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广州公共交通运输发展报告

广州公共交通运输发展报告——以公共汽车的发展为研究中心一、广州概况(一)地理位置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
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
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
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
(二)政区人口广州市辖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十区和从化、增城两个县级市, 总面积为7434.40平方千米,占全省陆地面积的4.21%。
2009年末,广州市户籍总人口79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45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654.68万人,县级市人口139.94万人。
全市农业人口80.61万人,非农业人口714万人。
(三)城市公共交通概况广州公共交通由四部分组成: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和客轮。
但随着桥梁的大量建设,客轮在公共交通上的作用已大不如前,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补充手段。
轨道交通、公共汽车与出租车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铁三角”。
本发展报告将重点描述这公共汽车的发展情况。
根据《广州年鉴2010》,截至2009年底,广州市有营运公共汽(电)车10715辆、轮渡25艘、出租小汽车18893辆;公共汽(电)车营运线路776条,线路总长16604公里;轨道交通线路5条(其实截至2010底,轨道交通线路已开通7条),运营里程147公里;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39.36亿人次(不含花都区、番禺区和从化市、增城市),比上年增长5.81%,其中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4亿人次(不含增城市、从化市),出租车客运量7.15亿人次,轨道交通客运量6.75亿人次,轮渡客运量1899万人次。
全市共有公共汽(电)车企业4户,出租车企业71户。
广州将大力支持公共交通发展

“
一
河北省出 台意见优 先发展 公共交通 拟实施 分时段 限行
近E l,河 北省 政 府 印发 了关 于城 市优 先发 展公 共 交 通实 施 意见 ,提 出在 城市 交通 高 峰期 实施 小 汽 车分 时段 限行 ,以缓解 城 市交 通拥 堵 和资 源环 境压
力。
卡通”。此外 ,哈市年底前还将实施建设提速
工程 ,启动 1 处公交换乘枢纽站和 2 处综合交通枢 纽站建设 ;新建 、改建 、扩建 3 0 个公 交首末 站 ;
推 进公 交 标 准停 靠 站 和 出 租车 乘 降 点建 设 ;建 设 3 座L E D屏 公 交 站 台 和 5 O处公 交 电子 站牌 ;在 5条
合2 8 6 3 . 1 5 吨标准煤 ) , 节省燃油费 1 7 0 0 . 0 8 万元 ( 按
2 0 1 1 年柴油 均价 7 . 5 3 元/ 升计 算 ),减少二 氧化
碳 排放 7 1 3 7 . 8 4吨 ,节 能减 排 效 果 显 著 ,带 来 良好 的环 境效 益 。
一
( 据 《 济 南 日报 》 )
合 ,在平衡用地时优先考虑保证城市公共交通基础
设 施 建设 用地 需要 。
口 广州将大力支持公共交通发展
9月 1 5日上 午 ,广 州 市 市 长 陈建 华 结 合 开 展
五是财政优先。把公共交通作为公共财政保障 的重点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逐步增加投入 比例 , 保 障综合交通枢纽 、场站建设以及车辆设备购置更
大补贴力度 , 进一步降低公交行业资产负债率。四
要加 大公 交 地铁 接 驳力 度 ,优化 接驳 线 路 ,方 便 群 众 出行 ,建设 人 民满 意的公 交 出行体 系 。
广州市地铁发展战略

广州市地铁发展战略广州市地铁发展战略是广州市政府近年来制定和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加快广州市地铁建设和运营的速度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广州市的城市交通水平。
背景随着广州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大,传统的交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因此,广州市政府着手推动地铁建设,以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
目前,广州市地铁系统已经逐步形成,覆盖了广州市大部分区域,成为广州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目标广州市地铁发展战略的目标是,未来五年内,加快广州市地铁的建设和运营速度,实现以下目标:•完善广州市地铁路网,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扩大地铁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推广电子支付,方便乘客购票和乘车,提高广州市地铁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运营安全性和紧急处理能力,保障广州市地铁乘客的安全;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广州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快地铁建设进程未来五年内,广州市将加快地铁建设进程,新建多条地铁线路,扩大广州市地铁路网的覆盖范围。
同时,广州市还将对原有地铁线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推广电子支付为方便广州市地铁乘客购票和乘车,广州市将进一步推广电子支付。
广州市将建设更多的自动售票机和自助购票设备,方便乘客购票。
同时,广州市还将开通移动支付和QR码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方便乘客在地铁内购物和支付。
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为保障广州市地铁乘客的安全,广州市将加强地铁运营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理能力。
广州市将配备更多的保安和清洁人员,提高地铁的环境卫生水平。
同时,广州市还将加强紧急事件的处置能力,使地铁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救援。
结论广州市地铁发展战略是广州市政府推进城市交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未来五年内,广州市地铁将加快建设和运营速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智能化水平,为广州市公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广州公共汽电车更新计划

广州公共汽电车更新计划一、背景介绍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公共汽电车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对于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广州市制定了公共汽电车更新计划。
二、更新目标公共汽电车更新计划的目标是提升广州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城市形象,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三、更新内容3.1 车辆更新1.采购新能源汽车:广州市将逐步引进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新能源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更新车辆设备:新购进的公共汽电车将配备先进的车辆设备,包括车载导航系统、车载监控系统、无线网络等,提升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3.2 线路优化1.调整线路布局:根据市民出行需求和城市发展规划,对公共汽电车线路进行调整和优化。
合理规划线路,减少冗余和重叠,提高线路覆盖率和运营效率。
2.增加站点设施:在公共汽电车站点增加更多的候车亭、座椅、广告牌等设施,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3.3 服务改进1.提升服务意识:对公共汽电车驾驶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
加强对驾驶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
2.引入电子支付:在公共汽电车上推行电子支付,方便乘客出行支付。
减少现金交易,提高支付效率和安全性。
四、实施计划4.1 阶段目标1.第一阶段:2022年至2024年,更新30%的公共汽电车,优化20%的线路。
2.第二阶段:2025年至2027年,更新50%的公共汽电车,优化30%的线路。
3.第三阶段:2028年至2030年,更新全部公共汽电车,全面优化线路。
4.2 资金保障1.政府投入:广州市政府将增加对公共汽电车更新计划的投入,提供资金支持。
2.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汽电车更新计划,引入专业的运营管理机构,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广州交通近况调查报告

广州交通近况调查报告广州是中国的第三大城市,也是中国南方的交通枢纽。
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广州的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将对广州交通的近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一、广州交通概况1.公共交通:广州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地铁、公交、轨道交通和出租车。
地铁线路已达到19条,总长度超过400公里,覆盖广州市内各个区域。
公交线路众多,运行密度高,能够满足大部分市民的出行需求。
轨道交通的轻轨线路目前有4条,为广州市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
2.道路交通: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广州的道路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
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经常出现拥堵现象,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此外,一些道路的设计和规划不合理,也导致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
3.自行车交通:自行车在广州的交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广州的自行车道网络在不断扩大中,鼓励市民骑自行车代替机动车出行。
广州市政府还推出了共享单车项目,方便市民短途出行。
但是自行车交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租赁点过于密集,容易导致乱停乱放的现象。
二、广州交通问题分析1.道路交通拥堵: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广州的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经常出现拥堵现象,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这主要是由于道路规划和设计存在问题,以及私家车数量的增加所致。
2.地铁拥挤:广州的地铁线路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市民对地铁的依赖和出行需求的增加,地铁在高峰时段常常拥挤不堪。
尤其是部分主要线路,乘客常常需要挤在车厢中,给乘坐体验带来了不便。
3.公交线路不足:虽然广州的公交线路众多,但是对于一些远郊地区和偏远地区来说,公交线路的覆盖仍然不够完善。
这导致一些市民需要乘坐多次公交车才能到达目的地,增加了出行的时间和成本。
三、改善广州交通的建议1.加强道路规划和设计:广州市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道路的规划和设计。
疏解交通瓶颈,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加大对交通拥堵点的改造力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方案

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广州北站在城市交通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并提升城市形象和交通效率,广州市政府决定制定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方案。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一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规划背景与目标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方案的制定背景与目标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方面,广州北站作为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重要枢纽站,承载着大量的客流量。
另一方面,该地区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交通运营情况有待提升。
因此,规划建设方案的目标是改善北站周边交通状况,提高站点的运行效率和旅客的出行体验。
二、广州北站站房改造广州北站站房将进行全面改造,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客流量。
改造后的站房将采用现代化设计理念,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站房的规划中,将增加更多的候车区、出入口以及设施设备,以改善乘客的出行体验。
另外,为了提高站点的运行效率,规划中还将增设更多的检票通道和安全设施。
三、交通枢纽规划广州北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规划建设方案还包括了交通枢纽的规划。
该交通枢纽将整合地铁、城际铁路、轻轨等多种交通方式,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
规划中,交通枢纽将建设更多的换乘通道,增加各个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便利性,同时也将完善周边的道路网络和停车设施,以方便市民驾车通行。
四、城市形象提升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方案还重点考虑了城市形象的提升。
在规划中,将充分利用建筑设计、景观绿化等手段,打造一个与广州城市形象相匹配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同时,规划中还将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打造一个舒适、绿色的出行空间。
五、社会效益分析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方案的实施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首先,改善的交通条件将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减少拥堵,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
其次,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促进周边商业及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
另外,规划中还将注重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广州地铁公交新方案

3.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缓解交通拥堵。
二、现状分析
1.地铁线路覆盖范围有限,部分区域市民出行不便。
2.公交线路重复较多,部分线路客流量较小,运营效率低。
3.地铁与公交换乘站点布局不合理,换乘距离较长,不便市民出行。
三、方案内容
1.优化地铁线路
(1)加密地铁线路,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地铁服务水平。
4.完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
(1)建立公共交通信息平台,提供实时公交、地铁运行信息。
(2)推广手机APP、电子站牌等智能化查询方式,方便市民出行。
5.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1)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2)完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鼓励市民骑行出行。
四、实施步骤
1.调研阶段:收集现有地铁、公交线路数据,分析客流需求,为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方案设计阶段:结合现状分析,制定优化方案,征求相关部门及市民意见。
3.方案实施阶段:根据设计方案,分阶段推进地铁、公交线路优化工作。
4.监测评估阶段:定期评估方案实施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措施。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公交优先政策的落实。
3.加强部门协同,提高方案实施效率。
4.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市民对优化方案的认识和支持。
六、预期效果
1.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缩短市民出行时间。
2.优化地铁与公交接驳,提升市民出行满意度。
3.引导市民绿色出行,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本方案旨在为广州市地铁与公交优化提供指导性建议,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市民需求,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方案

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方案一、引言广州北站是广州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承担着连接北方和南方的重要交通任务。
为了满足广州北站未来的交通需求,提高市民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广州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制定了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方案的内容和目标。
二、目标和背景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方案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的综合交通枢纽,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州市政府将进行以下方面的规划和建设:1. 完善铁路交通网络:对广州北站进行扩建和改造,提高车站的接驳能力和功能,增加站台和候车室面积,减少人流拥堵。
2. 提升地铁交通服务:在广州北站周边地区建设新的地铁线路,加强北站与其他地铁线路的衔接,方便乘客换乘和出行。
3. 发展公共汽车交通:增加广州北站附近的公交线路,加强站点设施建设,提高公交车的班次频率和服务质量。
4. 完善停车场设施:在广州北站周边建设多层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5. 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在广州北站周边发展多种交通方式的接驳,包括自行车道、步行街等,提供多元化的出行选择。
三、规划概述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增加站台和候车室面积:广州北站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增加站台和候车室的面积,提高乘客的候车舒适度。
2. 改善接驳设施:广州北站将增加进出站通道,改善乘客的进出站体验,提高运输效率。
同时,在广州北站周边建设更多的交通枢纽,如公交站、地铁站等,方便乘客换乘。
3. 完善服务设施:广州北站将增设更多的便利设施,如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咨询台等,提高服务水平和旅客满意度。
4. 强化安全管理:广州北站将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增加监控设备,加强警力巡逻,确保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5. 引入智能技术:广州北站将引入智能化技术,如自动售票机、电子显示屏、人脸识别等,提高服务效率和准确性。
四、实施计划和投资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方案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实施,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投资如下:1. 阶段一:改扩建广州北站站台和候车室,预计投资5000万元,计划耗时一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12
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变化
•随着轨道网络成型,换乘客流大幅增加,全网换乘系数由两线的1.27上升至 1.64。
• 以广州为核心辐射周边城市的珠三角一小时都市圈正在形成……
新白云国际机场实景
广州南站实景
南沙港区实景
4
发展阶段
•以竞争对象而言,广州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经了自行车竞争阶段(上世 纪 90年代中期以前)、摩托车竞争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禁摩 前) ,目前正处于与私人小汽车竞争的发展阶段(禁摩后~) 。
• 2009年底~2010年11月,分别开通 了五号线、三号线北延线、广佛线, 同时二、八号线进行了拆解,四号 线延伸至黄村站,至此广州地铁运 营总里程达到了222km,八条线路, 123个站。
8
轨道交通客流总体特征
•随着广州市轨道交通逐步成网,现状轨道 交通承载力持续增强,骨干交通作用日趋 明显。
2.71 4.64 30.9%
GF线
魁奇路 ~西朗
19.9
14 10.3
全网
231 136 430.7
39.2% 0.52
19.0% 1.86
11.43 57.4%
11.21 4.9%
10
轨道交通客流高峰断面
•最高客流断面为早高峰时一号线公园前~农讲所 区间,断面客流达到3.41万人次/小时。
•现状满载率较高的线路为三号线北延线和三号线, 按6人/m²计算,早高峰期间满载率均高于100%。
轨道交通单线客流
•市内线客流持续增长,一号线日均客流超过百万,客运强度高达5.44万人 次/Km;
•郊区线换乘客流居高不下,四号线换乘比例最高为84.1%;
•广佛客流交换比较频繁,平均运距11.43Km,占全长57.4%。
线路
L1
起讫 站点 线路长度 (Km) 站点数
客运量 (万人次/日)
同比增长
7 10.4 9.9 3.7 1.4
换乘量 (万人次/日)
6.9 23.2 14.9 25.8 3.8 7.1 10.6 18 13.9 14 7.7 7.1
乘降量 (万人次/日)
9.8 41.7 22.6 44.7 15.5 12.8 29.7 25 24.3 23.9 11.4 8.5
换乘比例
70.4% 55.6% 65.9% 57.7% 24.5% 55.5% 35.7% 72.0% 57.2% 58.6% 67.5% 83.5%
•2011年12月一周工作日,广州地铁日均客 运量431万人次/日。
出行量 (万人次/
日)
比例
客运量 (万人次/
日)
换乘系数
总量 263
- 431
1.64
本线客 流
130.4
一次换 乘
96.3
二次换 乘
35.9
三次换 乘
较少
49.7% 36.7%
13.7%
-
130.4
192.6
107.7
-
-
-
-
-
9
18.4%
L8
凤凰新村~ 万胜围 15
13 40.7
17.6%
客运强度 (万人次/Km
) 平均运距 (Km) 占线路 长度比例
5.44 5.42 29.3%
2.89 6.32 19.9%
1.06 8.45 25.6%
2.05 8.12 23.7%
0.35
2.06
10.63 22.8%
7.18 22.5%
自行车竞争阶段
摩托车竞争阶段
私人小汽车竞争阶段
5
客流成长
•伴随人口和居民出行增长,广州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客运量呈整体上升趋势。
2011年,公交系统客运量达到50.1亿人次/年,日均约1370万人次/日。
6
客流组成
•公交客运量中轨道交通比例稳步上升,其它方式比例逐步下降;轮渡因 过江桥的修建,客运量降低,客流性质也由通勤向休闲逐步改变。
城
四号线
车陂~车陂南
0.63
4.51.2351 Nhomakorabea2%五号线
猎德~珠江新城
2.21
4
2.14
103.3%
八号线
鹭江~客村
1.48
4
2.79
53.0%
广佛线
菊树~西朗
0.44
5
1.15
38.3%
11
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客流
•体育西路站和公园前站,分别达到44.7人次/ 日和41.7万人次/日,两站换乘量分别为25.8 万人次/日和23.2万人次/日;
•乘降量和换乘量最小的站点分别为万胜围站 和广州东站;
•外围郊区线与中心区线路的换乘比例很高, 接入点的选择很重要。
换乘站
西朗 公园前 杨箕 体育西路 广州东站 嘉禾望岗 广州火车站 昌岗 珠江新城 客村 车陂南 万胜围
集散量 (万人次/日)
2.9 18.5 7.7 18.9 11.7 5.7 19.1
• 民用汽车拥有量158万辆,五年翻一番; 2011,185。
• 市区机动化交通出行总量为1870万人次/日,五年平均每年增加100万; 2011,1950。
• 中心区晚高峰车速为24km/h,比2005年微降1公里,运作状况在世界特大城 市中保持前列;2011,24。
• 辐射国际、国内的陆、海、空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
线路
早高峰断面
客流量 (万人次/小时)
发车间隔 (分钟)
单向运能 (万人次/小时)
满载率
一号线
公园前~农讲所
3.41
3
3.72
91.7%
二号线
市二宫~海珠广
3.15
3.5
3.16
99.7%
场
三号线北
燕塘~广州东站
1.83
6.5
1.46
125.3%
延线
三号线
赤岗塔~珠江新
2.72
3.5
2.48
109.7%
广州市公共交通发展设想
汇报大纲
※ 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 专题:BRT发展情况 ※ 公共交通发展设想 ※ 公共交通发展规划(2020)
1 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广州概况
• 经济总量突破10000亿,居国内城市第三名,五年翻一番;2011,12303。
• 常住人口达到1270万,五年增加300万; 2011,1275。
7
轨道建设历程
• 1999年6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 全线开通,全长18.5km,16个站。
• 2003年6月28日,二号线首期工程 通车,全长18.5km,17个站,轨道 网络初步成网,总长达到37km,32 个站。
• 2006年12月30日,三号线、四号线 (新造~黄阁)开通,运营总里程 116km,共59个站。
西朗~ 广州东站
18.5
16 100.7
9.7%
L2
嘉禾望岗~ 广州南站 31.8
24 91.9
21.2%
L3 北延线 机场南~ 体育西路
33
13 35.1
51.3%
L3
L4
L5
天河客运站 ~番禺广场
34.2
黄村~ 金洲 46.7
滘口~ 文冲 31.9
16
16
24
70
16.4
65.6
14.4%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