单;电磁加速作用比电热加速大,比冲高;而同轴结构由于推进剂包围着电弧,烧蚀量大,推力大;但其电热加速作用比电磁加速显著,比冲稍低。

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复杂缝网形成机制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第7卷第5期2017年10月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复杂缝网形成机制 许文俊,李勇明,赵金洲,陈曦宇,彭瑀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水平井分段压裂是页岩气高效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有意识地利用水力裂缝沟通页岩储层中的天然裂缝,使其闭合的部分重新开启,开启的部分又相互连通,从而在地层中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复杂裂缝网络,有利于实现地层中页岩气向井筒的高效流动。为了合理优化页岩储层压裂设计方案,提高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需先认清页岩水平井分段压裂复杂缝网形成机制。基于位移不连续理论,建立了水平井分段压裂多裂缝干扰模式下的地应力场模型,分析了天然裂缝在复杂地应力场和存在压裂液滤失作用的情况下,发生张开或剪切破裂形成复杂缝网的机理。分析表明:水力裂缝诱导应力虽能降低地层原始水平应力差,但也会增加地层中天然裂缝发生张开和剪切破裂的难度,不利于复杂裂缝网络的形成。压裂液滤失是导致地层中天然裂缝发生张开和剪切破裂形成复杂裂缝网络的关键因素,天然裂缝的剪切破裂区域要远大于张开破裂区域,多条水力裂缝滤失效应的叠加更有利于形成具有较大波及区域的复杂裂缝网络。充分考虑压裂液滤失对复杂裂缝网络形成的影响,对提高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改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分段压裂;位移不连续理论;剪切破裂区域;张开破裂区域;复杂缝网 中图分类号:TE357文献标识码:A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under horizontal well staged fracturing in shale gas reservoir Xu Wenjun,Li Yongming,Zhao Jinzhou,Chen Xiyu and Peng Y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500,China) Abstract:Horizontal well staged fracturing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for shale gas production,whose essence is to use hydraulic fracture to activate natural fractures.The natural fractures can make closed parts reopen and opened parts interconnect,and then form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in shale reservoirs,accordingly,shale gas will flow to the wellbore through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efficiently.In order to optimize shale reservoir fracturing design and improve the effects of shale reservoir fracturing,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in staged fractured shale horizontal wells.Based on the displacement discontinuity theory,a complex stress field calculation model which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hydraulic fracture inter?ference is established,which analyzes the mechanism that natural fractures occur open and shear fracture,and then the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complex ground stress field and fracturing fluid leak-off was form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lthough the hydraulic fracture induced stress field can reduce the original horizontal stress difference,it would also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natural fractures opening and shearing,which is unbeneficial for the formation of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Moreover,it is attained that fracturing fluid leak-off is the key factor that leads to the open and shear fracture of natural fractures in the formation of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and the shear rupture zone of natural fractures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open rupture zone, furthermore,the superposition of multiple hydraulic fracture filtration effect i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with a larger spread area.The impacts of fracturing fluid leak-off on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staged fracturing transformation of shale horizontal wells. Key words:staged fracturing,displacement discontinuity theory,shear rupture zone,open rupture zone,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收稿日期:2016-10-31。 第一作者简介:许文俊(1991—),男,在读博士研究生,油气田增产改造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页岩地层动态随机裂缝控制机理与无水压裂理论”(5149065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基础研究”(2013CB228004)。

VORPAL专业等离子体模拟软件

VORPAL 专业等离子体模拟专家 上海锦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55259477.html, 2011年6月

1. Tech-X公司介绍 美国Tech-X公司开发的专业等离子体仿真软件VORPAL具有16年的工业应用历史,自锦科科技( https://www.360docs.net/doc/55259477.html, )将VORPAL软件引进国内以来,众多核聚变、等离子体推进、等离子体工业应用(脉冲功率器件、高功率微波波导、表面处理、半导体加工等)等领域的客户对VORPAL软件表达了很高的兴趣并取得成功应用。 美国Tech-X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55259477.html, )于1994年由John R. Cary博士创立,总部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是专业的等离子技术软件供应商。Tech-X公司致力于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努力提高用户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加速客户产品的研发与创新。 VORPAL软件提供的独特物理模型涵盖整个等离子体和射频领域的仿真问题,借助于VORPAL强大的并行算法,诸多应用领域问题得以求解,例如激光等离子相互作用、等离子体工艺处理、等离子体推进器、粒子加速器和高功率微波波导等; VORPAL软件支持从笔记本、台式机到超级计算机,从单核到数万核并行的多操作系统平台。VORPAL软件被美国能源部多个实验室所采用。 Tech-X系列软件的强大功能包括: 1) VORPAL--2D/3D提供的独特物理模型涵盖整个等离子体和射频领域的仿真问题,借助于VORPAL 强大的并行算法,诸多应用领域问题得以求解,例如激光等离子加速、等离子体工艺处理、等离子体推进、粒子加速器和等离子体填充高功率微波器件等。 2) VORPAL--支持从笔记本、台式机到超级计算机,从单核到数万核并行的多操作系统平台。 3) VORPAL--基于PIC算法,仿真粒子动力学、磁流体、电磁场现象。 4) 专业磁流体软件包Nautilus即将发布。 2. VORPAL等离子体模拟软件简介 VORPAL 提供包括粒子在内的电磁场和静电场分析计算,是研究射频和等离子模型的尖端仿真工具。 2.1 VORPAL基本特征 VORPAL软件为解决所有等离子体模拟问题提供了一系列的物理模型,比如等离子体处理室、等离子推进器、粒子加速器、高功率波导管等,这些只是VORPAL软件系统的众多应用中的几个。VORPAL软件可以在多种计算平台上使用,从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到拥有上万个处理器的大型并行超级计算机。VORPAL使用标准数据存储格式,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种数据处理工具加以处理。 等离子体运动学模型 VORPAL中的等离子体运动学模型是基于电磁场和静电场极限下的PIC算法(Particle-in-Cell)。对于电磁场,使用了电荷守恒的电流沉积算法,从而能够对Maxwell方程进行积分却无需引入另外的消除发散控制步骤。对于静电场极限,对每个时间点的瞬时电荷分布求解泊松(Poisson)方程。等离子体可以限制于任意形状的粒子和场的结构中,比如:导体、粒子吸收器、反射器等等。边界条件可以是周期性的,也可以是通过完全匹配层边界(PML)来模拟无穷远边界条件。 可操作性 VORPAL程序包提供基于GUI的输入、分析和后处理工具。用户可以在输入文件中定义模型或导入复杂的CAD文件。网格基于Dey-Mittra 剪切单元。VorpalView提供基于GUI的显示和计算结果分析工具,能够得到本征模和特征值等参数,提取波模频率和空间分布信息。VORPAL输出标准的HDF5格式输出文件,便于用户进行数据分析。 可扩展性 VORPAL程序包含在单处理器工作站上运行的串行代码,和基于MPI技术的并行代码。支持Linux、Mac OS X和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串行、并行运算。代码中使用域分解技术,能够平衡动态和静态负载。VORPAL程序已经能够在几千到几万个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并行I/O系统能够很好的处理由成千上万个处理器产生的海量数据。断点检查功能和重启功能使VORPAL能长时间持续地进行模拟,而不受计算中心使用政策的限制。VORPAL的并行运算能力使用户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复杂物理过程的

等离子体技术与应用(综合篇)

关于课程 1 课程讲授 z必要的基础介绍; z建立基本物理图像,基本概念理解; z技术比较; z重要应用; z表述:文字、图表、公式 z详略----详:重要,不了解。略:(已掌握) z重复: 2 图书馆参考书 z DC多,rf、微波少 z理论多,技术少 z旧知识多、新进展少 注意部分参考 3.考试 z闭卷笔试:公平 z重点:理解、了解 z直博生 等离子体技术和应用(综) §1.关于技术的定义 ①技术(technology)的原意----木匠。 木匠能按照人们的需求与意图把木料加工、组合,制成物品。所以亚里斯多德称技术是制造的智慧。 ②技术的现代定义: 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通过创新所积累的经验、知识、技巧以及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工具和规则体系。 ③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着的概念,人们有各种广义个狭义的理解。在我国科技管理活动中,对科学技术的理解通常采取广义的概念。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其任务是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属于认识自然的范畴。 技术一般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和创造人工自然的方法、手段与活动的总称。 广义地讲,技术既包括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又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等。 附:关于技术创新的定义: 定义1: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定义2:技术的首次商业应用 §2.等离子体技术 包括两部分: (1)等离子体源的制造??工具研究??新源,新外围设备 优化、组合。 (2)等离子体源的应用??工具应用??新领域、新参数范围等。

}等离子体源的制造技术所涉及的因素 }等离子体源的应用技术 所利用的特性: 光、热、电、化学 作用区: a)等离子体中---合成气体、转化气体、合成细粉 b)等离子体/固体表面—薄膜沉积、刻蚀、表面改性、消毒、灭菌、切割等 c)等离子体/液体---化学合成、消毒 d)等离子体多相作用 }等离子体技术的社会作用 生产新能源 核聚变 优点: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光电半导体薄膜) 提高生产加工过程的效率和效能 表现:(1)更有效、更便宜达到工业相关结果的能力; (2)完成其它方法不能完成的任务

【CN110130867A】一种小井眼侧钻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04847.1 (22)申请日 2019.04.16 (71)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 号中国石油大厦 (72)发明人 常笃 齐银 陆红军 张矿生  卜向前 任勇 苏良银 汪澜  刘兴银 赵广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108 代理人 赵娇 (51)Int.Cl. E21B 43/267(2006.01) E21B 33/134(2006.01) E21B 33/13(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小井眼侧钻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井眼侧钻水平井分段 多簇压裂方法,根据储层情况确定压裂段数和射 孔位置,每段采用多簇射孔,完成第一段多簇压 裂,接着通过水力泵送小直径可溶桥塞实现第二 段和以后多段的分段压裂,其中压裂施工过程中 通过泵入可溶解暂堵转向颗粒,堵塞已起裂的 簇,迫使压裂液进入未起裂的簇,实现段内多簇 有效起裂,压裂施工完成后,小直径可溶桥塞、暂 堵转向颗粒在地层条件下自行溶解,不影响改造 效果,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小井眼侧钻水平 井所有段的压裂,本发明可解决小直径可捞式桥 塞施工工序复杂、笼统压裂各簇开启率较低的问 题,本发明具有不钻塞、施工效率高、成本低的特 点,实现了小井眼侧钻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的目 的。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CN 110130867 A 2019.08.16 C N 110130867 A

电推进技术现状(转)

电推进技术现状 传统的航天推进技术是利用化学能将运载器送入预定空间轨道和实现航天器在轨机动的技术,主要是指液体和固体化学推进。从1926年美国人戈达德(Goddard R. H.)研制成以液氧/汽油为推进剂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至今,化学推进已经有近8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其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基本成熟,发射基地和地面测控系统等配套设施健全。化学推进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提供大推力,一直以来是航天领域使用最多的推进技术,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重要的航天推进技术。

喷气推进技术之父,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罗伯特-戈达德 随着人类利用和探索宇宙空间的范围和深度大大拓展,各国竞相出台新太空政策,人类又掀起了新一轮以深空探测为标志的太空探索热潮,而传统的化学推进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空间探索特别是深空探测的需要。它最主要的不足是能量密度低,目前单纯依靠化学推进来提高喷气速度加速航天器的方法,已经接近了极限。由于能量密度低,利用化学推进需要携带大量的燃料。目前液体和固体火箭发动机所携

带的燃料,要占到总重量的90%以上,而有效载荷只占1%~1.5%,将1千克的载荷送入轨道的费用达上万美元。同时,现在的运载工具需要有2~3级火箭持续加速才能将航天器送入轨道,这样就导致了化学推进效费比低、系统可靠性降低等。化学推进需要消耗大量燃料,且不能将航天器加速到足够的速度,这是无法满足深空探测要求的。 新型推进技术是相对传统的化学推进技术而言的,是指航天推进基本原理或能源方式不同于化学推进的非化学推进。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竞相研究各种新型推进技术,以满足未来太空探索的需要,而电推进就是目前各国开发的重点之一。 其实电推进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06年戈达德就提出了用电能加速带电粒子产生推力的想法,之后和他的学生进行了初步的试验。1911年,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也设想用电能获得高速运动的粒子作为火箭的动力。从194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中期,美国和苏联科学家各自提出了多种类型的电推进器方案和理论,不但初步从理论上完善了电推进理论,还论证了电推进的可行性。由于当时受到航天器上电源的限制以及冷战期间苏美两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传统化学火箭发动机上,电推进并没有进入工程研制阶段,直到1955年后,美苏开始竟相研制电推进技术,使得电推进技术开始登上航天大舞台。

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长城钻探工程技术公司) 在近年油气探明储量中,低渗透储量所占比例上升速度在逐年加大。低渗透油气藏渗透率、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绝大多数油气井必须实施压裂增产措施后方见产能,压裂增产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1、压裂技术发展历程 自1947年美国Kansas的Houghton油田成功进行世界第一口井压裂试验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压裂技术从工艺、压裂材料到压裂设备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及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压裂从开始的单井小型压裂发展到目前的区块体积压裂,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1)1947年-1970年:单井小型压裂。压裂设备大多为水泥车,压裂施工规模比较小,压裂以解除近井周围污染为主,在玉门等油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970年-1990年:中型压裂。通过引进千型压裂车组,压裂施工规模得到提高,形成长缝增大了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层的导流能力,这期间压裂技术推动了大港等油田的开发。 (3)1990年-1999年:整体压裂。压裂技术开始以油藏整体为单元,在低渗透油气藏形成了整体压裂技术,支撑剂和压裂液得到规模化应用,大幅度提高储层的导流能力,整体压裂技术在长庆等油田开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4)1999年-2005年:开发压裂。考虑井距、井排与裂缝长度的关系,形成最优开发井网,从油藏系统出发,应用开发压裂技术进一步提高区块整体改造体积,在大庆、长庆等油田开始推广应用。 (5)2005年-今:广义的体积压裂。从过去的限流法压裂到现在的直井细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增大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果。 2、压裂技术发展现状 经过五个阶段的发展,压裂技术日趋完善,形成了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和压裂井动态预测模型,研制出环保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和低密度支撑剂体系,配备高性能、大功率的压裂车组,使压裂技术成为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2.1 压裂工艺和技术 2.1.1 区块开发压裂技术

爆燃压裂技术介绍

爆燃压裂技术介绍-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爆燃压裂技术介绍 目录 1、爆燃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3) 2、爆燃压裂增产机理 (9) 3、产品规格及技术参数 (14) 4、爆燃压裂设计 (15) 5、爆燃压裂施工作业程序(以LF13-1油田6井为例) (21) 6、爆燃压裂联作技术 (25) 7、爆燃压裂测试 (28) 8、海上爆燃压裂酸化联作技术 (31)

1、爆燃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爆燃压裂技术也称为气动力造缝、气动力脉冲压裂、热化学处理、推进剂压裂等。它是利用火药或火箭推进剂快速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使油气水井增产增注的新技术。它形成的缝长可达到5~8m,并顺着射孔孔眼随机形成3~8条裂缝。 它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向水井中开枪产生振动可以增加水量,但由于炸药的燃烧速度过快(以km/s计),破坏井身结构,岩石破碎带半径不大,且会在破碎带之外,形成压实带,增产效果不显著,所以逐渐被淘汰。在当代,把推进剂用于油气井增加产量,美国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是在研究岩石力学,提出气驱裂缝是岩石力学的重要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展把推进剂用于在压裂油气井进行增产的研究,还对各种推进剂的压裂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前苏联把这项技术称为热气化学处理,在美国也叫做脉冲压裂、多裂缝压裂。 表1-1是1980年美国人Schmidt在内华达核试验基地坑道内针对水平套管井所做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都证明,裂缝的条数取决于井筒内的升压速率。爆燃压裂在油层中造成的是多条径向缝。 表1-1 压力特性与裂缝性质 实验名称峰压 (MPa) 升压速率 (MPa/ms) 脉冲时 间 (ms) 裂缝性质 GF1 13 0.6 900 GF2 95 140 9 GF3 >~200 >10,000 ~1 安近代化学所在国内开展爆燃压裂的研究与推广以来,最初将之统称为爆燃压裂技术,国内爆燃压裂技术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与推广,已经发展为一项基本成熟的、在各油田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的、正在向综合性压裂发展的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