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病例分析2017头痛年会(重庆第五人民医院王微珩)

合集下载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眩晕分级治疗的临床分析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眩晕分级治疗的临床分析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眩晕分级治疗的临床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 vertigo, BPPV) 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

本研究通过有效地筛选BPPV患者、评估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治疗效果等, 旨在分析眩晕分级治疗在BPPV 的治疗中的作用。

1.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神经内科、急诊科头晕和眩晕患者。

经两名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进行量表筛查,通过位置试验, 诊断137例BPPV患者。

其中男性45例, 女性92例, 年龄25~88岁。

伴随高血压病44例, 糖尿病13例, 高脂血症26例, 偏头痛5例, 颈椎病57例。

2. BPPV患者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纳入标准: (1) 主诉因头位变化而造成的短暂性眩晕发作就诊。

经过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 中的DHI-5项和DHI-2项量表初筛; (2) Dix-Hallpike试验或Roll-Test诱发试验诱发出眩晕及特征性眼震; (3) 排除其他疾病; (4)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剔除标准:不同意位置试验或仅主观眩晕而无眼震的BPPV患者。

3. BPPV的诊断方法头晕、眩晕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一般资料登记, 然后进行DHI-5项和DHI-2项量表初筛, DHI-5项是指在以下5种情况下问诊头晕、眩晕否会加重? (1) 抬头看时; (2) 弯腰时;(3) 上床或起床时; (4) 在床上翻身时; (5) 头部快速运动时;DHI-2项量表问诊以下二种情况下头晕、眩晕是否会加重? (1) 上床或起床时; (2) 在床上翻身时。

回答问题得分判断:“是”, 得4分;“有时有”, 得2分;“否, 得0分。

DHI-5项得分≥12分或DHI-2项问诊≥6分患者[1]作为BPPV拟诊患者。

病例讨论1

病例讨论1

Company Logo
预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早发现病人 儿童接种卡介苗 增强抵抗力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既往史
患者既往4年前因左侧颞枕叶脑出 血,左侧颞枕叶动静脉畸形在西南 医院神经外科行了颅内血肿清除术, 术中左颞部骨瓣回纳予颅骨锁固定。
Company Logo
家族史
否认家族遗传、传染病病史
Company Logo
主要体格检查
体温36.6℃,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 压110/70mmHg。 神清语晰,急性痛苦貌,步 入病房,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 等圆,直径约0.25cm,对光反射灵敏,五官无 出血及脑脊液漏,左颞部压痛明显,可扪及头 皮血肿,未见头皮挫裂伤。颈软,四肢肌力、 肌张力正常,循环、感觉正常,各关节活动度 正常。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
Company Logo
术后4天复查头颅CT
Company Logo
术后4天复查头颅CT
Company Logo
术后11天复查头颅CT
Company Logo
术后11天复查头颅CT
Company Logo
治疗经过
入院后(1)根据病情行右上肺叶切除手术 (2)根据药敏结果制定二线西药方案,给予抗结 核化学药物强化治疗。
Comp除标本,其上部有1个2.5x3.5cm大 小空洞,空洞壁厚约1.5cm,壁边界不清,与一 支气管相连,并有较大血管受侵蚀。空洞下方可 见新旧不等、大小不等,呈灰黄色的支气管播散 病灶,周围肺组织纤维化,胸膜明显增厚。
Company Logo
讨论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病例分析】女性,54岁,头痛头晕3月,加重一月伴视物模糊10余天。

【病例分析】女性,54岁,头痛头晕3月,加重一月伴视物模糊10余天。

【病例分析】女性,54岁,头痛头晕3月,加重一月伴视物模糊10余天。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投稿邮箱:*****************版主微信号:fsslong2主诉女性,54岁,头痛头晕3月,加重一月伴视物模糊10余天。

现病史患者诉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呈全颅弥漫性头疼,白天晚上无差别,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

近一月来患者头疼头晕加重,10余天来患者出现视物迷糊,有重影,无行走不稳,在当地医院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遂入我院门诊,行头部MRI考虑松果体区占位性病变,门诊以“松果体占位”收入我科。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小便偏多,夜晚3-4次,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久居本地,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水,无吸烟、饮酒史,否认毒物接触史。

专科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自动体位,查体合作,问答切题,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颈软无抵抗,四肢肌肉、肌张力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布氏症阴性。

图像提问1、定位,该部位可能的病变有哪些?2、定性,该病例影像特点及良恶性?3、报告,该病例影像诊断结论如何写?解析松果体区肿瘤分类①生殖细胞源性肿瘤②松果体实质细胞起源的肿瘤③其他来源肿瘤松果体区肿瘤鉴别诊断要点1、发病年龄2、临床症状和肿瘤标记物3、肿瘤起源定位4、肿瘤本身的 MR 信号特征病理结果(头部肿块)碎,共2*1.5*1cm大。

镜下符合巨细胞性胶质母细胞瘤(WHOIV级),免疫组化结果:AFP(-),HCG(-),XI-57(约30%+),CD30(-),Syn(-),PLAP(-),GFAP(+),S100(+),HMB45(-),Vim(+),CK(-)患者男, 31岁。

眩晕头晕主诉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占比分析

眩晕头晕主诉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占比分析

眩晕头晕主诉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占比分析张玥琦,邓巧媚,王巍,徐开旭,温超,刘强,陈太生,林鹏(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天津300192)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眩晕头晕主诉患者的占比。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4227例患者病历资料,包括主诉、症状特征、病史及相关检测结果、初步诊断等,根据资料进行眩晕与头晕分类并统计分析BPPV患者在总病例、眩晕病例和头晕病例中的构成比及其发病情况。

结果4227例患者中,眩晕和头晕分别为3188例(74.54%)、1039例(24.59%),BPPV患者在总病例、眩晕组和头晕组中分别为450例(10.65%)、437例(13.66%)、13例(1.26%)。

结论BPPV患者在就诊眩晕主诉病人和头晕主诉病人中的比例分别为13.66%、1.26%,以中老年女性居多。

关键词:眩晕;头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构成比中图分类号:R76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3770(2019)05-0018-04引用格式:张玥琦,邓巧媚,王巍,等.眩晕头晕主诉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占比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9,33(5):18-21.ZHANG Yueqi,DENG Qiaomei,WANG Wei,et al.Analysis of the proportion of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in patients with vertigo and dizziness[J].J Otolaryngol Ophthalmol ShandongUniv,2019,33(5):18-21.Analysis of the proportion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in patients with vertigo and dizzinessZHANG Yueqi,DENG Qiaomei,WANG Wei,XU Kaixu,WEN Chao,LIU Qiang,CHEN Taisheng,LIN Peng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Tianjin First Central Hospital,Tianjin30019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he occurrence and proportion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vertigo and dizziness were analyzed.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medical records,including patients’complaints,symp⁃tom characteristics,medical history and related test results,preliminary diagnosis,etc.of4227patients was conducted from June 2017to May2018at the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and vertigo clinic at our hospital.Based on the collected data,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 dizziness group and a vertigo group.We performe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bove dataand calculated the proportion of BPPV patient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and in cases of vertigo or dizziness.Results Amongthe4227patients in the analysis,3188(approximately74.54%)were patients with vertigo and1039(approximately24.59%)were patients with dizziness.Among all patients,there were450cases(approximately10.65%)of BPPV of which437(approxi⁃mately13.66%of the total cases)BPPV patients belonged to the vertigo group,and the remaining13patients with BPPV(approxi⁃mately1.26%of the total)belonged to the dizziness group.Conclusion The proportion of BPPV cases in the vertigo and dizzinessgroups were13.66%and1.26%,respectively;middle-aged and older women accounted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cases.Key words:Vertigo;Dizziness;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roportion眩晕和头晕是临床常见症状。

眩晕病例分析2017头痛年会(重庆第五人民医院王微珩)

眩晕病例分析2017头痛年会(重庆第五人民医院王微珩)

病例4
• 男,65岁,主诉:头晕4月余,加重1周。
• 诱因:无明显诱因。
• 现病史:4月前坐位时突发眩晕,主要表现为视物晃动、行走不稳, 无内在眩晕、偏侧倾倒感,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可 疑左耳听力下降,程度为重度,视觉症状呈持续性,3天左右好转。 发病第4天出现左侧周围性面瘫,不伴有耳痛、耳部疱疹,针灸治疗 23天后面瘫好转出院。出院时患者无视觉症状、能独立行走,但出院
纯音听阈图
双耳听力中高频损失
前庭功能检查
1.变位试验阴性; 2.温度试验提示双侧水 平半规管功能对称; 3.平稳跟踪Ⅲ型,视动性眼 震左右不对称; 4.其余测试未见异常。
头颅MRI
轻度脑萎缩,双侧额叶及侧脑室体旁散在缺血灶及白质脱髓鞘改变
头颈CTA
左侧椎动脉颅内段较右侧纤细
诊断:
血管源性孤立性眩晕? 前庭性偏头痛?
• 家族史:其母及姐姐有头痛病史。(其母30+岁头痛起病,头痛发作 时可出现意识丧失,约30分钟左右,伴四肢强直,无抽搐,无舌咬伤 及口吐白沫,清醒后仍有头痛,需服用止痛药物,卧床休息1天;50 岁后无头痛发作 ) •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眼震(-),甩头试验阴性,双耳听力粗查对 称性减弱,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
• 治疗
• 络泰、灯盏细辛改善循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之乐 稳定斑块,甲钴胺、维生素B1营养神经,美金刚改善补充神经递质, 来得时、那格列奈、阿卡波糖降糖,施慧达、雅施达降压等对症治 疗。
• 出院带药:
• 阿司匹林 100mg 口服 qd、普罗布考0.25g 口服 bid • 维生素B1 10mg 口服 bid、甲钴胺 0.5mg 口服tid • 美金刚10mg 口服 qd • 施慧达2.5mg 口服 qd、雅施达4mg 口服 qd • 糖适平60mg 口服 tid、来得时 6IU 皮下注射 qn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观察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观察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耳石复位后病患选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均为院区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诊的60例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均通过耳石复位后,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抽取30例病患,即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纠正残余头晕现象,前组病患选用内科常规治疗方式,后组病患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及前庭症状指数变化。

结果:观察组病患治疗后观察得出,轻微障碍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均在开展治疗前,获得前庭症状指数呈较高水平,且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7d及14d,观察组得出前庭症状指数更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耳石复位后病患,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残余头晕现象,疗效水平较为显著,对患者前庭症状的缓和效果明显。

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残余头晕;前庭症状前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称为耳石症,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

开展管石复位术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疾病的首要治疗方法,能依据患者脱落耳石的位置,选用不同的管石复位方式,能迅速纠正其临床症状[1]。

开展管石复位术虽能对患者位置性眼震以及眩晕感的改善效果明显,但存在部分患者在复位成功后出现残余性头晕现象,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2]。

药物治疗中选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开展治疗,能在改善患者残余头晕的前提下,纠正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状态,治疗效果良好。

对此,本研究将针对上述内容做以下说明,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院区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诊的60例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均通过耳石复位后,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抽取30例病患,即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纠正残余头晕现象,前组病患选用内科常规治疗方式,该组男病患17例,女病患13例,年龄37-72岁,平均(52.91±8.45)岁;后组病患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该组男病患16例,女病患14例,年龄36-72岁,平均(52.55±8.31)岁,两组病患基线资料水平均衡可比(P>0.0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病例
一位58岁的女性患者,某天早上起床时突然感到眩晕 和身体不平衡感,伴恶心呕吐,为此向她的主治医师 寻求诊治。当时眩晕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该患者躺 下、翻身、或爬起时,均再次出现眩晕症状,否认耳 鸣及听力下降。对此情况,我们该如何诊断和治疗?
后半规管型
Epley耳石手法复位旨在将后半规管内的耳石移回前庭。 复位过程中,耳石顺着各个手法步骤在管道中移动, 最终回到前庭。每个位置都应该停留,通常至少保持 30秒,直到眼震或眩晕消失。一次Epley手法复位的成 功率约为80%,四次复位的成功率则增加至92%。
五个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后半规管型 BPPV患者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相对于假手法组和 阴性对照组,眩晕症状及眼震情况有显著的改善。一 些临床医师主张在对患者行Epley手法复位时用便携式 振动器置于患侧乳突处振动,或建议在手法复位后限 制患者头部和身体的运动,但这些建议尚无证据支持。 然而,手法复位后保持正坐姿势15分钟似乎是有道理 的。
偏头痛,运动疾 病,家族史
梅尼埃病
反复发作,自发性,持 续时间为数小时
自发性,水平眼震
波耳动鸣性听力下降,耳痛,耳胀
甩头试验异常:当患者头突然被旋转到一侧,为维持视觉固定,出现矫正性动 作(快速眼动)。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发现,70%以上的BPPV患者可见位置性 眼震,根据所累及的半规管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手 法进行诱发复位。
Semont复位法治疗右侧后半规管型BPPV
嘱患者正坐(A),然后向患侧躺下(B)。令患者头部及身体从患侧向健侧180度快 速地翻转(C),此时头向健侧(左侧)。最后让患者坐起,头回到正前位(D)。每 个姿势应该保持到眼震和眩晕症状消失,一般不少于2分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03例诊治体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03例诊治体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03例诊治体会目的分析不同手法复位方法治疗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

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门诊及住院共103例BPPV 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主诉症状及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大体分为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前半规管及混合型半规管BPPV。

对不同类型BPPV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评价治疗后第3天、1个月疗效,完全无眩晕及眼震阴性者视为治愈,眩晕减轻或变位试验诱发仍有轻微眼震为改善,眩晕无减轻或眼震明显者为无效。

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3 d后治愈92例(89.3%),改善9例,有效率为98.1%;1个月治愈100例(97.1%),改善2例,有效率为99.0%。

结论根据主诉症状及不同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征判断BPPV类型,对不同类型BPPV患者进行相应手法复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标签: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诊断;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tional vertigo,BPPV)是眩晕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周围性眩晕的1/3[1],有人统计美国60岁以上老人约70%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患上BPPV,可见发病率极高。

临床表现为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性眩晕,很多患者主诉为起床、躺下或侧身瞬间出现眩晕或漂浮感,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 min,伴或不伴恶心、呕吐,起床后一般诉无明显不适症状,少数诉有头昏、头胀。

但由于部分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BPPV 患者被误诊为后循环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或梅尼埃病,单纯应用药物改善循环或进行按摩及物理治疗,收效甚微,既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又增加患者痛苦。

故对该病的深刻认识非常重要,近1年多来本科共收集10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全部采用手法复位,操作简单,见效快,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门诊及住院共103例BPPV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主诉体位改变时短暂眩晕,变位试验均有典型眼震特点,经详细病史询问和有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共确诊为BPPV者103例,其中,男48例,女55例;年龄20~86岁,平均47.6岁,≤30岁13例(12.6%),30~60岁73例(70.9%),≥60岁17例(16.5%);病程2 h~0.7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0+年前,患者因感冒受凉诱发头痛,呈阵发性发作的前额中度胀痛, 持续时间约4小时至2天不等,伴畏光及畏声,无先兆及其他伴随症状, 日常活动加重,头痛严重时需卧床休息,刮痧及服用止痛药物头痛可 缓解,冬春季多发,每年发作频率大约5-7次,绝经后头痛发作次数 不变,疼痛程度减轻。 • 其他疾病史:高血压病史3+年,高血脂病史3+年;否认耳外伤史、耳 科手术史及药物史。
纯音听阈图
双耳听力中高频损失
前庭功能检查
1.变位试验阴性; 2.温度试验提示双侧水 平半规管功能对称; 3.平稳跟踪Ⅲ型,视动性眼 震左右不对称; 4.其余测试未见异常。
头颅MRI
轻度脑萎缩,双侧额叶及侧脑室体旁散在缺血灶及白质脱髓鞘改变
头颈CTA
左侧椎动脉颅内段较右侧纤细
诊断:
血管源性孤立性眩晕? 前庭性偏头痛?
• 治疗
• 络泰、灯盏细辛改善循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之乐 稳定斑块,甲钴胺、维生素B1营养神经,美金刚改善补充神经递质, 来得时、那格列奈、阿卡波糖降糖,施慧达、雅施达降压等对症治 疗。
• 出院带药:
• 阿司匹林 100mg 口服 qd、普罗布考0.25g 口服 bid • 维生素B1 10mg 口服 bid、甲钴胺 0.5mg 口服tid • 美金刚10mg 口服 qd • 施慧达2.5mg 口服 qd、雅施达4mg 口服 qd • 糖适平60mg 口服 tid、来得时 6IU 皮下注射 qn
• 讨论:
• 变位试验中Dix-Hallpike及Roll Test对耳石症的诊断意义?如果
是耳石症,当俩个试验均出现阳性的时候,如何判断受累的半规 管?如果考虑“耳石症”,但患者3次复位效果欠佳,且近一年3
次类似发作,眩晕发作伴随可能无先兆偏头痛,是否符合前庭性
偏头痛的病程? • 眩晕发作时耳鸣及听力下降加重,而且听力呈波动性进行性下降,
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 辅助检查:
• 血脂、血糖正常; • 颈动脉超声及心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BAEP
双侧Ⅱ波及左侧Ⅲ波低平,提示:双侧颅内段及左侧桥脑下段电活动差
纯音听阈图
双侧感音神经性聋,全频听力损失,右侧明显
前庭功能检查
1.变位试验示左侧水平半规 管嵴帽结石症,行手法复位 ;2日后再次复位;2周后变 位试验(+)。 2.冰水试验:双侧水平半规 管功能欠对称,右侧较左侧 功能减弱。
• 家族史:其母及姐姐有头痛病史。(其母30+岁头痛起病,头痛发作 时可出现意识丧失,约30分钟左右,伴四肢强直,无抽搐,无舌咬伤 及口吐白沫,清醒后仍有头痛,需服用止痛药物,卧床休息1天;50 岁后无头痛发作 ) •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眼震(-),甩头试验阴性,双耳听力粗查对 称性减弱,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
诊断:
可能前庭性偏头痛? 可能性前庭性偏头痛合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可能性偏头痛合并梅尼埃病?
前庭型偏头痛诊断标准
1.前庭型偏头痛 A 至少5次中度或重度的前庭症状的发作,持续5分钟至 72小时 B 符合头痛疾病国际分类(ICHD)定义的偏头痛(伴或 不伴先兆)现病史或既往史 C 至少50%的前庭发作伴有至少下列一项偏头痛特征: 1)头痛至少具有下列两种特征:单侧,搏动性,中或重 度疼痛,日常身体活动时加重 2)畏光、畏声 3)视觉先兆 D 不能由另一种前庭疾病或用ICHD诊断解释
圆,直径约0.3c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向运动均到位,双眼向左
侧注视时可见左向水平眼震,向右侧注视时可见右向水平眼震,固视 抑制可疑阳性,甩头试验阴性,左侧鼻唇沟稍浅,伸舌居中,悬雍垂
居中,双侧咽反射对称存在,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V级,
四肢腱反射(+);共济运动正常,指物试验偏右;双侧深浅感觉对 称存在;昂伯氏征阴性;病理征阴性。
头颅MRA
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其颅内段、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及其分支粗细走行正常, 未见明显局灶性增粗或变细,未见异常血管团影。双侧椎动脉纤细扭曲。
R
L
头颅MRI
双侧脑室旁、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脑梗死。双侧脑室旁白质重度脱髓鞘改变。脑萎缩。
头颅MRI-T2
前庭功能检查
1.变位试验阴性; 2.温度试验提示右侧水 平半规管功能减退; 3.其余眼动测试未见异常。
• 其他疾病史:高血压20余年,糖尿病10余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5年
余,血压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0年前因“阵发性室上速”于当 地医院行“射
• 家族史:否认头痛、眩晕及头晕家族史。
•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语晰,双眼晶状体浑浊,双侧瞳孔等大等
• 其他伴随症状:耳鸣(10+年前急性肾炎后出现耳鸣至今)及听力下 降(听力时好时坏;近4年出现右耳听力进行性下降);眩晕发作时
加重。
• 其他疾病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否认耳外伤史、耳科手术史。 • 家族史:父亲患“高血压病”,姐姐有头痛、头晕病史。
•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粗测右耳听力下降,甩头试验(-);神经系
眩晕病例分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王微珩 2017.04.23
病例1
• 女,72岁,主诉:发作性眩晕、头痛3+年。 • 现病史:3+年前,患者于起卧位(体位诱发)发作眩晕,伴视物旋转, 不敢睁眼,伴恶心、呕吐及心悸,伴耳鸣及耳闷(左侧明显),无听 力改变。每次发作持续约2-3小时,缓解后持续性头晕3天左右。眩晕 发作每年1至2次,共发作5次,发作性质类似;需卧床休息。眩晕发 作后可有前额及双侧颞部胀痛,程度为轻中度(服用中成药后头痛可 明显缓解),持续时间多约1小时左右,伴畏光、畏声,无肢体麻木 及意识丧失。
• 该文献报道一名51岁的病人因大脑中动脉区域(岛叶、颞上回、 颞中回,缘上回、角回和顶下小叶 )的梗死导致急性前庭综合征 (AVS),前庭症状包括自发性眩晕、眼震及不稳。 • 通过大量文献回顾认为自发性眼震不仅是出现在幕下及前庭周围 性病变,大脑半球梗死也可出现自发性眼震;大多数患者幕上脑 卒中出现AVS与顶颞连接密切相关。
4.动脉粥样硬化(左侧颈动脉、双下肢动脉)
5.颈椎病
• 讨论:
• 1.老年男性患者,血管危险因素>3个,前庭症状为持续性头晕伴 不稳,前庭功能提示右侧水平半规管功能减退,固视抑制失败, 如何进一步认识“血管源性眩晕”? • 2.头颅MRI可见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脑梗死,其后脑岛(前庭皮层核 心)的梗死灶明显(见图),与前庭丘脑共同组成“丘脑-皮层网 络”(中脑被盖以上部分),主要负责自我感知、空间定向、导 航;眼震是由中脑被盖以下的脑干、小脑介导的前庭眼反射实现, 而丘脑、皮层病灶不会引出眼震,该患者为何出现凝视性眼震?
病例2
• 男,75岁,主诉:头晕伴行走不稳1年余。
• 诱因:站立及运动时诱发。
• 主要症状:1+年前患者于站立及运动时自觉头晕伴行走不稳,症状呈 持续性,无阵发性加重,无偏侧倾倒感、步态姿势异常,无视物旋转、 自身旋转感,无耳蜗症状,无自主神经症状,无畏光、畏声,转颈、 翻身、体位变化无加重。 • 伴随症状:近5年患者偶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表现为吞咽药片困 难,但可正常进食,无构音障碍;无头痛症状,无畏光、畏声,无肢 体麻木无力及意识丧失。
• 辅助检查:
• 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象、及大小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
OGTT:空腹血糖 4.8 mmol/l ,餐后30分血糖 10.4 mmol/l ↑,餐 后60分血糖 13.1 mmol/l ↑,餐后120分血糖 12.7 mmol/l ↑。
• 心脏彩超:1.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2.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3.左
VEMP:
cVEMP正常,oVEMP-左耳未引出P1、N1波
纯音听阈图
双耳听力高频损失
双侧BAEP
双侧颅内段、左侧桥脑段、右侧桥脑下段电活动差
耳蜗电图
双耳SP/AP面积比在异常范围,左耳SP/AP振幅比异常范围内,右耳SP/AP振幅比在正常范围内
诊断:
1.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2.原发性高血压2级 很高危 高血压心脏病 3.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例4
• 男,65岁,主诉:头晕4月余,加重1周。
• 诱因:无明显诱因。
• 现病史:4月前坐位时突发眩晕,主要表现为视物晃动、行走不稳, 无内在眩晕、偏侧倾倒感,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可 疑左耳听力下降,程度为重度,视觉症状呈持续性,3天左右好转。 发病第4天出现左侧周围性面瘫,不伴有耳痛、耳部疱疹,针灸治疗 23天后面瘫好转出院。出院时患者无视觉症状、能独立行走,但出院
前庭型偏头痛诊断标准
1.前庭型偏头痛 A 至少5次中度或重度的前庭症状的发作,持续5分钟至 72小时 B 符合头痛疾病国际分类(ICHD)定义的偏头痛(伴或 不伴先兆)现病史或既往史 C 至少50%的前庭发作伴有至少下列一项偏头痛特征: 1)头痛至少具有下列两种特征:单侧,搏动性,中或重 度疼痛,日常身体活动时加重 2)畏光、畏声 3)视觉先兆 D 不能由另一种前庭疾病或用ICHD诊断解释
前庭性偏头痛中听力变化一般是可逆的,如何解释该患者的听力
改变?
• 治疗及随访:
• 低盐饮食; • 西比灵 5mg po qn、VitB2 10mg po tid、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1片 po qd; • 复位后自觉头晕程度减轻,20天内因睡眠欠佳眩晕发作1次,伴视物 旋转,持续数秒;伴头痛(头痛程度较前减轻,为轻度,部位及性质 同前,可持续48小时)及耳鸣,听力症状无明显变化。
病例3
• 女,59岁,主诉:发作性头痛、眩晕40+年,加重2+年。
• 现病史:40+年前患者稍用脑出现轻度前额胀痛,无其他伴随症状,
休息半小时后可缓解;受凉感冒可诱发右侧颞部及后枕部胀痛,持续 时间3-4小时,无先兆及伴随症状,按摩或服用感冒药物(具体不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