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各省城市公共交通情况-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
江苏省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绿色发展水平ꎮ 结果显示: 2016-2018 年江苏省整体的绿色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ꎬ 2019 年有所回升ꎻ 就省
内而言ꎬ 苏南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大于苏中地区大于苏北地区ꎮ
关键词: 绿色发展水平ꎻ 熵权法ꎻ 江苏省
gj
j = 1 gj
n
(2)
(3)
(4)
ꎬ j = (1ꎬ 2ꎬ ꎬ n)
(5)
⑥综合评分ꎬ 每个城市评价因子的原始数据与其权重的乘积求和ꎬ 获得该城市的评分情况ꎮ
39
研究报告
2022 年第 3 期
中 国 林 业 经 济
3 分析与结论
3 1 描述性分析
表 2 2016 年描述性分析
current transi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ed relevant index system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green ecolo ̄
gyꎬ green living and green productionꎬ and it measured the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of 13 cities in
X ij
i = 1 X ij
m
③根据公式计算各指标的熵值 e j ꎬ 其中 0≤e j ≤1ꎬ k = 1 / ln mꎬ i = 1ꎬ 2ꎬ ꎬ mꎮ
m
e j = - k ( P ij ln P ij )
i=1
④计算差异系数ꎮ
g j = 1 -e j
⑤确定权重ꎮ
wj =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municipal data from 2016 to 2019 by using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完整版)公交都市考核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说明

公交都市考核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说明(修订稿)1基本规定1.1公共交通指在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区域内,利用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车辆等公共交通车辆和有关设施,按照核定的线路、站点、时间、票价运营,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来源:《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征求意见稿)》1.2公共交通线路网在一定区域内布有公共交通线路的道路组成的网络。
来源: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CJJ/T 119-2008)1.3公交专用车道在规定时间内,只允许公交车通行的车道。
(允许机场巴士、校车、班车使用)来源: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CJJ/T 119-2008)关于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1.4中心城区以城镇主城区为主体,并包括邻近各功能组团以及需要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空间区域。
根据城市各自的建设、发展程度,在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中划定,以道路或河流等地理要素为界而划定的区域。
1.5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
对核心城市,它包括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的若干个已经成片建设起来,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对一城多镇来说,它包括由几个连片开发建设起来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组成。
因此,建成区范围,一般是指建成区外轮廓线所能包括的地区,也就是这个城市实际建设用地所达到的范围,一般不包括水域面积。
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1.6中心城区的建成区城市中心城区内的建成区区域。
1.7市区人口指城市行政区域内有常住户口和未落常住户口的人,以及被注销户口的在押犯、劳改、劳教人员。
未落常住户口人员是指持出生、迁移、复员转业、劳改释放、解除劳教等证件未落常住户口的、无户口的人员以及户口情况不明且定居一年以上的流入人口。
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不包括市辖县(市)。
按公安部门的户籍统计为准。
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指标说明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共分为两类:考核指标是公交都市考核评价的约束性指标,各城市需设定考核目标值;参考指标是公交都市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各城市需每年上报指标值;另外,除本文件规定的指标外,各城市还可根据自身特点,提交不多于2个特色指标,作为公交都市考核与评价的参考依据。
上海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

上海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上海市第四次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一、上海市四次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介绍城市交通是上海市民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为科学制订全市交通战略和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交通矛盾,1986年、1995年、2004年和2009年,市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全市性的综合交通调查,持续更新综合交通基础数据,内容涉及人员出行、车辆出行、货物运输、道路交通、公共交通、车辆停放、交通信息、交通环境等方面,以及有关的城市基础信息。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揭示交通发展内在规律,更新和优化交通预测模型,应用最新调查成果开展综合交通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和热点问题研究,这些成果在本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986年第一次综合交通调查为做好首轮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市政府于1986年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调查,也是国内城市首次开展的综合性交通调查。
为上海市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交通数据基础,开发了本市交通模型,是世界银行在上海贷款所承认的唯一的交通信息库。
为编制第一轮综合交通规划,内环高架等市政建设的前期研究,以及政府争取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2)1995年第二次综合交通调查为适应城市新一轮发展要求,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市交通大调查,专门成立了交通调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调查工作的执行。
通过调查更新了原有调查数据,适应了城市发展的要求,掌握的信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交通状况。
调查数据为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等的编制以及上海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的前期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为城市建设方方面面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还于1997年开始了一年一次的小样本交通调查,实现对交通数据的常年维护与更新。
(3)2004年第三次综合交通调查更新了城市交通基础数据和交通模型,编制了《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战略(2006-2020)》、《十一五”综合交通规划》,同时为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世博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等战略性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虹桥枢纽等重大工程前期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城市公共交通考纲

城市公共交通考纲题型:填空题— 20个; 名词解释— 6个; 问答题— 5个; 计算题— 2个; 论述题— 1个.(“指标”一般考概念)第一章1.城市公共交通定义、基本任务、地位、特征(P1-4)答:定义:指在城市及其近郊范围内为方便居民和公众的出行,供人们使用的经济型、方便型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
任务:以营运为中心,组织和经营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业务,为乘客提高安全、便捷、舒适、准时的客运条件。
地位:(1)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主要基础措施。
(2)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
(3)在城市交通中具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特征:(1)为人们提供大众化的、共享的出行方式。
(2)规模经济和一定的垄断性。
(3)公益服务性(4)市场经营性(5)可竞争性(6)需求弹性较小(7)接受公共管制2.公共交通的分类:包括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P5-6)答:(1)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共汽车、快速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出租车,特点是灵活机动、成本较低,是使用最广泛的公共交通系统,一般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体。
(2)城市轨道公共交通: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磁悬浮、自动导向、市域快速轨道等系统,特点是运量大、速度快、可靠性高,并可促进城市土地开发,但造价高,一般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架。
(3)城市水上公共交通:包括城市客渡、城市车渡吗,是航行在城市及周边地区范围水域上的公共交通方式。
(4)城市其他公共交通:包括客运索道、客运缆线、客运扶梯、客运电梯、特点是在特殊条件下采用。
3.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交通模式的目标、特点、以及三大理论(P27-28)答:目标:通达、有序、安全、快捷、宜人、低能耗、低污染。
特点:(1)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布局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相结合;(2)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与交通需求管理相结合;(3)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既能满足目前的交通需求,又能为将来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留有余地。
理论:(1)生态交通理论;(2)智能交通理论;(3)“以人为本”交通理论。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3.06.24•【文号】交运发[2013]387号•【施行日期】2013.06.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交运发〔2013〕3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为指导公交都市创建工作,明确各创建城市考核目标,科学评价公交都市创建成效,按照《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和《关于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交运发〔2011〕635号,以下简称《通知》)等文件要求,部研究制定了《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现予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科学确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共设置指标30个,分为考核指标和参考指标,其中考核指标20个,是考核评价公交都市的约束性指标;参考指标10个,是考核评价公交都市的重要参考依据。
各创建城市可结合自身公共交通发展特点提出不超过3个特色指标,经部同意后,连同考核指标和参考指标,一并纳入创建城市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二、规范考核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有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组织公交都市创建城市,严格按照《关于<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见附件)确定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逐项确定本城市2012年各项指标数值。
三、科学确定考核评价指标创建目标值。
各创建城市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通知》的规定,在公交都市创建实施方案中提出各项指标的创建目标值。
部将对各创建城市的创建实施方案进行评审,组织专家分别确定各城市的创建目标值,作为对公交都市创建成效验收考核的依据。
附件:关于《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交通运输部2013年6月24日附件关于《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一、考核评价指标定义、计算方法及数据来源(一)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的解释和数据来源

附件2:考核指标的解释和数据来源(一)经济发展(指标代码加注A表示)A1.GDP发展速度。
该指标用于反映报告期内某地区GDP的增长情况。
GDP(本地生产总值)是衡量某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综合指标。
(由市统计局提供)A2.人均GDP发展速度与GDP发展速度之比。
人均GDP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内人均GDP相对于上年的增长幅度,是反映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人均GDP发展速度与GDP发展速度之比能够反映人口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当人口增幅度越小,且GDP发展速度越大,这个值越高,表明经济增长中人均水平越高。
(由市统计局提供)A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发展速度。
是指报告期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相对于上年的增长幅度,是反映整体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
(由市财政局提供)A4.人均税收收入发展速度。
是指报告期内人均税收收入相对于上年的增长幅度,其中税收收入是指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由市财政局提供)A5.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
是指报告期内工业增加值相对于上年的增长幅度,上反映一个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由市统计局提供)A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相对于上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的降低幅度。
该指标可以反映地区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变化情况。
(由市统计局提供)100% 上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当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量= A7.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
是指报告期内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于上年的增长幅度,是反映一个地区投资需求、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经济指标。
(由市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提供)A8.行政运行成本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
该指标体现对地方政府行政成本支出的约束。
其中,“行政运行成本”涵盖的内容按照一般预算支出功能科目划分,包含“201一般公共服务”、“204公共安全的02公安、04检察、05法院、06司法、07监狱、08劳教、09国家保密”、“205教育”、“206科学技术”、“207文化体育与传媒”、“208社会保障和就业”、“210医疗卫生”、“211环境保护”、“212城乡社区事务”、“213农林水事务”、“214交通运输”和“215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中的“行政运行”、“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和“机关服务”三个项级科目的财政拨款,数据来源于每年度的财政总决算中的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决算明细表。
上海市民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上海市民出行状况调查报告

上海市民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上海市民出行状况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2010-12-27内容提要:为了解本市市民的出行成本及对交通状况的评价,近期,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在“上海统计”和“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开展了一次网上调查。
调查内容涉及市民出行方式、时间成本和花费、对本市交通状况的评价及购车意向等多方面内容。
调查共回收总量样本2598份,其中有效样本2331份,样本有效率为89.7%。
调查显示,逾四成受访者认为本市交通出行方便,但逾三成受访者认为高峰时段路面严重拥堵。
逾六成受访者上下班出行选择公共交通,高峰时段轨道交通限流措施有争议。
受访者上下班单程交通平均时间为50.4分钟。
近八成受访者每天上下班的交通费用在5元以上。
半数有车受访者使用私家车上下班。
逾七成受访者年内无购车意向,使用成本高、道路拥堵是不打算购车的主要原因。
一、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通过网上调查形式,在“上海统计”和“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发布问卷。
调查收到回答问卷2598份,剔除非上海地区的IP地址及回答不全的问卷后,共获得有效样本2331份,样本有效率为89.7%。
从调查对象的分布看,居住在各个环线间与不同出行距离的受访者均占一定比重(见表1)。
因此,样本的分布情况比较符合上海的实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分布二、本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广大市民的基本认可1、逾四成受访者认为本市交通出行方便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上海已形成了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道路交通网络。
调查显示,有7.3%和35%的受访者认为本市交通很方便和方便,合计为42.3%;36.8%认为一般(见图1)。
其中,以轨道交通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的受访者认为本市交通方便和很方便的分别占8.2%和45.3%,合计为53.5%;认为一般的占34.3%。
这表明,市民对上海轨道交通总体评价更为积极。
近年来,上海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大力推进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基本认可。
城市公共交通指标解释

城市公共交通指标解释城市公共交通指城市中供公众乘用的、经济方便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总称,包括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索道、缆车)、出租汽车、公共轮渡等客运交通设施。
公共汽(电)车运营车数指公交企业(单位)用于运营业务的全部车辆数。
以企业(单位)固定资产台帐中已投入运营的车辆数为准;新购、新制和调入的运营车辆,自投入之日起开始计算;调出、报废和调作他用的运营车辆,自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之日起不再计入。
标准运营车数指不同类型的运营车辆按统一的标准当量折合成的运营车数。
计算公式:标准运营车数=∑(每类型车辆数×相应换算系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指按城市人口计算的每万人平均拥有的公共交通车辆标台数。
计算公式:全市公共交通运营车标台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标台)=--------------------------城市人口数(万人)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燃料车指以液化石油气或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
小公共汽车指车长小于7米的公共汽车。
运营线路条数指为运营车辆设置的固定运营线路条数。
包括干线、支线、专线和高峰时间行驶的固定线路。
不包括临时行驶和联营线路。
运营线路总长度指全部运营线路长度之和。
计算公式:运营线路长度=∑各条运营线路长度=∑〔?(上行起点至终点里程+下行起点至终点里程+上下行终点掉头里程)〕单向行驶的环行线路长度等于起点至终点里程与终点下客站至起点里程之和的一半。
不包括折返、试车、联络线等非运营线路。
运营线路网长度指全部固定运营线路所经过的道路长度。
计算公式:运营线路网长度=运营线路总长度-∑重复线路长度运营线路网密度指城市公交线路网分布的疏密程度。
计算公式:运营线路网长度运营线路网密度= ------------城市面积触线网长度指向电车集电装置供电的触线长度之和。
触线网长度包含运营、待避、回车和保养车库内的触线网长度;按单程双线(即一对正负线)的长度计算,双程的加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