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详解

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范围

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1)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甚至直到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①自然语言系统由特定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不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a.语言符号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由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个人最初或者临时用某种语音代表某种语义,得到社会群体共同认可,并加以仿效,才能进入语言系统,成为语言符号。b.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由社会群体共同约定,它取决于社会群体使用语言的惯例。任何个人或少数人都无法制定或者何个人或少数人都无法制定或者改变语言的组合规则。②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a.新词语的产生,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b.语音、语义、语法的变化,都是为了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c.语言的发展变化都取决于社会集体意志,个人意志不能决定语言的发展变化。③语言的消亡取决于社会需要。一种语言如果不再为社会交际所需要,不再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使用,就会消亡。例如,西方古拉丁语的消亡,中国满语的趋近消亡。总之,自然语言从产生到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所以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①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a.语言具

有交际过程,它包括五个部分:编码-发出-传递-接收-译码。b.交际功能决定语言的生死存亡。第一,语言的产生取决于交际功能,人们“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第二,语言的消亡取决于交际功能,语言不再为社会交际需要时就会消亡。②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如叫喊、舞蹈等,有本质的区别。a.任意性。动物“语言”中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局限于一个题目,是僵硬的,不能与人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同日而语。b.单位的明晰性。人类语言有界限清晰的单位,动物以囫囵一团的叫喊或舞蹈动作来表示某一固定的意思,分析不出单位。c.结构的二层性。人类语言是一种两层的结构装置:音系层和符号层,两个层面上都有大小不同的单位。动物语言不能分解出单位,没有结构。d.能产性。人们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和组合创造出新的话语来,动物语言传递的信息受刺激限定,其交际方式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可以一一列举。e.传授性。人类语言是后天学会的,动物语言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f.不受时、地环境限制。其他动物的交际由当时当地刺激引起,是对具体情景的感性反应,人类语言不受时、地环境限制。

③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a.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等依附性副语言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是第二性的;b.体态语等独立性副语言表达功能有局限性,表意不如语言明确;c.语言的使用范围最广,副语言一般使用范围有限。

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

答:(1)符号的含义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

是符号的所指(意义)。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2)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稳固性、渐变性和线条性。①任意性: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所以,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不同的语义内容,如多义词、同音词;不同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同义词;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汉语的语言“马”[ma214]和英语的horse 都可以指马。②稳固性:语音和语义一旦约定俗成就具有稳固性,不可随意改变。因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如果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随意改变,人们的社会交际就无法正常进行。③渐变性:语言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渐变。因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符号会发生变化。语言符号的变化一般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而不能采取突变的方式,否则就会破坏语言符号的稳固性,从而影响正常的交际。④线条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像一根线条一样。因为人的发音器官只能依次发出一串音素、音节或词语。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而不能有空间上的上下相叠的关系。

三、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语言和言语的含义①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言语包栝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当语言与言语对举时,语言一般是指语言系统,其他情况下语言一般用于广义。②语言系统由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构成,包括语音、语义、语汇、

语法四个子系统。③言语活动是运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的活动,言语作品是言语活动言语作品是言语活动的结果。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都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两种形式。

(2)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不同于言语,其主要区别包括五个方面:①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系统中的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是抽象的,它们潜存于人们的头脑中或者记录在词典和语法书里;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人们根据具体交际需耍,将抽象的语汇材料按照抽象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表现为具体的话语。②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系统属于全社会,言语则是属于个人的。言语是个人根据特定的交际需要和个人意志对语言材料和语法规则的选择。语言系统只对个人选择的可能性有制约,具体的选择结果完全取决于个人。

③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在人们交际之前已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言语则是根据特定交际需要临时构成的。④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一种语言的语汇材料、语法规则是有限的,言语则是无限的,这是语言生成性的体现。⑤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语言系统的元素都是相对稳定的,其中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非常稳定,语汇系统与言语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言语的形式和意义随时变化,不同的个人说话时的具体发音千变万化,具体话语中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千变万化。

(3)语言与言语的联系语言和言语密切联系,互相依存。①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语言系统是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②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语言系统一旦

形成,就成为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没有语言就没有言语。

四、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区别?

答:(1)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包括两个方面:①口语体用词通俗,句子简短,结构松散;书面语体用词文雅,句子较长,结构严谨。②口语比较灵活易变,而书面语比较稳固保守。(2)产生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的原因是:①口语是以语音为载体的语言形式,书面语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语言形式。两种语言形式的载体不同,形成了口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种不同的表达风格。②口语可借助一定语境和手势、表情等副语言辅助言语交际,而书面语没有副语言的辅助,因而两种语体形成了不同风格。

五、什么是副语言和人工语言?二者有什么关系?

答:(1)副语言的含义:是指语言以外的其他辅助性交际工具,例如文字、体态等等。副语言分为两类:①依附性副语言,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依附于语言,是语言的代码,一般可以淮确地转换成语言。如文字、电报代码、交通信号、旗语、灯语以及标志等等。②独立性副语言,不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独立于语言使用,一般不能准确地转換成语言。如体态语(包括表情、姿态、手势、动作等)、美术语言、音乐语言等等。(2)人工语言的含义:人工语言是指个别人人工设计出来的语言,如电报代码、科学符号公式、计算机语言、交通信号、旗语、灯语、盲人的手指语以及国际辅助语等等。(3)副语言和人工语言的关系①副语言与人工语言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副语言的范围大于人工语言,人工语言是副语言当中的一部分。②人工语言属于依附性副语言,在语言的基

础上产生,依附于语言。

第二节语言的结构

一、句子应该算语言单位还是言语单位?为什么?

答:(1)从语言层级系统来看,句子是语言单位。语言层级系统的上层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聚合层,包括三个级别的基本语言单位:语素、词、句子。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语素的上一级语言单位是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的上一级语言单位是句子,句子是最小的语言交际单位。(2)从语言的具体运用来看,句子是言语单位。①在具体言语交际过程中,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最少要用一个句子;②句子都是在交际当中使用的,很多句子都是临时生成的,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性。

二、语言的层级与语言的子系统有什么关系?

答:(1)语言的层级语言系统是多层级系统,包含着不同性质的大大小小的语言单位,根据语言单位性质的不同,语言系统可分为下层和上层。①语言层级系统的下层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层,即语音层。语音层包括两个级别的基本语言单位:音位和音节。②语言层级系统的上层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聚合层。上层包括三个级别的基本语言单位:语素、词、句子。(2)语言的子系统语言系统的内部结构复杂,根据其不同结构要素,可以分为四个子系统。①语言系统是符号系统,符号是语音语义结合体,所以语音和语义都是语言系统的结构要素,分别构成了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②语言系统是由语言符号(语汇)及其组合规则(语法)构成的,语汇和语法也都是语言系统的构成要素,分别构

成语汇系统和语法系统。(3)语言的层级与语言的子系统的关系①相同点:体现了语言的系统性。语言是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上构成的一个层级装置,其核心是以少驭多,以较少的语言单位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语言的子系统的要素各成系统,各系统之间联系密切。②不同点:从不同角度划分的语言体系。a.语言的层级着眼于语言的二级性,从语言单位的性质角度划分层级;b.语言的子系统着眼于内部结构,从不同结构要素角度划分不同子系统。

三、举例说明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答:(1)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①语音系统例如,音节的构成成分——音位之间的关系是组合关系,如汉语声母和韵母之间的关系。②语义系统施事、动作、受事是组合关系,如“我”(施事)、“打”(动作)、“水”(受事)的组合。③语法系统较小语言单位只有按一定规则组合,才能构成较大语言单位,构成组合关系,如“他”、“不”、“来”三个词组合成句子:“他不来。”词与词之间有组合关系。(2)聚合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①语音系统,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之间都有聚合关系;②语义系统,例如,词语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等是聚合关系;③语法系统,例如,所有动词构成一个较大聚合类,动词又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个较小聚合类。

四、举例说明汉语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的特点。

答:(1)语音系统语音系统由音位和音节两级单位构成,其系统性体现在音位之间的对立和音节内部的组合两个方面。①—种语言的音位之间往往构成系

统的对立。例如汉语普通话辅音系统中送气和不送气的系统对立,如/p/—/p?/、/t/—/t?/、/k/—/k?/。②语音的系统性还体现在音节组合规则上,不同语言的音节构成规则不同。例如汉语普通话包括21个辅音,其中只有/?/只能出现在音节末尾,只有/n/可出现在音节开头和结尾。(2)语义系统①语义系统可分成三级的语义单位:义素、义项和义丛。最基本的语义单位是义项,义项是语言符号的意义;义项的构成成分是义素;义项与义项组合成义丛,义项和义丛又是构成句义的语义成分。②语义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义项的聚合关系和句义的组合规则两方面。a.义项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聚合成纵横交错的语义网络,即语义场。处于语义网络中的词语的义项之间存在着纵横两祌聚合关系。纵向聚合关系有上下义关系和总分关系,横向聚合关系有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类义关系。例如,“丈夫”和“妻子”构成一个语义场,二者构成横向类义关系;它们和“配偶”构成纵向上下义关系。b.义项和义项按一定规则组合起来构成句子的意义。作为句义构成成分的义项与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语义关系。例如,“小王骂小李”的语义结构是“施事—行为—受事”,“小王”是行为“骂”的施事,“小李”是“骂”的受事,“骂”这种行为决定施事一般只能是人。(3)语汇系统①一种语言的全部语言符号构成语言的语汇(词汇)系统。语汇系统包括三级语汇单位:语素、词、固定短语。语素是最基本的语言符号,是构词的材料;词是语汇系统的主体;固定短语包括熟语和专名,结构固定,意义具有整体性。②语汇系统中的词语是有系统联系的。语汇系统中的词语有各种聚合关系,除了语义聚合关系,还有语形聚合关系,如同音词、同形词、同素词、同构词等。③语汇系统中的词语有

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出不同类别,如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传承语汇和非传承语汇等。a.基本语汇是语汇系统中具备全民性、常用性和稳固性的同语,缺乏全民性或常用性或稳固性的词语都属于非基本语汇。b.通用语汇是不受使用者和使用场合限制的语汇。专用语汇是某些特定的区域、社群中的人们所使用的词语,或在特定的使用场合使用的词语,包栝方言语汇、社群语汇(社会方言)、口语语汇和书面语语汇。c.传承语汇是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下来的词语。传承词语之外的词语都属非传承语汇,包括古旧语汇、新造语汇、外来语汇三类。语汇系统中不同地位、作用的词语构成了语汇的丰富性,使语汇系统能适应各种不同的交际需要。(4)语法系统①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即怎样由较小的语言片断组合成较大的语言片断。语法系统是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系统。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主要体现在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②语法规则包括语素的功能、词的结构和功能、短语的结构和功能、句子的结构和功能、语段的结构等内容。例如,“买西瓜”,“买”和“西瓜”之间构成动宾结构关系,而“大西瓜”中“大”和“西瓜”只能构成偏正关系,这是因为“买”和“大”的结构关系不同。③词语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两个方面。例如,“大西瓜”是偏正关系,“西瓜大”是主谓关系,因为两者语序不同;“买西瓜”是动宾关系,“买的西瓜”是偏正关系,是有无虚词“的”的区别。语序、虚词等等是语法形式,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等等属于语法意义。

五、语言类型的词法分类和句法分类各有哪几种?它们有什么特点?

答:(1)词法分类:从词法的角度给语言划分出的类型叫语言的词法类型,

又叫形态类型。语言的词法类型一般分为四种:词根语、屈折语、粘着语、编插语。①词根语词根语又称孤立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词序是一种主要语法手段。“我看书”中的“我”是主语,因为它在动词前面,“书”是宾语,因为它在动词后面。除汉语外,属词根语的还有越南语、彝语、苗语、缅甸语等。②屈折语a.屈折语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可以分为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两种。第一,内部屈折是通过词的语音交替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例如,英语的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sing(唱,原形),sang(唱,过去时)。第二,外部屈折是通过附加词缀的方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英语的book (单数,书)在后面加上后缀-s,就表示复数意义books(复数,书)。b.屈折语的一个构词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几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的-s在名词后面表示复数,在动词后面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的现在时,如works(工作,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c.同样的语法意义,在不同的词里也可以用不同的词缀来表示,例如,俄语中性名词单数主格的词尾有-о、-е、-мя。d.屈折语词根和构形词缀结合得很紧,如果去掉构形词缀,词根一般就不能成词。例如,俄语перо去掉词尾-o,пер-不能独立使用。印欧语系各语言以及阿拉伯语等一般属于屈折语,其中俄语和德语最为典型。③粘着语a.粘着语又称胶着语,其特点是通过附加多种词缀来表示语法意义。b.粘着语没有内部屈折;其一个词缀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也只用一个词缀表示;词缀一般自成音节,而且词根和词缀以及词缀和词缀之间结合不紧密,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例如,土耳其语

odalarimdan(从我的一些房间里〉这个词中的oda(房间)是词根,-lar、-im、-dan都是词缀,分别表示复数、第一人称、离格。c.粘着语包括:土耳其语、哈萨克语、芬兰语、匈牙利语、日本语,朝鲜语、维吾尔语、蒙古语等。④编插语(多式综合语或复综语)a.编插语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词a.编插语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词根的前后可以附加上各种词缀,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汇意义。b.编插语动词词根和各种词缀组合成一个很复杂的动词,相当于其他语言中的一个句子。例如,南美洲阿尔金语的动词akuo-pi-n-am(他从水中拿起它),akuo(拿)是动词词根,-(e)pi(水)、-(e)n〈用手)、-am(它)是词缀。c.编插语词根和词缀都不能独立,且词缀既可以表示语法意义也可以表示语汇意义。d.编插语的主要是美洲的各种印地安语、爱斯基摩人的一些语言以及属于古亚细亚语系的楚克奇语等。(2)词法分类:综合语、分析语、综合分析语。语言的词法分类也可以根据形态变化是否丰富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三类。

①综合语,主要特点是词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如德语、俄语等;②分析语,主要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如汉语等;③综合分析语,介于综合语和分折语之间的一种语言,既有综合语的特点,又有一定的形态变化。(3)从句法的角度给语言分类叫语言的句法分类。语言的句法分类最常见的是根据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S)、动词(V)、宾语(O)在简单陈述句中的位置来分类。—般分为三种类型:① SVO型语言SVO型语言句子的基本格局按照“主语—动词—宾语”顺序排列。例如,汉语的句子“我们(S)学习(V)语言学(O)”,英语的句子“This(S)is(V)a book(O)”(这是一本书)。除汉语、

英语外,属于SVO型的语言还有法语、俄语、傣语、苗语、瑶语等.②SOV型语言SOV型语言句子的基本格局按照“主语-—宾语—动词”的顺序排列。例如,日语的句子“ての学生ほ(S,这个学生)手纸を(O,信)书つてぃる(V,正在写)”。属于SOV型的语言主要有日语、拉丁语、土耳其语、蒙语、藏语、彝语、傈傈语等。③VSO型语言VSO型语言句子的基本格局按照“动词一主语一宾语”的顺序排列。例如,威尔斯语的句子“Lladdodd(V,杀死)y ddraig(S,那条龙)y dyn(O,那个人)”。属于VSO型的语言有阿拉伯语、威尔斯语、古诺尔都语等。

第三节语言的功能一、为什么说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语言的文化功能是由社会功能派生出来的吗?为什么?

(1)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①语言是为了适应社会的交际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离开了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的生命就不可能存在。语言如果没有社会交际功能,就不可能有其他功能。②思维功能是交际功能的派生物。语言在社会交际中产生,不在个人的思维活动中产生。一个人如果不在社会交际中学会和使用语言,就不可能用语言来思维。(2)语言的文化功能是由社会功能派生出来的。①语言的文化功能是指语言具有文化传承功能和文化镜像功能,语言是文化传播和继承的工具,是反映其他文化面貌的镜子;语言的社会功能是指语言的交际功能和标志功能。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须在社会成员中间交流,而语言是人们社会交际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所以人类创造的各类文化就会通过语言记录下来,语言就成为反映文化面貌的一面镜

子。因此,语言的文化镜像功能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派生出来。③人类文化发展历史上的两次飞跃与语言密切相关。a.有声语言产生,人们可通过语言获得别人的经验和知识,巩固认识世界的成果,促进思维的发展,人类创造文化的能力提高。语言的交际功能决定了其生死存亡,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依托于语言的交际功能。b.文字和书面语的产生突破了有声语言的时空局限,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得人类历史经验,包括其他地域、民族的文化财富,文化创造能力大大提高。文字、书书面语以交际中的语言为基础而产生。因此,语言的文化传承功能依托于语言的交际功能。

二、为什么很多国产商品的包装、说明书等不用中文而用英文,不用简体字而用繁体字?这与语言的什么功能有关?

(1)一个外族人、外地人或者其他社团的人,如果使用听话人的语言或者方言,一般会获得听话人的好感。国产商品的包装、说明书等不用中文而用英文,不用简体而用繁体,有利于符合国外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顾客的语言习惯,获得顾客的心理认同,从而有益于商品在这些地区的销售与推广。(2)语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社团的标志,这种做法与语言的标志功能有关。

三、汉语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泾渭分明,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既要说出性别,还要分出年龄的大小,而英语中却一律统称为cousin。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姨父、姑父、舅父等,在英语中没有内涵与外延相等的词与它们一一对应,英语中一律成为uncle。请从文化的角度说明这种区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语言具有文化镜像功能。语言是反映人类文化的镜子,不同的语言系统

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汉语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泾渭分明,是汉民族重视血缘关系,讲究男女尊卑、长幼有别,以及分别姻亲、血亲的文化特征的反映;英语采用笼统的“cousin”、“uncle”来称呼,是英语世界不太注重血缘关系,倡导男女平等的文化特征的反映。

四、有人认为思维离不开语言,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思维并非离不开语言。(1)思维的含义思维包括三种基本类型: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①动作思维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时,通过对现场情景的直观感知,来控制和调整动作的思维,它凭借的思维工具是现场情景;

②形象思维是指对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的意象进行想象等加工处理的思维,它凭借的思维工具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反映后呈现的形象;③抽象思维是指运用抽象符号对事物性质、特征、关系等进行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的思维,它凭借的工具是抽象符号。(2)抽象思维与语言①抽象思维是最重要的思维类型,语言是抽象思维最重要的思维工具;②语言并非唯一的抽象思维工具,算盘珠、旗子、牌具以及许多副语言等等都是抽象符号,是抽象思维的工具。(3)思维并非离不开语言①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都不以语言为其思维工具,因而可以离开语言;②抽象思维可以借助语言以外的其他抽象符号进行思维,因而也可以离开语言。

五、什么是语言的认知功能?认知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1)语言的认知功能认知是指人们感知、认识世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等认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语言的认知功能就是指语言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的作

用。(2)语言认知功能的表现①人脑认知活动过程跟电脑信息处理的过程类似,包括同化和适应两个过程:a.同化过程。首先输入信息,然后对输入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将分析的结果与预先储存在人脑或电脑中的知识系统进行匹配,将输入的信息归入原有知识系统输入的信息归入原有知识系统的某一类别之中。b.适应过程。如果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知识系统的所有类別都无法匹配,或者根据某种理由证明原来的匹配是错误的,就会建立一个新的类别,修改原有的知识系统。

②语言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语言在信息输入的环节中起主要作用。因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语言。b.语言在信息匹配的环节也起主要作用。因为信息匹配需要预先储存的知识系统与新输入的信息及其特征分析结果相互比较,而预先储存的知识系统主要通过语言分类储存。c.语言在对输入信息进行特征分析的环节中起重要作用。无论是语言信息,还是非语言信息,语言都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节语言学及其发展一、什么是内部语言学?什么是外部语言学?请举例说明。

答:从研究范围看,语言学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1)内部语言学又称本体语言学或微观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般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语法和语汇构成的。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

②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转换生成语法出现以后,很多学者认为语言系统的内部结构是“语义—语法—语音”,语言符号由声音和意义两部分组成,并通过

语法组织起来。(2)外部语言学又称宏观语言学或边缘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语言与许多事物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因此语言学与许多与之相关的学科发生交叉,产生许多综合性、交叉性的新学科,如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等。

二、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瑞士著名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他的语言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区分语言与言语①区别潜在于语言集团的头脑中的语言系统同实际的语言现象,分别称为语言和言语。②言语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语料,语言是语言使用者在社会中通过学习获得的、成为自己运用和理解这个语言的基础的语汇、语法和语音系统。

③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④语言和言语是紧密联系而且互为前提的。要使言语为人理解,必须有语言;但要使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但是从历史上看,言语是在语言之前的。(2)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①论证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说明了语言符号的价值取决于符号之间的系统联系。他以象棋为例说明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语言中的每个要素都由于同其他各项要素对立才有其价值。②把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即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3)区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①认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但他更强调共时研究。②共时研究是把语言作为在特定时期的交际系统进行研究,历时研究

则是对语言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4)区分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①内部语言学研究构成语言符号系统的结构要素,外部语言学研究语言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事物之间存在的眹系。②语言系统及其发展与外在条件密切相关。语言与民族之间、语言史与种族文化史之间、语言与政治之间、语言与社会的各种机构和组织之间都有一定联系。索绪尔的上述语言理论构成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同时开辟了语言研究新时代。

第一节语音和语音学一、什么是语音?语音具有哪些性质?

答:(1)语音的含义语音是指在人类大脑神经支配下由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并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声音。(2)语音的性质语音具有声学性质、生理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①声学性质,主要体现在语音四要素上。a.音高,是指声波每秒钟振动频率的高低。声波振动频率越高,音髙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髙越低。音高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各种声调和语调。b.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音强决定于声波振幅的大小: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音强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重音和轻音。

c.音长,是指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声波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持续的时间短,声音就短。音长在许多语言和汉语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音质,是指声音的性质、特色,语音最重要的属性。音质变化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有关。②生理性质,主要体现在发音器官上。a.人类有着独特的发音器官,其中肺、支气管和气管是动力器官,喉头和声带是发声器官,口腔、咽腔和鼻腔是共鸣器官。b.发音时软腭和小舌抬起堵住鼻腔通路,

气流从口腔出去,发出口音;软腭和小舌下垂,口腔闭塞,气流从鼻腔出去,发出鼻音;发音时口腔不闭塞,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出去,发出鼻化音。③心理属性,指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神经对声波的感知是语音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然而语音声学要素的变化并非都能在听觉上得到对等的感知,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和概括性。④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a.语音传递意义的功能是社会赋予的。例如,普通话[u214]表示“五”,苏州话用[?31],这是不同地区的人们约定俗成的。b.不同民族的人对同一个音的发音能力和听辨能力有差异。例如,俄语舌尖颤音[r],中国人学起来困难,因为不同民族、地域的人们语言习惯不同。c.不同民族的语言或方言都有各自不同的语音系统。第一,不同的语音系统包含的音位及其数目是不相同的。例如,汉语普通话里的舌尖元音[?]、[?],舌面音[t?、t??、?],英语、俄语里没有。第二,几种语言里都有的音在各自语音系统里的作用和地位可能不一样。例如,汉语普通话“南”[nan35]和“蓝”[lan35]声母不同,但有些方言区不区别它们。

二、语音的音质形式与非音质形式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1)语音的音质形式与非音质形式的区别如下:①音长、音高和音强的特征合称为非音质形式,又叫音律形式。它们各自变化的绝对数值对于语音学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各自变化的相对关系。例如,男子发出的高调在绝对数值上常常比女子发出的低调还要低,可我们并不把男子的高调听成是低调。

②音质是指声音的性质、特色,音质变化取决于三方面的条件: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其中每一方面的差别都会造成不同的音质。

(2)语音的音质形式与非音质形式的联系是:非音质特征是依附于音质特征来表现的。人们每次发音除了具有特定的音质之外,也都具有一定的音高、音强和音长。没有高低轻重长短的赤裸裸的音质是不存在的。

三、为什么说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

答:语音是能传达一定意义的声音,作为语言的物质表达形式,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交际过程中语音怎样与意义结合成词语、句子,会发生哪些变化等等都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社会性是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1)语音传递意义的功能是社会赋予的。语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具有传递意义的功能。这种功能只有当语音与一定的意义结合成为语素、词语时才有可能体现出来。而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是由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例如普通话[u214]表示“五”,苏州话用[?31],这是不同地区的人们约定俗成的。(2)不同民族的人对同一个音的发音能力和听辨能力也有很大差异。人们对母语中没有的音就常常发不准或分辨不清。比如俄语的舌尖颤音[r]中国人学起来就比较困难。(3)不同民族的语言或方言都有各自不同的语音系统。①不同的语音系统所包含的音位及其数目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汉语普通话里的舌尖元音[?]、[?],舌面音[t?、t??、?],英语、俄语里没有。②几种语言里都有的音在各自语音系统里的作用和地位可能不一样。例如,汉语普通话“南”[nan35]和“蓝”[lan35]声母不同,但有些方言区不区别它们。

第二节音素和音位一、如何区别元音和辅音?并分别说明元音和辅音各自分类的情况。答:(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元音是由声带声源通过声腔共振作用

而形成的有周期频率的乐音。辅音声源一般来自口腔的阻碍或摩擦,这是清辅音;如果声源既来自口腔也来自声带,就形成浊辅音。①元音和辅音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发音时气流是否受到阻碍。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中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是元音,气流在发音器官中受到阻碍而发出的音是辅音。②发音时气流受阻与否和发音器官肌肉的紧张状态有关。发元音吋,发音器官除声带以外的各个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③气流受阻与否还会使得发音时呼出口腔的气流强度不同。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减低了气流的速度,声腔中又没有阻碍,所以呼出的气流较弱;发辅音时气流必须克服某种障碍才能发出声音,因而呼出的气流较强。所以一般从气流是否受阻、肌肉紧张状态、呼出气流强弱这三个方面来区分元音和辅音。(2)元音的分类可以将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作为元音分类的标准。①舌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舌位的高低决定于口腔的开闭,口腔的开闭决定于下颚的升降。一般分为四级:髙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②舌位的前后。舌头是一个整体,舌尖的伸缩可以决定整个舌位的前后。—般分为三类: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③唇形的圆展。一般分为两种: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3)辅音的分类辅音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和描写。①发音部位是指辅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般有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音、舌面中音、舌面后(舌根)音、小舌音、咽壁音、喉音13种。②发音方法是指辅音发音时形成阻碍以及克服阻碍的方式。—般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颤音、闪音、边音和半元

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 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D ) ??A.文字学B.语音学? ?C.词汇学D.语法学 ?2. 汉语属于( B ) ?A.屈折语B.孤立语 ?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3.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B ) ??A.音素B.音位 ??C.语素D.音节 ?4. 文字的前身是( C ) ??A.结绳记事B.手势 ??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 ?5. 派生词中包含( B ) ??A.词尾B.词根 ??C.虚词D.根词 ?6. 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 C ) ??A.音素B.义素 ??C.语素D.音位 7. 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 C )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 ??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 8. 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D ) ???A.土话B.客家话 ???C.客套话D.黑话 9. 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 C ) ???A.初B.视 ???C.人D.民 10.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专语语言学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组合关系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3.语流音变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 4.语义场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 5.语法范畴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每题2分,共10分) 1.优秀 2.维持 3.宏观 4.精神 5.离开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每题3分,共9分) ?1.瞻仰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崇敬地]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10 分) 1. ()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 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 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 进入20世纪以后,语言研究的主流由历史比较语言学转为 ()。 4.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5. 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 ()。 6. 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 7. 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字 母。 8. 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起了补充说明的 作用。 9. 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 )?; 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10. 南京方言的“兰”、“南”不分,从音位变体的角度来说,[n ]和[l]是 属于()变体。 二、单项选择题: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本大题共15 分)

1. 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 的语言学流派是()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语言 B.言语 C.言语行为 D.言语作品 3.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是聚合关系。 B.是组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4.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 B.音位 C.语素 D.音节 5. 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A. 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 C. 变化中缀 D.异根 6. 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7. [ε]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 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 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 9. 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

语言学概论习题课堂习题答案版

语言学概论习题 1.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__元音__和__辅音__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__辅音__充当的。 2.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__舌位的高低__、__舌位的前后__、__嘴唇的圆展_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7.汉语的调位可分__阴平__、__阳平__、__上声__和__去声__四类,其音质分别是__55__、__35__、__214__、__51__。 8.汉语的音节可分为__声母__、__韵母__、__声调__三部分,其中__韵母__又分__韵头__、__韵腹__、__韵尾__三部分。 9.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__同化__、__异化__、__脱落__、__增音__四种,例如汉语的"豆腐",实际音质是[toufu],但人们说话时常说成[touf],这种现象是__脱落__。 1. __语法规则__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__组合规则__和__聚合规则__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_____有一个完整的语调_______。 4.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他谁都认识”是__陈述__ 。 5.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作出组合的词组叫__自由词组__ 。 6.固定词组中的成份一般不能__更换__、__增删__ ,次序不能__颠倒__ ,它在语法结构中的作用与词完全一样。 7.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__实词__和__虚词__两大类。 8.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__句法__ ,词以下的规则叫__词法__ 。 9.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__词根__ 、__词缀__ 、__词尾__ 三类。 10.一个词,除去它的词尾,就是它的__词干__ 。 11.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把词根和词缀叫作__构词__ 语素,把词尾叫作__变词__语素。 12.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__词根__ 语素,词缀不多,没有词尾。这是汉语的特点。有的语法著作中常常把前缀、后缀叫作“词头”、“词尾”。 13.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叫 __构词法__,它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作__词法__ 。 14.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__复合词__ 。由词根语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分享 首次分享者:◇﹎ゞ丫丫℡已被分享1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 语言。 B. 言语。 C. 言语行为。 D. 言语作品。 2、人运用语言可以说出无限多的句子,这反映了语言的:(C) A. 民族性。 B. 符号性。 C. 生成性。 D. 系统性。 3、被社团作为母语使用和学习的语言是: A. 人工语言。 B. 自然语言。 C. 共同语。 D. 世界语。 4、从语言学分科来看,《语言学概论》课属于: A. 一般语言学。 B. 具体语言学。 C. 共时语言学。 D. 历时语言学。 5、“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 是聚合关系。 B. 是组合关系。 C. 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6、汉语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接近于古汉语,这反映了语言发展的: A. 渐变性。 B. 相关性。 C. 规律性。 D. 不平衡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义项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B.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C.词义的主要内容是语法意义。 D.词义不包括语法意义。 8、有人说语言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这说明语言具有: A. 交际功能。 B. 思维功能。 C. 文化录传功能。 D. 认知功能。 9、“衣领”是“衣服”的: A. 上义词。 B. 下义词。 C. 总义词。 D. 分义词。 10、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 A. 乔姆斯基。 B. 菲尔默。 C. 皮亚杰。 D. 韩礼德。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是无限的,言语是有限的。 B.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 C.语言是一般的,言语是个别的。 D.语言是具体的,言语是抽象的。 12、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A.文字。 B.语言。 C.书面语。 D.手势语。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符号都有任意性。 B.有些符号有任意性。 C.只有语言符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没有任意性。 14、词汇变化比语音语法快,这体现了语言发展的 A.渐变性。 B.稳固性。 C.相关性。 D.不平衡性。 15、“小王喜欢小李”中“喜欢”和“小李” A.是组合关系。 B.是聚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16、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 A.思维功能。 B.标志功能。 C.交际功能。 D.认知功能。 17、日语属于 A.屈折语。 B.粘着语。 C.词根语。 D.编插语。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试卷代号:1093 语言学概论(本) 模拟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5分,共10分) 1. 音位变体 2.借词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C.人类多种多样的语言说明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 D.语言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 4. 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口头语言中 5.单纯词就是由一个(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C.词缀 D.词尾6.下列各种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不可捉摸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lass”的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指玻璃杯,这是隐喻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以利用来突出对立面 7.下列说法只有( )是错误的。 A.语法的规则可以类推,但也有例外,如“wife”的复数不是“wifes” B.}昆合语又叫克里奥尔语,它可以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 C.混合语只限于某社会集团使用,缺乏广泛性 D.“墨水”原指黑墨水,现指各种颜色的墨水,这种变化是词义的扩大

三、综合分析题(共40分) 8.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8分) ① [u]: ② Ea]: ③ [m]: ④ [x]: 9.分析下面词语中各个构词语素的类别,是词根、词缀还是词尾。(12分) ① going ②老乡 ⑧绿化 10.指出下列词组的结构类型。(10分) ①学生和老师 ②空气新鲜 ③热烈欢呼 ④摆放整齐 ⑤阅读报纸 11.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词尾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10分) He buys many books.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3.语言符号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分层的核。g,是ffA?其上层由哪些要素构成? 各要素在数量上有何特点? 14.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 15.什么是双语现象?双语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2018-2019】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2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篇一: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X—201X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专业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0分) 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重要特点,指音和义的结合是任 意的,没有必然的联系,由社会约定 俗成。例如汉语用[su]表示“书”,英语用[buk]表示“书”。 2.音位的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指处于同一位置中的几个音素相互可以自由替换,没有条件限制,这样的音素就是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例如汉语南京、武 汉等地的方言的“南”,nan和lan可以自由替换,n和l在这些方言中就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3.句法同义---指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相近的结构意义。例如“我打破了杯子”、“我把杯子打破了”、“杯子 被我打破了”这几个句子就具有相同的意义。 4.意音文字---就是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造成的文字体系,一个 字中既有表意成分,又有表音成分。汉字就是意音文字,如“蚂”,左边表意,右边表音。 5.亲属语言---就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例如法语、意大利语共同来自拉丁语,就是亲属语言。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就是共时语言学。 2.“小猫钓鱼”这个句子中的“小猫”、“钓”、“鱼”分别可以用“小鸡”、“吃”、“虫”来替换,这三组词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

语言学概论真题及答案_语言学概论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 文学院新闻学14级4班陈秋霞2014033004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语言是由人的发出的有的声音。 2、是否能够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3 4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B、音位C、语素D、音节 2、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系叫()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3、发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音部位之间形成的窄缝比较大,气流略有摩擦。这样发出的音叫() A、元音B、半元音C、浊擦音D、塞擦音 4、汉语的“我”,翻译成英语在不同的句子成分中,分别是“I ”、“me ”、“my ”、“mine ”,这里使用的语法手段是() A、重叠法B、重音移动法C、异根法D、外部附加法 5、能够充当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的语法单位是() A、语素B、词C、句子D、句群 6、现代汉语属于() A、比较语言学B、共时语言学C、历时语言学D、一般语言学 7、现代汉语属于()

A、比较语言学B、共时语言学C、历时语言学D、一般语言学 8、汉语“帽子”、“棋子”两个词() A、前者是复合词,后者是派生词B、都是复合词 C、前者是派生词,后者是复合词D、都是派生词 9、根据构成词的语素数量的多少,把词分为() A、单义词和多义词B、类义词和同义词 C、单纯词和合成词D、复合词和派生词 10、下列诸现象中属于构词现象的是() A、汉语的“桌”加“子”变成“桌子” B、汉语的“同学”加“们”变成“同学们” C、英语的“help ”(“帮助”,现在时)加“ed ”变成“helped ”(“帮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成分。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举例。 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举例。 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举例。 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也叫爆破音。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在单数、复数、双数等。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案要点: 1.单位明晰性 2.任意性 3.结构二层性 4.开放性 5. 传授性 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和过程。 (2).概念用词语表达,判断用句子表达,但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的种种判断和词语按语法规则构成的啊、种种句子是有区别的。如:语言中的每个词不一定都表示一个概念,每个句子不一定都表示判断。 (3).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判断,语言运用过程则是运用词语,按照句法构成各种句子。 (4).语言是具有民族特点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但思维是各民族共同的,全人类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 三、试分析汉字跨越方言交际的特点与原因

全国自考2016年10月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的建立,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科学。 2、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 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起音和(),但决不可缺少()。 4、方言词是诣()。 5、附加在词根上,一般表示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6、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7、语法手段可以分力两大类型:()和()。 8、语言发展有两个特点:()和()。 9、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的分类叫做(),也叫做()。 10、文字起源于()。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社会语言学属于() ①理论语言学②广义应用语言学 ③普通语言学④狭义应用语言学 2、元音[]的名称是() ①舌尖后高圆唇元音②舌尖前高圆唇元音 ③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④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3、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三合元音的是() ①邮②欧③玩④农 4、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 ①最长由三个音素组成②最长由四个音素组成 ③最长由五个音素组成④最短由两个音素组成 5、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 ①玻璃②黑扳③语言④红旗 6、下列词中,属于复台词的是() ①傻子②席子③天子④椅子 7、下列词组中,属于多义的是() ①两只学生送的花瓶②两位学生送的花瓶 ③两只学生送的花篮。④两个学生送的花篮 8、下列词中粗体的成分,属于同音关系的是() ①杜鲁门——杜绝②负荆一负担 ③忽然--突然④花朵——浪花 9、英语的‘foot”(脚,单数)变为“feet”(脚,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 ①附加②异根③内部屈折④重叠 10、汉语普通话中的:“卡通片”中的“卡”是一个() ①语素②音节③前缀④词 11、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

语言学概论习题

导言 一、单项选择题 1. 普通语言学从理论上研究() A 个别民族语言的特殊规律 B 人类各种语言一般的共同规律 C 几种民族语言的一般与个别的规律 D 汉语普通话的发展规律 2. 语言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即() A 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B 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 C 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 D 个别语言学、一般语言学 3. 语言学概论属于() A 个别语言学的范围 B 一般语言学的范围 C 应用语言学的范围 D 汉语言学的范围 4. 结构主义语言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是() A 历史比较法 B 归纳法 C 分布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D 句子成分分析法 二、填空题 1. 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 文字、训诂、音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 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语法、语汇三个部分。 4.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5. 布龙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6. 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为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三派。 三、判断题 1. 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仅标志着语言学科的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我国的语文学通称“小学”。() 3. 普通语言学是以汉语普通话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4. 每个人至少掌握一种语言,所以都能准确地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 四、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课堂试题答案整理

绪论及语言本质 1.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2.“语言学概论”课程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理论语言学。 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4.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7.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 8.1786年,英国的威廉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 10.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11.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12.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1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被称为“标准理论”的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 1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编插语)四种。 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根本区别。 2.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容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

最新《语言学概论》历年自考真题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541)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革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汉语属于 A.孤立语 B.屈折语 C.粘着语 D。复综语 2.“种花”的“花”和‘‘花钱”的“花”是 A.同义词 B.多义词 C.同音词 D.近义词 3.苏美尔人发明了 A.楔形文字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阿拉伯字母 4.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常常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叫 A.语言相关 B.语言辅助 C.语言影响 D.语言迁移 5.“郭明义是当代的雷锋”中,“雷锋”属于借代中的

A.以部分代整体 B.以特征代本体 C.以具体代抽象 D.以专称代通称 6.“成立”和“建立”这两个词的词义区别主要是 A.理性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 7.根据乔姆斯基提出的假设,人的大脑中储存的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言知识叫 A.人类语法 B.普遍语法 C.个人语法 D.个别语法 8.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 A.地方话 B.隐语 C.亲属语言 D.原始基础语 9.“活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 B.拟物 C.夸张 D.降格 10.语言符号的能指是 A.词汇 B.语音 C.语义 D.语法 11.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主要出于 A.人们的喜好 B.经济上的原因 C.文化上的原因 D.政治上的原因 12.诗歌属于 A.谈话语体 B.应用语体 C.文学语体 D.宣传语体 13.纳西族语言称“大树”为“树母”、“小树”为“树男”,反映出古代纳西族曾经历过 A.群婚制阶段 B.族外婚制阶段

语言学概论课后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答案(自考,新版教材) 选择题 第一章总论 1 言语是 ×.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 2 语言是一种 ×.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 3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 4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 5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 概念、判断、推理 ×. 固定、再现、改造 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 7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 8 "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 9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 □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 民族共同语×. 民族交际语 ×. 国际交际语 10 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 混合×. 融合 ×. 分化×. 整化 11 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B.“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 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 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C A.传统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B A.音渡 B.音素 C.音位 D.音节 5.[p‘]的发音特征是A 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D A.[i,u] B.[e,o] C.[A,y] D.[?,a] 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D 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 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C A.单纯词 B.派生词 C.复合词 D.简缩词 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C A.笼子 B.鸽子 C.瓜子 D.日子 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 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 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 C.是组合,不是成分 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 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 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 14.“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C A.理性意义不同 B.语体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语气意义不同 15.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C 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 B.你去请他比较好 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 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 16.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B 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 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 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7.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A A.正字法改革 B.字符类型改革 C.文字类型改革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4篇)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4篇) :语言学概论万题库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第一篇: (二): 一、术语解释题 1、孤立语 孤立语:不经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现各结构意义,而是经过虚词和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认识人类的语言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2、语言借用 语言借用:一种语言用了另一种的语言的成分,另一种语言又用了这种语言的成分。例如汉语中”沙发”从英语借入的借词。 【考点】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语言的接触和影响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3、正迁移 正迁移: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第二语言规则是一致的,那么语言迁移会对第二语言迁移有进取的影响。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语言学习的类型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4、串对 串对:对偶句的一种形式,前后两句意义相关联,又叫做”流水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考点】语言与文学写作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二、分析题: 1、”甲:今日午时去逛街吧。乙:今日晚上要英语考试。”违反了会话原则的哪些 【答案】 (1)该会话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准则,相关准则要求会话要说跟话题有关

的话,不说无关的话。 (2)”甲”说的是逛街,而”乙”回答的是考试,是与话题无关的话。 【考点】语用――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2、说说下头这些字声符、意符、记号 箕汉鱼裁 【答案】 (1)箕:意符:其、 (2)汉:声符:氵;意符:又 (3)鱼:意符 (4)裁:声符: ;意符:衣 【考点】文字――文字的形式和类型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三、简答题: 1、多义词同音词的区别 【答案】 (1)现时意义有联系的是多义词,现时意义没有联系的是同音词。 (2)如”花钱”中”花”表示”耗费”,”花费”中”花”表示”可供观赏的植物”,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它们为同音词。”浓茶”中”浓”表示”含某种成分多”,”兴趣浓”中”浓”表示”程度深”,意义之间有联系,它们为多义词。 【考点】语义――词语的意义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2、语音的物理四要素 【答案】语音的物理四要素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波的振幅 (3)音长:声音的长短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y]是() A. 前高不圆唇元音 B. 前高圆唇元音 C. 后高不圆唇元音 D. 后高圆唇元音 答案:B 2. 语言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先分成两大类,即() A. 基本词和非基本词 B. 名词和动词 C. 实词和虚词 D. 典型类的词和兼类的词 答案:C 4. “外语系一个来自外省的都没有。”这个句子可切分为() A. 3个层次 B. 4个层次 C. 5个层次 D. 6个层次 答案:C 5. “主格”和“宾格”是某些语言中名词和代词所具有的() A. 语法形式 B. 语法手段 C. 语性范畴 D. 语法意义 答案:D 6. 下列词组属于体词性词组的是() A. 内科医生 B. 默默流泪 C. 唱山歌 D. 很亮堂 答案:A 8. 下列句法结构中,属于主语是一层套一层的主谓结构的是() A. 这几道难题有些他已经问过老师了。 B. 你俩谁对谁错? C. 前些天我出差你可能不知道。 D. 下雨天远处的物体不容易看得很清。 答案:C 9. 下列句子属于完全主谓句的是() A. 下雨了! B. 院子里有棵槐树。 C. 在外面呢! D. 你的车呢?

答案:B 10. “导师布置给我们一大堆作业”中,谓词的变元有()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答案:C 11. 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A. 同化 B. 异化 C. 弱化 D. 脱落 答案:B 解析:异化指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12. 舌根清音有() A. [b] B. [g] C. [k] D. [i] 答案:C 解析:A项为双唇音,B项为舌根浊音,D项为元音。 13. 下列词组中属于向心词组的是() A. 他眼睛大 B. 木头房子 C. 吃的 D. 老王知道了 答案:B 解析: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 14. 下列词中其义项不含非理性意义的是() A. 书包 B. 良药 C. 尾巴 D. 东风 答案:A 解析:非理性意义表现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方面。BCD三项均含有非理性意义。 15. 汉语的词类划分比较适合用() A. 形态标准 B. 意义标准 C. 分布标准 D. 形态和意义标准 答案:C 解析: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有三种: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和分布标准。前两条标准比较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