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开放空间“场所精神”的体现——以西南交大新校区为例
自然的启示,设计的源泉——以西南交大郫县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

学 子 的宝地 , 育 英 才 的宝 地 。生 生不 息 , 孕 一代 名 师
后 学开 拓进取 , 正孕 育着更 加 辉煌 的未 来 。 “ ” 蕴 —— 历 史 的沉 淀 , 创造 的动力 。巴蜀文 化浓
案备受瞩 目和青睐 , 在众多参与投标的高校 、
设计单 位 中脱颖 而 出 。
1 学校 历史 沿革 与 区位环 境
西南 交 通 大 学 始 于 19 创 建 的 山海 86年 关北 洋 铁路 官 学 堂 。 10 95年迁 往 唐 山 , 后 先 更 名唐 山交 通大 学 、 山工 学 院 、 山铁 道学 唐 唐
南 交 大几代 人 的梦 想 。十年树 木 、 年树 人 的教育 思 百 想 成 为交大 校 园 的主 “ ” 。用 景 观 环 境 设 计绘 制 韵 律 飞花流 “ ” 韵 的美 好蓝 图 , 让流 “ ” 韵 的绿 色乐 章在 新 校
区中荡 漾 。 至 此 ,孕 、 、 ” “ 蕴 韵 的创 意构 想 成为景 观 环境设 计 的指导思 想 和设计 理 念 , 为全 局 的统 领 , 育 英 才 作 孕
朝气 , 要适 应 时代 的发 展 , 又要反 映 百年名 校 的历史 , 这 就存 在传 统 与现代 的矛盾 问题 , 景观 环境 设计 峨 眉 改 为 现 名 至 今 。
18 94年在 成都 扩建 总 校 , 成 两 地 办学 的格 形
局 。现在 的西南交 通 大学 已发展 成 为 以工 为
主 , 、 、 、 、 、 综合 的全国“1 工 理 管 经 文 法 2 1工 程” 点 大学 。为 了更 好 地 发 挥 多 学 科 交 叉 重
浅析高校新校区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

浅析高校新校区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摘要】高校新校区景观设计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景观设计来传达校园的精神和文化底蕴。
在考虑学校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打造融合学术、生活和社交功能的景观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应注重动线规划与空间组织的创新,以提升校园的空间体验。
绿色环保理念也应该贯穿整个景观设计过程,体现学校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文化符号与艺术元素的融入能够为新校区增添独特的魅力与个性。
高校新校区景观设计的成功关键在于创造独特的场所体验,让学生、教职员工和游客在校园中感受到学术氛围、生活情趣和社交活动的结合,从而增强校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景观设计、场所精神、学校文化、历史背景、学术、生活、社交功能、动线规划、空间组织、绿色环保、文化符号、艺术元素、传达校园精神、文化底蕴、独特场所体验。
1. 引言1.1 高校新校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高校新校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影响到校园的整体形象和氛围,是学校文化和精神的体现。
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可以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一个舒适、美观和宜居的环境,提升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体验。
景观设计还可以传达学校的价值观和理念,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思维活力,促进学术交流和社会互动。
高校新校区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校园,更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学、研究和生活的场所,促进全校师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通过精心设计校园景观,学校可展现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引领学生树立绿色环保的意识和行为,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高校新校区景观设计是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1.2 场所精神的定义及作用场所精神是指一个地方所具有的独特氛围和特殊韵味,是由其环境、历史、文化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共同塑造而成的。
在高校新校区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场所精神可以传达校园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帮助学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融入场所精神的中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探讨

融入场所精神的中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探讨作者:邓冰旎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9期邓冰旎(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风景园林学硕士,湖南长沙410000)摘要:本文通过对现象学理论和场所精神理论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分析了目前我国校园景观设计大发展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探讨如何在保持校园景观大发展势头下合理把握校园景观中的场所精神和对其的探讨意义。
探寻中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体现方式。
发挥“环境育人”的景观功效,展现中国当代高校的开放性、可持续观和多元性,发挥景观环境对提高中国高校建设质量和综合实力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场所精神;环境育人;公众参与1 绪论1.1 现象学和场所精神现象学的第一原理:面向事物本身!这就是对于本质的还原,掺进的是“人”的价值,把世界还原到了“人的世界”。
要面向事物本身,必须将我们一直用来探讨世界的现有知识悬置起来、存而不论。
这就是著名的“现象学的悬置”。
这是一种物我整一的存在状况。
场所、场所精神是基于现象学理论而提出的。
建筑的形式、结构和空间等形成了场所的精神。
空间性定向使人确立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通过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获得归属感。
当被赋予了源自文化或地域特征的文脉内涵之后,空间成为场所。
1.2目前我国校园景观设计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①照搬现套的单一化、平面化设计。
学院景观在设计建设中,没有合理考察利用实地原有状况造成盲目照搬照抄,将一些已有的景观搬入校园或简单效仿传统古典园林和欧式风格。
且有些案例设计过程太过于平面化和经验主义,造成景观空间杂乱,校园缺乏场所精神,校园环境毫无特色和意义可言。
②忽视人群的使用。
设计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大多数设计常常重形式而轻功能。
例如,在景观功能分区上,盲目沿用传统的分区模式;景观道路的安排也不够合理,交通观念相对滞后;景观附属设施也不够完善等等。
③意义的失落。
景观设计没有注重校园特有的地域精神,没有充分考虑校园文脉的传承与创新,导致空间缺乏个性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
浅析大学校园商业街场所精神的塑造--以西南交通大学北区商业街为例

浅析大学校园商业街场所精神的塑造--以西南交通大学北区商业街为例林雪松【摘要】文章以场所精神理论为基础,以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北区商业街为例,通过对大学生日常交往活动与商业街的道路边界空间、区域空间、廊空间、空间节点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大学校园商业街场所精神塑造的方法。
【期刊名称】《四川建筑》【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大学校园;商业街;场所精神【作者】林雪松【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22大学校园商业街是大学校园功能的组成部分,其与通常意义上的商业街相比有着自身突出的特点。
大学校园商业街不仅服务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休闲的综合性场所。
影响校园商业街活力的因素有很多,有显性的、物质的因素——如空间、环境要素等;有隐性的、情感的要素——如场所地域性、场所文脉、使用者行为活动等。
对校园商业街场所精神的塑造而言,仅仅是物质空间的设计和改造是不够的,必须将情感因素与物质因素结合起来、寄情于物,才能塑造出让人们有认同感、归属感的商业空间。
1 场所与场所精神现代主义建筑理论自诞生以来,对人类建造、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鲜明的理性主义对建筑的复古主义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
然而当这种鲜明,甚至固执的理性主义发展到极端的时候,人们慢慢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对人类精神层面忽视这一重大弊端。
“场所精神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正是西方社会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批判的高峰,各种建筑异彩纷呈。
挪威建筑师和历史学家诺伯舒兹(Norberg Schulz)的“场所精神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场所一直是哲学界和建筑界所关注的问题。
“场所精神”源于拉丁文,表达了一种始于古罗马时期的观念:任何“独立”存在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即任何事物都有独特而内在的精神和特性。
场所是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反映了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特征。
探析高校校园文化在新校区设计中的体现

1 校 园文 化风 格 的定 位
能 的混合 、 人际交流 、 效率 、 可生长性 、 弹性 使用等 , 在 沙河校 区的
中央财经大学 沙河新 校 区位 于北京 市 昌平 区沙河 高教 园区 建筑设计 中尝试运用多种设计元素来实现这样 的性能 。 1 ) 建筑形式 。沙河校 区建筑 为分期建设 , 本着有 机生长 以及 东北 角 , 在新 校区 的建 设 中 , 学校 希望 能够避 免 千篇一 律 的大 学 开放多元化 的思想 , 校 园建筑 没有规 定 固定 的模 式, 而是 根据 不 城模 式 , 将学 校 自身 的特点 和 对 校 园 的理 念 在新 校 区 中体 现 出
出校 园文化的设计 手法 , 以延续学校 的办学特色及人文精神 。 关键 词 : 校 园文化 , 新校 区 , 设计 , 建筑 , 景观
中图分类号 : T U 2 4 4 . 3 文献标识 码 : A
校 园文化是一种 区别 于社会整体 文化 的区域文化 , 是 以师生 4 ) 校 园 空 间 的 形 态 规 划 。通 过 功 能 空 间 的 有 机 组 织 与 开 放 空 间
纪 等多方面 的内容 , 大学校 园文化潜 移默 化地影 响着 学生 的个性 场 、 公共水域 、 景观平 台等 , 通过步行道 编织起来 的开放 空间使 整
与 素质 的发展 。大学 校 园是 特定 的人群 在一 定 的地 区基 础 上所 个大学形成 一个 紧密 联 系 的整体 。5 ) 校 园与城 市 的边 界设 计 。
的行 为 方 式 、 行 为结 果 为 内容 , 以学校教 育为特 点的文 化生 活 、 设 的连续展开 , 实现开放 空 间的 网络化 。“ 校 园必 须集 中为 一个整
施、 社 团组织 和传 统习惯 的总和 , 体现 着大学 的教育 目标 、 校风 校 体 , 而社交空间应该 分散 。 ” 不 同形式 的开放空 间包括 大 台阶 、 广
高校教学区景观探讨———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教学区为例

高校教学区景观探讨———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教学区为例作者:汪晓婷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11期摘要院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区景观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但目前却存在总体质量不高,与高校教育发展不适应。
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景观品质,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交往需求十分必要。
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教学区景观为例,分析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院高校教学区景观;校园景观大学校园环境并不是简单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接受教育的环境,而是一个促进交流,在互动交流中进行观点转换和理性思考的场所。
校园规划设计的好与坏并不仅仅由校园内的建筑和道路的规划设计所决定,校园的环境是否可以激发师生之间、与书本等学习资源之间以及与其余学习交往活动之间的交流是评判校园景观环境的重要标准之一。
校园内的教学区景观空间则是连接教学楼和校园其他空间的主要场所。
针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教学区的景观进行研究调查,分析校园教学区的景观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1 高校教学区景观研究现状———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教学区景观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现有九里、犀浦、峨眉3个校区,犀浦校区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主校区,位于成都市成都市郫都区犀浦镇犀安路999号,占地200hm2。
整个教学区主要走向为南北方向。
目前犀浦校区使用中的教学楼有1号、2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
1号和2号教学楼是公共教学楼,其余的教学楼是各个不同学院独立教学楼。
图书馆位于正对于东入口的方向,位于校园内东西轴线与南北轴线的交汇点,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整个校园的中心。
1.1 建筑主入口周围的景观校园教学区教学楼的建筑入口,是从其余公共空间转换到学习空间的场所的过渡空间,因此,建筑主入口周围的景观对于教学区景观营造十分重要。
在1号和7号教学楼的设计时,在主入口附近设计了开敞式的楼梯和单独对外的出入口,因主入口与之距离稍近,故在与西南部出挑的楼梯之间设计了绿化植被。
建筑场所精神的诠释——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图书馆

建筑场所精神的诠释——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图书馆
张婷;董利斌
【期刊名称】《四川建筑》
【年(卷),期】2011(031)003
【摘要】从场所、场所精神的概念出发,结合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图书馆的建造背景,从校园环境、气候、基地环境和人的活动四个方面对场所进行解读,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图书馆(以下简称交大图书馆)是如何对场所进行回应的.通过对场所的解读和回应,分析了交大图书馆如何成为场所精神的诠释者.
【总页数】4页(P31-33,37)
【作者】张婷;董利斌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4.9
【相关文献】
1.建筑语言对场所精神的诠释--以中国新乡土建筑为例 [J], 王心源
2.传承历史文脉与诠释场所精神的一次探索——唐山市委党校新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实践 [J], 陈宗炎;钱锡栋;董丹申
3.高等校园的场所精神——以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公共活动空间为例 [J], 杜白
4.建筑场所精神诠释——以四川大学附属实验东山国际校区设计为例 [J], 侯超平;
傅红;高婧
5.场所精神的诠释--哈尔滨理工大学南校区图书馆 [J], 朱中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场所精神营造的思考

1. 健身设施齐全:体 育馆内设有多种运动 场地和器材,满足学 生不同的健身需求。
2. 活跃的体育文化: 体育馆定期举办体育 赛事、体育文化活动 等,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体育活动,形成良 好的体育氛围。
3. 舒适的环境:体育 馆内空间开阔,空气 流通性好,为运动者 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案例三:XX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02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概述
公共空间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公共空间是指由建筑、道路、绿地、水体等设施组成的,供人们公共使用的外部 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点
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公共性、多功能性、复合性等特点,是城市居民进行各种 公共活动的场所,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和城市形象的窗口。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分类与功能
场所精神的营造需要从空间属性、文 化认同和情感体验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同时注重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
场所精神的营造需要与校园整体规划 相结合,实现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和协 调性,同时也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 合和互动。
研究展望
进一步深化对场所精神的研究,探索更为科学、 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 提供更为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THANK S感谢观看
XX大学学生活动中心是学生社团 活动、社交交往的重要场所,其 场所精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社交平台:学生活动中心成为 学生们交流思想、结识朋友的场 所,促进了学生的社交交往。
社团活动,社交交往的场所
1. 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学生活动 中心提供多种社团活动,如文艺 演出、学术讲座、志愿服务等, 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关注师生的情感体验和需求,从更为人性化的角 度出发,提升校园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吸引力,为 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为舒适和愉悦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f f - j ,  ̄ 生们平时的学 习生活都是 非常重要 的, 能更 多地 满足 师 生们 学 习及精神 上 的需求。学生们在校 园里
的 活 动 与 校 园开放 空 间 的 互 动之 间所 形成 的 “ 精神 ” 是 相 辅 相 成 的 。新 校 区的规 划设 计 更好 地 体 现 了人 在 场
成 为 场 所 j 。 ”
2 大学校 园 开放 空间 的定位及 组成 要素
2 . 1 大 学校 园开 放 空 间
这里的街道并不是 上面提 到的仅供 交通 使用 的道路 空
间, 而是在在两列相邻 建筑之 间闭合 的三维 空 间。“ 如果 一
个城市的街道充满趣 味性 , 那 么城市也 会很有 趣 ; 如果城 市 街道看上去很沉闷 , 那么城市也必定是沉 闷的” ( 简 ・ 雅各布 斯) 。在某种意义上 , 大学校 园类似于一个小 型的城市 , 校 园
体现 。
( 1 ) 建筑设计 : 虽然建筑不是体现场所精神 的唯一要 素 , 但是场所 中的建筑 的外形 、 材料 、 色 彩却 是体现 场所精 神 的 非常重要 的要素 。商 业街 主要 是两 层通 廊 式商铺 组 成 ( 图
历史文脉 , 增 强了新 校区大门人 口的标识性作用 和场所感 。
交大新校 区除教学楼外 主要 的公共建 筑为 图书馆 、 艺 术 中心 、 主体育场 、 体育馆 这 四座 建筑 。这 四座 建筑组 成 了新 校区的文 化 活 动 区 , 并 共 同 围合 着 “ 生态带” 的 中 心 景 观 区——人 工湖。形成 一个 活跃 而 有机 的生命 体 。“ 四位 一 体” 是文化活动 区的规 划设计 理念 。在 总体规 划 中, 图书馆 通过 曲面的造型与主体 育场 、 体育 馆 、 艺术 中心形成 自然 的 呼应 , 并紧 紧围绕人工湖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活动区 。
不 同的场所感 。以新校区北 区的商业 街为例 , 位于宿 舍生活
校 园人 口空 间是 一 个 学 校 的 门 户 空 间 , 起 着分 隔空 间 、
区的商业街不仅满足广大师生的购物功能 , 商业街其 实更多
的是学生生活 区的 一个缩影 , 而 且是 提供师 生餐饮 、 交 流交
集散及交通 的作用 , 通常起 着更 重要 的标 志性 的作用 。西南 交大新校 区的南大 门由唐 山市政府资助 , 按照 老的唐 山路矿 学堂 的大 门作为 原型放 大建成 。新 校 区是在犀 浦镇上 完全
1 ) , 在 整体外在建筑 风格上 略带 欧式 ( 图2 ) , 这 也是 为 了使 商业街显得更 为轻松活泼休 闲, 外墙 面为 白色和砖红色这 也
是和附近的食 堂 、 学生 宿舍相 同 的外 立面 色彩 , 这样 就在 整
体 上做 到和谐一致 , 彼此 呼应 。局部体现 出来 的“ 精神” 与 整
大 学校 园开 放空 间“ 场所精神 " 的体现
— —
以西 南 交 大 新 校 区 为例
陈威翰
( 西南交 通 大学建 筑学 院 , 四川成都 6 1 0 0 3 1 )
【 摘 要】 西南交大犀浦新校 区, 在环境 、 建筑 、 人、 场所的塑造有较 为独到之 处。 大 学校 园的开放 空间
大学校园开放空间是指供师生进行学 习、 交流、 交往 、 生 活、 步行 , 由建筑及 建筑物 、 自然景观组 成 , 包括 操场 、 广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道路 、 街道 、 建筑界面等 。具体的分为校 园人 口空间 、 道路空
间等 。
2 . 1 . 1 校 园入 口空 间
里的商业街道也和城市里的商业街 道一样 , 不同 的趣 味有着
植物景观屏 障设 计限定 只能 步行 和非机动 车行驶 。纵贯新
校 区南 北的道路 即是交 大 的 “ 人文 学术 轴 ” , 以这 条轴 为 中 心, 东西两侧分别设置教学楼。“ 埃实扬华” 植物景 观屏 障后 的道路在地 面的铺设方式及地 面的高差都与其他 道路不 同,
[ 定稿 日期]2 0 1 3— 0 4—1 1
所 中的 活 动 意 义 , 将 人 与 自然 生 态 , 人 与人 的 和谐 关 系更好 地 融合 。
【 关键词 】 场所 ; 大学 ; 校 园; 开放空 间; 文脉 【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4 . 1 4 【 文献标识码 】 A
通过地面高差 , 铺 装材料 以及 其他景观 小 品等方式 对“ 人文 学术 轴” 进行强化 , 增强 了场所感 。 2 . 1 . 3 各教学楼 、 公共建筑之 间的空 间
2 . 2 生活 区的 商业 街 道
1 空间 以及场所 的定 义
( 1 ) 空间。空间由三个 向度 的 ( 潜 在 的) 边界 围合而成 , 作为一个体系 , 由相对位置表明 …。
( 2 ) 场 所 。广 义 的解 释 可 谓 “ 土地 ” 或“ 脉 络” , 也 就 是 英 文中的 l a n d 或 c o n t e x t 。“ 场所 ” 在 某种 意义 上 , 是 一 个 人 记
忆 的一 种物体化 和空 问化 。场 所富含 更多 的“ 人” 的意 义在 里面 , 也可 以认为是人 对一个 地方 的认 同感 和归 属感 。“ 空 间是被相互联系 的实 体物质 有 限制 、 有 目的地营造 出来 的 , 只有 当它被赋予 了来 自文化 或地域 的文脉 意义之 后才 可 以
2 . 1 . 2 道路 空间
道路空 间是开放 的线 性空 间 , 是 连接节 点 的通道 , 将节 点 串连起来 。交 大新 校 区尺 度较 大 , 新 校 区围绕 “ 一轴 、 两 带、 三环 、 六片 区” 的总体 规划 进行 建设 。从 “ 唐 院大 门” 进 来是一条笔直 的道路 , 在一 小段道路 后 , 通过“ 埃实扬 华” 的
新建 , 与 唐 山 的路 矿 学 堂 及 九 里 校 区 相 隔 甚 远 , 采 用 老 唐 院 的大 门原 型 , 加强了新 老校 区的文化联 系 , 继 承 了 老 校 园 的
往、 集 会的多功能场 所。下面 就北 区商业街 的建筑 设计 、 景 观、 可达性 、 使用密度、 交 往 距 离 等 方 面 来 分 析 场 所 感 的
[ 作者简介]陈威翰 ( 1 9 8 6~), 男, 硕 士研 究生。
5 6
四川建 筑
第3 3卷 5期
2 0 1 3 .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