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质量》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质量》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质量》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黑龙江省甘南县第六中学八年级物理《质量》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知道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方法。

3.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学习重点:质量概念的建立学习难点: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学交合一1.认真思考:铁锤和铁钉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铁锤和铁钉含铁的多少一样吗?一桶水和一杯水中含水的多少一样吗?如何比较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_____.2.仔细阅读:课本第108页之“质量”及“小资料”,然后完成填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千进制:1 t=______kg 1kg=_____ g 1 g=________mg 大头针质量约是8.OX10-5kg合_________ mg;鲸的质量是1.5X105kg合_______ _t。

3.仔细阅读:课本第109页之“质量的测量”同时仔细观察110页托盘天平的构造,说出各部分的名称: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3.仔细阅读:课本第109页之“天平的使用”,如何正确使用天平,读课本找出关键词。

(1)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4.动手实验:小组内练习用天平称木块的质量,方形橡皮泥的质量,熟悉托盘天平的使用。

6.1《质量》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1《质量》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1 《质量》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质量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体验质量的概念,理解质量的保持不变性。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质量的定义,了解质量的测量工具,以及理解质量与物体状态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工具,了解质量与物体状态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与物体状态的关系。

难点:质量的保持不变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砝码、物体。

学具:记录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质量的保持不变性。

教师拿出一个天平和砝码,将砝码放在天平的一边,将一个物体放在另一边,调整天平直到平衡。

然后,教师改变物体的位置,再次调整天平直到平衡。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为什么无论物体的位置如何变化,天平都能保持平衡?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质量的保持不变性的结论。

2. 讲解:讲解质量的定义,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与物体状态的关系。

教师讲解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讲解质量的测量工具,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是天平和砝码。

讲解质量与物体状态的关系,质量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无关,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3. 实践:学生动手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和砝码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物体的质量不同,质量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无关。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与物体状态的关系。

活动难点:质量的保持不变性。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的概念,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体验了质量的保持不变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精品教案及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精品教案及导学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导学案教学目标:一、目标与技能⒈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会进行常用单位的换算。

⒉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及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而变化。

⒊初步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

二、方法与过程⒈通过对质量单位大小的感性认识,培养估测能力。

⒉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在使用操作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的单位及其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导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将下列物体进行分类:小铁钉、玻璃窗、大铁锤、玻璃瓶,其中分为一类,分为另一类。

你这样分类的理由是。

二、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独立思考后完成下列问题:1、铁钉是由组成的,铁锁也是由组成的,但铁钉和铁锁所含有的的多少不一样,在物理学上,把物体中所含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通常用字母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符号:,常用单位还有、和。

3、170mg= g= kg = t4、看课本小资料,一些物体的质量,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一只鸡的质量约是2000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是60一头大象的质量:10______;一根火柴的质量:70______.5、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变化。

三、自主探究活动一:质量的概念和单位阅读课文P108文字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物质”、“质量”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例如:铝合金窗户是,它们是由铝合金做成的,铝合金是;不同的窗户所用铝合金的多少不同,则是指它们的不同。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4.5×105mg= kg= g(2)80g= kg= mg3、.给下列物体的质量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45 ,(2)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大约是8 ,(3)一头大象的质量大约是5.8 ,(4)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320 。

活动一、探究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1.用天平称出一个空塑料瓶的质量为m= ,再将瓶子剪碎称出其质量1m=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6.1质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6.1质量

课题:质量【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理解质量的概念,会进行单位换算。

2、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重点)3、理解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二、过程方法: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通过实验,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温故知新】1、单位换算:80m= nm, 10-3 nm= m2、判断下不列说法对错(1).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和电子就象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中子运动()(2).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的更小微粒构成的()(3).气态物质的分子的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4).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说明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较液态物质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学习研讨】活动一:1、物质的多少叫,用符号表示;单位为,用符号表示。

2、四个常用质量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3、填写合适单位::4 g= mg= kg;枚大头针的质量约80 ,合g ;一个成人的质量也、约6 ,合mg 。

活动二:(一)认识天平1、工具:实验室常用测物体的质量.2、原理:由于它的相等,当两盘中质量相等时,天平就能。

(二)天平的使用方法1、测量前天平的调节:(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3)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2、测量时天平的使用步骤:(1)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2)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3)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如下图所示,物体质量为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1)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2)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3)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活动三:完成下列问题1、课本图6.1—3,把食品从地球带到太空,质量变了吗?2、质量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改变,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 6.1 质量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1 质量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1 质量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会利用质量的单位进行简单的单位之间的换算;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4、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二、课上导学导入:(1)、请同学们观察自己使用的课桌、椅子:思考:①它们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②椅子和课桌哪个含有的木材多?(2)、一把大铁锤和和一枚小铁钉:①它们都是由组成;②铁锤与铁钉含有的铁的多少相同吗?。

(一)问题思考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8页“质量”部分的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用什么字母表示?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质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3、阅读109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是多大、(重点关注:大头针、一元硬币、苹果和成人的质量)跟踪训练1:1、0、02t=_______kg 0、3Kg=_______g600mg=_______g2、请你给下面的物理量填上合适的单位:①一名成年男子的质量约为60____;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d、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e、复原:测量结束要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并整理器材,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跟踪训练3:如何用天平称出小瓶中水的质量?请说出你的操作步骤。

四、问题思考(四)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跟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温度有关吗?小组讨论教材P111想想做做两个问题。

由此得出结论。

、四、达标检测: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可能是() A50g B500g C50KgD5000mg2、一块铁块,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它的质量将发生变化()A、把铁块轧成薄铁片B、把铁块锉成圆柱体C、把铁块带到月球上D、把铁块熔化后铸成铁锅3、一架已调节好的天平,因某种需要移到另一张桌子上使用,在用此天平称量物体质量之前()A、不必调节就可测量B只需水平调节C、只需要横梁调节D、水平、横梁都要调节4、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粒大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可取的是()A、一粒大米质量太小,无法称量B、把一粒大米放在天平右盘里,在右盘中放砝码,反复测量,求平均值。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单位:千克、吨、克、毫克
-测量工具:天平
-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结构设计:
-左侧:质量定义、单位、测量工具
-右侧:换算关系、质量与重量区别、生活应用
4.艺术性与趣味性:
-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内容
-在质量单位换算部分,使用图形或箭头表示单位之间的递进关系
-《生活中的质量标准》:介绍国家标准和日常生活中的质量标准,如斤、两等传统单位的使用。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不同物体的质量,尝试总结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质量。
-探索质量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例如,在相同的力作用下,质量不同的物体加速度是否相同。
-设计一个小实验,使用不同的方法(如天平、杆秤等)来测量同一物体的质量,并比较结果的准确性。
(1)为什么我们在买东西时,要称一下重量?
(2)质量与重量有什么区别?
(3)如何根据质量来判断物体的轻重?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案例分析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假设我们要购买一斤苹果,我们如何判断卖家是否给够了重量呢?首先,我们可以用天平称量一下苹果的质量,然后与我们已知的一斤苹果的质量进行比较。如果质量相符,说明卖家给够了重量。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质量的测量:介绍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天平进行质量的测量。
4.质量与重量的区别:阐述质量与重量的概念区别,明确重量是受重力作用的结果。
5.生活中质量的估测: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估算物体的质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质量现象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6.1质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6.1质量

课题:6.1 质量学习目标:1、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一种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重点:认识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学会利用天平测量质量【自主预习】自主预习、发现问题、加深理解、课前完成1、什么是质量?符号是什么?质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单位的符号是什么?2、质量的单位(从大到小):()、()、()、()。

1t= kg ,1kg= g ,1g= mg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0.5t= kg 40g= kg 200mg= kg3、阅读课本小资料并结合生活经验,填写下列物体的质量:大头针kg 一个中学生kg 货轮kg一个鸡蛋g 一袋方便面g4、判断下列每组物体,哪一个的质量大?(1)铁锤铁钉(2)一杯水一盆水(3)一个西瓜一颗葡萄5、生活中测量物体质量的器具有哪些?6、阅读课本109页托盘天平的使用,3条注意事项,请你逐条分析,如果不按照要求做,会出现什么问题?7、请在图片中标出托盘天平的各部位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8、阅读课本110页的实验,请你试着计算一下图中物体的质量是 g。

【课堂反馈】课堂反馈、掌握知识、提高能力9、观察你面前的托盘天平,回答下列问题:(1)你面前的托盘天平的游码在零刻度线处吗?(2)你面前的天平平衡了吗?天平平衡的标志是什么?(3)你的砝码盒中最小砝码的质量是多少克?总质量是多少克?(4)游码所测量的范围是多少?标尺上每一格表示多少克?10、请你用面前的托盘天平测量一下身边物体的质量实验步骤:(1)请将天平放在桌面上。

(2)用镊子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若指针偏左,则向旋动平衡螺母。

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正中间。

科目:物理课型:新授课年级:8年级时间:主备:宋微同伴签字:备课组长签字:物理组1 / 2(3)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1节《质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1节《质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主要介绍了质量的概念、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质量这一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讲解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

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2.天平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天平、砝码、测量工具。

2.课件:质量的定义、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对质量的认知,如“你们知道什么是质量吗?在生活中如何衡量一个物体的质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质量的定义,介绍质量的单位(千克、克、吨)以及换算关系。

让学生明确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实验:让学生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天平,掌握测量质量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提问: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形状、位置有什么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讨论:质量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质量守恒定律、质量控制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些日常物品的质量,并填写实验报告。

8.板书(5分钟)质量的定义、单位、换算关系以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质量》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知道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方法。

3、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学习重点:质量概念的建立学习难点: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学交合一
1、认真思考:铁锤和铁钉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铁锤和铁钉含铁的多少一样吗?一桶水和一杯水中含水的多少一样吗?如何比较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_____、
2、仔细阅读:课本第108页之“质量”及“小资料”,然后完成填空: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千进制:1 t=______kg1 kg=_____ g1 g=________mg 大头针质量约是
8、OX10-5kg合_________ mg;鲸的质量是
1、5X105kg合_______ _t。

3、仔细阅读:课本第109页之“质量的测量”同时仔细观察110页托盘天平的构造,说出各部分的名称: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3、仔细阅读:课本第109页之“天平的使用”,如何正确使用天平,读课本找出关键词。

(1)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
4、动手实验:小组内练习用天平称木块的质量,方形橡皮泥的质量,熟悉托盘天平的使用。

m木= ; m橡皮泥= 。

对于橡皮泥你还有哪些收获?完成111页“想想做做”。

小组内交流总结:质量的三个属性
5、自我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是:当堂测试
1、下面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是物质的大小
B、质量是物体的多少
C、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D、质量是物体的大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玻璃杯打碎后,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
3、2、5X107mg可能是( )
A、一头象的质量
B、一个小学生质量
C、一只兔子的质量
D、一只蚂蚁的质量
4、为了测一小瓶油的质量,某学生采用了如下步骤:
A、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瓶放左盘,称得瓶的质量
C、瓶内倒人油后,称得瓶和油的质量
D、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
E、将游码置于左端零刻度线处
F、将天平整理好该学生遗漏了哪一步骤?补上该步骤,并按正确顺序排列(用字母表示)、
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310-5t=_________kg=_______mg、 (2)
4、2106g=________kg=_______t、6、3kg的水结成冰后,冰的质量______3kg,60kg的宇航员飞上太空后,其质量
_____60kg。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一位同学在测量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中无论怎样加减砝码,都不能使天平平衡,可采用的方法是()
A、移动游码
B、调节平衡螺母
C、交换托盘
D、移动游码并同时调节平衡螺母
8、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点上;(2)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3)将被测物放在天平
的右盘里;(4)根据估计被测物质量,用手拿砝码放在左盘
里,再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5)算出被测物体质量后,把
砝码放回盒里;以上有三个步骤缺漏或错误,请在下面括号里填有缺漏或错误的序号,然后在下面的空白处补充或改正。

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他操作步骤是:(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把一张邮票放在右盘里,向左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
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3)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刻度值,就等于一张邮票的质量、这个同学操作步骤中有
哪些错误?应如何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