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云计算架构

开源云计算架构
开源云计算架构

几种常见云计算平台分析比较

云计算平台比较分析 云计算按照应用层次,主要划分为IaaS、PaaS和SaaS三种层次的应用,这里主要分析常见的IaaS平台。目前市面上常见的IaaS应用主要有Amazon的AWS,基本上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标准。 IaaS在开源领域也是百花齐放,最著名的开源平台为:Eucalyptus、Openstack和Cloudstack、Opennebula、Nimbus,在国内社区比较火热的主要是前三种,所以在这里主要分析一下前三种平台。 1.云平台分析 1.1.Eucalyptus 1.1.1.概述 Elastic Utility Computing Architecture for Linking Your Programs To Useful Systems(Eucalyptus)是一种开源的软件基础结构,用来通过计算集群或工作站群实现弹性的、实用的云计算。它最初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Santa Barbara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一个研究项目,现在已经商业化,发展成为了Eucalyptus Systems Inc。不过,Eucalyptus 仍然按开源项目那样维护和开发。Eucalyptus Systems 还在基于开源的 Eucalyptus 构建额外的产品;它还提供支持服务。 Eucalyptus是在2008年5月发布1.0版本,在2009年与Ubuntu进行合作,成为Ubuntu server9.04的一个重要特性,目前最新版本是2.0.3,可以选择Xen、KVM作为虚拟化管理程序,对vSphere ESX/ESXi提供了支持。 Eucalyptus主要是用C和Java开发的,其中CLC是由java完成的,Tools 是由perl完成的,其他的都是C完成的。

十大云计算工具

工具类型:云成本分析 Cloudability是一款用于监控和分析整个机构中所有云开销的金融管理工具。它们能够将支出汇总到报告中,帮助企业发现降低成本的机会。该工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发送预算报警和建议,同时还拥有将云账单和使用数据连接至其他业务或财务系统的API。2.公司名称:Cloudyn 产品名称:S3生命周期追踪器、EC2预留探测器、RDS预留探测器 工具类型:云优化 工具被设计用于帮助企业IT部门防止过度购买亚马逊云资源。Cloudyn的服务向用户提供了一个能够显示所有虚拟机实例、数据库和存储详细信息的仪表盘。Cloudyn还提供发现低效率的洞察力,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企业消除它们。 3.公司名称:戴尔Boomi 产品名称:AtomSphere 工具类型:云集成 AtomSphere为一个基于云的软件平台即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该工具将多款基于云的应用彼此间相互整合在一起,或者是与本地应用整合在一起。该公司在2012年夏天推出的升级版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功能,允许在整合程序中使用多个数据来源,以及预留用于实时数据传输的云资源。 4.公司名称:Enstratius 产品名称:Enstratius

工具类型:云基础设施管理 Enstratius能够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提供跨平台云基础设施的管理,并且可以满足企业的管理与安全要求。该工具具有云资源自助配置/解除配置、多币种费用/退款追踪、基于定制角色的访问控制、可管理所有云资源的单点登录等功能,并且支持包括SAML 2.0和OpenID在内的企业身份认证系统。 Enstratius还支持与其他管理工具进行集成,能够在多个云服务之间对Chef和Puppet等配置管理工具进行编排。同时,它还能够自动对处于传输和静止状态的所有云数据进行加密,并将所有的密钥存储在云平台之外。此外,它们还拥有对包括自动扩展、自动恢复和云爆发在内的所有应用的自动化功能。 5.公司名称:Informatica 产品名称:Informatica Cloud 2013春季版 工具类型:云数据集成 老牌数据集成厂商Informatica在2013年4月刚刚宣布推出新一代的云集成工具套装(将以平台即服务的方式交付),增强的功能包括解决云中的数据安全问题,帮助企业IT在混合云部署中管理数据集成问题。 新的Informatica云数据脱敏服务可以降低在应用部署和测试期间出现数据泄露的风险。新的Informatica云扩展工作流服务将重点转向了业务流程在云中的创建和管理。Informatica Cloud 2013春季版为2012冬季版的升级,拥有一些新的安全和管理功能,可支持更

云计算平台设计参考架构

云计算平台设计参考架构 在私有云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件:物理基础架构、虚拟化层、服务自动化层、服务门户、安全体系、云API和可集成的其它功能。(如图私有云参考架构) 图3.4 私有云参考架构 a) 物理基础架构 物理架构的定义是组成私有云的各种计算资源,包括存储、计算服务器、网络,无论是云还是传统的数据中心,都必须基于一定的物理架构才能运行。

在私有云参考架构中的物理基础架构其表现形式应当是以资源池模式出现,也就是说,所有的物理基础架构应当是统一被管,且任一设备可以看成是无状态,或者说并不与其它的资源,或者是上层应用存在紧耦合关系,可以被私有云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和预先定制好的策略,对其进行改变。 b) 虚拟化层 虚拟化是实现私有云的前提条件,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可以让计算资源运行超过以前更多的负载,提升资源利用率。虚拟化让应用和物理设备之间采用松耦合部署,物理资源状态的变更不影响到虚拟化的逻辑计算资源。且可以根据物力基础资源变化而动态调整,提升整体的灵活性。 c) 服务自动化层 服务自动化层实现了对计算资源操作的自动化处理。它可以集中的监控目前整体计算资源的状态,比如性能、可用性、故障、事件汇总等等,并通过预先定义的自动化工作流进行

相关的处理。 服务自动化层是计算资源与云计算服务门户相关联的重要部件,服务自动化层拥有自动化配置和部署功能,可以进行服务模板的制定,并将服务内容和选择方式在云计算服务门户上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服务门户上的服务目录来选择相应的计算资源请求,由服务自动化层实现服务交付。 d) 云API 云应用开发接口提供了一组方法,让云服务门户和不同的服务自动化层进行联系,通过云API,可以在一个私有云当中接入多个不同地方的计算资源池,包括不同架构的计算资源,并通过各自的服务自动化体系去进行服务交互。 e) 云服务门户 云服务门户是用户使用私有云计算资源的接口,云服务门户上提供了所有可用服务的目录,并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申请流程,用户可以执行申请、变更、退回等计算资源使用服务。

下一代云计算平台-建设方案

下一代云计算平台 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背景介绍 (4) 1.1 云计算介绍 (4) 1.2云计算与我国教育领域 (5) 第二章预期建设目标 (8) 2.1建设目标 (8) 2.2建设内容 (8) 第三章平台整体架构及特色 (10) 3.1 云平台背景简介 (10) 3.2 云平台架构及特色 (11) 3.3 云平台特色功能 (14) 第四章平台的管理与维护 (19) 4.1功能概述 (19) 4.2访问接口 (20) 4.3集群管理软件客户端 (20) 4.4集群管理软件WEB客户端 (20) 4.5远程桌面及命令行界面 (20) 4.6主要功能介绍 (20) 第五章应用的支撑 (31) 5.2分布式缓存 (42) 5.3迁移的支持 (45) 第六章集群管理软件虚拟化实现 (47) 6.1计算虚拟化 (47) 6.2存储虚拟化 (53) 6.3网络虚拟化 (64) 第九章平台发展与案例 (73) 9.1平台发展历程 (73)

9.2政府支持 (74)

第一章背景介绍 云计算是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进一步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关键战略性技术和手段。云计算在教育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将在促进教育公平、降低教育成本、变革教学活动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助推终身教育等五个方面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1.1 云计算介绍 云计算本质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微软把云计算定义在云+端、软件+服务上;谷歌(Googe)认为,云计算就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IBM则认为云计算是一个虚拟化的计算机资源池,一种新的IT资源提供模式。虽然他们对云计算的定义不同,但认识较一致的地方是:云计算即“按需服务”,将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作为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的“服务”向客户提供。因此,云计算具有以下两点优势: 1.1.1 降低信息化成本 在信息化不断向广度、深度发展的今天,日常工作处理的数据急剧增长,这些数据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保存在本地。大多数情况下,网络只是让人们能更方便地获得信息,数据处理主要还是依靠本地硬件设备及运行在本地的应用程序来进行。面对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计算,人们对计算机系统升级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越高,给个人或单位带来的经济压力就越大。云计算的出现,为投入较低成本,换取高计算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云计算只要求用户端设备能运行简单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软件即可,也就是说,云计算对用户端设备要求很低。应用云计算技术,可以避免本地建设和维护价格不菲的计算机系统,只需支付低廉的服务费用,即可完成原来需要高配置的本地计算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 1.1.2 使用方便快捷 个人计算机是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信息处理工具,人们需经常不断地进行系统软件的

开源云计算管理平台研究报告(V1.0)

“开源云计算管理平台”研究报告
(Ver 1.0)
中国电信.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研发中心 2011 年 7 月 29 日
中国.上海.浦东新区杨高南路 5788 号 中国电信信息园区 B4 座

目录
“开源云计算管理平台”研究报告 ..................................................................................... 1 1 概述 .......................................................................................................................................... 4 1.1 1.2 2 研究背景及目的 .............................................................................................................. 4 研究目标 .......................................................................................................................... 5
OpenStack 分析 ....................................................................................................................... 6 2.1 OpenStack 简介 .............................................................................................................. 6 2.1.1 OpenStack 背景 ............................................................................................ 6 2.1.2 OpenStack 组件介绍 .................................................................................... 7 2.1.3 OpenStack 贡献者 ........................................................................................ 8 系统架构 .......................................................................................................................... 8 体系结构 .......................................................................................................................... 9 2.3.1 服务架构........................................................................................................... 9 2.3.2 nova 架构 ...................................................................................................... 11 2.3.3 glance 架构................................................................................................... 12 2.3.4 swift 架构 ...................................................................................................... 13 功能特色 ........................................................................................................................ 14 2.4.1 OpenStack 特点 .......................................................................................... 14 2.4.2 nova 功能介绍 .............................................................................................. 15 2.4.3 glance 功能介绍........................................................................................... 16 2.4.4 swift 功能介绍 .............................................................................................. 17 部署方式 ........................................................................................................................ 19 2.5.1 部署环境需求................................................................................................. 19 2.5.2 部署方式......................................................................................................... 19 2.5.3 部署 nova ...................................................................................................... 20 2.5.4 部署 glance................................................................................................... 25 2.5.5 部署 swift ...................................................................................................... 26 2.5.6 部署 dashboard........................................................................................... 43 开发方式 ........................................................................................................................ 45
2.2 2.3
2.4
2.5
2.6
3
2.6.1 展现层 ............................................................................................................ 45 2.6.2 业务逻辑层..................................................................................................... 45 2.6.3 持久化层......................................................................................................... 45 ABI Cloud 分析 ..................................................................................................................... 45 3.1 3.2 3.3 3.4 3.5 ABICloud 简介............................................................................................................... 45 系统架构 ........................................................................................................................ 46 体系结构 ........................................................................................................................ 46 功能特色 ........................................................................................................................ 47 部署方式 ........................................................................................................................ 48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2015年11月

目录

云平台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先进性 云中心的建设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广泛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并与银行具体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 云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的需求进行伸缩。在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硬件设备,并在其上部署、配置相应的资源调度管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即可实现系统扩展。 ?成熟性 云中心建设,要考虑采用成熟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云计算中心的良好运行,满足业务需要。 ?开放性与兼容性 云平台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业界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从而使得云平台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 ?可靠性 云平台需提供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系统需要在硬件、网络、软件等方面考虑适当冗余,避免单点故障,保证云平台的可靠运行。 ?安全性 云平台根据业务需求与多个网络分别连接,必须防范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感染;同时,云平台资源共享给不同的系统使用,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数据泄漏。因此,云平台应该在各个层面进行完善的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多业务性 云平台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需要支撑多用户、多业务的特征,保证基础资源在不同的应用和用户间根据需求自动动态调度的同时,使得不同的业务能够彼此隔离,保证多种业务的同时良好运行。 ?自主可控 云平台建设在产品选型中,优先选择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一方面保证整个云计算中心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本地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 支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图支撑平台技术架构 支撑平台总体技术架构设计如上,整个架构从下往上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平台资源层、云计算业务数据层、云计算管理层和云计算服务层。其中: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云计算中心的物理机房环境; ?云计算平台资源层:在云计算中心安全的物理环境基础上,采用虚拟化、分布 式存储等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网络、存储的虚拟化,构建计算资源池、 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

Java开源架构技术学习重点(部分答案版)(1)

第一章 Strut2框架技术的入门 1、Struts2的是怎么产生的? Struts2是Struts的下一代产品,是在Struts1和WebWork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合并,全新的Struts2框架。其全新的Struts2的体系结构与Struts1的体系结构的差别巨大。Struts 2以WebWork为核心,采用拦截器的机制来处理用户的请求,这样的设计也使得业务逻辑控制器能够与Servlet API完全脱离开,所以Struts 2可以理解为WebWork的更新产品。因此Struts2和Struts 1有着太大的变化,但是相对于WebWork,Struts2只有很小的变化。 2、Struts2的设计模式是什么?采用这种设计模式有什么好处? MVC模式 MVC模式对于Web应用的开发无疑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设计思想,无论选择 哪种语言,无论应用多复杂,它都能为理解分析应用模型提供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为构造产品提供清晰的设计框架,为软件工程提供规范的依据。 1. 模型(Model) Model 部分包括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访问层。在Java Web 应用程序中,业务逻辑层一般由JavaBean或EJB构建。Model 部分就是业务流程或状态的处理以及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处理过程对其他层来说是黑箱操作,模型接受视图请求的数据,并返回最终的处理结果。业务模型的设计可以说是MVC最主要的组件。MVC并没有提供模型的设计方法,而只提供给用户应该组织管理这些模型,以便于模型的重构和提高重用性。 2. 视图(View) 在Java Web 应用程序中,View 部分一般用JSP 和HTML 构建,也可以是XHTML、XML、Applet和JavaScript。客户在View 部分提交请求,在业务逻辑层处理后,

基于开放式云平台的开源在线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第39卷 第11A期2012年11月计算机科学 Comp uter ScienceVol.39No.11A Nov  2012本文受浙江传媒学院《程序设计类教学辅导平台设计与开发》教改项目,HUSTOJ社区用户资助。 张浩斌(1980-),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互联网应用技术,E-mail:newsclan@g mail.com。基于开放式云平台的开源在线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张浩斌 (浙江传媒学院新媒体学院 杭州310018 )  摘 要 从应用角度出发,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开放云平台的开源在线评测系统。该系统从系统实现、系统搭建、平台运维及题目的获得等诸多方面解决了大学和科研机构搭建在线评测系统的困难。从理论上论证并用实际代码和实际系统检验了系统的可行性,开放了全部源代码,为在线评测系统的改进找到了新途径。关键词 在线评测系统,分布式系统,开放式云平台,开源软件,XML中图法分类号 TP391.76 文献标识码 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n Cloud Platform Based Open Source Online Judge Sy stemZHANG Hao- bin(Department of New Media,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Hangzhou 310018,China)  Abstract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he open cloud platform based open source online judge system from the applica-ble view.The system resolved a set of problems in deploying online judge system by universities or research institu-tions,which included implementing,deploying,maintenance and questions acquiring.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theoreti-cally and proved it by running codes and applicable system.By releasing all the source code,provided a new way to im-provement online judge sy stem.Keywords Online judge,Distribution system,Open cloud platform,Open source software,XML  1 在线评测系统的现状与应用难点 在线评测系统(Online Judge,OJ)起源于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 ,是一种采用黑盒测试原理进行计算机程序正确性判断的自动化程序[ 1] 。该系统具有比赛公平性好、评测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成本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 类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和教学[ 2]。在线评测系统既可以指该系统的源码,也可以指该系统运行的一个实例。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看,由于在线评测系统安装、维护上的难度,应当将系统软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所有软硬件资源和参与的管理员、用户综合起来,认为它们都是系统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的在线评测系统仍然存在以下缺点。 1.1 系统程序的获得困难 在线评测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涉及到操作系统进程调度、Web界面、数据库管理、大规模并发访问等诸多方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该系统开发难度大、要求高,而且设计上一旦存在漏洞将严重危害系统安全;许多学校在自行过开发后,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得以大范围应用。国内少数高校开发和使用的系统,虽然对系统源代码进行了开放,但是由于文档不足且缺乏技术支持,其源码很难进行二次利用,应用范围也非常有限,许多只有源码没有文档的系统因为难于安装配置而无法推广。 1.2 系统平台的搭建困难 国内外在线评测系统普遍基于Linux平台进行开发,在给开发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给系统的使用带来巨大障碍。虽然近几年国内的Linux社区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盗版的根深蒂固和计算机教育对Windows系统的全面迎合,国内高校真正能够熟练使用Linux操作系统平台的教师和学生并不多,即使取得了系统程序的源代码,也很难实际部署成功。1.3 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困难 在线评测系统因为需要实时对使用者提交的源代码进行编译、运行、监控,同时又要完成大量Web请求的并发访问,所以对服务器系统的性能要求极高。普通的计算机服务器虽然可以进行小规模的练习,但对于在线人数成百上千的大型比赛就无力应对。虽然可以对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判题服务器进行分机运行,实现简单的分布式计算,但是对于普通大学和科研机构,购买数量繁多的服务器又是一个经济上难以承受的负担。1.4 练习题目获得的困难 因为在线评测系统基于黑盒测试技术,所以测试数据对于题目而言就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目前许多高校的在线评测系统对外提供题目查看,但是其测试数据都严格保密。目前,在线评测系统使用上的便利性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题目编写的困难性之上的,即使是一流大学的教授编写一道新题目也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劳动。这就是像北大这样的一流大 · 933·

云计算基础知识归纳

由于云计算分为IaaS、PaaS和SaaS三种类型,不同的厂家又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体系结构,对读者了解云计算的原理构成了障碍。为此,本文综合不同厂家的方案,构造了一个供商榷的云计算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它概括了不同解决方案的主要特征,每一种方案或许只实现了其中部分功能,或许也还有部分相对次要功能尚未概括进来。 图3 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 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分为4层:物理资源层、资源池层、管理中间件层和SOA构建层,如图3所示。物理资源层包括计算机、存储器、网络设施、数据库和软件等;资源池层是将大量相同类型的资源构成同构或接近同构的资源池,如计算资源池、数据资源池等。构建资源池更多是物理资源的集成和管理工作,例如研究在一个标准集装箱的空间如何装下2000个服务器、解决散热和故障节点替换的问题并降低能耗;管理中间件负责对云计算的资源进行管理,并对众多应用任务进行调度,使资源能够高效、安全地为应用提供服务;SOA构建层将云计算能力封装成标准的Web Services服务,并纳入到SOA体系进行管理和使用,包括服务注册、查找、访问和构建服务工作流等。管理中间件和资源池层是云计算技术的最关键部分,SOA构建层的功能更多依靠外部设施提供。 云计算的管理中间件负责资源管理、任务管理、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资源管理负责均衡地使用云资源节点,检测节点的故障并试图恢复或屏蔽之,并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视统计;任务管理负责执行用户或应用提交的任务,包括完成用户任务映象(Image)的部署和管理、任务调度、任务执行、任务生命期管理等等;用户管理是实现云计算商业模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包括提供用户交互接口、管理和识别用户身份、创建用户程序的执行环境、对用户的使用进行计费等;安全管理保障云计算设施的整体安全,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授权、综合防护和安全审计等。 基于上述体系结构,本文以IaaS云计算为例,简述云计算的实现机制,如图4所示。 用户交互接口向应用以Web Services方式提供访问接口,获取用户需求。服务目录是用户可以访问的服务清单。系统管理模块负责管理和分配所有可用的资源,其核心是负载均衡。配

云架构IBMS

IB-CLOUD VS IBMS 智慧建筑云平台与IBMS技术对比 南京古河软件有限公司

>概述 古河智慧建筑集成管理云平台 简称:IB-CLOUD 行业内的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 简称:IBMS

系统架构不同 REST架构SOA架构 IB-CLOUD IBMS 简要技术评析: SOA架构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REST架构对应可以理解为面向资源的架构,REST与SOA相比具有更细的信息颗粒度,更加适合共享资源,在REST规范中每个资源都有唯一的URL对应,认证用户获取资源非常方便,而且也是目前跨平台的事实标准。

运行环境不同 IB-CLOUD IBMS 支持Docker的 Linux云服务器Windows分布式服务器 简要技术评析: 云服务器是一种简单高效、安全可靠、处理能力可弹性伸缩的计算服务。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 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软件云端部署是未来的趋势。

用户认证授权方式不同 IB-CLOUD IBMS 采用OAuth2.0 规范开放式授权采用简单的用户认证方式 简要技术评析: OAuth2.0规范的用户认证授权服务系统,OAuth(Open Authorization,开放授权)是为用户资源的授权定义了一个安全、开放及简单的标准,第三方无需知道用户的账号及密码,就可获取到用户的授权信息,并且这是安全的。百度、微信、微博都在使用这一协议授权。

信息交互技术不同 IB-CLOUD IBMS 采用消息通知云 服务GH-MNS 采用TCP自定义协议通讯 简要技术评析: 消息通知云服务系统是云平台的核心软件,部署于云端,用于各个系统软件的消息交互。 GH-MNS 完全兼容阿里云的MNS,采用与阿里云相同的REST规范,相同的HTTP RESTful 接口。GH-MNS具有系统解耦,支持海量并发,保证送达消息的优点。

开源云计算平台

开源云计算平台 编辑 分类 (1)AbiCloud (Abiquo公司) AbiCloud 是一款用于公司的开源的云计算平台,使公司能够以快速、简单和可扩展的方式创建和管理大型、复杂的IT基础设施(包括虚拟服务器、网络、应用、存储设备等)。Abiquo公司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红木市,它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包括为企业创造和管理私人云服务、公共云服务和混合云服务,能让企业用户把他们的电脑和移动设备中的占据大量资源的数据转移到更大、更安全的服务器上。 (2)Hadoop(Apache基金会) 该计划是完全模仿Google体系架构做的一个开源项目,主要包括Map/Reduce 和HDFS文件系统 (3)Eucalyptus 项目(加利福尼亚大学) 创建了一个使企业能够使用它们内部IT资源(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设备)的开源界面,来建立能够和Amazon EC2兼容的云 (4)MongoDB(10gen) MongoDB是一个高性能、开源、无模式的文档型数据库,它在许多场景下可用于替代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或键/值存储方式。mongodb由C++写就,其名字来自humongous这个单词的中间部分,从名字可见其野心所在就是海量数据的处理。关于它的一个最简洁描述为:scalable, high-performance, open source, schema-free, document-oriented database。 (5)Enomalism弹性计算平台

它提供了一个功能类似于 EC2的云计算框架。Enomalism基于 Linux,同时支持 Xen 和 Kernel Virtual Machine(KVM)。与其他纯IaaS 解决方案不同的是,Enomalism提供了一个基于 Turbo Gears Web应用程序框架和 Python 的软件栈 (6)Nimbus(网格中间件Globus) Nimbus面向科学计算需求,通过一组开源工具来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云计算解决方案[1] 。 商业化云计算平台 (1)微软 技术特性:整合其所用软件及数据服务 核心技术:大型应用软件开发技术 企业服务:Azure平台 开发语言:.NET (2)Google 技术特性:储存及运算水平扩充能力 核心技术:平行分散技术MapReduce,BigTable,GFS 企业服务:Google AppEngine,应用代管服务 开发语言:Python,Java (3)IBM 技术特性:整合其所有软件及硬件服务 核心技术:网格技术,分布式存储,动态负载 企业服务:虚拟资源池提供,企业云计算整合方案 (4)Oracle 技术特性:软硬件弹性虚拟平台 核心技术:Oracle的数据存储技术,Sun开源技术企业服务:EC2上的Oracle 数据库,OracleVM,Sun xVM

融合的云计算基础架构

云计算不仅是技术,更是服务模式的创新。云计算之所以能够为用户带来更高的效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是基于对整个IT领域的变革,其技术和应用涉及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应用系统、运维管理、服务模式等各个方面。 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作为云计算的三大部分之一,将基础架构进行云化,从而更好的为应用系统的上线、部署和运维提供支撑,提升效率,降低TCO。同时,由于IaaS包含各种类型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因此在向云迁移过程中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挑战。那么,云基础架构包含哪些组件?主要面临哪些问题?有哪些主要的解决方法呢? 一、云基础架构 如图1所示,传统的IT部署架构是“烟囱式”的,或者叫做“专机专用”系统。 图1传统IT“烟囱”模式部署架构 在这种架构中,新的应用系统上线的时候需要分析该应用系统的资源需求,确定基础架构所需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设备规格和数量,这种部署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l硬件高配低用。考虑到应用系统未来3~5年的业务发展,以及业务突发的需求,为满足应用系统的性能、容量承载需求,往往在选择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设备的配置时会留有一定比例的余量。但硬件资源上线后,应用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负载并不会太高,使得较高配置的硬件设备利用率不高。 l整合困难。用户在实际使用中也注意到了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形,当需要上线新的应用系统时,会优先考虑部署在既有的基础架构上。但因为不同的应用系统所需的运行环境、对资源的抢占会有很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可靠性、

稳定性、运维管理问题,将新、旧应用系统整合在一套基础架构上的难度非常大,更多的用户往往选择新增与应用系统配套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设备。 这种部署模式,造成了每套硬件与所承载应用系统的“专机专用”,多套硬件和应用系统构成了“烟囱式”部署架构,使得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占用过多的机房空间和能源,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IT资源的效率、扩展性、可管理性都面临很大的挑战。 云基础架构的引入有效解决了传统基础架构的问题(如图2所示)。 图2云计算融合模式部署架构 云基础架构在传统基础架构计算、存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增加了虚拟化层、云层: 虚拟化层:大多数云基础架构都广泛采用虚拟化技术,包括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通过虚拟化层,屏蔽了硬件层自身的差异和复杂度,向上呈现为标准化、可灵活扩展和收缩、弹性的虚拟化资源池; 云层:对资源池进行调配、组合,根据应用系统的需要自动生成、扩展所需的硬件资源,将更多的应用系统通过流程化、自动化部署和管理,提升IT效率。 相对于传统基础架构,云基础架构通过虚拟化整合与自动化,应用系统共享基础架构资源池,实现高利用率、高可用性、低成本、低能耗,并且通过云平台层的自动化管理,实现快速部署、易于扩展、智能管理,帮助用户构建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云业务模式。

开源工作流框架对比.

开源工作流框架对比 工作流是基于业务流程的一种模型,它可以把业务流程组织成一个具有逻辑和规则的模型,从而指导业务工作的进行。开源工作流把工作流进行了合理化、科学化的设计与组织,使其更能够满足现在的业务需求。开源工作流可以帮助实现业务目标,通过计算机进行文档的传递,其使用非常广泛。目前国内主要有几种开源工作流框架,下面我们简单地对比一下,帮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开源工作流: 1.JBPM:要想了解JBPM,首先要了解JBPM的简单定义,JBPM是指业务流程管理,它包含了整个业务流程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流与服务协作,是一种灵活的、开源的管理模式。JBPM可以把一些复杂的业务流畅简单化,让系统更加灵活运行,同时也很方便业务的跟踪、监控和管理,是一种很好的业务工作流框架模式。 2.OSWORKFLOW:这种框架是用java语言编写出来的,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工作流引擎,其技术性非常强,它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一些简单或者是复杂的工作流,为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服务。这种工作流最大的优点是灵活简单,比较容易实现,能够满足当前市场对开源工作流的需求。 3.oa办公软件系统:这种工作流是符合相关标准的系统管理工作流软件,它也是由java编写出来的,其扩展性比较强,功能也多,还具有通用性的特点,可以用于完整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中。要说这种软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功能模块比较多,比如说动态表单、可视化工作表、智能报表等等,不同的功能表可以帮助用户实现不同的功能,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以上就是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几种开源工作流管理模式,由此可见,不同的工作流模式其优势特点是不同的,不过这些工作流都能给企业业务流程管理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很多企业的欢迎。在这几种工作流模式中,最值得一提的是JBPM,这种工作流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已经收到了很多企业的信赖。

云计算简介

云计算简介 1.1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是从传统网格及分布式计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于现代互联网领域,以信息技术服务为商品,通过虚拟技术动态按需的由服务提供商向相关用户提供存储和计算的服务。云计算并不是一种新环境下的IT架构,它是对传统的网格、网络存储、虚拟化技术等相关技术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而对用户而言,它是一种商业化的付费服务模式,用户通过付费,向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索取信息计算、存储等相关服务,并受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信息安全保护。 1.2云计算特点及类别 云计算特点非常突出,由于其是基于新一代的互联网而进一步发展的传统互联网技术,所以其本身具备传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特点,同时也具备了新环境下的互联网技术的新特点。云计算主要包括七大特点,而动态伸缩、按需服务则是作为区别传统互联网技术的主要特点。 1.2.1云计算特点 特点一大规模 云计算以其规模巨大,处理大数据集为优势,对大型数据计算和存储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其基于网络平台的服务器高达数十甚至上百万,无论是从处理数据的规模还是配置都足以证明其规模的宏大。 特点二虚拟化 云计算以云为比拟,就是以虚拟作为其主要核心特点。云服务提供商通过对数据资源的集成化分散提供,用户以接口方式接入资源,实现数据分析处理,阻断了用户对数据资源底层技术细节的窥探,实现服务虚拟化。对用户而言,无需担心是否会出现物理性的系统负荷过度,只要服务器依然在提供相关数据处理服务即可完成自身的数据处理。 特点三动态伸缩 云计算平台规模是建立在企业的物理计算器规模之上的,但是却又不完全受物理规模的限制。准确的说,一台计算机可以为多个不同的服务器服务,而云平台的用户每次只需使用一个服务器,由于服务器的存在主要根据用户需要而存在,当用户数量增加或者减少时,云平台可以通过对服务器的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而适应用户的相应需求。故而可以动态的伸缩,实现规模上的灵活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