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表
有关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

有关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有关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现状的调査报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是保护生物种质资源”,并以具体事例说明“一个物种能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个基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生物种质资源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然而,中国目前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己有200种植物灭绝,5000 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野生动物处境更加恶劣,加强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已成为我国政府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
具体提出农作物、林木、野生植物、药物植物、家养动物、水生生物、农业微生物等7个方而种质资源保护行动计划,并建议建立国家生物种质资源委员会,设立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专项基金,制定•中国生物资源保护法”,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大生物资源保护和研究的力度。
2. xx是我国惟一的全热带陆海域省份,气候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热带陆地海洋生物资源和生境多样性,是我国发展热带生物产业和研究热带生物资源的重要区域,也是引进国外热带生物物种和品种资源非常成功的区域,因而具有雄厚的以热带生物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如何在热带生物资源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将xx的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尽早改变xx拾(生物)资源强盛经济弱时的局面,是xx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和必由之路,也是xx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从国家考虑,在国际上把未来同人类生活和健康有密切关系的新药、新生物制品、新食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寄希望于热带生物资源的今天, 必须把热带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在国家和xx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度来考虑。
一、XX热带生物资源及其保护开发现状(1) XX热带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本底情况仍不够清楚。
建国以来,XX省的热带经济林木、农作物、特种经济作物、药材、水果的种植开发都有极大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开发规模和力度还不够。
生物资源木底不清是影响XX省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建设生态盛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重要障碍。
植物生态调查表

优势种的分布和数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气候、土壤、地形等,因此优势种的研 究对于了解群落的结构和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定义: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 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影响因素:环境条件、种间关系、 物种繁殖能力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研究意义:了解群落演替规律有助 于预测生态系统的变化和保护生态 环境
高度:测量植物从 土壤表面到最高点 的垂直距离
直径:测量植物主 干或主要分支的周 长
分支数:计算植物 主干的分支数量
叶片数:统计植物 的叶片总数
亚洲东部 非洲南部
欧洲西部 美洲中部
植物分布范围广泛,涵盖了各种生态环境 不同植物种类具有不同的分布特点,与环境相适应 植物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植物分布受到气候、土壤、水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气候条件: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土壤类型:不同植物适应不同类型的土壤,如沙土、黏土、壤土等
植物的形态美:如花朵、叶片、树形等 植物的色彩美:如各种花卉的绚丽色彩 植物的香气美:如花香、果香等 植物的意境美:如松、竹、梅等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
植物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植物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植物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植物生态系 统的完整性,防止人为破坏
合理利用资源:控制采伐和开 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人们对植物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的认识
广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表格-填写范例

表1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信息登记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查单位:柳州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队;种质编号:鹿寨1010目的树种:中文名:福建柏,柏科,福建柏属,俗名:拉丁名:Fokienia hodginsii照片编号:IMG_1021生活型:●常绿针叶乔木○落叶针叶乔木○常绿阔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散生竹类○丛生竹类○藤本○其它主要用途:●用材树种○经济树种○生态防护树种○观赏树种○其它树种种质类型:○野生群体●野生个体○地方品种○选育品种○遗传材料○其他○引进树种(品种)来源:引进树种、品种要填写详细的来源地种质归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Ⅰ级●Ⅱ级)○广西重点保护植物○主要造林树种○有开发利用潜力树种●我国特有树种○其他树种(此项可多选)调查地点:鹿寨县(市、区)拉沟乡、镇木龙村林场小地名(或基地、森林公园、植物园、树木园等):五家屯六王沟地理坐标:经度110.05987°;纬度24.65516°土壤类型:黄壤地形:地貌:中山;海拔:1100 m;坡向:东南坡;坡位:脊部;坡度级:陡坡调查地种群面积: 1.0公顷;种群数量(株):○1-10 ●11-50 ○51-100 ○101-1000 ○>1000人为活动:○频繁●不频繁;动物活动情况:主要动物种类啮齿类、鸟类数量较多目的树种分布方式:○集中分布○片状分布○散生●零星分布物候期:结实年龄:20年;花期:4月;种子(果实)成熟期:10月;采种期:10月。
优良性状:○速生○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虫○耐寒○耐旱○耐盐碱○其他:耐瘠薄主要特性指标:1)用材树种:平均树龄40年;平均树高14.5 m,最高18.2 m,年均生长量0.4m;平均胸径:20.5cm,最大胸径:30.8cm,年均生长量0.5cm;平均单株材积 0.25m3,年均生长量0.006m3。
2)经济树种:目的产物:干八角,单株年均产量20.1kg,单株最高产量28.2kg,公顷年均产量9045kg。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调查表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调查表——粮食、油料、蔬菜及其它一年生作物□未收集的一般性资源□特有和特异资源1.样品编号:,日期:年月日采集地点:,样品类型:,采集者及联系方式:2.生物学:物种拉丁名:,作物名称:,品种名称:俗名:,生长发育及繁殖习性,其他:3.品种类别:□野生品种,□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引进品种4.品种来源:□前人留下,□换种,□市场购买,□其它途径:5.该品种已种植了大约年,在当地大约有____ __农户种植该品种该品种在当地的种植面积大约有亩6.该品种的生长环境:GPS定位:海拔:米,经度:°,纬度:°土壤类型: ,分布区域: 伴生、套种或周围种植的作物种类:7.种植该品种的原因:□自家食用,□市场出售,□饲料用,□药用,□观赏□其它用途: 8.该品种若具有高效(低投入,高产出)、保健、药用、工艺品、宗教等特殊用途:具体表现:具体利用方式与途径:9.该品种突出的特点(具体化):优质: 抗病: 抗虫:抗寒: 抗旱:耐贫瘠: 产量:平均单产_ ___ 公斤/亩,最高单产___ __ 公斤/亩其它:10.利用该品种的部位:□种子,□茎,□叶,□根,□其它:__________ ___11.该品种株高厘米,穗长厘米,籽粒:□大,□中,□小品质:□优,□中,□差12.该品种大概的播种期:________ __,收获期:__ _________13.该品种栽种的前茬作物:__ ______,后茬作物:14.该品种栽培管理要求(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15.留种方法及种子保存方式:16.样品提供者:姓名:,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人,联系方式:。
17.照相:样品照片编号:注:照片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若有多张照片,用“样品编号”加“-”加序号,样品提供者、生境、伴生物种、土壤等照片的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
18.标本:标本编号:注:在无特殊情况下,每份野生资源样品都必须制作1~2个相应材料的典型、完整的标本,标本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若有多个标本,用“样品编号”加“-”加序号。
全国科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简要介绍

第十二页,共46页。
关于改进和加强(jiāqiáng)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 若干意见 (二)优化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结构 (3)基本科研业务费:主要用于支持公益性科研机构 等的优秀人才或团队开展自主选题研究。
1. 中央级科研院所; 2. 中央级高等院校; 3. 转制后归属中央部门(bùmén)管理的转制 院所。
资源总量大、层次高、类型丰富、管理规范, 能总体反映我国科技资源的基本状况,并可 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中央级科技财政经费投入的主体,平台建 设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
第十六页,共46页。
四、调查范围(fànwéi)和内容
技平台和基地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对科 技资源共享和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做出了明确规定。
第五页,共46页。
当前科技条件资源建设尚不能满足(mǎnzú)科技工作 又好 又快发展的需求
➢资源: 总体水平不高 布局(bùjú)不合理 需进一步 整合 ➢管理: 多头(duōtóu)投入 分散管理 统筹难度大
6、合理配置各类财政科技经费,明确各类经费的功能定 位,实行分类管理,避免重复交叉。
有望实现国拨经费与竞争性经费倒挂
第十三页,共46页。
总体目标
➢摸清我国各级、各行业、各类科技基础条件(tiáojiàn)资源配 置分 ➢ 布与使用情况,建立我国科技条件(tiáojiàn)资源动态数据库。
➢建立科技资源(zīyuán)调查工作的长效机制。
第四页,共46页。
科技(kējì)基础能力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
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填报说明

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填报说明一、填报目的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填报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境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提供数据支持。
本文档将介绍填报调查表格的内容和填报要求,帮助填报人员准确、完整地填写相关信息。
二、填报内容和要求2.1 填报表格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采用的填报表格为《生物种质资源调查表》。
填报人员需要下载并打印该表格,然后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填写。
2.2 填报要求在填写表格时,请注意以下要求:1.填报人员需认真核对表格中的各项信息,确保准确性。
2.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涉及生物多样性的各个方面,填报人员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以便准确填写相关信息。
3.表格中的各个字段都要填写完整,不留空白。
4.若某一项信息不适用于填报人员所在地区,则填写“不适用”。
5.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问题,填报人员需提供详细的描述,包括相关政策、措施等。
6.表格中可能涉及到数量、面积等具体数值的填写,填报人员需进行准确测量和估算,尽量避免主观臆测。
7.对于涉及到调查样本的字段,填报人员需要提供样本编号,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管理。
三、填报方法3.1 下载表格填报人员可以在相关部门的网站上下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表》,并将其打印出来。
3.2 填写表格填报人员应使用黑色或蓝色的签字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填写:1.在表格的顶部填写调查单位的名称。
2.在相应的字段中填写相关信息,包括调查地点、生物资源名称、分布范围等。
3.在需要提供描述的字段中,写清楚相关情况,确保描述准确、完整。
4.在需要填写样本编号的字段中,填写相应的编号。
若涉及多个样本,可以使用编号的序列号进行标识,区分不同的样本。
5.填写人员需在表格底部签字,并注明填写日期。
3.3 提交填报表格填报人员完成填写后,需将填报表格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归档和审核。
填报表格应尽快提交,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数据保密措施全国生物种质资源调查涉及到大量的生物资源数据,为了保护填报人员的隐私和相关数据的安全性,相关部门将采取以下保密措施:1.填报表格上的个人和机构信息仅用于调查和数据管理方面,不会用于其他用途。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普查数据采集与整理

上报
省普查管 理人员
审核、汇交
普查办
审核不通过
审核通过 处理
数据库
为了实现普查与征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普查和 系统征集数据表设计数据填报系统。
普查数据填写:
三个部分: 基本情况 粮食作物情况 经济作物情况
普查数据填写:
普查数据填写:
征集数据填写:
生成表格
图像标准 化命名
数据提交: 通过审核后的数据按照技术规范的数据组织方式,利用光 盘、U盘、移动硬盘等形式将数据提交到项目办
预计本项目最终将产生各类数据1TB以上!
(约1500张CD光盘)
普查数据采集、处理流程
采集
录入
审核
汇交
入库
整合
整理 校对 应用
普查与收集行动管理网站
行动简介、新闻动态、地方简讯 调查表格、培训材料、相关数据、标准规范、填报系统等下载
分成1956、1981、2014年三个普查时间节点,每个时间节 点填写1套表格,共3套表格,每套表格包括县基本信息、粮食 作物种植情况表和经济作物种植情况表。
加强质量控制
提高数据质量意识,加强数据质量控制,从源头和过程保 证质量,最终保证普查信息的质量。
填报人应对所填写数据负责并署名;资料整理汇交时,应 对所提交资料作认真检查、校对,纸版装订后由单汇交
普查工作结束后,应尽快对普查数据进行整理,包括纸质普 查表、电子版普查表格和图像多媒体材料等。
无论如何拆分,填写“县名”时,均填写现在的县名,确保三个年份的县名一致
普查表格填写:行政区划变更的问题
合并 富强县
民主县
富民县
现在的富民县,于1982年由富强县和民主县合并而成 1956年表格,填2套表格。 第1套:县名填写富民县(富强县),历史沿革填写合并的过程, 数据填写当年富强县的情况; 第2套:县名填写富民县(民主县),历史沿革填写合并的过程, 数据填写当年民主县的情况。 1981年表格,同上。 2014年表格,县名填写富民县,历史沿革填写合并的过程,数据填 写现在富民县的情况。
种质资源可行性研究报告

种质资源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探讨种质资源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为此,我们对当前种质资源的潜在优势、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调查显示,种质资源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抗逆性。
然而,由于一些问题,如资源获取不易、管理困难等,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其价值的实现面临一定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以期为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引言]种质资源是指作物、畜禽和微生物等生物体在自然界和人为选育的过程中所固有的遗传状况,其包括了不同品种、品系、群体的遗传变异。
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稳定性,对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品质性和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对于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研究目的]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当前我国种质资源的可行性,分析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我国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研究方法]本报告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全面了解当前我国种质资源的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种质资源的优势]种质资源具有以下优势:1. 遗传多样性丰富。
种质资源汇集了各种不同遗传特性的物种和品种,具有更大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2. 抗逆性强。
种质资源中存在的各种抗性基因,可以为作物提供更好的抗病虫、逆境胁迫等能力,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3. 遗传信息丰富。
种质资源中蕴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包括了株型、品质、产量等方面的遗传变异,可以为作物的品种改良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
[种质资源的挑战]尽管种质资源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资源获取不易。
一些珍稀的种质资源分布地域有限,获取受到一定限制,需要加强资源的收集保护工作。
2. 管理困难。
大规模的种质资源的管理和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管理工作复杂。
3. 科研资金不足。
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相应的科研经费支持,但当前我国的科研资金分配不均,导致资源的利用受到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ຫໍສະໝຸດ 表 15 微生物种质资源菌种保藏编号 中文名称 属名 来源历史 原产国 分离基物 培养基编号(名称或配方) 主要特征特性 保藏类型 保藏方法 生物危害程度 是否属于模式菌株 实物状态 共享方式 A 培养物;B 二元培养物;C 基因;;D 其他 (可多选) A 液氮超低温冻结;B -80℃冰箱冻结;C 真空冷冻干燥;D 矿物油;E 定期移植;F 其他 (可多选) A 一类;B 二类;C 三类;D 四类;E 不清楚 A 是;B 否 A 有实物;B 无实物 A 公益性共享;B 合作研究共享;C 知识产权性交易共享;D 资源纯交易性共享;E 资源交换性共享; F 收藏地共享;G 行政许可性共享;H 不共享 (可多选) 种名加词 收藏时间 采集地 培养温度(℃) 归类编码 原始编号
3
表 14 动物种质资源
国家统一编号 中文名称 中文别名 科名 种名或亚种名 原产国 原产地 主要功能特性 资源类型 保藏资源类型 实物状态 共享方式 外文名称 属名 归类编码 原产省 来源地 A 高繁殖力;B 高生产力;C 优质;D 抗病虫;E 抗逆;F 耐粗饲;G 耐高温;H 耐高湿;I 耐寒;J 耐干旱;K 耐药;L 致病;M 其他 (可多选) A 野生资源;B 地方品种;C 培育品种(系);D 寄生;E 其他 A 活体;B 精子;C 卵子;D 胚胎;E 细胞株;F 组织器官;G DNA 材料; H 标本; I 其他 (可多选) A 正常;B 退化;C 无实物 A 公益性共享;B 公益性借用共享;C 合作研究共享;D 知识产权交易性共享;E 资源纯交易性共享;F 资源交 换性共享;G 收藏地共享;H 行政许可性共享;I 不共享 (可多选) 保藏单位编号
表 12 生物种质资源保藏机构运行经费情况
运行经费来源情况 主要经费来源 合计 中央财政资助 地方财政资助 企事业资金 单位自有资金 国外资金 其 他 金额(万元) 主要支出科目 合计 设备运行费 房屋使用费 水电能源费 材料费 人 办 员 费 公 费 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金额(万元)
2
表 13 植物种质资源
附件 2
表 11 生物种质资源保藏机构(设施)
机构(设施)全称 机构(设施)统一编号 机构(设施)联系人 创建年份 固定资产(万元) 资源领域 设施类型 设施使用面积(m ) 设施库容(份/品种/菌株) 资源保藏总量(份/品种/株) 保藏库温度(℃) 资源信息化情况 信息服务(或数据库链接)网址 科技活动人员总数 年提供利用单位数 主持的科技项目 备注 其中:外籍人员数 年提供资源总份数 其中:国家级 其中:部级 年提供资源总份次 其中:省级 A 常温;B 15~-4;C -10~-40;D -80;E -196 (可多选) A 未建数据库未建网;B 已建数据库未建网;C 未建数据库已建网;D 已建数据库已建网
2
机构(设施)通讯地址 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联系电话(手机) 设施级别 总额 其中:设施用房 其中:仪器设备
机构(设施)邮政编码 机构(设施)负责人 E-mail 地址 A 国家级;B 部级;C 省级;D 其他 其 他
A 植物种质资源;B 动物种质资源;C 微生物种质资源 库 圃(园) 场 林 其他
1
国家统一编号 中文名称 科名 种名 原产国 原产地 主要特征特性 资源类型 保藏资源类型 实物状态 共享方式 保藏单位编号 外文名称 属名 归类编码 原产省 来源地 A 高产;B 优质;C 抗病;D 抗虫;E 抗逆;F 高效;G 其他 (可多选) A 野生资源;B 地方品种;C 选育品种;D 品系;E 遗传材料;F 其他; A 植株;B 种子;C 种茎;D 块根;E 花粉;F 培养物;G DNA;H 其他 (可多选) A 良好;B 中等;C 较差;D 无实物 A 公益性共享;B 公益性借用共享;C 合作研究共享;D 知识产权交易性共享;E 资源纯交易性共享;F 资源交 换性共享;G 收藏地共享;H 行政许可性共享;I 不共享 (可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