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椎弓根螺钉及侧块螺钉技术详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ppt

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ppt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腰椎
第10-12胸椎
第1-2腰椎
共5块 -椎体肥大 -棘突宽厚呈板状水 平向后,棘突间隙较 宽。 -关节突几乎呈矢状 位。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骶骨
耳状面
上面观
侧面观 上关节突
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 -略呈三角形(与承重 有关) -骶管 骶管裂孔 -岬 -骶前后孔,骶正中嵴 -耳状面
,而具体的选定必须结合影像学观察分析。
三、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
? 椎弓根螺钉置入一般有三个步骤: ? 确定进钉点; ? 把握进钉角度:
? 水平面角度(TSA) ? 矢状面角度(SSA);
? 深钉技术
? C2 椎弓根螺钉进钉点 ? C2 枢椎椎板上缘水平线下5mm与椎管内侧缘外
? 椎弓根矢状面角(Pedicle Sagittal Angle,PSA,既e角):椎弓 根轴线与椎体正中矢状面之间的夹角。
与临床相关的椎弓根常用解剖参数
? SSA(Sagittal Screw Angle)角:是指矢状面椎弓根螺钉植入的 角度。以与椎体上下终板平行为零度,斜向上终板为正角,斜 向下终板为负角。
? 胸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
? Magerl和Roy Camille以横突中点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线的 交点为进钉点。
? Ebraheim提出T1~T2椎弓根中心位于上关节突外缘内7~8mm ,横突中线上3~4mm,T3~T12:位于上关节突外缘内4~ 5mm,横突中线上5~8mm。
? 复杂病例切除部分椎板,直视下植入椎弓根螺钉也不失为一种 安全的选择。
? 随后出现了多种椎弓根钉系统的内固定器械 ,此项技术迅速发展;
? 安全性及有效得到众多研究的支持; ? 美国FDA正式批准该项技术为经典的脊柱后

手术讲解模板:经关节颈1~2螺丝钉固定术

手术讲解模板:经关节颈1~2螺丝钉固定术

手术资料:经关节颈1~2螺丝钉固定术
手术步骤:
2.用一小的剥离器,在颈2椎板和峡部的 颅侧面剥离骨膜至寰枢椎的后侧关节囊, 同时标记出椎板和峡部的内侧皮质(图 3.26.5.8-2)。在侧方电视透视监测下, 将一特制的2.0mm钻头,从矢状面方向钻 入,操作时应留心椎板和峡部的内侧缘。 钻入点位于颈2下关节突的内上缘(图 3.26.5.8
术后处理:
用硬颈围固定6~12周。休息和洗脸时, 可取下颈围。如术中应用了后侧钢丝辅助 固定,则不需再使用外固定。术后即可开 始颈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
手术资料:经关节颈1~2螺丝钉固定术
并发症: 细菌感染。
手术资料:经关节颈1~2螺丝钉固定术
并发症: 手术不当引发的其他并发症等。
手术资料:经关节颈1~2螺丝钉固定术
术前应根据x线片选出长短合适,又合乎 规格的螺钉,准备的数量应适当多些,以 供选用。螺钉之螺纹要锋利,其深度不宜 太浅,螺距不宜太密,螺头凹槽要完整。 [图2 ⑴~⑶]。临床上常用的螺钉有普通 螺钉(machine screws)和加压螺钉(ao screws)两种。加压螺钉又分为皮质骨
手术资料:经关节颈1~2螺丝钉固定术
经关节颈1~2螺丝钉 固定术
手术资料:经关节颈1~2螺丝钉固定术
经关节颈1~2螺丝钉固定术
科室:骨科 部位:颈椎
手术资料:经关节颈1~2螺丝钉固定术
麻醉: 局麻或气管内插管麻醉。
手术资料:经关节颈1~2螺丝钉固定术
概述: 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26.5.8-1)。
手术资料:经关节颈1~2螺丝钉固定术
手术资料:经关节颈1~2螺丝钉固定术
手术步骤: 孔时,适当的头侧或尾侧方向的选择有时 是很困难的,为了便于钻孔,可用两把巾 钳将颈1和颈2的棘突轻柔地牵向头侧。

椎弓根钉置入技术讲座PPT课件

椎弓根钉置入技术讲座PPT课件

• 人字嵴法椎弓根钉进钉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 中在显露人字嵴内凹内脂肪组织时常可遇到出 血,这就是位于其内的腰血管后内侧支破裂所 致,此血管由横突间肌与峡部之间的间隙中穿 出,此时用长尖镊挟住电凝即可达到止血目的。 由于此处血管距腰神经较近,只有1cm左右, 所以应将血管束提起电凝而不应把镊子尖深入 横突间肌内,以免灼伤神经引起并发症。
4.人字嵴顶点定位法。腰椎峡部有一隆起的纵 嵴,称为峡部嵴;在上关节突根部的后外侧, 也有一隆起的纵嵴,称副突嵴,该嵴斜行并与 峡部嵴汇合,形成了形似“人”字的嵴,故称 为“人字嵴”。其汇合处,称为人字嵴顶点, 二纵嵴之间的凹陷,称为人字嵴内凹。人字嵴 恒定存在,变异少,其出现率为94.8%,只有 少数(19%在L5)人字嵴在干燥标本上较浅和 不明显,但在活体中即使人字嵴较浅在,仍能 易于辨认并找出人字嵴顶点做为定位点。
椎弓根剖面呈椭圆形周围是皮质骨中心有少许松质骨后部几乎全是皮质骨该处最为坚固脊椎的横突椎板上下关节突均会合在椎弓根的同一点上所有从脊柱后方传?通过椎弓根将螺钉拧入椎体能够控制脊柱整个三柱的复合结构达到较好的三维固定椎弓根的后面是乳突和副突分别有腰多裂肌及最长肌起止
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发展概 况
• 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对于L5应首先确认副突的明显存在,有副突 可进钉乳副突间凹,无副突则进钉乳横凹,但置 钉的下界不能低于乳突的下缘为宜。因各椎弓根 的形态、大小存在差异,故进钉角度及深度大不 相同。最可靠的方法应是依据术前CT扫描测量的
数据来实施。
骶骨椎弓根螺钉进钉方法
骶骨进钉点 位于两条线的交点上,垂线系骶骨 上关节突外缘的切线,水平线系该上关节突下缘 的切线,螺钉向中线倾斜,并瞄向骶骨岬的前角。 这种定位方法是骶骨椎弓根钉的方法。如在进钉 点时向外倾斜 30°- 45°,向尾侧倾斜 30°- 45°,则螺钉进入侧块。这种进钉方法使螺钉尾 端倾斜太大,使钢板或连接杆的放置非常困难。

椎弓根螺钉的定位方式ppt课件

椎弓根螺钉的定位方式ppt课件
椎弓根螺钉多种定位方式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创伤病区 张如意
概述
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发展史 脊柱的应用解剖 椎弓根螺钉置入术 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并发症和相应措施
2019/11/5
2
椎弓根钉技术的发展史
2019/11/5
3
椎弓根钉技术的发展史
通过椎弓根螺丝钉固定脊椎,是近年来脊柱 固定方法的一个明显进展。
3、深度:螺钉长度达到椎弓根轴线长度的80%已 获得足够的生物力学强度,过长易穿透骨皮质损伤 血管等。
4、长度:进针点至椎体前侧皮质总长度的83%。
2019/11/5
20
2019/11/5
21
2019/11/5
22
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椎
寰椎
马向阳发现寰椎椎弓根宽度为7.78mm。建议以寰 椎下关节突中心点的纵垂线与经过寰椎后弓上缘下 方3.0mm的水平线的交点作为螺钉的进针点,内倾 10°,上倾5°钻孔便可,无须显露寰枢间的血管 神经丛,也避开了椎动脉。
腰神根仅占腰椎间孔的前上1/3,椎 间孔内有脂肪组织;腰骶及下胸部脂 肪组织较多且疏松;上胸部脂肪较少 且混有纤维组织;颈部几乎全是纤维 组织,很少脂肪。
2019/11/5
15
椎弓根剖面呈现椭圆形,周围是皮质骨,中心有少 许松质骨,后部几乎全是皮质骨,该处骨性坚固。 故有的学者将其理解为后柱连结前柱的三维性坚强 的钳夹,有的称之为力核,说明了椎弓根的重要意 义。
(5)“AO”推荐的腰椎椎弓根定位点为上关节突外绦的切线 和横突平分线的交点,该交点位于上关节突与横突基 底之间的交角处。
2019/11/5
52
螺钉进钉点图示(1)
2019/11/5

颈椎椎弓根螺钉及侧块螺钉技术详解演示文稿

颈椎椎弓根螺钉及侧块螺钉技术详解演示文稿
▪ 需要坚强固定 和 重建颈椎的稳定——退变,创伤, 肿瘤
▪ Abumi – 矫正颈椎后凸 + 减压, 枕颈融合
病例
M, 38ys
M,28ys,枕颈畸 形伴环枢椎半脱位
F,22ys,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C1/C2 Fusion
经关节突螺钉
▪ Cervical Fusion
C3 – C7
术中透视
Abumi技术–进钉点在关节突的中点稍偏外,靠近上关
节突的后缘,螺钉内聚30°至40 °
高速磨钻 直视下的进钉点
椎板椎间孔切开技术
▪ 使用神经探子来探测椎弓根
置钉准确性?
在尸体标本上比较3种技术的椎弓根螺钉置钉精确性
颈椎椎弓根螺钉及侧块螺钉技 术详解演示文稿
优选颈椎椎弓根螺钉及侧块螺 钉技术
Bony structures cervical spine:
C1
C2
Bony structures cervical spine:
C3
C7
颈椎后路内固定的适应症
▪ 创伤性半脱位或脱位 ▪ 椎板减压后重建脊柱的稳定 ▪ 前路减压融合的辅助固定 ▪ 枕颈融合术
侧块螺钉-An法
病例
病例
பைடு நூலகம்
M,61ys,颈前路术后, 椎管狭窄
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
由Abumi(1994)和Jeanneret(1994)等人提出, 引起临床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柱固定
➢ 比侧块螺钉有更好的稳定性、固定性和抗拔出力 ➢ 可作为侧块螺钉外的另一种选择(如在C7侧块通常很
细) ➢ 可用于骨质量差以及需要多节段固定的患者
内固定的优点
▪ 提供坚强固定 ▪ 维持序列 ▪ 减少术后外固定时间 ▪ 提高融合率

颈、胸、腰椎椎弓根钉置钉技巧,必备高清图解(全)!

颈、胸、腰椎椎弓根钉置钉技巧,必备高清图解(全)!

颈、胸、腰椎椎弓根钉置钉技巧,必备高清图解(全)!钉棒系统内固定是目前外科治疗胸腰椎疾患的主流术式,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是此技术的关键,如何提高置钉精确度、减少二次置钉,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自椎弓根螺钉问世以来,颈胸腰椎椎弓根一直是骨科医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脊柱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值得学习借鉴!01椎弓根钉系统椎弓根钉:直钉、U型钉椎弓根钉的开口方向:上开口、侧开口杆和钉的连接:钉杆直接连接、通过侧块连接02椎弓根的应用解剖椎弓根起自椎体两侧的后上端,向后突出构成椎管的侧壁,椎弓根的上下缘称为椎弓根上下切迹,与相邻上下椎弓根切迹相连形成椎间孔。

孔内有脊神经及血管通过。

腰神经根仅占腰椎间孔的前上1/3,椎间孔内有脂肪组织;腰骶及下胸部脂肪组织较多且疏松;上胸部脂肪较少且混有纤维组织;颈部几乎全是纤维组织,很少脂肪。

椎弓根剖面呈现椭圆形,周围是皮质骨,中心有少许松质骨,后部几乎全是皮质骨,该处骨性坚固,故有的学者将其理解为后柱连接前柱的三维性坚强的钳夹,有的称之为力核,说明了椎弓根的重要意义。

脊椎的横突、椎板、上下关节突均会合在椎弓根的同一点上,所有从脊柱后方传递到椎体的力均通过此点。

浅表大肌群:腰髂肋肌最长肌胸棘肌深层的节段间小肌群:回旋肌棘间肌多裂肌椎弓根的后面是乳突和副突,分别有腰多裂肌及最长肌起止,这些肌肉具有轴向旋转、侧弯及后伸脊柱的功能,更进一步说明椎弓根具有传递力到前方椎体上的功能,并能控制一定方向的运动。

多裂肌:起于骶骨背侧面、腰椎乳突、胸椎横突及颈椎关节突,斜向上走形止于棘突,是躯干肌中的重要肌群,对脊柱稳定性尤其是动态稳定性起关键作用。

通过椎弓根将螺钉拧入椎体,能够控制脊柱整个“三柱”的复合结构,达到较好的三维固定。

椎弓根内侧与脊髓相邻,而且借助脊髓被膜与脑脊液相隔,间距为0.2~0.3cm。

在腰段,神经根在椎弓根下面,是钻孔最容易损伤的部位,椎弓根的上方及外侧无重要结构,较为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udwig et al. Spine 25:1655-1667, 2000
▪ 140例下颈椎椎弓根(C3-C7) ▪ 表面标记点: 12.5%位于椎弓根内, 21.9%轻度穿破
皮质, 65.5%严重穿破皮质 ▪ 椎间孔切开及徒手置钉: 45%准确, 15.4%轻度穿破
皮质, 39.6%严重穿破皮质 ▪ 导航: 76%准确, 13.4%穿破皮质, 16.6%严重穿破皮
颈椎椎弓根螺钉及侧块螺钉技 术详解演示文稿
优选颈椎椎弓根螺钉及侧块螺 钉技术
Bony structures cervical spine:
C1
C2
Bony structures cervical spin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3
C7
颈椎后路内固定的适应症
▪ 创伤性半脱位或脱位 ▪ 椎板减压后重建脊柱的稳定 ▪ 前路减压融合的辅助固定 ▪ 枕颈融合术
内固定的优点
▪ 提供坚强固定 ▪ 维持序列 ▪ 减少术后外固定时间 ▪ 提高融合率
历史
棘突钢丝
Rogers, 1942
三重钢丝
Bohlman,1979
椎板下钢丝
Luque ,1982
颈椎后路
侧块螺钉
Roy-Camille,1989
侧块螺钉-Roy-Camille法
侧块螺钉-Magerl法
方没有安全区)
动脉瘤
椎动脉损伤的风险
▪ Masashi Neo et al, Spine 2005
▪ 连续18例患者,C2-C6 (C7除外) ▪ 共置入86枚椎弓根螺钉(Abumi’s技术)-29%螺钉
穿透皮质,13%螺钉偏离超过2mm ▪ 无术中椎动脉或脊髓损伤,CT血管造影显示椎
动脉连续
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适应症
更好的力学固定
▪ Kotani Y et al, Spine 1994
▪ Kothe R, Ruther W et al; Spine 2004
▪ Todd Johnston et al, 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 meeting 2004
形态学研究
椎弓根解剖
XY Ma et al, Spine 2005
Harms & Melcher 2004
颈2-椎弓根螺钉置入
▪ Leconte 1964年首次 提出经椎弓根固定
▪ 颈2椎弓根高度911mm,宽度7-9mm
(Panjabi et al Spine 1991 )
▪ 进钉点的选择 (Xu R,
Nadaud, Ebraheim Yeasting 1995)
▪ 需要坚强固定 和 重建颈椎的稳定——退变,创伤, 肿瘤
▪ Abumi – 矫正颈椎后凸 + 减压, 枕颈融合
病例
M, 38ys
M,28ys,枕颈畸 形伴环枢椎半脱位
F,22ys,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难点
1. 上、中、下颈椎差异 2. 缺乏明确的解剖学标记 3. 椎弓根较小 4. 周围有重要结构
颈 1-侧块/椎弓根螺钉
▪ 1994年提出(Goel & Laheri ),其后被广泛 应用(Harms & Melcher )
▪ 平均横径8.57mm,高 度5.83mm
▪ 侧块较大,螺钉容易置 入
▪ 但是在65%的标本中, 进钉点的高度均小于 4.5mm,迫使需要去除 部分后弓下方结构
C1/C2 Fusion
经关节突螺钉
▪ Cervical Fusion
C3 – C7
术中透视
Abumi技术–进钉点在关节突的中点稍偏外,靠近上关
节突的后缘,螺钉内聚30°至40 °
高速磨钻 直视下的进钉点
椎板椎间孔切开技术
▪ 使用神经探子来探测椎弓根
置钉准确性?
在尸体标本上比较3种技术的椎弓根螺钉置钉精确性
侧块螺钉-An法
病例
病例
M,61ys,颈前路术后, 椎管狭窄
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
由Abumi(1994)和Jeanneret(1994)等人提出, 引起临床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柱固定
➢ 比侧块螺钉有更好的稳定性、固定性和抗拔出力 ➢ 可作为侧块螺钉外的另一种选择(如在C7侧块通常很
细) ➢ 可用于骨质量差以及需要多节段固定的患者
手术技术
术前评估:CT,X片 椎弓根形态:直径,进钉点,最佳钉道,个体差异
C4 45 deg
C5 48 deg
C6 35 deg
C7 25 deg
C1椎弓根螺钉置入
▪ 在后弓下方直接暴露侧块 ▪ 采用C2的侧块作为解剖标记确定进
钉点 ▪ 透视
C2椎弓根螺钉置入
N Ebraheim et al, Spine 1996 Judet
2000 ▪ Ugur, Attar et al Neurosurgery 2000
总结
椎弓根
C1 (Ma)
C2 (Panjabi)
C3-7 (Ugar) (Ludwig)
横径
8.57 mm
7 – 9 mm
4.9 – 6.0 mm 5.38 – 6.51 mm
高度
5.83mm
9 – 11 mm
6.3 – 6.9 mm 7.15 – 7.58 mm

影像学分析
Abumi, Spine 25:962-969, 2000
▪ 术后CT和MRI ▪ 6.7%螺钉(45/669)穿破椎弓根皮质 ▪ 其中2枚螺钉有神经症状(破坏内侧壁) ▪ 无椎动脉损伤 ▪ 100%获得坚固融合 ▪ 无植入物相关失败
可能的并发症
▪ 椎动脉损伤 ▪ 侵入椎管或椎间孔内 ▪ 神经根或脊髓损伤 ▪ 咽部及食道损伤(Karaikovic 2002: C3-C7前
▪ 直接根据椎弓根的 上壁和内壁置入
▪ 骨性标记:
下颈椎
▪ 侧方椎骨切迹 ▪ 下关节突 ▪ C2椎弓根的内侧皮质 ▪ C7横突
▪ Bozbuga M et al, Spine 2004 ▪ Yan DQ et al Chin J Orthop 2002 ▪ Karaikovic EE et al; J Spinal Disord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