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药理作用以及栽培技术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鱼腥草丰产栽培技术

鱼腥草丰产栽培技术

魚腥草丰产栽培技术
魚腥草,又名折耳根,在医学上魚腥草全草入药,性寒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化痰止咳之功效。

又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药食兼用的大众蔬菜。

近年来,我县广通镇推广种植魚腥草达l200亩,亩产量2000㎏,吸引外地啇贩前来收购,巿场价3元㎏,亩产值达6000元,种植魚腥草成为该地区农民增产增收的-个好项目,现将魚腥草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地与整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地,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000㎏、普钙50㎏、硫酸钾l5㎏做底肥,要求精细整地,做到土细畦平。

2、繁殖方法:分为根状茎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

⑴根状茎繁殖:3月上旬,把留作种苗的魚腥草根状茎挖出,剪成5~l0㎝长的小段,每段须有节芽2~3个,并留有须根。

按行距30㎝,开4㎝深的浅沟,按枺距l0㎝放入沟内,覆土后浇水,20天后就出苗,培养3个月后就可移栽。

⑵扦插繁殖:在夏季高温季节,在露地苗床內扦插,选择较粗壮的地上茎剪成3~4节的插条,20根捆成-把,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2分钟,扦插在苗床后搭遮阳网棚,保持-定的湿度,待插条生根并长出新叶后就可移栽。

3、定植:魚腥草定植3个月后即可分批采收,-年四季都可栽种。

立春至夏至节令间栽种的当年可收获两次,7月釆收笫-批,l0月份
1。

鱼腥草养殖与药用全解析

鱼腥草养殖与药用全解析

鱼腥草养殖与药用全解析鱼腥草,又称鲫鱼草、木鱼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鱼腥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药理作用,备受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全面解析鱼腥草的养殖技术以及其药用价值。

一、鱼腥草的养殖技术鱼腥草的养殖技术关系到鱼腥草的生长状态和品质,下面将从种子选择、土壤要求、温度要求、水分要求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讲解。

1. 种子选择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鱼腥草种子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大型的、一致的种子。

购买种子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2. 土壤要求鱼腥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

但一般来说,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是种植鱼腥草的首选。

可以在基质中添加适量的腐叶土和河沙,以提高土壤肥力。

3. 温度要求鱼腥草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

当温度低于10℃时,鱼腥草的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止生长。

因此,在种植鱼腥草时,应选择适当的季节,以确保温度适宜。

4. 水分要求鱼腥草对水分的要求较高。

种植过程中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湿。

应注意避免积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5. 病虫害防治鱼腥草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蚜虫等。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喷洒适量的生物农药,如红蜘蛛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二、鱼腥草的药用价值鱼腥草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下面将从中药功效、适应症范围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1. 中药功效鱼腥草具有散瘀活血、祛风解毒、消肿止痛等药理作用。

可用于治疗痰饮、咳嗽、发热、肿痛等症状,并且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2. 适应症范围鱼腥草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

例如,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喉咙痛,可以用鱼腥草制成煎剂或糖浆进行服用。

对于湿疹、烧伤等皮肤问题,可以将鱼腥草捣烂敷在患处,具有一定的舒缓和消炎作用。

3. 使用方法鱼腥草可以制成多种剂型,如煎剂、膏剂、糖浆等。

具体使用方法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鱼腥草的药材以干燥的为主,可使用煎剂、浸膏、糖浆等方式进行服用。

鱼腥草的的综述

鱼腥草的的综述

鱼腥草综述1.鱼腥草的介绍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截儿根、猪鼻拱、蕺菜,客家话称之狗点耳,在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是一种具有腥味的草本植物。

为三白草科植物草本,高30-50厘米;茎下部伏地,节上轮生小根,上部直立,无毛或节上被毛,有时带紫红色。

叶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有时除叶脉被毛外余均无毛,背面常呈紫红色; 叶脉4-7条,全部基出或最内1对离基约5毫米从中脉发出,如为7脉时,则最外l对很纤细或不明显;叶柄长1-3.5厘米,无毛; 托叶膜质,长1-2.5厘米,顶端钝,下部与叶柄合生而成长8-20毫米的鞘,且常有缘毛,基部扩大,略抱茎。

花序长约2厘米,宽5-6毫米;总花梗长1.5-3厘米,无毛;总苞片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0-15毫米,宽5-7毫米,顶端钝圆;雄蕊长于子房,花丝长为花药的3倍。

蒴果长2-3毫米,顶端有宿存的花柱。

搓破有鱼腥气。

花期4-7月。

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产于我国中部、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东起台湾,西南至云南、西藏,北达陕西、甘肃。

生于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上。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广布。

鱼腥草主要以嫩茎叶和地下茎供作蔬菜食用,全株可鲜用或晒干入药。

鱼腥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性喜温暖湿润环境,能在各种土壤中生长,以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土(或沙质壤土)生长最为旺盛,怕霜冻,不耐干旱和水涝,耐阴性强。

由于过度采集,目前蕺菜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为了保护野生资源,应积极开发利用和进行人工家化引种栽培。

2.鱼腥草的功能2.1 鱼腥草的有效成分鱼腥草中主要含有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

挥发油的其中有效成分为癸酰乙醛(即鱼腥草素),主要成分癸酰乙醛不稳定,易聚合,现人工合成了其亚硫酸加成物,称为合成鱼腥草素,供药用。

鱼腥草含有癸醛、月桂醛;绿原酸、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等有机酸及脂肪酸;谷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等十几种氨基酸;豆甾醇、菜豆醇、β-谷甾醇等甾醇;还含有吡啶类和阿朴啡类生物碱等化合物。

2021国内外关于鱼腥草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综述范文2

2021国内外关于鱼腥草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综述范文2

2021国内外关于鱼腥草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综述范文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 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始载于《名医别录》,其后历代本草文献都有记载“以清解肺热见长,为治肺雍之要药”[1].鱼腥草味辛,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能,主要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等[2].现代研究证明鱼腥草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性疾病[3-5].作为传统的清热解毒中药,鱼腥草因其显着的抗炎、解热作用,在 2003 年卫生部从上万种中药中推荐的 8 种抗 SARS 中药中,鱼腥草注射液排在第 2 位[6-7].鱼腥草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多糖、有机酸等。

在中医临床实践和中药制药工业中,以鱼腥草挥发油成分的药用活性价值最高[5-6].已上市多年的鱼腥草注射液和鱼腥草滴眼液均由新鲜鱼腥草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饱和蒸馏液制成。

鱼腥草挥发油成分主要为甲基正壬酮( methyl-n-nonyiketone )、癸酰乙醛(decanoylacetaldehyde,又名鱼腥草素,其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鱼腥草素或鱼腥草素钠)等脂肪族类成分,以及β-月桂烯(β-myrcene)、α-蒎烯(α-pinene)等萜类成分[4].随着对鱼腥草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鱼腥草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现对国内外关于鱼腥草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细胞因子是一类重要的炎症介质,根据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与作用分为2 类,即促进炎症反应的致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类(IL-1β、IL-2、IL-6、IL-8、IL-12、IL-17等),其中TNF-α、IL-1、IL-6 是介导炎症的主要细胞因子;减轻或抑制炎症反应的抗炎因子(如 IL-4、IL-5、IL-10 等)[8].国内外学者对鱼腥草制剂、提取物及其单体成分癸酰乙醛、甲基正壬酮等的抗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鱼腥草水提物在质量浓度为 0.062 5、0.125mg/mL 时可抑制TNF-α的分泌(抑制率约 30%)[9].甲基正壬酮剂量依赖性抑制 LPS 诱导的TNF-α产生[10].鱼腥草注射液可以抑制血清中TNF-α、IL-1β和 IL-8 的量,可能是其抗炎解热作用的机制之一[11].大鼠 ig 给予鲜鱼腥草挥发油(100 mg/kg),可抑制LPS 诱导的 IL-8、丙二醛(MDA)的产生,从而发挥其抗炎、抗氧化作用[12].α-蒎烯可降低 LPS 诱导的 IL-8 分泌[13]. 炎症和免疫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2 种不同反应,但两者在炎症疾病的组织、细胞、分子水平上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过程。

鱼腥草的功效与药理

鱼腥草的功效与药理

鱼腥草的功效与药理 鱼腥草是⼀种重要的中药材,其根茎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之功效。

鱼腥草主产湖南,⽽⼜以怀化市各县最多,下⾯店铺给⼤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鱼腥草的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肿,淋病,⽩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①《别录》:主蠼螋溺疮。

②《⽇华⼦本草》:淡⽵筒内煨,敷恶疮⽩秃。

③《履巉岩本草》:⼤治中暑伏热闷乱,不省⼈事。

④《滇南本草》:治肺痈咳嗽带脓⾎,痰有腥臭,⼤肠热毒,疗痔疮。

⑤《纲⽬》: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痁疾,解硇毒。

⑥《医林纂要》:⾏⽔,攻坚,去瘴,解暑。

疗蛇⾍毒,治脚⽓,溃痈疽,去瘀⾎。

⑦⼴州部队《常⽤中草药⼿册》:清热解毒。

治乳腺炎,蜂窝织炎,中⽿炎,肠炎。

⑧《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肿,去⾷积,补虚弱,消膨胀。

⑨《岭南采药录》:叶:敷恶毒⼤疮,能消毒;煎服能去湿热,治痢疾。

⑩《现代实⽤中药》:⽣叶:烘热外贴,为发泡药,可治疮癣。

凡疥癣肿胀,湿疹,腰痛等可作浴汤料。

⽣嚼其根,防⽌冠⼼病的⼼绞痛发作。

⑾《中国药植图鉴》:可作急救服毒的催吐剂。

鱼腥草的药理作⽤ 1.提⾼免疫⼒ 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提⾼⾎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葡萄球菌的吞噬能⼒明显提⾼,⾎清备解素明显升⾼。

家兔每⽇肌⾁注射鱼腥草素8mg。

连续给药3天后,⾎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鱼腥草提⾼机体免疫⼒,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抗菌作⽤ 鱼腥草中提得⼀种黄⾊油状物,对各种微⽣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对溶⾎性的链球菌、⾦黄⾊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

对⼤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合成的癸酰⼄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

合成的⼗⼆酰⼄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对⾦黄⾊葡萄球菌及耐青霉素MIC 为62.5-80mcg/ml,对流感杆菌为1.25mg/ml。

鱼腥草高产栽培技术

鱼腥草高产栽培技术

鱼腥草高产栽培技术鱼腥草又称藁本草、鱼香草、香草等,属于唇形科,是一个常见的医用植物。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去湿消肿、杀菌抗病等多种功效。

因其在制药、保健品等方面的广泛用途,使其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植物品种。

鱼腥草的高产栽培技术,一直是鱼腥草研究的热点问题。

下文将从选地、选种、育苗、管理、收获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选地鱼腥草属于喜光、耐热、耐旱、耐寒植物,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如果土壤末熟之前,能够耕扰几次,使其例行与风干后,肥力最大并不容易烂透,较适宜种植鱼腥草。

二、选种鱼腥草分为红茎鱼腥草和白茎鱼腥草两种。

其中,红茎鱼腥草,茎壮叶大,寿命短,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差,产量也相对白茎鱼腥草较低。

白茎鱼腥草生命力强,再花期长,茎壮叶大,在病虫草害的抵抗力上也比红茎鱼腥草强。

因此,应该选择白茎鱼腥草作为种植品种。

三、育苗鱼腥草苗期长,与生存环境的温度、水分、营养等有关。

要种植嫩苗有四个步骤,包括育苗模具、育苗土、床面处理和育苗。

(一)育苗模具育苗模具的大小不宜过大,最好选择2cm×2cm×3cm的模具。

模具应在种植时放在清洁、给水的地方,尽量避免模具中土壤半干变硬。

(二)育苗土选择良好、肥沃、透气性好的育苗土,将其按比例混合均匀。

(三)床面处理床面处理的关键步骤就是草木灰的施用,草木灰的比例一般为1:2。

将草木灰均匀撒在床面上,然后浇透水。

(四)育苗将选好的种子播入育苗模具中,每模2-3粒种子足矣,浅覆土1-2cm,喷水浇透,然后保持全苗宽敞、发芽率高。

四、管理浇水:鱼腥草在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土壤湿润,但浇水也要有节制,以免过度浇水,导致根系呼吸不畅。

追肥:鱼腥草生长周期为4个月,其中追肥时机为每个月的第20天至25天,在追肥时应该根据其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进行相应的配肥。

病虫害防治:鱼腥草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干扰,应该根据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化学杀菌剂控制细菌性跟腐、根结线虫等。

鱼腥草药理作用的研究毕业论文

鱼腥草药理作用的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学生姓名论文名称鱼腥草药理作用的研究院(系)名称专业名称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前言 (2)1.有效成分的研究 (2)1.1 主要成分挥发油 (2)1.2 黄酮类化合物 (3)1.3 其他 (4)2.药理作用研究 (4)2.1 抗菌作用 (4)2.2 抗病毒作用 (5)2.3 抗炎镇痛作用 (5)2.4 利尿作用 (5)2.5抗过敏、平喘作用 (6)2.6抗钩端螺旋体作用 (6)2.7抗肿瘤作用 (6)2.8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6)2.9 毒副作用 (7)3.总结 (7)参考文献 (8)内容摘要:鱼腥草含有癸酰乙醛、甲基正壬酮、癸酸等成分,其中癸酰乙醛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活性。

药理研究证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抗炎等作用,故在呼吸科、消化科、外科、妇科及五官科疾病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鱼腥草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Abstract:Its sebacic acid containing acetaldehyde, methyl ketone compounds are analyzed.the, such as acid composition, which has been the acylation sebacic acetaldehyde microorganism activity. The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showed its has antibacterial, antiviral and strengthen the body's immun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and so on, XiaoHuaKe an, surgery, gynecology and ent diseases are widely used.Key words: Houttuynia cordata active principl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前言鱼腥草为三白草科(Saururaceae)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鱼腥草的产地及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的产地及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的产地及功效与作用鱼腥草是一种具有丰富草药价值的植物。

它的学名是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于鱼腥草科鱼腥草属。

鱼腥草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都有分布,是一种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鱼腥草既可以作为食品增香调味的佐料,又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抗过敏、抗氧化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在中医药学和现代药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誉为“百草之王”。

一、鱼腥草的产地及分布情况鱼腥草原产于中国中部及南部地区,分布范围广泛。

从华北到华南都有种植。

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也见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河南、江苏、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等省区。

此外,鱼腥草也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有分布。

鱼腥草生态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较低,一般能在高海拔、高纬度山地、河湖边缘、肥沃的土壤和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它是一种喜湿润环境的植物,适合生长在河流、水塘、湖泊等湿润的地方。

鱼腥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可以在疏松、湿润、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长。

二、鱼腥草的药用价值1. 抗菌作用:经科学研究证实,鱼腥草能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对致病微生物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的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

2. 抗病毒作用: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活性,能够对抗多种病毒的感染,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

研究还发现,鱼腥草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能够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研究发现,鱼腥草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调节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4. 降血压作用: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降血压的效果。

它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鱼腥草还可以促进尿液排泄,减轻体内水钠潴留,有助于降低血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技服务,2012,29(1) :88 - 89
责任编辑 王海 责任校对 胡先祥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以及栽培技术文献综述
张明露
(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摘要 综述了鱼腥草药理作用及其栽培技术,以期为鱼腥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鱼腥草; 药用成分; 栽培技术;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421(2012)01 - 88 - 02
鱼腥草出自《名医别录》,唐苏颂如此描述:“生湿地,山 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 关中谓 之。菹 菜,叶 有 鱼 腥 气,故 俗 称 鱼 腥 草 ”。别 名 折 耳 根、臭菜、侧耳根等,是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 长于阴湿地或水边,分布西北、华北、华中及长江以南各地。 主产浙江、江苏、湖北。此外,四川、广西、湖南、贵州、陕西等 地亦产。鱼腥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性味辛、微寒,具有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及止咳化痰等功效,亦可用于 治疗水肿、脚气、尿路感染、白带过多等症。鱼腥草并对多种 细菌有抑制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具有增强机体免 疫、抗病毒和抑癌等作用[1],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1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 1. 1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鱼腥草中的槲皮素、异槲皮素、氯 化钾等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 提高外周血 T 淋巴细胞的比例,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增 强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能力,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有 着重要的意义。 1. 2 抗菌作用 鱼腥草中鱼腥草素具有光谱抗菌作用,对 各种微生物( 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 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 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较 强的抑制作用。故鱼腥草有“天然抗菌素”之美。 1. 3 抗病毒作用 鲜鱼腥草的水蒸汽蒸馏物对单纯性疱疹 Ⅰ型病毒( HSV - 1) ,流感病毒和人体免疫缺乏 L 型病毒 ( HIV - 1) 有直接抑制其活性作用,且无细胞毒性[2]。鱼腥 草挥发油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流感性腮腺炎病 毒均有作用,也能延缓孤儿病毒的生长。其乙酸乙酯提取物 对甲乙病毒都有作用,但鱼腥草的水提取物则无抑制病毒 作用。 1. 4 抗炎作用 鱼腥草花、叶、果含有槲皮素、槲皮甙、异槲 皮甙、瑞 诺 甙、金 丝 桃 甙、阿 夫 甙 和 芸 香 甙 等 黄 酮 类 化 合 物[3]。其中以槲皮素含量最高; 另外还含有多种生物碱,这 些成分均具有抗炎的作用,能显著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 亢进。 1. 5 抗肿瘤作用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发现,鱼腥草素和 新鱼腥草素对小鼠艾氏腹水癌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癌细 胞有丝分裂最高抑制率为 45. 7%[4]。国外医学家也从鱼腥 草中分离出一种针状抗癌活性结晶物,对胃癌有显著疗效。
作者简介 张明露( 1990 - ) ,女,贵州贵阳人,本科生,专业: 茶学。 收稿日期 2011-明,鱼腥草中的钾盐和槲皮 甙能使肾动脉扩张,增加肾动脉的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 具有利尿 的 作 用。槲 皮 甙 还 有 防 止 毛 细 血 管 脆 性 的 作 用。 有资料表明,用过含有鱼腥草的药后尿量增加,尿质由浊变 清,尿液由黄褐色或红棕色变为正常[5]。 1. 7 防辐射作用 虽然鱼腥草的这一功效还受到各界的争 议,但是有资料表明,基础鱼腥草是唯一在原子弹爆炸点能 顽强再生的中药材。鱼腥草具有抗辐射作用和增强机体免 疫功能的作用,且无任何毒副作用[6]。 1. 8 其他的功效 最新研究表明,鱼腥草能预防血管血栓 形成。促进血液循环,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脑血 栓、脑溢血等病症有一定的预防和改善作用。另外还有研究 证明鱼腥草具有抗钩端螺旋体、镇痛、镇咳、止血、抑制浆液 分泌,健胃消食,促进组织再生,促进红皮病、银屑病的好转, 用治实热、热 毒、湿 邪、疾 热 为 患 的 肺 痈、疮 疡 肿 毒、痔 疮 便 血、脾胃积热等作用。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戒烟良方中, 鱼腥草又是首选药材。 2 鱼腥草的栽培技术 2. 1 腥草的适应条件 鱼腥草要求土壤温暖潮湿,土温 12℃ 开始出苗,生长前期适温 16 ~ 20℃ ,生长中期适温 15 ~ 20℃ ,地下茎成熟期适温 20 ~ 25℃ 。鱼腥草较耐寒,气温低 至 - 15℃ ,仍能越冬。鱼腥草对光照和土壤要求不严,比较 耐阴,在微酸性沙土或沙壤上生长良好,喜湿耐涝,对钾肥需 求不多,适宜土壤 pH 值 6. 5 ~ 7. 0。 2. 2 栽培技术 鱼腥草目前主要有野生和人工栽培 2 种, 人工栽培多无性繁殖。 2. 2. 1 选地整地施肥。大面积栽培宜选择灌溉方便、保水 性能好的低洼地或积水地,零星种植可利用水边、林间背阴 潮湿处的闲散地。选择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冬季翻耕土地 后施厩肥 6 万 ~ 7. 5 万 kg / hm2 、草木灰 3 000 ~ 3 750 kg / hm2 , 耙平做畦,畦宽 1. 2 m,每隔 30 cm 开 1 条与畦垂直的横沟, 沟宽 18 cm,深 20 cm[7]。 2. 2. 2 根状茎繁殖及栽培。2 ~ 4 月,把上一年挖取的地下 茎剪成 10 ~ 15 cm 的小段,每段留 2 ~ 3 个节,并保留须根,平 放于施入腐熟的有机肥的栽植沟中,株距 5 ~ 8 cm,覆土 6 ~ 7 cm,,稍加镇压后浇水。栽种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发芽 生长。 2. 2. 3 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①幼苗成活后到封行前, 中耕除草 2 ~ 3 次。②苗高 10 cm 时在行间开浅沟追施尿素 150 ~ 225 kg / hm2 ,施后覆盖土,也可结合灌水施入。③生长 中后期在追施氮肥的基础上,还要适当施用一些磷、钾肥,以
29 卷 1 期
张明露等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以及栽培技术文献综述
89
保证根茎的数量和质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是种好鱼腥草 草袋泡茶,还有药膳中也选择添加鱼腥草等等,鱼腥草正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