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银杏在我国历代园林中的应用

银杏在我国历代园林中的应用

银杏的繁殖技术
种子繁殖
选择健康、成熟的种子,在适宜 的土壤条件下进行播种,保持土
壤湿润,等待发芽。
扦插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剪成适宜长 度,插入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待生 根。
嫁接繁殖
选择与银杏亲和力强的砧木,将银 杏接穗嫁接在砧木上,用塑料薄膜 包裹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等待愈合。
银杏的生态功能和环境适应性
01
02
03
净化空气
银杏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 气体,改善空气质量。
调节气候
银杏树冠遮荫效果好,能 够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同 时叶片的蒸腾作用也有助 于调节空气湿度。
环境适应性
银杏适应性强,既能在湿 润的环境中生长,也能在 干旱或瘠薄的环境中生存 。
银杏在园林中的配置方式和技巧
02
在古代园林中,银杏被视为长寿 和吉祥的象征,常被种植在寺庙 、宫殿和园林中,寓意着长寿、 健康和幸福。
银杏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银杏在我国的应用 越来越广泛。在明清时期,银杏被大 量应用于园林造景,尤其是江南私家 园林中。
到了现代,银杏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园 林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广泛应用于 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
银杏在我国历代园林中的应 用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银杏的历史背景 • 银杏在古代园林中的应用 • 银杏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 银杏的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 • 银杏的繁殖和养护管理
01
银杏的历史背景
银杏的起源和早期应用
01
银杏起源于我国,是世界上最古 老的树种之一。早在史前时期, 银杏就被用于制作家具、建筑和 工艺品等方面。

银杏树的观赏价值

银杏树的观赏价值

银杏树的观赏价值银杏树(,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以活化石而闻名于世界,并以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高效的生态功能在园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银杏树这个中国特有的植物活化石,以其庄重、雄伟、古雅、秀丽的奇特魅力,在园林造景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一、在园林绿化上的配置在环境绿化中银杏树可孤植,成片丛植或列植。

孤植常见于公园大草坪、都市广场之中,待其枝繁叶茂,绿荫覆地之时,即为大视野中一主景;成片丛植多用来分隔园林空间,遮挡视线。

常用于公园或风景区的一隅,是为游人提供休憩纳凉之场所;而列植是近些年来利用银杏树冠高大抗逆性强、病虫害少、萌蘖力强、耐修剪、根系发达、寿命长、抗污染而用作城市的行道树。

银杏树既有古朴苍劲、显现威严的一面,又具有柔美缓和、风韵宜人的一面。

因此,在园林绿化上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所达到的绿化功能、造景效果,以及所表达的人文意境是不同的。

在传统上,银杏树多见于皇家宫苑或植于皇陵、祠墓及寺院之中,前者是威严与森严的象征,后者则常与松、柏、槐配置,意在显现庄严肃穆的气氛。

我国的一些名山、古刹多有高大挺拔的银杏树,即可为见证。

相反,在园林绿化中将银杏树与枫、槭等树木混栽,至深秋黄叶与红叶交织似锦,则另为一番宜人佳景。

此外,银杏树对SO2、Cl2等有害气体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也是工厂、矿区的绿化树种。

二、生态习性银杏树在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海拔1 000m以下(云南2 000m,西藏达3 000m)地区均生长良好。

银杏树(Ginkgo biloba),又称白果树,落叶乔木,高可达40m,胸径4m,树皮灰褐色,深纵裂;树冠广卵形。

枝条有长短枝之分,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

叶扇形,上缘有波状缺刻,中间缺裂较深,成二裂状,具长柄,叶浅绿色,入秋落叶前变为黄色。

常与多种针阔叶树种混交成林,喜光,幼时稍耐庇荫。

喜温暖湿润气候,最适气温为22~28℃,能耐-25℃的极端最低气温,对成土母岩与土壤适应性强,但在深厚湿润、肥沃、疏松的酸性土(pH值4.5)、中性沙壤土生长最适宜,地下水位1m 以内则生长不良。

园艺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园艺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园艺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园艺植物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在营造景观、创造舒适环境、丰富生态多样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下是园艺植物在园林设计中主要应用的几个方面:一、造景植物造景植物是园林设计中用于创造各种景观的主要植物。

它们通常具有独特的形态、色彩或质感,能够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常见的造景植物包括松树、柏树、银杏、香樟等,它们可以单独成景,也可以与其他植物或园林元素配合形成更丰富的景观。

二、绿篱植物绿篱植物是用于形成绿篱的植物,包括常绿篱、花篱、果篱等。

绿篱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和适应性,能够形成连续而密集的绿墙,不仅可以起到分隔空间、遮挡视线的作用,还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常见的绿篱植物有刺柏、黄杨、杜鹃等。

三、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是用于覆盖地面的植物,通常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易于维护等特点。

它们能够形成厚实的覆盖层,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地面绿化覆盖率。

常见的地被植物有草坪草、地被菊、野花组合等。

四、观叶植物观叶植物是指以叶片为主要观赏部位的植物,其叶片通常具有独特的形状、色彩或纹理。

在园林设计中,观叶植物可以用来创造富有趣味性的景观,如红枫、黄栌、紫叶李等。

通过合理搭配不同观叶植物,可以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提高园林的艺术价值。

五、观花植物观花植物是指以花朵为主要观赏部位的植物,其花朵通常具有艳丽的色彩和芳香。

在园林设计中,观花植物可以用来创造季节性景观,如春季的樱花、夏季的紫薇、秋季的桂花等。

通过合理配置观花植物,可以营造出四季不同的花卉景观,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

同时,观花植物还可以与其他植物搭配,形成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的景观效果。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应用形式也相对多样。

以下是其
中常见的几种应用形式。

1.单株式:单株式是指将一种植物单独种植于园林中,营造出一个独立的观赏点或海
岛式的观赏场景。

通常选择高大树木或独特的花卉作为单株式植物,比如松树,红枫,银
杏等。

2.群落式:群落式是指将同种或同类植物种植在一起,形成集体美观的花坛、盆栽、
花境等。

如向日葵、丁香、牵牛花等。

通过同种植物的互相烘托,可以展现出植物的个体
之美和群体之美。

3.组合式:组合式是指将不同种类的植物或不同色调的植物组合在一起,营造出更丰
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例如野花杂草混杂的草坪、色彩斑斓的盆景等。

组合式更加考验设计
者的审美和匠心。

4.平面式:平面式是指将植物按照某种几何图形或形状方案排列,从地面上俯视,呈
现出图案、花纹、字母等视觉效果。

如:绿化带、草坪、花田等。

平面式营造出来的美观
效果通常是平面对称、简洁、干净利落。

5.壁面式:壁面式是指在建筑的外墙或围栏上种植植物,营造出绿意盎然的视觉效果,常见的是垂直绿化。

壁面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将城市空间利用空间高度,达到扩大绿化空
间的效果。

6.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可以种在水池、喷泉等水景装置中。


生植物能增加水景的景深感和自然感,如莲花、荷花、水仙等都是常见的水生植物。

总之,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形式是相对多样化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不
同的设计意图,选择不同形式的植物应用,以达到更好的园林效果。

银杏在我国历代园林中的应用

银杏在我国历代园林中的应用

私家园林中的银杏
拙政园
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园内布局典雅,充满了诗情画意。园中的古松、古柏 、古松柏类乔木以古松柏为主,古松柏中又以古松最多,古松中又以古松柏林最 多。
留园
留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园内建筑精美,布局巧妙。园中的古松、古柏、古松 柏类乔木以古松柏为主,古松柏中又以古松最多,古松中又以古松柏林最多。
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调节气候
银杏能够通过蒸腾作用调节周围环 境的气候,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微 环境。
保持水土
银杏的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地固定 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06
总结与展望
对银杏在我国历代园林中应用的总结
历史悠久
银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 历史,早在古代就被广
泛应用于园林中。
文化象征
银杏常被视为文化象征 ,代表坚韧、长寿和吉
03
银杏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公园绿地中的银杏
公园绿地的银杏种植
公园绿地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银杏作为公园绿地的特色植物 ,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景观和舒适的休闲环境。
银杏在公园绿地中的功能
银杏在公园绿地中具有遮荫、观赏、防尘等多种功能,同时还能为 人们提供避暑、避寒的场所。
公园绿地中银杏的管理
公园绿地中的银杏需要定期修剪、施肥、浇水等管理措施,以保证 其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
街道绿化中的银杏
1 2
街道绿化的银杏种植
街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银杏作为 街道绿化的特色植物,能够为城市增添一份宁静 和优美。
银杏在街道绿化中的功能
银杏在街道绿化中具有遮荫、防尘、隔音等多种 功能,同时还能为城市增添一份文化气息。
3
街道绿化中银杏的管理
街道绿化中的银杏需要定期修剪、施肥、浇水等 管理措施,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

银杏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

银杏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
南一带较多 , 朝鲜 、 现 日本 、 美 各 国 均 有栽 培 。 欧 因此 . 地 理 从
为 见 证 。 相 反 . 园 林 绿 化 中将 银 杏 树 与 枫 、 等 树 木 混 栽 . 在 槭 至 深 秋 黄 叶 与 红 叶 交织 似 锦 。 另 为 一 番 宜 人 佳 景 。银 杏 在 则
到 处 理 进 入 大 气 , 大气 造 成 较 大 的 污 染 , 成 局 部 酸 雨 严 对 造
破 坏 、 环 境 破 坏 和 滑 坡 、 石 流 、 土 流 失 、 砂 库 溃 坝 等 水 泥 水 尾
地 质灾 害 。北 湖 区 大部 分 工 矿 区 都产 生较 大 土 壤 的 污 染 。 3 土 流 失 未 得 到 有 效 控 制 . 水
北 京 市 三 里 河路 、 西 长 安 街 、 关 村 大 道 、 府 井 步 行 街 、 东 中 王
奥林 匹 克 中 心 大道 , 南京 市 龙 蟠路 , 州市 西 湖 大 道 、 目山 杭 天
路 、 涛 路 , 阳市 遵 义 路 , 川 都 江 堰 市 迎 宾 大 道 等 的行 道 秋 贵 四 I 树 , 距 离 栽 植 银 杏 或 与 雪 松 、 樟 问 植 , 不 胜 收 。 山东 郊 等 香 美 城、 日照 , 苏 那 州 , 江 台 州 、 兴 等一 些 中小 城 市 的 行 道 江 浙 长
的 气 氛 。 国 的 一些 名 山 、 我 古刹 多有 高 大 挺拔 的银 杏 树 , 即可
其 对 气 候 和 土 壤 的适 应 性 都 很 强 , 落 叶 大 乔 木 , 可 达 4 属 高 0 米 . 干部 直 径 达 3米 以上 。 原 为 中国 特有 的树 种 。 泛 地 主 其 广 栽 于 沈 阳 以南 、 州 以 北 , 起 台 湾 , 至 云南 、 州 , 以 江 广 东 西 贵 而

银杏树草坪与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及应用

银杏树草坪与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及应用
一、草坪的配置及应用1.草坪作基调的配置绿色的草坪 是城市景观最理想的基调,是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同绘画一样,草坪是画面的底色和基调,而色彩艳丽、 轮廓丰富、
变化多样的树木、花卉、建筑、小品等等,则是主角和 主调。如果园林中没有绿色的草坪作基调,这些树木、 花卉、建筑、小品无论色彩如何绚丽、造型如何精致, 由于缺乏底色的对
。如果以草坪为主景,树丛、树群做背景种植时,应该 把树丛、树群配置于草坪的边缘,增加草坪的开朗感, 丰富草坪的层次。这时选择的树种要单一,树冠形状、 高度与风格要一致
,结构应适当紧密,形成完整的绿面,并与草坪的色彩 相适宜,不能杂乱无章或没有主次。(2))草坪与花灌 木的配置 园林中栽植的花灌木经常用草坪作基调和背景, 如北京植
物园碧桃园以草坪为衬托,加上地形的起伏,当桃花盛 开时,鲜艳的花朵与碧绿草地形成一幅美丽的图圃,景 观效果非常理想。大片的草坪中间或边缘用碧桃、樱花、 海棠、连翘、迎
春或棣棠等花灌木点缀,能够使草坪的色彩变得丰富起 来,并引起层次和空间上的变化,提高草坪的观赏价值。 (3)草坪与花卉的配置 用花卉布置花坛、花带或花境 时,一般要
,中层配置灌木作过渡,就可与地面的草坪配合形成丛 林的意境,如能借助周围的自然地形,如山坡、溪流等, 则更能显示山林绿地的意境。这种配置如果以树丛或树 群为主景,草坪
为基调,则一般要把树丛、树群配置于草坪的主要位置, 或景观效果,如春季观花的木棉、玉兰,秋季观叶的乌 桕、银杏、枫香以及紫叶李、雪松等都适宜作草坪上的 主景树群或树丛
草坪上留出成块的土地用于栽植花卉,草坪与花卉呈镶 嵌状态,开花时两者相互衬托,相得的意境,并满足游人的活动和赏景需要是植物配置设 计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单株树在草坪上的散植, 形成疏林草地景观,这是国外应用最多的设计手法,既 能满足人们在草地

落叶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略议

落叶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略议

落叶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略议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城市园林景观造景中落叶植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城市园林景观造景中普遍存在绿色叠加的缺陷,很多落叶植物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使用,为更好的说明落叶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造景中的应用,本文先简单分析几种常见的作为城市园林景观造景的落叶植物。

一、城市园林景观造景中常见的落叶植物景观水杉属于衫科落叶大乔木,树木高达39m,喜光耐寒,适应能力非常强,树叶在每年的10~11月份飘落,在城市园林景观造景中常出现在道路两旁,单向种植,落叶细长呈现红褐色,给人美轮美奂的感觉,水杉也可大面积种植在城市园林草坪中,在落叶季节,落叶堆积在草坪上,从远处看形成一片红毯,非常美丽。

日本晚樱属于蔷薇科落叶桥路,树冠呈现圆形,在每年3~4月开花,喜光,划过繁多,观赏价值非常高,落叶时期主要分布在11月初~12月中旬,落叶呈现红黄色,此落叶植被通常大面积种植在城市园林草坪上,也有单排种植在行道上,开花时节和落花时节都非常美丽。

银杏树属银杏科落叶乔木,叶子呈现扇形,雌雄异株,喜光,适应性比较强,由于本身对大气污染有抵抗能力,因此在城市道路中非常常见,树叶在秋天呈现金黄色,有1个月的维持时间,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即可单独种植,也可成排种植在行道旁,在秋冬季节观赏效果非常高。

枫香属金缕梅落叶大乔木,树冠呈现广卵形,喜光、湿润,适合种于红黄土壤,耐寒耐劳,在每年的12月~次年的2月,会有大量树叶飘落,在城市园林景观造景中可以以单株存在,也可以大面积种植,主要分布在城市园林行道上,在人造山坡以及水边等地也可与其他职务搭配种植,每年秋末大量落叶飘落,形成非常典型的落叶景观。

二球悬铃木树皮呈现灰绿色,剥落后呈现绿白色,树叶形状变现为三角形,具有不规则大尖齿,树叶繁多,适应能力比较强,树叶飘落维持时间比较长,在城市园林景观造景中是最常见的行道树木。

樟树属于常绿乔木,喜光,树冠呈现广卵形,在城市园林景观造景中广泛使用,每年3~4月树叶飘落,景观十分让人舒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杏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摘要:银杏,园林植物中是一种比较高档的造景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

所以根据银杏的观赏特点及其生长特点,介绍了在园林绿化中如何结合艺术的表现方法利用银杏这种植物资源进行造景。

关键词:银杏;园林造景;艺术银杏素有“ 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是植物界的“ 活化石”,其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很强,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40m,主干部直径达4m以上。

原为中国特有的树种,广泛栽植于沈阳以南、广州以北,东起台湾,西至云南、贵州,而以江南一带较多。

现在朝鲜、日本、欧美各国均有大量栽培。

因此,从地理上说适应性广泛。

银杏树体高大挺拔,其树皮为灰褐色,深纵裂,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树广卵形,叶形独特,叶扇形,边缘浅波状,葱郁庄重,春夏一片翠绿,深秋金黄可掬,是观赏价值很高的秋色叶树。

1银杏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1.1按色彩原理利用银杏造景色彩是组成园林艺术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园林中的主要色彩是绿色,而银杏在深秋有着金黄的色彩,如再辅以其他色彩,则更能营造园林景点和意境。

1.1.1对比色配置银杏在春季和夏季时树叶翠绿,而到了金秋叶色一片金黄,在种植树龄较小的树时,可和红枫等红色叶系的树相配,这样在春夏可形成红-绿,秋季可形成金黄-红的色彩搭配,这种色彩的搭配能使色彩更丰富,有节奏,给人兴奋感和动感。

如果种植的树体比较大时,则可和枫香、槭树科等树体较大的树相配。

1.1.2类似色配置银杏在一年中有绿、黄两个色系,这两个色是一对类似色,相配能产生安静、宁静、清新的感觉,也是宜调配的色。

所以银杏可和绿色植物相配,秋天的金黄溶于周围的绿海中,也不失为自然界的一种和谐美。

1.1.3 利用视觉原理配置银杏是有名的秋色叶树,深秋一片金黄,作为群植、列植,可形成群体美,游人犹如进入金色的海洋。

在作为行道树种植时应选择雄株,以免果实污染行人衣物以及果实落在路面形成污渍。

还可孤植在道路的转弯处或交叉路口上,利用其叶形的特殊性和叶色的美起指示性作用诱导游人探胜。

1.2按空间原理利用银杏造景银杏为落叶大乔木,树姿雄伟壮丽,在进行造景时可根据设计意图首先作为构筑空间的骨架进行设计和种植,再对小乔木和灌木进行安排,以完善和增强银杏形成的结构特性和空间上的层次感。

在空旷地或广场上举目而视,银杏将首先进入眼帘。

银杏形成的空间主要为冠下空间,上部是浓密的枝叶,下部则相对较空,人的视线可通过,人在树下光线相对较暗,但在夏天可以提供乘凉场所。

还可利用银杏落叶的特性,有效地进行空间的“ 扩大”和空间的“缩小”,在枝叶繁茂时形成覆盖空间,而在落叶后则形成开放空间。

1.3按形态学原理利用银杏造景银杏身姿伟岸,葱郁庄重,给人以俊俏雄奇,华贵典雅之感,叶形奇特,一年中叶色由绿到黄。

优美的姿态是其作为园林树种的重要特性,在应用时可根据银杏的外部形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应用。

1.3.1 主次分明在一组造景中,不同姿态的植物不宜太多,要根据设计意图选用合理的姿态类型,且要主次分明,以某一种姿态为主,点缀其他1~2种姿态的植物。

如银杏的姿态为高大、挺拔、开展,在应用时可和雪松、柏科的具有圆锥形或塔形姿态的植物相组景;也可和垂柳等垂枝形的植物相配;还可和一些球形的高灌木如海桐相组景。

用不同的姿态进行组景,使各个植物元素强化,突出银杏的特点,既消除了单调感,又体现了主题。

1.3.2 质感调和银杏叶形非常秀美,叶扇形,叶脉线条很明显,在园林绿化中叶的形态也是一个重要的观赏点。

银杏叶的质感是人们直接可见的表面性质,在与其他不同质感的植物相配时,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

为了突出表现叶形美,与其他植物组景时,应考虑和枝叶更为细腻些的植物如雪松、鸡爪槭、黑松、柳杉、合欢等树相配,如果和构树、广玉兰、毛泡桐等粗犷的树种组景,则由于视觉的原因,银杏秀美的叶形就会被淹没掉。

1.4按文化意境利用银杏造景银杏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在它身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甚至有些专家提议把银杏作为国树。

这种具有文化气蕴的植物景观,通过文人的诗情画意及植物的形态、生态和神态的具体表现,就产生了中国园林植物景观独有的文化风格。

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画理与山石、水体、建筑等园林要素进行组合,组合成树体有大有小,株距各不相等,形态各异,建筑、山石及小品等在银杏丛中或隐或现的优美画面。

2. 造景的常用手法银杏为我国自古以来常用的绿化树种之一,最常见的配植方式是在寺庙殿前左右对植和寺庙周围四交种植。

由于银杏树姿雄伟壮丽,叶形秀美,寿命长,病虫害少的优点,所以在现在的城市建设中,银杏逐渐被广泛用作庭荫树、行道树或独赏树。

2.1 孤植银杏树体雄伟,所以适宜于突出树木的个体美,在造景中可作为视线的中心点,是园林种植构图中的主景,在种植时要种在比较明显、四周较空旷开阔的地方,使树木能够自由向四周伸展,这样能更加突出银杏的庄重地位。

由于银杏生长速度较慢,所以这种种植方式最好选择树龄较大的银杏树,种植在公园的开阔地点,有足够的观赏空间,没有别的景物阻挡视线,这样才能体现出孤植银杏独特的效果。

2.2 对植可在建筑的入口处和古代在寺庙两边对称地种植2株银杏,现在一般是延续原来的种植方式,作为造景的配景出现在园林构图中。

可采用2株大小完全相同的对称方式种植,这种种植方式在公园的入口、桥头、登道的石级两旁较常见。

在我国古代的庙宇、寺院中常见,一般种植在庙宇和寺院的大殿前面2株;也可采用离对称的方式种植2株大小不同的银杏,这种种植方式避免了呆板式的对称,显现出欢快的气氛。

2.3 列植一般列植应用在行道树的种植上,行道树是按一定方式种植在道路两侧,造成道路的浓荫效果的乔木树种。

由于行道树的生长受到城市特殊环境条件的制约,如建筑物、地上地下管线、人流、交通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根系部分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生长,地上部分也处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而且还要满足行道树多种功能的要求,所以对树种选择的要求是比较严格。

2.4 丛植丛植应以银杏为基调树种,再辅以其他树种,在统一的构图中显现出其中的个体美。

但构图时要注意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体现整体效果。

同时要考虑在统一的整体中体现个体美,色彩、姿态及质感的搭配,显现出错落有致,层次多变的自然美来。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种类,在长期的地质与气候演变中能保持遗传稳定,是由于其具有强大的抗逆性及适应性,与其他树种相比,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要轻得多。

所以用银杏进行绿化美化,一次栽植,千年得益,同时又降低了病虫害防治成本,从而大大节省了投资。

3银杏造景存在的问题3.1 随意的采用银杏作为绿化苗木每一植物群体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在空间上体现层次感,在体现植物的景观效果的前提下,保证群体的发育和稳定状态,当植物组群与环境相对作用稳定时才会出现“顶级群落”。

群体中的植物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体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

3.2 不考虑银杏和其他寄生植物的关系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

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可见在银杏和其他植物进行搭配的时候,要注意考虑这一因素。

3.3 绿化中随便选用银杏大苗银杏在园林绿化植物当中,是中高档的绿化植物,价格较其他园林绿化用苗木高许多,所以,在选用银杏作为园林绿化树种时候,要从城市规模,经济发展,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等方面慎重考虑。

另外,还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

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

4 建议及对策4.1积极扩展植物造景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多方位的开拓植物造景的植物种类,以便能适应新时代植物造景的发展需求,国外的环境园艺学、地域植物学、神态保护学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2将银杏的运用与绿地类型相结合从绿地的实际情况从而确定所要应用的乔木,再从绿地的规划设计方向和当地的条件考虑是不是银杏的引入,而不是只从绿化的档次提升上面考虑,综合构图及土壤和气候因素,然后选择银杏用来造景,从而真正的提升绿化档次。

4.3加强对城市植物群体的研究特别要研究群体内部植物各个个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城市整体环境的关系,揭示城市植物群体与自然植物群落的异同,从而为减少植物群体之间的不适应造成的损失。

4.4尽可能的选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具有外来树种不被比的优越性,乡土树种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同时避免苗木的适应性,还可以节约成本。

所以,在植物造景中,应尽可能的减少外来树种的引进,特别是要加强对具有入侵性质植物种的检疫、检测,避免其对本地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的破坏。

从而确保绿化所用植物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同时体现地方的植物特色。

参考文献:牛晓成中国园林植物造景刍议[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8,(4):60~61周志国,宋新华.绿色生态住宅和小区绿化问题的研究[J], 淄博学院学报,2002,4(3):90~92梁敦睦.中国园林的植物造景[J]. 广东园林,1999,(1):20~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