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6.1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根据3次接近的平行测定值,即可计算食醋总酸含量的平均值。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c(NaOH)= 0.101 moL·L-1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待测食醋的体积初读数/mL
0
0
1. 为什么要预先用少量待装溶液润洗滴定管 3次?锥形瓶是否要用稀食醋润洗?
2. 在滴定时为什么要将市售食醋稀释10倍? 本实验产生偏差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采取 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偏差?
• 在滴定分析中,要设法减少读数误差。
• 一般滴定管读数有 ± 0.01ml的绝对误差, 一次滴定需要读数两次,可能造成的最大 误差是±0.02ml。为使滴定读数相对误差 ≤0.1%,消耗滴定剂的体积就需≥20ml。
指示剂恰好变色的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如何选择指示剂?
指示剂选择
(1)用量:一般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 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 量会增多或减少。 (2)常用指示剂:酚酞、甲基橙(一般不用石蕊) (3)选择原则: 指示剂恰好变色这一点(滴定终点),落在滴定突跃 范围内。
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相对原子质量I:127) 求:该加碘盐的碘含量是否符合20~40mg·kg-1?
问题解决二
例. 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放置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其含量可通过在弱酸性溶液中用已知浓 度的 I2 溶液进行测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6H8O6 +I2 = C6H6O6+2HI,现欲测定某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具体的步骤及测得的数据如下。 ①取10 mL 6 mol/L CH3COOH,加入100 mL蒸馏水,将溶 液加热煮沸后冷却。②精确称取0.2000 g样品,溶解于上述 冷却的溶液中。③加入1 mL( ? ) 指示剂,立即用浓度为 0.05000 mol/L的I2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中的蓝色持续不 褪为止,共消耗21.00 mL I2溶液。 (C6H8O6:176) (1)为何加入的CH3COOH稀溶液要先经煮沸、冷却后才 能使用? (2)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 (3)锥形瓶能否剧烈振荡?
实验 食用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食用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一、目的1. 了解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的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 标定及保存要点。
3.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 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理。
4. 进一步练习各种滴定仪器的使用。
二、原理食用醋的主要成分醋酸(HAc),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其它弱酸如乳酸等。
醋酸的电离常数Ka=1.8×10-5, 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醋酸, 其反应式是:NaOH +HAc = NaAc + H2O化学计量点的pH值约为8.7, 碱性范围, 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滴定终点时由无色变为微红色, 食用醋中可能存在的其它各种形式的酸也与NaOH反应, 滴定所得为总酸度, 以ρHAc(g.L-1)表示。
三、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基准试剂在100-125℃干燥1h后, 置于干燥器中备用NaOH(0.1mol/L)溶液用烧杯在天平上称取4g NaOH固体, 加入新鲜的或煮沸除去的蒸馏水, 溶解完全后, 转入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加水稀释至1L, 充分摇匀。
酚酞指示剂(2g/L乙醇溶液)食醋试液四、步骤1.0.1mol/LNaOH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以差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0.4-0.6g三份, 分别置于三个250mL锥形瓶中, 加入40-50mL蒸馏水溶解后(可稍微加热), 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 用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且30s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三次, 计算NaOH 溶液的体积, 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及平均值。
2.食用醋总酸度的测定准确吸取食用醋试样10.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 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用移液管吸取25.00mL上述稀释后的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 加入25mL 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 2滴酚酞指示剂。
用上述标定的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微红色且30S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三次。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是指以碱式滴定法测定食醋中总酸含量,采用滴定试剂为0.1mol/L纯碱和甲醛,用碱滴定法可以测得食醋中总酸含量。
一、试样准备
1、将食醋(25ml)取入250ml滴定管中,再加入足量的分装液,进行稀释,如果稀释后的液体数量大于200ml,则可以直接使用,如果小于200ml,则需要补充适量的水进行稀释,使液体总量恰好为200ml。
2、将滴定管倒置,将所有的液体都滴入滴定管底部,以避免气泡干扰测定结果。
3、将滴定管中的液体加入到滴定槽中,然后滴入一定量的分装液,使滴定液体的总量恰好为50ml。
二、滴定
1、将滴定管置入滴定槽中,然后将滴定槽中的液体搅拌均匀,使之呈澄清无杂质状态。
2、将滴定管中的液体滴入0.1mol/L碱溶液中,滴定至终点,终点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或者pH值变化来判断。
3、将滴定槽中的液体滴入甲醛溶液中,滴定至终点,终点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或者pH值变化来判断。
4、将滴定槽中的液体搅拌均匀,然后将滴定管中的液体滴入到滴定管中,滴定至终点,终点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或者pH值变化来判断。
三、计算
1、计算食醋总酸含量:
总酸含量(g/100ml)=(碱用量(ml)+甲醛用量(ml))×滴定液浓度(mol/L)
2、计算食醋总酸含量:
总酸含量(%)=(总酸含量(g/100ml)/食醋比重)×100。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试验报告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初步学会用手持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会组织中学生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教学过程。
二、实验原理待测的食醋中醋酸及其他有机酸可换算为醋酸总量,都可以被标准的强碱NaOH溶液标定:C待测V待测=C标准V标准。
当溶液中的电解质含量恒定时,电导率亦恒定,当生成难电离物质时,电导率下降,pH传感器就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息来测定其中的总酸度的。
三、仪器与药品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自动计数器,50mL酸式滴定管,电磁搅拌器,铁架台,250mL烧杯,量筒;有色食醋原液,经标定的0.1mol/L NaOH溶液,去CO2的蒸镭水。
四、实验操作过程1.实验过程设备连接(1)采集器与传感器,使用1394线(传感器连接线)连接;2号接口连接--光电门传感器第1页共1页3号接口连接一pH传感器按键说明(1)电源开关键;(2)重启键;(3)电源指示灯;(4)传感器指示灯;(5)传感器接口;(2)采集器与12丫外接电源连接(不带屏幕采集器,此步骤可不操作)。
2准备阶段:标定在采集器3号传感器接口上连接好pH传感器,然后按下采集器电源开关,打开数据采集器,进入如下界面:点击右下角“系统设置”,进入如下界面:选择系统设定里的“探头标定”选项,并点击“探头校准工具“按钮:点击“建立连接”按钮(点击后变灰色,显示连接成功,即可开始标定)。
传感器标定:(1)拨开电极上部的橡胶塞,使小孔露出。
否则在进行校正时,会产生负压,导致溶液不能正常进行离子交换,会使测量数据不准确。
第1页共1页⑵ 将电极取出,用滤纸把电极上残留的保护液吸干。
将电极放进pH=4.00(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缓冲液中,点击采集器上pH=4 下的“开始标定”按钮,5-10秒后,点击“结束标定”。
⑶ 将电极放在装有蒸镭水的烧杯内,清洗后把电极从装蒸镭水的烧杯内拿出来用滤纸把电极上残留的蒸镭水吸干。
食用醋总酸度的测定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实验误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并对异 常结果进行排查和修正。
结果可靠性分析
重复性检验
对实验结果进行重复性检验,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多次重复 实验,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以评估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对照实验
进行对照实验,以验证实验方法的可靠性。可以选用已知总酸度的食用醋作为 标准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将实验结果与已知数据进行对比 。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有需要可进 行误差分析和重复实验。
05
结果分析与讨论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数据记录
在食用醋总酸度测定过程中,应准确记录每次实验的数据,包括实 验前后的滴定管读数、实验温度、实验时间等。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原理和公式,对记录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得出食用醋 的总酸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性。
03
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
01
02
03
04
食用醋样品
需要准备至少5种不同品牌的 食用醋样品,以保证实验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酚酞指示剂
用于指示滴定终点,使终点颜 色变化明显,易于观察。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作为滴定剂,用于与醋中的醋 酸反应,计算醋的总酸度。
蒸馏水
用于稀释醋样品和溶解酚酞指 示剂。
实验设备
外部验证
寻求第三方机构或权威实验室对实验结果进行外部验证, 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与讨论
结果总结
总结实验结果,明确食用醋的总酸度值 ,并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VS
结果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对食用醋的质量和生产工 艺进行讨论,分析可能影响总酸度的因素 ,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将实验结果与 相关研究进行比较,探讨食用醋总酸度与 其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关系。
实验四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三、试剂
• • • 滴定常用玻璃仪器 NaOH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 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 0.1mol/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已完成)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已完成) • 食醋的测定 1)准确吸取醋样 容量瓶中, )准确吸取醋样10.00ml于250ml容量瓶中,以新煮 于 容量瓶中 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用移液管吸取 稀释过的醋样于150ml锥形 )用移液管吸取25.00ml稀释过的醋样于 稀释过的醋样于 锥形 瓶中,加入25ml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加酚酞指 瓶中,加入 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 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 示剂2滴 用已标定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 示剂 滴,用已标定的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 呈现粉红色,并在30s内不褪色 即为终点。 内不褪色, 呈现粉红色,并在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3)用移液管吸取 )用移液管吸取25.00ml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替代 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替代 醋样于150ml锥形瓶中,然后按 )的步骤的操作, 锥形瓶中, 醋样于 锥形瓶中 然后按2)的步骤的操作, 来作为空白。 来作为空白。
25.00
25.00
/
平均值(mg·L-1) 平均值
/ / /
平均偏差 标准偏差
六、实验提示
• 食醋中醋酸的浓度较大,且颜色较深, 食醋中醋酸的浓度较大,且颜色较深, 故必须稀释后再进行滴定。 故必须稀释后再进行滴定。 • 测定醋酸含量时,所用的蒸馏水不能含 测定醋酸含量时, 有二氧化碳, 有二氧化碳,否则二氧化碳会溶于水中 生成碳酸, 生成碳酸,将同时被滴定
实验四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六、实验提示 七、讨论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一、实验目标(1)初步学会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2)会组织中学生用传感器技术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教学过程。
二、实验原理1.实验背景食醋的质量高低取决于其中所含醋酸量的多少。
市场上销售的食醋中,既有无色的(白醋、兑制醋),又有有色的(香醋、陈醋、熏醋),它们的标牌上所标出的醋酸总含量各不相同,有的大于9g/100mL,有的大于6g/100mL,还有的标着大于等于4.5 g/100mL、4.2 g/100mL、3.5 g/100mL等等。
(1)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乳酸等有机酸,醋酸是弱酸,用pH试纸或酸度计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总是要比实际浓度低。
(2)如果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来测定食醋中的总酸量,无法择指示剂。
(3)用中和滴定来测定白醋和兑制醋很好,但是测定米醋、果醋、熏醋等有色食醋的含酸量时,因其颜色比较深,能遮盖住指示剂的颜色,这样就无法看见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不能用蒸馏水冲稀食醋以减轻颜色的干扰,也不能用活性炭对这类食醋作脱色处理以后滴定,更不能加入活性炭。
(4)克服上述不足,可以用一种称作pH传感器测定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不怕待测物中的颜色干扰,测定既快又不用加指示剂。
2.(1)pH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系列根据一定的物理化学原理制成的物理化学量的感应器具,它能把外界环境中的某个物理化学量的变化以电信号的方式输出,再经数据模拟装置转化成数据或图表的形式在数据采集器上显示并储存起来。
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常用到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色度传感器等。
传感器技术的特点:便携,实时,准确,综合,直观。
pH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被测物中氢离子浓度并转换成相应的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常由化学部分和信号传输部分构成。
pH值传感器利用能斯(NERNST)原理。
pH指示电极是玻璃电极。
它是一支端部吹制上对于pH敏感的玻璃膜的玻璃管。
高中化学精品课件:食醋总酸含量测定

结论: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和水
c酸x酸V酸=c碱x碱V碱 x:酸或碱元数, c:酸或碱的物质的量浓度。
知识储备
问题2: 你认为用中和反应进行中和滴定必须 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溶液的体积. 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即终点). 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的办法:
①用滴定管量取溶液的体积(与量筒对比) ②选用恰当的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确定反应终点
知识储备
中和滴定实验仪器
1、左手控制滴定管,右 手震荡锥形瓶
2、眼睛观察锥形瓶中颜 色变化
知识储备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问题3:为何指示剂变色范围不在pH=7,所得实验结论 仍较为准确。 计算:0.1000mol/LNaOH溶液滴20.00mL0.1000mol/L盐酸
①加入NaOH溶液19.98mL时溶液的pH= 4.3 ; (少半滴)
②加入NaOH溶液20.02mL时溶液的pH= 9.7 。 (多半滴)
说明当接近中和点时,
物质的定量分析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知识储备
食醋的分类
1、酿造醋 2、配置醋
食醋的总酸含量:
指每100mL食醋中含酸(以醋酸计)的质 量,也称食醋的酸度。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 醋总酸含量不得低于3.5g/100mL。
知识储备
问题1:对溶液浓度的准确测定可以用什么方法? 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 配位滴定 沉淀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后,所得溶液的pH值要尽可能接近。
强酸+强碱—— 强碱+弱酸 —— 强酸+弱碱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6-1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长河高中包群刚
本课题内容是学生首次运用化学定量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
它由两部分内容组成:(1)总酸含量概念、测定的原理与测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2)课题方案的设计,主要介绍了总酸含量测定的方法与步骤,常见仪器的使用与数据的处理等。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将使学生认识到定量分析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体会定量分析在工农业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实验目标
1.认识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的反应原理。
2.练习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基本技能。
3.能通过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正确地加以处理。
4.应用中和滴定法测定食醋的含酸量,体验用化学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实验原理
1.化学反应原理:食醋中含醋酸(CH3COOH)3~5%(质量/体积),此外还有少量乳酸等有机酸弱酸。
用NaOH溶液滴定时,实际测出的是总酸量,即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它包括未离解的酸和已离解的酸,而分析结果通常用含量最多的醋酸来表示。
它们与NaOH 溶液的反应为:
CH3COOH+NaOH = CH3COONa + H2O
H n A(有机酸)+nNaOH = Na n A + nH2O
由于是强碱滴定弱酸,滴定的pH突变在碱性范围内,理论上滴定终点的pH在8.7左右。
通常用酚酞作指示剂,滴至溶液呈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
三、实验样品与仪器
待测样品:杭州香醋(白米醋)
仪器:移液管、容量瓶、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洗耳球、玻璃棒。
试剂:浓度约为0.100moL·L-1NaOH标准溶液、0.1%酚酞溶液,蒸馏水。
三、实验步骤
1.配制待测食醋溶液
用25mL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25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待测食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待测食醋样品25mL于锥形瓶中
3.把标准NaOH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
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待测食醋溶液
5.数据记录与处理
四、数据记录与结论
五、注意事项
(1)碱标准溶液常用NaOH来配制,KOH一般并不优于NaOH,而且价格较高,仅在个别特殊情况下使用。
(2)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
和水分,不能直接配制碱标准溶液,而必
2
须用标定法。
(3)白醋和米醋可以直接滴定,一般的食醋由于颜色较深不利于滴定终点的判断,可稀释后用中性活性炭脱色后再行滴定(脱色比较麻烦且效果也不甚理想)。
(4)为消除CO2对实验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配制NaOH溶液和稀释食醋的蒸馏水在实验前应加热煮沸2~3分钟,以尽可能除去溶解的CO2,并快速冷却至室温。
拓展课题6-1 配制并标定氢氧化钠溶液
一、实验原理
测定食醋中醋酸的浓度时,需要用浓度约为0.1000mol/LNaOH 标准溶液,可由于NaOH 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和水分,不能直接配制碱标准溶液,而必须用标定法。
标定碱液的基准物质很多,如草酸(H 2C 2O 4·H 2O ,相对分子质量为126.07)、苯甲酸(C 6H 5COOH ,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2)、邻苯二甲酸氢钾(HOOCC 6H 4COOK ,相对分子质量为204.44)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氢钾,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滴定终点时由于弱酸盐的水解,溶液呈碱性,所以应采用酚酞为指示剂。
一、实验目的
1.学会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的方法。
2.学会用滴定法测定酸碱溶液浓度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进一步练习滴定管、移液管的使用。
4.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变化。
二、实验步骤 1. NaOH 标准溶液配制 2. NaOH 溶液浓度的标定 3.数据记录与处理
三、注意事项
(1)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所用锥形瓶外壁要干燥并编号(以后称量同)。
(2)NaOH 饱和溶液侵蚀性很强,长期保存最好用聚乙烯塑料化学试剂瓶贮存(用一般的饮料瓶会因被腐蚀而瓶底脱落)。
在一般情况下,可用玻璃瓶贮存,
NaOH
H 2
O
COOH
COOK COOK COONa
++
但必须用橡皮塞。
(3)NaOH标准溶液配制时,一定量蒸馏水中所加NaOH饱和溶液的量随室温的不同而变化,因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差异。
夏天(30℃)大约是5.6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加新煮沸而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到1000mL;
春秋天(21℃)大约是6.2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加新煮沸而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到1000mL;冬天(10℃)大约是6.7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加新煮沸而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到100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