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一、概述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运用和思维表达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是学习语文的前提,也是提高语文运用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语文。
二、词汇积累与运用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掌握丰富的词汇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思想。
因此,积累词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
1. 阅读与积累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积累大量的生词。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同时也可以查阅词典来了解生词的具体含义、用法和词义辨析等。
2. 记忆与复习及时记忆和复习所积累的词汇是巩固词汇知识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词汇卡片、词汇本等方法,定期进行复习和巩固。
3. 运用与拓展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合适地运用词汇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文章、多进行写作训练等方式,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三、语法规则积累与运用语法是语言运用的规则,正确运用语法规则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准确、通顺。
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时,积累和掌握常见的语法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1. 学习与理解通过学习语法书籍和参考资料,理解语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同时,可以通过做语法练习题来提高对语法规则的运用能力。
2. 比较与总结对于常见的语法规则,可以进行比较和总结。
比如,主谓一致、时态的使用等。
通过总结,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记忆和运用语法规则。
3. 句子的变换与扩展在运用语法规则时,可以通过对句子进行变换和扩展来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比如,改变主语、宾语或时态等。
四、修辞手法的积累与运用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艺术,是丰富表达方式的关键。
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时,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可以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
1. 识别与分析在阅读文章时,可以注意作者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
对于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来加深理解。
2. 运用与实践在自己的写作中,可以尝试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通过模仿和实践,逐渐提高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42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休憩.(qì)着.落(zhuó)伫.立(chù)忍俊不禁.(jīn)B、脊.梁(jǐ)啜.泣(chuò)凝.望(níng)风声鹤唳.(lì)C、反省.(xǐng)泯.灭(mǐn)猝.然(cuì)头晕目眩.(xuàn)D、洗濯.(zhuó)愠.怒(wèn)训诫.(jiè)心旷神怡.(yí)2、请将下面的四个词语中的错别字改过来再认真书写在下面的方框中,要求书写正确,字迹清楚。
(4分)迸贱幸负训戒隐密3、根据提示填写成语。
(4分)(1)忍不住笑。
()(2)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3)能够举起天空,摇动大地。
形容力量巨大。
()(4)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4、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虽是纤维结构却又不易燃烧,这是石棉的。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③据说汤池温泉的温度能自然,天气热时凉些,天气凉时热些。
A、特色品味调节B、特性品味调剂C、特性品位调节D、特色品位调剂5、从语境的恰当和语意的连贯来看,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短语是(3分)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我便。
我提醒自己,不要望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
①所要到的地方②能应付一切③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④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3)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
(a.震撼 b.迸溅 c.稀零 d.震动)(4)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的水花(a.震撼 b.迸溅 c.稀零 d.震动)7、填入下面句子空格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假如,你嫌这里太朴素了,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竹。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3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解析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7分)1.根据课文填空。
(每空1分。
共10分)①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B.为了避免这类恶性校园安全事故的不再发生,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雾霾天气既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又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6.下列选项中对于《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五猖会》中最后“我”虽然参加了赛会,但是“我”觉得已经没有多大意思了,是因为父亲毫不关心“我”的心情并且压迫“我”背书造成的。
B.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C.《二十四孝图》主要借“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等故事揭露封建孝道的不顾人情、泯灭人性的残酷。
D.藤野先生是鲁迅极其尊重的一位教书先生,甚至鲁迅回到国内,依旧把他的照片挂在住所的墙上,以此激励自己。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3分)“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选文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课文?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一事件。
这一事件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品质?二、阅读与赏析(33分)(一)(4分)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注释】:①柳中庸: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
是李端朋友。
8.第一、二句中,诗人从哪些角度描绘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2分)答:9.第三、四诗句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①答:(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基础知识积与运用(2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8分)

基础知识积与运用(2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8分)积累与运用(共30分)(1)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8分)下面文字,完成1~4题。
(8分)①有一个读了万卷书,又准备行万里路的青年问一个智者:①我该带些什么上路?智者没有言语,而是拿起了一个空杯子,往里边倒水,直到水(yì)了,他仍然不停地往里倒。
这时候,青年连忙提醒智者:已经满了。
智者这才罢手,然后送给青年一些空杯子,让他带它们上路。
青年诧异地问为什么?②智者说:“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旅行,而旅行的过程,就是(jí)取各种养分,______我们生命的过程。
如果我们带太多的东西上路,就像那个装满水的杯子,再也容不得半点水进入,这将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③青年听了,若有所悟。
他没有带太多的东西,而是满怀信心地上路了。
②是啊!④带一些空杯子上路,这是多么宝贵的人生______。
③一个人,只有他的心中不被太多的自我、虚伪和傲慢装满,他的心中才可能装入他人、诚实与谦虚;一个人,只有心中不被太多的无知、虚荣和金钱装满,才可能装入智慧、务实与真情;一个人,只有心中不被太多的邪恶、卑鄙和丑陋装满,才可能装入正义、高尚与美丽。
④人和人生来并没多大差别,可是为什么有的人攻成名就,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呢?最大程度在于前者“总是留一些空杯子”虚心接纳而后者却自我满足,自以为是,最终______,自己淘汰了自己。
⑤每一个行将上路的青年,一定要______: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给自己留一些“空杯子”,虚心求教,学无止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jí)取到各种有益身心的营养,并在它们的滋养下最终成为栋粱之材。
答案解析涵养箴言固步自封牢记。
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

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语言是人们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而字词句则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因此,积累和运用字词句对于提高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地积累和运用字词句,以促进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在积累字词句的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语法规则和常用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积累字词句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库。
2.观看优质影视作品观看优质影视作品也是一种很好的积累字词句的方式。
在观看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地道的口语表达和常用的成语、谚语等。
3.参加语言交流活动参加语言交流活动可以让我们与他人互动,通过交流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二、注重语境的运用语境是影响语言表达和理解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语境的运用,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造句练习造句练习是提高语境运用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造句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用法,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2.尝试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语境,提高语言表达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三、注重表达能力的提升表达能力的提升是积累和运用字词句的最终目的。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多写多练多写多练是提升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2.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提升表达能力的方式。
通过模仿,我们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积累和运用字词句对于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至关重要。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题)1

一、积累与运用(1-4题每题2分,第5题3分,共11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汉字是中国故事的目录。
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
浏览词典、泛舟辞海、徜徉碑林,通过千姿百态和意趣横生的汉字让你沉迷其中。
万物皆入字,一字一幅画,世界上能将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山林川流、人物鸟兽、天时地理、农技工具、纲常伦理形象成字的,唯有我泱泱中国;因为字形的①___和仪态万千,而使书写方法成为书法理论的,唯有我谦谦中国。
字有繁简神采、开合气势,由篆而隶,由隶而楷,从纵向取势到横向取势,再到翩然灵动,汉字翻卷腾挪着历史的风云;音有平仄神韵、词腔曼妙,青灯寒帐,沐浴焚香,吟咏诵读,那yì yáng dùn cuò一波三折,流变切换着时光的幻影。
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帝王将相、士农工商们创造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
中华文化长河②______、浩浩汤汤,汉字是河中的浪、水中的波,是长河上悠扬的船夫曲、高扬的云中帆。
汉字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字字相连、句句相扣,筑起中华文化的共同体,结成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纽带。
汉字如阵,华语如鼓,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一路尘土飞扬,从不踌躇。
(1)给选文中加点词语注音。
徜徉篆(2)根据选文中所给拼音填写词语。
yì yáng dùn cuò(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
B.通过千姿百态和意趣横生的汉字让你沉迷其中。
C.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帝王将相、士农工商们创造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
D.汉字如阵,华语如鼓,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一路尘土飞扬,从不踌躇。
(4)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特立独行②历史悠久B.①别出心裁②历史悠久C.①特立独行②源远流长D.①别出心裁②源远流长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六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

六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
六年级上册语文的积累与运用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重点语句。
2.背诵并默写课文中的经典段落。
3.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表达方法。
4.积累与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等。
5.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主旨、结构、写作特点等方面的把握。
6.作文能力,包括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等方面的训练。
7.听说能力,包括听力训练、口语表达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养。
8.阅读拓展能力,包括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和阅读量的提高。
在积累与运用中,学生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积累基础知识:注重生字、生词的掌握和重点语句的理解,增加词汇量和语感。
2.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多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学会抓住文章重点和主旨。
3.加强作文训练:多写、多练,掌握各种文体和写作技巧,注重审题、立意和选材的训练。
4.提高听说能力:多听、多说,锻炼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5.拓展阅读视野:多读书、多看报,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培
养阅读兴趣和方法。
总之,六年级上册语文的积累与运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需要学生全面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湖南省长沙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共35分)1.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 暴怒(nù)取决花苞(bāo)喜出忘外B. 搓捻(ni n)烂曼譬如(bì)混为一谈C. 收敛(liǎn)蝉蜕霎时(shà)各得其所D. 拼凑(pīn)憔悴秕谷(pī)由然而生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 我与他分别已两年,但他那灿烂笑容至今仍徘徊在我的脑海,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B. 当他意识到自己错怪好人的作为后,下定决心,登门造访,赔礼道歉。
C. 十三届校园运动会亲子越野跑的现场真可谓是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啊!D. 大家一致认为,这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他成绩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 临近比赛,运动员们的状态有了明显的提高。
B. 通过阅读文学名著,我们能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 校运会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学校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
D. 是否能做到扎扎实实的阅读,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4. 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无精打采地走下楼去。
②那无数的花藤自院墙顶端垂落下来,像瀑布一样。
③走近看,才发现原来是迎春花不知何时已经悄悄地开了。
④环顾校园,突然,我的眼睛被几粒星星点点的黄斑所吸引。
⑤顿时,一股清凉舒爽的感觉自心底升起,彻底终破了心中那沉闷的屏障,我如获新生。
A. ③④②①⑤B. ①③②④⑤C. ④③⑤②①D. ①④③②⑤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重阳节,九月初九,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B. 四书指《大学》、《中庸》、《孟子》和《论语》;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C. “令尊”指自己的父亲,“高龄”称老人的年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2分)1、 请从《淮上与友人别》《夜雨寄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三首七言绝句中,任选一首工整、美观地默写下来。
(2分)题目:(作者: )2、下面各组中,均有一处读音是错的,请用“ ”画出来,并给予修正。
(2分) A 、虔诚(qi án ) 逃遁(d ùn ) 隐匿(n ì) 骇然(g āi ) 正确读音: B 、镌刻(j ùn )拘谨(j ǐn ) 迸(p èng )裂 恍(hu ǎng )惚 正确读音: C 、沉淀(di àn ) 蜷(ju ǎn )缩 发窘(ji ǒng ) 抽噎(y ē) 正确读音: D 、不愠(y ùn ) 教诲(hu ì) 可汗(h àn ) 言讫(q ì) 正确读音:3、根据句意,给加点词语以恰当的理解。
(4分)①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
……( ) ②诸葛亮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 ) ③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 ) ④从早到晚,他忙到力倦神疲....方止……( ) 4、请从第3题的加点词中,任选两个词语说一段话。
要求语意明确,语句通顺。
(3分)5、请从下面作品中任选一部,写出其中一个主要人物,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是的一个情节。
《三国演义》、《安徒生童话》、《西游记》、《水浒传》(3分)主要人物:情节介绍:。
6、按要求填空(8分,任选4题作答)(1)“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挹轻尘”。
请写出两个含“雨”的诗句:A:。
B:。
(2)《观沧海》(中表达诗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3)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4)16、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5)《三峡》中郦道元用“,”的语句比喻夏水的急速,引用渔者之歌“,”渲染秋猿的悲凉之声。
二、文言文阅读(10分)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孰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1、解释下边加点字的意思(2分)①是年乃能言()②就傅读书()③日数千言()④何以知然()2、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是年乃.能言;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久之不去.;相去.几何C.是年乃能言.;日数千言.不肯休D.师无以.应;以.钱币覆其口3、写出下边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2分)时矣(古义:今义:)①周朝、宋朝相去几何..儿也。
(古义:今义:)②此非常..4、翻译下边句子(2分)①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②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5、“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他给你什么启示?(2分)三、现代文阅读(28分)(一)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教室里前前后后都摆满了椅子,足足有二三十个老师和同学们挤在一间教室里。
很多同学心里慌得不行,眼睛也不敢朝黑板看。
程老师倒是不怕,打开课本就开始讲课。
先讲契诃夫的生平、成就,再挑出几个生字、生词教了几遍。
接着她说:“下面请同学们表情朗读课文……”按照事先的布置,当然只有林蓉一个人举了手。
其他同学动都不动。
光那阵势就把人吓傻啦!谁敢瞎充好汉呢?林蓉从容不迫地朗诵了第一段。
她读得很流畅,很清楚,程老师满意极了,连连点头,眉里眼里都是笑。
读完这一段,老师一摆手,林蓉就坐下了。
下面该是赵小桢。
可是,过了好几秒钟也没有动静。
京京觉得奇怪,抬头往赵小桢那儿一看,她满脸通红,慌乱地盯着面前的讲义,旁边的同学拿手拐子捅她,她却怎么也不肯抬起眼睛。
她一定害怕得厉害。
是啊,这么多老师看着呢,万一一慌,读得结结巴巴,多难为情!京京心里倒有点可怜起她来。
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
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
全班都没有人举手。
事先说好了的呀!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
他真想站起来。
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
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程老师有点慌乱了。
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
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
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爷爷的水烟袋还是那么光亮光亮吗?他现在给谁讲“长工和财主的故事”呢?还有妮儿,黑眼睛的、会爬树的妮儿,她跟谁坐在一块儿吃桑果?他真想念他们,他愿意离开城里的家,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一辈子不回来。
一辈子!“‘……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
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
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
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
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
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
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14分)9、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10、选文开头写了教室里的情况,有什么作用?(2分)11、选文在塑造京京这个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你觉得运用这种描写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12、在公开课上,程老师先是“脸上有点发白”,后来又“有点慌乱”,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2分)13、京京读课文时,“两颗晶亮的泪珠”从“眼睛里涌出来”,这是为什么?(2分)14、这是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吗?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3分)(二)春①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
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盈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
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
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
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
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
风筝高飞,浓浓的春意弥漫于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
春天的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风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③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芳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红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④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14分)1.第②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几幅春之图?(2分)2.从内容看,第②段文字与第①段文字中的哪一句话相照应?(2分)3.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试写出两种,并举例。
(4分)(1),(2),4.第②中“蛙鼓抑扬弄喉嗓”中“弄”字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5.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6.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发挥你的想象,想想春天还可以是什么?请续写一例。
(2分)四、写作能力(40分)20、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会利用图书馆”、“调查社会用字情况”、“小伙伴,我想对你说”征文活动、“自我介绍”、“说家乡”、“说特征,猜同学”、“庆国庆诗文朗诵”等。
在这些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活动中,你参与了,经历了,也许收获不少,也许收效甚微,也许暂时还没有收获。
但是,你体验了,感受了,一定会有许多话想说。
请选择你最有话说(或感受最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收获最大、最感痛苦、最失败……)的一次,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可用“记××活动”或“一堂××课”,如果你觉得这些题目太老套,可以根据你所写的内容自拟........。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
题目..(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