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合集下载

与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与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与繁重的⼯作⼀起修⾏年后在同事的推荐下开始听《樊登读书》,感觉他推荐的书都⾮常好,《与繁重的⼯作⼀起修⾏》是我⽐较喜欢的⼀本书将摘录记到博客⾥是为了学⽽时习之并变成⾃⼰的⼀部分,因为好的书是需要学以致⽤,知⾏合⼀的!禅语正念:即⼀⼼⼀意地将注意⼒投注到当下所发⽣的事上,将⼼带回⾝体,回归当下。

⾏禅:⾏⾛时,专注你的⾝体、呼吸、你的双脚,以及你迈出的每⼀步⽌:回归当下,放下对过往和将来的⼼念。

有⽌⽅能观观呼吸:带来平和爱语:以爱、慈悲和理解之⼼去说话谛听:以⼀颗慈悲包容⼼去聆听互即互⼊:万物相互依存,就⽐如快乐和不快乐本不可分割,舍弃⾮快乐部分也就得不到真正的快乐正念的⼀天:改变从正念开始苏醒:清晨醒来,第⼀件要做的事情,是感受,觉知⾃⼰的存在,觉知⽣命赋予的馈赠。

发现⾃⼰在呼吸,发现⾃⼰拥有接下⾥的24⼩时、拥有窗外明媚的阳光和天空。

学会觉知⾃⼰,觉知周遭,你将在充盈的快乐⽓息中迎来每⼀天的黎明。

偈⼦:苏醒后,我看见蓝天;双⼿合⼗,⼼怀感恩⽴愿:花⼀点时间弄清楚这⼀天的期望与愿⼼,内观⾃⼰,辨别出内⼼深处的欲望与想法,将⾃⼰导向正念,关切慈悲,并⽴下⼼愿,计划今天仍将以慈悲与正念地度过。

偈⼦:静坐,微笑;新的⼀天破晓。

着⾐:偈⼦:⾝穿⾐服,⼼怀感恩。

感谢制作这些⾐服的⼯⼈。

感谢制作这些⾐服的材料,愿⼈⼈有⾐可穿。

刷⽛:清洁⽛齿的过程告诉⾃⼰要跟别⼈说话时也以清新⼝⽓说话。

偈⼦:刷⽛漱⼝,誓以纯净爱意⾔语早餐:⾷物中蕴含来⾃天空和⼤地的馈赠,为你所拥有的⽣命添砖加⽡。

仔细觉知⾃⼰的每⼀下咀嚼,深深感到世间⼀切都不该辜负。

辨识不善⼼⾏,学会适量⽽⾷,摒弃贪婪出⾏:双脚踏在⼤地上的每⼀步都可以带给我们⽆尽的欢乐,平和与⾃由。

你⽆须去往禅堂,就能感受禅修的世界。

路上:遇到红灯和堵车,不要抗拒,接受并⽌于当下,得以找回我们跟不上速度的思维。

⼯作:做每⼀件事的时候,如果全部的⾝⼼能够专注于此,我们就能获得⾃由和喜悦。

稻盛和夫:不用躲进深山,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稻盛和夫:不用躲进深山,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稻盛和夫:不用躲进深山,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我们处于一个「不安的时代」,混乱、焦虑、看不清未来、心灵并没有随着物质极大丰富而更满足。

身处这样的时代,最重要的是问自己一个根本的问题:『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稻盛和夫直截了当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于提升心性,锻炼灵魂。

我是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哪怕只比原来的好一点点也无妨。

我就是为了能带着那净化过的崇高灵魂离开人世而来的。

』01、灾难会把灵魂的业力带走那时候,京瓷在没有得到认证许可的情况下,我就擅自生产和销售以精密陶瓷制作的人工膝关节产品,此事遭到媒体大肆批判。

当初会这样做,是因为受到医生和患者的热烈要求,才会把得到生产许可的精密陶瓷技术应用到膝关节的部分。

在我来说是有些无可奈何,不过我没有做任何辩解,只是做好心理准备,心甘情愿承受一切责难。

我向师父求教,『最近我碰到这种问题,实在有些心力交瘁。

』师父大概也从报纸上知道了这件事,我以为师父会说些安慰我的话,岂料,他老人家一开口便是,『我想你一定很不好受,可那也是没办法,人生在世就是免不了受苦受难。

』随后,他又说:『碰到灾难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失意难过。

灾难会把灵魂的压力带走,因为灾难可以消除业力,所以稻盛先生,我应该恭喜你才对。

』灵魂的里层隐藏着纯净、美好、又带有佛性的永生不灭之心——本性,然而实际情况往往与此相反。

原因是本性的外围被种种欲望与业力缠绕着,如此这般大大地阻碍了我们本性的展现。

所以包括冥想、坐禅、瑜伽在内的修行,其目的都是磨练心志,而实际发生的情况可以说是由外向内,一层层磨掉在本性外层的障碍。

首先,会磨掉位于最外侧的知性,而显露出感性。

感性被磨掉之后,会看到本能,接着本能也慢慢被磨掉,直到最后完全将本性展现为止。

02、工作便是最好的修行道场那么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培养人格和锻炼灵魂呢?是不是非得做一些特别的修行,例如到深山闭关?根本不用那样。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在我们所处的尘世中每天努力认真去做事。

上班忙碌充实的正能量短句摘录

上班忙碌充实的正能量短句摘录

上班忙碌充实的正能量短句摘录1、无聊的根源在于没有进取心,无所事事,精神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寄托。

2、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瞧不起你,因为大家都很忙没时间瞧你。

3、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中午参加同学婚礼聚餐,晚上姑姑生日全家人聚餐!往者不可追,挥手告别20xx,迎接20xx的精彩。

4、就像一场永无休止的苦役,不要惧怕和拒绝困苦,超越困苦,就是生活的强者。

5、也许你所在的公司中有很多人知识渊博且受过专业的训练不仅工作体面还有一份不错的薪水即使这样他们也不见得比你更快乐。

也许他们的孤独使他们不愿与人交流也不喜欢上班甚至工作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生存长此下来使他们变得忧心忡忡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健康状况。

6、.没了电,一切停止运转,一切无所适从,生活节奏也减缓了。

7、历尽白日的喧嚣和忙碌,品味独我的暗香。

8、慵懒的的午后阳光短暂的放空也很珍惜出现的瞬间9、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的投入能更快地理解更好地享受其中。

10、早晨是一只花鹿,踩到我额上,世界多么好。

11、忙碌的一天结束了,有喜有忧!总有放不下的执念,人的思想真的很难控制,都说不看名利,可是在名利面前又有几人可以从容淡定!无论将来怎样,只愿现在安好!12、事过境迁,会发现那所谓的烦闷忧愁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心情也就随之开朗。

13、日子渺小重复,却都是幸福您的网友发来一篇报道14、愿你这一生不必经历丰富,而人生幸福。

15、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一切归于平静,希望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

16、要怎么说呢,想想一年的时间好快,有点可悲,有点不知所措,有点难过,因为最后得到的只是教训,也没剩下些什么,谁错谁对,也只是执念。

17、总以为让自己忙起来,就会忘掉一些人和事,最后才发现,原来是自欺欺人罢了!18、忙碌是一种幸福;受苦是一种恩赐。

人生,因忙碌而充实;因受苦而懂得。

19、生活要五颜六色,但不能乱七八糟20、喜欢这样平平淡淡三口之家的日子。

虽然累点,却充实,真实,安心。

21、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但不虚度。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通用12篇)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通用12篇)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通用12篇)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通用12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篇1作者吴淑英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收录了作者对50本经典书籍阅读后阐发的感受。

作者10年来坚持每周阅读一本书,十年如一日。

涵盖了教师需要阅读的不同类别的好书。

每个专辑里的选书,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比如在“教学即创造”中,作者选取了名家于永正的《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我的为师之道》。

于老师是大家公认的当代教育家,他的课堂如行云流水,与学生互动亲切自然,于自然、朴实中显功夫,他的课堂学生学得开心,也学得扎实。

作者从于老师书中提炼出“自己先变成孩子”的学生观、“遵循教育规律”的教学观、“要时刻以身示范”的为师观。

没有干巴巴的说教,但道理却深入人心。

教育改革,千头万绪,但重中之重是教师,教师是改变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的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室的阵地是课堂,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所以我们要让课堂确确实实成为提升学生能力的场,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做我们的观众;我们要把回答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我们要欢迎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而不是自顾自讲自己的课;我们要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回答学员问题,而不是只关注举手的少数学生。

二、设定高的学习期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愿作答的学生,“我不知道”是这些学生的口头禅,一些教师由于赶进度等原因,往往不再继续追问,而是选择另一个愿意配合自己的学生来回答。

当一个学生发现他在课堂上回答“我不知道”比回答具体问题来得方便,更好应付老师的话,他就会选择不回答;当一个学生发现自己趴在桌上睡觉,而老师不管的话,他就会经常趴着,学生不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很多时候是为了逃避责任。

以工作为修行 Work_as_practice_TC

以工作为修行 Work_as_practice_TC

我以身供獻 於無依怙者 於路上遊子 於渡江河者
佛法及僧團 我願爲護衛 我願為嚮導 願為船筏橋
在影印每頁文件,在用刷子每擦一下的時候,要記得實行這三種完善心態,十分艱難。 所以,在一天的義務工作開始之前,便應唸誦以下的願文:
只憑憶念汝名號 能除輪湼之希懼 從今直至證菩提 皈依佛法僧三寶 願學三世諸菩薩 成就無量之事業 解除有情諸痛苦 最終願能為眾生 獻出時間及空間 獻出資產及四肢 獻出一切我所有
供獻服務的哲學
假如我們能將「三殊勝」應用於一切工作上,就算是替佛堂影印文件的平凡小事,不但 能積聚福德,這項工作,實際上成為了「波羅蜜多」。大家能否想像. . . . 影印成為圓 滿的善行! 你可能會想:「影印怎能夠令所有眾生覺悟?」佛堂顯然不需要你去影印拉 姆斯菲爾德 (Donald Rumsfeld) 的講話,佛堂通常影印的是一些跟佛法有關的東西,總 之就是一些能利益眾生的東西。如果十個人讀了你所影印的發願文,其中有一個,能真 正對佛法有所領悟,縱然只是瞬息之間,即已播下成佛的種子,而這完全是因為你的影 印工作。
何保儀 翻譯
司徒朗覺 校訂
密勒日巴初遇其師馬爾巴的著名故事,發生在田野之上:密勒日巴來到一個正在耕田的 男子面前,道明來意,是訪尋馬爾巴,向他求法,請耕者指路。密勒日巴從未見過馬爾 巴,當然不知面前的耕者正是馬爾巴本人。馬爾巴從頭到腳,把密勒日巴打量了三遍, 然後答應引見,但著他先把田耕好,又指著一瓶酒說:「然後,把它喝了。」密勒日巴 聽從吩咐,完成了耕田的工作,然後把酒喝了。後人相信這些純樸的行爲,是密勒日巴 成就普渡眾生勝行的吉祥緣起。令人仰止的竹巴噶舉傳承,就是這樣開始的。
帕楚仁波切(Patrul Rinpoche)說過,一匹拉著車的馬,如果看見路邊有一根草,有機會 的話,牠就會把草吃掉。牠不會這樣想:「噢,只有一根草,讓我等到有一堆草才去吃。」 同樣地,我們應該把握任何機會,來積集福德。修行者,尤其是大乘行者,若能把正確 的動機好好應用,積集福德的方法可謂俯拾皆是。禪門大師,會叫徒弟再三清洗廁所, 即使那些廁所早已一塵不染 ── 為善在於行,不在於其果。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荐语工作是成年人的主旋律,是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依靠。

在大部分人眼里,一周里的那5天意味着忙忙碌碌、殚精竭虑、疲于应付……总之,两个字——辛苦!如何能做到辛而不苦呢,令我们书友受益无穷的当代大德一行禅师给出了答案——与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哦,修行不是出家人的事吗?吃斋颂佛,心无旁骛,我们世人能做到吗?工作和家庭两大磁场已经把我们套牢,我们即使想修行,哪里来的时间?且慢,《正念的奇迹》听过吗?听过几次?上百次的请举手!还记得老师讲过洗碗、吃橘子的场景吗,那就是最好的修行!可见修行不分你我,也无关时空。

只要保持正念,在办公室里,你也可以是正念化身的佛陀!走进正念禅的世界概念释疑√正念即一心一意地将注意力投注到当下所发生的事上,将心带回身体,回归当下。

√行禅行走时,专注你的身体、呼吸、你的双脚,以及你迈出的每一步,此谓行禅。

√止回归当下,放下对过往和将来的心念,这便是止。

习得止,我们便能观;习得观,我们便能理解。

√偈【jì】偈是一种短诗,念诵时,辅以正念的呼吸以强化你的觉知。

√观呼吸觉知入息与出息并在气流出入身体的同时随息——这带给我们平和与和谐的感受。

修习观呼吸,我们身心的压力、紧张与冲突会被慢慢释放。

当然,观呼吸的修习并不要求你一定坐着。

√爱语就是以爱、慈悲和理解之心去说话。

抱持着理解之心去沟通,这会邀请他人表达自我以及他们的不幸,常能够帮助双方消除误会,达成对彼此更贴近真相的认识。

√谛听就是以一颗慈悲之心去聆听,即使对方言语中充满了妄念、偏见、责备和批判,你也仍然能够安静地倾听,不打断对方,也不做反应。

√互即互入万物存在于万物当中,我们不能保留一物而舍掉他物,因为它们都彼此依存。

深入观察莲花,你可以看见污泥,看见阳光、雨露、投下种子的人以及一切令它生长的宇宙万物,一朵莲花全是由非莲花元素构成,如果舍弃这一切,就无法得到莲花;正如快乐与所有非快乐元素互即互入,如果舍弃那些,那么我们也永远得不到快乐,它们本是一体,不该被分割,亦不该被取舍,它们也是快乐的一部分,它们就值得快乐。

稻盛和夫: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真是智慧之言

稻盛和夫: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真是智慧之言

稻盛和夫: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真是智慧之言好好活,就得好好干。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

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稻盛和夫人生的目的就是塑造人格,提升心性,获得灵魂的价值。

而不是在名声、财产、地位中苦苦挣扎。

1、精于一业:一门深入,探究到底,才能一通百通!只有把精力倾注于一个领域,钻研透彻,才能达至真理,理解森罗万象。

比如一名工匠,长期专注于工作,掌握了精湛的技术,即使谈论人生,他也能讲出精辟的见解。

另外,经过修行提升了人格的僧人,即使论及其他领域的话题,他也能说出深刻的道理。

还有园艺师、作家、艺术家等,凡是精通一艺一技者,他们的话语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涵养。

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进入公司,做了一段时间觉得枯燥的工作以后,就心生疑惑:“只干这么简单的工作能有出息吗?”他们会提出:“希望让我干点儿别的工作。

”这就错了。

知识广而浅,等于什么都不懂。

只有一门深入,探究到底,才能一通百通。

这是因为在一切事物的深处,都隐藏着驾驭一切的真理。

究明一个事物,就能理解一切事物。

请大家牢记这一点。

2、日日创新:以不断地思考让业务升级!踏上工作岗位,一开始就得到称心如意的好工作,这是不太可能的。

首先,对于分配给自己的工作,要抱积极开朗、诚实认真的态度,坚韧不拔,坚持到底,决不可半途而废。

因为只有经历千辛万苦,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才能够触及到普遍性的伟大真理。

但是,并不是说,把最初的工作当成终生的事业,一味忍耐着干下去就行。

在全力以赴的同时,必须经常思考:“这么做行不行,那么做好不好”,不可千篇一律,以与昨天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思路去做相同的事情。

即使是小事情,也要每天反思,“这么做行吗?”不断改进。

对于所有的事情都要问一问“这么做行吗?”反反复复,长此以往,就会取得卓越的进步。

学到了基础知识以后,就要靠自己动脑筋,花工夫去钻研改进,这就是创造。

我认为,在人生中,没有每天每日的新的创造,个人就不会进步,更不可能成为具备人格魅力的人。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读后感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读后感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读后感“哎呀,作业怎么这么多呀,我都快写不完啦!”这是我经常会发出的抱怨。

记得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就把书包扔到沙发上,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在那里。

妈妈从厨房走出来,看到我这副模样,笑着说:“怎么啦,小懒虫,又被作业难住啦?”我有气无力地回答:“可不是嘛,今天的作业多得像小山一样。

”妈妈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说:“别着急,慢慢来,总能写完的。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起身拿起书包走到书桌前,开始一项一项地写作业。

写着写着,我感觉自己的手都快断了,眼睛也酸酸的。

我忍不住抬起头,看向窗外,外面的天空好蓝啊,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它们多自由自在呀,哪像我被这繁重的作业困住。

我心里一阵烦躁,真想把作业扔到一边去。

这时,爸爸走了进来,他看到我愁眉苦脸的样子,笑着说:“宝贝,怎么啦?别灰心呀,你想想,写作业不也是一种修行嘛,就像爬山一样,虽然过程很辛苦,但等你爬到山顶,就能看到美丽的风景啦。

”我撇撇嘴说:“爸爸,这作业哪有那么容易呀,我都快烦死了。

”爸爸在我旁边坐下,认真地看着我说:“你要学会调整心态呀,把写作业当成一种挑战,每完成一项作业,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这样不就有动力了嘛。

”我想了想,好像有点道理。

于是,我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写作业。

当我终于完成所有作业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打了一场胜仗一样开心。

我跑去找爸爸妈妈,高兴地说:“我写完啦!”爸爸妈妈都为我竖起了大拇指。

那一刻,我明白了,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虽然过程很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去克服困难,就一定能够收获成功的喜悦。

就像爸爸说的,这也是一种成长,一种历练呀!我们不能被困难打倒,而要勇敢地面对,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荐语工作是成年人的主旋律,是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依靠。

在大部分人眼里,一周里的那5天意味着忙忙碌碌、殚精竭虑、疲于应付……总之,两个字——辛苦!如何能做到辛而不苦呢,令我们书友受益无穷的当代大德一行禅师给出了答案——与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哦,修行不是出家人的事吗?吃斋颂佛,心无旁骛,我们世人能做到吗?工作和家庭两大磁场已经把我们套牢,我们即使想修行,哪里来的时间?且慢,《正念的奇迹》听过吗?听过几次?上百次的请举手!还记得老师讲过洗碗、吃橘子的场景吗,那就是最好的修行!可见修行不分你我,也无关时空。

只要保持正念,在办公室里,你也可以是正念化身的佛陀!走进正念禅的世界概念释疑√正念即一心一意地将注意力投注到当下所发生的事上,将心带回身体,回归当下。

√行禅行走时,专注你的身体、呼吸、你的双脚,以及你迈出的每一步,此谓行禅。

√止回归当下,放下对过往和将来的心念,这便是止。

习得止,我们便能观;习得观,我们便能理解。

√偈【jì】偈是一种短诗,念诵时,辅以正念的呼吸以强化你的觉知。

√观呼吸觉知入息与出息并在气流出入身体的同时随息——这带给我们平和与和谐的感受。

修习观呼吸,我们身心的压力、紧张与冲突会被慢慢释放。

当然,观呼吸的修习并不要求你一定坐着。

√爱语就是以爱、慈悲和理解之心去说话。

抱持着理解之心去沟通,这会邀请他人表达自我以及他们的不幸,常能够帮助双方消除误会,达成对彼此更贴近真相的认识。

√谛听就是以一颗慈悲之心去聆听,即使对方言语中充满了妄念、偏见、责备和批判,你也仍然能够安静地倾听,不打断对方,也不做反应。

√互即互入万物存在于万物当中,我们不能保留一物而舍掉他物,因为它们都彼此依存。

深入观察莲花,你可以看见污泥,看见阳光、雨露、投下种子的人以及一切令它生长的宇宙万物,一朵莲花全是由非莲花元素构成,如果舍弃这一切,就无法得到莲花;正如快乐与所有非快乐元素互即互入,如果舍弃那些,那么我们也永远得不到快乐,它们本是一体,不该被分割,亦不该被取舍,它们也是快乐的一部分,它们就值得快乐。

正念的一天这是不是你的一天……在闹钟三番五次的吵闹下,你终于不情愿地起床了,胡乱地在上班路上三两口吞下了早餐或者干脆不吃拉倒。

毫无知觉地重复着昨天的工作,直到上司跑来责问你这个月的报表格式怎么还在延续上个月已经在会议上淘汰的旧版,你虽然表面上道歉不已,但心底里却对他竖起一万个中指——做完就行了,那么刻板有什么用!终于忙完了,下班回到家里,忙着将买来的半成品菜肴做成晚饭,和孩子一起吃完,就将他赶回房里去做作业,而你就摊在沙发上百无聊赖地按着遥控器,几分钟换一次台。

一晚上很快就这么过去了,虽然无趣,你还是拖延到了半夜11点半才开始着手洗漱,也来不及听孩子讲讲学校发生的趣事、与伴侣讨论一下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年初买的那几本书,理所当然都还包着密封的塑料纸。

一天就要过去了,想到明天仍是这样开始,你有点心不甘地爬上了床,嗯,明天一定要来点不一样的,可是究竟如何改变呢?当然是正念……苏醒清晨醒来,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感受,觉知自己的存在,觉知生命赋予的馈赠。

发现自己在呼吸,发现自己拥有接下来的24小时、拥有窗外明媚的阳光和天空。

这时候,可以对自己念一首短偈:苏醒后,我看见蓝天。

双手合十,心怀感恩。

每个人的生活里,其实到处藏着快乐,学会觉知自己,觉知周遭,你将在充盈的快乐气息中迎来每一天的黎明。

立愿起床后,花一点时间弄清自己这一天的期望与愿心,内观自己,辨识出内心深处的欲望与想法,将自己导向正念,关切慈悲,并立下心愿,计划今天仍将以慈悲与正念地度过。

而念诵偈子是一种强化觉知的辅助方法,有助于我们安住当下,深觉自我的行为。

在此推荐偈子一首:静坐,微笑。

新的一天破晓。

我立愿深入正念地生活。

着衣每天起床,穿衣往往会是我们忽略的一个步骤。

穿衣服的时候,你通常在想什么呢?一行禅师曾是个小沙弥的时候,在每天穿上僧袍的过程中,发现细致进入这一行为的觉知,也是开启新的一天,强化正念的仪式时机。

那时候他总是念这一首短偈:披上僧袍,我心安逸。

过着自由的生活,生发时间的喜悦。

而他也为我们这些穿着普通衣服的人,创作了一首适用的偈子:身穿衣服,心怀感恩。

感谢制作这些衣服的工人。

感谢制作这些衣服的材料。

愿人人有衣可穿。

清晨起来穿衣的仪式,可以提醒我们自己的愿心,期望可以怀着平和、爱、感恩、理解,觉知与自由度过日常生活的每一刹那,正如菩萨一般。

刷牙刷牙的短暂时间里,可能有一分钟,或者两分钟,仔细体会牙齿被清洁的过程,不去想这一天接下来的繁杂日程,洁净的感受会放大,会令你如此享受。

这样的干净有助于愉悦身心,以便你能提醒自己,在接下来的一天中要使用爱语,与人们平和地交流。

同样可以默念一首短偈:刷牙漱口,誓以纯净爱意言语。

满口馥郁正语芳香,心田盛开一朵鲜花。

早餐早餐不仅仅为了向胃中填入食物,亦是一次绝佳的机会让我们享受饮食和滋养自我。

观察你的食物,早餐就在这里,你也必须在这里。

食物中蕴含着来自天空与大地的馈赠,为你所拥有的生命添砖加瓦。

哪怕手里只有一小块面包,它来自阳光、云朵、大地,来自农人的辛劳、厨师孜孜不倦的工作……,它亦是真正的生命奇迹。

仔细觉知自己的每一下咀嚼,深深感到世间的一切都不该被辜负。

五观①食物是整个宇宙、地球、天空、无数生灵以及他们辛勤而有爱的劳作而施与我们的馈赠;②愿我们正念而感恩地饮食,不辜负这一份馈赠;③愿我们可以辨识并转化不善的心行,尤其是我们的贪婪,并学习适量而食;④愿我们的饮食可以减少生灵的苦痛,保护地球并扭转全球暖化现象,如此守护我们的慈悲之心;⑤我们受纳这些食物,希望可以滋养我们的手足情谊,建立我们的僧伽,并滋养我们济助众生的愿心。

如果你愿意,便可以在你的餐桌前也默念这五观。

出门早晨去上班,一打开门,新鲜的空气就扑面而来,这是一个感触土地、空气和蓝天的机会。

感受踏出每一步所走过的世界,觉知周遭的一切,不要因对生活程序的习以为常就看不清这世界了,用心地觉察身边的每一样事物:高耸的树木、清脆的鸟鸣、汽车发动机的响声、站台上静默微笑的人……双脚踏在大地上的每一步都可以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平和与自由。

你无须去往禅堂,就能够去禅修的世界。

路上路上你会借助公共交通或自己开车,进入车内之时,花一点点时间回忆你的愿心,告诉自己这一路仍将保持平稳、放松和正念的状态,释放压力,远离匆忙。

遇到红灯,不要将它当做你的障碍,它是我们的助手,当我们在路途中惯性奔驰,它的出现,让我们止于当下,得以找回我们跟不上速度的思维。

遇到堵车,放下焦虑,不要抗拒,你可以做到接受它,因为抗拒并没有用。

工作我们总是习惯把“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区分对立,这会降低我们在工作中获得喜悦与成功的可能性。

事实是,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全部的身心能够专注于此,我们就能获得自由与喜悦。

做一件事,就全心全意地对付这件事,忘记其他的任何念头,这就是愉悦的秘诀。

回家回家休憩对于我们来说,真正的难处在于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而不是带着今日的疲倦,随意地玩一会儿游戏、完成例行的家务与劳作,然后就投入梦乡,将今天所受的毒素又绵延至明日。

你可以在家门口放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我已到了,我到家了。

”提醒自己不必再追逐其他任何一切,审视今天的自己,我要释放掉所受的压力。

与你的家人一起修行,花时间关注彼此,谛听对方的诉说,一起分工完成家务,觉知自己劳动的每一刹那,学着一起整理内心,管理好属于你的“王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国王或者女王,这种满足感会令你喜悦。

如果在家里预留时间和空间,像这样平和而安静地坐着,你会发现自己将渴望回家。

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在工作中修习正念的小方法学会观呼吸&设立小小的观呼吸的场所观呼吸帮助我们体会自己的生存,呼吸就是生命。

不要干扰你的呼吸,要做的仅仅是觉知它。

当你专注于此,你便可以相当自然地停止连串的思考。

你会明白,光是焦虑、暴躁地抓狂,并不能解决问题,这帮助我们在观呼吸的平缓过程中释放掉身心的紧张与不安,让自己逐渐变得坚强和明澈,得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遇到的艰难困境。

设置特定的观呼吸场所,可以有助于修习。

它可以是办公室的一隅,甚至是办公桌上的一角,或者室外合适的一处,一个整洁、美好而令人放松的小空间,就是最好的选择。

准备你的正念之铃可以准备一只日本风格的罄随身携带或者下载正念之铃的程序,在工作间歇需要暂停、观呼吸或不安紧张的时刻,都可以请一声罄声,让自己的感官放松,追随着罄的声音远去。

这非常具有疗愈作用,可以收摄凌乱的心神,将你从对过去未来的焦虑中带回当下。

当然,生活中的任意事物都可以成为你的正念之铃——电话铃声、电子表的报时声、鸣钟声、教堂的钟声、电梯到达楼层的响声、停车标志以及红灯等等。

享受坐着,如佛陀一般每过大概一小时,停止工作,坐上几分钟,不为工作,而仅仅是坐着。

挺直腰板,而不必太过僵硬,让空气自然而然地流入你的身体,感受到腹部因呼吸而一起一落。

我们坐着,为了快乐;我们坐着,为了觉知当下,觉知身周这美妙的世界。

同事会看见你安详地坐在那里,看到你身心的平静和脸上的笑容,你将宁定带到他们面前,你就是办公室里的佛陀。

正念行走安排行程时尽量留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得以像个有大把时间可以磨蹭的闲人一般信步游走,享受行禅的快乐。

行禅可分两种,一种是徐行禅。

吸气时,左脚跨出一步,对自己说:“我已到了”;呼气时,右脚跨出一步,对自己说:“我到家了”,就这样行走在当下,每一步都感受到真正的家就是生命本身,我已到达,无须再奔跑。

第二种行禅方式步频稍快,吸气时,你可以走两步到三步,每一步都念道:“我已到了,我已到了,我已到了。

”呼气时,也走量到三步,默念三遍:“我到家了。

”这使得我们更容易触及到当下一刻的生命,迷失在过去,或为将来所牵引,这都不是真实的活法。

午后的零食时间我们经常在上班期间吃零食,而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找点事情做。

然而本质上,我们很多时候真的并不饿,只是感到紧张,又或者为了工作的事情感到焦虑和担心,我们为了缓解情绪并消化不安,就通过吃零食的方式进行排遣。

然而这对我们的身体和体形来说都不是好事情。

如果下一次又感觉到这种冲动,我们可以使用打坐或观呼吸的方式来安抚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洗手间静修在你心中应当明了,上洗手间的时间与其他时间一样重要,放松自己,享受那一段时间,不要在洗手间还一直惦记着工作,仅仅专注于如厕这件事,洗手间就会变成你的禅堂。

电话禅修将手放在电话上,从思绪中抽离出来,回归当下,确保自己准备好了,再将电话接起。

如果给别人打电话,拨号前可以先默诵这首经偈:言语传万里。

愿我的言语能够产生互与理解。

愿它们美如宝石,丽如花朵。

释放压力放松身体的具体方法放松你的身体,以正念拥抱身体的每个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