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题目及答案

合集下载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试题1、名著阅读(2分)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

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________________》,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________________》。

2、名著阅读。

(5分)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

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

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以上语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姓名是什么?其中“他”是指谁?从语段内容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名著阅读。

(3分)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别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

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

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材料三]《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答案和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答案和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答案和答案一、选择题1.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谁?A. 埃德加·斯诺B. 乔治·奥威尔C. 赫尔曼·沃克D. 欧内斯特·海明威答案:A2. 该书首次出版于哪一年?A. 1936年B. 1937年C. 1938年D. 1949年答案:B3. 书中描述的是哪个国家的情况?A. 美国B. 苏联C. 中国D. 英国答案:C4. 作者在书中主要关注的是哪个时期的中国?A. 清朝末期B. 民国初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C5. 书中提到的“红星”指的是什么?A. 一颗真正的星星B. 中国共产党的象征C. 红军的旗帜D. 一种革命精神答案:B二、填空题6.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________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

答案:外国记者7. 书中记录了作者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________的深入交谈。

答案:毛泽东8. 作者通过亲身体验,揭示了________的艰苦生活和坚定信念。

答案:中国红军9. 该书被认为是西方世界了解________的重要文献之一。

答案:中国共产党10. 书中对________的描写,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和支持。

答案:中国革命三、简答题11.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主要贡献。

答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深入采访,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艰苦生活、坚定信念以及革命精神。

该书打破了西方对中国革命的误解和偏见,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和支持,对促进中外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12. 描述一下《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对中国革命的观察和感受。

答案: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热情和坚定信念。

他看到了在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士兵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红星照耀中国》中考真题练习(含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中考真题练习(含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中考真题练习(含答案)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1)班级准备举行“走近领袖”故事会。

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突显人物特点?请选择下面一个人物,参考目录,简要说明。

A.毛泽东B.周恩来C.彭德怀(2)向斯诺学习写故事,就纪实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点,你从斯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目录,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

【答案】(1)示例1:A.毛泽东。

我认为应从他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等方面来选择内容。

他童年时曾跟父亲进行“斗争”,上学时也曾因不满国文教员的粗暴而逃学罢课,这些可以突出他的反抗精神;他退学后到省立图书馆坚持执行“自修计划”,研读群书,长见识,开眼界。

这一内容可以体现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和求知欲。

示例2:B.周恩来。

我认为要从他所受的教育和革命经历等方面选择内容。

本有文学天赋的他,后因接受“开明”教育,而投身到社会革命中,这体现了他“书生造反者”的特点;后来,他组织了上海起义、八一起义等,这些经历体现了他的革命追求和信仰。

示例3:C.彭德怀。

我认为应从他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军事才能登方面来选择内容。

他脱棉衣给小号手的细节体现了他从心底爱护民众,体贴部下的特点,他讲述游击战术的内容能突显他的谋略和智慧。

(2)斯诺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方式,搜集掌握了许多关于红色中国的真实材料;融入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客观地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纪实作品。

他深入一线搜集资料的方式和客观的写作态度值得我们借鉴。

2.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本段文字选自,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

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

1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是()国人()(人名),题目中“红星”象征着()2《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体裁)作品。

这部作品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请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是其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红星照耀中国》的结构有章回体结构的样式,本书一共由()篇构成,其中记述事迹的一篇是《》,周恩来的事迹主要在《》里叙述。

4《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顺序编排的,记录了作者的行程见闻。

在叙事中,作者使用第()人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书中,增加了真实感。

5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

6全书共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①()②对中国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③()④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7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

8红军正式定名是在1928年,它的全称是(),其前身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9陕北的“白色战士”,除了站岗放哨、参加战斗以外,还喜欢进行()、()、()等业余活动。

10埃德加·斯诺及其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是与两个中国人有关的,这两个中国人是()和()。

选择题1“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中的“大迁移”是()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实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大概报导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3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怀着对有关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等很多问题进行探寻的愿望,斯诺踏上了寻求令人满意的答案之路。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而红星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练习题和答案,来探讨红星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一、选择题1. 中国红星的象征意义是什么?a) 革命斗争的象征b) 社会主义的象征c) 民族团结的象征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2. 红星在中国的历史中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朝c) 汉朝d) 辛亥革命时期答案:d) 辛亥革命时期3. 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哪些不同的象征意义?a) 祥瑞和吉祥的象征b) 勇敢和坚定的象征c) 爱国和民族自豪的象征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填空题1. 红星最早作为中国的象征出现在______时期。

答案:辛亥革命时期2. 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着祥瑞和______的象征意义。

答案:吉祥3. 红星作为中国的象征,代表着中国人民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勇敢,坚定三、解答题1. 红星为什么在中国的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答案:红星在中国的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之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大的政党,也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红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标志,代表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红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 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哪些象征意义?答案: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许多不同的象征意义。

首先,红星象征着祥瑞和吉祥,代表着好运和幸福。

其次,红星也象征着勇敢和坚定,代表着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坚定信念。

此外,红星还象征着爱国和民族自豪,代表着中国人民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自豪感。

红星的多重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红星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和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红星的起源和象征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A. 埃德加·斯诺B. 亨利·卢斯C. 乔治·奥威尔D.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2. 该书首次出版于哪一年?A. 1936年B. 1937年C. 1938年D. 1939年3. 书中描述的“红星”指的是什么?A. 红军B. 红星二锅头C. 红星电影院D. 红星农场二、填空题4. 《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__(国家)记者_________(人名)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采访记录。

5. 该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向世界展示了_________(事件)的真实面貌。

三、简答题6.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

四、论述题7. 论述《红星照耀中国》对国际社会了解中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A二、填空题4. 美国埃德加·斯诺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土地革命三、简答题6.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在于,它首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况,打破了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封锁和歪曲,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提高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7. 《红星照耀中国》对国际社会了解中国革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提供了一个客观、真实的视角,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和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其次,书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访谈和描述,增加了外界对中国革命领导人的了解和认同;再次,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生动叙述,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最后,该书的出版和传播,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对世界革命形势产生了积极影响。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试题(含答案)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试题(含答案)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

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2.《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5.斯诺于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2年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日内瓦逝世。

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6.1937年10月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该书书名为《红星照耀中国》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

1938年2月在上海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

7.“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斯诺)8.书中对(毛泽东)的描写最为详尽,文中写到他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也是一个很讲究外在的一个人。

他甚至当着斯诺,当着林彪接下裤子抓虱子!!!让人实在为他不拘小节的程度感到惊叹。

9.“我家分成两‘党’。

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

(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

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

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

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10.“斯诺通过与(宋庆龄)等的交往,改变了对中国的认识,逐渐了解了在中国西北活跃着为世人称道的红军,有了去陕北苏区采访的想法。

《红星照耀中国》复习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复习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复习题及答案每小题2.5分,共100分1.《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代表什么?答: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1928年,毛泽东针对部队存在的问题又添了八项是什么?答: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家要远。

3.红军胜利的渡过大渡河,采取了哪些措施?答:(1)吸收历史经验,石达开在渡河时贻误战机,红军抢夺先机。

(2)军民一心,和彝族,苗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他们的帮助。

(3)红军探查地形,发现渡船,作战英勇,击退敌军,到达彼岸。

(4)红军信心坚定,行动迅速,强夺泸定桥,使红军过了大渡河,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

4.1928年,毛泽东针对部队存在的问题又添了八项是什么?答: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家要远。

5.《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者所写的事实。

6.《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7.《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与此相关的内容重点有两个:一是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二是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

8.《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1)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

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2)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

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的评价。

9.斯诺探求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以及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斯诺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题目及答案
一、《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
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

二、《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概括:
本书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斯诺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

三、《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
耀全中国。

四、《红星照耀中国》共12篇,附篇目: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在保安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长征第六篇红星在西北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五、阅读下列材料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
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爱国等均可))
(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和平解决。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六、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七、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八、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答: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
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
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九、在井刚山时的“三项纪律”是什么?
答: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十、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

答:过程: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 张学良, 杨虎城两位将军,于 1936 年 12
月 12 日,发动' 兵谏' ,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
战等八项主张。

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
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
大的促进作用。

十一、
《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对彭德怀印象?
答:(1)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彭德怀上街不带警卫,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

他被少先
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
大鼻子漫画的疑问,表现了他平易近人、活泼风趣的性格特点。

(2)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他为这
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3)“兔子一般窜了出去” ,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
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十二、书中描述了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
答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张闻天、彭德怀、贺龙、徐向前、徐海东等。

十三、“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周恩来)。

十四、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他是(毛泽东),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
身的“造反者” (周恩来),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
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起义),
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
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中。

十五、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的(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朱作其),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
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