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PPT课件【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苏武传》PPT课件(共38张PPT)

《苏武传》PPT课件(共38张PPT)
李广难封”,公元前119年, 随卫青出征匈奴,兵败, 引颈自刎。
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人,西汉飞将 军李广之孙。“少为侍中建章 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 甚得名誉”;加上他又是名将 之后,久之自然就赢得汉武的 青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 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余 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 而还”。但受制于无能而又狂
第三部分 (9~10)介绍苏武
被放回国的经过。
按时间顺序分
人物形象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塑造人 物形象的?
正面描写: 语言、行动等细节刻画人物
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的烘托 其他人物的映衬
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
第二部分 ”武闻之,南向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卫律劝降
课后练习
艺术特色小结:
一、人物刻画生动 二、记叙详略得当
详:苏武宁死不降、卧雪牧羊等 略:於靬王赏识苏武及牛羊被盗等
突出主题、表现人物
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描写得特别 详细,作者这样处理用意何在?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 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 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 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 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 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遣回朝。苏武决不背叛祖国的气节, 流芳百世,传唱千古。
《苏武传》
《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 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 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 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 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 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 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
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 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 晰,故事完整。

《苏武传》ppt课件

《苏武传》ppt课件
引佩刀自刺 当是时;项王在睢阳;……则引兵还 3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粱父即楚将项燕 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
1——3段翻译下面句子:
1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2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3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 4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 惠共止之 5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宜皆降之
第一段:第1自然段 出使匈奴 以求通好
两千多年以前的汉朝;版图非常地辽阔;活跃在北方 的匈奴不时地侵犯边疆;因此朝廷也经常出兵反击他们 后来匈奴的单于派使节向汉朝朝贡;希望能藉此拉拢彼 此之间的邦国友谊 于是汉武帝决定派苏武向匈奴回礼; 并护送他们的使节回去 出使的那一天;苏武手中持着长 长的「汉节」;那是邦国之间互相往来的信物;他带领着 由一百多人组成的和平使团;随着一声威武的号令;庄严 而肃穆地启程 他们带着丰厚的礼物;放眼望去;那浩荡的 队伍展现出无比的威德;要传达给远方匈奴的;是大汉民 族对于战争永远不再发生的殷切期望 但不幸的是;他们 遇到了匈奴内部的一场叛乱
第六段:9 10自然段 苏武归汉 名垂青史
数年之后;汉朝跟匈奴开始和亲了;苏武终于能够 回到故乡;十九年前由一百多人组成的声势浩大的使团; 现在只剩凄冷的九个人;怀着无尽的伤感;踏上返乡的 道路 他回到京师;奉上太牢;泪流满面地拜谒了汉武帝 的陵墓 朝廷有感于他的志节;给了他非常优厚的待遇; 后来宣帝封他为「关内侯」 苏武把财产全部分送给亲 朋 故旧;自己什么都没有留下 他的妻子已经改嫁;儿 子因被连坐而死;而他自己也已经白发苍苍了 苏武得 到了天下人对他的敬仰;不但是在汉朝;在匈奴这样的 国家;也赢得了匈奴人的尊敬
3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 问

苏武传 (共32张PPT)

苏武传 (共32张PPT)
汉白归白匈的奴,幸蒙大恩,赐号 称王,拥众数把万,马畜弥山, 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
模拟,做样子 背叛

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
复知之?”武不应。精选版课件ppt
使动,使…肥沃
于同愈“律益毡知欲”武降把终之…不,当可乃作胁幽,武白置单大于窖。中单, 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
告诉,报告 禁闭 动词,下
于。单于视左右而惊,
看,环顾
谢汉使曰:“武等实
在。”
确实活着
精选版课件ppt
召集
随行官员
单于召会武官属,
死亡
第 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
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
总共,一共

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 相当于“于”,
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

及还,须发尽白。段被扣留Fra bibliotek出去,出使
当初
精选版课件ppt
苏武的性格特征
忠君爱国 威武不屈 贫贱不移 忠贞不渝 坚韧不拔
精选版课件ppt
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详略得当的情节
劝降 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 威逼利诱/死亡威胁 变节投降/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精选版课件ppt
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卫律 李陵
精选版课件ppt
卫律:
威逼 ——杀鸡儆猴(杀虞常) ——死亡威胁(失败) ——利诱(荣华富贵) ——恼羞成怒离去
精选版课件ppt
昭帝即位。数年,匈 欺骗说
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
详匈细奴诡言武死。后汉使
第 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
者与俱,得夜见汉使,
与之俱, 同他一起去。
(省略句)

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 于,言:“天子射上林

《苏武传》PPT教学课件

《苏武传》PPT教学课件
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
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
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
dai gu
由其妹班昭(曹大家)和同郡人马续补写而
成的。
汉书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
班固为何要安排这 个意外?为何不按 时间顺序叙述,要 用补叙的方式将这 个意外安排在返回 汉朝之后?
春秋笔法 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补叙的生活细节真实动人,使人 物有血有肉,更加丰满。 苏武:舍小家赴国家的忠臣形象 汉武帝:刻薄寡恩转人情味,立
体化的老者形象
情节安排巧妙。 “不虚美,不隐恶”,充分尊重 史实、不随意删减的同时,也有 着巨大的主观能动性。 调整叙事顺序,在情节上下功夫, 目的是为了刻画丰富立体的人物 形象。
抉生
不矛盾
匈奴想要从逼降、摧垮苏武意志来达到羞辱大 汉的目的,匈奴变化方式逼降,他的对抗方式 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而且苏武“抉生”不是为了富贵苟且偷生,是 与艰苦环境的抗争,与“威逼利诱”的抗争。
择死
苏武前后对 生死的选择 矛盾吗?
抉生
小结
不管是威逼利诱,还是发自肺腑的劝说,都打 动不了忠贞不二的苏武。扣押匈奴19年,苏武 展现出了历经磨难,始终守节不移,怀着满腔 爱国之情、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绝不贪图功 名利禄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伟大情操。
择死 “择死”体现了苏武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受 牵 连
召 受 辞
卫 律 诱 降
李 陵 劝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王”:划清界限,表明立场 爱恨分明,立场坚定,忠贞如一

《苏武传》课件(共50张PPT)

《苏武传》课件(共50张PPT)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 的史书
例《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史记》: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
《汉书》:本纪
列传 表 志
背景简介
秦末汉初,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 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 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 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 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 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王 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 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 与匈奴修好。
第六段重点词句
1、白单于 报告
2、天雨雪 名词作动词,下
3、与旃毛并咽只 通“毡”,毛织品 4、匈奴以为神 认为
5、羝乳乃得归 名词作动词,生子 才
6、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隔离
别的
第六段重点词句
武既至海上 在……之后 掘野鼠去草实 通“弆” (jǔ) ,收藏 杖汉节牧羊 名词作动词,拄着 卧起操持 古今异义,两个词,拿着 武能网纺缴 名词作动词,结网 檠弓弩 名词作动词,用檠矫正弓弩 武复穷厄 失意 困苦
6、凡随武还者九人 共
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 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 降 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 要 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
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 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 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 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作品---- 史书:《汉书》
辞赋:《两都赋》 诗: 《咏史诗》

2024年度《苏武传》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度《苏武传》ppt课件完整版
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 会忠诚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忠诚的品质。
2024/3/23
14
04
历史文化背景与影响
2024/3/23
15
汉朝时期历史文化背景概述
政治制度
汉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加强皇权,削弱诸侯
王势力。
2024/3/23
经济发展
汉朝经济繁荣,农业、 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
、文学家。
2024/3/23
代表作品
《汉书》、《两都赋》等,其中《 汉书》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杰作之 一。
学术成就
班固在历史学、文学等领域都有很 高的成就,被誉为“汉赋四大家” 之一。
5
时代背景:汉朝与匈奴关系
2024/3/23
汉朝的强盛
01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创造了著名的汉文化,经
济、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
汉朝与匈奴长期存在边境争端,双方 多次发生战争。
苏武出使匈奴
苏武被扣留
苏武在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期间坚守 汉朝使节身份,展现了忠诚和坚韧的 品质。
汉武帝派遣苏武出使匈奴,试图通过 外交手段缓解紧张局势。
2024/3/23
4
班固生平及代表作品
班固简介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 字孟坚,东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01
苏武在匈奴的生活是怎 样的?他遇到了哪些困 难和挑战?
2024/3/23
02
苏武为什么选择留在匈 奴而不是返回汉朝?他 的动机是什么?
03
04
苏武在匈奴期间如何保 持自己的忠诚和信仰?
24
苏武最终返回汉朝后, 他的经历对他的人生产 生了哪些影响?

《 苏武传》 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苏武传》 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 死于前!”
李陵劝降
“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 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汉书·李广苏建传》
“李陵罪在偷生日,苏武功成未死时” ——文天祥《题苏武忠节图》
结论
班固笔下的苏武在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面对卫律 的威逼利诱,正气凌霄,不容侵犯,与卫律的见利忘义 形成鲜明的对比。李陵发自肺腑的陈情,更衬托出苏武 秉守家国大义的坚定不移。而在感受苏武正气浩然、威 武不屈、忠贞不渝的爱国志士的形象的同时,我们也欣 赏到了班固精心剪裁,以对比烘托、细节点染等手法表 现人物的叙事特点,这些特点也是《汉书》的叙事艺术 所在,使得作者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也使得文中的苏 武形象如此熠熠生辉。
班固与《汉书》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东汉史学家,与 司马迁并称“班马”。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面地 展现了西汉的景象与风貌。
任伯年《苏武牧羊图》
题苏武忠节图
宋 文天祥
独伴羝羊海上游,相逢血泪向天流。 忠贞已向生前定,老节须从死后休。 不死未论生可喜,虽生何恨死堪忧。 甘心卖国人何处,曾识苏公义胆不。
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 始矣!”
卫律劝降
卫律先是威逼,转而利诱,暗藏杀机,苏武尽 显不可凌辱的正气,义正词严,有理有节。以叛 徒卫律、张胜与苏武作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 出苏武的忠贞不渝、宁死不屈、嫉恶如仇的品格, 也展现了苏武作为使臣的格局与智慧。
1.梳理情节,把握苏武的整体形象;
2.深入关键情节,关注同质化情节的不同表达, 进一查阅资料,为苏武整理一份人物年表。

10《苏武传》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0《苏武传》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希望得到
许之,以货物与常。

文本解读
汉正要打发派送苏武等人,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谋反。 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没在 匈奴,还有卫律带领的那些投降匈奴的人,暗中一起策划劫持单于的母 亲阏氏归汉。正好苏武等人出使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 张胜有交情,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痛恨卫律,我虞常能 为汉朝埋伏弩弓射死他。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受到汉天子的照 顾。”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班固与《汉书》
体裁
《汉书》
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
《史记》
体例 本纪、列传、志、表
3000多年
本纪、世家、 、列传、书、表
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丘明)——我第一部叙述详细
●的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司马光)——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假如
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以何”用什么 宾前
使…投降
文本解读
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准 备起事,他们中一人夜晚逃走,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派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 都战死;虞常被活捉。 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个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 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情况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已经这样了, 这事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想要自杀。张胜、常 惠一起制止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要杀 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酷的刑法呢?应当都使他 们投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四段重点词句 1、其一人夜亡(在夜里,名词作状语;逃跑) 2、虞常生得(被活捉) 3、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话;告诉) 4、事如此,此必及我。(连累) 5、见犯乃死,重负国。(才;更加;对不起) 6、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假使;使动用法,使 ……投降) 7、舆归营(抬,名词作动词) 8、单于壮其节(以……为壮,意动用法)
张胜 常惠
苏嘉
苏贤
缑王 虞常
阏氏 卫律 李陵
汉 武 帝
汉朝
匈奴 单 于
苏武两次自杀未遂,坚贞不屈。
对比 烘托 反衬
卫律劝降 张胜投降
李陵
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 安)人,西汉飞将军李广之孙。“少 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 下士,甚得名誉”;加上他又是名将 之后,久之自然就赢得汉武的青睐, “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 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 无所见虏而还”。但受制于无能而又 狂傲自大的国戚,贰师将军李广利。
第六段重点词句 1、白单于(告诉) 2、天雨雪(名作动,下) 3、匈奴以为神(把……当作) 4、羝乳乃得归(名作动,生育;才) 5、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隔离;别的) 6、掘野鼠去草实(通“弆”) 7、杖汉节牧羊(名作动,手中拿着) 8、檠弓弩(名作动,用檠校正弓弩) 9、武复穷厄(失意困窘)
11、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通“沾襟”;通“诀”)
第九、十段重点词句 1、汉求武等(寻求) 2、得夜见汉使(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 4、谢汉使曰:“武等实在。”(道歉;确实活着) 5、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已”;共)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 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3~8) 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 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9~10) 介绍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第七、八段重点词句
1、武使匈奴,明年(第二年) 2、不敢求武(访问)
3、故使陵来说足下(劝说)
4、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通“无”;通“现”)
5、扶辇下除(阶殿)
6、子卿尚复谁为乎?(还)
7、皆为陛下所成就(提拔)
8、兄弟亲近(成为皇帝亲近之臣)
9、子卿壹听陵言(听一听)
10、自分已死久矣(料定)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 犬戎部落入侵,迫使平王东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蒙恬北击匈奴,收河套,“却匈奴七 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真正与匈奴进行大规模战斗是在汉朝。
汉初前201年,韩王刘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率大军征讨, 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冒顿单于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 夜。后用计逃脱,之后开始与匈奴和亲。其后的文、景诸帝也是 沿用和亲政策以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汉朝从战略防御转为战 略进攻。前127年,派卫青占领河套地区,前121年派霍去病夺取 富庶的河西走廊,前119年卫、霍分东西两路进攻漠北。
李陵投降匈奴 李陵劝降苏武
疏通字词
第一段重点词句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介词,表原因)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动用法,使……归) 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以……身份) 5、置币遗单于(用作礼物的玉、马、皮、帛等赠送)
第二段重点词句 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刚好) 2、将降者(带领的投降的人) 3、以货物与常(把财物,古今异义)
第12课 苏武传
作者:班固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 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 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89)初, 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 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 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2
又称前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由东汉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所著, 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 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 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 书。和《史记》合称“史汉”。
按时间顺序分。
人物形象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等细节刻画人物 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的烘托,其他人物的映衬
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单于和卫律逼降 副使张胜的屈降 朋友李陵的劝降
体裁
Hale Waihona Puke 《汉书》《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时间跨度
230年左右
3000多年
体例
纪、表、志、传
本纪、列传、世家、书、表
匈奴 汉朝
匈奴的起源和族属问题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学者认为,商 朝时的鬼方、混夷,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 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 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
《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 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 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 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 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 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 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 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苏武
第五段重点词句 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逐渐痊愈;告知) 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定罪;趁) 3、本无谋(没有参加谋划) 4、拥众数万,马畜弥山(满) 5、空以身膏草野(使动,使……滋润肥美) 6、君因我降(顺着) 7、汝为人臣子(你) 8、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通“叛”) 9、反欲斗两主(使动用法,使……争斗)
前33年呼韩邪单于娶王昭君,与汉修好。 195年,南匈奴参与了中原混战,东汉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掳掠 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领归附汉丞相曹操,蔡文姬归汉。曹操 将南匈奴分成五部。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 《汉书 苏武传》载: 天汉元年(公元前 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 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未遂,又将他迁至北海 (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坚持十九年 不屈。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 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苏武决不背叛祖 国的气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