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生的在建核电厂建造事件

近期发生的在建核电厂建造事件
近期发生的在建核电厂建造事件

附件

近期发生的在建核电厂建造事件

一、红沿河核电厂、宁德核电厂和阳江核电厂循环水过滤系统(CFI)系列共性事件

2012年6月,陆续发现红沿河、宁德、阳江等核电厂循环水过滤系统(CFI)存在管线贯穿重要厂用水系统(SEC)泵坑的A、B列隔墙以及管道材料和安装过程不满足该系统的核级安全要求,需要进行系统的重新设计和管路更换。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CFI系统的设计和供货单位缺乏承担核级系统供应的经验和能力,对技术要求未完全消化理解。事件的根本原因是:总承包单位误将核级的CFI系统纳入了非核级BOP包进行采购控制,未完全按照核级要求控制,且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和能力评价不到位,设计交底和设计审查未有效进行,设计与采购接口管理也不够明确。最终导致CFI系统设计、采购和安装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转失效。

处理措施:红沿河、宁德和阳江核电厂已重新按照核级要求进行了系统设计、采购和安装,并实施了永久的改造,保证了实体隔离等核安全功能的实现。

二、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主管道焊缝不符合项事件

2012年6月,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主管道完成焊接并进行100%射线检验过程中,发现2C4焊接接头在主管道侧距离焊缝边缘线1

毫米处存在超标缺陷显示,以及3U4焊接接头在主管道弯头侧距离焊缝边缘线1毫米处也存在超标缺陷显示。经过对比分析,判定这两处超标缺陷并非焊接过程引起,而是母材原有的铸造缺陷。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主管道铸件存在制造缺陷,虽满足产品母材制造的验收标准,但不满足焊接检验的评定标准。对于焊接接头区域,管道母材制造和焊接规范之间对于缺陷判定方法和准则不同,易发生此类缺陷按母材制造规范判定合格,而按照焊接规范评定时超标的情况。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主管道制造期间的质量过程控制不严格,存在气孔和夹渣类缺陷,对母材制造和焊接规范之间存在的差异也未能及时识别。

处理措施:经过对缺陷尺寸和性质进行安全评估和分析后,认为对于这两处焊接接头区域可以接受;但要求营运单位在役检查工作中加强对于类似缺陷的监测和跟踪,对缺陷可能的扩展情况予以重点关注。为避免此类问题重复发生,主管道在设备出厂和安装之前,进行焊接接头临近区域检验时,应按照焊接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和评定,并消除超标缺陷。

三、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三个环路的蒸汽发生器泄漏事件

自宁德核电厂1号机组二环路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与管板密封焊发生渗漏以后,2012年5月至11月期间,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三台蒸汽发生器在现场进行二次侧水压试验时,也相继发生密封焊焊缝渗漏,需要在核岛现场进行大量的排查和返修工作。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蒸汽发生器制造过程中,传热管与管板密封焊的清洁度及工艺控制存在不足,导致密封焊缝内存在较多的

气孔等性质的缺陷,个别缺陷在水压试验时贯穿而导致泄漏。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制造单位掌握重要部位的关键工艺和检验技术能力欠缺,同时,质量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存在漏洞;营运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设备监造和验收管理不严格,经验反馈工作不够完善。

处理措施:我局对类似问题进行排查,发现同期制造的红沿河、宁德、阳江、福清和台山等五个核电厂的十余台蒸汽发生器也存在类似问题。我局要求制造单位分别在制造厂内或核岛现场进行全面排查和返修处理。在核岛现场进行焊缝返修工作加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也影响了核电厂调试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排查和返修工作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四、红沿河核电厂1号机组高密度乏燃料贮存格架安装位置与设计不符事件

2012年10月,根据其他核电项目的经验反馈,检查发现红沿河核电厂1号机组的高密度乏燃料II区16台格架的安装方位错误,每台格架安装方向与图纸的要求相差180o。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安装单位在进行安装过程中,未能仔细核对设计技术要求和安装图纸,凭经验实施了现场安装施工。事件的根本原因是:未按照质量保证要求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方案审查,并违反施工程序和图纸要求进行现场施工。

处理措施:高密度乏燃料贮存格架方向安装错误给密集化贮存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设计单位进行了保守的临界物理分析计算。为了保证乏燃料贮存安全,该机组装反的16台格架的贮存小室将被弃用,并设置了防止燃料误装入的工程措施。

五、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堆内构件部分结构使用焊材与设计不符事件

2012年10月,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在对能量吸收器组件最终焊缝进行检验时,发现能量吸收器与导向柱焊接使用的焊接材料(ER316L)与设计文件要求的焊接材料(ER308L)不一致。随后,又发现上下部堆内构件止动块与法兰面的焊缝也存在类似问题。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指导焊接工作的工艺文件错误。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安装单位技术人员在编制焊接工艺文件时,没有引用上游设计文件的有关要求,而是凭经验确定了工艺和选材。同时,安装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也未严格按质量保证要求开展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导致施工文件审查、焊接活动先决条件检查和过程控制等环节管理失效。

处理措施:分析评价了不同材料之间存在的化学元素差异,评价了材料受到辐照后以及在恶劣使用工况下性能变化的影响,并对保证部件的功能和完整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分析后,可以继续使用。

六、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三环路热段主管道温度计管座螺纹局部损伤事件

2012年10月,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在联合冲洗前,对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温度计管座安装套管进行临时封堵时,因操作不当,造成三环路热段主管道温度计套管及管座损伤。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在安装温度计套管过程中出现阻塞,无法继续沿螺纹旋入,施工人员未按照程序进行分析处理,而是直接使用扳手进行强拧,导致温度计套管及管座存在不同程度损伤,难以恢复设计原状。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安装单位施工前没有对重

要部件安装工作进行质量风险分析;对安装工作的难度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施工人员未按照程序进行作业,核安全文化和质量意识淡薄,缺乏保守、质疑的工作态度,存在的野蛮施工情况没有及时被纠正,演变成为习惯性违章。

处理措施:将重新制作螺纹管套,经结构完整性分析并在模拟试验通过后重新安装,由于涉及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性问题和部件重新制造等工作,修复尚未完成。

七、台山核电厂2号机组核岛安全厂房部分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不合格事件

2012年9月,台山核电厂土建试验室在试压8月23日生产的2号机组核岛安全厂房混凝土试块时,发现有两组标号C40/50混凝土试块28天回弹试验抗压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标准,随后又发现了五组C40/50试块未达到设计强度标准,而同批次的60天回弹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随即暂停了2号机组核岛搅拌站所有混凝土生产,对所有配合比进行检查,并对缺陷混凝土结构进行实体抽芯试验验证。但在实体抽芯过程中不够慎重,进一步造成混凝土内部分钢筋损坏。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砂石场的原料石取料点变更后,低品质原料石造成了成品砂中吸附性颗粒增加,降低配合比中外加剂的减水效果,由于2号核岛混凝土外加剂掺量较低,使得用水量增加,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事件的根本原因是:营运单位和施工单位技术能力不足,对可能引发的质量问题不敏感,对重要构筑物施工工艺要素变更验证不够充分,对风险的识别和管理不到位,还造成了混凝土结构的人为损坏。

处理措施:现场对所有配合比进行了检查验证,调整了低掺量外加剂的配合比,对已完成的混凝土进行监控以检查强度发展状况,同时还在已完工的混凝土墙壁进行了抽芯测试验证等工作,此问题尚未处理结束。

八、三门、海阳核电厂主管道壁厚减薄事件

三门、海阳核电厂1号机组主管道安装前测量中,发现主管道曲率、厚度等尺寸存在偏差,造成主管道壁厚局部减薄,需要修改镗孔方案,并进行最小壁厚的设计变更。为评估局部减薄后的影响,设计单位出具了不同壁厚的详细力学计算报告、AP1000主管道最小壁厚计算报告等,我局也组织审评单位开展技术审评、最小壁厚独立校核计算工作和“破前漏”(LBB)分析计算工作,并组织专家审查会进行审议。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三门、海阳核电厂1号机组主管道为首批AP1000主管道,设计、施工单位均缺乏成熟施工经验,弯管前余量不足导致最小壁厚不满足设计要求。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在新的技术体系下设计、制造等技术能力不足,再加上经验欠缺,未能对风险提前作出估计。

处理措施:相关单位开展了分析论证工作,通过进一步挖掘设计裕量以评价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九、海阳核电厂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撑底部耐磨板干膜润滑剂质量不符合事件

2012年7月,发现海阳核电厂1号机组压力容器底部支撑耐磨板润滑剂错用,并引起耐磨板锈蚀。

该事件产生的原因是:润滑剂采购、入库、领用和现场施工等环节均没有严格执行物项的名称、规格型号等属性的核对,导致错误的物项被使用。事件的根本原因是:有关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失控,采购活动过程中未按照相关文件程序和技术要求执行,发生偏离时也未及时处理。

处理措施:由于发现润滑剂错用时压力容器已经就位,针对压力容器重新就位对主管道安装预案的影响,进行了重新建模评估,并按照设计要求采购了适合的润滑剂,现场对受影响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和支承进行了处理,包括重新起吊压力容器、去除了不合格的润滑剂、更换耐磨板、重新喷涂干膜润滑剂以及压力容器重新就位等工作。

十、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辅助给水箱失稳变形事件

2013年2月,工作人员巡检时,发现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辅助给水系统(ASG)的主要设备辅助给水箱(2ASG001BA)严重变形,罐体上半部有三处凹陷,呈对称分布,最大半径约3米,最大深度约2米,罐体顶部倾斜约20度,部分管线及支架也受拉变形,现场不得不对罐体和相关构筑物进行拆卸和修复。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设计单位的施工图纸与工艺流程图不一致,在施工时也没有正确澄清,导致现场将通大气管道末端焊死;调试人员在进行排水操作试验前没有严格执行边界检查程序,试验过程中也没有安排对现场巡检,最终导致水箱内形成局部负压并失稳变形。事件的根本原因是:相关单位和人员经验反馈不到位、工程经验不足、安全意识缺失、责任心不强,各级设防被层层突破而导致设备损坏。

中国拟建核电站

中国拟建核电站 中国核电的快速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尽管也有来自各方的不同意见,但已经势不可挡,实际建设进度远远超过“规划目标”必将成为现实。 除了广东、浙江、江苏、辽宁、福建、山东已经事实上成为核电基地外,沿海的海南也先后多次讨论核电发展规划,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西、吉林等地也争相成为第一批内陆核电站的所在地,四川、重庆等地也不甘示弱(不过本次地震影响,可能会迟缓些)。截至目前,涉及核电规划的省份已经增加到15个,占据中国的“半壁江山”。 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核在建总装机容量,从乐观的角度将可达到10220万千瓦,从保守的角度也将达到7800万千瓦,这个数字将大幅超额完成规划确定的运行和在建共5800万千瓦的目标。 1、吉阳核电站一期(安徽) 吉阳核电厂址坐落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瓦垅乡西南部。吉阳核电工程规划容量为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一期工程建设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期工程两台机组计划在2010年1月和2010年9月开工建设,分别于2015年1月和2015年9月投入商业运行。项目拟由中核集团控股,与其他出资方组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经营。 目前,吉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建议书已上报给国家发改委。 2、芜湖核电站(安徽) 芜湖核电项目位于芜湖繁昌县荻港镇和新港镇交界处的芭茅山和董公山,地处长江南岸,在皖电东送通道上,毗邻长江三角洲负荷中心,具有良好的选址条件和区位优势,规划建设四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两台百万

千瓦级机组(CPR1000)。项目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项目业主公司负责建造和经营。 自1984年安徽省核电办在该县开展安徽核电项目选址工作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主动配合,历经二十多年的努力,该项目在2006年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2006年6月2日,芜湖市政府和中广核集团签订《关于合作开展芜湖核电项目开发的框架协议》,中广核正式介入芜湖核电项目;经过省、市、县和中广核的共同努力,《芜湖核电站项目建议书》由省发改委和中广核于2006年9月29日联合上报国家发改委,项目进入实质运行阶段;2006年 11月2日,中广核芜湖筹备处正式揭牌成立。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推进中。 3、桂东核电站(广西) 桂东核电拟选的福传和白沙厂址分别位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和贵港市平南县。建设规模为4×1000MW,一期工程规划建设 2×1000MW压水堆核电机组。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签署的《关于共同促进广西电力工业发展的协议》和《关于共同开展广西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协议书》,广西桂东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由自治区发改委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共同负责进行。 4、白龙核电站(广西) 广西白龙核电项目位于广西自治区防城港市,规划建设六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机组(CPR1000)。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广西投资集团公司共同投资,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为主负责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 2004年通过了厂址选择报告的审查;2006年3月20日,中国

核电厂运行

1、核电厂与普通化石燃料电厂相比有哪些主要区别? a.核电厂有临界的特点,反应堆必须达到临界才能工作;核电厂必须保证足够的核燃料装 量,既有临界质量的限制,也要保证适当长的换料周期;反应堆中的核燃料不可能全部耗尽。 b.放射性特点:放射性物质的来源:裂变产物、衰变产物、活化产物和放射性废物(气、 液、固);防止放射性物质的释放是核电厂安全的首要目标。 c.剩余释热问题:剩余释热主要由剩余裂变发热和衰变热两部分组成;因此核反应堆必须 要有余热排出系统;冷却剂泵有一个很大的惰性飞轮。 d.系统的复杂性:核电厂系统设备比普通化石燃料电厂更为复杂;运行人员驾驭核电厂过 渡瞬变更为困难;核电厂的成本结构与普通化石燃料电厂不同(核电厂建造成本高而运行成本低,化石燃料电厂建造成本低而运行成本高);因此要求核电厂尽量带基本负荷运行,并且尽量减少停堆。 e.饱和蒸气问题:核电厂绝大多数使用饱和蒸汽,而化石燃料电厂使用过热蒸汽;饱和蒸 汽的焓值比过热蒸汽的焓值低;因此在相同规模的情况下,核电厂使用的蒸汽管道、汽轮机、调节阀门等的尺寸较大,给运行带来了一些问题。 2、压水堆核电厂载硼运行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优点:1)可以控制较大的反应性,延长了反应堆的换料周期,提高了经济性; 2)有利于改善反应堆中子通量密度的分布,提高安全性,提高核燃料利用率。 3)减少了控制棒的数目,简化了控制棒系统的设计,减少了压力壳的开孔数目,提高了压力壳的安全性。 4)通过注硼可以实现可靠停堆,保证足够的停堆深度。 缺点:1)增加了一个化学容积控制系统,增加运行复杂性。 2)硼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正的慢化剂温度系数,增加了运行风险。 3)运行中需要经常调整硼浓度,增加了废物量。 3、为什么在压水堆运行中引入汽轮机快速降负荷功能?哪些条件引起汽轮 机快速降负荷? 原因:在保证反应堆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紧急停堆 引起汽轮机快速降负荷的情况有:超温ΔT或超功率ΔT值比事故保护停堆值低3%; 功率高于80%满功率时一台主给水泵跳闸;一路加热器疏水箱疏水被旁通到冷凝器。 4、核电厂的运行工况有哪些 a)Ⅰ类工况:正常运行和运行瞬态 b)Ⅱ类工况:中等频度事件 c)Ⅲ类工况:稀有事件 d)Ⅳ类工况:极限事故 5、运行模式的分类(温度一栏舍去) 模式K eff额定热功率/% 冷却剂平均温度 /℃ 1. 功率运行≥0.99 >5 ≥176.6 2. 启动≥0.99 ≤5 ≥176.6 3. 热备用<0.99 0 ≥176.6

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实用版

YF-ED-J165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 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引言 本规定提出了陆上固定式热中子反应堆核电厂在厂址选择中在核安全方面应遵循的准则和程序。 本规定的范围包括与运行状态及事故状态(包括那些会导致需要采取应急措施的事故状态)有关的厂址的和厂址与核电厂相互影响的各种因素以及对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所有外部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 本规定的目的是给出适用于运行状态及事故状态(包括那些会导致需要采取应急措施的

事故状态)的准则和程序,以提出关于下述各项内容的基本要求: (1)规定许可证申请者必须提供的推荐厂址的资料范围; (2)评价推荐厂址,以保证能充分考虑到与厂址有关的自然现象及特征; (3)分析厂址区域的人口特点和在核电厂整个预计寿期内执行应急计划的能力; (4)确定与厂址有关的设计基准; (5)规定许可证申请者在厂址评价中的任务; (6)说明国家核安全部门在厂址评价中的任务。 本规定3.1条所列总准则用于: (1)选择若干推荐厂址,并评价它们是否

(完整版)是否应该修建核电站

尊敬的各位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各位观众: 大家好!我方认为,当前形势下,核电站应该继续大规模扩建。 下面,让我们对辩题进行分析。核电站,是指在核能源应用技术成熟,安全保障健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核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所谓大规模,是指在具有强烈的需求以及周全的计划的前提下,大型的规划出来的实体模型。继续,则是指连续下去,不中断进程。因此,核电站应该继续大规模扩建,是指在当今社会不应该因为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而中断对以前核项目的开发计划。 首先,核能发电比其它能源发电更具优势。从传统能源角度考虑,以化石燃料为代表的传统能源燃烧利用率低,其排放的气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也对其继续利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新能源角度考虑,以太阳能、风能、水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均会受到天气与环境的影响。而反观核能源,核燃料燃烧利用率高,并且其可利用的原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更可贵的,核能源是绿色能源,不会向环境直接排放污染物。因此,核能源称得上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 其次,核电站继续大规模扩建,从而大规模使用核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纵观迄今为止的三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机的改良,到电力的使用,再到原子能的开发,不难发现,每一次新能源取代旧能源之初,都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与阻碍。由此可见,目前核电站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阻碍,都不应成为我们停止大规模扩建核电站的借口。大规模扩建核电站,充分使用核能才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最后,我们不可否认,任何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都会伴随一定的问题,但是与核电站所具有的经济价值相比,则利远远大于蔽。煤炭坍塌殃及生命,石油泄漏祸及池鱼,尽管目前福岛核危机造成一定的恐慌,但是这一危机也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与核电站本身的安全系数并无关系。更何况在2009年统计的全球各类能源发电总量中,核能源发电总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61.2%,其发电量远远超过了其他各类能源发电量的总和。因此,在应用技术成熟,安全保障健全的前提下,大规模扩建核电站才是明智之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历史的车轮依然滚滚向前。因噎废食是愚昧者的无知,顺应发展趋势,大规模扩建核电站才是智者的选择。 综上,我方认为,核电站应该继续大规模扩建。 谢谢大家!

电力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流程【方案】

关于电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相关资料一、电力建设项目的核准权限: 水电站:在主要河流上建设的项目和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及以上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抽水蓄能电站: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火电站: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热电站:燃煤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风电站: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核电站:由国务院核准。 电网工程:33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工程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注: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一般指国家发改委,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一般指地方发改委。 二、关于火电工程项目的鼓励与限制政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13年2月16日发布21号令,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作出了修改,修改后与电力相关的内容如下: 鼓励类: ※水力发电 ※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 ※采用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热电冷多联产、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 ※缺水地区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空冷机组电站建设; ※重要用电负荷中心且天然气充足地区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 ※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洁净煤发电;※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采用流化床锅炉并利用煤矸石、中煤、煤泥等发电; ※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及复合污染物治理; ※乏风瓦斯发电技术及开发利用;

※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 ※分布式电源; ※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 ※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 ※生物质直燃、气化发电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以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城市填埋垃圾、工业有机废水等为原料的大型沼气生产成套设备;※沼气发电机组、沼气净化设备、沼气管道供气、装罐成套设备制造; ※海上风电场建设与设备制造 ※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海洋能、地热能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先进核反应堆建造与技术开发; ※核电站建设; ※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 ※核电站延寿及退役技术和设备; ※核电站应急抢险技术和设备;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 ※纯低温余热发电; ※太阳能热利用及光伏发电应用一体化建筑。 限制类: ※小电网外,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 ※小电网外,发电煤耗高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的湿冷发电机组,发电煤耗高于305克标准煤/千瓦时的空冷发电机组; ※无下泄生态流量的引水式水力发电。 淘汰类: ※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单机容量在1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 ※单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小火电机组; ※以发电为主的燃油锅炉及发电机组; ※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设计寿命期满的单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

世界核电站建设现状及前景

世界核电站建设现状及前景 胡经国 人类使用的能源已由木材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进入到核能时代。利用核裂变反应产生的巨大能量—核裂变能(本文所说的核能是指核裂变能)发电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今天,核能已成为技术上最成熟、安全、经济、清洁、最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一种新能源。在当今世界能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建设核电站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发生了美国三里岛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但是世界核电站建设仍然在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到1983年9月,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在运转的核电站270多座,总装机容量为1700亿瓦。同时,在建和拟建的核电站尚有200多座。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1984年,全世界有34座核电站投产发电,使世界核电站发电量增长17%,达到2200亿瓦。当年,全世界新建核电站14座。 到1986年底,全世界在运转的核电站达到376座,总装机容量达到2769.75亿瓦;在建的核电站有135座,总装机容量为1469.31亿瓦;拟建的核电站有124座,总装机容量为1218.9亿瓦。 到1987年6月底,全世界在运转的核电站有389座,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亿瓦。当时,世界各国核电站所提供的电力,相当于700多万桶石油的能量。去年,全世界又增加了20座核电站,使世界核电站总数达到420座。 据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已安装的核电站的装机容量将达到4970~6460亿瓦;到2025年,将增加到8750~21600亿瓦。 到1986年底,核电站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比重已上升到了15%。同时,核电站发电量占各国发电总量的比重,法国为70%,比利时为67%,瑞典为50%,瑞士和西德两国分别为39%和30%,日本和美国两国分别为25%和17%。 据预测,到2000年,核电站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5%上升到20%~30%。 目前,全世界的核电站都是利用铀235或钚239等容易裂变的同位素,通过核裂变反应获得巨大的能量的。近几年来,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正在加紧研究通过受控核聚变反应获得更加巨大的能量。科学家们预测,到本世纪末,受控核聚变技术将获得重大突破。到21世纪,人类通过受控核聚变反应所获得的能量将会越来越多。核能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

HAD003-07 核电厂建造期间中的质量保证

HAD003/07 核电厂建造期间中的质量保证 HAD003/07 核电厂建造期间中的质量保证 (1987 年 4 月17 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 1 引言 1.1 概述99 / 163 对于不同的现场建造活动,其质量保证大纲的级别是不同的。在确定质量保证工作的范围和深度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服务中的差错或物项的失灵或故障对安全的影响,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有: (1)物项的复杂性、独特性或新颖性; (2)物项的标准化程度; (3)工艺、方法和设备的特殊控制、行政管理方法和监督措施的要求; (4)可通过检查和试验证实的符合设计要求的程度; (5)质量史; (6)物项在电厂安装后,其维修、在役检查和更换的可达性。 1.2 范围 本导则对制定和执行核电厂现场建造活动的质量保证大纲提出要求和建议。这些活动包括:加工、装配、安装、装卸、贮存、清洗、冲洗、检查、试验、修改、修理和维护等。有关核电厂系统试验的进一步说明,见安全导则HAD103/02《核电厂调试程序》 其他设计、采购和运行等活动见质量保证的其他安全导则。 1.3 责任 对核电厂负有全面责任的营运单位必须对制订和执行现场建造的质量保证大纲负责。营运单位可以委托其他单位来制订和执行所有大纲或其中的一部份,但要对整个大纲的有效性负责,同时又不改变受托者的义务和应负的法津责任。大纲的制订必须与工程的进度相一致。 1.4 组织形式 《规定》提出了基本组织机构。安全导则HAD003/02《核电厂质量保证组织》对参加核电厂建造各单位的组织形式和机构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建议。 2 总的要求 2.1 计划制订 必须制订形成建造(包括验证工作)计划并形成文件。计划必须明确所要进行的作

核电厂建设审批程序的规定

关于核电厂建设审批程序的规定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我国核电工业的发展,加强对核电厂规划工作和项目建设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核电厂的建设为国家大型重点项目。因此,必须纳入国家计划,由国家统一规划、立项建设。 第三条核电厂建设的基本程序包括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建设准备、土建施工和安装、调试和试运行,直到竣工险收等过程。除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之外,不允许擅自简化程序和超越阶段审查、审批。 第二章项目建议书 第四条核电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由项目建设单位联合所在省(市)政府和相应的电力主管部门负责,并委托有资质的工程设计院编制。由国防科工委负责审查和批准。 第五条核电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必须对厂址进行预评审,并将预评审意见作为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一起上报。

第六条项目建议书应根据批准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建设单位联合所在省(市)政府和相应的电力主管部门负责编制、上报。由国防科工委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家计委审批。(即完成立项) 第三章可行性研究 第七条第七条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必须为开展可行性研究准备相关的条件,主要包括: (一)立项目法人,建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 (二)开展现场有关资料的调研、试验、勘察和测量等; (三)与主要设备供应商开展谈判,并签订意向书(正式合同只有在可行 性研究报告书批复后才能签订)。通过谈判确定核电厂的技术方 案; (四)进行总平面设计,并进行评审; (五)局部开展征地和四通一平等前期工程; (六)落实筹资方案等。 第八条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由企业法人的营运单位负责组织编制、上报。可行研究报告的编写应选择有资质的工程设计单位参加,其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厂址选择报告》、《选址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报国

核电厂安全知识点

核电厂潜在的危险性:1)核电厂存在大量的放射性物质2 反应堆停闭后会长时间释放衰变热3)反应堆存在大量的高温高压水4)反应堆功率可能迅速升高。 核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他建立在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他的重要性得到应有的重视。 特性:安全文化的有形导出、安全文化主动精神。 实质:在电厂内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在核电厂内营造人人自觉关注安全的氛围,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培养员工尊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提高人员绩效和核电厂的安全性能。 人品特性:质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相互交流的工作习惯。 自我检查是一种极高人员绩效的工具,常用方法:STAR”stop停止、think思考、act行动、review 检查。 监护:指两名操作人员同时检查将要进行的操作的正确性。 安全文化评价的方法:人员访谈、行为观察、文件查阅。 我国核安全法规体系分为: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指导性文件、参考性文件。 核电安全许可证:核电厂厂址安全审查安全批准书、核电厂建造许可证、核电厂首次装料批准书、核电厂运行许可证、核电厂退役批准书、操作员执照、高级操作员执照。 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指许可证申请者向环境保护部提交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核安全报告分为定期报告、不定期报告、和事故报告。 核事故应急管理的方针: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应急计划是针对应急响应行动制定的文件,是其他应急文件的基础。 应急计划区:为了在核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保护公众的防护行动,事先在核电厂周围划出制定应急计划并做好适当准备的区域。 应急状态分级: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厂区应急、场外应急。 通用应急水平即又防护行动客避免的剂量。。。。隐蔽10 撤离50 典防护100 临时性避迁(第一个月30 第二个月10)(mSv)永久性在居住寿期内1Sv 核电安全的总目标是建立在核动力厂中建立并保持对放射性危害的有效防御,以保护人民和环境免受危害。用防护目标、核电技术安全目标、核电安全目标的目标的数量指标做补充。核动力厂设计的纵深防御的五个层次:1)高质量的设计、施工及运行,使偏离正常运行状态的情况很少发生、2)设置停堆保护系统和相应的支持系统,防止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发展成为事故3)设置专设安全设施,限制设计基准设计的后果,防止发生堆芯融化的严重事故4)利用特殊设计设施,进行事故管理5)场外应急设施和措施。 轻水堆核电厂普遍采用的四道实体屏障:芯块、燃料元件包壳、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承压边界和安全壳及安全壳系统 概率安全分析:把整个系统的失效概率通过结果的逻辑推理与他各个层次的子系统、部件及外界条件等的失效概率联系起来,从而找出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 概率论的分析方法:1)事件树分析:建立事件树即进行功能模化,继始发事件后,把各项与安全相关的功能按失效与否逐级开展,就能得到一系列后果不同的事件序列。2)故障树分析:把系统的失效作为分析的目标,由此反推,寻找直接导致这一失效的全部因素。直至毋需再研究其发生的因素为止。 电厂的概率安全分析通常是在三个级别上进行的。一级概率安全分析确定可导致堆芯损坏的事件序列及这些序列的估算频率,可对上述弱点及防止堆芯损坏的的方法提供重要见解。二

(2020年整理)全国已建成或在建核电站分布.doc

全国核电站分布之二:全国在建核电站 1、岭澳核电站二期 项目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 投资方: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 管理方: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堆型:压水堆(CPR1000) 功率:2X1000MW 设计寿命:40年 建设进展:主体工程于XXXX年12月15日开工;XXXX 年6月28日,1号机组核岛安装工程比原计划提前17天开工;XXXX年9月23日,1号机组核岛比原计划提前38天完成穹顶吊装,工程建设从土建施工全面转向设备安装阶段。 预计首台商运时间:XXXX年10月 说明: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是我国“十五”期间唯一开工的核电项目,是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项目采用中广核集团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 CPR1000,是我国CPR1000示范工程,在我国核电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项目建设,我国将加快全面掌握第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技术,基本形成自主技术品牌核电站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制造国产化能力,为高起点引进、消化、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2、阳江核电站一期 项目地址:广东省阳江市东平镇 投资方:中广核集团公司 管理方: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堆型:压水堆(CPR1000) 功率:2X1000MW(共建6台) 设计寿命:40年 建设进展:XXXX年9月26日负挖开始,目前前期工程正按计划顺利推进。 预计首台商运时间:XXXX年4月 说明:阳江核电站位于中广核集团在广东地区的第二核电基地。项目采用中广核集团具有自主品牌的CPR1000技术。阳江核电站的建设对满足广东省经济增长对电力的需求,进一步优化广东省电网结构和能

源结构,拉动广东省核电装备制造业升级,促进广东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台山核电站 项目地址: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 投资方:中广核集团公司 管理方:台山核电有限公司 堆型:压水堆(CPR1000) 功率:2X1000MW(共建6台) 设计寿命:40年 筹备进展:目前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各项筹建工作正按计划推进,建设条件已基本成熟。 预计开工时间:XXXX年 预计首台商运时间:XXXX年 说明:台山核电项目已被列为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重大能源保障工程项目。 4、红沿河核电站一期

中国的核电站有哪些

中国的核电站有哪些 中国的核电站情况到目前,中国有4座核电站11台机组运行。在建也不少。 一、秦山核电站(中核) 秦山核电站地处浙江省海盐县。 一期工程,采用中国CNP3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1×30万千瓦,设计寿命30年,综合国产化率大于70%,1985年3月浇灌第一罐核岛底板混凝土(FCD),199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1994年4月设入商业运行,1995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经过十多年的管理运行实践,实现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掌握技术、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为中国核电发展打下基础”的目标。 二期工程及扩建工程,采用中国CNP65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65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二期约55%,二扩约70%,1#、2#机组先后于1996年6月和1997年3月开工,经过近8年的建设,两台机组分别于2002年4月、2004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使我国实现了由自主建设小型原型堆核电站到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为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对促进我国核电国产化发展,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扩建工程(3#、4#机组)是在其设计和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2006年4月28日开工,3#机

组计划于2010年12月建成投产,4#机组力争2011年年底投产。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采用加拿大成熟的坎杜6重水堆技术(CANDU 6),装机容量2×728兆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55%,参考电厂为韩国月城核电站3号、4号机组。1号机组于2002年11月19日首次并网发电,并于2002年12月31日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于2003年6月12日首次并网发电,并于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业运行。 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中广核) 大亚湾核电站是采用法国M31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98.4 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不足10%,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开工,1994年2月1日和5月6日两台单机容量为984MWe压水堆反应堆机组先后投入商业营运。 三、岭澳核电站(中广核) 岭澳核电站位于广东大亚湾西海岸大鹏半岛东南侧。 一期工程,采用中国CPR10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99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30%,于1997年5月开工建设,2003年1月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2004年7月16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二期工程,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1号和2号机组综合国产化率分别超过50%和70%,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两台机组计划于2010年至2011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行。 三期工程,采用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预计2011年开工建设。

近期发生的在建核电厂建造事件

附件 近期发生的在建核电厂建造事件 一、红沿河核电厂、宁德核电厂和阳江核电厂循环水过滤系统(CFI)系列共性事件 2012年6月,陆续发现红沿河、宁德、阳江等核电厂循环水过滤系统(CFI)存在管线贯穿重要厂用水系统(SEC)泵坑的A、B列隔墙以及管道材料和安装过程不满足该系统的核级安全要求,需要进行系统的重新设计和管路更换。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CFI系统的设计和供货单位缺乏承担核级系统供应的经验和能力,对技术要求未完全消化理解。事件的根本原因是:总承包单位误将核级的CFI系统纳入了非核级BOP包进行采购控制,未完全按照核级要求控制,且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和能力评价不到位,设计交底和设计审查未有效进行,设计与采购接口管理也不够明确。最终导致CFI系统设计、采购和安装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转失效。 处理措施:红沿河、宁德和阳江核电厂已重新按照核级要求进行了系统设计、采购和安装,并实施了永久的改造,保证了实体隔离等核安全功能的实现。 二、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主管道焊缝不符合项事件 2012年6月,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主管道完成焊接并进行100%射线检验过程中,发现2C4焊接接头在主管道侧距离焊缝边缘线1

毫米处存在超标缺陷显示,以及3U4焊接接头在主管道弯头侧距离焊缝边缘线1毫米处也存在超标缺陷显示。经过对比分析,判定这两处超标缺陷并非焊接过程引起,而是母材原有的铸造缺陷。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主管道铸件存在制造缺陷,虽满足产品母材制造的验收标准,但不满足焊接检验的评定标准。对于焊接接头区域,管道母材制造和焊接规范之间对于缺陷判定方法和准则不同,易发生此类缺陷按母材制造规范判定合格,而按照焊接规范评定时超标的情况。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主管道制造期间的质量过程控制不严格,存在气孔和夹渣类缺陷,对母材制造和焊接规范之间存在的差异也未能及时识别。 处理措施:经过对缺陷尺寸和性质进行安全评估和分析后,认为对于这两处焊接接头区域可以接受;但要求营运单位在役检查工作中加强对于类似缺陷的监测和跟踪,对缺陷可能的扩展情况予以重点关注。为避免此类问题重复发生,主管道在设备出厂和安装之前,进行焊接接头临近区域检验时,应按照焊接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和评定,并消除超标缺陷。 三、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三个环路的蒸汽发生器泄漏事件 自宁德核电厂1号机组二环路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与管板密封焊发生渗漏以后,2012年5月至11月期间,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三台蒸汽发生器在现场进行二次侧水压试验时,也相继发生密封焊焊缝渗漏,需要在核岛现场进行大量的排查和返修工作。 该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蒸汽发生器制造过程中,传热管与管板密封焊的清洁度及工艺控制存在不足,导致密封焊缝内存在较多的

核能发电工作原理及核电站进程

核能发电工作原理及核电站进程 4月21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在法国举办杜瓦底座移交仪式。人造太阳“心脏”安装开启中核集团向全球核能高端市场迈出实质性步伐。核能发电在考试中经常会考查,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核能发电相关考点。 考点.1 核能发电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将原子核裂变能转化为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考点.2 核能发电的优点 1.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3.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 4.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稳定。 5.核能发电实际上是最安全的电力生产方式。 考点.3 核电站进程

我国比较著名的两座核电站 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设施。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电站称为核电站,当今世界上只能利用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 我国核电站的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台核电机的组装在秦山核电站进行,1985年开工,1994年商业运行,电功率为300MW,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的原型核电机组。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2015年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最大的核电基地。 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也是大陆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站。 考点.5 核能发电比重 我国利用核能发电的增量空间巨大。核电发电量在所有电源发电量中的占比也持续增长,2010年核电发电量占比仅1.77%,到2019年三季度核电发电量占比已经达到4.79%,已经超过了2020年的目标值,根据计划,2020年有望完成核电占比提升至4%的目标。 试题练习 【练习题】1.核电站利用核能进行发电,其所使用的核燃料是:

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位于哪里? 2010年07月08日 1323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5) 中新网7月8日电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于1954年6月在前苏联建成,成为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成功典范。 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在前苏联建成,当时即称为第一核电站。它的建设是当时的最高机密,即使是身处建设工地的工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建造什么。 1954年6月27日,俄语广播电台播报的一则新闻震惊了全国和世界,“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5000千瓦发电量的核电站,该核电站已为苏联农业生产项目提供所需电力。” 原子能利用的历史要追溯到二战以前,远远早于1954年6月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启动的那一天。这项建设工程曾被称为“和平利用原子能”,因此就有了第一个核电站反应堆。该工程凝聚了千万杰出俄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集体智慧,以建设工期短而载入史册,从方案设计到实际竣工仅用了三年时间。 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今昔何貌 2009-07-17 090851来源网易探索(广州)跟贴 0 条手机看新闻 时至今日,“核电站”这个词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了,但是核能最开始被提出用于发电时情况是怎样的呢?经历了50多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今昔是何貌?今天,就让我们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核电站,看看难得一见的内部情况。 图1: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座博物馆和科技馆,供人们体验参观。 时至今日,“核电站”这个词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了,但是核能最开始被提出用于发电时情况是

怎样的呢?世界上建立的第一所核电厂位于俄罗斯——在建造的那个时代应该被称为苏联。 经历了50多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今昔是何貌?今天,就让我们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核电站,看看难得一见的内部情况。 奥布灵斯克核电站(Obninsk)位于俄罗斯卡卢加州,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人类核电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核能的和平利用成为现实。 图2:核电站目前仍保留着原名,不过官方更习惯将其直接称为“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图3:进入核电站内部一探究竟,必须先穿上专用白色大褂。 这所核电厂当时以高度隐秘的方式建造,甚至是工地上的建筑工人都搞不清楚他们所在的确切地点。直到1954年的6月27日,前苏联政府才通过广播电台正式向全国和全世界播出了这一震惊听众的消息:“感谢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努力,苏联终于成功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核电厂,总输出功率可达5000kw。目前,这座核电厂已经完全竣工,并已投入使用,为苏维埃的农业项目提供电能。”当时,前苏联几乎所有的报纸媒体也都加入到宣传行列中,在全国各

阅读材料3-12:中国核电站建设信息汇总

阅读材料3-12:中国核电站建设信息汇总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启动,总投入将达2.4亿元本报讯(记者齐芳)我国基础科学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日前启动。同时,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还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合作协议”,这也是国有大型企业首次支持国际最前沿基础研究,开创了国家、地方政府及企业共同支持基础研究的先例。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陈和生说:“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是以我为主,美国、俄罗斯、捷克等国共同参与的科研前沿研究课题,是目前我国基础科学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项目总投入将达到2.4亿元人民币。陈和生说:“项目预计2010年完工,并开始采集数据。项目完工之后,我们希望用5-6年时间取得关键成果。”有科学家认为,大亚湾项目的结果将为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预期将获得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陈和生介绍说,中微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类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共有三种。中微子间相互转变的规律由六个参数来描述,是微观世界最基本的参数。目前,这六个参数中还有两个待测量,实验上有可能测量的是q13。q13的测量结果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有可能解释宇宙中为什么不存在反物质,如果它的测量结果接近于零,则意味着现有的基本物理理论框架必须做出根本修改。 摘引自:《光明日报》2006-10-11 05:10(记者齐芳) 核电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核电设备国产化尚未形成产业链条 千亿元核电设备“蛋糕”将入谁手? 按照我国核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这意味着,从现在起,至少每年要开工两至3个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与此同时,我国对核电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经济指标要求,上网电价要与脱硫、脱硝的火电厂的电价竞争。这使尽量采用国产设备、降低电站造价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据分析,到2020年,我国核电建设总投资将达到约30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约1500亿元,如果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那么摆在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将是一个上千亿元的超级“蛋糕”。 在核工业领域,许多人将未来十多年称之为“核电发展的春天”。面对春天里的诱人“蛋糕”,中国的制造企业正在积极行动起来,苦练内功,渴望分一杯羹,并借助“核级设备”之牌,撬动更为可观的关联市场。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范刚透露,不少设备制造厂与设计院合作开展了核级产品的试制。

核电厂设备安全分级

第四节核电厂设备安全功能及分析 核电厂的系统、设备和构筑物对于电厂安全的作用比一般常规系统设备和构筑物更大,因而提出了设备的安全功能以及按其对安全的重要性分级的概念。这种安全功能分级称为“安全等级”。划分安全等级的目的是提供分级设计标准。对于不同安全等级的设备规定不同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的要求。这样既提高了核电厂安全性,又避免了对某些设备要求过严的现象。 安全功能及分析方法 核电厂安全的基本目标是限制居民和核电厂工作人员在电厂所有运行工况和事故工况下所受到的射线照射。 为保证必要的安全性,执行安全功能的系统执行下列功能: 为安全停堆和维持其安全停堆状态提供手段; 为停堆后从堆芯导出余热提供手段; 在事故后为防止放射性物质的释放提供手段,以确保事故工况之后的任何释放不超过容许极限。 为实现上述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安全导则50-SG-D1中,我国国家核安全局在1986年发布的安全导则[2-5]中均规定了20种安全功能项目。主要内容有:在完成所有停堆操作后,将反应堆维持在安全停堆状态;将其它安全系统的热量转移到最终热阱;维持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的完整性;限制安全壳内的放射性物质向外释放等。 为了对每项功能按其对安全的重要性分级,可以采用确定论和概率论两种分级方法。 确定论法常对那些对安全有重要作用的、其损坏会导致严重放射性释放事故的系统、设备和构筑物提出各种要求。这些要求带有强制性而不需要直接考虑损坏的几率或减轻事故后果的作用。 概率论法则根据需要某一安全功能所起的作用几率以及该安全功能失效的后果来评价安全重要性。此法在确定各系统、设备和构筑物的安全重要性的相对值时特别有用。 大多数国家同时采用两种方法,通过对各种堆型所作大量假想事故分析的研究成果,可评价发生假想事故时执行某安全功能的几率以及该安全功能失效的后

我国大型核电厂厂址资源保护探讨

doi:10.3969/j.issn.1009-3230.2012.09.011 我国大型核电厂厂址资源保护探讨 段军,周涛,琚忠云,邹文重 (华北电力大学核热工安全与标准化研究所,北京102206) 摘要: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发展核电更加审慎。发展核电对于保证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工业发展,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核电厂选址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并且条件苛刻,因此适合建造大型核电厂的厂址是有限的。考虑核电的长远发展,核电厂厂址作为一项资源,其稀缺性将会进一步凸显。国家立法机关做好立法工作;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规划和监管,地方政府负责具体政策落实,加强合作;核电开发企业做好资金保障和科普宣传;新闻媒体做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这些措施有利于核电厂厂址的保护,能为核电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核电;厂址;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TL41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3230(2012)09-0045-05 Discuss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China’s Plant Sites which can be used for Large-scale Nuclear Power Plant DUAN Jun,ZHOU Tao,JU Zhong-yun,ZOU Wen-zhong (Institute of Nuclear Thermal-Hydraulic Safety and Standardization,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102206,China) Abstract:After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in China will be more cautious.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is very important for energy securit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dustrial development,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The selec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 sites need to consider many factors and has strict standards,and therefore the suitable plant sites for large nuclear power plant are limited.Considering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nuclear power plant sites are resources,its scarcity will be highlighted.The state legislature should formulate relevant laws;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must make a good plan and be well in regulation;the local govern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policies,and ought to enhance cooperation,companies of nuclear power should be good in financial security and popular science propaganda.These measures are good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nuclear power plant sites,can contribute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Key words:Nuclear power;Plant sites;Resources;Protection 0引言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发生9.0级大地震,引发的巨大的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的多路电源同时失效,造成了七级的福岛核事故。福岛核收稿日期:2012-07-15修订日期:2012-07-28 资金项目:华北电力大学校内“211”资助 作者简介:段军,男,主要从事核能发电研究。事故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已有和在建核电站开展全面安全检查,核安全规划批准之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安全高效发展核电”,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发展核电的立场是一贯的、坚定的。发展核电能满足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电力的需求,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能大幅减少有害气体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