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各流派知识交流

经济学的各流派知识交流
经济学的各流派知识交流

经济学的各流派总结,大家多提提意见!

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

基本观点:货币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英国](1712~1780)《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2、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

济学学派。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代表人物:魁奈[法国](1694~1774)《经济表》

3、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始于十八世纪Adam smith的《国富论》,而终于1936年J.M.Keynes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之前。

主要思想:

1) 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不会影响实际的产出。

2) 价格机能会充分调整,使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即存在垂直的供给曲线)

3) 总需求隐含在货币数量学说中,AD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4) 由于短期下,劳动、资本、技术水平都不太可能大幅度变动,因此产出维持在原有的充分就业水平。加上工资可以自由调整,若有失业,工资会下降直到失业消失为止。所以没有失业问题。

5) 政策含义:对于短期的景气循环,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场。政府的干涉只能影响需求的变动,徒增物价的波动,对实际产出无益。在长期,政府可以提高储蓄率或增加资本积累以及促进技术进步,来增加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低、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 (1767~1832)《政治经济学概论》

李嘉图[英国] (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马尔萨斯(1776~1834)《人口原理》

约翰·穆勒[英国] (1806~1873)《政治经济学原理》

4、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指由萨伊奠基、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主要思想:

1) 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效用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

2) 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市场经济能够自动均衡。

3) 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分析。

4) 政策含义: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动调节的机能,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英国] (1842~1924)《经济学原理》

庇古[英国] (1877~1959)《福利经济学》

5、凯恩斯学派:1930年代全世界经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出现了极高的失业率,使古典学派的理论架构破灭。凯恩斯就在这种环境中孕育出革命性的理论,他的理论主导以后的经济学界达30年之久,其影响力至今没有消失。

主要思想:

1) 大萧条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

2)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货币流动偏好

3) 短期内,价格不易变动,价格具有刚性。

代表人物:凯恩斯[英国] 《就业、货币、利息通论》

6、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流派)和后凯恩斯学派——两个剑桥之争

新古典综合派,是产生于美国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试图在凯恩斯的总量经济范畴基础上,用新古典的个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去构造一个所谓和谐统一的新经济学殿堂。

基本理论体系:

1) 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加上工资刚性假设条件的总供给曲线;

2) 是从IS—LM模型到处的需求曲线;

3) 是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求曲线的结合。

政策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代表人物:

阿尔文.汉森《充分复苏,还是停滞》、《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经济政策和充分就业》、《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凯恩斯学说指南》、《美国的经济》、《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学》。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价值与资本》、《消费者剩余理论的重建》、《对经济周期理论的贡献》、《需求理论的修正》、《资本与成长》。

保罗.A.萨缪尔森:《经济分析的基础》、《经济学》、

詹姆士.托宾:《国民经济政策》、《经济学论文集:宏观经济学》、《十年来的新经济学》、《经济学论文集:消费和经济计量学》

罗伯特.M.索洛:《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资本理论与报酬率》、《美国的失败性质与原因》、《增长理论:说明》;

弗兰科.莫迪利安尼:《国民收入和国际贸易》;

阿瑟.奥肯:《繁荣政治经济学》、《平等与效率》。

后凯恩斯学派

后凯恩斯派是在与新古典综合派的争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凯恩斯的《通论》问世后,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对《通论》中若干论点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看法发生分歧,足见形成两个对立的学派:新古典综合派和后凯恩斯学派。前者以美国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后者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中心。因此,两派之争又称为“两个剑桥之争”。

后凯恩斯主义反对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坚持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力图使两种理论进一步分裂。后凯恩斯学派在批判新古典综合派的同时,积极阐明自己的论点。该学派在理论上基本特点为:

1) 将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拓展为长期、动态化分析

2) 后凯恩斯主义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恢复传统经济学均衡分析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