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护理案例分析
多发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护理讨论
❖ 机械通气的最终目标是脱机,这个工作中的关键 角色是护士。在脱机过程中转变角色和责任是对 护士的挑战,内在更需要护士具备专业知识和技 能,与医生共同创建一个安全的连续的脱机过程。
❖ 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观察 ❖ 呼吸道管理 ❖ 心理支持 ❖ 营养支持 ❖ 提高对机器报警的识别及处理
意识、体温、心 律、心率、血压、 氧合、呼吸及呼
吸机参数
脱机前护理
❖ 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观察
❖ 呼吸道管理 ❖ 心理支持 ❖ 营养支持
翻身拍背 适时吸痰 湿化35-37℃ 囊压2530cmH2O
病例
患者,男,42岁,20XX年7月21日16:00因翻车,并从高处 摔下,头部,胸部腹部在车内受到撞击,有短暂昏迷,意识不 清,由120急送来我院。
首测T 36.6 P146次/分 R 25次/分 BP 94/59mmHg
入院时患者清醒,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 头部可触及皮下血肿,胸部疼痛,胸闷气短,有呼吸困难感, 触诊可闻及骨擦音,右肺呼吸音弱,腹胀,腹痛,腹肌紧张, 全腹紧张,反跳痛明显,以上腹部明显。下肢疼痛,腰背部疼 痛,全身湿冷,面色苍白。
84.6U/L
25.1g/L 11.40mmol/L 1600.0U/L 1130.5U/L
118.0U/L
7.23 1.83*×1012/L 61g/L
86U/L
38g/L 8.85mmol/L 2983.0U/L 551.5U/L 44.0U/L
7.24 2.29*×1012/L 70g/L
一例多发伤病人护理查房

④经常与病人沟通,帮助树立战胜疾病,争取最大程 度的恢复现有肢体功能的信心。 ⑤给病人使用支被架、重足板或沙袋等防止足部受压, 以保持踝关节功能位,每天数次按摩踝关节和足背、 足趾,以预防足下垂畸形。 ⑥因患者家属每天进行膝关节伸屈运动,以防止膝关 节屈曲、挛缩畸形。 ⑦睡患者长期平卧硬板床并进行伸髋锻炼,以防止屈 髋畸形。
⑤遵医嘱予雾化吸入,可使分泌物稀释,便于 排出。 ⑥备吸痰器于床旁,保持呼吸道通畅。 ⑦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 C、护理评价:病人无肺部感染,呼吸道通畅。 3、泌尿系感染和结石。相关因素:导尿、留 置尿管、长期卧床。
A、护理目标:病人未出现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一旦出现泌尿系感染,能得到控制。 B、护理措施 ①尽量避免导尿或留置尿管时间过长。 ②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抹洗并用0.1%新洁 尔灭消毒尿道口两次。 ③鼓励病人多饮水(>3000ml),起到生理 性冲洗膀胱作用,可减少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形成。
⑥病情允许情况下,适当进行轮椅、腋拐的训 练。 C、护理评价:使病人及其家属了解功能锻炼 意义,不出现废用综合征。
五、健康教育
1、鼓励病人进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饮食。 2、护理人员主动关心,通过和蔼的态度、亲 切的语言、精湛的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通 过沟通和交流,鼓励病人表述思想情况的变 化,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向病人介绍成功的 病例,帮助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指导家属帮助病人做患肢功能锻炼和肌肉 按摩,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
4、嘱患者家属在疼痛较轻时,可给予病人冷 敷、按摩等分散或转移其注意力,可缓解疼 痛。 5、遵医嘱予曲马多等药物肌注镇痛治疗。 7、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医务人员动作轻 柔,在移动病人时先做好解释工作,移动过 程中重点保护损伤部位,减轻疼痛。
多发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血 PH 7,127
7,444
7,448
气 PO2 81.1
162.2
88.6
PCO2 41.7
33.3
41,9
两周检验成果
5-8 5-9
5-10 5-11
WBC
10.7 14.5 11.9
PCT ng/ml
K+
1.6 2.65
3.04
Hb
67
87 82
白蛋白g/L
25,8 28.3 30,4
5-12 5-13 5-14 14,5
多发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目录
病情简介 疾病有关知识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病情简介
患者王某某,男,56岁,多发伤 主诉:外伤致多处损伤3小时 现病史:患者及家眷朋友诉患者于今日13点左右不慎被重物 砸伤背部,当初感呼吸困难、胸闷明显,胸闷及骨盆处疼痛, 遂就诊于本地本地医院,行CT示:气胸、创伤性湿肺、骨 盆骨折、肋骨骨折。提议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故急来 我院就诊,评估病情危重,立即收住急诊外科监护室治疗, 病程中,患者烦躁,喘憋明显。 平素健康情况:良好,无既往史。
入院诊疗:
1、胸部挤压伤 3、肺挫伤 5、肋骨骨折 7、骨盆骨折 9、肾功能不全 11、低蛋白血症 13、低钾血症 15、休克
2、创伤性窒息 4、气胸 6、心脏损伤 8、肝功能不全 10、凝血功能异常 12、贫血 14、酸中毒
病情变化
• 5月1日:15:41 患者以''创伤性湿肺''收住外科监护室,首测T:36.5℃,HR: 140次/分,BP:108/92mmHg,医嘱予重症监护,心电监护,氧气吸入,血氧饱和度 监测,补液抗炎,止血,保护胃黏膜,补液等对症治疗。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一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个案

2.循环 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心率在正常范围或偶 心率过速:与
功能
有心动过速,心律最快不超过110次/分,心 全身多处擦伤
率无异常,均为窦性。
疼痛有关
适应模式
3.神经 功能
一级行为评估
患者入院后17/11~19/11神志为模糊, GCS评分11分(E3V3M5) 。20/11神志好 转为嗜睡状态,呼唤睁眼,呼之能对答, GCS评分14分(E3V5M6)。
护理评价 20/11患者部分浅表伤口已结痂,部分较深伤口无 扩大,无化脓。 24/11皮肤破损处已结痂,趋向愈合。
护理诊断:5.疼痛:与头皮血肿,全身多处擦伤 有关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患者痛感缓解,能安静入睡
1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为4分(面部表情评分法), 疼痛明显。 2给予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做好心理安慰。 3观察患者的疼痛的症状:如痛苦面容,心率增快 等,认真倾听患者主诉。 4遵医嘱给以布托啡诺泵入镇痛。 5注意观察镇痛药的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
1.意识障碍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营养失调 4.皮肤完整性受损
5.疼痛
护理措施
护理目标 具体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护理诊断:1.意识障碍 与患者发生车祸导致严 重多发伤,弥漫性轴索损伤有关
护理 目标 护理 措施
护理 评价
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神志有所好转。
1每班用GCS昏迷评分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 2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神志瞳孔 变化。 3保持气道通畅,采用正确的吸痰方法。 4给予患者单间病房,由家属陪护鼓励家人多与患者的交 流。 5逐渐减少镇静镇痛药的剂量。 6及时通知医生患者意识改变的情况。
个案资料
病史介绍 :患者刘宗园,男,35岁
多发伤抢救案例

多发伤患者抢救个案多发性损伤在外科创伤中较常见,具有伤情复杂、合并伤多,死亡率高等特点。
故在救治过程中快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和后继治疗成功的重要根底和保证[1]。
2021年3月8日我科收治1例多发伤患者,我作为护士长指挥并参与抢救,经过我们积极救治,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收入ICU病房继续治疗。
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案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乘坐电瓶车被卡车撞倒致胸、腹及腰背部等多部位损伤,于2021年03月08日07:57由120送入院。
2.抢救经过07:57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晰,精神萎,重度贫血貌,急性痛苦面容,卧于硬板平车。
立即予多功能监护、吸氧,测生命体征:心率98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90/60mmHg,指脉氧饱和度92%,予左、右上肢各开通一路静脉通路,抽取血标本送检。
遵医嘱予羟乙基淀粉溶液等补液扩容。
体格检查:患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GCS评分为E4V5M6,左侧胸廓及腰背部压痛明显,右下腹轻压痛,疼痛评分为5分,创伤修正评分〔RTS〕为12分。
患者全身多处擦伤,协助医生予清创包扎处理,骨盆处予床单加以固定和制动,并予留置导尿,首次引流出淡黄色尿液200ml,并留取尿标本送检。
08:15测生命体征:心率99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93/57mmHg,指脉氧饱和度95%,患者生命体征尚稳定,陪检胸腹部CT检查。
患者CT检查示: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血气胸、左侧耻骨上下支骨折、腰椎横突骨折,护送入ICU进一步治疗。
3.急救与护理3.1伤情评估患者送至急诊室后,立即通知医生,同时简单询问病史,了解受伤原因。
首先进行ABS评估,检查气道〔A〕、有无出血〔B〕和休克〔S〕,然后脱去患者衣服,进行全面检查,主要判明有无致命性损伤[2]。
通过评估初步掌握患者神志、呼吸、血压、四肢活动及出血情况,检查受伤部位、程度,在2分钟内作出伤情的初步判断,明确处理重点,根据修正版创伤RTS评分,从意识状态、呼吸、收缩压三方面得分为12分,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黄区。
《多发伤患者护理》课件

具体操作
案例效果
迅速评估患者伤情,启动紧急救治流程, 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和协作,确保患 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患者最终康复出院,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案例二:多发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实践
01
总结词
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02
03
04
详细描述
针对多发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 题,采取了一系列心理护理措 施,包括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等。
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疏导
多发伤患者及家属可能面临巨大 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及时提 供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焦虑、 恐惧等情绪。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方 案及护理措施,提高其对疾病的 认知,增强其治疗信心。
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
急救技能
多发伤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医护人员需具备扎实的急救技能,以便在第一时 间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
团队协作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提高护理效果。
学科交叉
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丰富 护理手段和方法。
资源整合
整合医疗、康复、心理等多方面的 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06
典型案例分享
案例一: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词
紧急救治、多学科协作
详细描述
介绍了一例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过程,强调了紧急救治和多学科协作的重 要性。
特点
多发伤具有伤情严重、休克发生率高、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处理 复杂等特点,需要紧急救治和护理。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多发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通事故、高 处坠落、挤压伤、爆炸等,其中交通 事故是最主要的病因。
病理机制
多发伤的病理机制涉及多个系统,包 括创伤反应、炎症反应、凝血与纤溶 系统等,这些系统相互作用,影响患 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
多发伤护理病例讨论汇报

疼痛管理流程
建立完善的疼痛管理流程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 效的疼痛治疗,提高患者 舒适度。
并发症预防流程
制定并发症预防流程,加 强患者监测和护理,降低 并发症的发生率。
护理人员培训建议
急救技能培训
加强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培训,提 高急救能力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
力。
疼痛管理培训
组织疼痛管理培训,使护理人员 掌握疼痛评估和治疗方法,提高
疼痛管理水平。
并发症预防培训
开展并发症预防培训,提高护理 人员对常见并发症的认知和预防
能力。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总结了多发伤护理的 最新研究进展和最佳 实践。
提供了详尽的参考文 献列表,方便读者进 一步查阅和验证。
引用了多个权威的医 学文献和指南,确保 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多发伤护理病例讨论汇报
• 病例概述 • 护理过程分析 • 护理效果评估 • 病例讨论与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01
病例概述
病例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45岁 职业:工人
病例病情简介
01
02
03
04
患者因车祸导致多发伤,包括 头部、胸部、腹部及骨盆损伤
。
患者入院时意识不清,GCS评 分6分。
对所选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患 者伤情、治疗过程、护理措施等方 面,找出护理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
讨论重点
针对病例分析结果,重点讨论多发 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如急 救措施、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等 。
护理流程优化建议
急救流程优化
针对多发伤患者的特点, 优化急救流程,提高急救 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优秀课件

于5月4日出院
6
一、多发伤的急救
7
(一)急救措施
1
抢救原则
2
紧急处理
3
优先处理
4
及时处理
8
(二) 改变诊疗模式
→ 由平时的诊断 →治疗
→ 变为抢救→诊断→治疗
9
(三) 保证三个通道的畅通
57
临床应用
在刮除坏死组织和清洁创面后, 应用“专门的”敷料覆盖创面, 过程如下: ●首先,创面上覆盖PVA海绵。 ●用半透膜将海绵和引流管密封 起来 。 最后将引流管接到负压源
58
特殊情况及处理1:敷料干结变硬
1.原因: (1)密封不严。 (2)创面渗液被吸引干净。
2.处理: (1)如术后48小时内变硬,用生理盐水冲洗引 流管,检查密封,确定位置,重新密封。 (2)如48小时后变硬,如引流管内无引流物持 续流出,可不处理。
61
六、 简易VSD操作示范
62
谢 谢 大 家!
63
多发伤的 急救与护理
1
汇报内容
1 多发伤的急救 2 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护理 3 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观察 4 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5 VSD在多发伤创面中的应用 6 简易VSD的操作
2
多发伤的定义
多发伤是指: 指同一致伤因 子引起的两处 或两处以上的 解剖部位或脏 器的创伤,且至 少有一处损伤 是危及生命的.
22
凝固血液。病人面色苍白,脉搏加快、
细弱、脉压变小,严重时血压不稳甚至
休克。
现以腹膜炎症状和体征为主。肠鸣音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伤护理案例分析
1例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患者,男,23岁,因车祸致伤全身多处于2012-6-22—22: 50由“ 120”接入院,入院时呈昏迷状,双侧瞳孔约3mm,对光反射迟钝,测BP89/52mmHg, P143 次/分,R28次/分,即予监护、吸氧、补液,双下肢予固定器固定,吸痰,予口咽通气管,导尿,弓I出红色尿液约200ml,CT 口头报告脑出血、脑疝、骨盆骨折,于23:30收ICU住院。
诊断:1.重型颅脑损伤
2.失血性休克
3.脑出血、脑疝
4.骨盆骨折
患者因车祸致伤,院前发现患者神智不清,对光反射迟钝,头部伤口流血,
面色苍白,脉细速,双下肢有开放性伤口,骨畸形,有异常活动,即刻予包扎止血,下肢固定器固定后转运。
上车后即刻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测血压95/60,P123次/分。
转至抢救室进一步抢救。
入室后予监护吸氧,补液,并予口咽通气管,吸出血性痰液,导尿后引出红色血性尿液200ml。
立即行急诊B超,医生护士护工陪同下送CT、X线检查,结果示:脑出血,脑疝,骨盆骨折。
即刻送
ICU进一步治疗。
对于多发伤的病人,院前应协助医生做好体格检查,应用创伤评估法对病人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
遵循救护原则,包扎止血固定后再进一步转运。
1. 创伤评分表
35次/min 无自主呼吸
胸腹(A)无压痛有压
痛连枷胸、板状腹或有穿通伤
运动(M)正常只对痛疼
刺激有反应无反应
语言(S)正常言语
错乱,语无伦次说话听不懂或不能发音
2. 创伤进一步评分表
患者有骨盆骨折,转运过程中应严格注意,减少患者的再损伤。
首先应将患者骨盆用多头带固定或绷带固定,并在臀部两旁衬垫异物或棉垫软垫。
院前转运时应用铲式担架转运,减少出血。
患者有骨盆骨折及双下肢骨折,更应包扎止血后再固定,系骨盆骨折患者出血量较多,如不有线止血,容易加重患者休克症状,患者病情转归、预后差。
患者有休克症状,应注意保暖,防止休克症状的加重。
患者兼有头部外伤,神智不清,对光反射迟钝,此类病人应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如神智、瞳孔、呼吸、心率变化,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舌后坠,必要时给予开放气道。
对于多发伤的病人,许多状况需要我们处理,但在院前的急救时间有限,特别对于病情重的病人,更需要我们权衡轻重,合理安排急救措施的先后顺序,并充分发挥出车人员的团队协作水平,分配工作,各司其职,提高效率,尽量减少转运时间,为病人回院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对于多发伤的病人,应尽量减少在急诊的逗留时间,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前提下,尽快做好相关必要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后送达相关科室,为患者争取治疗的黄金时间。
相关知识严重的骨盆骨折常合并休克及其他脏器损伤,急救主要针对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1 •平卧硬质担架,用宽布或裤子托住病人臀部搬运,除用多头带或绷带包扎固定骨盆部以外,臀部两旁还应衬垫衣物或绵垫软垫,然后用布带将病员身体固定在担架上,以避免震动,减少疼痛。
应尽量减少搬动病人以减少出血。
2•密切监测全身情况,如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皮肤粘膜颜色等。
3•如已发现休克,抬高下肢与躯干20〜3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
并有利于呼吸、循环功能维持,防止膈肌和腹腔脏器上移。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给氧,以减轻组织缺氧状况。
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5.立即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路,输入胶体、晶体、葡萄糖等维持血压,并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颜色、尿量的变化。
6.在补充血容量的前提下,由医生指导,合理使用升压药,改善心脏功能药。
7.细致分析伤情、准确判断病因。
积极抗休克护理。
如休克无好转,迅速做好手术前准备,如备皮、配血、各种药物过敏试验,留置导尿管及术前必要的支持治疗等。
8.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胀、呕吐、排尿障碍,测量腹围并注意其变化,观察肠鸣音的变化和腹膜刺激征。
必要时可做诊断性腹腔穿刺以明确诊断。
腹腔内有无出血,膀胱破裂时腹痛明显,穿刺可抽出血性尿液。
9.观察有无血尿,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或无尿,以判断膀胱、尿道损伤情况。
10.观察肛门有无疼痛、出血,有无触痛,怀疑时应做肛门指诊,确定直肠损伤的诊断。
11.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发生。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严重后果,是由于颅内压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功能,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低处移位,压迫脑干、血管和脑神经,弓I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通道受阻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变化。
临床上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手术距脑疝症状时间长短是决定病人预后的关键,应争分夺秒进行有效抢救,尽可能缩短术前诊断及手术准备时间,尽量争取在救治的黄金时间” 1h 内即给予有效治疗,手术距脑疝发生时间与预后极其重要,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实为关键。
从入院到手术室时间力争在10〜30min之内完成,合理的安排可使时间缩短,做法为:一人观察神志、瞳孔、生命征、吸氧f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行输液、静滴甘露醇125〜250m R 抽血急检生化、配血f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另一人导尿一剃头一更衣一肌注术前用药f送入手术室。
病人入院时未出现脑疝,在入院后10〜30min内发生
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我们能及时观察并快速静滴甘露醇,瞳孔马上回缩,并快速做好术前准备,为手术赢得宝贵的时间,这些病人在术后恢复快,预后好。
手术距脑疝出现时间<1h 1,病死率低(25.00%),生存率高;脑疝出现时间1〜2h 37例,病死率较高(32.43%); >2h 24例,病死率高(87.50% ),生存率低,即使生存亦是植物生存或重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