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交通变化
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变迁史

CONTENTS 目录
陆路交通
水路交通
空中交通
总结
陆路交通
陆路交通
在鸦片战争前后,盛行的交通工具就是独轮 车,似乎离现代化都市还远。这种交通工具
鸦片战争前后又一盛行交通的工具便是轿子, 主要使用人群为官吏、商人与小康市民,这
人力车是日本的舶来品,故又称东洋车。在 1874年引进中国。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
1918年,北洋政府交通部成
立了筹办航空事宜处,这是中 国最早的民用航空管理机构
试飞成功,5月8日正式开航,
运载旅客和邮件。1921年6月27 日试飞北京—济南段,7月1日 正式开航。后因机场设备差,经 费困难而停航。
业开始起步,30年代中期已形成
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总 结
总结
1、由于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已经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 需要,只有发展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这 种外来的交通工具必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遭到 多方抵制,发展缓慢。 2、在交通工具方面,中西部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 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交通配套基础设 施上,带来的后果就 是交通工具的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很大 差距。 许多地区仍然使用人力、畜力的交通工具。 3、新的交通工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迅速地将信息传递到目 的地,大大提高了传递速度、容量和范围。同时大大的丰富了中国人 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思想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中国社会 进步和近代化进程等。
行车数量不断增加。据记载:到1948年,全
市有自行车176970辆,成为北京人出行的 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水路交通
水陆交通
最先引进中国的近现代交通工具 是轮船,洋务运动时,创办马尾造 船厂.
近代交通发展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 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 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 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源自和谐号动车组磁悬浮列车
图说历史
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1906年天津创办)
1998年 广州至深圳铁路
2003年 上海 1909年 冯如 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 1920年 北京----天津 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19世纪70年代 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台湾
20世纪初 南京
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
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5、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四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 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及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 奏,提高了生活质量。 ②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 信息的传递,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③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思考: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你有哪些办法?
1.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 化 2.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
3.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
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 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行速度。火车机车的变 化较大,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 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 已经崭露头角。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 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 “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 “追风时代”。
近代中国交通工具之变迁

陆路交通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在上海租界区,伴随外国侨民旳增多,西式 样洋派旳西式马车应运而生,有双轮、四轮 者,有一马、双马者,其式随意构造,宜晴 宜雨。官绅富商、公子王孙、闺阁千金、青 楼女子出门无不以马车代步。驾车出游,成 为一种时髦
汽车,大约在1923年时 由外国侨民引进到上海 旳。从那时起,上海乃 至中国才有了汽车。 1923年1月30日,工部 局开会讨论经过了为上 海第一辆汽车颁发牌照
东飞机制造厂,杨仙逸兼任厂
1923年旅美华侨 冯如在美国制成 中国人旳第一架
长,并亲自领导航空和飞机制 造工作。杨仙逸领导制造了中 国第一架飞机“乐士文”号。。
飞机。
到北洋政府时期 旳民用航空。 1923年,北洋政 府交通部成立了 筹备航空事宜处, 这是中国最早旳
20世纪23年代初 中国旳民航事业 开始起步,30年 代中期已形成覆 盖大半个中国旳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CONTENTS 目录
陆路交通 水路交通
空中交通
总结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陆路交通
陆路交通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在鸦片战争前后,盛行旳交通工具就是独轮 车,似乎离当代化城市还远。这种交通工具 是中国老式式旳,为中国所独有。 独轮车,又称小车、手推车、江北车,原先 用来载货,因重心较高,不易掌握。但因为 收费低廉,一般贫民苦力均乐以独轮车代步 或运物。在人力车兴起后,因其车速快于独 轮车,而且乘坐舒适惬意,独轮车遂趋没落, 依旧以载货为主要功能。
2、在交通工具方面,中西部地域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旳局限, 与东部发达地域存在着很大旳差距,主要体目前交通配套基础设 施上,带来旳后果就 是交通工具旳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很大 差距。
中国近代的交通方式的变化

近代(1840 —1949 )(1 )海:轮船①最先引进中国的近现代交通工具是轮船,洋务运动时,创办马尾造船厂。
②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③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
(2)陆:①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制造厂。
)②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沪淞铁路:中国出现最早的铁路(外国商人修筑)唐胥铁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出现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包括铁路在内的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③电车,公共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公共汽车:上海在1924年出现,北京则是在1935年开始有。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3、现代(1949年后)交通工具发展的特点:发展快,多层次,范围广,不平衡 (具有多层次性原因: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境的影响。
)来自网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评论(0) 00 烦心的快乐 3级2010-07-05从马车到自行车到汽车火车。
最后到飞机 (3 )空:飞机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 交通变化将向环保,节能为重点方向发展!评论(0) 00卓尔不群 7级2010-07-07。
交通工具的变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交通工具的变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交通工具的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发展:近代交通工具的引入,如轮船、火车、汽车等,大大缩短了商品运输的时间和距离,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经济发展。
2. 文化交流:交通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了解,有助于推动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3. 社会变革:交通工具的变化也带来了社会变革。
例如,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使得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汽车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习惯。
4. 国家安全: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于国家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公路和水路的建设增强了国家的战略运输能力,提高了国家的国防实力。
5. 观念转变:交通工具的变化还促使人们的观念发生转变。
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让人们更加注重时间和效率,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交通工具的变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发展

框架建构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航空: 航空: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1920年,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1920年 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年有52条民航线 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晚清中 国创办 的最早 的近代 航运企 业。首 次打破 列强的 垄断局 面。 轮船招商局
重庆三峡轮船股 份有限公司游轮
长江轮船海外旅游 总公司游轮神州号
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豪华客轮
十万吨级船舶
首艘超大型集装箱货轮
框架建构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铁路交通: 铁路交通: • 19世纪 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沪淞 世纪70年代 世纪 年代, 铁路; 铁路; • 19世纪 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 胥各庄铁路 世纪80年代 世纪 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 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辛亥革命前, 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 • 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宝成、兰新铁路; 世纪五六十年代,宝成、兰新铁路; 世纪五六十年代 • 九五期末,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京九铁路) 九五期末,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京九铁路)
制作:F北306
制作水平有限,有不妥处, 制作水平有限,有不妥处,请多多包 涵谢谢…… 涵谢谢
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变化
19世纪 年代初,轮船招商局; 世纪70年代初 轮船招商局; 世纪 年代初,
一、 近 代 以 来 中 国 交 通 的 变 化
中国近代交通变化情况

中国早期火车
现代火车
现代火车: 现代火车:高铁
詹天佑
詹天佑( 詹天佑(1861— 1919),广东南海人, ),广东南海人 ),广东南海人, 我国近代杰出的铁路 工程师。 工程师。1872年,以 年 幼童留学美国, 幼童留学美国,毕业 于耶鲁大学, 于耶鲁大学,学习工 程。1905年,担任京 年 张铁路总工程师, 张铁路总工程师,主 持北京至张家口铁路 筑路工程。 筑路工程。1909年, 年 京张铁路全线建成通 车。这是中国人自己 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 铁路干线。 铁路干线。
清朝大龙阔边邮票5分银六方连一件
1910年成都大清邮政局 1897年红印花加盖小字当1元邮票一枚
晚清·电话机(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晚清 电话机(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电话机
早期的电话机
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年 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冯如
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
燕塘机场航空总站。一片草坪, 燕塘机场航空总站。一片草坪,便是广州第一个 飞机场, 飞机场,中国始创飞行家冯如在这里实现了国人飞翔 的梦想,也在这里留下了他29岁的生命 岁的生命。 的梦想,也在这里留下了他 岁的生命。
二、通讯
1、邮政: 、邮政: )、开始设立 (1)、开始设立:晚清,“大清邮政局”成 )、开始设立:晚清, 大清邮政局” 立 )、进一步发展 (2)、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 ①北洋政府宣布撤销全部驿站 ②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年 多年后,全部撤销外国在华办的“客邮” ③多年后,全部撤销外国在华办的“客邮”
(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美国莱特兄弟制作的飞机 美国莱特兄弟制作的飞机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航空
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变迁史

CONTENTS 目录
陆路交通 水路交通
空中交通
总结
陆路交通
陆路交通
在鸦片战争前后,盛行的交通工具就是独轮 车,似乎离现代化都市还远。这种交通工具 是中国传统式的,为中国所独有。 独轮车,又称小车、手推车、江北车,原先 用来载货,因重心较高,不易掌握。但由于 收费低廉,一般贫民苦力均乐以独轮车代步 或运物。在人力车兴起后,因其车速快于独 轮车,而且乘坐舒适惬意,独轮车遂趋没落, 仍旧以载货为主要功能。
陆路交通
中国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于清朝时期的北京, 时间是1899年,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修建,连 接郊区的马家堡火车站与永定门。1908年3 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 营业。电车试运行时,窗户大开,沿途的人 都能看见他们在车箱内谈笑风生,还不时依 窗扶栏,向车窗外招手致意!新闻记者拍了 照,登载在第二天的报纸上,轰动一时。到 1914年上海开通无轨电车,此为首创。
许多地区仍然使用人力、畜力的交通工具。
3、新的交通工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迅速地将信息传递到目 的地,大大提高了传递速度、容量和范围。同时大大的丰富了中国人 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思想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中国社会 进步和近代化进程等。
到北洋政府时期的民用航空。 1918年,北洋政府交通部成立 了筹办航空事宜处,这是中国 最早的民用航空管理机构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民航事 业开始起步,30年代中期已形成 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中国最早的民航飞行是京沪线的 北京-天津段,1920年4月22日试 飞成功,5月8日正式开航,运载 旅客和邮件。1921年6月27日试 飞北京—济南段,7月1日正式开 航。后因机场设备差,经费困难 而停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
工
具
篇
JIAO TONG GONG JU PIAN
LET US
RIGHT NOW
展览铁路
同治二年六月(1863年7月),李鸿章在上海、苏州一带与太平 天国作战。此时,上海27家英法洋行联名向时任钦差大臣、江苏巡 抚李鸿章要求修筑上海至苏州间铁路,表示这有利于攻打太平军, 随后李鸿章把建议上报总理衙门,得到“严加拒绝”的回复。 英国商人为了向清政府宣传铁路的优越性,1865年英国商人杜 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自资修建了0.5公里长的一小段窄轨“展览铁 路”,虽然这条小“铁路”仅是展示铁路的原理而无实际用途,但 这是铁路这一新兴事物史上首次公开出现在中国人的眼前,却令京 城充满恐惧。 据徐珂的《清稗类钞》记载,“英人杜兰德于同治乙丑七月, 以长可里许之小铁路一条,敷于京师永宁门(宣武门)外之平地,以 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京人诧为妖物。后来步军统领衙门随即 以“观者骇怪”为由急忙拆除该铁路,才平息了一场风波。
汽
车 篇
QI CHE PIAN
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
• 电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 公共汽车:上海在1924年出现,北京则是在1935年开始 有。 •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 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飞
机 篇
Hale Waihona Puke FEI JI PIAN唐胥铁路
图 :唐 胥铁 路 火 车 运 行 中
总
结
中国人自己修筑的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开始修建的唐山 至胥各庄铁路,真正成功并保存下来加以实际应用的第一条铁路, 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京张铁路(丰台柳村-张家口)。京张铁路总设计师:詹天佑。京张铁路1906年开工建 设,1909年建成通车。 中国第一条华侨出资兴办的铁路——1905年修筑的潮(州)汕 (头)铁路。 新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成渝铁路完 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自四川成都至重庆, 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一五计划)
背
景
清王朝统治集团当时把修建铁路、应用蒸汽 机车视为“奇技淫巧”,认为修铁路会“失我险 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因而顽固地拒绝 修建铁路。 但清政府不许中国自己修建铁路,不 等于外国列强不图谋在中国修建铁路。
淞 沪 铁 路 (吴 淞 铁 路)
淞沪铁路是中国最早建成的一条铁路,原为吴淞铁路,由英资 怡和洋行投资兴建,1876年7月3日,从天后宫北(河南北路、塘沽 路口)到江湾段通车营业,引起轰动。8月3日,因碾死一名士兵, 沿途居民阻止列车继续运行。10月24日,清政府出银28.5万两买下, 并于次年10月予以拆毁。 1897年,盛宣怀重建该路,1898年9月1日通车,全长16千 米,设有宝山路、天通庵路、江湾、三民路、高境庙、何家湾、蕰 藻浜、吴淞、炮台湾9个车站。
轮 船 篇
LUN CHUAN PIAN
概
况
• ①1840年以前,中国水运以内河运输为主,京杭大运河是 当时水运最重要的交通要道。秦朝时候修建的灵渠联接了 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 • ②最先引进中国的近现代交通工具是轮船,洋务运动时, 创办马尾造船厂。
• ③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 ④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第 一家航运公司。
图:吴淞铁路的通车仪式上
唐胥铁路
唐胥铁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经政府批准兴 建使用的铁路。1881年开工建设,由唐山开平煤 矿至胥各庄的铁路运河换装码头,准轨,蒸汽牵 引,全长9.7千米。 唐胥铁路中国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 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全长14.5公里, 为英国人未得政府同意,采用欺骗和蒙混手段, 以修筑一条“寻常马路”的名义修建的,后被购 回拆除,在二十年后再被重建。
谢谢观赏
南 宁 市 第 二 十 六 中 学 五 象 校 区 高 一 ( 1 2 )班 第 六 小 组 制 作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飞
机
①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1909年9月21日, 冯如在美国设计制造出了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 并亲自驾驶它飞上了蓝天,实现了中国人的首次 载人动力飞行,飞机性能基本达到了当时其它国 家的飞机制造水平。1912年,他为报效祖国,带 着自造的飞机回国,投身革命,领导了中国第一 支革命飞机队。但在一次飞行试验中不幸英勇牺 牲。 ②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 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