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练创新练习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1.3《分数的基本性质》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1.3《分数的基本性质》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3《分数的基本性质》一、判断题1.分数的分子扩大5倍,分母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 )2.把 13的分子加上2,分母加上6,这个分数的大小没变。

( )3.56 的分子乘以3,分母除以3,分数的大小不变。

( )4.15和 16 之间没有分数。

( ) 二、填空题5.1524 的分子除以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变成________. 6.15=2() ________816=2()________ 14=()12________=()36________= 7() ________= ()() ________7.把 12 的分母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分数的大不不变,它的分子应该________ 8.把下面分数化成分母是3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3=________ 1272 =________9.写出3个与 23 相等的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 57 里面连续减________个114,差是0。

11.填一填。

1518 = 15÷318÷() ________= 15×418×() ________= ()6________ ;1824= 18-924-()________=18+()24+24________= 3() ________ .三、选择题 12.要使 1a = 550=3b 成立,那么a =____,b =_____( )。

A. 10,20B. 20,10C. 30,10D. 10,3013.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大小( )。

A. 不变 B. 增大 C. 变小 D. 不能肯定 14.把 821 的分子缩小2倍,原来的分数值就( )A. 扩大2倍B. 缩小2倍C. 大小不变 15.把 56 的分子扩大3倍,要使分数不变,则( )。

五年级下册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1.1分数的产生,人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1.1分数的产生,人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1.1分数的产生,人教版,含答案】4.1.1 分数的产生一、选择题 1.一根16米长的绳子,对折后又对折,每段长是原来的( )A.B.C.D. 2.如下图,阴影部分面积占全部图形面积的()A.B.C.D. 3.把一个班的60个学生平均分成4组,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A. 15个B.C. 4.下面涂色部分表示的是()。

A.B.C. 5.在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A.B.C. 6.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

A.B.C.D. 二、判断题 7.小华吃了一个西瓜的。

() 8.一袋3千克的糖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些糖果的。

() 9.一根电线分成4段,每段是米。

() 10.分数中最大的分数单位是,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 11. 5米的和1米的同样长。

()三、填空题 12.一根铁丝用去,是把()看作单位“1”。

13.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白色部分。

();() 14. 五年级有45人,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5个组,其中3个组的同学负责扫地,负责扫地的有()人,负责扫地的同学是全班人数的()。

15.一盒感冒胶囊有24粒,成人一次3粒,一日3次,成人每次吃的药是这盒药的(),成人每天吃的药是这盒药的()。

16.看图填空。

① AB是AE的()。

② AC是AE的()。

③ BC是BE的()。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 1. B 2. B 3. C 4.B 5. B 6. A 二、判断题 7.错误 8. 错误 9. 错误10. 正确 11.正确三、填空题 12.这根铁丝的全长;13. ;14.27;15.;16. ;;。

【一课一练】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倍数的特征》练习题(含答案)

【一课一练】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倍数的特征》练习题(含答案)

【一课一练】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第2课时2.5.3.倍数的特征(人教版,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一选1.下面3个数都是六位数,其中y表示0,当x表示1﹣9中的任何一个自然数时,一定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数是()。

A.xxyxxy B.xyyxyy C.xyxyxy2.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A.30 B.50 C.60 D.903.当n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时,则2n+1一定是()。

A.奇数B.偶数C.质数D.合数4.一个两位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偶数,它最小是()。

A.10 B.15 C.205.能同时是2、3、5倍数的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A.100 B.120 C.990 D.999二、填一填6.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________),最大三位数是(________)。

7.同时是2、3、5的倍数,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___)。

8.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________),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________)。

9.一个数比40大,比50小。

(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数)(1)如果这个数是2的倍数,那么它是________;(2)如果这个数是5的倍数,那么它是________;(3)如果这个数是3的倍数,又是偶数,那么它是________。

10.把20、25、36、18、15、63、75填在下面合适的横线上。

3的倍数:________。

5的倍数:________。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________。

11.一个偶数小于50,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积是18,这个数是____。

12.下面各数哪些数除以2没有余数,哪些数除以5没有余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圈里。

186 370 275 788 505 52613.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51,这三个奇数从小到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长方体和正方体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长方体和正方体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个数,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

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

2、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用字母表示:(a+b+h)×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棱长×12,用字母表示:12a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S=(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S=6a23、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4、1m2 =100dm2 1dm2 =100cm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用字母表示:V=abh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a33、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1m3=1000dm3 1dm3=1000cm3 1m3=1000000cm3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5、体积单位的互化: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数乘以进率;------大乘小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数除以进率。

------小除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1、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及答案—-5.通分-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及答案—-5.通分-人教版

1.《最小公倍数》练习一、填空题。

1、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24,那么数a和数b的最小公倍数是()。

2、20以内2和3的公倍数有()个,其中最小的是()。

3、12=2×2×3, 18=2×3×3,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二、判断题。

1、两个数的乘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自然数a是自然数b的6倍,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b。

()3、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质数的乘积。

()4、18和27的最小公倍数是162。

()三、选择题。

1、12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A.30B. 60C.120D. 482、一个数除以6和除以7的余数都是1,这个数最小是().A. 8B. 13C.43D. 853、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5,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A. 56B. 15C.112D. 164、100以内3和7的公倍数有()个。

A. 1B. 2C. 3D.4四、解答题。

1、五一班学生做早操,每6个人或8个人都正好站成整行。

这个班的学生人数在40——50之间,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2、一块砖长42厘米,宽28厘米,用这样的砖铺成一块正方形地,至少要多少块这样的砖?3、4路、7路、12路除起点站都在同一个地点。

4路车每10分钟发一班车,7路车每5分钟发一班车,12路车每8分钟发一班车。

这三路车同时出发后,至少再经过多少分钟后又同时发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 答案:a解析: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24,说明a是b的倍数,所以数a和数b的最小公倍数就是a。

2.答案:3 6解析:20以内2和3的公倍数有6、12、18,一共有3个,其中最小的是6,也就是2和3 的最小公倍数。

3.答案:6 36解析:12=2×2×3, 18=2×3×3,12和18公有的质因数有2和3,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2×3=6;最小公倍数是它们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2×3×2×3=364.答案:1 35解析:5和7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5×7=35。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观察物体(三)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观察物体(三)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观察物体(三)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利用平移,旋转,()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因数和倍数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因数和倍数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因数和倍数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因数和倍数》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即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A. 50B. 72C. 752.下面有因数、倍数关系的数有()。

A. 17和7B. 21和7C. 8.1和0.93.在下面3个数中,()既是20的因数,又是5的倍数。

A. 8B. 15C. 204.5和7都是35的()。

A. 奇数B. 倍数C. 因数5.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A. 18B. 36C. 406.()的最小倍数是1。

A. 3B. 0C. 17.1、3、5都是15的()A. 倍数B. 公因数C. 因数8.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它的最小倍数。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9.有5÷2=2.5可知()A. 5能被2除尽B. 2能被5整除C. 5能被2整除10.下列各数中,不是12的倍数的数是()A. 12B. 24C. 3811.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是()。

A. 18B. 60C. 7512.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A. 倍数B. 因数C. 自然数13.一个两位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偶数,这个数最小是()A. 15B. 10C. 9014.下面各种说法,有()句是正确的。

①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27.在1、6、7、12、14、49这六个数中,是7的倍数的数有________。

28.4的因数有________个29.18是6的倍数,所以6是18的________30.3的所有因数有________ 和________31.11的因数有________个32.4的倍数比40的倍数________。

3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使下面的各数成为9的倍数;9________ ________734.根据算式30=5×6,我们就说________和________是________的因数。

三、解答题35.在圈内写上合适的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8.找次品(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8.找次品(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8.找次品一、单选题1.有9瓶钙片,次品的一瓶少了4片.用天平至少称()次可以保证找出次品.A. 1B. 2C. 32.有12箱苹果,其中11箱质量相同,有1箱质量不足,至少称()次才能保证一定能找出质量不足的这箱.A. 2B. 3C. 4D. 53.有6个足球,其中有5个质量合格,另一个是次品,比其他的略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次才能找出这个次品足球。

A. 2次B.次C濮4.在15瓶益达木糖醇口香糖中,14瓶的质量相同.只有1瓶比其它少4片.如果要确保找出轻的那一瓶口香糖,至少需要用天平称()次.A. 3次B.次C.次5.一箱药品16盒,其中15盒的质量相同,有一盒的质量不足,轻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次才能把质量不足的那一盒找出来.A. 3B. 4C. 56. 10盒月饼中,有1盒质量与其他9盒不同,用天平至少称()次能保证找出这盒月饼.A. 2B. 3C. 4二、判断题7.一箱橙子有6袋,其中有5袋质量相同,另外有一袋质量不足,要找出较轻的一袋,比较合适的分法是1,1,4.8.从27个乒乓球中找一个较重的,用天平称,至少需要4次肯定能找出来。

9.从3件物品中找1件较重的物品,至少要用天平称2次才能保证找出来。

(判断对错)三、填空题10.有5瓶维生素,其中一瓶少了4片.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次就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11.商店售货员把1袋盐和6袋味精混在一起了(未贴标签),已知1袋盐比1袋味精重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次可以找出哪袋是盐。

12.一盒糖果有12袋,其中有11袋质量相同,另有1袋质量不足,轻一些,用天平至少称次能保证找出这袋糖果。

13.王叔叔买了100个零件,经过检查后,有1个是假的,假的比较重,至少用天平秤次就知道哪个是假的了.14.有11 个零件,其中有1 个零件的质量与众不同,它比正品的零件要轻些,用一架天平至少要称次才能确定哪件是次品零件.四、解答题15.有9个乒乓球,其中有一个比其它8个合格产品轻,请你用天平(不用砝码)称两次把轻的那个乒乓球找出来.五、综合题16.药厂抽检一批药品,抽查的19 盒药中有 1 盒不合格(质量稍重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一练创新练习》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网络综合 - 小学答案】
这篇关于人教版下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看清题目,巧思妙算。

(共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37 + 27 = 23 - 16 = ×99 + = = ( )( )
1- 56 = 13 + 14 = 25××4= 5 14 = ( )( )
2、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在()里写每组的最大公因数,在[]里写每组的最小公倍数。

(4分)
8和12 11和 33
( ) ( )
[ ] [ ]
3、解方程:(8分)
X- 56 = 56 8X = 4 X÷ = 8 + X =
3、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2分)
23 + 45 - 310 118 - ( 56 + 38 )
67 -( 1114 - 12 ) 59 + 411 + 611 + 49
【命题意图:本册教材在计算方面主要学习的是解方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所以本大题主要安排了解方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相应的简算,同时也穿插了小数的加减乘除、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

本大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本册计算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计算的能力和意识。


二、细心考虑,认真填空。

(共27分,除第11题3分外,其余每空1分。

)
1、分数单位是 17 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把这个假分数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2、小明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3) ,她坐在第( )列第( )行。

小芳坐在小明的正前方,用数对表示她的位置是( , )。

3、在( )里填上最简分数。

25秒=( )分 30厘米=( )米 250千克=( )吨
4、在里填上“>”“<”“=”。

37 821 23 34 89 32 ★ 34
5、( )÷8 = 1216 = 3( ) = ( ) <填小数>
第25届第26届第27届第28届
16 16 28 32
★6、中国历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如右表:
(单位:枚)
第27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是第26届的( )( ) ,第28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是第27届的( )( ) 。

7、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厘米,画出的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用边长(整分米数) 分米、分米、分米的正方形都能正好铺满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形。

9、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10、 a ×4 b +8 c ÷9 4 ,题中a是( )
【命题意图:以上填空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分数单位(1)、确定位置(2)、约分(3)、比较分数的大小(4)、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及约分(6)、求圆的半径和面积(7)、公因数(8)、最小公倍数(9)、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10)。

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第6题是营造一下奥运氛围;第8题是考查学生对“公因数”是否有深刻体验;第10题是考查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倒推法”求出字母a的值。

】、
11、
【命题意图:本题是本册统计知识中的复式折线图,主要考查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读图能力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由此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三、慎重选择,择优录取。

(共5分)
1、5米长的花布做了6条同样大小的童裤,每条童裤用这块布的( )。

A、56 米
B、 16
C、谁在乎
2、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六位小数的家是( )。

A、刘徽
B、祖冲之
C、欧几里德
★3、今年“国庆七日长假”,陆老师想参加“千岛湖双日游”,哪两天去呢,陆老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 )
A、5种
B、6种
C、4种
★4、右边的分数中:59 、 37 、 1224 、 911 、13 、45 ,比 12 大的有( )

A、3个
B、4个
C、2个
★5、下图中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 ( ) a cm
a 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