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仪常用语辞
常礼举要——中国古代礼仪

(一)居家一、为人子不晏(晚)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六、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七、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八、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十、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恶。
十二、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三)处世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三、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
四、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五、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六、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七、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八、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
九、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十、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十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十二、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十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四、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
(四)聚餐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二、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三、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四、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
五、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
六、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七、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八、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
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十、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十一、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十二、箸匙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
十三、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十四、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十五、咳嗽必转身向后。
十六、勿叱狗,不投骨于狗。
十七、碗中不留饭粒。
十八、不对人剔牙齿。
十九、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二十、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
二一、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五)出门一、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
二、见长者,必趋致敬。
中国古代文明礼貌用语大全

中国古代文明礼貌用语大全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文明礼貌用语大全,希望能够爱帮助到大家哦! 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人远行说-平安
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没能迎接说-失迎
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
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
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
与人相见说-您好
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
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临分别时说-再见
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
迎接客人说-欢迎
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
自己住家说-寒舍
请人接受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
得人帮助说-谢谢
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人方便说-借光
仰慕已久说-久仰
长期未见说-久违
求人帮忙说-劳驾
以上就是关中国古代文明礼貌用语大全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古代礼貌用语

古代礼貌用语
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没能迎接说——失迎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
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
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
自己住家说——寒舍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
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
中国古代礼仪用语

中国古代礼仪用语1、贺新婚忽鸣燕贺,且祝新禧。
欣闻足下花烛筵开,奉呈薄礼,聊卺之仪。
附呈微物,聊佐喜仪,忽弃是幸。
喜闻你们有缘终成眷属,至为欣慰。
欣闻你们喜结良缘,无限欣慰。
近闻足下燕尔新婚,特此祝贺。
顷悉你不日西厢叙情,蓝田得玉,天成佳偶,谨祝秦晋和欢,白头偕老。
顷闻吉音,欣逢嘉礼,遥祝如鱼得水,并蒂花开,嘉贺嘉祝。
2、祝寿×日为先生××大寿,遥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恭祝延年寿千秋。
谨颂受寿家多,长命百岁。
喜贺福寿双全,恭贺全家安好,寿星永照。
3、贺生儿女闻育祥麟,谨此恭贺。
闻尊夫妇喜添千金,热忱致贺。
(贺生女)弄璋之喜,可庆可贺。
(贺生子)弄瓦之庆,遥以致贺。
(贺生女)(七)致谢大示诵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
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
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
感荷高情,非只语片言所能鸣谢。
承蒙谆谆忠告,铭感五衷。
承蒙见教,获益甚多,特上寸笺,以申谢忱。
承蒙惠赠各物,衷心感谢,不胜荣幸。
承蒙存问,且赠佳品,感恩不尽。
如此厚赠,实深惶悚,但来从远道,却之不恭,因即拜领。
(八)致歉惠书敬悉,甚感盛情,迟复为歉。
奉读惠书,久未作复,罪甚罪甚。
惠书已悉,近因琐务,未即奉答为歉。
数奉台函,未暇修复,抱歉良深。
所询之事,目前尚难奉复,敬请宽裕为怀。
前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
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希恕之。
见有睽异之处,幸在知己,尚希见宽降恕。
(九)拜托冒味唐突干请,惟望幸许。
拜托之处,乞费神代办,不胜感荷。
谨布区区,尚希鉴明,费神相助。
所恳之事,若蒙慨允,将不胜感激之至。
特沥寸函布达,祈忽他言推诿。
为书请之,便中还请一询为荷。
鉴于此情,望您能大解善囊,尽力相助。
人生友谊,唯君多谊,切望惠泽大诿,鼎力为之。
岁月悠悠,与君多谊,还望滋润再三,泽被延绵。
(十)致哀惊闻××作古,家失栋材,悲痛万分。
尊×猝去,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顺变。
中华礼仪用语

中华礼仪用语中华礼仪用语大全咱们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礼仪用语,想必很多人都不能说全吧,这些传统的文化礼仪,有空可让孩子了解了解哦。
“令”字一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拜”字一族:用于人事往来。
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辞:指与对方告辞;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委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称对方的学校。
“高”字一族: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60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于询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中国古代礼仪

中国古代礼仪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
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也创造出极其绚烂的精神文明。
中国人也因此以勤劳智慧、好学进取的形象和彬彬有礼、和睦谦逊的风貌著称于世。
我国古代的礼仪正体现了这种文明风貌。
(一)居家一、为人子不晏(晚)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六、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七、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八、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十、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恶。
十二、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二)处世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三、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
四、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五、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六、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七、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八、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
九、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十、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十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十二、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十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四、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
(三)聚餐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二、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三、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四、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
五、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
六、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七、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八、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
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十、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十一、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十二、箸匙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
十三、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十四、咳嗽必转身向后。
十五、勿叱狗,不投骨于狗。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用语大全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用语大全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人远行说—平安
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没能迎接说—失迎
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
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
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家说—寒舍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仰慕已久说—久仰
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
古代礼仪语句

古代礼仪语句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人的眼里,礼仪重要,现代亦然。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古代礼仪语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礼仪语句整合一1、不学礼,无以立.——孔子2、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5、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7、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况10、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1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12、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13、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徵1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15、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16、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司马光17、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18、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苏轼19、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20、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礼仪语句整合二1、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2、不学礼,无以立——论语3、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4、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5、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6、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7、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8、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9、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10、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11、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4、明德尚美,求真扬善.15、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16、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17、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清.颜元18、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1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20、《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一、“令”字一族:尊称他人的亲属,相当于“你的”令尊:称对方的父亲。
如:令尊亲手交给我的。
令堂:称对方的母亲。
如:令堂病体如何?令郎: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
令亲:称对方的亲戚。
二、“尊”字一族: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尊上:称对方父母。
尊亲:称对方亲戚。
尊驾:称对方。
尊命:对方的嘱托。
尊意:对方的意思。
三、“高”字一族: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高堂:尊对方父母。
如:高堂在,不远游。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职位。
如:另谋高就。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如:解读金庸的高论。
高见:称对方的见解。
四、“拜”字一族: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敬。
拜访:看望别人。
拜望:指探望别人。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五、“先”字一族:表示已死,用于尊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先帝:称已死皇帝。
如:先帝乃开国之君。
先考(先父):称已经死去的父亲。
如:纪念先父郁达夫。
先慈(先妣):称已死母亲。
如:先慈清苦。
先贤: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
如:海外游子念先贤。
六、“华”字一族: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
华诞:称对方的生日。
如:祝贺巴金百岁华诞。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七、“谨”字一族:多用于署名下。
谨禀:用于祖父母及父母。
如:儿子国藩谨禀。
谨肃:用于尊长。
如:护院会谨肃。
谨启、谨白:用于平辈。
如:吴将军长白谨启。
谨复:用于复信。
八、“台”字一族:表示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行为。
台驾:旧称对方。
如:怎奈台驾见了圣上。
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如:见面问我台甫。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台端: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九、“垂”字一族: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为。
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的重视。
如:台商垂青黄帝故里。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如:伏自将军垂念。
十、“贤”字一族:表示对尊辈、平辈或晚辈的敬称。
贤宰:称知县。
如:寄语河南贤宰。
贤家:称对方。
贤弟:称自己或对方的弟弟。
贤郎:称对方的儿子。
如:已与贤郎当面言定。
十一、“屈”字一族:表示委屈对方屈驾:委屈大驾(多用于邀请人)。
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
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十二、“老”字一族: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
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
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
老兄:尊称男性朋友。
老总: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某些高级领导人(多和姓连用);现也指一些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
“老”字用于表示姓氏的词后,也可以表示尊重,如称巴金为巴老。
十三、“俯”字一族: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
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
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
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十四、“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
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
光临:称宾客到来。
十五、“雅”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
雅量:称对方的度量大。
雅兴:称对方的兴趣大。
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十六、“芳”字一族: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芳邻:称对方的邻居。
芳龄: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年龄。
芳名: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名字。
十七、“华”字一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
华诞:称对方生日。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宗:称人同姓。
十八、“叨”字一族:叨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
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
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十九、“玉”字一族:指对方身体或行动。
玉成:成全。
玉音: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多用于书信)。
玉体:称对方身体。
玉照:称对方的照片。
二十、“大”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
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
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
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
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
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
大驾:称对方。
大师(大师傅):尊称和尚。
大名:称对方的名字。
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二十一、“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贵干:问人要做什么。
贵庚:问人年龄。
贵国:称对方国家。
贵姓:问人姓。
贵校:称对方学校。
贵恙:称对方的病。
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二十二、“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恭贺:恭敬地祝贺。
恭候:恭敬地等候。
恭请:恭敬地邀请。
恭迎:恭敬地迎接。
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二十三、“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二十四、“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奉达:告诉,表达(多用于书信)。
奉复:回复(多用于书信)。
奉告:告诉。
奉还:归还。
奉陪:陪伴或陪同做某事。
奉劝:劝告。
奉送:赠送。
奉托:拜托。
奉迎:迎接。
奉赠:赠送。
二十五、“某下”一族:表示对别人的敬称。
殿下:对帝王的尊称。
阁下:称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多用于书信中,外交场合)。
麾下:指将帅。
膝下: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常在开头的称呼下面加“膝下”。
足下:尊称朋友。
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
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
如:小可不才。
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
如:小人不敢。
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小店:称自己的店。
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
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
如:薄技在身。
愿献薄技。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
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
四、“贱”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贱姓王。
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
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五、“敝”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姓: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敝姓王。
敝人:对人称自己。
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七:“愚”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愚兄: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谦称自己。
愚见:谦称自己的意见。
如:愚见浅陋抛砖引玉。
愚以为:谦称自己认为。
如:愚以为不可。
八、“忝”字一族: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忝列:有愧被引入或处在其中。
如:忝列门墙(愧在师门)忝在:有愧处在其中。
如:忝在相知之列。
忝任:有愧地担任。
如:忝任宰相之职。
九、“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敢问:冒昧地询问,请问。
如:敢问先生贵姓?敢情:请求。
如:敢情先生替我写封信。
敢烦:冒昧地麻烦你。
如:敢烦小姐办件事。
十、“劳”字一族: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
劳驾:麻烦你。
劳步:用于别人来访。
如:您公事忙,请问不要劳步。
劳烦:麻烦别人。
如:劳烦尊驾。
劳神:客套话,用于请人办事。
如:劳神代为照顾一下。
十一、“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十二、“浅”字一族:较少。
浅见:浅显的见解。
十三、“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舍弟:称弟弟。
舍妹:称妹妹。
舍侄:称侄子。
舍亲:称亲戚。
十四、“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十五、“寒”字一族:较少。
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
十六、“不”字一族:不才:没有才能。
不敢当:表示承担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
不敏:不聪明(表示自谦)。
不佞:没有才能。
不肖: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
十七、管”字一族:较少管见:浅陋的见识。
另外,还有些零散谦词,数量不多,也容易掌握。
如下:妾:古时女子谦称自己。
寡人:本来是君王的谦称,即寡德之人。
奴:青年女子自称。
犬子:称自己的儿子。
过奖:谦辞,过份的表扬或夸奖。
后进: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奴家:青年女子的谦称。
仆人:男子的谦称。
不才、鄙人、在下、卑下、窃:“我”的谦称。
过奖:指对方的表扬或夸奖。
见笑:指自己言行的拙劣被人笑话。
托福:指对方福气使自己幸运。
高攀:指与地位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恕:请对方宽恕原谅自己。
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画。
错爱:表示感谢对方的爱护、培养。
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提问说“请教”得人惠顾说“借光”,归还物品说“奉还”,未及迎接说“失迎”,需要考虑说“斟酌”,请人勿送说“留步”,对方到场说“光临”接受好意说“领情”。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自己住家说“寒舍”;女士年龄称“芳龄”;称人女儿为“千金”;送礼给人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协助说“费心”;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麻烦别人说“打扰”;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请人决定说“钧裁”;接受教益说“领教”;谢人爱意说“错爱”;受人夸奖说“过奖”;交友结亲说“高攀”;祝人健康说“保重”;书信结尾说“敬礼”;问候教师说“教祺”;致意编辑说“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