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精补料质量标准讲解
奶牛精料投喂注意事项

精料投喂注意事项
一、精料给量没有考虑胎次、泌乳时间、膘情,但已包括
含高温因素。
1、一、二胎牛在次基础上可再加0.25--0.5㎏左右。
2、新产牛在产后15-70天料比奶增长要快,应另加
0.25—0.5㎏/天。
3、膘情差的牛可酌情加料0.25—0.5㎏/天。
二、高精料10㎏以上,三次上槽应采取以下办法:
1、全混合:酒糟、精料、黄贮搅拌后饲喂,每顿至少
加3次料。
2、精料分次饲喂:先干,后湿,先粗,后精。
料每顿
至少加3次。
13㎏以上的料建议每天加4顿料。
三、产奶下降后,确定不是因为疾病、天气等原因后,料随
之下降,所给之料,建议量,产奶不上升的,可试探减料。
奶牛场集料标准

奶牛场集料标准
一、原料选择
1.1 饲料原料应具有新鲜度、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1.2 饲料原料应具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或动物卫生监督合格证。
1.3 不得使用受工业“三废”和疫病污染的饲料原料。
二、原料比例
2.1 根据奶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确定各类饲料原料的比例。
2.2 粗饲料应占奶牛日粮干物质总量的50%以上,其中优质干草和青贮饲料应占粗饲料的50%以上。
2.3 精饲料中,能量饲料应占60%以上,蛋白质饲料应占30%以下。
三、饲料营养成分
3.1 饲料中应含有奶牛生长所需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且比例均衡,能满足奶牛生长的需要。
3.2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宜过高,以免影响奶牛食欲和消化吸收。
3.3 精饲料中能量、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应根据奶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进行配制。
四、饲料加工
4.1 饲料加工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维修保养。
4.2 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保证饲料质量和安全。
4.3 饲料加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符合要求的方可使用。
五、饲料储存
5.1 饲料储存时应分类存放,避免混杂和交叉污染。
5.2 储存环境应干燥、通风良好,防止饲料发霉变质。
5.3 定期检查储存饲料的品质,对过期、霉变、变质的饲料应及时处理。
南京无公害奶牛精料补充料标准

ICS 65.020 B46备案号:DB3201无公害奶牛精料补充料生产技术规程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201/T069—2004前言本标准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
本标准贯彻执行GB 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参照LS/T3409—1996《奶牛精料补充料》。
本标准由南京市农林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南京市饲料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展兵、商庆凯。
无公害奶牛精料补充料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奶牛精料补充料生产的饲料加工、留样与检测、成品要求、安全卫生限量、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精料补充料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647 饲料工业通用术语GB/T 13079 饲料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 13080 饲料中铅的测定方法GB/T 13081 饲料中汞的测定方法GB/T 13082 饲料中镉的测定方法GB/T 13083 饲料中氟的测定方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GB/T 13084 饲料中氰化物的测定方法GB/T 13088 饲料中铬的测定方法GB/T 13090 饲料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方法GB/T 13091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GB/T 13092 饲料中霉菌检验方法GB/T 14699.1 饲料采样方法GB/T 16764 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GB/T 17480 饲料中黄曲霉素B1GB/T 17890 饲料用玉米GB/T 18823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GB 10648 饲料标签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LS/T 3049-1996 奶牛精料补充料NY/T 34 奶牛饲养标准NY/T 119 饲料用小麦麸NY/T 126 饲料用菜籽粕NY/T 131 饲料用大豆粕NY 5048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第318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3 饲料加工3.1 厂房设计与卫生要求饲料企业的工厂设计及设施卫生、工厂卫生管理和生产过程的卫生应符合GB/T 16764的要求。
精料补充料及配方设计

精料补充料的概念及组成精料补充料(concentrate supplement)指为了补充以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为基础的草食动物的营养而用多种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也称混合精料。
主要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部分饲料添加剂组成,主要适合于饲喂牛、羊、兔等草食动物。
这种饲料营养不全价,不单独构成饲粮,仅组成草食动物日粮的一部分,用以补充采食饲草不足的那一部分营养。
亦即牛、羊等草食动物在所采食的青、粗饲草及青贮饲料外,给予适量的精料补充料,可全面满足饲喂对象的各种营养需要。
饲喂时必须与粗饲料、青饲料或青贮饲料搭配在一起。
在变换基础饲草时,应根据动物生产反应及时调整给量。
精料补充料的组成: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载体或稀释剂,用量占全饲粮干物质的15%~40%。
精料混合料配方的设计方法精料混合料是指用于牛、羊反刍家畜或用于单胃草家畜(马、兔)的一种补充精料,它主要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所组成,用于补充草料中不足的营养成分。
其配方设计可用以下两种方法:根据日粮配方计算精料混合料配方设计草食家畜的日粮配方除应考虑供给必要的营养成分外,还应考虑日粮的干物质量,这样既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又能满足其生理需要。
因此它有别于单胃动物饲料配方设计。
精料混合料配方设计步骤a查出饲喂对象的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
b查出饲料营养成分,并把风干基础养分含量折算成绝干基础养分含量。
c用试差法进行配合。
d将所用饲料绝干物还原为饲料原物数量。
e去除青粗饲料,计算出精料混合料配方。
举例说明例:用青干草、胡萝卜、玉米、麸皮、棉仁饼、骨粉、食盐为一头体重500千克,日产15千克奶,乳脂率4%的成年奶牛设计精料混合料配方。
第一步:查出乳牛维持需要和产奶需要。
第二步:查出所用饲料营养成分,并折算成绝干物质成分含量。
第三步:拟定配方。
试算产奶净能和可消化粗蛋白质以及粗纤维的百分含量(根据反刍家畜的生理特点,要求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7%)。
奶牛粗饲料品质评价指标

奶牛粗饲料品质评价指标发布时间:2013-12-16 摘自:荷斯坦奶农俱乐部在奶牛的日粮中,粗饲料占40%以上,是瘤胃微生物和奶牛本身重要的营养来源。
粗饲料品质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直接影响精料的喂量与饲养成本,最终影响到养殖效益。
因此,做好对粗饲料品质的评定显得日趋重要。
现有粗饲料品质评价指标有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两大类。
单项指标评定包括常规营养成分、干物质随意采食量、消化率等。
常规营养成分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多少是评定粗饲料品质的最基本指标,主要包括干物质(DM)、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蛋白(CP)等。
Van Soest提出了改进的粗纤维分析方法,采用NDF、ADF、ADL评价指标评定粗饲料质量,此方法将饲料粗纤维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全部分离出来,从而可以更好的评定饲料粗纤维的营养价值。
NDF与瘤胃容积充满度及日粮采食量有关,其含量与能量浓度成负相关,粗饲料中高的NDF含量可限制牛的采食量及其对粗饲料的能量利用效率,NDF 含量越高,粗饲料品质越低。
粗饲料ADF含量与其有机物消化率(OMD)呈负相关,ADF含量越高,粗饲料品质越低。
CP含量的变化可反映粗饲料在制备过程中养分的损失情况,但考虑到瘤胃微生物对蛋白质的作用,必须考虑饲粮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情况。
因此,CP 只是评价粗饲料蛋白质品质的粗略指标。
常规分析方法统一,测定简单,便于不同样品之间比较,但只能说明粗饲料营养成分含量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粗饲料的品质。
因为粗饲料品质与营养成分含量虽然具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也不是绝对的。
评价粗饲料品质最关键的是奶牛对粗饲料的采食和消化吸收情况,而这除与饲料本身营养成分有关外,还与粗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有关。
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DMI受奶牛的体重、增重速度、饲料能量浓度、日粮类型、饲料加工、饲养方式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影响奶牛生产水平和饲料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精料补充料设计

配方一
23.0 ------20.0 5.0 --5.0
配方二
--40.0 15.0 -----------
牛精料补充料配方示例(%)
原料名称 奶牛饲料 肉牛饲料
配方一
10.0 --5.0 2.0 0.5 --1.0 1.0 0.5
配方二
6.0 ------1.0 ----1.1 1.0
配方一
44.0 ------0.5 1.5 ----1.0
青饲料可满足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
饲料
玉米青贮 杂干草 灰萝卜 小计 需要 相差
用量
18 5 16 39
DM
4.5 4.5 1.6 10.6
NE
NND DCP CA
162 195 112
P
22.59 7.2 18.62 5.95 12.72 4
19.8 12.6 20 9.6 9 4.8
53.93 17.15 469
(5)根据设计够成奶牛的日粮 玉米青贮18公斤 杂干草5公斤 灰萝卜16公斤 精料补充料10.7公斤
牛精料补充料配方示例(%)
原料名称 玉米 甘薯片 豆粉 大豆粉 棉仁粕 菜籽粕 葵花粕 胡豆 奶牛饲料 肉牛饲料
配方一
57.0 ----23.0 ---------
配方二
29.9 ----25.0 ----36.0 ---
16.79 113.6 36.13 1641 138
95
20.15 136.3 43.36 1969 165. 114 1 6
2、确定饲料,查《奶牛饲料营养价值表》 现假设青粗饲料有:玉米青贮、杂干草、灰萝卜, 精饲料有:玉米、小麦麸、鱼粉、豆粕、石粉、磷酸氢 钙、食盐等。查得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 3、按DM供给量及其精粗比例,确定精料补充料的营养 指标目标值 本奶牛群的平均总DM为20.15公斤,其产奶量为中上 等水平,精:粗饲料的DM比例45:55考虑,则青粗饲料的 DM应占11斤,(20.15*55%) 生产上对中等产奶水平的牛通常可按100公斤体重 供给1公斤干草,3公斤青贮,3公斤块根块茎饲料设计.那 根据我们的饲料实际供应,供给干草5公斤,青贮18公斤, 灰萝卜16公斤.可满足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见下表:
SBT10261-1996奶牛精料补充料

5.1 第 3章中规定的全部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 目,其中感官要求、成品粒度、水分、粗蛋白为出厂试
验项 目。 5.2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生产厂可根据工艺、设备、配方、原料等的变化情况,自行确定出厂检验
的批量。
6 判定规则
感 官 指 标、水分 、混合均匀度、粗蛋 白质、粗灰分 、粗纤维、钙、磷等为判定合格指标 。如检验 中有一项 指标不符合标准 ,应重新取样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中有一项不合格者即判为不合格 。
0.5
注 精料补充料中若包括外加非蛋白盆物质,以尿索计,应不超过精料2的 1%(高产奶牛和使用氛化枯秆的奶牛懊
用 )并 在 标 签 中 注 明。
3.5 卫生指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执行(奶牛精料补充料卫生标准待定)。
4 试验方法
4.1 饲料采样方法:按 GB/T 14699.1执行。 4.2 水分:按GB/T 6435执行 4.3 成品粒度:按 GB/T 5917执行。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商 业行 业标 准
奶 牛精 料 补 充料
SB/T 10261-1996
代 替 GB 8961-198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精料补充料的技术要求及分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标签、包装、运
输 、贮 பைடு நூலகம் 的要 求 。
本标准适用于饲料行业加工 、销告 、调拨、出 口的奶牛精料补充料 。
SB/T 10261一1996
7 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签应符合 GB 10648的要求。 了.2 包装、运输和贮存
精料补充料包装、运输和贮存应符合保质 、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等贮存的要求 ,严防污染。
测定项 目 水分
三胎奶牛精料补充料配方

DM (kg)NND NE (MJ )DCP (g)Ca (g)
维持需要
7.0412.8840.3834133产奶需要(/kg)
0.40.93 2.9353 4.2
由精料提供的DM
11.42粗饲料提供的DM
7.62玉米青贮
5.712 1.56 4.9300.31粗饲料提供的养分
苜蓿干草
1.904
2.910.2239.9 2.1玉米青贮
5.7128.928.0171.4 1.8合计
7.61611.838.2411.3 3.9精料提供的养分
11.42429.090.11519.7155.1精料养分浓度/kg
2.88.8147.815.1(个/kg )(MJ/kg )
(g/kg)(%)2.88.8147.8 1.5
体重550kg ,产奶量30 kg/d(乳脂率3.5%)的三胎奶牛精料补充料配方示例第一步,查饲养标准,确定营养需要量;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
第三步,确定粗饲料组成及其所提供养分
精料提供的养分剩余步骤与全价配合饲料配方设计过程相同,即:选择适当的原料,查原料营养成分含
P(g)
25
2.8
P(g)
0.25
0.27
0.5
1.5
2.0
107.0
10.4
(%)
1.04
成分含量,计算原料用量,配制过程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用精补料验收标准
1、感官要求
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臭。
2、水分
2.1南方:不高于12.5%。
2.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允许增加0.5%的含水量。
2.2.1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季节;
2.2.2从出厂到饲喂期不超过10天者;
2.2.3精料补充料中添加有规定量的防霉剂者(标签中注明)。
3、加工质量
3.1 成品粒度(粉料)
精料补充料99%通过2.80mm编织筛,1.40mm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20%。
3.2 混合均匀度
精料补充料混合均匀,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
3.3 各阶段奶牛精补料营养成分指标见附表1。
3.4 主要原料质量标准见附件2
4、精饲料扣款、退货标准
4.1粗蛋白。
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粗蛋白较要求标准每低1个百分点,每吨扣100元;粗蛋白低于15%要求退货。
4.2、水分。
大于13%退货。
附表1
备注:精料补充料中粗蛋白指标不包括外加非蛋白氮物质。
附件2
菜粕质量标准
1、感官性状
无霉变,无结块的纯菜籽粕;正常(具有菜粕固有的气味)无异味,无污染。
2、水分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
3、夹杂物
不得掺入饲料用菜粕以外的物质。
4、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4.1以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见下表。
4.2各项质量指标含量均以87%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豆粕质量标准
1、感官性状
本品呈浅黄褐色或淡黄色不规则的碎片状,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嗅。
2、水分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
3、夹杂物
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4、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4.1以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见下表。
4.2各项质量指标含量均以87%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4.3三项质量指标必须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
4.4二级饲料用大豆粕为中等质量标准,低于三级者为等外品。
4.5脲酶活性定义为在30±5℃和PH值等于7的条件下,每分钟每克大豆粕分解尿素所释放的氨态氮的毫克数。
棉粕质量标准
1、感官性状
小瓦片状或饼状,色泽呈新鲜一致的黄褐色;无发酵、霉变、虫蛀及异味异嗅。
2、水分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
3、夹杂物
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4、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4.1 以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见下表。
4.2 各项质量指标含量均以88%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4.3 三项质量指标必须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
4.4 二级饲料用棉籽粕为中等质量标准,低于三级者为等外品。
胡麻饼质量标准
1、感官性状
褐色、瓦片状、小薄片或饼状。
有油香味,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
2、水分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
3、夹杂物
不得掺入饲料用胡麻籽饼以外的物质。
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4、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4.1以粗蛋白、粗纤维及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见下表
4.2各项质量指标含量均以88%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4.3三项质量指标必须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
4.4二级饲料用胡麻籽饼为中等质量标准,低于三级者为等外品。
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DDGS)质量标准
1、感官性状
呈金黄色至黄褐色;略带酒香味,无酸味、霉味、无结块、无污染、无虫害。
2、水份
水分含量应不超过10.0%
3、夹杂物
本品不应有其它掺杂物。
4、质量标准
麸皮质量标准
1、感官性状
色泽新鲜一致,淡褐色或红褐色(随小麦品种不同而异);本品为片状,90%以上可通过10目标准筛,30%以上可通过40目标准筛;特有的香甜风味,无酸味、无腐味、无结块、无发热、无霉变、无虫蛀、无其它异臭。
2、夹杂物:
本品不得掺有麸皮以外的其他物品。
3、水份
水分含量应不超过13.0%
4、质量标准
5、本品酸价不高于30mgKOH/g
玉米质量标准
1、感官性状
籽粒整齐、均匀,色泽呈黄色或白色,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
异嗅。
2、水分
一般地区不得超过14.0%。
3、夹杂物
不得掺入饲料用玉米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4、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4.1 以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见表下表
4.2 各项质量指标含量均以86%干物质为基础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