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复习题目(含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 考试复习题目及答案

物理化学 考试复习题目及答案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 判断题1. 理想气体经历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为零。

2. 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

当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U 与温度确定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了。

4. 卡诺循环是可逆循环,当系统经一个卡诺循环后,不仅系统复原了,而且环境也复原了。

5. 理想气体非等压过程温度从T 1升至T 2,其焓变为ΔH =∫T1T2 C p dT6. 节流膨胀过程,不论是理想气体还是实际气体,也不论结果温度下降还是上升,都是等焓过程。

7. 稳定态单质的Δf H m O (500K) = 0 。

8. 热化学方程式 N 2(g )+3H 2(g)=2NH 3(g) Δr H m =-92.36kJ.mol -1其中的mol -1 意指每生成1mol NH 3(g)的热效应。

9. 因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体积,压力无关,所以(ðU /ðV )P =0,(ðU /ðP )V =010. 1mol 水在101.325kPa 下由25ºC 升温至120ºC ,其ΔH =∫T1T2 C p,m dT 。

11. 因为内能和焓都是状态函数, 而恒容过程V U Q ∆=, 恒压过程p H Q ∆=, 所以Q p 何Q v是状态函数12. 恒温过程表示系统既不放热, 也不吸热13. 由于绝热过程Q=0, W=ΔU, 所以W 也是状态函数14.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做绝热膨胀时, 其内能总是减小的.15.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当其做自由膨胀时, 温度何内能不变, 则其状态函数也不发生变化16. H 2O(1)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也是同温度下H 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17. CO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也就是同温度下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18. 1mol 乙醇在等温变为蒸汽, 假设为理想气体, 因该过程温度不变, 故ΔU=ΔH=019. 系统的温度愈高, 热量就愈高, 内能就愈大20. 不可逆过程的特征是系统不能恢复到原态二 选择题1. 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有电阻丝,通以电流一段时间,如以电阻丝为体系,则上述过程的Q ,W 和体系的△U 值的符号为( )A :W =0,Q <0,△U <0B ;W <0,Q =0,△U >0C :W =0,Q >0,△U >0D :W <0,Q <0,△U >02. 隔离系统内 ( )A 热力学能守恒,焓守恒B 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C 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D 热力学能. 焓均不一定守恒3. 非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向真空膨胀后,下述答案中不正确的是( )A Q =0B W =0C ΔU =0D ΔH =04. 1mol 水银蒸气在正常沸点630K 时压缩成液体。

物理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A. ∆U = Q + WB. ∆H = Q + WC. ∆S = Q/TD. ∆G = Q - W答案:A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A. PV = nRTB. PV = nRT + aC. PV = nRT - aD. PV = nRT^2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是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A. K = [反应物]/[生成物]B. K = [生成物]/[反应物]C. K = [生成物]^系数/[反应物]^系数D. K = [反应物]^系数/[生成物]^系数答案:C二、填空题1. 绝对零度是______开尔文。

答案:02. 摩尔气体常数R的数值是______焦耳/(摩尔·开尔文)。

答案:8.3143.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是______。

答案:6.022×10^23 mol^-1三、简答题1. 描述熵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熵是热力学中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它代表了系统微观状态的多样性。

在物理意义上,熵的增加表示系统的无序程度增加,即系统趋向于更加混乱的状态。

2. 什么是理想溶液?理想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哪些特点?答案:理想溶液是指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子间作用力与同种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同,且溶液的体积和熵变符合理想行为的溶液。

理想溶液的热力学性质特点包括:混合过程不伴随体积变化,即体积可加性;混合过程不伴随熵变,即熵可加性;混合过程中不伴随热效应,即无热效应。

四、计算题1. 已知理想气体在等压条件下,从状态1(P1, V1, T1)变化到状态2(P2, V2, T2),求该过程中气体所做的功。

答案:W = P1 * (V2 - V1)2. 某化学反应在298K时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50kJ/mol,求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标准平衡常数K。

答案:K = exp(-ΔG°/RT) = exp(50,000 J/mol / (8.314J/(mol·K) * 298 K)) ≈ 1.7×10^6以上为物理化学复习题及答案的排版格式,供参考。

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综合了物理学和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以及其中的能量转化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关问题1、一个绝热容器中,有一个可导热的隔板将容器分为两部分,左室充满理想气体,右室为真空。

现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充满整个容器。

此过程中系统的热力学能(内能)如何变化?答案:绝热容器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

自由膨胀过程中,也没有对系统做功。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Q = 0,W =0,所以热力学能(内能)不变。

2、计算在 100℃和标准压力下,1mol 水蒸发为水蒸气时的内能变化。

已知水的蒸发焓为 4067 kJ/mol。

答案:在 100℃和标准压力下,水蒸发为水蒸气是恒温恒压过程。

ΔH = 4067 kJ/molQ =ΔH = 4067 kJ对于理想气体,ΔU = Q + W ,W =pΔV ,水蒸发为水蒸气时,pV = nRT ,ΔV =V(g) V(l) ≈ V(g) ,所以 W = pV(g) = nRT =1×8314×37315 = 310 kJ则ΔU = Q + W = 4067 310 = 3757 kJ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关问题1、试判断在 25℃时,下列反应的自发性:H₂O(l) → H₂O(g) ,已知水的蒸发焓为 440 kJ/mol ,熵变为 1188 J/(mol·K) 。

答案:ΔG =ΔH TΔS ,ΔH = 440 kJ/mol ,T = 298 K ,ΔS =1188 J/(mol·K) = 01188 kJ/(mol·K)ΔG = 440 298×01188 = 440 353 = 87 kJ/mol > 0所以在 25℃时,该反应是非自发的。

2、卡诺热机在 500 K 和 300 K 的两个热源之间工作,计算其热机效率。

物理化学复习题汇编(含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汇编(含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85题)热力学第一定律(25题)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答案:B3.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

因焓是状态函数。

4.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答案:D5.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 。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6.关于热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系统处于热平衡时, 系统的温度一定等于环境的温度 (B) 并不是所有热力学平衡系统都必须满足热平衡的条件(C) 若系统A 与B 成热平衡, B 与C 成热平衡, 则A 与C 直接接触时也一定成热平衡 (D) 在等温过程中系统始终处于热平衡答案:C 。

(A )中系统处于热平衡时,若为绝热系统则系统的温度与环境无关,故不一定等于环境温度。

(D )等温过程中,系统不一定处于热平衡中。

例如,A 的温度大于B ,A 向B 传热,而B 向外散热。

物理化学(全册)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全册)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 )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状态与内能无关 2.μ=0 3. ( )A. 不变B. 可能增大或减小C. 总是减小4.T, p, W ‘=0≥0 C. (dG)T,V, W=0≤0 D. (dG) T, V, W ‘=0≥0 5.A. (dA)T, p, W ‘=0≤0B. (dA) T, p, W ‘=0≥ T, V, W ‘=0≥0 6.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 因为A. 恒压过程中,焓不再是状态函数B. 恒压过程中,焓变不能量度体系对外所做的功 D. 恒压过程中, ΔU 不一定为零 7. NOCl 2(g )=NO (g ) + Cl 2(g )为吸热反应,改变下列哪个因素会使平衡向右移动。

( )增大压力 C. 降低温度 D. 恒温、恒容下充入惰性气体 8. )A. 溶液中溶剂化学势较纯溶剂化学势增大B. 沸点降低C. 蒸气压升高 9.ΔA=0 的过程应满足的条件是 ( )C. 等温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10.ΔG=0 的过程应满足的条件是 ( ) C. 等温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D. 等温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可逆过程 11. 300K 将1molZn Q p ,恒容反应热效应为Q v ,则Q p -Q v = J 。

无法判定12.已知FeO(s)+C(s)=CO(g)+Fe(s),反应的Δr H m 0为正,Δr S m 0为正(设Δr H m 0和Δr S m 0不随温度而变化)A. 高温有利B. 低温有利与压力无关13.化学反应 N 2(g) +3H 2(g) = 2NH 3(g)A. 3NH 2H 2N μμμ==B. 032=++3NH 2H 2N μμμC. NH 2H 2N μμμ32==14. 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A →P ,则在动力学研究中表明该反应为 ( )A.二级反应B.基元反应C.双分子反应15. 已知298 K 时, Hg 2Cl 2 + 2e - === 2Hg + 2Cl -, E 1 AgCl + e - === Ag + Cl -, E 2= 0.2224 V 。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物理化学期末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 )A. 大分子溶胶B. 胶体电解质C. 溶胶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 U=Q+W只适用)(A) 单纯状态变化(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D) 封闭物系的任何4.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 )(A)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B)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C)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D)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5.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W =0 ,Q <0 ,U <0(B). W>0,Q <0,U >0(C)W <0,Q <0,U >0(D). W <0,Q =0,U >06.对于化学平衡 ,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B)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C)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D)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7.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 )A 如果系统的 S sys>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C 仅从系统的 S sys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8. 固态的 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 ,1,1,2B. 1 ,1,3,0C. 3 ,1,2,1D. 3 ,2,2,2 9. 在定压下, NaCl 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 C 和条件自由度 f :( ) A C =3, f=1 B C =3 , f=2 CC =4, f=2DC =4 , f=3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 S=0 (B) ΔG=0 (C) Δ H=0 (D) ΔU=012. 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 , 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13.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 )(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C) 表面张力 (D) 附加压力14. 实验测得浓度为0.200mol ·dm -3的 HAc 溶液的电导率为0.07138S ·m -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 m (HAc) 为( )2 -1 2 -1A. 0.3569S · m 2· mol -1B. 0.0003569S ·m 2·mol -12 -1 2 -1C. 356.9S · m 2· mol -1D. 0.01428S ·m 2· mol -115. 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7/8 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3/4 所需的时间的 1.5 倍,则反应的级数为( )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11. 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D. CuSO 4 水溶液如图,将 C uSO 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

物理化学复习题题目及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题目及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练习题2007年12月选择题部分:电化学1、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离子浓度(从零开始)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与离子大小成正比(c)与离子运动速度成正比(d)与离子电荷成正比2、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的是:(a)欧姆定律(b)离子独立运动定律(c)法拉第定律(d)能斯特定律3、下列化合物的极限摩尔电导率能从摩尔电导率对m1/2作图外推到m=0 时而求得的是:(a)CH3COOH (b)HCOOH(c)CH3COONa (d)NH4OH4、用电导仪测未知溶液的电导,将一定浓度的标准KCl溶液注入电导池中进行测定,其目的是:(a)做空白试验(b)校正零点(c)求电导池常数(d)作工作曲线5、醋酸的极限摩尔电导率数值是根据下列何种方法得到的:(a)D-H 极限公式(b)Kohlrausch 经验公式外推值(c)离子独立运动定律(d)实验直接测得6、(1) Zn|ZnSO4(a1) CuSO4(a2)|Cu(2) Pt|H2(p)|HCl(m)|AgCl|Ag(3) Pt|H2 (p )|HCl(m)|H2(2p )|Pt(4) Pt|H2(p)|HCl(a1) HCl(a2)|H2 (p) |Pt 。

上述电池中,属于浓差电池的是:(a)(1)(2) (b)(3)(4)(c)(2)(3) (d)(1)(4)7、电解下列四种物质水溶液,哪个产物与众不同:(a)H2SO4水溶液(b)NaOH 水溶液(c)HCl 水溶液(d)KOH 水溶液8、在一定温度下稀释电解质溶液,电导率 和摩尔电导率 m 将怎样变化?(a ) 增大, m 减小(b ) 增大, m 增大 (c ) 变化不一定, m 增大 (d ) 先增后减, m 增大9、下列关于摩尔电导率的说法,哪个是最为正确的 :(a )摩尔电导率是在两电极之间放入含1mol 电荷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b )摩尔电导率就是1m 3溶液中含1mol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c )根据m Λ=κ/c ,说明m Λ与c 成反比,溶液的浓度愈小,摩尔电导率愈大(d )引进摩尔电导率概念的最大好处是排除了离子多少对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10、在浓度为m 的FeCl 3溶液中,FeCl 3的活度a 为:(a )(γ±)2(m /m )2 (b ) 4γ± (m /m )(c )9(γ±)4(m /m )4 (d )27(γ±)4 (m /m )411、就如图所示的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电池由 Cu│Cu 2+电极和 Zn│Zn 2+电极组成(b )该电池由C u电极和Zn 电极及电解质溶液组成(c )该电池阴极反应为Zn →Zn 2+ +2e-(d )该电池的符号是 Zn | Zn SO 4(a 1)│Cu SO 4 (a 2)|Cu12、能测定水的离子积K W (反应:H 2O=H ++HO -)的电池是:(a )Pt | H 2 | H 2SO 4(aq) | O 2 |Pt (b )Pt | H 2| H + OH - | H 2 | Pt(c )Pt | H 2 | NaOH(aq) | O 2 | Pt (d )Pt | H 2O | NaOH(aq) | O 2| Pt13、反应3Cu 2++2Fe →2Fe 3++3Cu ,所对应的电池表示应为:(a )Fe(s)|FeCl 3(m 1)‖CuSO 4(m 2)|Cu(s)(b )Cu(s)|CuSO 4 (m 2)‖FeCl 3 (m 1)|Fe(s)(c )Cu(s)|FeCl 3 (m 2)‖CuSO 4 (m 1)|Fe(s)(d )2Fe(s)|2FeCl 3 (m 1)‖3CuSO 4 (m 2)|3Fe(s)14、某电池在等温和标准压力下的可逆放电过程中Q r =-100J ,则焓变(a )ΔH =100 J (b )ΔH =0(c )ΔH >-100 J (d )ΔH<-100 J15、对于电池Pt│H2(p∃)│NaOH(0.01 mol·kg-1)│O2(p∃)│Pt其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可表示为:(1) E= E∃ (O2/OH-) - (RT/F)ln[a(OH-)/a1/4(O2)](2) E左= E∃ (H2O/H2,OH-) - (RT/F)ln[a1/2(H2)·a(OH-)](3) E左= E∃ (H+/H2) - (RT/F)ln[a1/2(H2)/a(H+)](4) E = E右- E左上述表示中(a)(1) 的表示式不对(b)(2) 的表示式不对(c)(3) 的表示式不对(d)四种表示式都可以16、下图所示的极化曲线中,a,b,c,d所代表的极化曲线如表所示,其中正确的一组是:原电池电解池阴极(+) 阳极(-) 阴极阳极(a)abcd(b)bacd(c)cdab(d)dcba17、对于T afel公式的理解,错误的是:(a)T afel公式是电化学极化时,过电位与电流密度关系式。

《物理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一.填空和选择题:1、内能是系统的状态函数,若某一系统从一始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又回到始态,则系统(Q+W)的变化是:2)(Q+W)>0;(3)(Q+W)<0;(4)不能确定2、焓是系统的状态函数,H=U+PV,若系统发生状态变化时,ΔH=ΔU+Δ(PV),式中Δ(PV)的意思是:(1)P ΔV(3)PΔV- VΔP;4、100℃,101 325 Pa的液态H2O的化学势为μl,100℃,101 325 Pa的气态H2O的化学势为μg ,二者的关系是:: (1)μl>μg;(2)μl<μg5、系统经历一个绝热可逆过程,其熵变ΔS:(1)>0;(2)<0 ;(4)不能确定6、系统经过某过程后,其焓变ΔH=Qp,则该过程是:(1)理想气体任意过程;(3)理想气体等压过程;(4)真实气体等压过程。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2)ΔS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3)摩尔数增加的反应,ΔS8、下述表达不正确的是:(1)能斯特方程适用于可逆电池;(2)能斯特方程不适用于同样计划存在的电池;(3)9、Qv=ΔU,Qp=ΔH的的适用条件条件是封闭体系、非体积功为零、恒容(恒压)。

10、隔离系统中进行的可逆过程ΔS =0 ;进行不可逆过程的ΔS >0 。

11、化学反应是沿着化学势降低的方向进行。

10、在298K和100kPa下,反应3C(s)+O2(g)+3H2(g) →CH3COOCH3(l) 的等压热效应Q p与等容热效应Q v之差为(Q p=Q v + nRT )A、9911 J·mol-1B、-9911 J·mol-1 C、14866 J·mol-1D、7433 J·mol-112. 把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凹面的液体所受的压力P与平面液体所受的压力P0相比:(1)P= P0)P> P0(4)不确定13、系统经过某过程后,其焓变ΔH=Qp,则该过程是:A、理想气体任意过程;C、理想气体等压过程;D、真实气体等压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1. 按导体导电方式的不同而提出的第二类导体,其导电机理是:(A)电解质溶液中能导电的正负离子的定向迁移。

(B)正负离子在电极上有氧化还原作用的产生(电子在电极上的得失)。

2. 按物体导电方式的不同而提出的第二类导体,对于它的特点的描述,那一点是不正确的答案:A(A)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其导电的原因是离子的存在(D)当电流通过时在电极上有化学反应发生3. 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是:答案:C(A ) 欧姆定律 (B ) 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C ) 法拉第定律 (D ) 能斯特定律4.的Na 3PO 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 210.62i i I m Z ==∑ ;0.001m 的36K [Fe(CN)]的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210.0062i i I m Z ==∑。

5.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和0.10.01的同种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之比为:答案:B (A ) 1:5 (B ) 5:1 (C ) 1:20 (D ) 20:11222115:1R c R c λλ== 6.在25℃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最大的是:答案:D (A ) La 3+ (B ) Mg 2+ (C ) NH +4 (D )H +7.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A ) 强电解质 (B ) 弱电解质 (C ) 无限稀溶液 (D ) m =1的溶液 答案:C8.科尔劳施定律认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为)c 1(m m β-λ=λ∞。

这一规律适用于:答案:B(A ) 弱电解质 (B )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C ) 无限稀溶液 (D )m =1的溶液9.0.1m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则离子平均活度为:答案:B(A ) ×10-3 (B ) ×10-2 (C ) ×10-2 (D ) ×10-210.在HAc 电离常数测定的实验中,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A ) 电导率 (B ) 电阻 (C ) 摩尔电导 (D ) 电离度 答案:B11.对于0.002m 的Na 2SO 4溶液,其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是:33.17510m -±==⨯。

12.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λm 分别为:×10-2、×10-2、×10-2(-1),则NH 4OH 的∞λm(-1)为:答案:B(A ) ×10-2 (B ) ×10-2 (C ) ×10-2 (D ) ×10-213. Ostwald 稀释定律表示为 2m c m m m c K ()∞∞λ=λλ-λ,它适用于:答案:C(A ) 非电解质溶液 (B ) 强电解质溶液 (C ) 电离度很小的1—1型弱电解质溶液 (D ) 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14.在25℃时, 的CaCl 2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1)(±γ与 的CaSO 4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2)(±γ的关系为:答案:A(A ) 1)(±γ>2)(±γ (B ) 1)(±γ<2)(±γ (C ) 1)(±γ=2)(±γ (D ) 无法比较15.在25℃时,一电导池中盛以 溶液,电阻为150Ω;盛以溶液,电阻为Ω。

已知25℃时,0.01m KCl 溶液的电导率κ为,则电导池常数)A l (=121.13R m κ-=; mHCl 的电导率κ=11()0.411112.l S m R A-⨯=,摩尔电导m λ=20.0411112..mol S m cκ-=。

16.在18℃时,已知Ba(OH)2、BaCl 2和NH 4Cl 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和 ,试计算该温度时NH 4OH 溶液的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λm = 。

17.25℃时,测出AgCl 饱和溶液及配制此溶液的高纯水的电导率κ分别为×10-4 -1和×10--1,已知AgCl 的相对分子量为,则在25℃时AgCl 的电导率为κ=241.8410H O κκ--=⨯-1,查表得25℃时AgCl的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为∞mλ= -1,AgCl 饱和溶液的浓度c =5. 1.30910AgCl m AgClκλ-∞=⨯moldm -3,饱和溶解度S =Mc =31.87710-⨯-3,AgCl 的溶度积K SP =31.7110-⨯mol 2dm -6。

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1.可逆电池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电池反应互为可逆(2)通过电池的电流无限小。

2.在25℃时,电池反应)l (O H )g (O 21)g (H 222=+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01E ,则反应)g (O )g (H 2)l (O H 2222+=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02E 是:答案:C(A )02E =-201E (B ) 02E =201E (C )02E =-01E (D )02E =01E3.已知25℃时,0Zn/Zn2+ϕ=- V 、0Cd/Cd 2+ϕ=-、0I /I 2-ϕ= V 、0Ag/Ag+ϕ=。

则当以Zn / Zn 2+为阳极组成电池时,标准电动势最大的电池是: (A ) Zn | Zn 2+ || Cd 2+ | Cd (B ) Zn | Zn 2+ || H + | H 2 , Pt(C ) Zn | Zn 2+ || I - | I 2 , Pt (D ) Zn | Zn 2+ || Ag + | Ag 答案:D4.在25℃时,若要使电池)a )(Hg (Pb |)aq ()NO (Pb |)a )(Hg (Pb 2231的电池电动势E 为正值,则Pb 在汞齐中的活度:答案:A (A )一定是a 1> a 2 (B )一定是a 1=a 2(C )一定是a 1 < a 2 (D )a 1 和a 2都可以任意取值5.电池在恒定温度、恒定压力的可逆情况下放电,则其与环境间的热交换为:答案:C(A ) 一定为零 (B ) H ∆ (C ) S T ∆ (D ) 与H ∆和S T ∆均无关6.已知反应 Tl e Tl =++ 的01ϕ=- ;反应Tl e 3Tl 3=++的02ϕ= ; 则反应++=+Tl e 2Tl 3 的03ϕ是: V 。

7.已知298K 时,反应Hg 2Cl 2+2e =2Hg +2Cl -的0ϕ为 ,反应AgCl +e =Ag +Cl -的0ϕ为 V ,则当电池反应为 Hg 2Cl 2 +2Ag =2AgCl +2Hg 时,其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 V 。

8.已知25℃时,0ϕ(Fe 3+/Fe 2+)= V ;0ϕ(Sn 4+/Sn 2+)= V ,今若利用反应2 Fe 3+ + Sn 2+ = Sn 4+ + 2Fe 2+ 组成电池,则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0为:答案:B(A ) (B ) V (C ) V (D ) V9.298K 时电池Pt ,H 2|H 2SO 4(m )|Ag 2SO 4,Ag 的E 01为 V ,而 Ag + +e =Ag 的02ϕ为 V ,则Ag 2SO 4的活度积K SP 为:答案:D(A ) ×10-17 (B ) ×10-3 (C ) ×10-3 (D ) ×10-610.电池0022,()|()|(),Pt H p HCl aq O p Pt 的电池反应为 :002221()()()2H p O p H O l +=其 25℃时的0E 为 V ,则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0K 为:答案:C(A ) ×1083 (B ) ×1020 (C ) ×1041 (D ) ×101811.25℃时,电池反应Ag +21Hg 2Cl 2 =AgCl +Hg 的电池电动势为 V ,反应所对应的r m S ∆为 JK -1,则该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P )TE(∂∂为:答案:D(A ) ×10-4 (B ) ×10-6 (C ) ×10-1 (D ) ×10-412.在25℃时,电池(Pt )H 2(p 0)| 溶液 | 甘汞电极,当溶液为磷酸缓冲溶液(已知pH =)时,E 1= V 。

当为待测时,E 2= V 。

则待测溶液的的pH x = .13.25℃时,电池22()|()|()()Ag AgCl s KCl m Hg Cl s Hg l --的电动势0.0455E V =,41() 3.3810.p EV K T--∂=⨯∂。

该电池的电池反应为:221()()()()2Ag s Hg Cl s AgCl s Hg l +→+。

该温度下的m r G ∆=4391=-Jmol-1;m r S ∆32.62=JK -1mol -1;m r H ∆5329=Jmol -1 ;R Q 9720= Jmol -1。

14.某一电池反应,如果计算得出其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电池反应是:答案:B(A )正向进行 (B )逆向进行 (C )不可能进行 (D )反应方向不确定15.当反应物和产物的活度都等于1时,要使该反应能在电池中自发进行,则:答案:D (电池发应自发条件E 大于0)(A )E 为负值 (B )E 0为负值 (C )E 为零 (D )上述都不结论均不是16.盐桥的作用是 。

答案:A (A )将液接界电势完全消除 (B ) 将不可逆电池变成可逆电池(C )使双液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可用能斯特(Nemst )方程进行计算。

17.已知在25℃下,有反应022AgBr(s)H (p )2Ag(s)2HBr(0.11m,0.910)γ±+=+=。

已知0Br |Ag AgBr --ϕ= (1) 将上述反应设计成一电池,写出电池表示式、电极反应、电池反应。

(2) 求上述电池的E 、r m G ∆、0K ,并判断此反应能否自发(3) 将上述反应写成)910.0,m 11.0(HBr )s (Ag )P (H 21)s (AgBr 02=γ+=+±,求算E 、r m G ∆、0K ,并与(2)求出的E 、r m G ∆、0K 进行比较,说明其原因。

解:设计电池: 02()()|(0.10.910)|()()Pt H p HBr m AgBr s Ag s γ±==-、负极:02()22()H H p e H m ++-=正极:2()22()2()Br AgBr s e Ag s Br m --+=+电池发应: 022AgBr(s)H (p )2Ag(s)2HBr(0.11m,0.910)γ±+=+=22200//()20ln ()ln ()Ag HBr AgBr Ag HBr H H g H AgBr a a RT RT E E a p nF F a pϕϕ+=-=-- 28.314298(0.07110)ln(0.110.910)0.189396500V ⨯=--⨯=20.18939650036535r m G nEF J ∆=-=-⨯⨯=-0020.071196500exp()exp()exp()254.38.314298r m G nE F K RT RT ∆⨯⨯=-===⨯ 由于365350r m G J ∆=-p ,电池反应能够自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